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時光今年與尖端出版合作的作品─「年記」,共16本,自1960年至1975年,以「年記」為名,每一年選出當年的30張照片,邀請當年出生的作家創作。
朋友們持續傳來的閱讀及收藏好評,
為報時光在歷史資料探勘、轉化的路,
添了柴火,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給大家「年記」系列,
由作家吳鈞堯撰寫的推薦。
過去的時光不會再回來,
而創作者的影像和文字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痕跡,
如果你還不大清楚,一起來了解
【2021-03-20/聯合報/D3版/聯副.周末書房】
關於歷史從我說開始
【吳鈞堯】
推薦書:1960-1975《年記》系列(尖端出版)
年記,為年代依序記錄,由報時光與尖端出版聯合企畫,以三十張老照片為引,勾勒舊時代。
「年記」與「年紀」發音同,實則前者大時代、後者小敘事,但沒有「小」的餵養,時代的「大」何處著床?故而出生年為軸,一九六○到一九七五,十六位作家,依照出生年一字排開,浩浩盪盪成為歷史敘事。
要出生在一九六五年的李進文書寫一九六五、要歐銀釧寫她的一九六○、讓馮翊綱記他的一九六四,除非他們帶著前世記憶投胎,否則只能發一聲「甚」,其餘無解。
「年紀」寫「年記」,是一種再認識。著名空間研究學者克瑞斯威爾(Tim Creswell)提到,「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命名是一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又說,「地方不單只是有待觀察、研究和書寫的事物,地方本身就是我們觀看、研究和書寫方式的一環」。
時空得進入了,才能成為我們的時空,「認名」跟「命名」猶如「年紀」與「年記」。
●
門,在出生年打開,允許我們帶著不同的成長背景與識見,每人派與照片,書寫三十則短文,再從濃縮中找到最緊要的關鍵詞,成為書名。年記系列成為非常「獨斷」的檢索,翻開扉頁,有一段文字精簡自作者的短序,有必要一一條列,因為它們是作者群的有趣註解,巧妙與霸道兼具。
毆銀釧《年記1960:時光的線條》,「依舊1960,香氣迎面」。
王淑芬《年記1961:誰在路上走著》,「人類矛盾與兩難,往往是自找的」。
楊翠《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我與一則史詩級的美麗神話同時誕生」。
陳輝龍《年記1963:或許,不只三十個短篇》,「關於1963年,差不多要到1973年才知道原來如此」。
馮翊綱《年記1964:隨人解讀》,「梨園說書先生,將陽世百態述說」。
李進文《年記1965:捕魚和寫詩之間》,「我出生的那一天,時間最肥」。
嚴忠政《年記1966:交換日常》,「這一年,我們學習見面,練習摩擦」。
張萬康《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我倒著生長,愉快的縮小兼重生」。
顏艾琳《年記1968:走慢的時光》,「據說1968年出生的人,在40歲會遇到改變成人生的重大事件」。
郝譽翔《年記1969:流動的夢境》,「1969,反抗與純真同在,樂觀與放縱並存,我心深嚮往之」。
李鼎《年記1970:原來是今日》,「我在50年之後遇見這30張毫無記憶的照片,好似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所有『理所當然』的刪除」。
洪凌《年記1971:風靡宇宙的復刻版》,「天光破曉,滄青色光暈是萬年後的玄黃洪荒」。
張哲生《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令人回味無窮的國語卡通歌曲在25年後,引領我步上了漫漫的懷舊之路」。
徐國能《年記1973:與童年重逢之地》,「世界暫時失去了顏色和詩,但孕育了未來的無限驚喜」。
凌性傑《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天干地支裡,充滿了時間的暗示」。
李長青《年記1975:與這個世界》,「這是文學與我一種奇妙的緣分」。
●
作家姿態各異,觀點與出手方向,都是他們與世界的接軌。如此「任性」,肇因於歷史的讀與解,本來就沒有統一,甚至標準答案。任性出手,根源於規格的控管,嚴謹更勝防疫。字數最少的顏艾琳、郝譽翔,與最想多說的李鼎,很抱歉,都是七十頁篇幅。後記「這一年有什麼誕生了」,作者比台灣退出聯合國、蔣介石過世、王子麵生產、《八百壯士》首映、台視正式開播更要緊,列在第一順位。嚴謹中自由誕生,看似自在揮灑,對比書名與扉頁文字,實則個性盡現。
我在其中找到為文風格。
王淑芬、歐銀釧、顏艾琳抒情為尚,馮翊綱看圖說故事,不乏寫逸演出,洪凌的出場就預示了科幻風。以圖片勾勒筆意的,還能分出兩種,楊翠、張萬康、凌性傑借圖片說自身成長與感受,屬於主觀派;郝譽翔、張哲生系出同門,但客觀許多。陳輝龍寫就許多隱喻的小故事,李鼎則隱喻少、故事多,有一個大宗是散文詩,如李進文、嚴忠政、李長青、張哲生,張哲生偏白話運用、李長青則有意識地把古今詩人入文,這樣的「混搭」徐國能運用徹底,短文、短詩,連七言絕句都用上了。
凸顯作家個性的時代記錄,沒有總序、代序等「剪綵」儀式,系列訴諸美學要求,「以大面積留白並搭配簡潔的設計感╱內頁採用韓國進口厚磅美術紙╱書衣的設計、圖騰從日常中取材╱以雙色的撞色視覺感,展現時間與空間各自獨立又互相融合的概念」。
同時,為了避免作家「離圖」太遠,讀者難以跟上,書冊末頁條列照片拍攝年代跟史實記錄,閱讀年記時,讀者可以依照作家書寫,也可以前後對照,找到自己與歷史的軌跡。
●
「高二那個夏天,我一口氣讀完四十本金庸小說。沒有按照序號,而是有哪一部就租哪一部。年少讀武俠,我長了另一種滄桑,那是款霸氣,整個江湖都需要我。我到中華商場買了兩把木劍,一長一短,掛在身側,搭上二二一公車,車廂裡的乘客都顫慄,劍是其一、劍眉其二。我很習慣把眉毛皺成『劍眉』,眉心夾緊,尾梢自然跋扈」。
「人人行囊飽滿,商家的貨品越來越少,大肆採購後,回望中華商場,才警覺,張燈結綵似的海報早已消失,斑駁大樓前,人群密密麻麻,像螞蟻,為了過冬而覓食。隔許多年,才知道,從中華商場搬運出的,是每一個人對它的獨有回憶,那一身斑駁、那一臉灰槁,正是青春的側影」。
兩則短記不出自於上述作者手筆,而是閱讀「年記1967」,看到老照片,想起我跟中華商場的逢遇。記述於此,是年記系列透過它的規範與客觀,對我發出呼喚。
出版方把筆交付給十五位作者,讓他們做主,個性化不同的年頭,更有透過他們全境擴散的深意。這幾年《聯合報》分別以時代跟地方,多元思維留住歷史,懷舊之外,還有歷史感的培養,沒有拉滿的弓,就沒有飛揚的箭,無論朝天空向地心、朝悲傷或圖騰,任何一種飛行有目的,也有道長長的氣流。
「敲時間如竹,聽它走遠、聽它回來。來、去,有時依循五線譜,有時候是枝畫筆,以及原來如此」。
我寫它們,在自己年記的扉頁上。
#歐銀釧 #王淑芬 #楊翠 #陳輝龍
#馮翊綱 #李進文 #嚴忠政 #張萬康
#顏艾琳 #郝譽翔 #李鼎 #洪凌
#張哲生 #徐國能 #李長青 #凌性傑
#年記 #報時光UDNtime #尖端出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贏跑賽馬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猜波Pro|2021-05-018 直播 猜波打內戰 你撐邊一邊? |贏跑賽馬台|ft. 主持:飛熊、肥康、Brian ~~~~~~周中又有快車 專業娛樂兼重~~~~~~ 開始時間:18/5(二)晚上11:00直播 《猜波》登上Pro系列,主持從盤路出發,將足球預測節目提升至嶄新專業層次,濃...
上 總 介 兼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是每個家庭的配備都一樣,不是每位父母都能不上班,更不是每個在家的父母或長輩都有能力盯著孩子,這些「不能」的部分都是在設計這一套新法該考慮進去的,而不是像有些人說丟給老師、怪家長不幫忙,相信教育部和各縣市長聽到這些困難能再想想辦法,給予觀念或補助方法,讓家長知道怎麼去想,怎麼不亂擔心與焦慮。
問
我是一個即將崩潰的全職媽媽,最近疫情嚴峻,關於停課不停學這件事情。
我認為線上教學效率不彰,有一些孩子根本沒有按照時間在上線,還有的掛在線上的學生是不在座位聽課的。
每天線上教學,除了看影片,還有線上作業,再加紙本作業,對孩子的視力也是一大負擔,對家長而言,更是一大考驗。
然後恢復上學後,老師還要再複習停課期間這段自學課程,耗費許多時間及人力,其實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造成不少困擾。
教育部做出這種停課不停學決定,絕對無法顧及每個人的考量也很正常,但大家記得一點,就是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什麼學習會落後,那些比起健康生命來說真的有很重要嗎?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少念這一兩個月真的沒有什麼,是不是?
回
這次的停課對每個人都是重大考題
不管是教育部的首腦、老師、學生和家長
如何應變
重點宣導
學習彈性
新的教法
可惜我們的教育部是嚴重失職
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也需要成立一個指揮中心
給予全台老師一個方向和問題彙整
這次教育部應該帶領老師讓學機會教育
推出持續且深度的防疫課程
讓學生發揮新一代知識份子的責任
體悟這次停課可以身兼重要任務
比如帶動大家在家中的防疫執行與指揮
成為家中的衛生股長與衛生署的駐家小隊長
若有狀況怎麼處理
而不是忙著半吊子的網路教學
如此跟不上社會脈動的教育部
真的該受到嚴厲譴責
希望各縣市長也能注意到這群媽媽到焦慮與老師的無所適從
總要告訴大家
孩子停課什麼是重要學習
如果疫情持續想其他國家一年多
會有什麼準備走一步算一步到底是什麼負責
完全無遠慮
只是給通知
真的讓人相當失望
現在的唯一功課就是全民防疫。
教育最重要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學以致用,面對疫情,我們可以教孩子什麼呢?如何運用在生活上,如何和老師和家長成為一個隊伍,而不是網上教學連網路才在最近匆匆成立、一開始還出問題,可見這樣的狀況早就預見的事,卻沒有認真準備,老師當然很累,家長會焦慮,學生根本不知該做什麼。
⋯⋯⋯⋯⋯⋯⋯⋯⋯⋯⋯⋯⋯⋯⋯⋯⋯⋯⋯⋯⋯⋯
(從今天開始,我回覆的每封信的照片都會無償幫好產品來宣傳,幫大家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你們有我可以幫忙的,可以把你們的產品告訴我,如果能有折扣分享給大家,限量即可,我都樂意幫你們轉po,產品的購買介紹,我都會放在回信的最後)
⋯⋯⋯⋯⋯⋯⋯⋯⋯⋯⋯⋯⋯⋯⋯⋯⋯⋯⋯⋯⋯⋯
許老師您好,我們的品牌「歐咔醬」是純手工的蒜頭辣椒醬,希望能透過您的平台讓大家看到。
這是來自一個對媽媽無盡思念的醬料,拼拼湊湊好幾次終於找到記憶中的媽媽味,從挑選食材到製作過程再到製成成品,我們堅持手工製作,不添加防腐劑,不只是當作一份工作,更是對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客戶一種責任,每一次炒辣椒都像對家人般的心情用心製作,想將這樣的幸福味讓大家也能嚐到。
目前我們只有這款產品-蒜頭辣椒
是一款百搭神醬--拌飯拌麵配菜漢堡pizza 通通都可以
顧客最常回饋說,真的不小心就上癮了,名副其實的白飯小偷!!
開賣三個月,好評不斷 超高回購率
在產品方面,我們送驗的三方公正檢驗
不含防腐劑 不含化學香精 不含反式脂肪 不含大腸桿菌
這瓶辣椒我們保了一千萬的產品責任險
就是要消費者 安心買 放心吃
手刀下訂連結https://ouka-sauce.waca.tw/product/detail/682138
IG:歐咔醬
FB:歐咔醬
原價250元,六罐免運費
現在結帳,只要輸入專屬折扣碼『TW1788』臺灣疫情掰掰,即享有95折優惠
上 總 介 兼重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總統的都市美學與遠見 #文化建設的重要
#你想留下什麼 #文化政治商業的大軸線
巴黎是偉大建築的重鎮,也是全球建築師競逐的殿堂。巴黎建築的偉大,還不在於建築物的量體規模,而是在於眼光的前瞻與宏觀,不受到傳統太多的約束。
20世紀末期,歷任法國總統都承繼了奧斯曼的企圖,扮演了「偉大建築的沈思者」的角色,先後在巴黎推動宏觀的建築計畫。
每一任法國總統,幾乎都身兼重要建築物的推動者。法國總統對於重大建設的推動力道之強,甚至可以被視為是「政治介入」。
龐畢度總統任內,建造了龐畢度中心;密特朗總統任內,完成了一連串重建計畫的進行,包括在現代巴黎的中心軸線上完成了兩大地標──羅浮宮擴建工程的玻璃金字塔,以及拉德豐斯廣場上著名的「新凱旋門」。席哈克總統任內,推動了布朗利河岸博物館;薩科吉總統任內,開啟了「大巴黎計畫」,被稱為法國150年來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計畫。可以說,法國現代的偉大建築,都是總統親自主導完成的。他們不斷的做一件事:「對天才下賭注」。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987
上 總 介 兼重 在 贏跑賽馬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猜波Pro|2021-05-018 直播 猜波打內戰 你撐邊一邊? |贏跑賽馬台|ft. 主持:飛熊、肥康、Brian
~~~~~~周中又有快車 專業娛樂兼重~~~~~~
開始時間:18/5(二)晚上11:00直播
《猜波》登上Pro系列,主持從盤路出發,將足球預測節目提升至嶄新專業層次,濃烈賭味為博彩一新耳目,帶來雙倍分析享受,實力非一般,來一起見識。
睇完《贏在起跑線》,請留意《猜波Pro》,每一節由個別主持推介波盤,第四節設有「Pro問Pro答」,歡迎各位同我哋即場交流!
-----------------------------------------------------
主持:
#數據之王飛熊 #轉盤大師肥康
#鬼盤專家馬高 #理性分析Brian
-----------------------------------------------------
請支持《猜波》及《猜波Pro》,娛樂與專業並重,逢周末及周中Youtube直播,頻道名稱:《贏跑賽馬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uzEzGo0zIK0wcpr8j46QQ
同時訂閱《贏跑賽馬直播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8OXbVspq-7Un-r69osFag
#贏跑賽馬台 #贏跑 #猜波Pro #足球貼士 #貼士 #飛熊 #肥康 #Brian #馬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FblZ7LaOT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