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斯佩爾特粉的一些操作想法與經驗分享含全穀粉的操作
#杜蘭小麥粉應用
#一起讀書!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how-i-handle-spelt-flour.html
全文轉貼. 但是部落格文上會有期刊連結及格文連結可以點看. (然後~ 我超開心有人答對20%是加杜蘭小麥粉. 這應該不是猜的! )
臉書的粉絲頁上有人留言台灣的斯佩爾特粉不好買. 而且, 據我所知.目前大部分的進口都是以斯佩爾特全穀粉為主.
以一般小麥粉操作的麵糰製作麵包是一般人熟悉的. 所以絕大多數的酸種製作都是以總粉量60%以上的細緻的小麥高筋粉搭配不同的穀物粉. 全穀或是高礦物粉或是發芽麥粉....
以這樣的方式完成的麵包. 效果比較可以有所根據並且比較可預期.
要談到這些粉. 當然要從單粒小麥Einkorn 說起. 這是現代小麥的祖先. 後來發展成二粒小麥Emmer 再來到現代的三粒小麥包括斯佩爾特麥. 也就是說. 這些穀物真正分析下來都含有相同的但是不同比例的蛋白質. 也就是麵筋.
麵筋的組成我也不多說. 但大致上我們做麵包要注意的是麵筋裡面的 gliadin麥醇溶蛋白/glutenin谷蛋白 這個比率的結果, Gliadin 是負責延展的. Glutenin 則是負責讓麵糰彈回來的. 也就是說. 當延展度高但彈回來的能力小. gliadin/glutenin 這個數據就會比較大!
在這篇論文中提到 Reactivity of gluten proteins from spelt and bread wheat accessions towards A1 and G12 antibodies in the framework of celiac disease
differences among gliadins and glutenins between spelt and wheat were observed. RP-HPLC reveals a much higher content of total gliadins and a lower content of total glutenins in spelt than in wheat. The gliadin/glutenin ratio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pelt, 3.5, than in wheat, 2 ( 斯佩爾特小麥中的麥醇溶蛋白/谷蛋白比率為 3.5,明顯高於小麥的2)
也就是說, 當你使用小麥1:斯佩爾特粉1 去玩它時 這個數據就會變成( 3.5+2)/ 2=2.75. 如果你用小麥4: 斯佩爾特 1 那這個數據就會變成( 4x2+1x3.5)/ ( 4+1)=2.3
大部分的人就是在那個2.75~2 之間玩麵筋遊戲( 當然, 全穀粉的加入還有不同的挑戰).
但是. 麵筋的世界就只限於小麥跟斯佩爾特麥嗎? 當然不是.
所以, 在我的想法中. 既然你就是想玩主粉是斯佩爾特麥. 那就找個比一般小麥的gliadin/glutenin 還要低的麥來做吧!
這也是我選杜蘭小麥的原因. 加拿大的期刊網站上有這樣一篇文:
INFLUENCE OF PROTEIN CONTENT ON SOME DURUM WHEAT QUALITY PARAMETERS ( 按右上角可以下載全文)
在這篇文的第五頁裡有不同品種杜蘭小麥(蛋白質含量不同)的gliadin/glutenin 數據. 基於智慧財產權. 請自行下載觀看. 但要提到的是. 總蛋白質含量越高. gliadin/glutenin 的比例越低. 最高蛋白質含量的杜蘭小麥粉( 總共有兩大品種但也分別有不同的蛋白質比例的品種) . gliadin/glutenin 可以是0.92 及1.02 但有趣的是. 杜蘭小麥裡並非越高蛋白質, gliadin/glutenin 就一定越低. 但總的來說. 就算我們不知道買來的是哪一個杜蘭小麥粉的品種. 只要是蛋白質成分約13% 上下. 它的gliadin/glutenin 都會是0.9左右.
所以, 理論上來說....
如果我的斯佩爾特麥4: 杜蘭小麥1 ..... ( 4x 3.5+ 1x0.9)/( 4+1)
=2.98
恩~ 是不是比較好操作了點....
但還是有相當的難度. 之所以我在主圖的麵包上放這樣的組成:
1. 75% 斯佩爾特中礦物質粉 Dinkelmehl 812 75%
2. 20% 杜蘭小麥粉( 14%蛋白質)
3. 5% Roggenmehl996 ( 裸麥低礦物粉)
4. 30% 中筋粉餵養野酵液種( 100%水量)
5. 2.2% 鹽
6. 70% 水
是因為. 事實上這兩個粉的性格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杜蘭小麥粉在德文叫Hartweizen 硬小麥. 也就是說它雖然可以粉磨得很細. 但實際上要" 黏成團" 需要時間. 很多人會靜置醒發. 也有人就是不斷地攪拌....
而斯佩爾特粉則不是. 它最不需要的就是攪拌很久!
所以在混合上就有一定的難度.
我是有做過全斯佩爾特酸種麵包的:
使用瑞士古早斯貝爾特麵粉 Urdinkel 完成的全酸種大麵包與法棍. 奇亞子保濕 Spelt sourdough bread and Baguette over night retardation Dinkelbrot
我處理斯佩爾特粉的大原則有以下三點
1.不過度攪拌.
關於這點. 我有一個最近才發生的經驗談:
我最近都在做這樣的一個吐司:
只使用啤酒花米麴種完成的100% 百分百全穀斯佩爾特麥馬斯卡彭乳酪帶蓋吐司 Spelt whole meal Mascarpone toast bread Pullman loaf Dinkelvollkorn Toastbrot only fermented with Hops Koji yeast water
一直以來我都是固定買超市一般的斯佩爾特全穀粉. 但某一天... 我要去拜訪朋友. 想說~ 那用好一點的粉好了! 我使用的是有機的這款:
這樣看可能看不太出來. 但可以感覺到左邊的比較黃一點. 那是因為它的粉磨得比較細. 兩種都是一樣的斯佩爾特全穀粉( 因為我太常用它了. 所以不管是哪一間超市的普通斯佩爾特全穀我都倒瓶子裡密封.)
這會有甚麼結果呢?
沒有過發. 過發的麵團可以看到更圓更密的孔洞.... 但在我處理基發的過程中我就已經知道我把它撐過頭了!
斯佩爾特粉在沒有其他輔助材料時不能打倒完全薄膜. 但那個到薄膜的階段真的只是一瞬間!
所以, 斯佩爾特粉連粉的細緻度都會有影響!
這是我這次學到的....
不過~ 我還是硬著頭皮送了一條給朋友.
順便現寶一下. 這是我妹寄給我的生日禮物. 雖然是法文書. 但都已經絕版. 這是在我的自學老師Lutz 的文中有提到過的書. 大本的那本有一些特殊整形的麵包. 下面的這本是我妹覺得可以看的( 最好是. 我真的不會法文) 小本的叫爺爺的麵包. 感覺是一本很有情感的麵包書.
2. 溫度要低( 不超過24度)
我的混合溫度有時候會只有20度. 因為我有感覺它在溫度高時似乎黏性越大. 混合的速度當然也越快. 這好像也適用於一般小麥. 你可以試試用冰水與室溫水混麵團. 會發現冰水成團的速度比較慢. 這也相對幫你延長一點容易過度混合的麵團.
3. 水量要比一般小麥粉低.
這是很久以前就已經談過的. 100%斯佩爾特小麥白吐司與如何使用三能花土司模型玩新意. 中種法實際操作 Sponge method how to , Spelt pullman loaf 後發結束判斷影片 Dinkel brot rezept
( 添加維他命C 對使用這個粉很久以後的我而言. 目前是想到就加的. 但我真的覺得是有幫助的)
但因為斯佩爾特粉的保濕度不好. 所以如果可以. 用奇亞子或是洋車前子粉( 2%) 都是不錯的保濕組合. 這就要談到我在上面那個配方中加5% 裸麥細粉的作用了. 裸麥的吸水量高. 而且它會增香. 在處理得當的麵糰中事非常有幫助的粉. 通常. 我如果要使用德粉 Weizenmehl550 做棍子想有 T55 的感覺. 都會加一點裸麥粉. T55 的粉會比Mehl550 的礦物質低一點. 加裸麥粉當然比加奇亞子或是洋車前子粉高一點挑戰. 但是, 它確實是比前兩者還要好的選擇. 因為它有好的香氣.
最後分享我對於這次處理兩種背道而馳的麵粉方式:
通常. 我在處理斯佩爾特粉量比高的麵團時, 會直接與水及酸種一起攪拌. 做30分鐘的Fermentolyse.
但是, 在處理單一杜蘭小麥粉則是會用長時間的Autolyse. 有的人. 甚至會跟全麥粉處理方式一樣. 做一個晚上的冷藏Autolyse.
我這次的處理方式是使用70%水.把兩種粉混勻. 做一小時的Autolyse. 加酸種( 用手持攪拌機的螺旋攪拌棒. ) 休息10分鐘. 加鹽. 之後就等1小時候盆內Light fold. 家裡的溫度最近比較低. 約是22度. 總發酵時長約5小時. 而且我覺得30% 的酸種量其實不會快很多. 但比較容易坍塌看不出來.
這個麵團有個很有趣的特性. 那就是我最近在做的吐司手法應用.
你應該會發現我最近的吐司中會有一個基礎發酵結束一小時前取出. 做灑粉摺疊的動作. 我發覺這個動作對拉整面筋很有幫助. 我不會很用力地去摺疊拉扯它. 但是小小的一個動作也使用在這個麵糰上. 我發現它的氣體有充得比較足. 整個麵團感覺比較有力量. 我想. 那應該是 在長時間連結後. 杜蘭小麥的glutenin 這個彈性蛋白質發揮了一點" 固形"的作用. 這是後發一小時40分鐘後的樣子.
所謂的Same day bake ( 沒有做冷藏後發) 的麵團. 在割線上都是比較難的. 但我的對策在這篇文中
酸種大麵包割線 斯貝爾特麵粉 高水量 Dinkelmehl Dinkelbrot Sauerteig Spelt sourdough bread Double scoring 雙線割法
寫得很明白. 之所以用中間割線的原因是因為不容易兩邊被拉扯開. 而且在中間那道線會用停頓的方式來割. 就是不要一刀帥氣去割. 一定會拉刀.
對於這顆包. 我割第二道線的角度會比較" 直角" 一點. 因為當你被刀割傷時. 與皮膚90度垂直的傷口會比斜入的傷口還要難癒合. 我的感覺是輕輕挑兩邊還是容易在烤焙時馬上被" 黏" 起來.
結果就是這樣的一個美包! 我蠻開心的!
同樣一個麵團. 我做了另一個實驗. 也就是另一個麵團放籃後直接放3度冷藏後發.
通常. 大多數酸種烘焙都不會加30%酸種在長時間發酵的麵糰上. 也因為怕過發. 但這次的效果真的蠻好的. 而且孔洞也比當天烘焙的大一點. 但外觀上... 我不覺得有明顯不同 除了冷藏後發的梨肌比較明顯. 所以這個食材的組成. 蠻適合多玩幾次的.
當然, 這也只是我的第一次杜蘭小麥與斯佩爾特粉的混合. 只是, 還是要強調. 我對於這個組成事先是有經過考慮的. 所以當我有這樣的成績就很想要快點與各位分享. 但如果還有補充. 當然也會繼續寫文...
一起研究吧!
~~~~~~~~~~~~~~~~~~~~~~~~~~~以下是最近心得~~~~~~~~~~
做麵包這麼久. 會越來越會跟自己的生活結合. 例如, 我找杜蘭小麥粉跟斯佩爾特粉搭配. 我們總是聽人說一個婚姻裡. 要有長久的好的相處是因為互補. 所以找對象不要找甚麼都跟你一樣的. 要有人可以幫妳踩煞車. 但也因為那個跟你不一樣個性的人才會有很多的. 生活上的爭吵. 就算你說有人結婚從來不吵架的. 那也只是" 修養問題" 因為別人的另一半比較能接受另一半的不同用不一樣的" 方式" 來接受( 是說, 哪個夫妻吵架後對方馬上就改?).
我覺得上面那個麵團在最後基發結束前的那個灑粉摺疊. 是很有用的. 或許, 如果你一開始就使盡力氣攪拌那杜蘭小麥粉的" 彈性"出現了. 所有的斯佩爾特麵筋也拉鬆了! 會有這樣的成績嗎?
相反的, 雖然全杜蘭小麥麵包我也做過( 臉書, 兩個杜蘭小麥的食譜 ) 我一直覺得口感太Q
會不會, 將以前可能會想加一般小麥粉的衝動改成使用斯佩爾特粉會口感更平衡? 這都是另一扇窗啊!!!
這讓我想到是不是我們會常常在結婚很久以後忽略要給另一半驚喜? 但卻常常期待另一半給我們驚喜?
或是. 我們是否有做到關心對方? 不是在想改變他. 而是想讓自己也配合?
昨天, 老爺肚子裡的蛔蟲.... 我. 發現他出門回來帶了這個香蕉
因為他出遠門去把送檢查的車子開回來. 通常, 他路上都會買巧克力果腹.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買香蕉. 於是, 我知道我最近的168有影響了他. 這盤是今天早上的愛心.... 我發現, 他吃沙拉會胖! 因為他不喜歡油醋醬. 每次都喜歡加1/3 瓶優格醬. 所以直接炒菜還比較妥當. 澱粉類還是一樣. 我最近一直在做的全穀吐司一片夾豬肝醬. 你覺得這樣的關心他感受不到嗎?
怕他沒想到. 當然要另外加一句問: 你覺得我有沒有愛你?
我兒子已經確定要去蘇黎世讀書了.... 那天, 我跟我兒子說, 你媽媽我剛開始做麵包都是因為你! 他眼睛睜大!
是真的! 因為他不想帶被同學嫌味道怪異的紫菜包飯.
從鮮酵玩到野酵液種越玩越大跑到巴塞隆納學硬種學Panettone 然後又跳回來思考啤酒米麴種. 每天跟麵粉打交道都很有趣. 沒想到, 因為兒子, 讓我找到一個可以陪我的遊戲. 我們的世界是因為有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人而有不同的新體驗是真的. 所以不需要覺得自己就是孤身來孤獨去...生命真的很美妙!
你呢? 是否你也覺得麵包製作是一個很有趣的世界?
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因為~ 你看完了這個有點無趣又可能不是很懂但卻很想懂的文. 不是嗎?
關於粉類還有一些非常有用的資訊在這篇期刊論文上:
Comparative Study on Gluten Protein Composition of Ancient (Einkorn, Emmer and Spelt) and Modern Wheat Species (Durum and Common Wheat)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不妨動動手指到食物鏈FB專頁按個讚. 有問題大家可以一起找答案. 順便找我的碴我會非常感動!
pullman車子 在 貝琪梨 旅行藝創空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玻利維亞Uyuni鹽原旅遊兩三事>
以下文章正如同
抽煙有害身體健康,
不于鼓勵,
但是因仍有市場需求,
在此分享資訊,
不代表鼓勵違法偷渡。
此文中
智利幣換算以約乘以0.06等於台幣來計算:ex. Ch1000=NT60
玻利維亞幣以約乘以6等於台幣來計算:ex. BS10=NT60
時間以24小時制表示。
玻利維亞Uyuni鹽原旅遊兩三事:
一、偷渡地點:
智利北邊的San Pedro de Atacama,以下簡稱Atacama,中文多譯作阿塔卡馬。最近的機場在Calama,從聖地牙哥搭飛機前往約兩小時的航程,聖地牙哥到Calama的來回機票,LAN(智利航空)票價約台幣兩萬塊上下,Sky Airline(智利的廉價航空)票價最便宜約台幣八千塊左右。Calama機場有接駁巴士可以直達San Pedro de Atacama,票價是Ch13,000(NT780元),若考慮在Calama停留,Calama機場到市區的計程車是Ch7000(NT420元),市區有巴士到Atacama,Pullman巴士從Atacama到Calama的票價是Ch3000(NT180元),車程是70分鐘。筆者是到機場才發現有直接到Atacama的接駁車,因為已經事先訂了Calama的住宿,個人覺得Calama就是一個要大不小的礦場附近城市,除非有興趣去附近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銅礦礦場參觀,並沒有太吸引觀光客的景點。倒是Atacama本身是個超級小的小鎮,但是因為作為前往許多景點的出發地,比較值得多花時間待上幾天。
二、偷渡方式:
參加前往玻利維亞Uyuni四天三夜的旅行團。小小的Atacama在筆者前往的時候,據說有48間旅行社,的確筆者去過的許多國家當中,很少有像這樣市區主街上旅行社的數量比餐館和商店加起來還多的地方。
在此先銘謝二月份背包客棧的一篇偷渡成功分享文所提耕的資訊,該文中提到,在眾多的旅行社當中,至少有兩家是提供台灣、香港、內地人前往Uyuni行程的旅行團,第一間是Pamela,老闆就是從Atacama開車載遊客到玻利維亞邊境關口的司機,他和玻利維亞邊境的一名警察是好朋友。第二間我沒有去問,原因就如背包客棧一文中所言,這種違法的事情,還是找熟門熟路的比較保險,另外在我去之前的前兩個禮拜,別家旅行社出事,有對岸的同胞參加偷渡團結果逕自脫團被抓,所以我直接到Pamela旅行社,開宗明義地說我是拿台灣護照,我想參加去玻利維亞鹽原的行程。
櫃檯一名會講英文的年輕男生,先把電話問老闆,跟我說可以,但是希望我進到玻利維亞之後,如果旅館老闆詢問,記得說自己是日本人之類的(事後發現旅館老闆根本不會問這些)。老闆本身人很熱情,但是不太會講英文。
旅行團團費Ch 110,000(約NT6600元),之前背包客棧發文說可以殺價有機會殺到Ch100,000元,筆者沒有殺價,想說都偷渡可以平安進出就很好了。
三、所需準備的東西:
1.智利的多次進出簽證!!!
2.出發前記得一定要事先換玻幣。
一定會經過玻利維亞的紅鶴保育區,門票BS150
Uyuni鹽原上的魚島(Isla Pescado),門票BS30(出發前櫃台人員講成BS35,這項是你也可以不用上去走步道,不大但是View很棒,既然都來了,建議上去拍照)
另外千萬不要換剛剛好,因為可能沿途有一個可以泡溫泉的地方,泡溫泉和上廁所都是BS6,紅鶴保育區入口處上廁所一次BS3或Ch300,上廁所從BS1~6都有,在玻利維亞的三天半當中,筆者上過1、2、3、5 、6元的廁所。第二天洗熱水澡要BS10。
如果想要買一些小紀念品或是飲料,稍微多換一點。筆者換了BS400,買一些紀念品綽綽有餘。
3.要另外攜帶一些零食,因為時常吃午餐的時間可能會兩三點。要額外攜帶四、五升的水,大家通常都買一小桶五升的水。記得自行攜帶衛生紙。
4.建議攜帶:
暖暖包、睡袋、手套-第一晚只能用冷到爆來形容。室內溫度不超過十度左右,極為夭壽。
濕紙巾-第一晚住宿點沒有提供Shower。(不過我想有也沒有人想洗,一則真的超級冷,一則第一天從海拔二千四公尺經過四千九公尺,到住宿點四千三公尺,幾乎每個人都有出現輕到嚴重的高山症症狀)
拋棄式碳濾口罩-回程的公路風沙之大,沿途都關窗戶,還是一堆粉塵隨時在車內飄蕩,下午時分有太陽時,空氣又乾又熱,太陽一下山,空氣變得又乾又冷,鼻黏膜相當不舒適,戴口罩舒適許多。
防水的鞋子或靴子- 如果是有機會看見天空之鏡的季節前往,記得要穿防水的鞋。
5.攝影小叮嚀:廣角鏡一定要帶,iphone或像機的全景拍超好用,望遠鏡頭也不能少,沿途紅鶴、羊駝、野兔等小動物很多可以拍,倒是中間段35 -105mm相對上比較少用。但是風沙很大,換鏡頭千萬要注意。
四、詳細行程:
Day 1
Atacama移民局出境 ->玻利維亞邊境關口(用早餐)-> White Lagoon(Laguna Blanca) -> Green Lagoon(Laguna Verde) -> Rocas de Daly -> 溫泉(Aguas Termales)-> 間歇泉(Geiser Sol de Mañana) -> 民宿(放行李、用午餐)-> Red Lagoon(Laguna Colorada) -> 民宿晚餐、過夜(21:00左右就寢)
7:30老闆到所住的旅館來接人,人都接齊了之後,先到Atacama的移民局辦理智利的離境,跟其他外國遊客一樣排隊蓋章,智利移民局的人不會理會特地檢查你是否有玻利維亞的簽證。智利的入境單會被收走。
8:30左右抵達海拔四千五的玻利維亞邊境關口,老闆會下車去幫大家拿玻利維亞的入境綠單,你不會拿到,就待在車上或是下車隨意晃晃,即使是大太陽,車外風大高海拔,溫度個位數字而已冷透了。等大家都填好單子,排隊進去邊境關口辦理好入境,老闆已經擺好野餐桌準備好早餐,大家在此用早餐。準備好USD$100,老闆會伺機找他的玻利維亞警察朋友來到車子旁邊,這時候把$100交給他。等大家用完早餐之後,把行李從老闆車子的車頂上卸下,移到另外一輛四輪傳動加上司機七人座的吉普車上,司機是玻利維亞人。
9:30左右出發,正式踏進玻利維亞的領土。吉普車是七人座的,所以最多一團是六個遊客,據說有些旅行社會塞七個人,七個人的話會太擠。如果喜歡拍照的人,強烈建議坐副駕駛座,視野較佳,而且因為會長途搭車,腳比較有空間可以伸直會比較舒服。
進入Reserva Nacional Defauna Andina Eduardo Avaroa,玻利維亞的紅鶴保育區,到這邊遊客下車各自進去入口處辦公室填寫資料和繳錢BS150,這裡填寫的資料包括國籍、護照號碼等。在這裡我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填台灣,還是假裝填日本,但是因為我前面一位是日本人,如果寫日本但是護照號碼的編碼長得不一樣也很奇怪,於是我老實地填台灣,保育區入口處的官員(穿的很像警察的制服)也沒有要求看護照什麼的,所以也沒事。這裡大家就自己看著辦吧,筆者認為老實填寫,或是隨便掰個韓國、日本應該都還好,因為似乎這裡不會要求看護照和簽證,猜想入口處的官員應該會認為你都過得了邊境關口了,這裡他們的業務不是確認是否有簽證合法入境。
White Lagoon、Green Lagoon初抵達的時候,覺得玻利維亞真的太賊了,就在智利和玻利維亞的邊境附近,但是White Lagoon就被劃在玻利維亞的境內,高原鹽湖真的美極了。
Rocas de Daly 是個很容易被忽略的景點,列在行程表上,不過實際上是一片遠處高原沙漠上豎立的大石塊。
12:30左右,抵達溫泉區,泡溫泉和上廁所都是一次BS6元。這裡也有販賣小零嘴和飲料。
14:30左右,前往間歇泉,海拔四千九公尺,是整趟行程中的最高處。肚子其實很餓,還沒午餐Orz。記得自行攜帶零食隨時充飢。
15:50抵達位於離Red Lagoon不遠的民宿。下午餐。
17:00前往Red Lagoon,這裡有很大的紅鶴聚落,粉紅色的高原鹽湖在傍晚陽光閃耀下,相當震撼,在白鹽淺灘上或粉紅湖水裡覓食的紅鶴群,都是殺記憶卡空間的最佳主題。這裡的風非常非常大。
18:30回民宿。20:00晚餐。民宿房間每間都是六張床舖。入夜後溫度極低,室內不會超過十度。宮殿只有晚上七點之後,手機、相機要充電的插座都只有在外面公共區域有插座和分流延長線可以使用。
民宿海拔四千三公尺,整晚所有人都出現或輕或重的高山症症狀,噁心、頭痛、流鼻水、呼吸困難、胸悶等。
Day 2
民宿早餐後出發 -> 石樹 Tree of stone(Arbol de Piedra)-> Wave Lagoon(Laguna Onda)-> Stinking Lagoon 臭熏熏潟湖(Laguna Hedionda)-> Cañapa Lagoon(Laguna Cañapa)(湖畔午餐)-> Chiguana小鎮商店上廁所、休息 -> 鹽磚旅館 Salt Hotel(Hotel de Sal)
6:30 morning call,7:50早餐後出發,先前往石樹區,莫約8:50,就是許多長得像樹的風化巨岩群聚的一個地區,許多外國人喜歡爬到大石塊上去拍照。
10:30抵達Wave Lagoon。
12:00抵達Striking Lagoon,湖邊有一間紅鶴旅館,許多其他旅行團的吉普車都停憩在各自的涼停下午餐。
13:30抵達 Cañapa Lagoon,拍照拍一拍,14:00在湖畔午餐。到此為止,已經停了七個潟湖,奇妙的是,每個潟湖都別有韻味,大部份都有紅鶴棲息,喜歡拍照的人應該拍不膩。不過,雖然都非常美麗,不過驚豔度應該還是第一次看見White Lagoon和Red Lagoon會最高。
16:30左右在Chiguana小鎮的商店上廁所、休息,這裡可以買飲料、衛生紙補給一些雜貨。上廁所一次BS 2元。
17:50左右抵達岩磚旅館,位於Uyuni鹽原邊緣。卸下行李,稍作休息,大約七點半日落天黑。岩磚旅館的牆壁、桌椅、床鋪都是岩磚堆砌成的,就連天花板的燈飾都是鹽的結晶裝飾而成,相當有特色,令人忍不住想舔一口牆壁看看,當然筆者還是沒有做這麼白痴的事。
20:00晚餐,晚餐前後大夥輪流洗熱水澡,要額外付BS 10元,不過很值得。岩磚旅館的海拔三千七百公尺左右,夜晚房間內算溫暖,室內溫度應該莫約十五度到二十度之間,比起第一晚溫暖許多,加上身體適應,大夥的高山症症狀都減緩許多。
22:00就寢,充電的插座也是只有公共區域有。
Day 3
Uyuni鹽原看日出 -> 回岩磚旅館吃早餐 -> 魚島(Isla Pescado)-> 鹽博物館 Museo de Sal(用午餐)-> Colchani 手工藝市集 -> 火車墳場 Cementerio de Trenes -> Uyuni 市區下午三點行程結束。
5:30 morning call,5:50出發到鹽原上看日出。前往有水面的地方進行拍攝傳說中的天空之鏡! 海拔三千四的鹽原清晨,其實相當寒冷,溫度大約五度以下,然而筆者為了追求自以為的美感,硬是換裝穿上洋裝和涼鞋拍照。尤其腳踩進兩三度西的水裡,大概撐不過半個小時就受不了,雙腳腳踝以下整個凍成紅色,後來趕緊換穿回靴子。隨著日漸升起,天空之鏡天空與倒影的光影變化令人醉心。
7:00 左右返回鹽磚旅館用早餐。
8:00上行李出發,9:00左右抵達魚島(Isla Pescado),這是在Uyuni鹽原中央一座小島,島上都是巨大的仙人掌,上去走步道需要門票BS 30元,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上去,筆者認為既然來了,建議上去拍照有不同角度,也有些外國人選擇就在魚島四周一望無際的鹽原上拍拍照就好也行。
10:30離開魚島,前往鹽博物館。這裡就是大家熟悉來到Uyuni鹽原,有一個插滿各國國旗的地方。二月份時候筆者才看見朋友的朋友在這裡拿著台灣國旗的照片,不過後來發現現場並沒有台灣的國旗啊!影中人攜帶國旗拍完並沒有留下!早知道筆者該攜帶一面來掛的。與其說博物館,進去看是五個特殊造型的鹽雕刻,入門費是「To visit the museum, you need to buy something」,筆者剛好在此買了幾張明信片,就順便進去瞧瞧。如果這個博物館有收費的話,應該人人都會翻桌。在此上廁所收費BS 5元,露天有陽光,沒有水洗手。
12:30 博物館處用午餐。博物館後方有工人「手工」用鏟子在鏟鹽,堆成鹽堆。
13:00左右,前往 Colchani 手工藝市集,可以買一些玻利維亞的手工藝品,攤販的老婆婆給的discount就是多送你一塊結晶鹽 XD。
13:30左右抵達Utuni市區近郊的火車墳場 Cementerio de Trenes,這裡堆滿了廢棄鐵鏽的火車屍體,有些上頭噴漆畫作用鮮明線條活潑,與斑駁鏽鐵形成強烈的對比。
14:40抵達Uyuni市區,玻國司機將大家的行李卸下暫時放在一家旅行社裡,應該就是Pamela合作外包的Uyuni當地旅行社,此團包括筆者六人,只有筆者要返回智利Atacama,其他人都是行程結束在第三天的下午三點,之後計劃都是往北前往La Paz或玻國其他城市。
筆者被告知三點左右會有另外的車來接駁返回智利Atacama。
關於天空之鏡:
三月中已經進入乾季,出發到南美洲之前三個禮拜,筆者就開始追蹤Uyuni的氣象,二月下旬的天氣都是下兩、三天雨,放晴一天,很有機會看見天空之鏡,三月初筆者出發前一周便發現幾乎都是晴天偶有雲,很擔心水會乾掉。果不其然,在鹽磚旅館遇見幾位已經來Uyuni三天的日本遊客,他們說鹽原幾乎都乾掉,只有少部分區域還有積水,他們是從Uyuni鎮上另外參加tour指定要到還有水的鹽原區域去,大約是從Uyuni鎮上出發要一個小時左右車程的地方。
原則上,旅行社是希望你保密你是台灣人的身份,不過筆者這一團的成員是一個free lence的3D影像攝影師,日本人但是住紐約二十年,這次帶著Sony還未上市的攝影測試機在拍攝,剛上車筆者與他聊天,他提到他二十年前當時西藏還未開放觀光的時候,他偽裝成中國人還和喇嘛一起偷渡進西藏的事情,於是筆者便直接坦白告訴他筆者現在就正在偷渡的秘密!另外四名團員是兩名講葡萄牙語的巴西女孩,和一對智利聖地牙哥來的情侶,他們也不太care我是否有簽證一事,填玻利維亞入境單的時候,老板沒有發給筆者,也許他們就知道,所以筆者從頭到尾跟所有團員和包括玻利維亞的司機都是直接坦白說筆者來自台灣。
在此特地銘謝日本攝影師,他熟稔英語和西語,一路幫我翻譯和庇護,幫我再三向玻利維亞的司機兼導遊,強力要求希望能前往有水面的地方拍攝。
Day 3 旅遊行程結束之後的返程
上另外一輛吉普車,應該是和別家旅行社要返回智利的人併團。車上加上筆者只有三名遊客,另外兩名遊客是另外同一個旅行團的。
16:00從Uyuni出發,一路飆塵土飛揚的公路,19:10抵達距離靠近Red Lagoon的一個小鎮民宿住宿一晚。
海拔四千三,但是沒有第一晚那麼冷。應該有熱水澡,但是沒人想洗。
Day 4 繼續返程
4:30 morning call,5:00 出發,7:15 返回第一天經過的溫泉,一大早一堆吉普車聚集在此,還有一堆遊客在泡露天溫泉。
8:15 抵達玻利維亞邊境關口,玻利維亞的移民局 8:30 才開,所以需要辦手續的外國人要等一下。過五分鐘,我遠遠就看見Pamela老闆到了,熱情地遠遠就揮手對我大喊。一樣在這裡等新一團的人填單子辦手續、吃早餐、上另一輛吉普車,接要回Atacama的旅客都上車,大約 9:30 離開,邊境關口這裡風大大約零度上下,超冷。
10:30左右抵達Atacama的移民局,必須重新填寫智利的入境單。入境智利比出境麻煩,大行李都要被檢查,人工翻開檢查,主要是要看是否攜帶玻利維亞的生鮮蔬果之類入境智利,所以得花一些時間。
11:10左右,所有的遊客被下在離Atacama鎮上主廣場大約一百公尺的一個像停車場的地方。
結束。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