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新聞台] Lamborghini Huracán STO 正式在臺發表
#小編:承續賽道經典,再塑公路傳奇
Lamborghini Huracán STO,其中的STO意即 Super Trofeo Omologata,如名所示,代表可合法行駛於一般道路環境的專業賽車。理念源自Lamborghini Squadra Corse 賽車運動管理部門自主研發的統規賽車Huracán Super Trofeo EVO,以及Huracán GT3 EVO賽車,為賽道極端操駕而調校,並為行駛於公路而生。
源於熱血純粹的賽道,Huracán STO採以品牌經典的後輪驅動設定,搭載 5.2升 V 型 10 缸自然進氣引擎,於 8,000 rpm 時可輸出最大馬力 640 hp,並於 6,500 rpm 時達到 565 Nm 扭力峰值;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3 秒,極速則可達 310 公里/小時。
傳承純正賽道DNA,更寬的輪距、賽道化的懸吊系統、重新調校的防傾桿,以及LMR 2.0主動式電磁懸吊系統,讓Huracán STO在體現賽道激情的同時,兼顧舒適的道路駕駛體驗。汲取Lamborghini 成功的賽車運動經驗與成果,Huracán STO標配有專為賽道環境所調校的後輪轉向系統,更直接、靈敏的轉向比例使車主充分感受道路與車輛的完美連結,在每一個彎道皆能獲得迅敏的回饋,更敏捷穩定地駛過彎道,在出彎時獲得最大抓地力,達到最佳的彎道表現。
Lamborghini於賽車運動的傑出成就並體現於Huracán STO的Brembo CCM-R煞車系統。移植F1賽車的材料科學和專業知識,此系統具備絕佳耐久性,導熱效率相較傳統CCB碳纖維陶瓷煞車碟盤提高4倍,抗壓性增加60%。嶄新設計的車頭下方進氣通道,有效增強前煞車冷卻效能,使車輛整體煞車性能更加強勁有力,應對賽道駕駛等各類極端駕控條件的挑戰易如反掌。
Huracán STO 極具辨識度的嶄新外觀,賦予其因應賽車運動所需的卓絕空力性能與剽悍的駕駛動態表現。靈感源於品牌傳奇車款 Miura和 Sesto Elemento,Lamborghini R&D 研發部門打造全新Cofango 碳纖維一體式車頭,將前箱蓋 (Cofano) 以及與前保險桿相連的前葉子板 ( Parafango ) 合為單體式部件,能大幅減輕車身重量,並提升賽事中維修效率及零件更換時間。創新的車頭設計,包含車頭中央進氣口、分流器及側導流襟翼等,將進氣效率最大化,並全面優化空氣力學效率,產生更好的下壓力,同時有助散熱,提升引擎效能表現。
全方位的車身輕量得益於Huracán STO外觀鈑件超過75%使用碳纖維材質打造,將繁複的結構以一體式製法呈現,整體設計風格更具一致性,並可藉由減少鈑件固定點來降低車重。應用航太工業的碳纖維「三明治」構造技術的後葉子板設計,使車輛在保持相同結構剛性的同時,減少25%的碳纖維材料使用。為成就極致輕量化,此車款採用的更輕量的前擋玻璃材質,選配強度重量比更高的鎂合金輪圈,能使 Huracán STO 整體相較於 Huracán Performante 減輕車重多達43公斤,達到1,339公斤的極輕車身淨重。鎂合金輪圈並可視車主需求選配一般道路使用或賽道屬性的Bridgestone Potenza 專屬特製胎。
從賽道駛向公路,全新 Lamborghini Huracán STO 以強悍的動力心臟、極致輕量化材質、卓爾不凡的空氣力學與賽車工程設計,為每一次犇馳皆帶來赛道駕駛般的極限操駕感受。
#Lamborghini #Huracán #STO
ccb材質 在 Chester Ca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跟大家分析一下煞車,以及對於陶瓷剎車的迷思
陶瓷煞車的全名叫Carbon Ceramic碳纖維陶瓷煞車
陶瓷煞車的纖維碳化矽複合材料的密度遠低於鋼鐵
因此煞車盤的重量大約僅有鐵盤的一半
玩車人就能理解了,輪下能越輕就是越好
我們要先認識陶瓷盤主要分為兩種
1.CCB(Carbon Ceramic Brakes)
2.CCM(Ceramic composite Material)
我們認為的保時捷神盤 PCCB就是
(Porsche Carbon Ceramic Brakes)
是不是有點複雜?
沒關係你只要知道除了福斯集團&AMG之外都是用CCM的材質再做改良就好
首先我們先初步了解陶瓷煞車的優缺點
優點
1.輕量化
2.因為夠輕盤面能做大,煞車皮跟陶盤的吃面大相對煞停表現夠好
3.散熱快
4.正常使用下壽命超級長
缺點
1.散熱快
2.工作溫度下煞車力道低的可怕
3.煞車溫度高於600度,大約只能使用2000km甚至更低
(賽道上的煞車溫度基本上都高於600度)
知道大略的簡單幾點之後我們就來破除迷思吧
1⃣️陶瓷煞車一定比較利
⚠️這是錯的
應該說陶瓷煞車的工作溫度能維持比較久,但低於工作溫度陶瓷煞車基本上就是個廢物,如果以長直線後0~200緊急煞車鐵盤一定完勝市售陶盤。
接著我們來了解散熱快為什麼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因為在賽道環境上散熱快相對你能開的圈速就會更多。
但是!當散熱快加上工作溫度下煞車力道低的可怕這兩點加再一起可以說會要你命!譬如說,在跑山經過大直線後因為煞車系統冷卻了,再進彎時我們會用習慣的力道踩下煞車,這時候才會發現煞車的制動力因為冷卻而降低了,在激烈操駕下,進彎前的煞車我們通常都是算得很準的,發現煞車沒有力道後要多花零點幾秒來把煞車踩得更深是很危險的,賽道也是如此。
不過我以上說的煞車工作溫度低這一點在ccm上是比較明顯的,ccb也就針對了此點改善很多,ccb因為表面塗層使用了碳化矽,使煞車的工作溫度範圍加大,預熱反應也會比較直接,比較不會在激烈操駕下出現踩不到煞車這個問題。
但在賽道使用上來說和ccm一樣就是太容易掛了,不過ccb在整體的泛用性我個人認為是屌打ccm的。
2⃣️陶瓷煞車比鐵盤還耐用
⚠️這也是一個誤區
陶瓷煞車在代步&山路因為無法持續超過工作溫度,所以壽命是非常高的。
但是當在賽道使用上,陶瓷煞車的壽命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短,大約1500~2000公里就下課了。
當然在陶瓷煞車的工作溫度範圍為前提,陶瓷煞車的吃面以及輕量化確實可以發揮很棒的效能,以及賽道比賽使用的持續性。
不過現在渦輪車熱衰竭嚴重的情況下,通常在台灣的track day一節大約也只會認真跑個三圈,三圈在比較好的鐵盤及來令片下是很夠用的。
所以很多超跑車主皆知,如果想要在賽道活動開的很用力很盡興,最好還是把昂貴的陶瓷煞車換下來,或是避免使用到車輛會在駕駛意識之外會自行煞車的電控系統。
甚至很多賽事的參賽選手也都是使用鐵盤,接著你一定會問了,那為什麼F1車手是用陶瓷煞車,因為F1完全不需要考慮到耐用度的問題,所以F1使用的是特殊處理的陶瓷煞車系統,工作溫度範圍大,基本上一場就是換上一套新的🥺
綜合以上所說,我不認為陶瓷煞車就是屌,畢竟一套50幾萬甚至更貴的陶瓷煞車可以改好多東西...💸💸連我當時的458以及625我都很想把陶煞拆下來換成鐵盤,其實我最沒辦法接受的就是在大直線後我都要提心吊膽的試踩煞車!,當然我覺得陶瓷煞車確實有它厲害的地方,只是在於你用不用的到;所以下次在選配前,先問一下你用不用的到在勾起選配吧。
我以上所說的比較皆是用陶瓷煞車和等級相符合的鐵盤煞車做比較!有時間我會在跟大家聊一下鐵盤煞車應該怎麼改比較好。
以下有個開718的車迷私訊我的一段趣事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車迷覺得718的煞車不夠要把前後換成台製煞車大約六萬多塊,我告訴他,我992使用原廠卡鉗,僅更換前後來令片+鐵盤+前浮動塊就花了10萬,為什麼他整套10萬內花得起來?
⚠️以上僅個人與一些前輩討論的使用心得
歡迎討論但請勿筆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