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驕傲月:LGBTQIA代表著多個同志族群名稱的集合體】#實用英文
六月是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同志驕傲月可以回溯至1969年6月發生的「石牆事件」。對同志驕傲月有初步認識後,我們來聊聊LGBTQ及近年出現的LGBTQIA代表了什麼。
Q — Queer原有古怪、怪胎等負面意思,用來辱罵非異性戀的人,但隨著同志運動的興起,越來越多人使用queer這個詞來形容對自己的性別或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感到疑惑的人,演變成這類少數群體的稱呼之一。
#同志驕傲月 #同志 #LGBTQIA #英文 VoiceTube 看影片學英語
lgbtq q意思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木的DJtime #木的挺國際不再恐同日
這幾天大家應該被疫情弄的焦慮不安,今天木的不談疫情、也不談焦慮...來談談今天吧!
🌟今天是5/17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IDAHOTB)
中文雖簡化名稱為恐同日,但其實是希望喚起大家關注對於同性戀、跨性別與雙性戀的恐懼。
針對不同的性傾向與性別認同,隨之而來可能的肉體與精神上的暴力、不公正的對待,應該被正視和關注!
很多的偏見與歧視,來自於不理解、少數;而5/17這樣的日子設立,正是希望有朝一日,國際不再恐同日能夠消失,而能夠迎接「生而為人,都可以有尊嚴也快樂的生活在世界上」。
✨LGBTQ+你認得多少
大家對於LBBTQ應該不陌生,但是接下來的英文數字應該就....搞不清楚了吧XD
每一個英文數字都是努力的奮鬥而來,來自這些族群曾因為不是多數而辛苦、不是「和大家一樣的」而需要藏起來,這些在2021年的今天,相信仍有許多人需要這樣生活著。
時代是不斷的在進步著,而對於「未知」的理解包容,值得我們再家把勁!
📣讓我們透過認識、取代未知;透過理解接納、取代偏見
📍L,Lesbian,女同志。
性別認同是女生,對女生有情慾與性慾。
📍G,Gay,男同志。
性別認同是男生,對男生有情慾與性慾。
📍B,Bisexual,雙性戀。
不論性別認同為何,會對異性及同性產生情慾與性慾。
📍T,Transgender,跨性別。
跨性別代表出生性別(生理),與自我性別(心理)認同不符的人。跨性別可能生理上,生理上是女性,但心理上是男性(女跨男)是男性。
跨性別者是一種性別認同,在性傾向上仍可能是異性戀、同性戀或是雙性戀。
📍Q,Queer/Questioning,性別酷兒/移性戀。
酷兒或疑性戀,是用來代表還在摸索,還不確定自己的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為何的人。
📍I,Intersex,雙性人。
指天生同時具有男性及女性生理特徵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發展出自己的心理性別認同,便會動手術切除非性別認同的性器官。
📍A,Asexual無性戀/Agender無性別/Ally同盟者。
1️⃣Asexual無性戀,是指性傾向。指無法從他人身上感受到性吸引力或是產生情慾,也不想與他人發生性關係。
2️⃣Agender無性別,是性別認同。認為自己不屬於任何性別,排除性別二分法。
3️⃣Ally同盟者,是支持同志族群的人,泛指對LGBT友善的異性戀者。
📍P,Pansexual,泛性戀。
對任何性別認同的人產生情慾及性慾。與二元的雙性戀相比,泛性戀能代表打破框架的自由愛戀。
📍K,Kink
指「特殊性僻好」的統稱,例如BDSM皮繩愉虐就是其中之一。
上面的英文字母代表的意思你認得幾個呢?TAG朋友一起來認識吧!
參考文獻:
1️⃣LEZS女人國小百科
2️⃣Lyons(2020). What Is Internalized Homophobia? Psychology Today.
#國際不再恐同日 #517 #性傾向 #性別認同 #LGBTQIAPK #sexualorientation #identity #peace #love #同志諮商 #心理諮商 #台北心理諮商 #新北心理諮商 #心理學 #諮商心理師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麗莎圖文插畫家
lgbtq q意思 在 PrideLab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被消失的她們》
Q,自稱中年女,有過一段異性婚姻,有一個小朋友,自我認同「依家係一個Les」。
當身邊嘅朋友知道佢結束咗一段異性婚姻,依家同緊同性相處嘅時候,曾經講過:「如果你依家生活開心嘅話我都冇咩所謂,但係如果你要長遠嘅幸福,都係應該搵返個男人」
當朋友好奇Q結束婚姻嘅原因,言詞間往往強調異性同同性拍拖之間嘅因果關係:Q會被假設係因為俾男人傷害,所以「投身」同性戀呢個身分。
/// 被抹走的人生歷史:
之前Q同幾個朋友有一個「陽具同好學術研討會」,大談男女之間的性經驗。自從Q開始一段同性關係後,「會員」身分隨即消失,好似對現代男性性能力一概不知:
「我突然之間好似變咗一個冇任何感情經驗嘅人」
「自從我同咗同性一齊,我八年嘅育兒經驗都好似唔見咗」
///被質疑的未來:總是被問「點解」
受影響嘅唔止係佢本人,佢伴侶(化名P)面對自己嘅同志圈子,都會接收多一重疑問。
同志朋友會驚嘆P而家嘅對象是一名結過(異性)婚姻嘅女性。P曾經被問:「佢同過男仔一齊㗎喎,你唔驚咩?」亦都被問過「你鍾意佢(Q)啲咩啊?」彷彿同過異性相處同發展關係嘅人,俾女同志圈子蒙上一層朦朧而負面嘅印象。
///雙性戀與女同性戀者:一粒金星*嘅距離?
當你以為只有外行人先會問自己幾時喜歡同性,面對女同志圈子,Q都試過俾其他女同志問過「你幾時知道自己鍾意女仔㗎?」有過異性關係,依家同同性相處嘅佢,好似俾人發現新品種噉對待。P曾經同女同志朋友分享自己認識其他同過異性拍拖嘅女同志,得到嘅回應係一句耐人尋味嘅「你好犀利啊!」
性傾向隨著人生經歷而有所浮動,有人一開始就認定自己係雙性戀,亦都有人去到中年,甚至老年意識到自己同性傾向。不論係泛性戀、多性戀定無性戀/浪漫,同志同性/別小眾嘅現身同驕傲(pride)並唔係用嚟攻擊其他小眾嘅武器。當我哋期待社會大眾對小眾嘅尊重同埋多元對待嘅時候,有冇調返轉頭,諗個圈子對唔同小眾嘅接納程度呢?
*「金星」來自同志圈內英語用語 “goldstar lesbian”,意思係從來冇跟男性發生過關係嘅女同志,不過近年有人提議取締呢個字眼。
///
撰文:馬天娜 @mtna.sc
#pridelab #pridelabhk #DareToBe #連結性別 #性事傳紙仔 #馬天娜
#女同志 #lesbian #LGBTQ #同志 #香港同志 #hklgbt #sexuality #性別多元 #LesbianDayofVisibility #女同志現身日 #Bisexual #Pansexual #雙性戀 #雙性戀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