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 牛郎與織女,七夕的傳說。
文章長貼這裡可能沒人看,但貼部落格觸及率又低,但還是推薦看部落格圖多版本喔!!
今天我的節日繪本系列症頭又發作了,每次逢年過節就要發作一次,症狀大概就是哀嘆為什麼都沒有好的原創節日繪本,每次都要看鄰國的(中日韓)。日本韓國隔了一個語言不說,就算是中國,跟台灣也不見得相同,這一兩年台灣引進中國的節日繪本或立體書,超級熱賣,但那個場景習俗跟台灣就是不一樣阿!!(握拳)然後就開始幻想如果是我做這些節日繪本就要怎樣怎樣,其實真的不容易。
過年,大家熟知的是年獸,但有民俗學者主張台灣本土過年的傳說是燈猴,這兩個故事我都聽過,所以還好。端午節的由來專家學者的主張也各執一詞,讓我很困擾。(果真杞人憂天)結果今天看到有人轉貼七夕的由來,讓我大吃一驚,原來七夕的由來也有好幾種版本!!
文章內容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mmeizi/posts/3255987551150159
------------------------------------
1.牛郎織女的歷史
「織女」一詞最早出現於大戴禮記,牽牛則最早出現於詩經小雅。牛郎織女開始有婚姻關係最早見於秦朝文獻。
漢代的古詩十九首與南北朝的文獻中,牛郎織女都是明媒正娶的婚姻關係:
漢代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扎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南北朝時代任昉《述異記》「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
.
2.仙女羽衣的歷史
而男子竊取仙女羽衣之後與仙女婚配,最早是在印度史詩中。仙女羽衣的仙女原型為鳥,因此這類故事又被稱為「天鵝處女」,全世界各有一千兩百多種不同版本。中國較具代表性的故事就是「搜神記-毛衣女」。
但最廣為人知的則是日本故事:
日本天女下凡遊玩,洗澡時被平民偷走了羽衣。平民不還還要天女嫁給他。天女無奈答應,還生了孩子。有天平民喝醉後,天女問出羽衣下落,找到羽衣後就頭也不回地回到天上了。
所以人家沒有什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逮到機會就趕快逃了好嗎?
.
.
3.兩者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
牛郎織女與仙女羽衣故事明顯被混在一起是在清末民初的京劇「天河配」裡。也就是那個在牛的幫忙之下偷到織女羽衣的故事。可能是因為有戲曲的加持,所以這個版本廣為人知,並在1950年後漸趨完整。
漢聲出版社於1981年出版漢聲中國童話,並且收錄了近幾十年內最流行但也最白爛的版本。
.
.
(A)有些人會聽過這個版本:
在天上工作的牛郎織女經天帝婚配後,整天談戀愛工作都不做了。天帝大怒讓他們分開,每年只能見一次,每年七夕當天,喜鵲會搭橋讓他們在橋上相會。
(B)有些人會聽過漢聲版本,也就是天河配:
凡人牛郎在牛的慫恿下偷了下凡織女羽衣,逼織女嫁給他,然後織女愛上強迫她留下的牛郎。天庭知道此事後,派人接回織女,織女回到天上後思念著牛郎,牛郎跟天庭說孩子需要媽媽。因此天庭讓牛郎織女每年見一次面。
如果你的祖先在明清時期就來到台灣,且你爸媽又沒買漢聲的《漢聲中國童話》給你,那你熟悉的會是A版本,如果你的祖先是二戰之後才從中國來到臺灣,或你爸媽有買漢聲給你,那你知道的會是B版本。
------------------------------------------
我趕緊拿出早上拍照的日文版《たなばた》,這本初版為1963年,繪者初山滋,畫風非常獨特優美,排版也很酷,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的那種。我對照了華一出版社中國孩子的故事《牛郎織女》,中文版只多了前面一個種豆子的小插曲,其他一模一樣。日文版的作者君島久子是鼎鼎大名的中國文学者・民族學者,日本的中國兒童文學學會代表,總之在日本有名的經典的中國民間故事童書繪本幾乎都出自於君島久子之手,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日本小孩比我們都還熟中國童話。
日本的七夕是在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結合了日本原有的棚機津女傳說而成。棚機津女傳說的大意是被選中的女性會在7月6日到水邊的織布小屋,一邊織布一邊等神的降臨。織成的衣服是給神明穿的,那天晚上女生就會成為神明的妻子,懷孕,女生也會升格為神。隔天7日傍晚神就會回去,這時在水邊淨身的話,神就會保佑村莊豐收,遠離災禍。
我猜華一版的有豆棚可能是受到棚機津女的影響。這麼說來七夕傳進日本,結合日本的傳說之後又逆輸入回華文世界?我們現在聽到的版本,幾乎都是日本的版本。我拍的另一本是韓國的繪本,當初只是覺得圖滿好看的就買了,當然也是賭氣,別國都有為啥台灣沒有?!我買來也沒認真看過,想說都差不多,但因為看到上面那篇文章,所以我就認真的看了一下,結果作者是法國人?!整個暈倒,看來這本沒啥參考價值,最後還出現日本的習俗,寫許願的「短冊」真的傻爆眼,不過圖畫滿古典美,應該是台灣讀者會喜歡的那種。因為這本毫無參考價值,所以我去查了韓國的七夕傳說,查了幾個都是說七夕源自詩經,也沒有偷羽衣的情節,不過這都是文獻的說明,並非童書中的情節。由此看來,韓國的傳說似乎最原汁原味?!小麥田出版的《給孩子的中國神話故事》中前半段都跟日本的差不多,但最後有提到牛郎織女把喜鵲頭踩禿這件事XD 這段我倒是第一次見到。
以下為韓國民俗大百科中關於牛郎織女(견우직녀)的介紹
牽牛和織女一年相會一次的七夕來歷的故事。每年七夕日,有兩顆隔著銀河的星星的位置變得格外地近,由此產生了牽牛織女故事。中國後漢時期建造的孝堂山石室裡的畫像石上,有畫有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三足烏圖,從中可以推測,此故事起源於前漢以前。春秋戰國時期通過天文觀測發現銀河,《詩經•小雅•大東》則記載有可以推斷故事淵源的詩句。到後漢(25年~220年)末期,兩顆星星分別被擬人化為牽牛星和織女星並創造成故事,到了六朝(265年~589年)時期發展為「織女越過銀河與牽牛相會」的傳說,而這一故事的比較完整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荊楚歲時記》。在韓國,江西郡德興裡的高句麗古墓壁畫(408年)上發現織女和牽牛帶著一條狗的畫。
織女是天帝的孫女,擅長織布,勤勞能幹。天帝對孫女倍愛有加,令其與銀河對面名叫河鼓的牧童牽牛結婚。婚後兩人陷入新婚的快樂,變得無比懶惰,天帝大怒,讓兩人重新隔著銀河分開生活,並且每年只能在七月初七見一次面。然而,由於銀河橫在中間,七夕當天兩人也無法相見。烏鵲們可憐兩個人不能見面,便飛到天河,用頭部搭建了一座橋。據說過了七夕烏鵲們的頭頂禿掉是因為搭烏鵲橋。另外,這一天下的雨叫做七夕雨,據傳是牽牛織女喜極而泣流下的眼淚,而第二天早上下的雨是離別時悲傷流下的眼淚。
https://childrenbookmap.blogspot.com/2020/08/double-seventh-day.htm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CH Music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劇場版 空の境界 第七章 殺人考察(後)》 seventh heaven 作詞:梶浦由記 作曲:梶浦由記 編曲:梶浦由記 歌:Kalafina 版權聲明: 本頻道不握有任何音樂所有權,亦無任何營利,一切僅為推廣用途。音樂所有權歸原始創作者所有。請支持正版。 Copyright Info: Be...
seventh中文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結果無人知,但係128香港人證明咗一樣嘢,就係呢六個月黎,The World is still watching!
(PS. 今日大家唔係學英文,而係令全世界嘅傳媒重溫十六個中文字,因為你地呢八十萬個唔多「沉默嘅大多數」,不停「好煩」咁大嗌“Reclaim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 同埋 "Five demands, not one less!")
暫時國際傳媒放响頭版及國際版頭條(純報導就全部都有),香港人六個月黎仍然繼續堅持,報導節錄如下:
《The Washington Post》
//On Sunday, they did it again.
“We want to show that the spirit of Hong Kong people is the same, that it won’t change despite all the actions done by the police and the government to stop us and suppress us. We still have hope, no matter wha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asia_pacific/half-a-year-on-hong-kongs-pro-democracy-movement-shows-its-still-strong/2019/12/08/f7314d92-17ee-11ea-80d6-d0ca7007273f_story.html
《The Telegraph》
//“We’re now seeking not only our five demands but also retaliation against the police and the government”//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19/12/08/hundreds-thousands-march-hong-kong-largest-protest-weeks/
《The Guardian》
//“I want Hong Kong to return to the normal Hong Kong. If Hong Kong is to turn into China, I’d rather die. We won’t win, but I will fight till the end of my life.”//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dec/08/hong-kong-democracy-protests-continue-into-seventh-month
《The New York Times》
//“We want Hong Kong to continue being Hong Kong. We don’t want to become like China.”//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07/world/asia/hong-kong-protests-us-chamber-commerce.html
《Al Jazeera》
//"We're running out of options. We've got no hope for our government knowing it's Beijing that's propping it up. But I know this is a long-term struggle."//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19/12/mass-hong-kong-pro-democracy-rally-marks-months-protests-191208163357209.html
《Wall Street Journal》
//a renewed sign of demonstrators’ determination to wrest democratic concessions from their leaders.//
https://www.wsj.com/articles/six-months-on-hong-kong-protesters-fill-city-streets-to-press-demands-11575793436
《Deutsche Welle (DW)》
//"I will fight for freedom until I die because I am a Hong Konger.
Today is about standing with Hong Ko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ttps://www.dw.com/en/hong-kong-unrest-huge-rally-marks-6-months-of-protests/a-51575820
《France 24》
//"No matter how we express our views, through peacefully marching, through civilised elections, the government won't listen. It only follows orders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ttps://www.france24.com/en/20191208-hong-kong-protesters-to-mark-6-month-anniversary-of-pro-democracy-movement
#FightForFreedom
#StandWithHongKong
seventh中文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榮光歸上帝定香港 #MorganFreeman扮上帝又係僭越喇 宗教研究的學者朋友及宗教領袖,如陳雲提出:《願榮光歸香港》是僭越了上帝。他們認為榮光是只歸於上帝的。 我既不是神學專家,亦沒有自立宗派,我試圖由簡單的翻譯問題去切入,有錯請指正。
因為聖經原文以希伯來語、亞蘭文及希臘文寫出,譯本只能夠盡可能地翻譯出聖經的原意。由於我不認識原語文的關係,我嘗試用King James的英文譯本與繁體中文和合本去比較。(香港其中一位認識這幾種語文的權威,相信是中大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的夏其龍神父。
Too long dun read,因為文章太長,我將個結論寫在前面。無論「榮光」與「榮耀」在King James的英文譯本都只是用同一個字「Glory」。在和合本的中文聖經,「榮耀」是用於對上主的讚美,因此榮耀應該是歸於上帝的。但和合本在使用「榮光」時,可帶有物質性的意義,又或者是上帝的代名詞。因此榮光降臨人間,就有一種「願祢的國來臨」、「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的意味。加上,在《約伯記》中文翻譯了約伯曾經有「榮光」。不過,在「願榮光歸香港」這裏用「歸」字,就好像有少少主次不分。因此,個問題不是「榮光」誰屬,而是在於個「歸」字可改為「降臨」。
#聖經研究
--長文開始--
在聖經英文版本裡Glory 這個字經常出現,但係在不同的意義上中文會翻譯成「榮耀」及「榮光」,在讚頌上帝是我們會傾向選擇用「榮耀」,如以下的經文:
(約書亞記 7:19 Joshua 7:19)
約書亞對亞干說:我兒,我勸你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他面前認罪,將你所做的事告訴我,不要向我隱瞞
And Joshua said unto Achan, My son, give, I pray thee, glory to the LORD God of Israel, and make confession unto him; and tell me now what thou hast done; hide it not from me.
(歷代志上 16:28 I Chronicles 16:28-29)
民中的 萬 族 啊 , 你 們 要 將 榮 耀 能 力 歸 給 耶 和 華 , 都 歸 給 耶 和 華
"give to the Lord glory and strength...give to the Lord the glory of His name."
(詩篇 62:7 Psalms 62:7)
我 的 拯 救 、 我 的 榮 耀 都 在 乎 神 ; 我 力 量 的 磐 石 、 我 的 避 難 所 都 在 乎 神 。
"In God is my salvation and my glory."
(耶利米書 13:16 Jeremiah 13:16)
耶 和 華 ─ 你 們 的 神 未 使 黑 暗 來 到 , 你 們 的 腳 未 在 昏 暗 山 上 絆 跌 之 先 , 當 將 榮 耀 歸 給 他 ; 免 得 你 們 盼 望 光 明 , 他 使 光 明 變 為 死 蔭 , 成 為 幽 暗 。
"Give glory to the Lord your God."
在形容一種物質(substance)時,和合本會選擇用「榮光」英文版亦為Glory
(出埃及記 24:16 Exodus 24:16)
耶 和 華 的 榮 耀 停 於 西 乃 山 ; 雲 彩 遮 蓋 山 六 天 , 第 七 天 他 從 雲 中 召 摩 西 。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abode upon mount Sinai, and the cloud covered it six days: and the seventh day he called unto Moses out of the midst of the cloud.
(出埃及記 40:35 Exodus 40:35)
摩西不能進會幕;因為雲彩停在其上,並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 。
And Moses was not able to enter into the tent of the congregation, because the cloud abode thereon,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filled the tabernacle.
(哥林多前書 15:41 1 Corinthians 15:41)
日 有 日 的 榮 光 , 月 有 月 的 榮 光 , 星 有 星 的 榮 光 。 這 星 和 那 星 的 榮 光 也 有 分 別 。
There is one glory of the sun, and another glory of the moon, and another glory of the stars: for one star differeth from another star in glory.
在代表了上帝,或上帝象徵時,和合本亦會選擇用「榮光」英文版又為Glory
(出埃及記 16:10 Exodus 16:10)
亞 倫 正 對 以 色 列 全 會 眾 說 話 的 時 候 , 他 們 向 曠 野 觀 看 , 不 料 , 耶 和 華 的 榮 光 在 雲 中 顯 現 。
And it came to pass, as Aaron spake unto the whole congreg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that they looked toward the wilderness, and, behold, the glory of the LORD appeared in the cloud.
(約翰福音 1:14 John 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And the Word was made flesh, and dwelt among us, (and we beheld his glory, the glory as of the only begotten of the Father,) full of grace and truth.
(以西結書 43:4 Ezekiel 43:4)
耶和華的榮光從朝東的門照入殿中。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came into the house by the way of the gate whose prospect is toward the east.
(民數記 16:19 Numbers 16:19)
可拉招聚全會眾到會幕門前,要攻擊摩西、亞倫;耶和華的榮光就向全會眾顯現。
And Korah gathered all the congregation against them unto the door of the tabernacle of the congregation: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appeared unto all the congregation.
(利未記 9:6 Leviticus 9:6)
摩 西 說 : 這 是 耶 和 華 吩 咐 你 們 所 當 行 的 ; 耶 和 華 的 榮 光 就 要 向 你 們 顯 現 。
And Moses said, This is the thing which the LORD commanded that ye should do: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shall appear unto you.
當然我們亦都見到有些時候,應該翻譯成為自豪感嘅榮耀,會被翻譯為榮光
(哥林多後書 3:9 2 Corinthians 3:9)
若是定罪的職事有榮光, 那稱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
For if the ministration of condemnation be glory, much more doth the ministration of righteousness exceed in glory.
之於榮光可以在屬於人間的呢?約伯記記錄了約伯與他的朋友辯論,「你們果然要向我誇大,以我的羞辱為證指責我,該知道是神傾覆我,用網羅圍繞我。 因委曲呼叫,卻不蒙應允;我呼求,卻不得公斷。神用籬笆攔住我的道路,使我不得經過;又使我的路徑黑暗。
(約伯記 19:9 Job 19:9 )
他剝去我的榮光,摘去我頭上的冠冕 。
He hath stripped me of my glory, and taken the crown from my head.
seventh中文 在 CH Music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劇場版 空の境界 第七章 殺人考察(後)》
seventh heaven
作詞:梶浦由記
作曲:梶浦由記
編曲:梶浦由記
歌:Kalafina
版權聲明:
本頻道不握有任何音樂所有權,亦無任何營利,一切僅為推廣用途。音樂所有權歸原始創作者所有。請支持正版。
Copyright Info:
Be aware this channel is for promotion purpose only without any illegal profit. All music's ownership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reators.
Please support the original creator.
すべての権利は正当な所有者/作成者に帰属します。あなたがこの音楽(または画像)の作成者で、この動画に使用されたくない場合はメッセージまたはこのYoutubeチャンネルの概要のメールアドレスにご連絡ください。私はすぐに削除します。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不妨按下喜歡和訂閱,你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最大原動力!
If you like my videos, please click like and subscribe! Thx :)
粉絲團隨時獲得最新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chschannel/
Check my Facebook page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chschannel/
背景連結 / Background Album :
https://imgur.com/a/VQU9q
日文歌詞 / Japanese Lyrics :
歌って欲しい
静かな愛の言葉
泣いていたのは 貴方のせいじゃなくて
夜の中に消えて行った
淡雪に別れを告げたの
闇の中から聞こえた胸の鼓動が
やっと痛みを私に教えてくれた
この傷に口づけて
儚く触れ合う指を
離さないでいて
ずっと
こんなに明るい世界へ
君が私を連れて来た
眩しくて眩しくて
何も見えない 光の中
強く抱きしめていて
凍えた吐息を分け合い
貴方と私の
名残の雪が溶けて
それは夢のような
日々の中
貴方が笑ってる
それだけでいい
ただ傍にいるから
もう一人じゃない
ずっと
二人で行く
まほろば
歌って欲しい
君の 僕の
夜の 朝の
海の
空の調べ
中文歌詞 / Chinese Lyrics :
想聽你吟唱
一曲寧靜地愛的告白
之所以會流淚並非是被你勾起傷心
而是在夜色中,向漸漸消融的
那淺雪,道一聲再見而已
黑暗中嚮起的這陣心跳聲
終於讓我知曉何謂痛楚
輕吻我心頭這道傷痕
握緊短暫相觸的指尖
別再放開
直到永遠
這片如此明亮的世界
是你帶著我一路走來的
耀眼奪目
置身於光芒中,讓我什麼也看不見
緊緊地相擁
分享冰凍成白雪的呼吸
讓屬於你我之間
最後的殘雪漸漸融化
在如夢似幻的
每一天中
有你的笑容
就已經足夠
我已習慣有你陪伴
再也不是孤獨一人
直到永遠
我們一同前往
人間天堂
想聽你吟唱起
響徹你的、響徹我的
響徹夜晚、響徹清晨
響徹大海
響徹天空的旋律
seventh中文 在 WillWill FunHous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多點FunHouse
https://www.youtube.com/funhousewillwill168
https://www.facebook.com/FUNHOUSEWILL
工作相關聯絡:waz0109@gmail.com
『用心影片的質量是原則的 而你們的支持也是我的榮幸 』
贊助FunHouse 鏈接 : https://youtube.streamlabs.com/funhousewillwill168#/
==================
玩更多《PS 劇情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funhousewillwill168/playlists?sort=dd&view=50&shelf_id=20
玩更多《手機遊戲 玩法攻略》▼
https://www.youtube.com/user/funhousewillwill168/playlists?sort=dd&view=50&shelf_id=23
-------------------------------------
試玩評價《PS4遊戲》▼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h5fzsCs9DsYsFytPHLUHRltXiXYd19m
推薦評價《最新手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h5fzsCs9Dt9hjyqGyXE4Ztyh6_2BGUs
**********************************
seventh中文 在 Laowu老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以最高畫質Max Settings錄製
LIKE & SHARE如果你還想繼續看下去
關注我的頻道別錯過任何更新 : http://goo.gl/3TVkJT
關注老吳Facebook個人帳號 : http://goo.gl/c0a2DW
其他試玩影片清單: http://goo.gl/HQ51D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Order: 1886 將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改頭換面成為一個傳說與科技並存的時空,是一個將歷史改寫的遊戲。玩者將成為騎士團的菁英隊員之一,投身一場延續了數個世紀的戰爭,決定歷史的去向。
遊戲以熟知的歷史為基礎加以改編,賦予維多利亞時期倫敦全新且獨特的面貌。在這個神話與科技同時存在的平行歷史世界中,玩家將扮演菁英騎士團的老練成員加拉哈特爵士,使用當代的高科技武器對抗強大且古老的敵人,置身投入一場已持續數百年之久的戰爭,以改變歷史的走向...
The Order: 1886 is set in an alternate history London, where an old order of knights keep all of the world safe from half breed monsters, who are a combination of animal and man. In the game's history, around the seventh or eighth centuries a small number of humans took on bestial traits. The majority of humans feared these half-breeds and war broke out. Despite the humans outnumbering the half-breeds, their animal strength gave them the upper hand in centuries of confl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