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vlatov 文字慾(Alexey German Jr., 2018)
Country:Russia
Score:6/10
這部傳記電影以俄羅斯流亡作家Sergey Dovlatov(1941-1990)為主角,故事聚焦於1971年蘇聯無產階級革命紀念日(11月7日)前的那個冬天,同為俄羅斯猶太人的Sergey Dovlatov和Joseph Brodsky(1940-1996)彼此惺惺相惜,卻一直苦於找不到發表作品的機會,並且因無法加入作家協會,意味著像他們這樣的作家,對祖國而言根本並不「存在」。Dovlatov因堅持一己理念和創作尊嚴,拒絕寫歌功頌德的媚俗文章。他任職工廠小報記者,收入低微,生活潦倒,妻女離他而去,被迫與母親同住一間大雜院。窮困潦倒、沮喪悲傷的他,只好成天在列寧格勒的街頭四處遊蕩,徘徊於各種文學場所和爵士俱樂部,與那些跟他同樣鬱鬱不得志的詩人、畫家朋友們競相談論著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1837)、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yevsky,1821-1881)、維登斯基(Alexander Vedensky,1904-1941)、葉賽寧(Yesenin Sergey Aleksandrovich,1895-1927,舞蹈家鄧肯赴俄後的丈夫),乃至當時被蘇共當局視為毒草的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諷刺的是,這些前蘇聯文學史上的名人,絕大多數若非被迫流亡異地,要不就是英年早逝,不得善終。即便是在最失意落魄之時,卻可以透過各種隱喻的語言和文字,去嘲諷、挖苦當代社會的荒謬,亦可相約知交三兩人,隨便找個地方就即興彈起了吉他、開Party,彼此對酒當歌,在聚會上朗讀詩作然後把自己灌醉。至於其他的人,也都以自身不同的方式,個別抵抗著時代的沉淪。不過,覺得這部片拍得有點表相化,演員的演出與及故事的敘述都表現得十分普通,還是俄羅斯的文學作品比電影精彩多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dovlatov 在 stu si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12331] 18531. 文字慾Dovlatov (2018)★★6.5/10 - 1,324 票__Aleksey German Jr.
[112332] 18532. 呱吉:不孤獨的美食廢人4——拿坡里義大利麵與完美的旅行 (2019)★★★
[112333] 18533. Kota the Friend - Sedona (2019)★★__Kota the Friend
[112334] 18534. 博恩夜夜秀:欸!公共托育 (2019)★★
[112335] 18535. SwagKelly & Young Cee - Who You? (2019)★
[112336] 18536. 張子寅:猴子王下山 (2019)★★
[112337] 18537. Masta Ace & Marco Polo - Get Shot (2018)★★★__Ezru Gonzalez
[112338] 18538. Lil B: Hoop Life (2014)★★ⓡ
[112339] 18539. The Caretakers: An Empty Bliss Beyond This World (2011)★★★
[112340] 18540. Nina Kraviz: stranno stranno. neobjatno. (2019)★★
dovlatov 在 愛看電影的波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波妞評電影 《文字慾》-當文字成為唯一出口,你願意為此出走一生嗎?
·
個人評分:[ 8 / 10 ]
·
電影講述的是二十世紀末著名俄國作家多甫拉托夫的故事,這部片多半聚焦在作家多甫拉托夫人生中短短六天的日常,他平時除了替船廠報社寫一些符合當局的報導,為了出版自己的小說,每天還投稿至多家出版社,加上與妻子分居,和女兒相處的時間也只能用分配的,看似如此不順遂的生活,參加作家派對這件是他唯一感到放鬆的地方,一群人聚在一起大談詩詞及藝術,爭論哪個作家寫的好,但這樣的對立,是他們唯一感到「自由」的時刻。而電影以此帶出俄羅斯當局封閉思想的社會風氣,但這只是為輔,本片藉由多甫拉托夫的故事點出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觀點「創作者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我是為了當一個作家才出走的」-
·
多甫拉托夫因諷刺的文字風格而遭當局打壓,被蘇聯作家協會排除在外,導至他的散文與小說遲遲無法出版。最後只能透過地下管道,將作品引渡到法國、英國等西歐國家發表。1976年他被逐出蘇聯記者聯盟,第一本書更直接被國家安全委員會下令摧毀。三年後,他帶著妻女離開,定居紐約,終於在國外正式出版第一本小說,可是好景不常,1990年多甫拉托夫心臟病發逝世,享年48歲。即使他的一生皆被自己的國家排除在外,但他依然勇於做自己,如他所說「活過、爭論過、最後如煙消逝」 。在那個年代,「語言是唯一倖存之物。」而總算他也在有生之年證明自己的存在意義,只是可惜的是,在他死後,他無法得知他的作品在俄國引起多大的迴響,以及他為創作的執著影響了多少人。
·
-懷才不遇之人的悲歌-
·
在當時,懷才不遇的人不只多甫拉托夫一個人而已,有些人用盡一生在繪畫,卻始終沒賣出一幅畫;有人用盡一生在歌唱,卻始終沒在公開場合上表演;也有許多的人跟多甫拉托夫一樣,用盡一生在寫作,卻從沒刊登過一則文章,投稿至出版社的手稿,,被小孩拿來畫畫、摺紙,被當作廢紙在地上亂扔。對創作者而言,那是他們的一生、是他們的一切,當那些紙被當作垃圾扔掉,他們也如那些紙一樣,被這社會遺棄,就像不存在一樣。一群懷才不遇的人,唯獨不停地創作他們才感到存在。
·
-活過、爭論過、最後如煙消逝-
·
在許多地方,這部電影都讓我想到《冬日甦醒》導演努瑞貝其錫蘭去年的作品《野梨樹》,主角的身分同樣是懷才不遇的作家,一樣藉由作家的日常生活,帶出社會當局,唯一不同的是,兩部片的母題,《野梨樹》講的是人生,而《文字慾》則是探討人的存在意義。兩部片的調性也很像,主角的特質也十分相像,一樣的厭世、憤世嫉俗。在電影裡頭,他們看似都能大肆談論創作,但回想當時的社會,這些事情應該是不存在的吧,就像《文字慾》中的創作者只能私下聚會感受自由,《野梨樹》的主角不斷地說話達到存在的意義,以及《夏》中的搖滾樂團他們只能靠音樂來找到出口。在當時的現實生活,他們無法像電影裡一樣奔放、一樣自由,但他們都為了一個意義而存在,那就是「創作」,就像多甫拉托夫說過的一句話:「活過、爭論過、最後如煙消逝。」即使最終消逝,但那些活過的痕跡會提醒世人你曾存在的事實。
·
原文連結:https://ddm.com.tw/blog/post/dovlatov
·
#文字慾 #dovlatov #佳映娛樂
#現正熱映中 #台北文學閱影展
#作家之死
佳映娛樂 Joint 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