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軟體科技公司組織圖
聽過美國中大企業分工很細,好奇美國軟體科技公司的組織架構長什麼樣嗎?當然,每家公司都不一樣,職稱也稍微有所不同,但看一下,你適合哪個工作?
CEO / Department President/ General Manager 執行長/部門總經理
- Chief Product Officer 產品長
- Product Manager 產品經理
- Product Owner 產品負責人
- Product Specialist 產品專員
- Growth Manager 成長經理
- Program Manager 專案經理
- Scrum Mater 敏捷開發導師
- Technical Project Manager 技術專案經理
- UX Designer 用戶體驗設計師
- UI Visual Designer 視覺設計師
- UX Researcher 用戶體驗研究員
- Content Strategist 內容策略師
- Product Marketing 產品行銷
- User Acceptance Tester 用戶接受測試員
- Marketing Researcher 行銷研究員
- Chief Data Officer 數據長
- Data Engineer 數據工程師
- Digital Product Analyst 數位產品數據分析師
- Business Analyst 商業分析師
- Data Scientist/ Modeler 數據科學家/建模師
- Marketing Analyst 行銷分析師
- A/B Testing Analyst A/B測試分析師
-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科技長
- Web Front-end Developer 網站前台工程師
- App Front-end Developer 應用程式前台工程師
- Back-end Developer 後台工程師
- QA Manager 品管經理
- Site Operation/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 網站可靠性工程師
- Architectural Engineer 系統建構師
- Application Security Engineer 應用程式資訊安全工程師
- Machine Learning/AI Engineer 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工程師
-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行銷長
- Brand Manager 品牌經理
- SEO Manager 搜尋引擎優化經理
- Paid Search Manager 關鍵字廣告經理
- Display Ad Manager 網路顯示廣告經理
- Email Marketing Manager 電子報行銷經理
- Traditional Media Manager 傳統媒體行銷經理
- Out of Home Media Manager 戶外廣告行銷經理
- Event Marketing Manager 活動行銷經理
- Activation Marketing Manager 店頭行銷經理
- Social Media Manager 社群媒體行銷經理
- Public Relations Manage 公關經理
- Community Manager 社群經營經理
- Affiliate Marketing Manager 結盟行銷經理
- Chief Finance Officer 財務長
- Accounting Manager 會計
- Finance Manager 財務
- Strategy Manager 策略師
- Chief Operation Officer 營運長
- Sales 業務
-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商業發展經理
- Partner Manager 夥伴經理
- HR 人力資源
- IT 資訊科技
- Operation and Supply Chain 營運與物流
- Customer Service 客戶服務
- Legal 法務
- Procurement 採購
- Chief of Staff 特助
P.s. 我的專業是產品管理和行銷,所以其他部門的可能沒有很完整,參考就好。😊
P.s. 行銷部分通常軟體公司沒有這麼多職位,我是參考美國零售公司的組織架構。😄
__
❤️ 阿雅履歷範本借你用 https://bit.ly/2T6FX5S
❤️ 需要職涯建議,粉專傳訊息給阿雅!
❤️ 追蹤阿雅IG @AnyaCheng0908
❤️ 加阿雅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anyacheng/ (記得幫阿雅按讚技能喔)
❤️ 更多工作和實習機會在「慌世代拓荒時代」臉書群組
❤️ 五分鐘讓矽谷獵頭找到你(上)https://bit.ly/2vuP5Is
(下)https://bit.ly/3afc5d2 (記得幫我鼓掌 長按可以拍多下喔!)
❤️ 履歷上該不該寫推薦人? https://bit.ly/2Wegv0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ui ux designer人工」的推薦目錄: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CloudMile 萬里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心得] 聽說你想成為UI/UX設計師(二) -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UI/UX Taiwan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Highest UI/UX Designer Salaries! ($50000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Jobs | Taiwan Gold Card 的評價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UI/UX設計師工作滿一年心得-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成為ui設計師的推薦與評價,DCARD和嫁給RD 的UI Designer ... 的評價
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找工作計畫第一期介紹-0908
上個月寫了個 “七夕來談談找工作,兩個現在開放的職缺及更多未來工作機會”, 介紹了在我公司姐妹組的職缺機會及找工作計畫的發想及問卷, 因為最近工作超忙, 晚上及週末需要加班,所以一直沒有更新進度。今天和大家大概更新一下我的想法及第一期的介紹,未來的相關更新會直接寄到 email, 和部落格及粉絲頁的文章會做區別,這樣不同類型 email 訂閱的讀者才不會被不相關的訊息干擾,部落格或是粉絲頁就不會再分享工作職缺的資訊。
之前找工作的計畫表格現在關閉了, 如果有興趣得到未來分享職缺的讀者, 請由以下新的表格來訂閱!
當初會想要有這個計畫是因為軟體工程師常常會得到各種 recruiter 的信件, 詢問你是否有興趣嘗試新的機會, 如果你在矽谷或是大型科技公司的工程師, 這類信件會更多更頻繁。 之前親愛的老婆在找工作時,我介紹了許多機會給她, 她也因此有得到許多面試機會。
一般而言, 工作機會我覺得有分幾種, 大公司的 recruiter 通常會有針對性,想要找特定技能的人, 所以介紹不一定有用,再加上我之前的文章 “最有效得到面試的方式- 內部推薦: 尋找內推資源 & 歹晚郎互助網絡”,如果你想要找大公司的職位也可以從網絡尋找熱心幫忙的台灣人幫你內推。
另外一種 recruiter 是第三方的 recruiter, 他們可能一次為不同種類公司找尋候選人,他們的薪水來自於介紹的候選人到公司面試並且最後得到工作上班。 這類型 recruiter 的好處是他們一次為許多公司找人,如果一個機會沒有成功, 有時候也會再努力幫你安排其他合適的機會。 之前介紹老婆的許多機會,很多也是這類第三方的 recruiter 幫忙安排面試的。
未來介紹的工作機會, 主要可能就是像這類型第三方 recruiter 介紹的機會, 還有我從一些朋友們得知的機會。因為很多都是在美國的職缺, 在之前表格中得知, 許多讀者沒有美國合法的工作簽證。 沒有簽證的話,公司要雇用你得等到 2020 年 4 月才可以幫你申請工作簽證,2020 年 10 月才生效,因此, 我特別也找尋台灣的朋友,還有之前認識 meet.job 的 co-founder Lily 幫忙介紹台灣或是亞洲當下熱門職缺機會。
其實我也沒有太詳盡的規劃, 很多就是有機會問問聊聊, 覺得可以嘗試就分享看看。如果你是積極的找工作,建議你主要找工作的機會還是利用像我之前文章提到的各種平台來找機會 “主動出擊- 我要找工作了,現在美國都用什麼找工作?哪個網站平台能讓我有較多面試機會?” 。
以下是第一期 0908 分享的機會
美國 4 個工程師類型 (第三方 recruiter) + 1 個 Product Manager
1. Company: Affirm
Roles: Fullstack and Backend Engineer
Location: SF
Requirements: 3+ years and python experience
Description: Consumer focused, no fine print, lending platform founded by Max Levchin (cofounder of PayPal)
$1.2B in funding, valued at $2.9 billion.
Visa Sponsorship: Yes. H1B or TN
2. Company: Flexport
Roles: Fullstack and Backend Engineer
Location: SF
Requirements: 4+ years and ruby/rails exp
Description: We are disrupting the world of global trade. Valued at $3.2 Billion. Over 1,000 employees and a recent $1B SoftBank investment
Visa Sponsorship: Yes. H1B or TN
3. Company: Lyric
Roles: Senior/Principal Backend Engineer
Location: SF
Requirements: 5+ years and python or ruby exp
Description: A tech and data-powered real estate and lifestyle hospitality company. Recently received a $160M investment from Airbnb
Visa Sponsorship: Yes. H1B or TN
4. Company: Grand Rounds
Roles: Frontend, Backend, Fullstack Engineer, Data Scientist
Location: SF
Requirements: 5+ years and python or ruby or java exp
Description: Grand Rounds is using deep learning and deep data for employers to get a personalized, high-performance network at scale, while their employees get the tools and support needed to navigate their care on their own terms.
以上 4 個職缺請 email Ben Markowitz 他的 email 是 ben@techees.com, 附上你的履歷,以及想要嘗試的公司職缺,並讓他知道你是 Brian Hsu 介紹的。
Product Manager, Revenue Growth @Life360, San Francisco
請直接從這個連結投履歷
台灣 3 間公司(工程師、PM、Designer)
MaiCoin: 前端、後端、測試工程師、Product Manager、Product Designer等等
之前和 MaiCoin 大師士旗有直播,談他從臉書、Netflix、Yahoo、Spotify 軟體工程師,今台灣新創工程師的各個經歷及找工作經驗,台灣區塊鏈新創的觀察。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的話, 可以從這裡觀看。MaiCoin 有著前 Google 及 Facebook 資深員工坐鎮, 有許多成長空間(個人 & 公司 & 產業)並且薪水是很有競爭力的(工程師年薪保證百萬以上)。 他們有眾多工程及非工程的職缺,歡迎查看及一起改變世界歐!
Grindr 台灣: iOS、Android、 全端工程師、資深大數據工程師等等
之前和 Grindr 的 行動開發 VP Alexander 有直播,談如何成為頂尖的行動開發工程師,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的話, 可以從這裡觀看。Grindr 有許多前 Facebook 的工程師坐鎮,公司的工程師實力很強,薪水也很有競爭力(工程師年薪保證百萬以上), 現在台北辦公室有很多職缺,歡迎在台灣的朋友們申請。
Appier: (Sr.) Backend Engineer
需求人數10+位,專精於人工智慧與跨螢技術的新創公司沛星互動科技,曾被 CB Insights 評選為「 2018 年全球 100 大人工智慧企業(AI 100) 」。從我的了解是專注於人工智慧的科技公司,台灣 AI 大數據新創,這個職位的薪水年薪是 100 到 300 萬台幣!
新加坡 1 間公司 (Designer、Software Engineer (Mobile、Front-end、Server、DevOps)、Data Engineer、Product Manager)
Shopee Singapore: UI/UX Designer、Software Engineer (Mobile、Front-end、Server、DevOps)、Data Engineer、Product Manager 等等。
蝦皮的新加坡總部、聽說發展快速。建議在台灣月薪 6 萬以上,英語流利達工作水準的人,可以考慮應徵。
以上是我最近知道的職缺,預計每 1 ~2 週分享我知道熱門機會。若你有任何建議的話,歡迎留言。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9/job-searching-update-0908.html
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CloudMile 萬里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JoinCloudMile CloudMile萬里雲強力徵才中 📣
CloudMile萬里雲的夥伴各自專精於雲端科技、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我們相信科技引領未來,也將帶領香港與新加坡的跨國團隊,為亞洲客戶把握發展趨勢、掌握市場商機。
【履歷投起來👉http://se.piee.pw/DU5D4】
📦 Web Frontend Engineer 網頁前端工程師
📦 Project Manager
📦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機器學習工程師
📦 Backend Engineer 後端工程師
📦 Google Cloud Platform 數據工程師 (Data Engineer)
📦 Google Cloud Platform 雲端工程師 (Cloud Engineer)
📦 UI/UX Designer
📦 品牌行銷經理
📦 人資主任
📦 Product Manager
#JoinCloudMile一起打造更完善的科技服務
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UI/UX Taiwa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Cocoaheads Taipei有人問我有沒有UI/UX 的社團,當時就我所知是沒有的, ... 智能產品如何設計,讓你從GUI Designer 變成CUI Designer,站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新風口。 ... <看更多>
ui ux designer人工 在 [心得] 聽說你想成為UI/UX設計師(二) -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版友好,繼上一篇介紹了成為UI/UX設計師的必備能力有哪些之後,本文會分享如何
利用常見的求職平台,更進一步了解現在的市場需求,並以此檢視自己的能力培養規劃是
否在對的方向上。請大家不吝批評或給予反饋,謝謝~
對上一篇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用同樣的標題在版上搜尋就可找到囉:)
網誌好讀版:https://enntang.com/ui-ux-designer-tips-before-start-2/
在理解UI/UX設計師可能需要的技能後,大家可能會開始思考實際上要怎麼得到面試機會
,在進入到作品集的階段前,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準備:
先知道你想要應徵的職位,都要求你具備怎樣的能力呢?
就像在開發產品之前,要先針對目標使用者進行調查一樣的道理,今天「你」就是一個產
品,轉職的過程就像是進行規劃設計和製作,充實必備的技能後,還要在就業市場裡被好
好的包裝,而製作履歷和面試的過程就是在兜售你這個產品。
目標使用者是誰?當然是公司。
### 把104當自家廚房逛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何了解就業市場的行情和趨勢變化,最快的方法是打開104
或Cakeresume等就業媒合平台,輸入關鍵字「UI」或「UX」,再留意一下職務分類(有些
工程師的職缺也會包含UI字眼),立刻會得到數量龐大的搜尋結果。
https://enntang.com/wp-content/uploads/2020/12/ui202012104_2020-12-11_17-45-58-
2048x1344.png
https://enntang.com/wp-content/uploads/2020/12/ui202012CakeResume__2020-12-11_1
7-45-33-2048x1232.png
可以沒事就逛一下,廣泛了解各家公司對於職缺的需求,逛到像在自家廚房一樣熟;在看
職缺同時,也可以進去該間公司的介紹頁面和官網詳細閱讀。
大量、持續地閱覽媒合平台的職缺資訊,有以下好處:
1. 可以觀察出哪些是萬年職缺。(你懂的)
2. 能夠深刻理解UI/UX設計師的薪資行情變化。幸運的是,待遇四萬以下不得在徵才資訊
上寫面議的法案通過後,大部分的UI/UX設計師職缺都能夠看得到薪資範圍。就我對今年
(2020年)職缺的觀察,Junior(初階設計師)的月薪大概落在35K~50K之間,Senior(
資深設計師)則有機會爭取60K甚至百萬年薪的都有,依照產業和分紅的機制各有落差。
3. 直接了解職缺的需求。
### In House 與 Agency 的差別
此外,開出UI/UX設計師職缺的公司大約有以下兩大類,他不一定會寫出來,但可以從公
司本身的性質和職務需求推敲出來:
In-house:品牌端,也就是要為某一個品牌(或旗下所有子品牌)服務。在品牌端擔任設
計師就像在跑長跑,要長期面對同一批客戶(也就是內部的PM和高層),持續觀察同一批
競爭對手,在任職期間持續地為公司品牌打造更好更進步的形象和流程。好處是可以長期
專注研究領域、理解該品牌的用戶,但可能只能參與到某部分流程的優化,而較沒有從0
到1、將公司產品從頭規劃設計起的機會。
Agency:代理商,也就是俗稱的接案公司。小至工作室模式、大至有完整的顧問團隊,Ag
ency 通常以 case by case 的方式為各種客戶開發軟體或提供商業解決方案,而UI/UX設
計師須在短時間內吸收不同產業的知識、在各種風格迥異的設計作品和客戶(?)作轉換,
就像在跑短跑,可以快速累積不同領域的作品,但缺點是在特定領域深耕的機會相對較少
,而且較沒有辦法驗證設計成果,因為不一定有數據可以追,而且客戶把作品拿回去之後
有高機率會自己改XD
可以參照:畢業後,哪種才是你要的設計師生活? 來深入理解以上兩種公司類型的差別
。
### 實際演練
以壹壹柒柒這間公司為例,他在2020年12月時於104人力銀行(https://www.104.com.tw/
job/68896?jobsource=2018indexpoc)開出的職務需求如下。
https://enntang.com/wp-content/uploads/2020/12/Untitled.png
我們可以抓出以下重點:
1. 起薪35K,並且不要求經歷,所以這是一個入門的職缺。
2. App / 網頁產品的UI設計和跨部門協調,這些都是基本盤。「熟悉 Android/iOS/Web
等平台的設計規範、解析度規格與使用者體驗,配合工程師輸出不同平台之元素。」指的
是了解你要設計的介面所屬的平台規範,包含切圖出來給工程師。關於切圖的方式已經有
相當多學習資源,可以手切也可以利用zeplin這種協作工具快速產生。
3. 支援行銷文宣,這個依公司而異,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接受。
然後以Kdan Mobile這間公司為例,同年在Cakeresume(https://www.cakeresume.com/co
mpanies/kdan-mobile/jobs/senior-ui-designer-tainan-tainan)開出的需求則是:
https://enntang.com/wp-content/uploads/2020/12/Untitled-1.png
抓出重點:
這個職缺要求四年以上的經驗,所以他徵的是老手。除非有相當厲害的想法或有過人的Si
de Project可以展示,否則新手基本上不會有機會。實際上這個年份都會有一個寬限的範
圍,不會寫N年就是打死N年不可撼動,你從業的年資大概往回減0.5年就可以試著投履歷
了!(但一定要是UI/UX職位。轉職過來的年資一定是從0開始算。)
提案技巧:這代表要跟客戶來回溝通,要有一定表達設計理念的能力,甚至談判斡旋的技
巧。
加分條件所提到的多媒體技能:有提到就代表工作上會用到。和前面所述一樣,每間公司
可能都會有一些額外的工作需求,就自行拿捏這個薪水範圍內你能不能接受做一些跨領域
的事情。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個求職網站之外,這些平台也提供了許多徵才訊息,薪資也蠻透明的,
建議也常去上面看看。
CakeResume:再次推薦這個平台,我在求職期間這個網站幾乎是常駐性地一天刷兩次,職
缺需求都寫得很清楚,薪資也足夠透明。
Yourator:以新創公司為主軸的徵才平台,對熱血的Startup環境有憧憬的話這會是很好
的管道!
Meet.jobs:以海外的中高階工作為主軸,但也不乏國內(雙北為主)的設計工作徵才訊
息,比較特別的是有就職獎金和推薦(推薦朋友應徵工作成功)獎金可以拿。
UI/UX Taiwan:台灣知名的UI/UX設計界臉書社團,上面不時會出現一些徵才PO文。除了
求職之外也是吸收知識的好地方。
### 還有其他的方式嗎?
參加工作坊、社團或想辦法進入UI/UX設計師的群組,直接打入這個圈子,除了能得知第
一手的消息外,也能拓展所見所聞,讓自己的資訊保持在最新的狀態。
追蹤台灣幾個知名設計專欄如AAPD、設計大舌頭也是follow職場變化的優良管道,也可以
提供有別於需求方(公司)角度、較貼近供給方(設計師)本身的觀點。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打仗之前要先有戰略。
### 重點整理
1. 再次強烈建議一定要沒事就上去逛職缺XD
2. 留意 Junior & Senior、In House & Agency 職缺的差別
3. 持續吸收新知。職場的變化比想像中快,千萬別拿了過時的薪水,做著不合時宜的工
作。
無論是尚未畢業的學子,或是已經出社會想要轉職成UI/UX設計師的人,學習和碰壁所花
費的時間都太過寶貴。利用瑣碎的時間蒐集資訊,妥善分配自己擁有的資源,再集中火力
學習必備的技能,就像在RPG遊戲中規劃最佳蒐集寶物的路線,總是能省下繞路的時間。
老樣子,祝福各位探索與求職順利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37.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10266297.A.B9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