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提問】#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如何發想研究主題?新手該如何找尋題目?」
⠀
答:(蔡依橙)這個首先要看你能不能獨立。如果不行,要先 #靠行;如果可以,就從 #臨床問題 中思考。
⠀
住院醫師時期,你沒辦法自己送 IRB,沒辦法自己決定病人的處置(決定診斷標準與治療計畫),這樣就必須靠行。靠行的意思就是,找個有產能的團隊去跟,不一定要跟自己的臨床工作有關,例如我現在人在新陳代謝科訓練,但同時還是可以跟肺癌團隊一起寫作。
⠀
請注意,我說的是「有產能」的團隊,因為醫療界有很多人,看起來很厲害,說得自己很厲害,但實際上產能不多,這種你跟了就很麻煩,因為他們給的題目往往做不出來,給的建議也並沒有說到重點,甚至跟國際醫療潮流是脫節的。相信我,我看過太多朋友,把青春跟機會葬送在這樣沒有未來的計畫上。
⠀
│ 決定要去拜師,加入團隊前,要先做功課。 │
⠀
#從PubMed去搜尋 這些老師的成績,看看是不是夠多,建議 10 篇以上,而且最近兩年還有作品發表的,比較容易成功。
⠀⠀
當然,即使本身會寫,有些人就是不太會帶人,或者,會帶人,但就是不願意帶你,這都是社會生存必經之路。之前黃暉凱醫師在深度對談,剛好談過這個問題,綜合他身邊許多朋友的經驗,給了很多實用建議。我們也剪了其中一段影片供大家參考。
⠀
▪ 研究深度對談:黃暉凱 x 陳育群 x 蔡校長(https://bit.ly/3rjRE8D)
⠀
│ 找到適合的老師與團隊,就請人家給我們題目去做吧。 │
⠀
這時候,就是技能交換的時刻,通常是老師有資料,你負責勞力、統計跟寫作。在《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中,能學會 #統計跟寫作 的基本概念,一開始寫出來的東西就不會太差。老師給你資料,請最好在一週內處理好,在老師的眾多門徒中,就只有你處理得又快又好,發表就會比較快,日後得到的機會也會更多。
⠀
如果你是主治醫師了,或者你雖然還是住院醫師,但有些患者的確是你可以決定處置的,這就很適合做研究。適合起步的題目類型,如:
⠀
▪ 到底做大腸鏡用哪一種清腸方式,做起來比較乾淨?(需要做對照,一個是一般認為好的清腸法,另一個是你認為好的清腸法,然後就施做者跟影像作評分。)
⠀
▪ 門診之後要裝號碼更新的 App,讓患者可以抓對時間來,會不會增加滿意度?(需要做時間控制,也就是有 App 之前收資料,有 App 之後也收資料。)
⠀
▪ 更進一步,如果有機會導入新機器或新技術,像我剛好遇到醫院導入多切面電腦斷層,一些其他 VS 沒做的領域,我就可以自己開發,如:CABG 後的追蹤判讀、植入物的判讀、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的技術優化,這些都是我日後在國際上演講、在期刊發表的內容。
⠀
當然,開始一個新領域很困難,在這之前,先用其他的主題,鍛鍊過寫作的能力,即使 case report、letter、case series、image 都可以。有了發表的經驗,更能把一個新領域規劃跟執行得更好,發表上更有效率。
⠀
🎯 跨出論文發表第一步,最適合新手的研究課程。
⠀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統計的實際應用讓你不再害怕
☑ 親手畫出漂亮的數據圖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
☑ 研究計畫申請的管道與訣竅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
9/12(日)【台南班】新思惟首次南部開課,敬請把握!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20210912_event/
⠀
8/21(六)【台北班】尚有名額,北部的朋友這邊請。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20210821_event/
cabg醫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如何發想研究主題?新手該如何找尋題目?
⠀⠀
答:(蔡依橙)這個首先要看你能不能獨立。如果不行,要先靠行;如果可以,就從臨床問題中思考。
⠀⠀
⠀⠀
👤 住院醫師時期
⠀⠀
你沒辦法自己送 IRB,沒辦法自己決定病人的處置(決定診斷標準與治療計畫),這樣就必須靠行。靠行的意思就是,找個有產能的團隊去跟,不一定要跟自己的臨床工作有關,例如我現在人在新陳代謝科訓練,但同時還是可以跟肺癌團隊一起寫作。
⠀⠀
找到適合的老師與團隊,就請人家給我們題目去做吧。這時候,就是技能交換的時刻,通常是老師有資料,你負責勞力、統計跟寫作。
⠀⠀
老師給你資料,請最好在一週內處理好,在老師的眾多門徒中,就只有你處理得又快又好,發表就會比較快,日後得到的機會也會更多。
⠀⠀
⠀⠀
👤 若你是主治醫師 / 能決定患者處置的住院醫師
⠀⠀
#更進一步的研究機會
⠀⠀
如果有機會導入新機器或新技術,像我剛好遇到醫院導入多切面電腦斷層,一些其他 VS 沒做的領域,我就可以自己開發,如:CABG 後的追蹤判讀、植入物的判讀、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的技術優化,這些都是我日後在國際上演講、在期刊發表的內容。
⠀⠀
#有發表經驗更好
⠀⠀
當然,開始一個新領域很困難,在這之前,先用其他的主題,鍛鍊過寫作的能力,即使 case report、letter、case series、image 都可以。有了發表的經驗,更能把一個新領域規劃跟執行得更好,發表上更有效率。
⠀⠀
⠀⠀
🚩 只要一天,就能擁有發表 SCI 論文的能力,從 reject 到 accept 就差這一步!
⠀⠀
✓ |#全新課程|研究計畫申請訣竅。
✓ 教你親手畫出統計數據圖。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
✓ 過來人的時間安排與建議!
⠀⠀
⠀⠀
💗 SCI 天天有
⠀⠀
2020 年新思惟校友全年論文數創新高,共 689 篇論文發表!破蛋數高達 93 人,論文多、起步多、住院醫師也很多!
⠀⠀
校友的研究成績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
⠀⠀
🔹最新活動|4/18(日)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刻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cabg醫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如何發想研究主題?新手該如何找尋題目?
.
答:(蔡依橙)這個首先要看你能不能獨立。如果不行,要先靠行;如果可以,就從臨床問題中思考。
.
👤 住院醫師時期
.
你沒辦法自己送 IRB,沒辦法自己決定病人的處置(決定診斷標準與治療計畫),這樣就必須靠行。靠行的意思就是,找個有產能的團隊去跟,不一定要跟自己的臨床工作有關,例如我現在人在新陳代謝科訓練,但同時還是可以跟肺癌團隊一起寫作。
.
找到適合的老師與團隊,就請人家給我們題目去做吧。這時候,就是技能交換的時刻,通常是老師有資料,你負責勞力、統計跟寫作。
.
老師給你資料,請最好在一週內處理好,在老師的眾多門徒中,就只有你處理得又快又好,發表就會比較快,日後得到的機會也會更多。
.
👤 若你是主治醫師 / 能決定患者處置的住院醫師
.
#更進一步的研究機會
.
如果有機會導入新機器或新技術,像我剛好遇到醫院導入多切面電腦斷層,一些其他 VS 沒做的領域,我就可以自己開發,如:CABG 後的追蹤判讀、植入物的判讀、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的技術優化,這些都是我日後在國際上演講、在期刊發表的內容。
.
#有發表經驗更好
.
當然,開始一個新領域很困難,在這之前,先用其他的主題,鍛鍊過寫作的能力,即使 case report、letter、case series、image 都可以。有了發表的經驗,更能把一個新領域規劃跟執行得更好,發表上更有效率。
.
🚩 只要一天,就能擁有發表 SCI 論文的能力,從 reject 到 accept 就差這一步!
.
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已協助眾多校友拚出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2019 年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2020 年發表數更是屢創新高!
.
🎉 2020 年 9 月 PubMed(SCI),共 77 篇(創新高)!
🎉 2020 年 8 月 PubMed(SCI),共 72 篇!
🎉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
【2020 末班】現在投資自己,明年作者換你!
🔹最新活動|12 / 20(日)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刻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cabg醫學 在 歪膩醫學生Doctor Whining to-b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外科醫師說的的”cabbage” 是想要點包心菜"cabbage"來吃?還是要準備「開心」啦:冠狀動脈繞道"CABG"手術對於英文醫學名詞不熟悉的打家提供中文的翻譯版給大家參考 ... ... <看更多>
cabg醫學 在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