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與未來](六之三)
國安法第一審唐英傑案,專家證人解釋「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作供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控方專家作供後,辯方向自家邀請的學者提出問題。今天較後時間,代表律政司的主控官向辯方專家學者提出盤問,雙方攻防火花四起,加上法官們的提問,法庭裡關於歷史、學術、法理辯論,討論層面甚廣。
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在早上較後時間,開始向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提問。周天行戴着金屬框眼鏡,右手長期拿着原子筆,在擱在木架上的滿有螢光筆筆跡的文件上做筆記。每問畢一條問題,就會動手在文件上寫一點東西。
港大教授李詠怡(Eliza)這天穿了灰色線衫上衣,在上面加穿黑色西裝外套,她表情不多,語調大部份時間平穩,但有些時候,還是會表現出驚訝的語氣。
法庭是個講究用字精準的地方,然而當周天行以司法常用英語詞彙向社會科學背景的Eliza發問,雙方已經就問題的用詞爭辯起來。
周:「光時口號,梁天琦是創作者(creator)?」Eliza強調, “creator”只適用於聖經形容創造天地的上帝,但漠視了梁天琦參選之前,『光復」二字已經在社會上有人使用,故她認為應稱梁為 “improviser”(有二次創作的意思,或在前人的根基上再創作的含意)。
周:「Does slogans represent political agenda?」(口號是否代背後有政治議程?) Political Agenda可解作一些潛在政治訴求。
Eliza追問:「甚麼叫represent?」周天行於是提出兩個詞語代替represent. “regarded” “considered”. Eliza有點莫名奇妙,她回應道:「口號是口號,政治議程是政治議程,兩件事是不同的。」這個問題最後不了了之。
在重點主題上,雙方糾纏良久。例如有一段,討論到「主權Regime」這個主題。周天行前請Eliza回答香港是否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Eliza答是。
周專員再追問:「若我問妳,要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去光復主權,是否代表必然要推翻政權?(To reclaim the sovereignty from the PRC, does it necessarily mean to overthrow the Regime?)」
三位法官之中兩位,陳嘉信和杜麗冰均追問周專員:「那一個政權(Which Regime)?」周專員垂頭找文件約六秒,再說:「香港的政權。」
Eliza回答道:「這條問題很混淆,香港從來都不是獨立國家,何來主權?又何以光復?而且Regime在政治學上不只解作政體,也可用在經濟或貿易概念上。你問的『光復香港主權』和『推翻香港政權』是兩回事,我不知道怎樣把兩者放一起。」
周專員用十二秒再找筆記,改為問,即是把香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割出來。Eliza回答:「『推翻政權』又和『分裂香港出來』是兩回事。香港從來都不是主權國,怎樣去恢復其主權呢?實在有點荒謬(absurd).」
Eliza說:「我有點被混淆,這裡有不一致之處。『光復』是關於『過去』,想回到一個舊的狀態;而『港獨』是『未來式』,我不知道如何把兩者放在一起。」
周再指,若說話的人從來不接受香港是中國一部份呢?Eliza指:「這裡要涉及太多假設,才達致你所說的總結,對我來說 doesn’t make sense。」
過去,將來,今天的審訊,又再把法庭變成時光機,從1360年的元朝,再拉到近代中國史的文革,再提及到香港殖民地時代,再回到近年香港社會運動的脈絡。
上周五,辯方報告裡提及元順帝因為想花費修建皇宮,被臣子勸阻,稱要「光復祖宗之業」,Eliza指,元順帝說此話時仍在帝位,故認為「光復」不一定涉及推翻政權。
周專員今天追問Eliza,知否元順帝說這話的背景,正是元朝「紅巾軍」把蒙古皇宮燒毁,元順帝覺得失去了「上都」(今內蒙古多倫西北,其中一個首都)感到羞辱,故「光復」是涉及祖宗國土之爭。
Eliza則認為,陳祖仁作為臣子寫此段文字,一直讀下去,並不是談及實質國土的失去,「業、大業、功業,不只是關於國土和政權,而是古時皇帝與皇朝如何看待皇帝正當性,就是作為天道承繼者,那個授權不只是談及土地,而是那個皇帝做了甚麼事跡。」Eliza說,她看了整篇古典,認為很清楚文中不「只是」談國土喪失。
然而,周專員曾經挑戰Eliza對中國歷史的理解。Eliza說,她在中學有讀中史科,但在大學副修世界歷史。周專員堅持要問:「妳有無正統的中國歷史訓練。」
Eliza反駁:「如果你想說,我只有中三程度的中史學識,我不會同意你的說法。作為學者,特別是研究香港政治的學者,我們常要去參考中國歷史,因為香港很多的發展和中史有緊密關連。我懂得看寫中文亦會讀文言文,作為學者我有能力去理解中史。」
周堅持要問:「我問正統的中史訓練。」Eliza如此回應:「如果你硬要這樣問(If that’s how you like to put it.)我沒有教過中國歷史科,我博士研究也不是中國歷史,你可以說我『正規中史訓練是到中三』」。
而作為控方專家的嶺大歷史系教授劉智鵬,今天打了紫藍色的間條領呔,整天坐在控方律師後,聽到他同意的觀點,有幾次認同地點頭。
劉智鵬曾經在他的報告中提及「革命」可以參考「文化大革命」之使用,是「文革」與「政治層面」有關聯的例證。然而Eliza卻反駁,「文化大革命不涉及政權更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被推翻或被取代。」
專員此時拿出一份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的文件。文件名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文件於1981年公佈,為內地官方對文革定性的文件。
周專員把文件較後幾處,談及文革三個階段節錄,以英語讀出。文件內容節錄為:「林彪、江青、康生、張春橋等人主要利用所謂『中央文革小組』名義乘機煽動『打倒一切、全面內戰』;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武裝變的事件。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黨的一系列基本原則的結果,客觀上宣告了『文革』理論的實踐的失敗。毛澤東、周恩來同志機智地粉碎了這次叛變。」
周專員繼續以英語朗讀:「在發現江青等人借機進行篡權活動以後,對他們作了嚴厲批評,宣佈他們是『四人幫』;1976年毛澤東同志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團加緊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十月上旬,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革』這場災難。」
「煽動」、「內戰」、「奪取最高權力」、「叛變」、「篡權」等英文翻譯,由周專員讀了出來,在香港高等法院的一庭空氣中飄揚。
周專員讀畢,問,這份文件,與如何理解「革命」這詞,有關聯嗎?
Eliza深呼吸了一口氣,慢慢回答:「你知道關於『文革』這課題,曾經有多少人出版了多少本專門的書籍,有多少人研究過?我認為要小心使用這資料。」
周追問下去:「這份資料有相關性嗎?」糾纏一會,Eliza答,「我不會改變我原來的看法(關於文革不是關於政權更替)。周再追問下去:「那妳認為文件那一部份不合乎事實或不準確?」
此時,法官彭寶琴插嘴:「周先生,你要再修正你的問題。」法官杜麗冰接下去:「李教授(即Eliza)沒機會從頭到尾看全份文件,她怎回答你?」彭寶琴再說:「她這方面的意見也不太有相關性。」關於文革的討論,就此打住。
另一個有火花的議題,就是關於在光復社區示威中,有示威者拿着殖民時代的港英旗揮舞。Eliza指出,她沒有訪問過拿旗的人,不能知道每個人心裡想甚麼,但以她的閱讀(decoding),揮旗的人對香港2010年初的狀態不太滿意,想把香港恢復到以前的社會秩序。
杜麗冰法官追問:「回到殖民時期統治?」Eliza回應:「或許是那種生活方式。」杜官接着問:「那是一樣的(統治和生活方式),想回到殖民地的生活,和回到英屬殖民地是一樣的。」
Eliza說,她不同意。「我猜測,人們對殖民地時代一些東西懷念,或許是經濟結構,文化符號,我不知道。例如1997年7月1日,香港由殖民地變成香港特區,在社會、文化、經濟上,不是突然產生巨變。」
Eliza以社科學者概念再重申:「想回復英治殖民地,和香港獨立是兩個不能共容的概念。」
陳官追問:「恢復殖民地不是必然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割出來嗎?」劉智鵬專家此時在座上點頭。陳官再說,即使他同意Eliza所說,但邏輯上不是不通嗎?
Eliza再表示:「在狹義上及技術上可以說是,但法理上甚麼是分離主義,並不是我的專長範圍。我會問,香港要回到殖民統治,現實上可能性是零,故此我認為,揮旗者是要表達他們對現況的不滿。」
三位法官,此時先後兩次把座椅退後商議。陳官表示他要「收回『同意李教授』言論的說話,而且這句話,亦不代表我們三名法官的看法。」然而不久,三官表示要休庭20分鐘。休庭後,陳官澄清他對Eliza證供的理解,並請她再詳細解釋。
Eliza表示:「這裡涉及三件事。一。殖民地時代的生活方式;二。殖民時代的政體;三。追求港獨。而我認為,二。和三。基本上有矛盾。」意思是,兩個訴求是不能同時並行的。
Eliza亦補充,控方專家劉教授曾指「香港自治運動」是「港獨運動」,她想澄清,「以我所知,香港自治運動是受到曾任嶺大助理教授的陳雲著作《香港城邦論》啟發,陳雲一度為該組織做過advisor,後來離開了,但他們不是追求港獨,而是追求保護香港的政治、經濟、文化,支持『一國兩制』框架和原則,追求高度自治,只是覺得一國兩制實踐起來不及他們期望。」
盤問到了最後,周天行專員花了長時間,追問在光復行動中,一些示威者拿着或喊過的口號,例如「驅逐支那罪犯」「大陸人番大陸」等。周專員指,示威活動中,明顯有「反中共」及「支持港獨」成份,問Eliza是否認同「光復」二字意思,要參考這些「客觀事實」。
Eliza說:「我要強調,這些活動中的確出現了很敵意的行為,對內地遊客和水貨客,而水貨客亦不只有內地人,也有香港人從事水貨活動。示威裡,有語言暴力(verbally abusive),很強敵意(very hostile),我認為這些口號很不恰當,富侮辱性,甚至涉及歧視(racist)。」
Eliza指,但示威遊行裡,參加的人多樣。她舉例七一遊行,每年遊行有不同訴求的人在其中,包括性工作者,性小眾,宗教團體,甚至乎外傭,示威者之間的訴求不必然一樣,甚至可以有矛盾。故此,她堅持認為,社區的光復行動,主要訴求是關於公共空間秩序問題。
陳官追問,照片裡有人舉起「恢復英港。建立港人政府」口號,如何解讀?
Eliza答:「字面可解作『恢復英治時代香港』,但我們要問,這句不夠具體,『港人政府』究竟是指,『香港人由香港人去領導』(government led by Hong Kong people),還是『香港人的政府』(government of the HK people)?」
Eliza說:「如此這般,表達意思不明。而很多示威者都有點『詞不達意』(not coherent), 他們也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甚麼,但他們憤懣很大,就弄一點東西出來表達一下。」
周專員沒有放棄去追問,為何光復社區的示威者要舉港英旗幟。他問Eliza:「妳說示威者有不滿,所以去舉旗。但他們為何一定要舉旗,他們可以找渠道去投訴呀,例如向立法會議員申訴。」此時,旁聽席爆出笑聲。
Eliza再解釋:「示威的作用,就是向政府發放訊息,表達民間訴求,他們為何不向立法會議員求助,我不知道。」
經過了2019年和2020年,香港的街道,示威活動幾近絕跡;而立法會選舉,民主派議員亦在DQ潮下集體請辭,多個議員相継被控及入獄,而立法會選舉辦法亦大幅修改,按中央及港府宣傳,這是「完善選舉制度」。明天李詠怡教授會繼續作供。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專家證人之一的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離開高等法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謙預 QianyuS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孩子取名,不跟著家譜就是大不孝 !? 在新加坡,幾乎每個父母都會為孩子取個洋名。有的家長覺得這樣比較容易叫孩子的名,有的認為這樣才跟得上時代。 但我們必經是華人,刻在墓碑上的,終究是華文名。華文的源起在歷史中已隱藏著玄秘的力量,因此一個好的中文名有著巨大的力量來加持一個孩子八字的不足,不是英文...
necessarily中文 在 美國在台協會 AI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台灣,我的選擇」系列第15發:臺虎董事長黃一葦(Peter Huang) 要讓臺虎精釀 Taihu Brewing成為台灣年輕人才發光發熱與實踐夢想的平台
「儘管我有著東方面孔,但我不是台灣人,家族根源也不在台灣。一直到我念大學時 (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威廉斯學院,非常棒的學校),我才透過普林斯頓北京中文培訓班的機會,真正到東亞來闖蕩。
大學畢業之後,我埋首於數字和表格之間,精釀啤酒陪我撐過了這段辛苦的歲月。我的職涯始於紐約,但後來輾轉來到亞洲 (名義上是去新加坡,但主要是在印尼、緬甸和馬來西亞)。
在數字間打轉從來不是我的夢想。身為一個負責任且典型的千禧世代,我一直很想獨立開創自己的事業,如果能將個人興趣和創業機會相結合,那就太完美了。而精釀啤酒就是那完美的交集點!精釀工藝的精神我深有同感,這是一種對未來可能性充滿嚮往、不盲目接受現狀的精神;同時也代表著與一群優秀的人才,一起開發令人驚喜的產品,並打造屬於自己的社群。
成立臺虎精釀的契機出現之後,我立刻想到台灣。之所以選擇這裡,不是因為台灣文化很吸引人 (雖然確實是),不是因為台灣有著厚實的文化傳統 (雖然確實有),更不是因為台灣的好山好水。
我選擇台灣的主要原因是這裡遇到的人。很多人會說,人生中有兩個家庭,一個是你的原生家庭,另一個是你自己選擇的家庭。對我來說,那個我自己選擇的家庭,似乎就在台灣。
臺虎精釀的商標 (由台灣傑出設計師Jess Lee設計) 由老虎、啤酒花和葫蘆三個元素組成,葫蘆是古代盛酒的容器。
葫蘆就不需要多加解釋了,但啤酒花是當代精釀啤酒的基石,代表著創新創意的精神。事實上,我們使用的絕大多數啤酒花都來自美國,畢竟美國是精釀啤酒的中心 (過去20年一直都是)。美國的啤酒花產業 (還有麥芽產業) 可以說是世界之最,也難怪經典IPA啤酒中最受歡迎的啤酒花都來自美國。
商標中的老虎是為了向早期台灣作為「亞洲四虎」(亞洲四小龍) 的年代致敬。當年台灣經濟快速起飛,產業朝氣蓬勃,民眾無不對未來充滿樂觀和期待。
老虎代表的正是那樣的生機勃勃、神采煥發。臺虎167名員工幾乎都是台灣人。我們認為,與其說臺虎是一個釀酒廠,不如說臺虎是讓台灣年輕人才發光發熱、實踐夢想的平台。
我們的目標是吸引並培育人才,最終目標希望能夠在台灣發展出欣欣向榮的創業生態圈。Sway是我們成立初期的成員,她一開始是在吧台工作,非常優秀。在小公司工作的好處就是,你可以盡你所能所想去做,Sway後來開始慢慢接觸進口通關業務,現在是我們全球物流的主管 (很不簡單)。
也許有一天,她會開創自己的事業,進而將這份育才的信念在台灣新創圈繼續傳承下去。」— 臺虎董事長黃一葦 Peter Huang
💕Why I chose Taiwan #15 – Taihu Brewing Founder Peter Huang leads Taihu to become a platform for Taiwan young talents to carry out their dreams and express themselves
“Despite appearances, I’m neither Taiwanese nor have roots here. It took college (Williams College in Massachusetts – phenomenal place), to really bring me out to East Asia via Princeton’s immersion program in Beijing.
Post-graduation, I paid my dues shuffling numbers around in a spreadsheet. Craft beer made it bearable-ish. Working life began in New York, but ultimately landed me in Asia (nominally Singapore, primarily Indonesia, Myanmar, Malaysia).
Shuffling numbers was not the dream. So, as a responsibly stereotypical millennial, I had an urge to venture out on my own. Ideally, to try someth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opportunity and interest. Craft beer! The craft movement itself struck a chord - a yearning for what could be, rather than blind acceptance of what is. It is about building communities around delightful products and, critically, wonderful people.
When the opportunity to start Taihu appeared, my mind immediately went to Taiwan. Not necessarily because the culture is fantastic (though it is), nor because it has a strong cultural heritage (though it does), and not even because the island itself is a magical composition of mountains meeting oceans.
Ultimately, I chose Taiwan because of the people I met here. There’s a tired trope that you get two families in life, the one you’re born into and the one you choose. For me, that chosen family, well, it seemed like it could be in Taiwan.
Taihu Brewing’s logo (designed by brilliant local artist, Jess Lee) is comprised of a tiger and hops within a hulu (traditional Chinese alcohol vessel).
The hulu needs no explanation, but hop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modern craft beer. They represent the innovation inherent in the space. In fact,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hops that we use a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US is the epicenter of craft brewing (and has been over the last twenty years), the American hop industry (malt too, actually) is arguably the best in the world. It is for good reason that the most popular hops in category-defining IPAs are American.
The tiger is a nod to an earlier era when Taiwan was one of the “Four Asian Tigers.” Taiwan’s meteoric economic rise was accompanied by deterministic optimism, vibrancy, and general excitement about the future.
The tiger represents that energy. That sense of opportunity, positivity, and hope. Taihu’s 167 employees are almost entirely Taiwanese. Internally, we think of Taihu as more of a platform for young Taiwanese talent than as a brewery, a medium for that energy to express itself.
Our goal to attract and develop talent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developing the burgeoning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here in Taiwan. One of our earliest team members, Sway, came on board as a bartender -- a fantastic bartender. At a small company, you do what you can, where you can, and Sway ended up taking up some of the slack in our logistics. Now she runs all of Taihu’s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no small feat).
With luck, one day she’ll be running her own successful Taiwanese business, and, in doing so, perpetuate the cycle.” — Peter Huang, founder of Taihu Brewing
necessarily中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結果都係私有化]但,點解要私有化?就解你知。
TLDR:一來就9蚊買10蚊嘢。二來,公司一路擴張業務,但資本唔夠,又集唔到資。老母想增資又受制於75%公共持股限制,咁私有化咪一了百了,私人公司點增次都得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1. 上次寫過下廖創興,呢個「短暫停牌」一短暫就搞咗兩個星期。呼,同宇宙歷史相比都係好短暫。
2. Anyway,都係開大路嘢,私有化。原本好似有講「越秀要私有化嘅當年買就順手做埋啦」,的確係。你見當年招商買永隆,私有化除牌;坡佬華僑銀行(OCBC)買永亨,亦係除埋牌。咁但,當年有當年保持上市地位嘅理由,而家一樣可以改變主意啫。可能環境唔同,或者當初考慮得唔周到。陣間會講呢部份。
3. 作價係20.8蚊,較停牌前溢價五成。留意停牌嗰日都仲抽咗三成,「你話冇煙嘥打不如打撚死我啦」,但你估證監會唔會做嘢?梗係證據不足啦。
4. 咁講返,過去五年任何位買嘅,你都贏錢走,還好啦。至於你話個價合唔合理?超,有乜合唔合理,你受咪合理。可以唔受的,要股東會投票,但我估必定過到。特別係今年唔再係舊年咁人人股神,好多人都想套現走人算,陣間私有化唔成又跌返落10蚊邊
5. 另外留意,公告寫明唔會加價,亦不保留呢個權利。即係,take it or leave it,受就受,唔受就拉到。咁你話可唔可以20.8唔受,下個月大股東又玩21蚊私有化?梗係唔得啦,古惑仔烏鴉投長紅定阿仙奴雲加買蘇亞雷斯呀?一次衰咗,應該一年(好似係)不能重提。同樣地,legally binding 的,話咗唔加,就真係唔可以加,唔可以見勢色唔到,「唏當我冇講過」「Please ignore my previous email」
6. 咁你話,有冇公司唔出呢句嘢?有的。咁有冇試過之後真係加價?都試過,不過近年都唔多記得,要講十幾廿年前中信國金(183)(主要係中信嘉華銀行,即係而家中信銀行(國際))私有化,就真係見勢色唔對,然後再加價。
7. 咁都話,過去五年買,你任何位買都贏錢。但可能作價同好多人預期都爭好遠。當然我諗大家咁大個人,唔會以為可以重演金融海融前嗰啲咩3倍book 賣盤。但,你見寫到明,每股淨資產23.14。即係11%折讓,0.9倍book.9蚊買10蚊嘢,抵。而銀行啲資產,好多都mark to market,照計真實價值唔會同在盤數上好大分別。至於咩「商譽」(*),冇噃,名譽呢樣嘢唔係人人可以有的。
8. 點解私有化?先講官方原因,當然少不免就係股價一路唔掂呀冇成交呀小股東好慘呀而家大股東慈悲為懷畀個機會你走就讓全世界所有罪都讓我揹。真的,每一份都係咁寫,亦即係廢話。正如啲IPO,寫公司賣點係「管理層優秀」,亦即係廢話,因為呢句係萬能key
9. 比較有意思嘅係,佢有講過去7年(即係越秀入主後),公司資產升咗3倍。留意,銀行係highly regulated 嘅生意,你冇足夠嘅資本(equit/capital),就不能畀你擴張,所以生意唔係任做,會有壓力的
10. 咁公司就話,1111呢隻嘢,根本唔會點在市場上集得到資呀(今日先知?)。如果供股呢?又會攤薄權益拖低股價喎(咁你之前又供兩次?)。既然係咁,不如私有化算啦—但留意返,私有化咗嘅銀行,當然一樣受同樣嘅條例影響,所以係咪冇分別?又唔係,因為私人公司,就可以唔使理嗰啲麻煩嘅「關聯交易」之類。BTW,供股not necessarily 會拖低股價的。
11. 講到尾,好簡單,股價夠平,咪做咯,9蚊買10蚊嘢。另外,你可以參考下工行(1398)當年私有化工銀亞洲(349)咁。頭先講過,私有化咗你一樣要守金管局嘅條例,但有一個好大分別:私家雞嘅,老母可以增資落去子公司,咁資本大咗咪做多啲生意。咁點解上市公司唔可以老母增資?因為要有75%公共持股嘛,渣到爆咪冇得再增。我私有化咗佢,咪唔使守75%嘅條例
12. 而燈燈燈燈!越秀咪正係渣到75%咯!
13. 另外留意,實際上越秀要買嘅,只係啲獨立小股東。唔係25%,而係16%。中間嗰9%去咗邊?就係廣州地鐵同廣州汽車都渣住啲股權,而呢兩間都係越秀姐妹公司(廣州市政府嘛),所以係「一致行動人士」,如是我聞(**)
14. 最後可能有人問,「我提咗私有化金融海嘯,可唔可以反口」。答案係…….yes and no.我都唔知。喱文會覺得「好似買樓咁殺訂」「但簽晒紙就冇得反口」,或者講咩「合約精神」(****)。實務上?「好難講」。我好奇怪,點解啲友就咁望下個新聞頭條,就可以決定埋「邊有得反口」「一日未畀錢一日都可以改變主意」。即係,你覺得律師收咁貴係做乜的?即使律師根本都答唔到你啦。早排都有單,Victoria Secret賣盤,傾完就肺炎,有人想彈弓手。真係打到法庭先知點先計 Material adverse change 點先叫Force majeure
(*)Goodwill是也,每次我都鬧「商譽」呢個中文名不知所謂,亦差不多每次都有人出嚟講「官方係咁譯喎」,as if 我唔知咁。屌你,我咪就係屌個「官方」譯名不知所謂咯,當年啲師爺水平低,就唔鬧得?你幾撚多人真係以為「商譽」係brand value。Goodwill,就只係「溢價買嘢突咗舊嘢在Balance Sheet平唔到唯有搵舊嘢攝住個位遲下慢慢磨走佢」。學校冇教你呢?
(**)當然我都好奇怪,「點解建行拆幾百億幾千億interbank就唔係關連交易呢?」「明明都係中央匯金」。又或者,「點解聯通 中電信 中移動啲高層可以打麻雀咁執位?明明都係工信部國資委,拎咗white wash冇?」(***)
(***)不過真係尋根究底嘅,「主權政府」一般係不受呢啲條款限制的,亦唔止係中國政府。
(****)再講一次,呢個名詞夠晒混帳,唔知邊個發明出嚟的。你見鬼佬邊有呢個字?合約唔係匠人精神,你唔使尊重的,上法庭咯。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necessarily中文 在 謙預 QianyuS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孩子取名,不跟著家譜就是大不孝 !?
在新加坡,幾乎每個父母都會為孩子取個洋名。有的家長覺得這樣比較容易叫孩子的名,有的認為這樣才跟得上時代。
但我們必經是華人,刻在墓碑上的,終究是華文名。華文的源起在歷史中已隱藏著玄秘的力量,因此一個好的中文名有著巨大的力量來加持一個孩子八字的不足,不是英文名字能比得上的。
有的父母取名憑當時的感覺,有的父母有家譜的傳統。前者可能感情用事,後者就一定比較有智慧嗎?
.....................
It Is Unfilial Not to Name Your Child After the Family Tree Book?
In Singapore, almost every parent will give the child a Christian name. Some parents say that it is easier to call the child with an English name, while some regard this as 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But we are Chinese after all. What is engraved on our tombs will still be our Chinese names. Due to its historic mystical origins,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much more powerful in empowering the child with auspicious energies for the inadequacies in his/her Bazi. A name from its English counterpart just doesn't measure up.
Some parents name their child based on their emotions at that time. And there are parents who are obliged to follow the Family Tree Book. While the former is sentimental/emotional, is the latter necessarily a wiser move?
........................................
阿彌陀佛,你好!我是李季謙,來自新加坡。我將我的一生貢獻於弘揚佛法和中華玄學。這過程曲折離奇,卻也充滿了許多人生的領悟。
通過我的影音與寫作,我希望能與你分享,盼你也能夠突破自己命運的束縛,真正活得精彩。我命在我,不在天。
人生長短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活得有價值,有貢獻。
***********
Hi, I am Lee Ji Qian, a Chinese Metaphysics practitioner from Singapore. This journey in propagating Buddhism and Chinese Metaphysics has been full of hard knocks and exciting discoveries.
Through my videos and online writing, I hope to share my journey with you. So that you too can break free from the limits of your destiny and truly live a life you can call exciting. My destiny is in my own hands, not Heaven. So is yours.
It does not matter whether we can live a long or short life.
What matters most is living a life of value and contribution.
??? 服務諮詢 FOR MY SERVICES:
http://www.qianyu.sg/consultations
? CONNECT WITH ME HERE:
http://www.facebook.com/qianyuSG
https://www.instagram.com/qianyusg/
*** 我使用的器材 OTHER TECH EQUIPMENT I USE ***
這支影片 FOR THIS VIDEO:
Iphone 6
Wide Angle Selfie Ring Light
3-in-1 Monopod: https://amzn.to/2rJ1M03
Royal Voice Lavalier Mic (out of production)
but this comes close : https://amzn.to/2pmj7Ly
相機 CAMERAS
Sony A6400: https://amzn.to/33NLssT
Sony 128GB SD card: https://amzn.to/2NKv6vw
Rode Videomicro : https://amzn.to/350TZsW
Sony Mark III: https://amzn.to/2qOne3g
128GB SD card: https://amzn.to/2Qfnl2n
有聲書錄音器材 AUDIOBOOK RECORDING
Neumann T102: https://amzn.to/34XuFE3
Universal Audio: https://amzn.to/2CIOgM4
Portabooth Plus: https://amzn.to/33MyBHE
其他配件ACCESSORIES:
Zhiyun Crane M Gimbal: https://amzn.to/2Xfd7QZ
Nitecore charger for A6400: https://amzn.to/2Qfo8QT
Extra Sony A6400 battery: https://amzn.to/2Kh3oo8
********************************
necessarily中文 在 necessarily中文, necessarily是什麼意思:必然地… - 查查在線詞典 的相關結果
adv. 必定,必然;當然。 It necessarily follows that 必然(得出…的結論)。 not necessarily 不一定,未必(You don't necessarily have to attend. 你不一定要出席)。 ... <看更多>
necessarily中文 在 necessarily - Yahoo奇摩字典搜尋結果 的相關結果
必定;必然地;必需地,必要地. Dr.eye 譯典通 · necessarily · 查看更多. IPA[ˌnesəˈserəli]. 美式. 英式. adv. 必定;必要地. 牛津中文字典. necessarily. ... <看更多>
necessarily中文 在 necessarily中文(繁體)翻譯:劍橋詞典 的相關結果
necessarily 在英語-中文(繁體)詞典中的翻譯 ... The fact that something is cheap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it's of low quality. 價廉未必物不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