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己任老師分享」
最近幾個月來不知道為什麼常常想起“楊小佩”,雖然知道她已經逝世三十多年,可是她的琴聲與最後一次跟她在一起的情景仍然常常出現在眼前。郭英聲說他生平拍的第一位女孩就是“楊小佩”,而“楊小佩”在那個年代,是與陳必先齊名才華洋溢的鋼琴家。 雖然她身材瘦小,但鋼琴在她手下卻像個玩具,第一次聽小佩彈琴,立刻被她的琴音迷倒,而更讓我注意的卻是她雙眼中透露出來的憂鬱與哀傷。今天在網路上不經意看到了這篇「遺言」,一眼就認出那位「佩吉·楊」就是楊小佩!她的故事可以為天下父母鑑!「遺言」很長,請耐心的看完。
.....................................
“可憐天下父母心和錯位的愛”
佩吉·楊,42,台灣人,台灣著名鋼琴家
這份遺言是根據我收到的幾盒錄音帶謄寫的,費時不少,是所有遺言中最長的一份,但完成後感到很值得。
寄磁帶的人是遺言中提到的那個被稱為 L 的人。
你好,親愛的先生或女士:
首先我非常感激你給了我這個能讓我說出自己生命中故事的機會。
我不想走,也不能走——這是我此刻最最想說的話。
此刻我對自己的生命已沒有太多的留戀,除了父母和我在音樂界和非音樂界的朋友,當然還有萊昂,我再也無法見到的法國戀人。
可是我的女兒尼娜才只有 9 歲呀!
我不敢想,她從此必須活在一個沒有媽媽的世界裡,這是何等殘酷的一件事啊!
我已經是肺癌晚期,本來就又瘦又小的身體經過多次放、化療現在已經脫了形,加上掉光了頭髮,你可以想象我的樣子有多難看。
我那樣注重外貌,愛漂亮,現在卻對自己的一切都無能為力了!
前天小尼娜來過了,她從看到我的第一眼就大哭起來,哭得那麼傷心。
我從她的哭聲裡可以聽出來,她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媽媽,有可憐我的成分,有不懂,還有媽媽變成了這個樣子,她不知該對誰發火的憤怒。
我住在加州;今天早上,一個紐約的朋友打電話告訴我,說你在《紐約時報》上登了一個徵集臨終遺言的廣告,然後她小心地問我是否有這樣的需要,如有,她可以代勞記錄和郵寄。
我不知道你是誰,可是你這樣做真是夠殘忍啊!因為你活生生地把一個人不願意面對的死神提前拉到了面前。
你知道嗎?不論一個人病得多重,離死亡已有多近,他也不願真的相信自己會走,因為我們只熟悉活著時的一切,能看見的生活,而死亡畢竟是件多麼陌生的事!
但我又必須承認,把最後的話留下來對我又是一種多麼致命的需要!
我現在已經不能寫任何東西了,趁現在還能勉強發聲,就把留下的話在電話裡口述給了我在紐約的朋友 L,請她謄寫,然後代為轉寄給你吧。
我一生在台灣教過很多學生,他們當中很多都來了美國,我得病後他們能來的都來看過我了,他們的確都讓我感動,提醒我,在我不太長的生命裡有過他們的身影和關愛。
不過,所有這些人都屬於一個正式的社會的和朋友關係的層面,由於面子和種種其他原因,我一生中最私密的事,是不可能告訴他們的。
只有紐約的朋友 L 我才可以放心地托付。
我與她雖然只是在加州的那所女校裡偶然相遇,並且她還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大陸人,按理我們之間該有很多政治和文化的偏見和隔閡才對,即使不是仇恨,可是她卻在我第一次見到她時就讓我知道,她是一個能夠讓我把生活裡最隱秘的事放心分享的人。
人真是太奇怪了!剛來美國時我只是泛泛地相信上帝,後來生活走入絕境時開始相信西藏密宗。
而遇到這個大陸來的 L,應該是上帝和佛祖的共同安排才對,讓我能將自己一生裡除了作為公眾人物之外發生的最刻骨銘心的經歷有一個寄托之處。
除了她,我真想不出還有第二個更合適的人來做這件事,看來,一些貌似偶然的事,其實早已埋伏了日後的必然。
下面的口述,我的朋友 L 無比耐心地用了三個晚上在電話裡陪著我完成了這個最後的心願,完成之後,我的病情加重,她飛來加州看我,並答應陪我走完最後一小段不長的路。
我出生在台灣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父親在一家報館做編輯,母親結婚後就做了家庭主婦,五年內他們生了我和弟弟。
我很小時就對音樂有一種反常的癡迷和感覺,似乎那裡才是更值得進去探索的世界,充滿了不可言說的秘密。
父親送我去學鋼琴後,我才知道世界上最神奇的東西就是鋼琴。
我不需要任何人督促我練琴,我與琴的關係從一開始就與別的孩子不同,我坐上琴凳就不想再下來,直到我父母硬把我抱下來。
我 5 歲時得了全台灣幼兒鋼琴大賽的冠軍,後來在所有幼兒和青少年組的鋼琴大賽中都名列前茅,不是冠軍就是亞軍,每次得獎後,我都看到父母的極度喜悅,似乎他們卑微的社會地位瞬間得到了提升,我看到他們在接待親朋好友來祝賀的時候,臉上那種發自內心的驕傲。
他們總是對小弟說,你要向姐姐學,為我們這個家爭光。
中學還沒畢業,我就考上了法國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拿到了部分獎學金。
為了完成整個學業,我父母決定全家移居法國,靠打工幫我讀完大學;他們賣掉了家裡所有能賣的東西,似乎不考慮是否再回來了。
看著父親忙著這一切時臉上的決絕表情,我已經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夜裡我獨自暗想,如果我失敗了怎麼辦?可是在父母和弟弟面前,我永遠是一個懂事、聽話和看似樂觀的女兒和姐姐。
後來我的一生都習慣了扮演這個不能改變的角色。
我們到了法國後租了一個便宜的地方住下,父母馬上開始在附近的中餐館和洗衣房找工做。
我每天去上學,進出典雅的貴族式校園環境,坐在精致華美的教室裡聽課、練琴,而我的父母卻在外面做辛苦低微的體力工,強烈的反差讓我心理上感到難以承受的壓力,我只有拼命地學習,忘我地練琴,不敢有半點松懈和歡樂。
我的父親一見到我總會嚴肅地告誡我要努力再努力。
看著由於勞累使他們日漸蒼老的容貌和過早冒出的白髮,我總有想哭的,如果是在台灣,他們並不需要這樣辛苦。
壓力太大時,我開始了抽煙,在法國,十幾歲的女孩子抽煙很尋常,但由於我父母對我的要求很嚴,這事我自然瞞了他們。
我在法國上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參加了當年舉辦的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這是世界上鋼琴界最重要的大賽,父親眼睛裡那種只能贏不能輸的令人發抖的無聲期盼,使我緊張得只能靠拼命抽煙來鎮定自己。
不過,我在真正比賽時,一切都是另一番情景了。
我忘記了自己是誰,忘記了父母的存在;我感到我就是那個飄離自己祖國的波蘭人,他內心的悲苦和悵惘之情讓我產生了極為真實和強烈的共鳴,那些熟悉的旋律好像就是為我量身而寫的。
參賽前的緊張一掃而空,是蕭邦的靈魂拯救了我。
我獲獎後,最讓我難忘的是我父親臉上突然出現的奇怪而扭曲的表情,像哭又像笑,最後發出的聲音竟然是一種近似哭嚎的聲音,嚇得我全身冒出了冷汗。
過了一會兒爸爸才掉下了眼淚,正常地嗚嗚哭起來。
媽媽則用她那雙已經變得粗糙泛紅的雙手不停地擦眼淚,什麼話也沒說,或是說不出來吧。
只有我在法國剛開始讀中學的弟弟自然地表達了他的感情。
他高興而興奮地和我緊緊擁抱,說:
「姐姐,你太棒了,我愛你!」
在向我祝賀的所有人裡,當然有萊昂。
萊昂與我同校,是學大提琴的,高我兩個年級,大我三歲,他溫文爾雅、帥氣、有禮,尤其是他的微笑極具感染力。
我們是在校園裡的一個共同喜愛的角落認識的,我們不約而同地經常在那裡出現;剛來學校不久,由於壓力太大,我特別喜歡去那個安靜又美麗的角落尋找片刻的平靜,而他去那裡竟然也是為了同樣的原因。
萊昂的幽默和熱情讓我緊張的心情得到很大的放鬆;萊昂的父親是巴黎郊區種植葡萄的農民,很支持兒子對學習音樂的選擇,因此他很少有學習的壓力,只有對愛好的甘願付出,這讓我非常羨慕。
我們開始交往後,經常一起沿塞納河騎自行車去郊遊,有時也去他家。
有一次我帶小弟一起去他家玩,他的家人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大家都很開心,萊昂的父母是很浪漫和熱情的人,他們當著我們的面跳舞和親吻,讓人感到特別放鬆,他們還為我們做了拿手的烤鵝,味道好得我這輩子也忘不了。
看得出,小弟很喜歡萊昂。
他聽從了我的叮囑,沒有把我和萊昂交往的事情告訴爸媽。
我們都知道,爸媽為了讓我在巴黎讀書付出了太大的代價,他們一定不會同意我在讀書期間因為交男朋友而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
終於,我以優異的成績從法國國立高等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了。
為了報答爸媽的辛苦付出,我自然開始拼命地找工作,可是,一個中國人在法國找工作是很不易的,我忙了半年卻沒有什麼結果,最後我不得不決定回台灣的大學去任教,因為已經收到了好幾所學校的邀請,這樣我至少可以馬上工作掙到錢,待遇也不錯;而爸媽為了弟弟的學業,決定繼續留在法國。
在我離開法國之前的那個生日,萊昂忽然帶著一大把玫瑰來到我家,當著我爸媽的面向我求婚。
我也第一次告訴了爸媽,我和萊昂已經認識了很久,互相很了解了;萊昂當即表示,他會一生愛我,並為此願意和我一起去台灣生活,他說他可以在那邊教法文和大提琴,只要能和我在一起。
他還說他的父母已經同意了他的選擇,因為他父親當初就是為了和他母親相愛而從比利時的城市來到法國鄉村的。
我父母當時感到非常意外,半天沒有說什麼,然後就是尷尬的沉默。
萊昂難過地離去之後,爸媽才對我說,他們是不可能同意我和這個法國小伙子結婚的。
爸爸很嚴肅地對我說,法國人雖然很浪漫,會送花和說甜言蜜語,但這些都太不實際,不是過日子必須有的;他們還說一看萊昂就不是會過日子的人。
我從小一直是父母的孝順女兒,又是老大,從未頂撞過父母一次,所以我能有的唯一表示就是沉默。
爸爸接著又說,我現在是台灣的著名鋼琴家了,這都是他和媽媽為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才成為可能的,所以我的婚姻必須由他們為我考慮和決定。
那天晚上我幾乎崩潰,僵直地躺在床上,感到自己就要窒息死去。
萊昂是我一生裡唯一真正欣賞我,讓我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讓我第一次體驗到愛的甜美滋味的人。
我從小在父母極為嚴格的管教下生活和學習,對生活裡的其他事情知之甚少,而萊昂為我推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生命中的種種美好和愛情的美麗,還有自由和屬於個人的追求,這些都是我過去不可能知道的。
和萊昂在機場告別時,我泣不成聲;雖然他一直不懂我的父母為什麼要反對自己已經成年的女兒的婚姻選擇,但還是說他可以理解他們是為了我好。
這話不聽還好,一聽我幾乎當場昏倒。
為了我好?我情願不要所有已經得到的學位、獎項,以及一切的一切,只要能和萊昂在一起過屬於我自己的生活。
可是我沒有勇氣反對我的父母,從來也沒有過,那是萊昂永遠也不可能理解的。
那是中國父母與子女之間在幾千年裡形成的比法律還要嚴厲的無形的約定和永遠也還不清的沉重心債。
回到台灣後我很快就開始了工作,多所一流大學的音樂系聘我去任教、當系主任,待遇也都相當優渥。
此外,我在業餘時間也招收學生,收費自然也不低。
那時,我與另外幾個留洋回來的音樂人被稱為台灣音樂界的三大才子。
來找我教鋼琴的人很多,多是家長陪著自己的孩子來的,這些孩子有的具有一定的音樂天賦,更多的卻是父母的一廂情願和為了自己早年失落的自我實現;而這些孩子是我最不喜歡教的,因為他們學起來總是心不在焉。
那時的我和萊昂分手後,心情原本就不好,所以教起這些對音樂沒有感悟的孩子來,忍不住就會大發無名火,有時,下課的時間還沒到,我心情不好就徑自提前走了;家長們從不敢當著我的面有意見,下次還是會恭敬地把孩子送來。
他們都是慕我的名而來,大概都在說服自己接受藝術家的情緒化表現吧。
後來,我喜怒無常的表現大概傳到了我在巴黎的父母那裡,因為他們的來信裡提到了讓我要嚴格自律,因為我是中國人,不能把法國人的自由散漫之風帶回祖國和工作中去。
回到台灣後,萊昂經常給我打電話安慰我,關心我在台灣的生活,可是他聲音裡的失望我完全可以感覺到。
他也來台灣看過我一次,只一次那一次,我幾乎又想放棄一切與他回法國去,忘記生活裡的一切。
當萊昂了解到我是不可能違背父母的心意時,他眼裡流露出的失望如同一把刀扎碎了我的心。
我恨自己,可是結果還是必須向父母妥協。
回台後我生日那天,萊昂從法國定製了一盒紅玫瑰,用航空快遞發送給我。
其實,他完全可以在台灣訂購,但他從來不那樣做,似乎那是不一樣的兩件事。
幾年後,我們的聯繫隨時間的流逝減少了,但是每年我過生日,無論我是在台灣的七年當中還是後來去了美國並結了婚,他都會無一例外地在我生日的當天或提前一天用航空快遞給我一盒象徵永恆愛情的紅玫瑰。
我們分手後的 20 多年裡,他竟從未遺忘過一次。
我回到台灣的第二年,大概是怕我和萊昂藕斷絲連吧,我父親迫不及待地托在台灣的熟人為我介紹了一個台灣的知名商人黃先生,說是介紹,我又怎麼可能拒絕呢?
黃先生一開始對我很感興趣,鍥而不捨地追求我,每天在我教書的校門外面等我一起去喝咖啡或去吃飯。
我知道父母一生為了我不容易,希望我能嫁給一個有錢人,後半生就可以生活無憂了。
而且他們也認為,依我在台灣的聲望,完全有資格與有錢有地位的人攀親。
他們前半生為了培養我,吃了太多的苦,窮怕了,因此我不嫁有錢人是說不過去的。
我知道,感情於我已經是奢侈的事了。
想到此,想到今後的生活,想到萊昂,我開始拼命抽煙。
和這個黃先生在一起,感情自然談不上,但他至少還不讓人討厭。
和萊昂分手後,我就不再奢望能有與他相同的戀愛經歷了。
既然父母竭力促成,我又沒有什麼拿得出去的理由反對,心如死灰的我也就無所謂了。
為了對得起父母,我在認識黃先生三年後和他結婚了。
萊昂知道後祝福了我。
我用蹩腳的法文寫信給他:
「從今以後,我活著與沒有活著已經沒有什麼區別,我也不在乎了。
你趕快找個好姑娘結婚吧,我們今生有緣無分,我身不由己,但我下輩子一定會去找你的,無論如何也不會再離開你!」
婚後不到兩個月,我的先生就第一次打了我。
那次只是因為我說我有課,不能和他一起去他父母家吃飯。
他下手很重,我半天都不敢相信到底發生了什麼。
雖然他之後很低三下四地道了歉,但是不久就有了第二次,似乎是打順了手。
台灣男人打女人就像是打自己的一件物品;總之,婚後的他很快就變成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令人可怕的人。
其實,在我們去巴黎度蜜月的時候,我因為忍不住和過去的朋友一起抽了一支煙,站在一邊的他臉色已經陰沉下來了。
我再也無法專心教書和上鋼琴課;我變得易怒,無端地恐懼,甚至會為了小事而歇斯底裡。
就在這時我發現自己懷孕了,我沒有太多猶豫就去醫院做了墮胎手術,事先沒有告訴我先生。
但他很快就知道了,他和他的家人一直想要兒子,因為他是獨子;那一次他把我打得最重,似乎要打死我,我高聲喊叫,並威脅說要報警他才住手。
隨後我離開了那個位於台北的大宅,住到了朋友家裡。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無法工作,因為身體和精神的原因,我不敢告訴在法國的父母,怕他們傷心。
但還是有人告訴他們了,也許是我先生或他的家人吧。
總之,我父親為此專門回了一趟台灣,我們進行了一次不愉快的談話。
我告訴他我要離婚,他卻說這事讓我想都不要想,為人妻後要先學會忍耐,還說他也打過我母親,但現在他們還不是很好地生活在一起嗎?
我聽了他的話無比悲哀,一字一句地告訴他說,如果不讓我離婚的話我很可能會自殺。
爸爸的臉色立刻變了,他閉上了一會兒眼睛,睜開後終於勉強地點了一下頭。
我又告訴他,離婚後我很想去美國繼續學習,修個鋼琴碩士,父親當時沒說什麼,是直到臨回法國之前才同意的。
他在台灣那些日子又忙了些什麼我不太清楚。
我的先生開始根本不同意離婚,認為丟了他家的臉,可是由於我的堅持,他最後還是不得已同意了。
我一拿到離婚書就飛去了加州。
到了加州,我聯繫了一所著名的私立女校,該校的音樂系非常好。
由於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我便和一個定居加州多年,我在台灣的一個中學同學一起到各地去旅遊。
由於我回台灣後開過多次鋼琴巡回演奏會,加上幾年教授鋼琴課的積蓄,除去寄給父母的錢,我還存下了一些,可以供自己讀完碩士。
我終於開始了全新的生活,感到特別開心。
從那時拍的照片看,那是我的心情和氣色都是最好的時期,有一張照片是在納帕谷(NapaVally)的葡萄莊園品葡萄酒時照的,我做了個鬼臉,樣子很是滑稽可笑。
一天,父親從法國打來電話說,他有一個定居舊金山多年的老朋友俞老伯要見我,並給了我他的電話號碼。
很快我和俞老伯聯繫好在舊金山的漁人碼頭吃午飯。
和俞老伯同去的還有一個叫威廉的體態微胖的中年男人,俞老伯介紹說,威廉在美國出生,他的父母是他的朋友,也是台灣人,還說威廉是個律師,在舊金山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
我立刻猜到了這次飯局的目的,但是由於那個叫威廉的人普通話說得不好,甚至有點好笑,我對他既沒有什麼好感也沒有太多反感,總之,對他沒有任何感覺。
不久,威廉開始給我打電話,約我出去吃飯。
我很猶豫,因為我並不喜歡他,也因為第一次婚姻的陰影還在,因此本能地不想這麼快就再次進入另一個關係。
我多次找借口婉拒了威廉的邀請。
沒想到,我的拒絕似乎刺激了他男性追逐獵物的欲望,他一次次地送花給我,並在我生日那天(大概是從我父親那裡知道的)給我舉辦了一個很大的派對。
那次先是威廉自己打電話給我,緊接著是俞老伯,都讓我一定要去,我實在不好推卻,就和俞老伯一起去了。
來賓都是威廉的同事和朋友,還有不少美國人。
我剛一出現,他們所有人就向我歡呼、吹口哨,大喊生日快樂,似乎我和威廉已經是很熟的關係了。
正當我有些不知所措的時候,威廉當著所有人向我走來,一只手很隨意地放在我的肩上,另一只手遞給了我一束黃色的玫瑰,大家再次歡呼的時候,我感到自己已經掉進了一個套子,無法出來了。
吃完了巨大的蛋糕,威廉請來的樂隊和歌手開始表演節目,大家開始喝酒,交談,俞老伯剛一提出要先回去時,我立刻也跟著他出來了。
威廉先送俞老伯回家,然後送我回家,那時,我已經在那所女校附近租了一處公寓住下。
威廉一路上問了我開學的時間和要學的課程,然後告訴我說那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女校,在加州和全美的名聲都不錯。
臨告別時,他說我缺什麼可以告訴他。
我謝了他,說自己什麼都不缺。
我剛一到家,就看到萊昂從巴黎寄來的紅玫瑰。
“親愛的 Peggy,只要世界上還有玫瑰,你就永遠活在我心裡。”
他在卡片上寫道。
看著屋裡的黃、紅兩色玫瑰,我突然哭得很傷心,卻說不清是為什麼。
開學的前幾天,我去學校報到,卻被告知已經有人為我交了全年的學費並辦好了所有的手續。
我知道這一定是威廉幹的。
回家後,為了求證我第一次給他打了電話,果然他承認是他為我辦的所有事,並告訴我說,他還有一個禮物要在開學前送給我。
第二天一早,他打電話讓我下樓來,我來到樓下的門口時,威廉輕按喇叭,我抬頭看見一輛紅色跑車停在不遠處,威廉正坐在裡面沖著我笑。
俞老伯幾次來電話詢問我和威廉的情況,不必說了,他背後必定是爸爸的多次催促。
三個月後,爸爸終於忍不住,親自打來了電話。
「小妹,你要懂事,爸爸是經過了解才介紹威廉給你的。
他父母人很好,我們中國人的歸宿只能是和中國人在一起生活,我知道你是不會辜負我和你媽的一片苦心的,因為你從小就懂事,就孝順,知道心疼我們……」
怎麼辦?我茫然了。
威廉的父母是早年從台灣移民來美的,威廉在舊金山出生,雖然在美國長大,受的是美國教育,但他依然傳統,每星期必去看望一次住在舊金山唐人街的父母。
他似乎比我前夫直率,也更懂禮貌,嘴裡“請”“謝謝”說個不停,家暴的可能應該不存在。
但我對他實在沒有什麼感覺,除了感謝。
我想,既然再遇到像萊昂那樣的人今生已是不可能的事,干脆就徹底放棄幻想,再賭一次吧,萬一比上一次好一些呢?如果我不接受威廉,爸媽能輕易同意嗎?為此猶豫煩惱了幾個月之後,我再次向父母屈服了。
誰讓我是老大,誰讓我欠了已經年邁的父母那麼多的情債,誰讓我今生必須做一個孝順聽話的女兒,即使不願意也只能服從呢?
婚姻於我就是那麼回事了,只要我有鋼琴可彈,有音樂陪伴就行了。
我心情一旦煩躁或緊張我就一定會去彈琴或抽煙,我喜歡在那種時候彈德彪西的曲子來放鬆自己;那個外國人的內心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每當我的手指與鍵盤把那種美釋放出來以後,我就會感到舒暢無比。
我經常感到看得見的生活只是虛幻的,唯有音樂裡的世界才是最真實的。
我和威廉的婚禮是在舊金山派拉蒙大飯店舉行的,那天來的客人很多,有威廉的家人和他們在美國的幾乎所有的中國親友,還有威廉的美國同事和朋友。
威廉當著所有賓客的面吻我,沒人知道的是,那一刻,我只是把他幻想成是萊昂。
在每一張來賓的請柬上是這樣寫的:
請於某年某月某日前來參加威廉·陳,律師,和佩吉·楊台灣著名鋼琴家,19xx年__________國際蕭邦鋼琴大賽冠軍得主的婚禮,地點是……
萊昂再次誠摯、大度地祝福了我,同時坦承他非常嫉妒我,不過他說我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我不記得聽過任何中國男人說過這樣的話,無論對誰;我的父親沒有過,我的前夫更沒有。
他們都把自己的需要說成是為了我好,主觀地將其變成了我的需要。
婚後,我們住在灣區離我後來讀碩士的那所女校不遠的一處半山上的大宅子裡。
那裡是富人居住的地區,風景很好,空氣清新,樹木蔥郁,可以看到不遠處的海灣。
威廉每天早上去上班後,我就在家裡練琴。
不久我就發現,威廉雖然出生在美國,可是他和許多台灣男生一樣,生活能力很差,幾乎事事需要我為他準備,比如早上起床後我要給他把漱口水和牙膏準備好,然後給他把當天要穿的衣服和領帶拿出來也準備好,最後他臨出門時,我還要把他的公文包遞到他的手裡。
作為家裡的長女,我從小在家習慣了幫助父母做各種事情,包括照顧小弟的生活,所以一開始也並不太在乎為他做這些事。婚後大約三個月,我發現自己懷孕了;威廉似乎很高興。
懷孕期間,我基本上是一邊學習,一邊自己照顧自己;威廉在那段時間裡總愛和同事晚上一起出去,回家很晚,回來就睡了。
半年後,我開始感到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卻又具體說不出什麼來。
我告訴自己忍忍吧,婚姻也許就是這樣無趣,至少威廉沒有家暴行為。
臨產那天,威廉在外出差,是我自己開車去的醫院,女兒出生時他不在我們身邊,我當時也沒有想太多,因為我們之間從來也沒有愛的感覺,所以也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和遺憾。
有了尼娜之後,我便暫時休學在家裡照顧她,雖然那時家裡也雇了一個人幫忙。
威廉喜歡逗尼娜玩,他給女兒的笑臉顯然多於給我的。
音樂世界的美和現實生活的平庸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開始讓我感到崩潰。
有一次,我在琴房裡一天都沒有出來,彈琴彈得忘記了一切——我全忘記了我為人女兒,為人妻,為人母的事實。
從琴房出來時我已經有些恍惚,是尼娜的哭喊聲把我重新帶入了現實。
萊昂知道了尼娜的出生後,給她寄了幾件法國的嬰兒服,這似乎引起了威廉的不悅。
他把包裝盒拿起看了一下,並沒有問寄東西的人是誰,然後放下就走了。
不久我過生日,萊昂又照例從巴黎給我寄來了玫瑰。
我從來都不想拒絕萊昂的生日禮物,因為他是我生命裡唯一能提醒我有著另一種男女感情存在的可能性的人。
我們分手已經 7 年了,他後來和一個學提琴的女孩結婚了。
他說他的妻子能夠理解他給我寄花的事,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她也有,她甚至把她過去的男友請到家裡三個人一起吃過飯。
可是威廉不是法國人,他骨子裡仍舊是個台灣男人,只不過嘴裡說的是英文。
他並沒有能力理解或接受我曾認識萊昂這個事實。
那天快遞員來送花時我在琴房裡,是他開的門。
他把那盒花扔在了我門外的地上,打開後花瓣掉落了許多……
我把花拿進琴房後,迅速點燃了一根煙。
尼娜三歲的時候,我送她去上幼兒園,就在我上的那所女校裡,而我也開始繼續攻讀鋼琴碩士的學習。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威廉一起開車送尼娜去她爺爺奶奶家。
回家的路上,威廉很平靜地告訴我說他愛上了別人,是他律師事務所的秘書,一個中美混血女孩。
他說他們已經在一起很長時間了,現在想搬到一起去住,問我是否同意。
我聽後沒說一句話,到家後也沒有,我把自己關進了琴房,立刻又點上了一支煙,我還能說什麼呢?
他們已經在一起很久了——多久?一年還是兩年?
我同意與否難道還有任何意義嗎?他那樣平靜地說給我聽,其實只是通知我罷了。
幾天後,他開車把他的被褥和常用衣物都拿走了,之後就很少回家了。
尼娜不停地問我爸爸去了哪裡?我先是說他出差了,後來實在沒辦法了就說你自己問他吧。
威廉對自己的女兒還是有感情的,沒過多久他就打電話來找尼娜說話了。
尼娜告訴我,爸爸說他以後不回這個家住了,他住在另外一個家裡,還說周末可以讓媽媽送我過去住一天。
我聽了幾乎昏倒——讓我親自把女兒送到他和那個混血女孩住的地方去,天下還有比這樣的侮辱更令人窒息的嗎?
可是,我竟然這樣做了,因為我沒有選擇!
孩子要見她爸爸,我不能不讓她見,她還小,不能沒有父愛。
第一次開車送尼娜去他們住的地方時,一路上我一想到自己在做什麼就幾乎要發瘋。
我的手幾乎無法握緊方向盤,可是我又必須克制自己,因為車上還有孩子。
在一個高檔公寓的樓下,威廉和那個混血女孩看見了走下車子的尼娜就一起迎了上去。
尼娜剛一看見她爸爸就呼喊著跑過去,威廉則立刻把她抱了起來。
我沒有下車,握著方向盤的手在不住地抖,威廉抱著尼娜走過來,說請我第二天下午 3 點過後來接女兒。
我沒有看他,沒有任何表示,也沒有說什麼。
直到尼娜看到我的車子發動起來要走了,才忽然大聲地喊了一句「媽咪,我也愛你!」
我的眼淚立刻奔湧而出,一路上幾次遮住了視線。
那個混血女孩比我年輕和高大,更比我豐滿和性感。
我在這樣的屈辱中生活了兩年,沒有告訴俞老伯,更不敢告訴遠在法國的父母,雖然不是我的錯。
這次婚姻是一次更慘的失敗,比第一次更糟。
為什麼我在外面是個被人羨慕的對象,風光無限的著名鋼琴家,小巧玲瓏的身體被一頭滑順飄逸的披肩長髮包裹著,卻在兩次婚姻裡都被拋入無法啟齒的恥辱境地?
我開始沒有節制地瘋狂抽煙,有時一天兩三盒。
我也盡情地酗酒,反正沒有人看見。
然後我開始借瘋狂地彈琴發洩我無法壓抑的憤怒和屈辱,自責和無助。
我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大房子裡,內心無比恐懼過,歇斯底裡過,失態地吼叫過,瘋狂地奔跑、狂跳過,也激烈地摔過不該摔
的東西。
那天我坐在琴房裡忽然醒悟到,我其實一直都戴著雙重面具在生活,很累很累,從小到大,從內到外,從單身到結婚。
只有和萊昂在一起的短暫時間內我才做了回自己。
那真是個陌生的自己,但卻是個美麗和幸福,自由和快樂的自己。
那個自己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
開學不久,我報了一門美國文學課,是該校英文系的招牌課,教課的女教授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頗有名氣。
那天我趕去上課,車開進校門後沿著長長的林蔭道翻過一個個減速板緩慢地行駛著,然後看到一個年輕女子背著書包獨自在旁邊的小路上走。
我第一次上課時見過她,一看就知道是大陸來的。
那次上的是大課,人多,就沒和她打招呼。
這個學校的中國學生很少,從大陸來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將車開到她身邊,搖下車窗,請她上車一起去上課,她略顯猶豫後就同意了。
我們互相簡單地介紹了自己,我得知 L 是從北京來留學的,在英語系的寫作專業讀碩士。
我問她為什麼來美國讀寫作,而不是其他專業。
她一愣,然後說只是因為喜歡,沒有別的原因,我忽然從她那裡感覺到一種久違的、熟悉又陌生的東西,一種接近真實的東西。
在幾乎所有人面前,我一直要求自己表現出一個活潑、開朗、友好,值得別人羨慕的知名鋼琴家的形象;我只穿剪裁合身的衣服,牛仔褲或燈芯絨褲,上身總穿小西服,再配一頭滑順的披肩長髮,使我看上去精致、活潑又可愛。
其實呢,我的身體很瘦小,遺傳自我父親,我知道威廉不喜歡我這樣沒有脂肪不性感的身體,還好,我的外表的確很吸引人,加上我開著紅色跑車和自身的知名度,我總能從別人看我的眼光裡讀到羨慕甚至是嫉妒。
可是在 L 的眼睛裡卻沒有這一切,她的眼睛純淨安祥,似乎只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
如今什麼樣的人專門學寫作呢?就是不為畢業後工作出路考慮,只為了內心的追求非學不可的人。
我當然知道,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可以信任的,因為寫作和音樂都是對內心世界的追求,都是追求真實的感覺。
我了解那是什麼,它不會欺騙你,就像音樂一樣可靠。
我開始給 L 打電話,問她有什麼需要我可以幫助的,她剛來美國不久,人生地不熟,沒有車,租住在一個廣東人家裡。
她總是說她很好,什麼也不需要。
又是一個星期一,我開車去上美國文學課,那時的我必須用課業來平衡我業已失控的情緒化生活。
前一天發生的令人羞憤的經歷,仍在不斷挑戰著我忍耐的極限。
前一天是星期天,我照例從威廉那裡接回了尼娜,回家的路上,那小姑娘竟然對我說,她想要和她爸爸及那個混血女孩住在一起。
我的手開始握不住方向盤了,因為是下坡路,我只好強忍著把車停在了路邊,我壓下心中的大怒問她為什麼。
這個已經 5 歲的胖女孩直言不諱地說,因為爸爸比媽媽高興,能陪她去不同的地方玩,那個她叫做傑西卡的阿姨也不像媽媽,因為她不抽煙,也不愛發脾氣。
說完了,她才覺得好像有些不對,偷偷地看了我一眼,低下了眼睛。
我什麼也沒說,麻木地楞了好半天才把車開回家。
我給尼娜做完晚飯後就把自己關在了屋裡,我不想讓她看見我沮喪的樣子。
我不能相信我唯一的女兒竟然也開始嫌棄我了!
我完全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感覺整個世界都已經拋棄了我,可我卻不能對任何人說!
我把車開進校園後,立刻看見 L 正沿著布滿尤克利樹皮的小道上向教室方向走著,看見她安靜的身影,我忽然產生了想要痛哭一場的衝動。
她不是我的父母,不是我的學生,不是台灣人,不是名人,不是任何我必須顧及面子等因素而必須在其面前表現某種特定形象和展現特定表情的人;雖然她只是個陌生人,還是一個大陸來的陌生人,卻是一個最可以信賴的人。
我請她上車時,就感到自己必須做一件事了。
我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灣區最好的心理醫生也對我無能為力,因為這些美國人怎麼可能懂得中國文化裡的那些東西,尤其是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那些東西可以讓人去死,但看上去卻有著風平浪靜般的無辜。
西方人最不理解中國人的地方就是“忍”了,雖然他們可以很專業地不去問我為什麼要忍,但是他們臉上一個一閃即過的眉頭微蹙,已經正確無誤地洩露了他們的好奇心。
對一個西方人袒露自己的隱私和內心,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一直不喜歡那些貌似能專業地幫助你的人,盡管有人告訴我在美國找心理醫生必須像買東西一樣“shoparound”,我卻沒有碰到過一個讓我感到滿意和對頭的人。
我把車停在通往英語系的小徑轉彎處,不再往前走了,L 有些吃驚,因為馬上就要上課了,我不說話,只是呆呆地坐著,看著窗外,L 畢竟是性情中人,她什麼也沒問,就陪著我一起靜靜地坐著。
無聲勝有聲的理解在關閉了車窗的車子裡如同慢板的音樂在回蕩。
忽然,始料不及地,我突然就痛哭起來,就像山洪終於沖毀了堤壩;我哭得那樣失態,那樣盡興,那樣不顧體面,那樣舒暢,絕對是我一生中從未有過的一次。
L 沒有勸我一句,甚至連一句話也沒說,只是默默地陪著我坐在那裡。
她遞紙巾給我時,輕輕地拍了一下我的手臂,這正是我所需要的全部。
我終於哭累了,掏出一支煙,舉了一下向 L 做了個歉意的表示,搖下車窗後就大口地抽起來。
接下來我開始平靜地,毫無顧忌地對她講起了我真實生活裡的一切:
我的累,我每天人前的千般風光,背後的萬般無奈和偽裝,我的無法訴說的屈辱和感到再也無法繼續下去的忍耐。
我告訴 L 我不想離婚,不僅因為女兒太小,也因為我對威廉還有著僅存的一點希望,我不敢對這個沒有男人的家的未來做任何想象,雖然挽回的可能似乎已沒有了;但是,我為挽救這個家做了任何事情嗎?沒有。
我的身份和習慣只能讓我除了逃避就是忍耐。
我甚至托人花錢找到了一位剛剛來到洛杉磯的藏傳佛教的密宗大師,請他為我看命理和婚姻歸宿,那位大師說,我和威廉的緣分還沒有完全消盡,所以我才會痛苦不堪。
我也告訴了 L 我在家裡如何瘋狂地酗酒,之後再更瘋狂地彈琴,尤其是在彈德彪西的曲子時,總會產生各種幻覺,鋼琴的正前方會經常出現恐怖的有著中國面孔的鬼怪,猙獰可怕,然後我就會更拼命地彈,似乎在與這些魔怪決一死戰;L 一直都沒說什麼,只是不時地點一下頭。
那天我們都沒有上成美國文學課,我請她陪我一起去幼兒園接尼娜,然後去我家吃晚飯,她同意了。
尼娜似乎很喜歡 L,但是問我為什麼這個阿姨不太愛講話。
晚飯後我送 L 回家,返家的路上,我突然感到經過今天突發的感情宣洩,我輕鬆了許多,而 L 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後,看似並沒有什麼特別吃驚的反應,她是一個安靜的人,但是我知道寫作的人內心都是不安靜的;她的平靜讓我對自己的突然失態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尷尬和歉意,就像一個孩子對母親大鬧一場之後,累了,然後就理所當然地睡著了一樣。
我一生裡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真是太奇怪了。
5 月份到了,我和 L 都是那年夏天畢業的。
L 邀請了她班上的同學和幾個朋友參加了我在音樂系小教堂舉行的畢業演奏會,我演奏了最喜愛的德彪西的作品。
演奏會很成功,那一次,我彈琴時可怕的魔鬼幻象沒有出現。
L 畢業後去了紐約另一所學校繼續讀研究所。
她走後,我又去拜訪了那位西藏的密宗大師,這一次他說我和威廉的緣分已盡。
我們終於離了婚,尼娜歸我撫養,那時我的父母已經知道了所有的事。
他們之前曾讓俞老伯勸過我,但是因為威廉明顯是過錯方,他們也只得接受了現實。
從爸爸在電話中的聲音裡我聽得出,我第二次婚姻的失敗對他的打擊很大。
那年夏天我帶尼娜回了一趟台灣,然後去了法國,爸爸媽媽和小弟第一次見到了尼娜。
那次我吃驚地看到爸媽更加蒼老了。
回到加州後,我申請了去斯坦福大學讀鋼琴演奏的博士學位。
我再次想要開始全新的生活,我賣掉了威廉留給我和尼娜的房子,然後搬進一所公寓去住。
我把賣房子的錢都寄給了在法國的父母,讓他們改善生活,並幫助小弟上一所好的學校。
每天我去幼兒園接尼娜時,經常碰到一個叫雷恩的中年美國白人,他是去接和尼娜同一個班的兒子馬克,有時到的時間早了一點,我們就會聊上幾句。
慢慢地,我發現他似乎開始對我感興趣,總是談起他自己的事情。
他居然是個精神分析醫師,正在和自己的畫家妻子分居。
後來,他逐漸對我就像有了依戀之情,總給我打電話,把自己的一切都講給我聽。
我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想到也許他和我一樣,生活裡需要一個可以真正交談的人,我想起了 L 那時對於我的重要,就讓自己耐心地充當一個傾聽者。
可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一起帶著各自的孩子出去玩過幾次之後,雷恩開始向我求愛了。
我不知道我對他的感情到底是什麼,雖然與前兩個丈夫都不同,但似乎也沒有足夠而明確的愛的成分,和我對萊昂的感情仍舊是很不同的。
可是,就在他剛對我說過他準備和他的妻子離婚後就和我結婚沒多久,他竟然又莫名其妙地開車去找他已經離開加州的妻子!他在電話裡毫無歉意地對我說,他對他的妻子還有留戀。
他說這話時的語氣平靜得就好像在告訴我,他剛在超市買了幾個做晚飯要用的青椒。
我終於明白,自己再次掉進了一個陷阱,我無法不責問自己,是否今生就不該再和任何異性有任何關係了呢?為什麼所有父母滿意的人都不愛我,而我似乎也不再有能力去愛任何人了——除了萊昂,那個我心裡永遠的痛和回憶?我暗自發誓,今後再也不去碰與感情有關的任何人和事,只需專心讀書,好好培養尼娜就行了。
大約和 L 分別一年後的一個晚上,我毫無緣由地突然想起了她,也不管當時是幾點了就撥通了她的電話。
紐約那邊正是凌晨,L 被我吵醒後,不但沒有怨言,反而很高興,我們一聊就聊到了太陽升起,至少有三四個鍾頭。
我告訴她我的所有近況,包括我正在斯坦福讀博士以及和那個精神分析師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關係。
我也沒有忘記告訴她,萊昂依然每年在我生日那天給我寄來新鮮的紅玫瑰。
我是在讀博士第二年的時候開始時常感到胸悶的,早晨起來還經常會咳嗽幾聲,但我一開始並沒有太在意,我知道自己近些年來抽煙很凶,所以盡量減少了抽煙的次數;可是不久以後我就第一次咳血了。
在醫院,那個高個子的猶太醫生拿著 X 光片告訴我說,我需要面對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我被確診得了肺癌,並且已經是晚期。
聽了醫生的這些話,不知為什麼,我心裡竟然感到一種意外的平靜,似乎早就知道那只是個早晚都會來,命裡已注定的結果,躲是躲不過去的。
從醫院回到家,離要接在附近上小學的尼娜還早。
我不顧一切地又抽了兩支煙,以便冷靜下來做比較理性的對身後事的安排。
不抽那兩支煙,我肯定會握不住筆的,我在一張紙上列出了下面這些需要做的事情:
1.此生需要感謝的人名單
2.以自己的名義捐一筆獎學金給法國高等音樂學院
3.捐一架鋼琴給自己獲得碩士學位的女校
4.對尼娜今後的生活和未來的安排
5.對父母和小弟的安排
幾天後我就開始了例行的放化療。
我的爸媽知道後,立刻就從法國趕來了,雖然我前年才去法國看過他們和小弟,可是再見到他們第一眼時,我幾乎完全認不出了。
我的爸媽在知道我得了癌症之後的短短幾天之內一下就變老了!
他們辛苦了一生培養出來的女兒在 42 歲時就要走了,他們注定要經歷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間悲劇了!
我在爸爸枯黃的皮膚裡和額上那些深深的皺紋裡,在讓人不敢正視的深陷的淒哀的眼神裡,看到了一個父親對生活最深的失望。
我知道,我的兩次婚姻已經讓他的自尊飽受折磨,而現在我竟要用生死離別來對他們做最後的摧殘!
上天,這一切又怎麼可能是我的本意呢?我為什麼無論做什麼最後還是會傷害我的父母——為我付出了一切一切的父母呢?
深夜,我一個人躺在寂靜的病房裡,雖然身體被放化療蹂躪得幾乎不屬於我了,心裡卻澄淨極了。
我清楚地知道我此刻和世界上所有得了絕症的人一樣,剩下的日子就是面對並不會起什麼作用的例行治療,繼續忍受不能忍受的痛苦,毫無招架之力,然後就是應對一撥又一撥前來探望自己的人們,勉強地和他們說幾句話,感謝他們,然後那一天就終於來了。
人到了這種時刻,對死亡的恐懼其實已經消失,既然不能改變它的必然到來,為什麼不像能迎接春夏秋冬一樣,坦然跟它走呢?
誰說從幾十年生活的重壓下解脫出來就一定是件壞事呢?
我在台灣教過的學生很多都在美國深造,他們大都已經來看過我了。
我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縮小了很多,人瘦得脫了形。
他們看見我的第一眼,大都是露出極度意外的神情,接著就是讓人難以忍受的悲傷和憐憫。
在和我握手時,我可以感到他們的手無一不在微微顫慄,因為我那雙曾經讓我一生獲獎無數的靈巧的手,現在已經枯萎成了一個老太太的手,只剩下一層皮和嶙峋的骨。
當清楚地知道和所有這些人的見面是人生的最後一次時,那種感覺是難以形容的;好像一切都是在夢裡發生的,生活和活著本身就是一個不可確定的事實,為什麼人來了又會消失?我感到看見的一切面孔似乎那樣地不真實。
再仔細想想,一生裡真正真實的東西除了音樂和萊昂之外,還有什麼呢?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一點也不假。
萊昂知道了我的情況後堅決要來看我,可是我也堅決地拒絕了他。
因為經過放療、化療後,我面容枯槁,頭髮脫光,雖然戴了帽子,但愛面子的我堅決不想讓我生命中唯一的愛人對我的最後記憶是那樣一種可怕的形象。
最後萊昂同意了,但是悲傷至極。
上個月我在醫院裡過 42 歲生日時,他從法國寄來了最後一次玫瑰,也是最大最多的一次。
玫瑰花擺滿了我的房間,我知道一定馨香怡人,可是我已經聞不到了,多次放療、化療已經摧毀我身體太多的功能。
我請人給萊昂寫了最後一封信,裡面只有一句話,
“萊昂,好好活,等著我,下輩子我一定會去找你!”
我所有想說的話到此應該說完了。
我 42 歲的人生隨時就要落幕了——太短了,不是嗎?
此刻我非常懷念我那些和我一起走過音樂之路,分享過音樂之美的人們,那些老師、學生、同學、朋友。
我知道,當年我在台灣教琴過程中遇到情緒不佳時,肯定給我的學生們造成過不小的困擾,我在此向你們鞠躬,跪求大家的原諒,並謙卑地說一聲對不起!衷心希望你們生活幸福,音樂永遠與你們同在。
對了,再說幾句吧。
如果我的一生令人唏噓,希望你們的人生不要重蹈我的覆轍。
我從小逆來順受的性格與我的音樂才華似乎頗不相稱,也許有人知道了我的人生故事會難以相信。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一個人身上貌似不可能的矛盾之處不但是真實存在,並且發生在很多人身上。
我的鋼琴雖然彈得很好,但是我的個人生活卻充滿了難以置信的曲折和磨難。
不過卡夫卡不也是這樣嗎?我在那個女校的英語系選修課上讀了他的小說,忽然明白了為什麼他在自己創造出來的最不真實的世界裡得到靈魂的解脫;而我則是在音樂裡,在手指和琴鍵創造出的另一個屬於我自己的世界裡才能自由呼吸。
上帝讓我留在世上的時間也許只有一個星期、幾天或者更短,所以此刻我對任何事已無所顧忌。
我臨走前最想說的是:
如果可以再活一次,我一定會不顧一切地和萊昂在一起,即使付出的代價是會傷害我的父母,但那應該只是一時的。
想一想我後來為了孝順他們而沒有那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吧,難道不是更深地傷害了他們一輩子?我的不幸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的父母不會懂。
我不敢想像他們如何能承受得了失去女兒這樣最無情的打擊,今後又會如何在悲哀中度過餘生。
可是,孝道如果與人性相違背難道還應成為美德嗎?
天下的父母,請你們把我的人生故事留作參照和思考吧。
※ L 告訴我,她給我寄出那盒錄音磁帶時,佩吉·楊已經去世了。
她說她這個朋友的悲劇人生其實也是很多在中國家庭裡長大的一代人的無奈。
※通過我與 L 的後續聯繫,我知道了尼娜後來被佩吉·楊的父母接到了法國去生活,也已經開始學習音樂。
我聽了之後不由得想,那個小姑娘的外婆和外公會不會把自己對女兒未竟的人生移植到尼娜身上呢?
小姑娘會不會成為她母親的影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也可憐那些為孝心忘記了自己最基本的需要,背負了一生懊悔的孩子們。
但願佩吉·楊的靈魂是自由的,愛自己的親人,但是不必為此付出愛所不能承受的負擔——那負擔最終壓垮了她作為一個優秀音樂家單薄的身體和靈魂。
※附註:蕭邦音樂大賽冠軍得主,查不到台灣音樂家楊珮及其人。
安息吧
※本文摘錄自「不說,就真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一書中的故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MC J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情人節應景之歌 "您的訂閱 就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IG:jv_1130 VERS.1 豬八戒是我最愛你我罵那的一句話 配不配對不對那廢話就DELETE他 一眼瞬間我要飛到你身邊 我要你跟我走 在荒野一起升煙 愛你的我能否變成你愛的我 你愛的我能否變成你永遠的窩 想對你說的有太多時間怕不夠...
一句我愛你才甘願說出嘴 在 柳廣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進擊的巨人》個人結局解讀 (1) - 尤彌爾、愛情、怪誕蟲(劇透慎入)
先說說我認為尤彌爾在想什麼。
故事尾段可看出,其實艾連也不確定尤彌爾的想法。尤彌爾從頭到尾都保持著沉默,從未親自站台說辭,畢竟她也沒有舌頭說話,一切也僅僅是艾連一人的猜測。所以我認為拿艾連對尤彌爾的猜想當作絕對的模範答案,還真的不見得就是毋容質疑的正解。更何況,艾連也曾有保留地說道:「我無法理解始祖尤彌爾內心深處的想法」。
亦當然,我不是諫山創,我的答案亦非正解,以下僅是我個人的解讀。
我不認為尤彌爾想要像是劇作家般,透過完全操控過兩千年時空的演進,好讓整個歷史向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推進(儘管她應該是有能力這樣做)。她反而更像是一個持觀望態度的…「觀望者」。當然她也並不完全是個觀眾,對於不同重要時刻的干涉及調整,還是做得很明顯。最顯眼的情景之一算是吉克受到致命傷的那一刻,一個路巨人甲跑出來放他進肚子裏,然後送他來到尤彌爾通道裏捏出身體那個場景。
而她持續觀望、干涉及調整的原因,我認為單純就是因為尤彌爾想要看見某個令她頓悟且解脫的答案。我很堅信她想引導的根本不是什麼世界和平、政治局勢平衡之類的事(這反而是艾連自己操的心),而我甚至相信尤彌爾壓根就半點也沒關心過這些事。她就是一個現代社會常說的「冤靈」,只是這個冤靈的執迷太過強大,而要超渡她的難度太難,成本有點太高就是了。而超渡她的大法師,就是不知自己原來擔當此職的米卡沙。
我認為尤彌爾把控兩千年歷史的原因,就是為了等到天時地利人和安排下的關鍵人物 ─ 吉克、艾連與米卡沙出現,做他們該做的事。而名字的順序,我亦是以關鍵性為考慮條件安排,吉克就是個為尤彌爾解鎖的工具人,艾連很關鍵,但最關鍵的是米卡沙。
而我個人腦補認為,之所以事件橫跨兩千年,除了是為了讓故事格局看起來更宏大、更合理化世人對巨人一族的跨世紀深仇大恨、以及與人類遠古神話做一個契合,讓作品看起來更具人類歷史文化底蘊之外,亦很可能是因為她對世界的干涉乃至平行世界,真的不是無懈可擊得可以短年內馬上調整或分裂出符合尤彌爾的解答條件的場景,而是真的漫長得需要經過兩千年才能產出唯一一個能讓尤彌爾稱心如意的局面。而尤彌爾兩千年間在通道裏,除了習慣性地順從自己的奴性,乖乖關在通道裏做雕塑作品外,其餘時間亦只不過是在盡一切力量把遮擋住她通往答案的障礙物一一清除,或作調整,或讓能幫助她尋找答案的人誕生,然後引導。
最終,尤彌爾看見滿意的答案,認清自己的束縛,再將其徹底解放,最終解脫。
而以下將要說起尤彌爾的束縛究竟又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尤彌爾的束縛有二:其一是作為當時世界局勢下既定奴隸的這個身份;其二則是愛情。這也直指她仍在生時對人生的嚮往:自由與愛情。這點在她放跑豬以及她從遠方眺望著弗里茲與另一女性接吻的場景可見。
而我相信其實以上的束縛,讀者們都不難發現。但我個人想明確地把尋求自由與尋求愛情的概念隔離開來談,儘管兩者總是息息相關,且令尤彌爾不自由的人又是她深愛的弗里茲王。
我想分開自由與愛情的概念來談,主要是因為我想設身處地代入尤彌爾的處境,再嘗試理解她在故事尾段顯露出的兩個表情:一是艾連在通道裏從後擁抱尤彌爾時,她其臉上充滿恨意的哭臉;二則是在巨人化的艾連口裏站著做吃瓜觀眾露出微笑那一幕。有的人說這兩個反差極大的嘴臉令尤彌爾的心理看起來很莫名其妙,但容我嘗試認真代入,一探究竟。
在通道裏被艾倫從後擁抱那幕,尤彌爾臉上充滿恨意的哭臉,盡顯出她的不甘與壓抑。我認為她在那時回想起的是作為既定奴隸的狀態下被奴役的悲慘一生,而此悲慘一生,必定包括她直接遇上第一代弗里茲王之前的童年:被燒毀家鄉、殺死雙親,以至她遇上第一代弗里茲王後因為既定的奴隸身份及王的隨意懲罰,被剪下舌頭還被當剪靶狂射的慘痛過去。後來可能也包括了她被弗里茲王利用巨人之力作為軍事力量進一步奴役,還要看著她被三個女兒分食的血腥畫面。而即使她把自己對弗里茲王的愛算進去這份回想的記憶中,被奴役的屈辱也很可能是當時優先衝入腦中的。畢竟身後的艾連盡是以自由之名煽動尤彌爾的情緒,而連半句和愛情相關的字眼也沒提過。也畢竟呆坐了兩千年通道(人類在尤彌爾空間的時間感知應該遠超兩千年),第一個抓狂衝來向她喊話的就是大談自由的艾連(吉克較早和尤彌爾說話,但亦僅限如同往常的弗里茲王族般下達指令而非溝通)。而此時地鳴亦得以啟動,象徵她想以宣洩的方式解放她被奴役的恥辱,以達致她曾夢寐以求的「自由」。
但武力宣洩就會了事嗎?這份自由是她最想得到的東西嗎?她似乎在地鳴過程中頓悟,宣洩過後還不達致解脫的地步,因為她還有束縛未解 - 愛情。如果她沒有很愛弗里茲王,很可能這次的宣洩就是真正的解脫,故事也相信會更傾向於真正的滅世,因為即使米卡沙在尤彌爾眼前表演了一場砍殺艾連的超渡祭典儀式,尤彌爾也只會無動於衷,不願超生。
正因為她還是自知自己有多愛弗里茲王,就會明白宣洩過後的自己依然是一個向老公發完超時空滅世級大脾氣後,還是會想煮碗湯給老公喝的乖老婆。即使自已深知這位老公其實有多可憎,但還是狠不下心,進而選擇屈服於愛情衍生的奴性,甘願受愛情的束縛,儘管她知道她其實是很想擺脫這份束縛。這也讓她明白地鳴並不是通往解脫的最終答案。她還缺少最終的拼圖 - 米卡沙。
而尤彌爾對弗里茲王的愛為何如此地深,很可能是因為在她初登場時,從遠方以奴隸身份眺望著弗里茲與疑似某貴族女性接吻的場景,萌生想要同樣被疼愛的情慾,而這種渴望被愛的慾望強得可以為愛的人做任何事,既使自己將會顯得無限卑微。
愛情有時就是伴隨著奴性。儘管自己有強大的力量,還是要優先決定利用這份力量滿足深愛的人,為對方犧牲一切,為的就只是希望深愛的人認可你對他自身生命的價值。儘管這份價值,有時可以相當功利。但這種案例,現代社會裏的情侶間也不難見吧?受著另一半折磨委屈的情人,總愛找朋友吐吐苦水,哭訴另一半如何自私,還有那些無人性又人渣等低劣特質下刪三千種這樣。但吐完苦水的他/她,最後還是會無奈又愚蠢地說一句「但我還是愛著他」,還要讓身邊的聆聽者即使提議數萬次「不如果斷分手算了」,卻還是屢勸不果。這種奴性,是「不自願」與「自願」的角力下由「自願」一方勝出的,愛情的奴性。
所以,愛情伴隨的奴性,與身為既定奴隸時所發揮的奴性,我認為是不同的。這也是我為什麼希望嘗試把愛情與自由的概念分開來說,以探究尤彌爾的心境。而她放跑豬算是我決定把自由的概念從愛情分開來說的主因,因為放跑豬這件事基本上與她對弗里茲王的愛無關,她愛不愛弗里茲王,同樣都會放跑豬。因為她內心除了愛情,的確也對自由有所嚮往。
而艾連當然無法明白尤彌爾的愛。因為艾連從頭到尾就是一個為了自由往前衝的人。其實艾連口中說出的「尤彌爾她深愛著弗里茲王」,只不過是為讀者的合理腦補作一份雙重確認罷了。而艾連以極度不解的語氣說出這番話,代表他無法明白尤彌爾的愛。艾連能代入的奴性就只不過是極權關係下衍生的、不自願的奴性罷了。這也是為何他在通道裡勸說尤彌爾的戲碼裏,開口閉口也只能說出與自由有關的說辭,而半點愛情觀也沒被提及。因為艾連他本人根本不能想像到。他能代入尤彌爾的部分,亦僅止於極權關係下衍生的、不自願的奴性,而愛情伴隨的奴性是超越他想像以外的。儘管他似乎能明白米卡沙也具備如此的「愛情的奴性」,但他並非站在上帝視角,我個人也很難想像他能以自身與米卡沙的感情關係類推出尤彌爾對弗里茲王的愛情。更何況,艾連壓根就沒有對米卡沙作出奴役的行為。
尤彌爾痛恨的是她被奴役的悲慘一生,遺憾的是她無法克服愛情的束縛。我個人則覺得從尤彌爾重點展現的兩個表情,算是分別解釋了尤彌爾在兩種束縛下得到解脫的心理狀態。
而最終,尤彌爾得到了讓她釋懷的答案,艾倫得到了他認為會比較好的結果 - 平衝世界,消除巨人種族滋生的重大問題,然後把人類的問題交給剩下的人類操心。尤彌爾尋找答案的歷程,只是剛好與艾連尋找最佳的艾爾迪亞民族前程與世界局勢重整之路疊合。尤彌爾最終等到了米卡沙親身示範一次正確的答案,然後解脫;而艾連更像是搭上了尤彌爾「冤靈」能力的順風車,引導世界到他認為適當的局面。
而怪誕蟲,我自己認為牠就是一隻簡單不過的遠古生物。牠想的事沒有自由或愛情等等作為貌似寒武紀的簡單生物沒辦法理解的東西。牠想的就只是如阿爾敏在通道裏與吉克上哲學課時所提到的「生命的意義」,最原始最簡單的「繁殖」罷了。而牠擔當的角色更像是能令人類力量大爆發的「寄生蟲」,持續在王族的世襲下得以延續生命,並透過人體發揮牠那外掛級的生命力。
鬼才知道為何這種生命體在故事內的兩千年前死剩一隻還要與尤彌爾做個融合,而且還只有種族的特性被族人遺傳而不是怪誕蟲本身(但也慶幸世上只得一隻怪誕蟲,不然故事可能會比獵人更晚完結),反正這就是作者定下的設定。
這隻怪誕蟲的最終凋零象徵牠的種族滅絕,亦象徵本來不該被人類持有的、過度失衡的力量從人世間消失,讓人類從該力量的詛咒中解放出來。這點不明白的話,我換個說法:就比較像是人類發明了超強超先進的科技,卻也使人類過於依賴科技,最終整體生活反而被科技牽著鼻子走;國家層面而言,甚至濫用科技之力做滅世武器做霸權資訊監控而非造福人群之舉動,進而漸失人性一般。從這點看,過強的科技亦可以被理解為人間的詛咒。
而人類的苦難很大程度就是來自一方過於強大的力量,其持有方可無止境滿足人類慾念,化其成為侵略的力量,引致永無止境的悲劇、仇恨進而成為鬥爭。
怪誕蟲的消失雖然象徵過於強大的武器的消失,但這只象徵一股從天而降的「神力」消失罷了。《進擊的巨人》故事尾段的世界科技水平,相信已超越一戰時期的軍事力量。即使人類不再授權使用「神創之力」,人類依然能如現實世界般,創造出堪比神力的核武。艾連做到的只是助人類從「神創之力」的詛咒中解放出來,但後世研製的核武級滅世力量,亦將成為人世間新的詛咒。即使故事尾段艾連化身神祇懲罰全人類,讓世界人口僅剩兩成,但現實很遺憾地,很可能還是那句:「人類從歷史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來沒有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我自己在想像怪誕蟲隨機挑選的不是人類而是其他生物,又會是如何呢。或許,怪誕蟲即使寄宿於那些生物,被寄宿的生物大概也不會曉得原來這種力量可以像人類般這麼操作。牠們大概也不會關心這種事,如常捕食過活。怪誕蟲最終很可能以類似隱秘病毒形式被牠們無意識地遺傳及繼承,而人類只要不拿牠們去做蝙蝠湯之類的東西,就不會出什麼亂子。當然,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如果我還有心力的話,大概也會寫寫其他想寫的:中尾段突然高調起來的愛情線舖陳與結局的關係、深入分析對稱式鏡頭、成對的鏡像角色等等。畢竟看完《進擊的巨人》後很的好空虛,很不捨得它完結呀。
一句我愛你才甘願說出嘴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育思考】05:行前約定✖️事後鼓勵 (芳瑜)
我很常運用這兩個小技巧,無論是育兒或是班級經營,都給我很大的幫助。有時孩子特別不配合的時候,事後回想,大多都是忘了「行前約定」或是「事後鼓勵」。
我們常常以為孩子大了,越來越懂事、守規矩了,就忘了身為父母及師長該注意的細節,以至於當孩子因不夠成熟的心智而踰矩甚至失控的時候,很容易只是一味惱怒及懲罰。
不論是小寶寶,或是國中生,實際上都是孩子啊😌
對於教師來說,所有活動之中最備感壓力的,大概就是「戶外教育」了吧。這種壓力和爸媽帶小孩外出遊玩相比,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我們要承擔的是幾十個孩子的生命與家庭幸福🤯
因此,每一次出發前,除了基本注意事項,我都會提出三項「#行前約定」:
一、安全
二、榮譽
三、盡興
首顧自身安全,次重團隊榮譽,最後不忘玩得盡興。七年級的校外教學、八年級的隔宿露營、九年級的畢業旅行,都是一樣的約定,沒有因為孩子大了就輕忽它的重要性。
過程中,如果有些孩子玩過頭了,只要稍加提醒,喚起師生之間的共同約定,通常很快就會步回正軌。因此整趟旅程,我不需扳著一張臉,就為了怕孩子們失控、發生意外,反而我只要將自律的責任還給他們,並且相信他們能做到(很重要),我便能從容的一同享受這趟旅程。
旅程結束之後,我會利用不同的方式,有時在課堂上直接講,有時透過文字,進行「#事後鼓勵」。
這個鼓勵包含具體的讚美以及正向的期待,不論過程中發生什麼鳥事,我一定會挑出良好的表現(如果沒有,就挑有所改進的行為)對全班獻上我的真誠回饋。我相信,我的信任與鼓勵,都會成為他們能再次自我負責的動力。
(文末附上某屆七年級校外教學後的「事後鼓勵」信件,文長,不喜可略😆)
育兒也是一樣,上週寫完〈口罩之亂──大人要決定自己的行為〉(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15615886647360/?extid=0&d=n)的隔天,我就進行了實驗。
#行前約定:「坐捷運要戴口罩,脫口罩的話,我會停止前進或是下車,直到你戴上為止。」然後,整趟路程我刻意放慢腳步,不再急躁前行只為了快步出站,也不再叨唸戴口罩這件事,將責任交還給他。
很奇妙,我的心情輕盈了好多,重點是他也有所進步,前後各半小時的車程,他只有脫2次。當然,除了那時按約定下車之外,我也不忘 #事後鼓勵。
今天的行程很平凡,只是在家裡附近走走,但也很特別,因為我善用了這兩個技巧,讓一整天的行程都順利到不行,簡直回到剛開始一打二的蜜月期🥰
早上時隔一個月去圖書館,為了避免他們忘記規範,#行前約定:「戴口罩、小聲講話」,並且加上一條「練習自己看書」。
一個多小時的閱讀時光,自在享受,他們前後自己看了10、15分鐘的書,中間穿插我講故事。即使過程中有小小違規,經過提醒也能很快修正,親子之間都沒有任何情緒波瀾。
離開圖書館後,距離午餐時間有一段小空檔。我詢問他們想回家還是去公園玩一下,他們想去玩,於是我們 #行前約定:「玩半小時就回家」。離開時非常配合,說一次就閃人。
回程途中,我一方面突然想外食,一方面又想實驗看看今天運用這些技巧到底能順利到什麼程度,於是當我們經過一家肖想了好久卻遲遲未造訪的小餐廳時,我問他們想回家吃飯還是吃餐廳,而他們選了後者。
#行前約定:一、耐心等待餐點;二、沒帶圍兜、餐具,也沒有餐椅,要坐好並自己專心吃。
結果,這次的用餐過程,可說是我一打二以來最愜意享受的一次了,竟然能好好品嘗我手中牛肉漢堡的美妙滋味!讓我決定回家前再帶他們去另一個公園爽玩一回🥳
每一次的「行前約定」,我都沒忘了「事後鼓勵」,#讓孩子知道我有看見他們的努力,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相信他們自己做得到。即使過程不盡完美,也沒關係,因為只要願意相信,就有了自我負責的動力!
—————
🔸延伸閱讀🔸
📌「自律與負責」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44575067084776/?d=n
📌我從「九斗村之旅」所看見的716
三月七日,一個特別的日子,升上國中的你們,第一次搭著遊覽車,拋開課本與考卷,輕鬆自在地前往校外教學目的地──九斗村。在這趟短暫的旅程之中,身為導師的我,看見的不僅是天空不作美的陰雨綿綿,也不僅是你們腳下一雙雙踩踏髒了的球鞋,更不僅是稍嫌不完美的石塊地瓜。反之,我看見的是一幅又一幅美麗和諧的畫面、一張又一張可愛動人的面孔,以及一次又一次團結合作的展現。這些記憶在回程的路上(你們熟睡時的遊覽車中),彷彿跑馬燈似的在我的腦海中流轉,使我不得不提筆將之記錄下來,好好細數珍藏。
一、守時
前一日才將集合時間從7:15提前至7:00,比上學時間整整早了半小時,原以為應有零星幾人遲個十分鐘也不為過,卻在我稍晚到時,看見你們坐滿了走廊盡頭,隨口問了句:「誰最晚到呀?」你們異口同聲說是我。我雖表面上辯解自己剛剛先去了辦公室,卻在內心因你們守時的好習慣而默默嘉許。(其實OO比我晚一點XD)
二、課本
集合時,意外發現OO書包裡除了裝有零食之外,還有幾本課本與雜誌,讓我不禁懷疑難道忘了說今天不用帶書嗎?接著OO及其他人喊著他們也有帶,更讓我訝異班上何時變得那麼會把握時間、又那麼好讀了?無論為了補習用的,或是拿來裝模作樣,甚至只是帶心安的,皆不禁令人莞爾一笑。孩子們,玩的時候就認真玩,暫時拋開書本吧!
三、閱讀
上了遊覽車,聽完隊輔姐姐講解活動之後,是短暫的自由時間,有人小聲聊天,有人稍睡片刻,而出乎意料的,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閱讀課外讀物。原以為只有我帶著書,恐怕是異類吧,但難道有看錯嗎?我從來沒看過誰在校外教學當天會隨身帶著讀物的,實在讓我又驚又喜!雖然在車上閱讀是比較傷眼的行為,但在你們身上,真的驗證了閱讀是無所不在的事,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手頭上有一本好書,你都能安然自適。
四、背詩
隨著遊覽車搖搖晃晃,以及控窯影片二次播放的催眠力,你們逐漸恍神,甚至睡去。當隊輔姐姐再度上來想跟大家說兩句話時,面對的卻是一群眼皮沉重,或是低頭沉浸書中的孩子們。此時,忘了是由誰提議背詩,整車的人似乎都瞬間清醒了,我心想我們班還真有事,只見一隻隻高舉的手臂,一聲聲此起彼落的詩篇,成為遊覽車上最詭異而可愛的奇觀。
五、手機
出發前幾日,幾位女孩來問我當天可否使用手機,我丟出了一個任務:請說出三個說服我的理由。經由眾人拼湊一番,其二都與照相有關,一則說要留下回憶,另一則說要拍我的美照,我心想,你們還真是為了目的而甘願如此取悅我啊。因此,我宣布了信任守則:當天可任意攜帶手機且使用,但只限於拍照功能,若有違規,則全班禁用。其實以我對你們的了解,絕對是做得到的,事實也證明你們完全沒有讓我失望。而我究竟為何如此?一年難得一次全班出遊,如果開放聽自己的音樂、滑自己的手機、玩自己的手遊、聊自己的天,請問,每一個「自己」,能否共享車上的歡樂?能否同心協力的控窯?能否更細膩地與人互動?能否創造「我們」共同擁有的716回憶?我相信你們能夠明白。
六、控窯
本日重頭戲──控窯,是多數人印象最深的活動,也讓我為你們的團結而深深感動。不論在任何步驟中,取石塊、堆窯、取木柴、燒火、顧窯、覆土、取地瓜,沒有一個人袖手旁觀,大夥們各施所長,即使是一份棉薄之力,也積極投入,即使弄得灰頭土臉,也甘之如飴。窯倒了,再堆就好;火小了,再燒就好;速度慢了,再加把勁就好。因為你們知道,全班擁有一致的目標,動力便由此而生,而沒有什麼畫面會比這更加美好了。
七、水槍
幾個月前,你們選了水槍DIY,我也答應當日可玩,可惜天不作美,濕濕冷冷的天氣,深怕有人感冒,我只好臨時撤銷承諾。趁著午飯時,抱著有點掃興的小小愧疚感,逐桌告知我的想法,而你們竟也大方地回答「好呀!」、「沒關係啊!」、「OK!」,頓時我安心了不少,一方面因為你們的懂「事」,另一方面因為你們的懂「我」,懂我不是刻意的刁難,懂我是真心為你們著想。
八、地瓜
中午餐點不盡人意,讓我以為下午的地瓜們也將面臨被嫌棄的命運。怎知當同學吃力地抱著熱騰騰的地瓜回班時,轉眼間就「瓜分」完畢了,人手一顆,不計較吃土不吃土,無論男女,在寒風中吃得津津有味。或許,有人吃到不符期待的地瓜,但未見誰的臉上表露厭惡之情,因為吃到嘴裡的每一口,都是大家親力親為而成就來的,值得你們用心品嘗,值得你們珍惜這份難得的滋味。
九、午休
從你們初升國中開始,我就很堅持一定要午休,當時許多人不明所以,但漸漸地開始習慣,甚至了解其重要性──在體力與精神都比以往消耗更多的學習生涯中,適量的休息絕對是必要的。因此,我極少會利用午休來讓你們補作業、補考,甚至施予處罰,我如此全心保障你們的休息時間,無非是為了提升更高的效能。然而,玩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出來玩,嗨翻天都還嫌不過癮了,誰會心心念念著睡覺?大概也只有你們了吧。隊輔姐姐告訴我,她很訝異,有人竟然問今天有沒有午休時間,但我倒覺得能夠理解,因為在回程路上,一張張可愛的熟睡面孔就說明了一切。不僅是因為你們聽了我的提醒,養精蓄銳一番,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班長時間共同養成的習慣所致,身體告訴你,該休息了,之後還有好長的路要走,還要好多的事要繼續努力呢!因此,你們一定更明白我常說「建立好習慣」的重要性了吧,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會伴你同行。
十、「老師,為什麼妳沒和我們一起玩?」
不是不想和你們一起分享這樣的樂趣,但有一些時光,確實在沒有師長的眼光底下,你們更能自在地與同學相處,更能保有你們那塊無拘無束的小天地。這是我樂意給予的自由,因為相信我的提醒「凡事以安全為先,凡事以榮譽為重」,一定能牢牢的緊拴在你們心頭,無須我特別擔憂。不過,當活動邁入尾聲時,OO問了這句話:「老師,為什麼妳沒和我們一起玩?」,我仍感受到滿滿的幸福,謝謝你們,一直將我放在心上。
Lin Binder Emily Liang
一句我愛你才甘願說出嘴 在 MC J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情人節應景之歌
"您的訂閱 就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IG:jv_1130
VERS.1
豬八戒是我最愛你我罵那的一句話
配不配對不對那廢話就DELETE他
一眼瞬間我要飛到你身邊
我要你跟我走 在荒野一起升煙
愛你的我能否變成你愛的我
你愛的我能否變成你永遠的窩
想對你說的有太多時間怕不夠用 對你的愛讓我快變成禽獸不受控
我們有太多相似之處別害怕承認 我們的默契再艱難任務也會勝認
其實早就該對你說出我想說的話 才不會讓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傷
人生像霧裡看花 所以 分享吧
對我分享所有你想要說的話
HOOK:
當我為你轉過身時我手裡絕對會捧著束鮮花
當你躺我的懷裡那時候也絕不會有閒話
閉上眼 伸出手 假如我要你嫁給我
答應我 你絕對不准給我他媽SAY NO
因為你知道我很笨 我要怎麼活著沒有你的人生
VERS.2
原來繞了一圈才發現那對的人就在眼前
跑了一回才發現愛你的人總是對你有偏見
我好累 你有多久沒有對人說 想也對 怪我不曾分擔你生活
可以的話我當你的腿 可以的話我想親你的嘴
我們有共同的歌曲 我們共同清唱 我們有共同的美景 我們共同欣賞
我想生天注定由不得我們不信 我想天神助力也甘願當你的佈景
我愛上你的好勝心 愛上你的獨立 我愛上你的腦神經 顯出你的智力
你是紫霞仙子快出來看跟我看上帝 為你我穿上油漆彩繪雲朵的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