加護病房查房日誌20160711
上星期五本來要回去台東過豐年祭的,但是一個颱風打亂了所有的計畫,而且在台東的親友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災情,此外熟悉的中華路也都滿目瘡痍,看了真的很難過,我知道台東一定可以再站起來的,也希望在當地的醫療同學們,都平安無事,您們也辛苦了。
最近真的還滿多同學不斷的寄訊息,詢問老師一些問題,大家請稍待一下,老師這幾天會一一的回答。
首先是gentamicin和amikacin的問題,包括劑量和做血中濃度監測。
同學們,可以先看看老師之前分享過的投影片,
http://www.slideshare.net/ymkbaz60/aminoglycosides-58360469
Aminoglycoside類的抗生素有幾個重點
1. 他的劑量有分傳統型的一天打2-3次,以及一天打一次的once daily dosing,有幾個原因,第一,他是屬於concentration dependent的抗生素,所以血中濃度peak值越高,殺菌的效果越好,所以once daily dosing的劑量會相對比較高。
2. 她有個惡名昭彰的腎毒性,和他的trough 值,波谷值有關,越低越不會發生,而且他有所謂的post antibiotics效果,所以就算濃度低於MIC以下,也還是有殺菌的效果,所以才會有所謂的once daily dosing,希望延長給藥監隔,使得波谷濃度越低越好。
3. 再來,甚麼時候要驗血中濃度呢?其實現在不管是那種藥品,驗血中濃度的原因不外乎是,確保濃度達治療濃度,但又不出現毒性,但是臨床上常有短暫使用5天的情況,這時候,就不一定要監測血中濃度了。
4. 最後這類的抗生素產生的腎毒性,不會尿量減少,所以請記得若使用超過一星期,一定要驗腎功能,至少一星期follow一次Scr。
看看大家還有沒有甚麼問題,或是臨床上使用的經驗分享,都可以在下面留言喔。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mikacin血中濃度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症醫學:嚴重敗血症病人,接受持續輸注抗生素治療,不能降低死亡率,為什麼要持續輸注抗生素? 文長沒有洋蔥,文末也沒有抽獎,但有知識 】
藥物動力學 = 跟藥品吸收 (absorption)、分佈 (distribution)、代謝 (metabolism)、排除 (elimination) 有關的學問。
傳說中,#抗生素 殺菌特性可以分為兩種 (或有專家說是三種) 分別是:
(1) 濃度依賴型 (concentration-dependent) 殺菌:殺菌能力與血中濃度有關,濃度越高,殺菌效果越好,例如aminoglycosides (amikacin、gentamicin等)。
(2) 時間依賴型 (time-dependent) 殺菌:殺菌能力與血中濃度高於最低殺菌濃度以上時間有關,時間越長,殺菌效果越好,例如beta-lactam類抗生素 (penicillin、cephalosporin等)。
因此,天資聰穎的專家們想說,如果把傳統固定時間 (例如每八小時注射一次) 的"時間依賴型"抗生素,改為24小時持續輸注 (continuous infusion) 或延長輸注時間 (prolonged infusion),可能會更有效 (想像中)。
最近發表了一項目前最大型的多中心 (在不只一個地方進行)、隨機分派研究,這項研究的問題是:
P:嚴重 #敗血症 (severe sepsis) 病人
★請參考:2016年版敗血症、敗血性休克診斷標準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Sepsis-3) http://goo.gl/LSP3m4
I:持續輸注抗生素
C:間歇注射抗生素
O:死亡風險、不良反應
總共隨機分派432位嚴重敗血症重症病人,#意向分析 (intention-to-treat) 結果顯示,持續輸注抗生素並不能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風險比值 (hazard ratio) 為0.91,雖然下降9%風險,但沒有達到統計顯著水準。
★請參考: 什麼是意向分析 (What is Intention to Treat Analysis)? http://goo.gl/dRu7uW
★一看就懂之風險與風險比值 (Hazard AND Hazard Ratios) http://goo.gl/cWGpR1
凡研究必有限制 (limitation),這項研究的限制點是:
(1) 細菌培養陽性率低:培養出細菌的比例僅有兩成,雖然細菌培養敏感度本來就不高,但這個數據比起過去認知低了不少。
(2) 沒有監測抗生素血中濃度:理論是延長高於最低殺菌濃度的時間,但沒有監測,自然而然不知道這個時間是否真的延長了? 延長了多少?
很不喜歡用,未來還需要更大型、時間更長、更有佛心、更...更...的研究,才能...這句結尾,所以我也不會用這句話結尾。
目前並沒有足夠證據支持,持續輸注抗生素,可以降低嚴重敗血症病人死亡風險 (這才對)。
資料來源: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5;192(11):1298-305. http://goo.gl/HdqqJZ
amikacin血中濃度 在 NEJS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Stupi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症醫學:嚴重敗血症病人,接受持續輸注抗生素治療,不能降低死亡率,為什麼要持續輸注抗生素? 文長沒有洋蔥,文末也沒有抽獎,但有知識 】
藥物動力學 = 跟藥品吸收 (absorption)、分佈 (distribution)、代謝 (metabolism)、排除 (elimination) 有關的學問。
傳說中,#抗生素 殺菌特性可以分為兩種 (或有專家說是三種) 分別是:
(1) 濃度依賴型 (concentration-dependent) 殺菌:殺菌能力與血中濃度有關,濃度越高,殺菌效果越好,例如aminoglycosides (amikacin、gentamicin等)。
(2) 時間依賴型 (time-dependent) 殺菌:殺菌能力與血中濃度高於最低殺菌濃度以上時間有關,時間越長,殺菌效果越好,例如beta-lactam類抗生素 (penicillin、cephalosporin等)。
因此,天資聰穎的專家們想說,如果把傳統固定時間 (例如每八小時注射一次) 的"時間依賴型"抗生素,改為24小時持續輸注 (continuous infusion) 或延長輸注時間 (prolonged infusion),可能會更有效 (想像中)。
最近發表了一項目前最大型的多中心 (在不只一個地方進行)、隨機分派研究,這項研究的問題是:
P:嚴重 #敗血症 (severe sepsis) 病人
★請參考:2016年版敗血症、敗血性休克診斷標準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Sepsis-3) http://goo.gl/LSP3m4
I:持續輸注抗生素
C:間歇注射抗生素
O:死亡風險、不良反應
總共隨機分派432位嚴重敗血症重症病人,#意向分析 (intention-to-treat) 結果顯示,持續輸注抗生素並不能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風險比值 (hazard ratio) 為0.91,雖然下降9%風險,但沒有達到統計顯著水準。
★請參考: 什麼是意向分析 (What is Intention to Treat Analysis)? http://goo.gl/dRu7uW
★一看就懂之風險與風險比值 (Hazard AND Hazard Ratios) http://goo.gl/cWGpR1
凡研究必有限制 (limitation),這項研究的限制點是:
(1) 細菌培養陽性率低:培養出細菌的比例僅有兩成,雖然細菌培養敏感度本來就不高,但這個數據比起過去認知低了不少。
(2) 沒有監測抗生素血中濃度:理論是延長高於最低殺菌濃度的時間,但沒有監測,自然而然不知道這個時間是否真的延長了? 延長了多少?
很不喜歡用,未來還需要更大型、時間更長、更有佛心、更...更...的研究,才能...這句結尾,所以我也不會用這句話結尾。
目前並沒有足夠證據支持,持續輸注抗生素,可以降低嚴重敗血症病人死亡風險 (這才對)。
資料來源: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5;192(11):1298-305. http://goo.gl/Hdqq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