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人慈》部落格文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於我們對人性太過悲觀。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umankind/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人慈》這本書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他是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記者。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為改觀。
這本書讓我感到大為驚喜的,是作者既大膽、又謹慎的考證態度,他勇於對歷史上知名的眾多案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提出反面看法,而且其證據令人信服。在媒體慣用人性「惡」的一面吸引眼球的世界裡,這是一本思想激進的書,只不過是偏向人性「善」的那面光譜。這種書很罕見,卻彌足珍貴。
.
#人性本惡?三個精彩翻案
.
人類有考據的數萬年歷史以來,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鬥爭,我們也從故事裡看到領導人無論為了私利、國家的經濟、民族的情節而發動戰爭。難道,人類不就是天性好鬥嗎?只要有誘因存在,人們就會甘願殺得你死我活嗎?從歷史的考據裡面,我們會發現人性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絕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傷害另一個人。讓我們先從書中三個精彩的翻案來找到線索。
.
1.#蒼蠅王小說的翻案
.
《蒼蠅王》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在我國中的時候,老師也放過翻拍的影片當作社會科學的教材。內容大意是在說,因為飛機墜機,六個英國男孩漂流到一座無人島上,在沒有大人的情況得自立求生。過程發生了許多權力爭執、失去理智、弱肉強食的情節,最後只剩下兩個孩童倖存的故事。這個虛構故事在感嘆「人心的黑暗」,也被列為標準的社會教材讀物。
作者把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他深入瞭解了虛構的《蒼蠅王》小說作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生平。作者發現高汀是一名有憂鬱傾向的酗酒者,他還會打小孩,他也曾說過:「我瞭解納粹,因為本質上來說我也是那一類」,這才讓作者明白,原來寫出《蒼蠅王》的作家是一個多麼不快樂的人。
因此,作者根據事實為主,追尋了一條實際發生過的類似案例,六名少年在太平洋落難,漂流到阿塔島(`Ata)的真實故事。這則故事跟小說大相逕庭,六名少年在荒島上發揮團結的本領,協調出遇到衝突的處理方式,還彼此在受傷時互相照顧。受困15個月後,六人獲救時仍氣色飽滿,而且士氣高漲地不可置信。真實版的《蒼蠅王》,其實是一個友情和忠誠的故事。
發現阿塔島生存的船長彼得.華納(Peter Warner):「人生教了我許多事,其中包括了一個經驗,就是你永遠要尋找人的善良光明面。」
.
2.#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翻案
.
我讀過許多談到心理學的書籍,都喜歡引用一個知名的案例,那就是《史丹佛監獄實驗》。實驗主持人飛利浦.金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把24名參加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12人當囚犯,12人當獄卒,觀察人類當囚犯的反應,以及擔任獄卒的人施加權力的表現。整個實驗因為囚犯精神狀態快速崩潰、獄卒施加的處罰越來越過火,結果實驗到第六天就被迫中止。
這個實驗的結論彷彿要告訴我們:「當你給予人們權力,他們就會開始為惡,發展出一些不人道的規則」。作者深入考察之後發現,這簡直是一場天大的騙局。實驗並不是任憑12名獄卒自己決定如何處以,而是金巴多本人直接給獄卒灌輸思想:「你們要創造一種挫折感,製造恐懼,要剝奪他們的個體性…」,最後獄卒定的17條規則裡,有11條根本是實驗團隊給予的意見。這簡直是引導式的邪惡。
你或許也會好奇,那如果是實驗團隊「完全不介入」的狀況會怎樣?兩個英國心理學家2002年在電視節目上複製了一次同樣的實驗,但這次沒有告訴獄卒該怎麼管理、該怎麼懲罰。結果呢?節目無聊到不行。第二天,獄卒把食物分給囚犯。第五天,一名囚犯提議設立民主制度。第六天,獄卒跟囚犯一起抽菸。最後一集,大部分人一起坐在沙發上消磨時間。這麼無聊的故事,難怪我們都沒聽過。
.
3.#電擊器實驗的翻案
.
還有一個更出名的《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受測者身為「老師」,當隔壁房間的「學生」答錯題目時,就要按下電擊器,懲罰坐在電椅上面的學生。「學生」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受電擊所發出的哭喊也是演出來的,但受測的「老師」並不知道,他們會「以為」這些電擊都是真的。
每一次學生答錯,懲罰的電壓伏特數就要提高,實驗主持人史丹利.米倫格爾(Stanley Milgram)教授會要求老師繼續施罰。120伏特時學生會開始喊痛,150伏特時尖叫並喊著退出實驗,200伏特時大叫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超過320伏特時開始撞牆並失去聲音。結果,有65%的受測者一路聽從指揮,開到了450伏特,幾乎是把學生電死的程度。實驗的結論幾乎告訴我們,只要有權威要求,連普通人都願意電死一個路人甲?
作者考核過後的翻案顯示了另一種事實。幾乎所有受測者都曾抗命,想要停手,但實驗方會加強壓力逼迫就範,從錄音檔聽起來更像是霸凌和脅迫。事後調查,只有一半的受測者認為隔壁的學生是真的在受苦,其他人覺得只是實驗效果。許多受試者也表示,因為他們真心「信任」米倫格爾教授的實驗對人類一定有幫助,所以即使當下不忍心,也願意咬著牙繼續做下去。
綜合以上三個翻案結果,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但引用作者所說的:「如果你催促地夠用力,給予足夠刺激、又拐又騙,許多人確實是有能力做惡。但是邪惡通常不是在表面之下,它是需要費盡功夫才能扯出來的。」邪惡得要披上善良的外衣才行。
.
#人怎麼會互相傷害?
.
所以,人真的是天性好鬥、殺得你死我活的物種嗎?綜觀歷史大小戰爭,這個說法似乎成立,但是當我們把尺度放到人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就是另一種樣貌。舉戰爭為例,兩軍人馬大動干戈的時候,所有人一定都是拔刀互砍、舉槍互射吧?在那種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是敵死,就是我亡了,不是嗎?
真實的戰爭傷亡統計很有意思,例如二戰英國陣亡的軍人死因中,10%是子彈和反坦克地雷;15%是詭雷、爆破和其他;75%是手榴彈、迫擊砲和空投炸彈。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隔個一定「距離」被殲滅的。真正喊著敵人是「害蟲」,一旦碰面就格殺毋論的,通常是離戰場最「遙遠」的政客和領導人。
根據研究,二戰的生存老兵超過一半從未殺過人,只有20%的軍人曾經擊發過武器。美國南北戰爭最激烈的蓋茨堡戰役中,回收的27,000把火槍,還裝有彈藥的比例達到90%。12,000把裝有兩顆彈藥,其中6000把超過三顆。但火槍設計成那樣,就是一次只能射出一顆子彈,那幹嘛裝那麼多顆子彈?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沒有』在試圖殺敵。人,打從心底不喜歡傷害另一個人。
.
#如何改善?三種範例
.
在這本書的下半部,作者有一則引述徹底震撼了我的思想。這句引言來自英國哲學家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他給未來世代這個建議:「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這個非常理性的觀念,一開始相當很吸引我,但作者及時把我拉了回來。他提到除了探究事實之外,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第一種相信的力量,叫做「畢馬龍效應」。科學家做過一種實驗,把兩群同樣普通的老鼠,分別標示聰明和愚笨。請不知情的學生照顧老鼠,然後進行迷宮遊戲,看哪一組比較快逃出迷宮。結果聰明的那組獲勝,事後發現學生「相信」這些老鼠比較聰明,給予比較好也溫柔的待遇。同樣的實驗在一群小學生上進行,不知情的老師對聰明組的學生更關注、更鼓勵,事後結算成績,聰明組的孩子其智力表現提高了最多。
第二種相信的力量,叫做「魔像效應」。曾經有科學家在美國做過一個不道德的實驗,他把二十個孤兒分成兩組,跟其中一組說他們是善於表達的人,跟另外一組說他們注定要變成口吃者。這個實驗結果害得許多口吃組的受測孩童,一輩子患有語言障礙。這種效應常導致貧窮學生更加落後、無家可歸者失去希望、已經被孤立的青年人更加極端。
一如正面的期待能夠引發好的結果,負面的期待也能夠讓惡夢成真。接下來介紹書中三個真實世界的例子,來看看如何運用「相信」的力量,來改善我們的工作、教育和民主運作。
.
1.#論工作的內在動機
.
研究發現,外在誘因例如紅利會減低員工的內在動機和道德標準。給予外在誘因會獲得相等的回報:按照工時給付,就會增加更多的工時(無論是否裝忙)。按照發表數目給予稿費,就會得到更多的發表文章(無論品質優劣)。按照手術量來給付,手術就會更多(無論是否必要)。
荷蘭的最大的鄰里照護平台「博祖克」(Buurtzorg)採取逆向而行的策略,這個組織沒有業績目標或分紅,沒有管理階層,沒有客服中心。運作的自主權下放給每一個十二人的團隊,團隊自己定行程表,自行雇用同事。省去的營運費用和會議時間都回歸到團隊本身。
執行長喬斯.德.柏洛克(Jos de Blok)是從最基層出身的人,他相信員工內心會選擇做「正確」的事。他說傳統的管理階層「喜歡憑空想像一些計畫給那群工蜂做」,還說「拿掉管理階層,工作還是照常進行」,他認為讓團隊自我導向、動手執行腦中想法,是最實際的做法。博祖克沒有人資部,被評為最佳雇主;沒有行銷部,卻獲得最佳行銷獎。
(延伸資源:在台灣有「台灣居護」引進了這套照護模式)
.
2.#論教育的玩耍本質
.
自古以來,愈是聰明的動物愈會玩耍,玩耍更深植於人類天性當中。創造力和學習力來自於自由地玩耍,孩子會自然地渴望探索這個世界。當社會工業化之後,學校的體制越來越制式化,學生的課表被排滿,家長連下課的時間也不放過。最近針對十個國家的民調顯示,監獄囚犯待在戶外的時間比孩子還要多。研究也發現一個趨勢,孩子愈來愈覺得「自己的生命被他人所決定」。這是一個快要忘記怎麼「玩耍」的世代。
荷蘭的「阿哥拉」(Agora,希臘語「市集」的意思)是一個沒有年級、班級、教室的學校,也沒有功課和成績,一組學生團隊就只有配一位「輔導員」,但自主權在學生身上,他們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整個學校就像一個主題樂園,學生透過玩耍和探索,找到自己當下有興趣的題目攻讀,學校提供對應的資源給他們學習。相較於傳統教育把孩童當植物灌溉,這所學校將孩童當「人」看待。
在這裡,與眾不同是常態,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學習路徑。這裡幾乎找不到霸凌的蹤影,因為不以年齡和能力區隔孩童,沒有誰的進度會落後,沒有誰的表現太過突出,每個人都在綻放當下最好的自己。作者引述道:「玩耍的相反不是工作,玩耍的相反是抑鬱。」問題不是孩子能不能掌控自由,而是大人有沒有勇氣給他們自由?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延伸閱讀:Agora: Meet the school with no classes, no classrooms and no curriculum,英文文章)
.
3.#論民主政體的模樣
.
作者提到,世界上愈來愈多的民主政體正遭受七種瘟疫侵襲:政黨持續腐化、公民不再信任彼此、少數人遭排除、選民失去興趣、貪贓枉法的政客、有錢人逃稅、人們發現當代民主充滿貧富不均(怎麼跟我住的地方這麼像!?)。但世界上有地方嘗試了解法,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卻很少上新聞(你應該猜得到為什麼)。
委內瑞拉的托雷斯市(Torres)的民選首長胡立歐.查維茲(Julio Chávez)選擇一種嶄新的信念,他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積極認真的公民」。他的競選政見只有一個,下放權力給所有托雷斯市民,而且他遵守了承諾。所有的政府集會邀請全體居民參加,不只是討論,還要決議城市所有預算的使用。
結果人們空前踴躍參與政治,在最需要的地方蓋起了住宅和學校,有效地鋪整馬路清掃街區。因為預算透明,大幅削減了貪污和權威的弊病。市民們還一起要求提高稅收,並且說道:「過去我們不瞭解市政稅要用來支付那麼多東西。」這個被稱為「參與式民主」的方式,深受民眾喜愛,卻鮮少在新聞上被提及。
(在台灣我還沒聽過類似的試營運模式,有人聽過嗎?)
.
後記:#相信善的一面
.
《人慈》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來格外痛快。從這本書中,我也慢慢體認到,問題不是二元化的「人性本惡或本善」選擇題。反而,透過這些精采的正反論述,猶如偵探小說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我理解到的是人性真正的「複雜」。
如同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麼發達,如果只讓電腦演算法來判決,那麼歷久不衰的《蒼蠅王》人心黑暗論肯定佔據上風;《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無以計數的論文和書籍引用,肯定讓演算法覺得這才是人性的真理。無數對人性帶有扭曲和偏誤的描寫佔據了媒體的版面。然而,事實呢?
這本書中段的畢馬龍和魔像效應教我們的就是,人們「相信」的事情往往會發展成「事實」,更是一個令人驚醒的提點。無論是書中獄卒和囚犯的故事、老師和學生的故事、老闆和員工的故事、父母和子女的故事,一再說明了:「當你把一個人當人看,他就會表現得像一個人。」反之。讀完這本書後,你可以踏實地選擇自己相信的那一面。
瞭解事實,讓我們得以明辨是非。擁有信念,才能以行動改變世界。原來,關於人性,我讀過的許多論點幾乎都是錯的。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所分心。只管去看,事實是什麼。然後在事實背後,找出值得相信的事情,讓它成為新的事實。這絕對是一本必讀之書。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KIND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z7sRHr
使用期限:9/12~9/18
.
感謝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法文邂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Voilà » 這個法文中獨特的萬用口頭禪,相信喜歡法文的朋友,一定多多少少都聽過!但是也是因為這個字太過萬用了,常常讓很多朋友們摸不著頭緒! 今天我特別找了法文邂逅幾位「國際巨星」,一同合作拍攝了一部小短片,幫助各位排解關於 « Voilà » 的疑難雜症!讓我們一起在 « 關德琳的命運...
de意思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都已經搬家東西收不完了
結果壓力太大更想買東西(被揍飛)
剛剛滑手機看到一個有趣的東西
我想台灣應該不會有,所以來分享一下
https://www.kinder.com/de/de/xp/kinderschokolade-zauberstift/
大家知道「健達」巧克力🍫就是來自德文的Kinder 也就是「小孩(複數)」的意思嗎?
註*德文複數變化非常複雜,有八種以上不同類型
現在想想英文真的很簡單只需要s或es
(結果中文更簡單,單複數沒有字體變化😆)
德國這一兩年蠻多這種贈品活動
只要購買活動產品,上網登錄內附序號
(有些是需要上傳購買的收據🧾照片)
選擇你想要收到贈品,這個活動有兩個可以選
有些還可以客製化名字(我有印名字的星巴克杯見留言)
然後他們就會把東西寄到家裡給你(免運費)
(也有不見的風險)我也有曾經寄明信片參加活動
結果沒收到該得到的禮物(可能明信片被寄丟)
這個活動送的是筆組
日後我有參加得到的話再來開箱
在台灣很多是直接把贈品包在產品旁邊讓你購買
不然就是上網登錄序號以後需要參加抽獎
像德國這種方法我覺得很不錯
讓購買的人自己決定要不要拿到贈品
也不用讓想要產品的人抽獎還抽不到
廠商也可以控制需要製造的數量
缺點是,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有活動
常常會跟心儀的贈品擦身而過啊
報告完畢,繼續去收東西(累😮💨)
de意思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文裡的「鏡子」源自於拉丁文
它原來的意思是「不可思議的驚訝」
😂😂😂😂
的確
常常照鏡子的時候都嚇了一大跳
就需要一些美的事物來壓壓驚了
Crystal de gift nail & cafe 🥰
de意思英文 在 法文邂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Voilà » 這個法文中獨特的萬用口頭禪,相信喜歡法文的朋友,一定多多少少都聽過!但是也是因為這個字太過萬用了,常常讓很多朋友們摸不著頭緒!
今天我特別找了法文邂逅幾位「國際巨星」,一同合作拍攝了一部小短片,幫助各位排解關於 « Voilà » 的疑難雜症!讓我們一起在 « 關德琳的命運 » 之中探究 « voilà » 的奧秘吧!😎
【法文小學堂】
影片中出現的 « voilà » 的用法:
1️⃣第一種:給東西「來~」「給您~」
在電影院與我神似的售票員在給票時說的 « Voilà pour vous ! »
在這邊就跟英文 “Here you go” 的意思差不多,所以 « Voilà ! » 後面能直接替換成各種東西唷!
💡例句:
« Voilà votre commande ! » 「這是您的餐點!」
« Voilà votre café, Monsieur. »「先生,這是您的咖啡。」
2️⃣第二種:想讓人注意到某樣東西「這就是...」「來了」「好」「來」
這邊我與茱莉分別用了« voilà » 強調了我們的位置以及電影開始了!
我:« Voilà nos places. » 「我們的位置在這邊。」
茱莉:« Voilà ! Ça commence ! »「來了,電影開始了!」
也可以介紹別人時使用,關德琳介紹皮耶里克與父母認識時說:
« Voilà, maman, papa, je vous présente Pierrick. » 「爸爸媽媽,我向你們介紹皮耶里克。」
« Voilà Pierrick ! »「這就是皮耶里克。」
« Pierrick, voilà ma maman et mon papa ! »「皮耶里克,這是我媽媽和爸爸。」
3️⃣第三種:等待的人或東西來了。「...來了」
遲到的 Tristan 終於到了電影院之後他說:
« Voilà, je suis là ! »「我來囉!」
« Ah, te voilà enfin ! »「哎 你終於來啦!」
這句比較特別,直接在 « voilà » 前面加上 « te »「你」, « me »「我」, « le »「他」, « la » 「她」 就能直接表示誰來囉!
💡更多例句:
« Me voilà, je suis là ! » 「我來囉!」
« La voilà, maman est rentrée ! »「媽媽回來了!」
當然,後面也可以加一樣物件,表示期待已久的東西終於到了!
💡更多例句:
« Le voilà, mon cadeau de Noël ! »「我的聖誕節禮物來啦!」
或是在前面放上 « re » 字首代表又出現的意思
💡例句:
« Chut ! Revoilà l’actrice principale. »「噓!女主角又出現了!」
4️⃣第四種:語助詞「對呀...」「這樣子」
« Pierrick est très content de vous rencontrer… voilà. »「皮耶里克很開心能夠見到你們... 嗯,就這樣子」
« Voilà quoi… » 則是比較口語的用法,也是用在句子結束後,沒什麼要再多加補充,但是又想講話的時候 。類似中文對的「對啊」,「這樣子」!
5️⃣第五種:諷刺語氣「看吧!」「果然!」
用在放馬後砲時候🤣
💡例句:
Tristan: « Et voilà. Encore un vrai navet. »「看吧!果然又是一部大爛片!」
6️⃣第六種:一件事情結束後「好的」「好了」「結束了」
💡例句:
影片最後說的:« Et voilà, c’est tout pour aujourd’hui ! »「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
« Et voilà, c’est la fin de mon exposé ! Merci pour votre attention.»「我的報告結束了!謝謝各位!」
✍️額外補充
7️⃣第七種:肯定語氣「對」「沒錯」
聊天時如果很同意對方說的話,就能用 « Voilà » 回答喲!
💡更多例句:
« Porter le masque ne sert pas seulement à se protéger mais aussi à protéger les autres. »
「戴口罩不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別人。」
« Voilà ! Tu as tout compris ! »
「 沒錯,就是這樣!」
Voilà ! 希望這次的影片能夠幫助到大家!這部影片,很幸運是在疫情升至第三級之前拍好的,也有做好消毒等防疫措施,希望透過這部影片,讓大家一起「防疫、追劇、學法文」!
Soyez gentils et prenez bien soin de vous !🙌😊
#法文邂逅
#夏季鉅獻
#關德琳的命運
#Voilà
🥂🇫🇷🇨🇭零基礎口說法文講座來囉!
【每週一杰課:2小時,輕鬆自信,開口說法語!】開放報名!
https://bonjouratous.com/product/trial-online-julie/
法文邂逅IG: https://www.instagram.com/yannickstudio.taiwan/?hl=zh-tw
法文邂逅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earnfrenchtaipei
茱莉花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UBMJo8hJtC3idiymBJHVw
de意思英文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繼去年與韓國名廚姜珉求合作開設現代韓國料理餐廳Hansik Goo後,灶神集團今年與來自新加坡的年輕大廚Barry Quek合作,聯手打造全新餐飲概念Whey,呈獻融合新加坡風味的歐陸菜式。團隊甄選本地新鮮時令食材,以北歐料理手法炮製出具備新加坡風味、別樹一幟的美饌。餐廳坐落於中環威靈頓街The Wellington大廈,將於5月25日開始試業。
歐亞融匯料理 味蕾綻放之旅
主廚Barry在新加坡出生及長大,曾在當地米芝蓮星級餐廳Joël Robuchon及Les Amis學藝,先後加入比利時 In De Wulf、墨爾本Attica及倫敦Portland等知名餐廳的廚隊,並於2017年來港開設Beet。他遊走世界廚房後在Whey回歸家鄉味道,以香港本地食材結合新加坡美食元素,活用西方醃漬發酵技術,為現代歐陸菜注入新生命力。他憑藉其細膩樸實的烹飪風格,重新詮釋熱情奔放的獅城味道 ── 為饕客創造難忘的味覺回憶。
嚐味菜單充分展現Barry對精緻餐飲的嶄新視野,盛宴以本地當造春季蜜糖豆揭開序幕,伴上乳清及香草,清新自然;Whey的自家發酵麵包每天新鮮出爐,用上東南亞黑果(Buah Keluak)製作牛油麵包,口感鬆軟且帶異國風味;本地天然酵母酸種麵包則帶果酸味道,讓人吃過不停;煎北海道帆立貝加入大樹菠蘿醬及蝦鬆等新加坡元素,創新演繹常見食材。
主菜「肉骨茶」豬肋排以胡椒肉骨茶(Buk Ket Teh)作靈感,採用新界農場的優質豬肉,以白胡椒湯低溫慢煮,鮮嫩入味,配上豬心及自家發酵椰菜,最後淋上白胡椒肉汁,以歐洲料理手法製造亞菜風味,客人吃時可沾上自家調製黑蒜醬,惹味非常;花蟹叻沙蒟蒻飯為菜單上另一亮點,Barry兒時最愛叻沙配飯,現以蒟蒻米取替麵條,加入咖喱叻沙蟹湯,煮出香濃彈牙的蒟蒻飯,配搭經人手拆肉的本地新鮮花蟹,令人齒頰留香。盛宴最後以多款特色甜品作結,當中包括Barry原創新鮮貓山王雪糕配搭魚子醬,鹹甜兼併,激發驚喜味覺享受。
支持本地生產 關注可持續發展
Whey團隊在炮製美食同時,希望為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因此四處搜羅本地優質海鮮、肉類,及蔬菜,並將食材物盡其用,減少廚餘。店名Whey亦含此意,乳清 (whey)是生產乳酪製品過程中,牛奶凝結後所形成的剩餘物,廚師將其轉化為醬汁以提升菜式味道層次,更用作調製雞尾酒;亦會善用蝦殼熬湯、用榴蓮籽經發酵製醋等,充分發揮食材價值。
飲品方面,Whey請來Fernet Hunter創辦人Raphael Holzer為餐廳設計專屬雞尾酒酒單,採用本地時令水果調配,讓佳餚美味加倍;同時設立瑞典品牌Nordaq Fresh濾水系統,為客人提供自家製作瓶裝飲用水。餐廳亦分別與香港品牌Sprue Furniture及FlowPlusLiving合作 ,度身訂造木製餐桌及陶瓷餐具。
自然舒適空間 與美饌互相輝映
餐廳裝潢由挪威著名建築及室內設計公司Snøhetta一手包辦。正如Whey的菜式融匯歐亞元素,其佈置氛圍亦糅合北歐民間藝術及娘惹建築特色。環境色彩配搭以平靜柔和的大地色和森林墨綠色為主調,運用藤蔓、橡木及雲石等天然素材,加以時尚黃銅點綴;同時展示各國藝術家的畫作,包括來自墨西哥的Bosco Sodi、台灣吳季璁及韓國Jiana Kim的作品,讓整體氛圍賞心悅目,營造舒適自在的用餐環境。
關於Whey
Whey 由來自新加坡的年輕主廚Barry Quek掌舵,他遊走世界廚房後回歸家鄉味道,以香港本地食材結合新加坡美食元素,活用北歐料理手法及醃漬發酵技術,為現代歐陸菜注入新生命力。Barry憑藉其細膩樸實的烹飪風格,重新詮釋熱情奔放的獅城味道──為饕客創造難忘的味覺回憶。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198號The Wellington 高層地下
電話:2693 3198
電郵:info@whey.hk
網址:www.whey.hk
Facebook及Instagram:@wheyhk
餐廳將於5月14日開放5月25日起的訂座
關於灶神集團 ZS Hospitality Group
灶神集團 ZS Hospitality Group 於 2014 年成立,致力推廣亞洲美食,傳乘華人社會的美食文化。旗下餐廳包括 Hansik Goo(現代韓國料理)、營致會館(尊尚米芝蓮二星粵菜)、Miss Lee(創意中式素食)、J.A.M.(亞洲美食市集)及即將開業的Whey(歐陸新加坡)。歡迎瀏覽集團網站以查看更多資料。
ZS 是灶神(Zao Shen)的英文縮寫,在中國通俗及飲食文化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相傳灶神掌管廚房及飲食,亦為家宅神之一。據說灶神除逐年監察每家每戶一年下來的德行外,亦庇祐世人溫飽有財、健康豐盛及幸福快樂。灶,意思為煮食的火爐。集團以灶神為名,一方面表達集團對飲食的堅持與追求,另一方面,亦希望透過美食與貼心的服務,為每一位客人送上最摯誠的祝福。
de意思英文 在 法文邂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朋友們!你們知道,其實很多英文單字都來自於其他語言嗎?
沒錯,其實有一定的比例的英語單字,都是來自於法文,在這一集與美麗的英文老師Catherine (@C's English Corner 英文角落 )合拍了常見的幾個來自於法語的英文單字,不僅生活中很常見,邀請朋友們在看影片前先深呼吸,閉上雙眼,一起想一下哪些英文單字是你認為來自法語的奇妙單字!或許會在今天的影片當中喔!
在這部影片中,我會先跟Catherine 簡單的討論:到底法語和其他語言有哪些愛恨情仇呢?!另外,我們也會揭曉七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常用英文字,原來其實他們都來自於法語?!最後我們也會進行一個小遊戲:隨意街訪幾位『路人』,讓他們猜猜『蝦米?!原來這些字都是來自於法文?!』不要錯過,裡面有幾位重量級特別來賓 😂
不管你有沒有學過法語,相信這些單字也是你常看過,我也想聽聽朋友們的分享:有哪些你知道的英文單字其實是來自於法文呢?你有因為這些單字鬧過笑話嗎?
大家喜歡我和Catherine拍的影片嗎?期待大家分享你們看完的感覺!
Ps. 朋友們,看完這部影片,你是不是更了解英文和法文了呢?!歡迎你來法語講座體驗更多法語和生活的化學作用~結交更多愛語言的朋友,原來:語言可以這麼輕鬆好玩❤️
🙋♂️限量的初階。中階。高階法語講座即將結束,歡迎朋友們來體驗!❤️
👉https://bonjouratous.com/trialclass/
(@C's English Corner 英文角落 ) 目前在@Jella! 語言星球 也有推出英文線上課程『英文小聊天・聊出人生大交集 | Small Talk 全心法』,想增強英語實力的朋友不要錯過囉🙌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幫我按讚、分享,並且訂閱我的頻道!
👍N'oubliez pas de vous abonner ! Merci beaucoup et à bientôt !
------------------------------------------------------------------------------------------------------------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earnfrencht...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annickstud...
👉Website:https://bonjouratous.com
👉Mail:inquiries@bonjouratous.com
de意思英文 在 ghost house 沒有「鬧」的因素。 Haunt 也可以當 ...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鬼屋自然的英文是: ☆ haunted house Haunted /ˈhantɪd/... ... Haunted /ˈhantɪd/ 是被鬧鬼的意思,就是有鬼會出沒、跟蹤人、嚇倒人等。 ... <看更多>
de意思英文 在 阿滴英文|原來都是法文! 來自法國的英文外來語-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