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防疫期間而打亂了
原本安排好的戶外行程嗎?
在家也能做很多事
整理家、「 運動 」、追劇
今天就來教你在家就能做的
『 3種居家登山自主訓練 』
讓你即使遇到了疫情在家
也能保存體力準備下個行程!
▍ 伏地爬坡 ▍
🏃🏻♂️ 高效率燃脂瘦身
🏃🏻♂️ 訓練腹部動作之一
🏃🏻♂️ 能同時訓練胸、臀部和大腿的肌群
▍ 弓箭步深蹲 ▍
🏃🏻♂️ 能有效強化下半身肌肉
🏃🏻♂️ 有助上山爬坡與下山訓練
🏃🏻♂️ 亦可訓練身體平衡力以及腿部肌肉
▍ 踮腳運動 ▍
🏃🏻♂️ 提升肌力 避免肌少症
🏃🏻♂️ 可負重 讓訓練更有效
🏃🏻♂️ 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
在家也能逛「 百岳 」 👉 http://100mountain.com
非常時期就要用非常手段
運動是每天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
防疫期間鼓勵大家都能居家運動
不仿也試試以上三種訓練吧
#登山訓練 #家用露營裝備 #登山
#戴口罩 #勤洗手 #噴酒精 #減少不必要的出門
#戶外新生活防疫運動 #OUTDOORS防疫生活
#100mountain #百岳 #臺灣社交距離
----
▏台 北 旗 艦 館 ▏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二路8號
週一至六 12:30~21:20/週日 10:00~18:00
02-2794-8399
▏高 雄 總 店 ▏
高雄市前鎮區民權二路456號
週一至日 12:30~21:20
07-330-8399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A力地方媽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山頂處乾燥的泥地上 那堅實有力的腳印 是高峰險處的抒情詩.... 模模糊糊不知道在哪看過類似的文字, 以前並不特別喜歡登山, 只是陪著長輩去走走,覺得根本受罪, 但在被這段文字“感化”之後(雙手合十), 我就開始喜歡上登山; 當自己真心喜歡上一項活動, 感覺受挫的時候,就會想去克服.. 我還沒有走...
「下山訓練」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100mountain 百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Re: 請問下山如何訓練比較好? -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登山訓練| 上坡肌耐力不足? 下坡總是膝蓋痛? 物理治療師教你 ... 的評價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好不容易又下山了,過年的訓練也取消了! 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的評價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要能夠輕鬆的上山下海基礎的肌肉力量是一定得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教學下山時肌群的使用方式 - 登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下山訓練 在 請問下山如何訓練比較好?- 看板Hiking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下山訓練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山頂處乾燥的泥地上
那堅實有力的腳印
是高峰險處的抒情詩....
模模糊糊不知道在哪看過類似的文字,
以前並不特別喜歡登山,
只是陪著長輩去走走,覺得根本受罪,
但在被這段文字“感化”之後(雙手合十),
我就開始喜歡上登山;
當自己真心喜歡上一項活動,
感覺受挫的時候,就會想去克服..
我還沒有走到險處,自知段數不夠,
所以現在還在“日日磨兩腿”,
對我來說,
登高遠望的意義是:
把所有經歷過的苦痛,踩在腳下
然後.....
再來一次!
下山往往是身體最累的時候,
但是一些拉哩拉雜的心情垃圾,
在那高處往下一望的時候,通通拋掉了,
身體沈重了,靈魂卻變輕了!
當一個勤奮者,
用自己的腳步,去追尋自己的禮物。
今日健地目標:
強化臀腿肌群、改善膝蓋穩定度!
⭕️以下三輪菜單各重覆三次,一次30秒,
中間不休息,最後兩個動作各一輪收操!
♳第一輪 仰躺
臀部:臀橋[蛙式臀舉 單腿上舉 單腿平舉]
腿部:舉腿[單腳舉腿 躺姿舉腿 單腳轉腿]
♴第二輪 側躺
穩定:抬腿[側抬腿左 側抬腿右 正面抬腿]
力量:臥抬[抬腿轉左 抬腿轉右 雙腿後抬]
♵第三輪 站立
平衡:站姿前彎[左腳 右腳 前彎]
離心:雙手盪壺[盪 盪 盪]
♻︎收心操
平衡核心:鳥飛狗趴
拉伸臀腿:鴿趴淒敷
😼影片為私人運動筆記分享,
若有專業問題請尋求教練或專業協助喔!
--------------------------------------------------------------------------
我是A力,運動是我的日常,廚房是我的療癒室,
我曾經是個圓噸噸的地方媽媽,也在九彎十八拐的減脂路上迷過路,
如果妳也在學習,我會很開心在這裡見到妳~
這裡有我老公幫我記錄的生活,我也很歡迎妳到粉專上跟我聊天,
生活是一場接力賽,我們一起陰溝裡賞星星!
粉專:地方媽媽 健身筆記 Ellie
https://www.facebook.com/ellielocalmom
IG:local_mom_ellie
https://www.instagram.com/local_mom_ellie
攝影- 周琨瑾 火野攝影
剪輯- 彭佳琳 A力地方媽媽
音樂資訊-
––––––––––––––––––––––––––––––
Track: Crystal Eyes — Airixis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q_vj7Pjsa4U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crystal-eyes
––––––––––––––––––––––––––––––
Track: Erazm Sant - Hold On To Me [Magic Free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Magic Records
Listen To The Original: https://bit.ly/2F4k1Cz
Fanlink: https://fanlink.to/Tkm
––––––––––––––––––––––––––––––
Track: CryJaxx - Goodbye (ft. jfarr)
Music Provided by Magic Records
Listen To The Original: https://youtu.be/N2s6b4JSgbU
Free Download: https://fanlink.to/cQYh
––––––––––––––––––––––––––––––
Leat'eq & Aleksei & ELEX - They Watchin Me (Feat.Will Wes) [NCS Release]
Track: Leat'eq & Aleksei & ELEX - They Watchin Me (Feat.Will Wes)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https://youtu.be/V9uIXSgdYQo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TW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DUwyFeK0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ftJlQAdXgK9q_I4VY-KWzlkYdaQ)
下山訓練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好,我是探險威狼
因為擔心觀眾們觀賞完前三部看不懂
所以今天製作這一部長片
讓大家知道單攻桃林溫泉的辛苦
要挑戰這個溫泉真的需要多加訓練
不然會有三個情形
一、時間花太久是黑摸下山
二、腳抽筋卡在路上回不來
三、巨石陣區摔傷或被大水流沖走卡在巨石下
所以務必要穿戴溯溪三寶
帶上專業的溯溪教練
這樣就可以勉強的抵達上桃林溫泉
史詩中的史詩就在那
那就看你們怎麼樣抵達那了
大家加油
『桃林溫泉』怎麼去:
座標:22°53'00.9"N 120°56'01.3"E
網路導航到延平鄉清水大橋位置
續行之後右邊有一個岔路
右轉會進入一個小型農場
有一入口可以輕鬆進入河床
需收停車費
汽車1日100圓
機車1日50圓
若要開吉普車前往
下切口也在這個位置
GPS軌跡圖連結: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365422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
1.Clocks – Smith The Mister (No Copyright Music).mp3
2.The Clock (instrumental) - RYYZN · [Free Copyright-safe Music]
3.Free Range - Mona Wonderlick · [Free Copyright-safe Music]
4.Underground Stars – Loxbeats (No Copyright Musi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zXwG92CwYE/hqdefault.jpg)
下山訓練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面天山 #向天山
面天山是台北大縱走的其中一段,通常都會從陽明山二子坪進,清天宮或興福寮步道出,而我選擇從清天宮步道上山,繞一圈向天山原路下山,因為起了大霧加上時間的關係,向天池就路過沒有走進。
捷運北投站搭乘小6公車,終點站就是達清天宮,且班次平均20至30分鐘一班車,晚上十點都還有公車,步道登山口的交通很便利。
小6公車路線圖及時刻表:
https://bit.ly/3s85REs
時間戳記:
0:30 搭公車教學
1:19 登山口導覽
2:28 清水宮視野及開始上山
6:10 第一個岔路,面天山、向天池路牌
6:43 抵達面天坪涼亭
7:20 第二個岔路,面天山步道
9:45 抵達面天山
10:13 前往向天山直至下山
從清天宮步道前往面天山全程皆是上坡不輕鬆,可以訓練腿力和心肺功能,走一趟滿身大汗讓你全身舒暢,請帶足夠的水上山,清天宮和清水宮都有飲水機可以裝水,建議出發前在清天宮上一下廁所,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話就慢慢走。
清水宮部到走到面天山涼亭為1.7公里,再加上0.6公里攻頂,全長為2.3公里。當天我花了約100分鐘攻頂,下山花了約60分鐘,總計花了2.5小時,你可以抓個3小時。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F7AAbM4WOg/hqdefault.jpg)
下山訓練 在 登山訓練| 上坡肌耐力不足? 下坡總是膝蓋痛? 物理治療師教你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許多山友 下山 後,總是哪裡疼痛,看醫生卻又得不到解答嗎? 今天我們請到瑞稞物理治療師Ray,來跟我們聊聊如何正確使用身體的肌群! 讓疼痛從根本治療。 ... <看更多>
下山訓練 在 Re: 請問下山如何訓練比較好? -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 《alex100888 (暈倒掉)》 之銘言:
:
:
: 我下山的部分完全不行 腳會抖 會腿軟
:
: 上網查了一下 可以爬樓梯來訓練
: 特別是下樓梯所用的肌群跟下山很接近
: 但是下樓梯不是說很傷膝蓋嗎?
:
: 請問大家都是如何訓練下山的部分?
: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U-1u.
:
您好,我是一個愛好登山的菜鳥登山人,對於肌力訓練有所涉獵,對於改善下坡能力,想給
你一些建議。
首先我想先介紹「剛性」這個概念,剛性是受到外力作用後,抵抗變形或位移的能力。
而下肢的剛性是由下肢的肌肉,骨骼和軟組織等等構成。簡單來說就是肌肉煞車的能力啦。
以跑步為例,當跑者跨出一步,腳接觸到地面時,必須要透過肌肉位移,抵消前面一個動作
產生的動能,才能再將腳抬離地面。
剛性高的人,肌肉煞車很強,腳接觸到地面,肌肉小幅度位移抵抗動能後,可以馬上再抬起
來,所以職業跑者看起來就像在飛一樣。
而剛性低的人,看看身邊那些跑的慢的朋友或同學,因為煞車能力不好,需要花較多時間緩
衝,所以腳接觸到地面的時間很長,會有一種下沉的厚重感。
再看回來登山時下坡(下階梯)的狀態,腳由上往下踩,接觸到地面後,需要抵抗垂直緩衝的
力量,才能抬離地面跨出下一步。因此如果想要更舒適的下坡體驗,強化下肢抵抗緩衝變形
的能力,增強剛性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那應該怎麼樣改善下肢的剛性呢?
答案是提高「最大肌力」
最大肌力訓練能夠強化神經系統、肌肉、骨骼和軟組織等等,讓你在做任何動作時,能更有
效率的徵召肌纖維,軟組織和骨骼等等也能抵抗更大的外力。在合理的訓練課表中,同時也
能改善關節的活動度、穩定度和肌肉的柔軟度。
訓練內容以「多關節」「有負重潛力」的動作為主,像是深蹲,分腿蹲,直膝硬舉,單腳直
膝硬舉等等。訓練時量力而為,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量,然後每一次的訓練都增加一點點負重
。訓練頻率一周一到兩次我認為就相當足夠了。
如果沒接觸過重量訓練,不知道最大肌力是什麼,建議找一個教練,會省下很多摸索的時間
和亂作受傷的風險。(或是再站內問我xD)
在進行最大肌力訓練一段時間後,下肢肌力進步,使下肢的支撐能力變強,剛性增加。每一
步落地需要的垂直緩衝減少,下坡時可以走的更舒適。同時,其他動作也會獲得改善,上坡
時走的更輕鬆,背負裝備更重,整體的行走速度更快。
當然,每個運動項目都有他的「專項技術」在,最大肌力訓練只是準備好一個讓你享受運動
的強壯身體。
想要增進某種運動,就要去做那個運動。想要跑的更快,就要去練習跑步,想要籃球打的更
好,就要去打籃球,想要爬山爬的更舒服,那就要去爬山。
以爬山來說,負重狀態上下坡的重心轉移,步伐大小和走路速率調配等等。都是需要長時間
,頻繁操作才能精進的技巧。
所以在肌力訓練同時,不要忘了享受爬山才是我們的目標,每個星期一次去山上走走,百岳
也好,郊山也罷,可以背一堆食物走糜爛行程,也可以輕裝上陣單純享受山的味道。重要的
是有規律的持續進行,畢竟熟能生巧嘛!
前面打了一大堆,總歸來說
提升基礎身體能力>> >「最大肌力訓練」
提升登山專項技術>> >「去爬山」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94.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47715989.A.95D.html
如果考量到下坡時運動經濟性的話我還是偏向剛性啦~強度我覺得是整個登山過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