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職涯】二連接。第一貼:文組前途無亮?大老闆預言搶手
最近常聽說「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畢業生因為中會時代的到來,所以將會變得越來越搶手。這看起來像是在預言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畢業生的黃金時代,但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事實上,雖然看起來有所前景,但還是需要個人尋求努力與突破,更重要的是要有跨領域的決心,不要只停留在傳統的文字工作領域當中。
這篇來自【地球圖輯隊】的報導,帶我們看到關於這話題的討論。
同場加映:{窺看百工職涯小聚}在11/29為大家邀請具有跨領域背景、從事服務設計相關產業的資深設計人,來分享他們在轉職過程中,如何從職位本分、組織文化到產業脈絡的「田野功課」中,定位自己與看見自身的價值。從「設計人」到「對自己的設計」,職場經驗豐富的講者+免費的講座,是年底「設計自己」最好的禮物了,不要錯過咯!
手刀報名:https://plus.104.com.tw/…/1259b338-7441-4740-9876-3c0c8087a…
---------------------
文組生畢業等於失業? 負面說法被嚴重誇大
目前被看好就業「錢途」最佳的學科,莫過於縮寫正好是「樹幹」(STEM)的四大領域: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 i ne e r i ng)與數學(math)。相較之下,念人文科系卻常被形容「畢業等於失業」、「生活充滿困頓與失望」; 在普佩爾斯坦看來,這些負面說法經常言過其實,而且遭到嚴重誇大。
普佩爾斯坦分析,雖然STEM 領域與商科主修生畢業後通常年薪最高,年收入中位數約在6萬至8萬美元(約新台幣182萬至243萬元)之間,但就算是人文學科主修、年薪大約5萬多美元(約新台幣152萬元),也還是落在中等家庭的薪水標準範圍之內。
他進一步指出,主修歷史或英文,但年收入排行落在同系前25%的畢業生,平均年薪其實高過主修科學、數學的畢業生; 主修商科但年收入排在同系後25%的畢業生,薪水卻比不上主修政府與公共政策畢業生的平均年收入。
《富比世》(Forbes)雜誌去年曾對人文學科、歷史與英文這三大經常被認為「找不到工作」的學門進行就業市場調查,結果發現這些領域畢業生的工作機會,其實比一般想像來得多,不同行業的雇主也都對這些畢業生充滿高度興趣。
不過,《富比世》也同時強調,這些學生必須為自己培養其他專長,比方說假如原本就擅長寫作,不妨學寫一些程式碼,如此一來就能變成功力高強的部落客。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