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新思考英語學習: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 ★
我在不同的文章裡多次強調,對於英文老師而言,用心研究和批改大量學生作文和口說作業的英文的重要性。因為唯有如此,才能透徹地了解到學生的困難處,後而想辦法找合適的下手處幫助學生。也能夠幫助學生如何「自學」,乃為語言學習的一大目標 (也是自己所教授的改變一生文法班的終極目標)。
這次談的現象,是在長年觀察學生寫作中(幾乎不管哪一國人),結論出可以說是最嚴重的一個現象( 之一)。而這樣的現象,可由下面這句話做說明:
“...it provideS me WITH an opportunity to get AN overview of a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nd to *discuss (WORD CHOICE) advanceD techniqueS of semiconductors...”
(大寫的是修訂)
短短的一句話中,可看出至少8個錯誤。但以討論的內容和整體sentence structure來看,可知道這學生英文一定不差。但在寫作 (output)的過程當中,完全性地忽略了 (或錯用)很多的 “function words”, 也就是所謂的冠詞、連接詞、介係詞、助動詞等長期以來被很多語言學家認為,不太carry meanings 的字群 (這樣的觀點備受爭議; 但大致方向為 I school yesterday 這樣的句子, 大多人可以拼湊出I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 一句子,讓即便文法大錯也溝通無礙 ).
對此現象,不少學者利用「母語影響」來解釋。而近10年較主流的解釋是由 Bill VanPatten Clahsen & Felser, Nick Ellis 等學者提出。
Dr. VanPatten 提出的 “The Meaning Primacy Principle” 認為,學生在寫和說時 (其實閱讀也是),通常會讓所有的腦資源優先處理 “meaning” (通常由動詞、名詞、形容詞呈現) 而非 “form”. 而 Clahsen & Felser 所提出的 “The Shallow Structure Hypothesis” 也認為 “the representations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compute during processing (i.e. 閱讀、聽..) contain less syntactic (文法上的) detail than those of child and adult native speakers.” 簡而言之,受到母語的影響,跟母語人士比起來,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習慣性地忽略掉一些文法小細節,因很多學生錯誤地認為,那些東西不會影響到他們意思的表達 (因而在學習時不注意它們)。
有鑑於此,我常常跟學生講,要我們現在做到自己檢查得出來我知道還太難。一則思考模式早已被母語洗腦,一則有些文法本來就不知如何使用 (e.g. 冠詞系統)。現有的下手處, 就是在看原文書和英文文章時,多去注意母語人士如何使用那些文法小細節。閱讀可以有很多purposes, 可以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reading for pleasure, reading for learning vocabulary, reading for gaining information, 也當然可以 reading for learning grammar. 但要學習地最有效率,一次讓自己不要focus在兩種purposes以上。
將注意文法小細節的awareness培養起來後,就離進步的路不遠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