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ack of a Mann!!!!
快艇不可思議再度完成25分落後大逆轉,就像這個系列賽的縮影一般(一度0:2落後),尤其在後面三場Kawhi無法上場情況下,24歲的Terrance Mann頂替先發,今天打出野獸般39分代表作,隊史50年第一次打進西區冠軍賽。
後面這兩戰看到快艇的5-out戰術詮釋的淋漓盡致。打的有聯盟最佳防守球員Gobert的爵士尷尬不已。
當然要打出這樣矮陣容的高效率需要很多條件配合,每一位場上球員的個人能力(包括切入破壞、一對一單打、外線火候、分享球權、對戰術理解)都需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再來就是求勝的鬥志,不管是Reggie Jackson, Patrick Beverley, 年輕的Mann,都讓我們看到熱血沸騰的拼勁,一場更勝一場的爆氣演出。
根據NBA stats統計,快艇在季後賽前12場(不包括今天)的定點出手(spot up)場均得分高達34分,是季後賽所有球隊最高。定點出手比例27%排名第二,這些都說明了5-out戰術執行的非常徹底且具有效率。我想有看G6下半場的朋友都知道定點出手得分就是逆轉的關鍵,再搭配不時的內線單打(Gobert一下禁區協防,一下又要close out守外線,疲於奔命後效率大打折扣),球的快速流動正是小球戰術的精髓。誰說一定要高個子才適合打籃球呢?
那季後賽定點出手得分第二多的(場均31分)是哪隊呢?真巧,就是鳳凰城太陽隊!只是太陽的攻勢發動更多是集中在CP3的身上,他何時能歸隊?對太陽的戰局影響太大了。
總之,這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星期六,籃球迷爽爽在家歡呼一下吧!
照片: Bleacher Report
「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討論] 球員使用率和效率值的關係分析- 看板NB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nba防守效率2021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nba防守效率2021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情報] 本季各隊進攻、防守效率值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场均15分7篮板!将对手命中率防到仅18%!真不愧是勇士防守大 ... 的評價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身價千萬的NBA球星,竟穿只一雙破爛球鞋打球,發型有多誇張 ... 的評價
- 關於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情報] Tatum在面對圍巾防守的55個回合中共得13分- NBA 的評價
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GOAT,偉大的排名,沒有什麼非一定的答案,然而Kendrick Perkins還真管到海邊去了!
且絕不認同08年的湖人是好對付的!
-
前陣子我在IG限動做一個投票,問LeBron James是否有比Michael Jordan偉大的職業生涯,結果有將近40%的人認為是,LBJ雖輸,卻看得出他在很多年輕球迷眼裡有著十足的影響力。
在非用數據與榮耀做為主要客觀評斷點上,每個人本來就會有不同種測量偉大的天秤,著重點不盡相同。
-
至於我的答案會是『否』,不過LeBron James確實已是少數能挑戰Jordan的傳奇之一,且他仍是現在 #進行式,仍有機會嘗試跨越(爭奪冠軍榮耀)。
但我也不會反駁年輕球迷們自己心中所做的選擇,畢竟如果我問我父親那個年代的球迷,他們的GOAT可能是Bill Russell、Wilt Chamberlain或者是Kareem Abdul-Jabbar,而我心中的GOAT是誰,相信每個人都再清楚不過。
-
🏀最近Paul Pierce在談到自己心中歷史五大球員時,他開出這樣的名單:
1.Michael Jordan
2.Kareem Abdul-Jabbar
3.Bill Russell
4.Magic Johnson
5.Kobe Bryant
-
這份名單對於Paul Pierce而言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在90年代中末期左右進入NBA的球員,幾乎都是見證Michael Jordan的盛世,清楚他到底有多猛,有著怎樣的霸王氣場。
而Paul Pierce年輕時一直都是湖人球迷,Kareem Abdul-Jabbar與Magic Johnson都是他的偶像,也是必定入選,至於做為綠軍魂,Bill Russell又怎能不列入內。
-
🏀但我自己是挺意外他會選Kobe Bryant在第五,而不是選Larry Bird,這對於一個湖人迷與Kobe迷來說,很感謝『真理』的肯定,尤其又曾經是宿敵般的廝殺過,很有一種英雄惜英雄之感。
對於自己為何選Kobe?Pierce給了這樣的答案:
"有人會質疑我的評選標準"
"許多人說Russell才是最大贏家"
"許多人說你可以把Kobe移出前五"
"但換過來我想問"
"假如比賽來到命懸一線時"
"當我們需要一場勝利"
"我想要的就是Kobe"
"這沒得說"
-
只是當Paul Pierce排出這名單後,他的前隊友Kendrick Perkins顯然很不滿意,認為怎能沒有LeBron James存在,而這樣說道:
"PP是我愛到死的兄弟"
"我能理解LBJ部會是你的歷史最佳"
"但是你連他都沒排在歷史前五"
"這就是褻瀆神明了!!"
"且我知道"
"當年贏Kobe比贏LBJ容易多了"
"我們並肩作戰過"
"我知道LBJ所帶來的真正威嚇"
"我們遇上湖人六場就搞定了"
"而我們確實曾在比賽前數小時"
"去研究怎麼阻擋這輛高速火車(指LBJ)"
-
Kendrick Perkins把LeBron James擺在他心中的GOAT,這絕對給予尊重,#LBJ的確有這個偉大份量,但看到他講得Kobe Bryant與洛杉磯湖人好像 #很好對付一樣,這點就不能認同。
且Perkins講話有盲點,08年雖然塞爾提克與騎士拚到搶七大戰,但任誰都知道那時綠軍自己身陷泥沼,挾帶著巨大壓力下,季後賽前兩輪打得跌跌撞撞,直到遇到活塞才開始慢慢甦醒。
假使Perkins就拿08年這季後賽來說嘴,騎士打七場,湖人打六場,就認為湖人很好對付,那也未免太失憶了,#忘記他們前面有多自亂陣腳,且如果這麼說,那Joe Johnson率領的老鷹不也比湖人更難對付(首輪也拚搶七)。
-
且08年,LeBron James與Kobe Bryant都是做為自家球隊能說唯一的側翼持球強點,在防守上的確遭受到綠軍很高規格的待遇,兩人打的效率都不是太好,唯獨差別在於,LBJ是前面先打得爛,後面打得比較好,而Kobe則是相反。
還有一個差別在於,Paul Pierce與Ray Allen在騎士那系列戰的狀況奇差,卻在打湖人時有如猛虎出閘,在對於當時有看08年季後賽的人而言,都清楚塞爾提克前面有點在夢遊。
冠軍賽面對甦醒了GAP,湖人雖六場就被幹掉,但我認為絕對沒有比塞爾提克前面的對手好對付,#我湖當時對上的可是是最強的GAP。
-
Kobe Bryant與LeBron James排在誰心中的第幾名都沒差,不管如何,他們兩人都是一個 #時代的扛壩子與門面,最指標性的人物,這是不可動搖的事實。
Kendrick Perkins這些年嘴上功夫也是一流,與Shaq、Barkley都是大嘴巴的代表人物,但他的差別在於,我實在很難把他當作名宿來看.....
近期不得不說,Kendrick Perkins、Channing Frye、Richard Jefferson講得一些話都讓人難以苟同,甚至讓人覺得可笑。
-
🔔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HBKMAMBA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bkmamba/
✏️ HBK
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2歲生日快樂!神奇改變整個籃壇的Stephen Curry。
#他與Nash一樣讓人敬佩與喜愛
-
遲了一天,但還是想對於Stephen Curry說聲生日快樂,因為在我看NBA這麼多年的日子裡,他是少數讓我感到無比震驚的球員,畢竟在我很狂熱看球的90年代裡,以及魅力無窮的2000年千禧世代,都未曾有這樣衝擊性的三分自走砲出現。
正因為Curry那不可思議的投籃準心與射程,完全顛覆的傳統,讓各隊為之讚嘆,才形成近年來這樣跟風的時代,三分已經成為聯盟最重要的得分武器,他改變了整個聯盟走向。
-
🏀今年2020年,聯盟平均三分出手佔比達到38.2%,有10支球隊平均每晚有40%以上的出手量都是三分球,這是很高的佔比,對比2010年,聯盟平均值為22.2%,三十支球隊沒有任何一支三分出手佔比來到40%此門檻。
就可看出近十年來,聯盟在進攻端球風的變化有多巨大,還記得2015年許多專家並不看好勇士能在季後賽殺出一條血路,都認為只有外線的球隊贏不了冠軍。
但最後勇士打破了這個刻板印象,在西區不停克敵制勝,並也在總冠軍透過Curry強大吸引防守的能力去贏下歐布萊恩盃。
-
🏀不用去講克里夫蘭騎士有著傷兵問題,這對於很認真在比賽的勇士球員會很不公平,有時運氣、控制傷病,也是一支球隊在爭冠上必須努力掌控的。
就像去年的多倫多暴龍,真正有看球的會去質疑他們奪冠嗎?因為自己傷病去否定得勝的一方,我始終認為是不對的,不管哪支球隊都一樣,只能砥礪自己再接再厲。
-
別忘記2015年,勇士在例行賽就是大魔王的存在,67勝15敗,進攻效率全聯盟第2,防守效率全聯盟第1,光看帳面數字上的攻防效率,在整體所展現的排名甚至比隔年73勝9敗還好。
Stephen Curry就是這支金州勇士的心臟,促使勇士王朝誕生的核心大腦,那些驚人影響數據就不特別再寫了,因為前陣子有跟大家聊過了。
-
而前陣子看到有人說Curry的防守很爛,這是嚴重錯誤的,就論體型,Curry的防守當然不可能會很好,但憑藉著他的防守智慧與判斷,他防守絕對在聯盟中游水平,絕不可能用爛來形容他。
🏀從2014年到2019年,Stephen Curry的DRPM(防守真實正負值),#他連續六年從未掉到負數以下過,就能清楚知道他在防守端也很盡力不讓自己變成坑,且他還真的做得很好。
-
講到這裡,其實大概也能說明我為何會如此欣賞Stephen Curry。
🏀Stephen Curry可以說是一名將自己體型與運動天賦限制上發揮到超越極限的男人,就像過去我會那麼愛Steve Nash是大概相同的道理。
Curry與Nash的案例,告訴許多愛籃球孩子,或許你沒有高人一等的身材、天賦異秉的運動性,但透過瘋狂的努力、學習增長突破自己技術與智慧,#你也有可能成為MVP等級的超級巨星。
-
32歲了,以職業球員來講年紀也不小,但相信只要沒有毀滅性的傷病或擾人的陳年舊傷,Curry生涯的巔峰可以維持好一陣子,且即便老了,他影響力仍會存在。
然而還是得講,很可惜,原本整個三月是很期待Curry傷癒回歸給聯盟注入一股能量,增添看球賽的渴望性,但因為武漢肺炎,他復出沒多久聯盟就停賽了.....
-
🏀目前最新消息是,聯盟各隊高層老闆都 #普遍看待六月中旬可以復賽,此賽季不會結束,我自己也覺得六月這個設定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不過這幾個月本該有NBA的日子裡忽然沒得看,老實講還真不習慣,但也沒辦法,健康與疫情控制怎樣都是第一選擇,剛好也能讓自己沉澱一下,更有時間研究做影片,#Pr跟AE還真有點複雜....(有人問我Youtube頻道在哪,我還沒開,有會跟大家說)
-
總之,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最近也真的最好不要出國阿,現在台灣很多案例都是境外感染進來的。
別因為一時貪玩,給自己與家人甚至其他人添加麻煩,如果可以避免,真的應該都要如此。
-
🔔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HBKMAMBA
我的Instagram
➡https://tinyurl.com/y2w7lgm5
✏️ HBK
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nba防守效率2021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NBA Taiwan | 各項數據排行- NBA 台灣| 聯合新聞網2020-2021 季後賽數據... 排名, 球員, 球隊, 比賽, 先發, 平均得分, 平均籃板, 平均助攻, 場均時間, 場上效率值, 投籃%, ... ... <看更多>
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nba防守效率2021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NBA Taiwan | 各項數據排行- NBA 台灣| 聯合新聞網2020-2021 季後賽數據... 排名, 球員, 球隊, 比賽, 先發, 平均得分, 平均籃板, 平均助攻, 場均時間, 場上效率值, 投籃%, ... ... <看更多>
nba球員防守效率排名 在 [討論] 球員使用率和效率值的關係分析- 看板NB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做為球隊的教練團,你一定會安排球隊中最優秀的球員能有多一點的球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有LBJ的騎士隊,和現在火箭隊使用James Harden的方式,戰術設計、球員的角色定位都是圍繞著他而運作,但球隊除了進攻主力,還有許多禁區苦力、成長中的新秀和防守型球員,這些球員應該如何使用,而他在場上的效率又是如何呢?
因為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我使用EPSN官網所提供的球員使用率和效率值,繪製這張圖表,觀察球員在四個象限的落點位置,並分析部分球員為什麼會落在這個象限內,由於球員眾多所以球員名字重疊,下面文章我會將圖表中每個象限放大討論,透過這張圖表也讓我注意到一些平常沒有留意到的細節,其中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觀點和現象與板友分享。
USG(Usage Rate)使用率,也可以看做該球員在球隊中分享球權的比率,PER(Player Efficiency Rating)球員效率值,是ESPN評估球員效率的數值,目前尚不知使用的參數和加權公式,每一季平均值是在15左右。
我將USG與PER值加總平均做為圖表上的原點,以使用率(USG)做X軸,球員效率值(PER)為Y軸,使得圖表上的球員位置散佈在四個象限當中,方便觀察球員在不同象限之間的位置,所以這樣的圖表是相對位置的觀察,並非絕對位置的討論,這張圖表用在思考落點位置的原因,並且和附近位置的球員作比較,過程中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
第四象限:高使用率,低效率值
這張圖表我想先從第四象限開始,你可以在這邊看到許多球隊的控衛,像是Dragic、Rubio、Exum、Rondo,這類球員需要處理球隊大部分時間的球權,組織球隊進攻,但如果不是球隊主力就會有球員效率值(PER)偏低的狀況,但是會落點在這個位置也有鋒線球員,其原因也不盡相同,必須要在深入觀察其他數據才能理解他落在這個象限的原因,其中我想舉兩位球員當例子。
Dirk Nowitzki,這幾天才淚灑球場退役的偉大球員,他在球隊中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這幾天看球賽,幾次看著Dirk拖著蹣跚的步伐緩緩移動到前場參與進攻,隊友早就傳接好幾球了他才站定位,不禁讓我想到以前當兵時的待退老兵,連集合場點名時不點他的名字,部隊就開始動作是一樣的。
像是Dirk在隊上的輩分,即便他在最後一季打出很低的球員效率值(PER),但他仍然有不錯的使用率(USG),不只是有檯面上的上場時間,還有實質球權上的分享,那就是球隊給他的尊重,而這算是比較特別的例子,一般你打出這麼低的數據,就會減少時間和球權,不會出現在這個象限。看完Dirk,我們再來看看在Dirk下面那個Kevin Knox是怎麼回事,球員效率值(PER)比待退學長還低,居然還有這樣的使用率(USG),這就是我下面要舉的第二個例子。
Kevin Knox是紐約尼克隊去年第一輪第九順位選到的新人,主要進攻手段是外線投射和切入,但他的三分球命中率偏低只有34%,但整季平均出手次數卻有12.2次,排名紐約尼克隊中出手次數第五位,這樣的新人在這種命中率下能有這樣的出手次數和使用率,這代表球隊看好他要栽培他,今年紐約尼克隊已經是墊底球隊了,不如就讓新人好好的練功,增加比賽經驗,這也是墊底球隊常會看到訓練自家新人的方式。
Dirk Nowitzki與Kevin Knox是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個是待退老將,一個是在墊底球隊的新秀,他們都落點在第四象限,位置也相近,但原因卻是天壤之別,要不是這張圖表我也很難會把這倆個球員拿出來一起分析比較。
第一象限:高使用率,高效率值
這個象限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名字,LeBron、Durant、Embiid、Aldridge等等,都是球隊的主力,攻防兩端各有出色的表現,最優秀的NBA球員大多落在這個區域,越靠近右上方代表球員效率越高,越是球隊倚重的球星,但在這張圖你可能會發現少了幾個人,James Harden呢?
由於James Harden、字母哥和Anthony Davis的PER值高於其他球員一截,所以圖表要移動一下才能入框,我姑且把他們叫做Super High USG和Super High PER。
這張圖表你可以固定使用率(USG)或球員效率值(PER),觀察球員之間的關係來比較,是一個蠻有趣的觀點,例如在下圖紫色方恇中有三位常被一起提到的小前鋒,分別是紅框中的三位球員Kawhi Leonard、Kevin Durant和Paul George,在相近的使用率(USG)下,我們先排除使用率較高的LeBron,只比較他們三位的PER(球員效率值),可以發現Kawhi Leonard高於另外兩位球員,我想這與大家所熟知Kawhi
Leonard是一位攻守兼具的球員有關,他今年在暴龍隊打得很出色,在進攻和防守端都發揮的很好,所以他在評估球員全面性的數據中也相對較為優秀。而這個排序結果剛好也和NBA官方所提出的另一個數據PIE值是一樣的。
由於這張圖表的關係位置是相對的,有些球員數據過於接近,像是KD旁邊的Curry與Irving兩位後衛,雖有些差異,但距離不像另外三位小前鋒來的明顯,所以我傾向把這兩位看做是在聯盟和球隊中具有同樣影響力和同樣優秀的球員。
第二象限:低使用率,高效率值
這個象限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禁區球員的名字,像是Rudy Gobert、Clint Capela、Tristan Thompson、Kevon Looney等球員,他們是各球隊重要的禁區中堅,鞏固禁區籃板、最後一層的防守線,也是卡位、擋拆的重要大個子球員,在這些工作內容中,他們不像後衛擁有這麼多球權的分享,但是籃板、阻攻、擋拆後的得分等數據是評估一位球員的重要參數之一,所以一個優秀的禁區球員往往具有較高的PER(球員效率值),像是我們所熟悉的Rudy Gobert、Clint
Capela,他們有優異的活動能力、熟練的擋拆搭配,是這個象限中主要的代表球員,但因為他們並非球隊中的進攻主力,Rudy Gobert的平均出手次數只有8.8次,所以雖然有很的高球員效率值(PER),但使用率(USG)僅靠近平均值,無法像是馬刺隊的主力球員Aldridge落在第一象限。
在這個象限除了剛才所提到熟悉的幾位球員,我想要談一下很特別的新秀Mitchell Robinson,他的落點在第二象限的最左邊,但他的球員效率值(PER)居然可以和Derrick Favor、Kenneth Faried,甚至是落在第一象限的Enes Kanter比肩而立。
Mitchell Robinson這位新秀是紐約尼克隊在去年第二輪第36順位選到的新人,和剛才提到的另一個紐約尼克新秀Kevin Knox是同梯,然而他們被球隊重視的程度卻是截然不同,他的出賽時間只有20分鐘,平均出手次數只有4.4次,遠不及他的同梯Kevin Knox 28.8分鐘的出場時間和12.2次的投籃出手次數
如果我是Robinson,我一定很悶,但誰叫我是第二輪被選到的,想出頭就得把握機會打出來才行,這年輕人真的不錯,他打出超過水準的身手了。
Mitchell Robinson能有這種球員效率值(PER),是因為他有超高的投籃命中率和超強的阻攻能力,他的投籃命中率是69.4%將近七成,在只有4.4次的投籃出手次數下,這表示他是一位不強攻籃下但能有效把握機會投籃的禁區球員,然而更令人驚豔的是每場阻攻次數高達2.4次,剛才提到的禁區大將Rudy Gobert則是2.3次,這在聯盟中是一個頂級的防守數據,雖然籃板球6.4次尚可,但如果能多給他一些出場的時間和耐心培養,他很有機會朝向Rudy Gobert、Clint Capela這樣落點位置移動。
第三象限:低使用率,低效率值
這個區塊的球員集中度較高,乍看之下似乎這些球員的表現都是較差的,在球場上也比較少參與在球權分享當中,但我發現有部分球員是球隊重要資產,並且有高度影響力,例如Andre Iguodala,他是球隊防守的重要基石,但他卻落在這個區域,這和隊友強大的得分能力有關,因而參與球權的機會減少,另外,防守的好壞難以被量化有關,因為有些好的防守行為不會出現在數據當中,像是讓對手無法接到球,協助隊友的補防動作都無法被具體的量化出來,這都無法讓Andre Iguodala的USG與PER得到亮眼的數據。
接著我們再看另一個例子休士頓火箭隊的PJ Tucker,下圖是Tucker在本季的投籃區域統計表,他最常投籃的位置是在底角三分的位置,尤其在右邊底角有高達43%的命中率,是一個很具有攻擊力的底角三分射手,做為他的對手絕對不會放給他投,一定是站在距離他不會太遠的位置,而這樣的結果就達到了教練團的目的,拉開空間給James
Harden切入或是和Capela做擋拆時有更多的空間。但這也使得他在使用率上特別的低,你可以在圖表上看到他的落點位置相當靠近左邊,而這是他每場平均出賽34分鐘的結果。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說他是一名不錯的球員,因為他成功的執行了他的任務,投進底角三分,並且牽制對方防守球員、拉開空間。
在這邊我們也可以說James Harden這個球季優異的表現,除了他個人才華以外,還有教練團為他量身定做的戰術策略,和堅守崗位、盡忠職守的角色型球員,才能創造出這個球季格外亮眼的數據表現。
用上面兩個例子來看我們可以了解到,在這個象限的球員若是落在較高一點的PER位置,多半是角色型球員,他在場上具有某些特定的戰術位置或是工作任務,他們有些貢獻難以被量化所致,需要再深入了解才能理解他在這個象限的原因。
而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球員集中在這個區塊,畢盡球隊主力都在第一象限,禁區中堅和球隊組織進攻後衛大多落在第二、第四象限,那麼大多數的角色型球員就會散落在這個區域,並且朝向中間原點平均值靠近。
結語:
USG vs PER 這張圖是展示球員之間相對關係的圖表,不是一個絕對分類的標準,應該要去思考該球員為什麼會在這個象限?該球員與落點在附近的球員相互比較,進而認識球員、閱讀比賽,我想會是更為有趣的事情。
球員在圖表中的位置是會變動的,除了球員本身的技術以外,球隊的戰術、搭配的隊友都會影響,季賽期間與季後賽期間的使用方式也會不同,所以我們還可以另外觀察另一個有趣的議題,那就是球員在這張圖上的「變動量」,尋找落點位置變動特別大的球員,觀察他在球隊上角色的變化、球技的進程等因素,我想也是一個蠻有趣的觀點,之後我會再嘗試研究這部分,若是有興趣的板友也可以一起參與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99.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555228059.A.49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