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K 臨床進階肌肉動力學 123》
刷了協會的經典課程BAK BAI FMK,終於進入期待的CAK了。
什麼是進階臨床肌肉動力學呢?
簡單說如果BAK基礎肌肉動力學是由肌肉認識動作,那CAK就是反過來由動作出發去拆解出肌肉的功能,其實比較符合實際的例子。
而CAK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完整,但又只是由基礎肌動學堆疊出的評估系統。
說是基礎,但其實要有扎實的基礎才能容易學得上手,如果未來有興趣上,可以先慢慢把BAK補齊,特別是對解剖學肌動學不是很熟的同學。
CAK1是上肢,包含頸胸肩。
處理上肢的問題,很多時候要從胸椎出發,再來也許看頭頸或是肩胛骨,很多GH關節或手肘手指的問題,根源都不在不舒服的地方。
CAK2是下肢,包含髖膝踝。
了解步態中人體該做出什麼動作,肌肉該怎麼用力,基本上你就懂了下肢。
例如步態中的承重期,髖關節會屈曲內轉內收,膝關節屈曲內轉,足踝背屈外翻形成離心的旋後,就是一般講的旋前。
而推進期,髖關節伸展外轉外展,膝關節伸展外轉,足踝蹠屈內翻形成旋後。
更細的向心離心先不講,但可以看出所有下肢設計的動作都有其目的,當你無法做出某些動作的時候,都會因為動力鏈的關係而放大影響到其他動作,不得不注意啊。
CAK3是核心區。
而真正了解脊椎肋骨骨盆的動作,才能了解核心區域的動作,例如肋骨不同方向的收縮跟擴張,骨盆的三平面動作,還有相對的耦合動作都是平常比較被忽略的,當然核心區的大重點還是呼吸啊, 很多四肢雙側的問題可能都要回到呼吸去處理。
真的超重要。
應用的流程,第一還是評估,沒有評估的處理都是亂槍打鳥。
例如緊的肌肉一定要放鬆嗎?痛的地方一定是問題所在嗎?
CAK提供了完整的邏輯思維,去幫助你增加評估的準確性,抽絲剝繭找到真正的兇手或兇手們,才能提高成功的機率。
接下來需要處理,如果是PT的話當然會有非常多的徒手手法可以使用,而教練其實也可以使用自己熟練的伸展,自我按摩,工具,PNF或直接設計動作訓練。
不管有沒有徒手,最後一個最重要的收尾就是要訓練,而有了CAK的評估結果,要設計對應的訓練動作也相對簡單。
仔細一點講,需要的能力或關卡主要有:
1 問問題能力
2 根據問問題得到的資訊,決定評估的走向
3 得到評估的結果後,決定處理的方法
4 如果3沒有包含訓練,那一定要加入相關的訓練
5 指導學生訓練的技巧跟能力,也包含示範能力
需要的話還要再重複一次完整的流程。
而就像CAK課程大綱裡的其中一項寫的,它並不是要取代任何系統。
在上CAK之前,我上過了KPM,DNS,Immaculate Dissection,也都有在交替使用,而CAK真的是一個單用就很好用,如果搭配使用,更是讓你的工具箱更加的完整,思考更全面。
而反過來,如果你不熟悉或不想用到評估,個人覺得CAK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了解人體動作的課程,因為只有你真正了解人體的動作模型跟肌肉的協同關係,才能設計出好的訓練動作,或知道你平常的練習少了什麼。
跟著我上課的同學不用擔心,對完答案發現很match,而且我自己也是這樣練的,基本上三天下來的檢測很多都很好,小部分有左右落差也是合理範圍。
不過還是要溫馨小提醒,當要實際應用到評估技巧同時帶來好的結果,學好基礎肌動學是能讓你比較快了解到評估的原則,但後續需要的評估眼力,跟動作設計進退階的能力,還是要一起準備起來的,評估眼力靠經驗累積,動作設計還是回到基本的肌動學加專項的變化組合。
身為動作指導者,如何規劃安全,有邏輯有目的有效率的練習,才是正職啊,評估的能力要多夠用都是看個人,你還有轉介讓專業來的這個選項。
而如果你是肌動學的狂熱份子,相信這堂課一定會讓你上的很過癮,拋開人為的關節動作定義限制,回到骨骼的相對關係,探討動作產生的本質。
但還是再提醒一次,據說有PT上到一半就哭喊:我不要當PT啦!所以一般素人還是記得基礎補好再來哦。
有興趣的同學,下一場是10月,請洽
台灣動作專家協會Taiwan Movement Specialist Association
Physiomotion Lab 動作實驗室
#CAK #BAI #FMK #BAK
#kensyogalife
「pnf技巧」的推薦目錄:
- 關於pnf技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nf技巧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nf技巧 在 我的,印度瑜伽之旅 _My India Yoga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nf技巧 在 JoiiSports app |本體感覺促進法(PNF)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pnf技巧 在 本體感覺神經誘發術(PNF)在#脊椎側彎上的應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pnf技巧 在 本體神經促進伸展(PNF),起源於神經肌肉復健課程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pnf技巧 在 本體神經促進伸展(PNF),起源於神經肌肉復健課程中的一部份 的評價
pnf技巧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物理治療師跟教練教的運動差在哪?】
「物理治療師做的,像是先把第一塊積木放正,接下來再由教練把積木依序堆高,如果第一塊積木是放歪的,堆到特定的高度就會垮下」
.
「運動治療就像是先把拋錨的車修好,運動訓練像是把能開的車改的又快又強」
.
時常會聽到治療師們說:『健身教練教的我們也會』或者教練說:『治療師教的運動我們也會』。
.
我一直都認為這是一個光譜的概念,兩個專業之間必定有重疊的地方,各自有各自的必修課程,但也可以往彼此的領域繼續學習。在這邊是想分享,物理治療師在學校的必修課程中,學到的運動治療或治療性運動,主要重點是什麼也與教練所學差異最大的部分。
.
.
一、從「受傷」到「健康」
當特定的身體部位是『受傷』的狀態,或『不健康』,會屬於醫療人員的範疇,『受傷往健康的路程』我們稱為復健,因此,達到此類目的的訓練都稱為復健訓練。例如肌肉拉傷、韌帶扭傷、肌腱炎等,在結構上沒有到百分之百的癒合,會需要更精準地安排訓練劑量、注意病患的症狀及反應等。但一般來說,沒有受傷的其他部位,則可以由教練、肌力與體能訓練師持續訓練,並跟醫療人員保持密切溝通
.
二、從「未活化」到「活化」
當受傷的部位已經痊癒了,但在受傷期間,不管是患部比較少使用或是神經反射的保護作用,都可能讓已經痊癒的肌肉或軟組織『裝死』,可以想像成軍隊的傷兵都恢復了,但是不願意上場打仗,所以如何活化裝死的肌肉(Muscle activation)亦需要特定的運動治療方式例如:肌肉再教育(muscle re-education)、本體感覺誘發技術(PNF)等。
.
未活化的現象不只是出現在受傷後,也會出現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久坐)或反覆重複同一動作的族群(運動員)等,這類族群可能會抱怨『長期的痠痛、緊蹦、怪怪的感覺』,其中原因可能是『肌肉未活化或裝死,導致周遭肌肉需要幫更多忙,最後造成過勞』
.
三、從「不協調」到「和諧」
當肌肉有適度活化時,至少不再裝死,跟鄰近肌肉的『配合、協調』就很重要。不管是網球的正拍、重訓的深蹲、舉重的抓舉,要做出一個漂亮的動作是由『多個身體部位及肌肉,在適當的時機點、出適當的力』。就像合唱團一樣,每個人在樂譜中的不同時間點、唱出剛好的音量。
.
上述所說的三個概念,我認為是運動治療的的核心要素,當完成這個部分,我自己就能安心地交付給教練,而若有其他狀況發生,再轉介回來即可。現在坊間有許多課程,會涵蓋活化、動作時序的相關知識,但就如前面所述,各個專業專精或所花費在特定領域的時間不同,在這邊提供的是我認為物理治療師的核心,但如果是重訓的動作技巧、週期性訓練、肌力與體能訓練,這些並不包括在物理治療師必修課程範圍內。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訓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wN7FqDRlnqXmIxgHS7SeQ
.
.
.
.
#專業分工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教練 #動作控制 #治療性運動 #肌力訓練 #體能訓練 #運動治療 #運動訓練 #復健 #陳曉謙 #motorcontrol #therapeuticexercise #exercisetherapy #physiotherapist #coach #CSCS #doctor #athletictrainer #strengthening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pnf技巧 在 我的,印度瑜伽之旅 _My India Yoga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利用 心理控制技巧 在 “口頭、本體感覺、觸覺及其他感覺引導” :
身體的表現會因為不同的環境而產生不同的狀況,相對的我們(老師、教練)需要處理的技術要有所不同。
即使是身為瑜伽老師,學生的心想單純的學瑜伽,但身體卻因為長期不同的練習方式或生活習慣而無法順暢地進入瑜伽的練習。(或是最基本的徒手訓練)
然而我們的使命是,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找到問題來源,解決問題,並且幫助他們在未來的路上能安全且有效率的練習。
近幾年我在教學的方向中特別關注在“神經系統如何影響身體和心理”。
除了觀察學生基礎的運動表現以外,更加關注在疼痛所帶來的附帶連貫效應與影響的 ‘生物心理社會面向’。
疼痛的來源在心理上是主觀的意識還是單純的情緒?
在一堂課程中(我所指的是10-30人團體課程中)我們如何設計課程內的動作包含- 局部的動作鏈來提升學員心理的動作控制進而影響神經系統或心理層面?
瑜伽的練習存在著許多不同的運動方式在裡頭,尤其是在本體感覺、體感控制(感覺動作系統)上,在身體的運動表現上並無太多差異性,反而有更多的共同點。
例如,在瑜伽的體位法練習中,我們正在建立肌肉的運動感知,包括對身體的姿勢、部位的姿勢感知能力(閉眼就能感知身體)、前庭平衡等等。
這裡我建議瑜伽老師可以更廣泛的學習不同的教學技巧,並且融入在你的教學裡,你的知識越多就能幫助越多的人,你的思維也會更開廣。
除了基本的瑜伽靜態伸展,等長收縮訓練;
PNF -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
MAT - Muscle Activation Technique 肌肉活化技術
SCS - Strain Counterstrain 拮抗鬆弛術
DNS - 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zation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
#yoga #yogapractice #yogateacher #yogateachertraining #200ttc #RYT200 #yogaanatomy #knowledge #shanghai #shanghaiyoga #twyoga
pnf技巧 在 本體感覺神經誘發術(PNF)在#脊椎側彎上的應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是她不知道什麼叫做『腰間肌肉撐開』,此時 PNF 是很 好的誘發 技巧 ,而搭配有彈性的肌肉比較好誘發,硬邦 邦的肌肉動~不~了 ... <看更多>
pnf技巧 在 本體神經促進伸展(PNF),起源於神經肌肉復健課程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3⃣️主動肌收縮的撐住放鬆前兩階段的 技巧 與撐住放鬆 技巧 一樣第三步:除了被動伸展以外,增加主動肌的向心動作。 也就是說,撐住收縮6秒之後,除了被動 ... ... <看更多>
pnf技巧 在 JoiiSports app |本體感覺促進法(PNF)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要來介紹能夠幫助柔軟度較差的朋友增進柔軟度的方法,就是 PNF ,本體感覺促進法,快來看看~. 『JoiiSports app 新改版新體驗』超過34種運動模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