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們,不要意外🧐
其實有許多女性都不知道 #何謂高潮 哦!
#性高潮差距 就是真實地存在地體現出某種 #男女不平等 🥺
據統計,男性能在一般性行為中達到高潮的比例有95%之高。
而對於女性,在較為頻繁的性生活中,也僅有65%能達到性高潮。以" #初體驗 “來看,比例更是極為懸殊,女性僅有40%能獲取高潮 😭
前陣子,國外知名 #老司機 網站 #Pornhub 與著名#廣告代理商 Ogilvy 合作“ #終結性高潮 “的行銷活動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性高潮差距的這現象存在,因此,Pornhub會在影片播到40%時自動暫停來強調40%的異性戀女性在與伴侶性交時沒有獲得性高潮的這件事QQ
註:前面數值均指異性戀男、女性;若以同性戀為統計,男女均能獲得高達9成的高潮感♥️👍🏻
✨Pornhub Presents: #EndTheOrgasmGap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8jtzKucdaUo
本次 #跟著鳥科大學英文
除了一貫利用三個 #單字 了解意思+造句外,後面還有補充關於 #高潮 的相關資訊哦
1️⃣Climax(n.) 高潮
Cli=拉丁文的clinare=lean(傾斜、倚靠)
‧Cli=傾斜倚靠聯想到梯子=往上爬=高潮
‧max=名詞結尾
2️⃣Clinic (n.) 診所
‧Cli=Clin=傾斜聯想到不舒服倚靠著病床=診所、臨床
3️⃣Decline(v) 拒絕、衰退、下降
‧De=向下
‧Cline=傾斜
向下傾斜=衰退延伸為拒絕
Many female patients decline to go to GYN clinics despite that they are unable to reach sexual climax.
很多婦女即使有無法達到性高潮的問題也拒絕到婦產科就診.
#有人也想挑戰看看造句嗎 🙌🏻
是不是覺得關於 #性愛 真的是非常多學問呢?
除了民間習俗(?)的建議或是#性愛技巧 可以運用看看練習外,
如果有關於心理或是生理上想尋求醫學診斷的話~
可以來 #泌尿科 / #婦產科 / #身心科 掛號問診喔!
#北醫 #顧芳瑜 #早洩 #射精障礙 #性病 #HPV疫苗 #MarketingCampaign #ogilvyonadvertising
gyn醫學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肌醇,真的有用嗎?>
各位好
小弟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
關於肌醇(myo-inositol)的使用
根據Pubmed 搜尋的結果
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關於肌醇使用的研究
-
我挑了兩篇比較結論清楚的跟大家做說明
當然 跟DHEA一樣,肌醇的使用也還在研究階段
還不是不孕症治療的標準用藥喔
----------------------------學理篇--------------------------------
<第一篇>
2015 婦產科內分泌雜誌 (Gyn. Endocrinology, IF=1.3)
研究族群: 平均年齡28歲 平均BMI=29.1 的女性共50位
使用方式: 每日 4g 肌醇 + 400ug 葉酸
連續吃三個週期
-
比較單用肌醇與肌醇合併傳統排卵藥(clomid)的懷孕情形:
一共50位慢性不排卵且合併胰島素阻抗的多囊性卵巢患者
先給他們使用三週期的肌醇+葉酸,
若還是沒懷孕者,再使用三個週期的肌醇+傳統排卵藥
結果顯示,純粹使用肌醇的那些人
一共有29位出現正常排卵(61.7%)
但仍有18位(38.3%)對單用肌醇無效
-
這29位排卵的女性中,一共11位(37.9%)後來成功的懷孕了
對於另外18位對單用肌醇無效而改用肌醇+傳統排卵藥者
13位正常排卵(72.2%) 而這13位中 也有6位(42.6%)成功懷孕
-
研究缺點: 此篇研究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些患者都沒有對照組
沒有跟安慰劑或其他藥物比較
-
結論 :
從這一篇看來
肌醇對於年紀輕、BMI大(體重過重)、多囊性卵巢的患者
似乎有不錯的效果(不錯的自發性排卵和懷孕率)
若真的效果不夠
再合併使用傳統排卵藥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懷孕率
-
<第二篇<
同樣發表在婦產科內分泌雜誌 (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
為2017年最新的研究
研究中比較了196位多囊性卵巢且不孕症的女性
分成兩組 (98人 比 98人)
-
第一組 在做人工授精療程前以及人工授精療程中
均每日使用 4g 肌醇 + 400ug 葉酸
另一組 只服用每日400ug葉酸 然後一樣做人工授精
-
結果
服用肌醇組 有9位在做療程前就自己懷孕了!!!
而兩組的人工授精懷孕率分別為18.6% 及 12.2% (p=0.02)
(肌醇組勝)
-
兩組平均年齡均為28歲 平均BMI為24-25
研究優點 : 為了補足之前研究沒有對照組的缺點
這一篇研究看起來兩組仍舊達到了統計顯著的懷孕率差異
-
結論 :
對於年紀輕、BMI大(體重過重)、多囊性卵巢的患者
肌醇加葉酸比單吃葉酸更好
有統計上顯著的更高的懷孕率
-
資料來源:
1. Gynecol Endocrinol, 2015; 31(2): 131–135
2. Gynecol Endocrinol, Early Online: 1–4 DOI:
10.1080/09513590.2017.1296127
---------------------------------實用篇---------------------------------
從這兩篇研究看來
年紀輕、BMI大(體重過重)、多囊性卵巢的患者
每日服用 4g 肌醇 + 400ug 葉酸 似乎有不錯的效果
-
有些人甚至會自己就排卵了
若沒有自己排卵 再搭配排卵藥或人工授精
都能達到不錯的懷孕率
-
可惜的是
對於年紀較大或非多囊性卵巢的患者吃肌醇到底有沒有效
目前研究很有限
-
只能說對於年輕的、體重較重的多囊性卵巢患者
肌醇+葉酸是一個有實證醫學根據的不錯的選擇
-
~鍵盤婦產科 威廉氏後人~
臉書蒐尋 : 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
gyn醫學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NIPT 驗唐氏症準確度真的有99% ? >
您好
小弟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之前曾有網友分享了NIPT正常結果出生後才確診是唐氏
症的案例
因此這幾天一直陸陸續續有許多媽媽來詢問這件事
-
先聲明
小弟不評論任何單一的個案
也沒有收受任何廠商的利益或身處利益衝突關係。
"I declar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
以下僅做實證醫學證據做分享
小弟的出發點
在於盡可能的降低醫病雙方的資訊不對等
而產婦們獲得充足資訊之後
要如何做取捨
還是要看每個人對於風險的評估判斷。
-
以下文章引用一篇大規模的統合分析研究中(Meta-analysis)
擁有超過20萬例以上的臨床綜合結果分析
參考資料:
1.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7 Apr 11. Analysis of cell-free DNA in
maternal blood in screening for aneuploidies: updated meta-analysis.
---------------------------------------------------------------------------
先複習一下
目前台灣針對唐氏症的篩檢與產前診斷
主要下列有三種方式
1.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 (超音波檢查頸部透明帶 + 抽血) 或 第二孕期唐氏症篩檢 (四指標)
2.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 (NIPT/NIPS/NIFTY/NIPS-Plus系列)
3. 羊膜穿刺
其中,以羊膜穿刺做為目前產前確定診斷的黃金準則 (Gold standard)
其他兩項為篩檢工具 (screening test)
三者各有優點和缺點
在這篇不再贅述
可參考小弟本版的其他篇拙作
1. 第一、第二孕期唐氏症篩檢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posts/237792140139503
2. NIPT/NIPS/NIFTY/NIPS-Plus到底是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posts/232496867335697
------------------------------------------------------------------------
先做一下名詞解釋
1. 疾病偵測率 (detection rate)
2. 偽陰性 (false negative)
-
所謂的疾病偵測率
這個名詞的意思是這樣的
對於某一個檢查而言
能夠將"有病的人"檢查出"陽性"的比率是多少?
比如說
一百個確定得到流感的人接受快篩
結果有70個人快篩陽性
我們會說"快篩"這個檢查的偵測率為70% (=70/100)
-
而另外明明有得到流感
卻在快篩中為陰性的30人
就叫做所謂的偽陰性
(這些人的陰性是"偽"的,是"假"的,因為他們其實有病)
-
所以,任何一個篩檢工具
我們都必須知道他的極限在哪裡
也就是說
我們必須知道
這些檢查的對於"真的有病的人"的疾病"偵測率"大概是多少?
(或者另一個一體兩面的問題,這個檢查的"偽陰性率"是多少?)
----------------------------本文開始-----------------------------------
這篇大規模研究發表於2017年4月
刊登於婦產科超音波 (Ultrasound in Obs & Gyn)
這個婦產科數一數二的期刊中
-
其中
他收集了35個其他關於NIPT的其他研究作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這篇文章很長
我了解各位心中都很急也很焦慮
所以直接說重點就好
-
這篇文章蒐集了一共225895 (22萬5千多個) 接受NIPT系列檢查的人
其中,有1963個被確定診斷為唐氏症。
(這裡的確診方式是以羊膜穿刺或者出生之後做染色體檢查)
所以唐氏症的發生率大概是0.87% ( = 1963/225895)
-
我們直接看NIPT的診斷率
對於這1963個確定為唐氏症的小孩中
NIPT這個檢查一共抓出了1957個
-
也就是說
NIPT這個檢查的唐氏症偵測率是 1957 / 1963 = 99.7%
-
所以如果你問我說
NIPT到底準不準
他其實真的是很準
疾病偵測率確實超過99%
(以這個20幾萬例的研究結果來說)
-
那如果要討論這個檢查的偽陰性
也就是沒被檢查抓出來的一共6個小孩
所以NIPT的偽陰性率: 6/1963 = 0.3%
大約是千分之三
-
所以
NIPT有沒有可能漏掉其實是唐氏症的小孩?
-
確實是有的
-
一千個唐氏症的小孩裡面
這個檢查會漏掉三個
-
那你一定想說是不是今天我去抽血
有0.3%的機會被誤診為正常?
並不能這麼說
-
因為大部分的人懷的小孩都不是唐氏症 (99.13% 的小孩是正常的)
應該由整體來說
-
對於這22萬5千多個孕婦來說
NIPT抓出了1957個唐氏症
一共有6個唐氏症小孩沒有被NIPT檢查出來
也就是說 22萬個孕婦裡面,會漏掉6個。
-
至於這樣的檢查結果是否令人滿意?
我想是見仁見智
-
假設全台灣全面接受NIPT的篩檢
每年大約19萬的新生兒中
大約會有5個唐氏症小孩沒診斷出來
-
如果是羊膜穿刺呢?
假設全台灣全面接受羊膜穿刺的檢查
每年大約19萬的新生兒中
可能只剩非常少或者完全沒有唐氏症的小孩沒診斷出來
但會造成19萬 x 1/270 =380 - 633個流產的可能性
平均值大約為 500 個流產的可能性
-
因此
威廉氏後人了解
如果您聽到有人NIPT正常但還是生出唐氏症會非常非常的焦慮
然後不斷懷疑自己是否一開始直接做羊穿就好了?
小弟也不知道標準答案
-
僅提供真實數據給您參考
剩下的還是需要自己去衡量才行
-
以上
一些淺見
提供參考
-
~鍵盤婦產科 威廉氏後人~
臉書蒐尋 : 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
gyn醫學 在 English4Formosa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解說】 今天介紹的字根是gyno 女人. 屬於少見的字根. 記憶救星: 婦科醫學gynecology → gyno 婦女+ logy 學科. 其它的單字也比較少見, ... ... <看更多>
gyn醫學 在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委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辦理 的推薦與評價
OBS/GYN clinic 1. So-Jung Liang(86104) (Reservaion full, only on site reservation)[new patient click here] 婦產部. OBS/GYN clinic 3. Le-Ming Wang(10106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