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影片中介紹的基本練習是由Stanley Rosenberg所發明,它可以快速地刺激神經系統,讓交感、副交感神經回復到平衡的狀態。肌張力異常的患者大多都有副交感神經低下的問題,當副交感神經低下時,動作障礙的症狀通常會比較顯著;因此在復健的期間,除了動作練習之外,增進神經系統的平衡也是必要的練習。
這個練習不限於肌張力異常患者使用,身心狀況不佳的朋友 (慢性壓力、焦慮、憂鬱傾向、呼吸困難) 也可以試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5gGiTi6oCM
交感神經低下症狀 在 洪櫻娟醫師。身心紓壓聊天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身不舒服找不出原因
#誤以為得怪病
#自律神經失調
最近天氣多變,門診也多了不少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看診過程中我都會盡量詳細衛教,讓患者了解病因和治療及平日保健方式。但我發現很多人對自律神經失調都不了解,之前曾經寫過一些衛教文章,但已經是5-10年前了! 😅
怕患者找不到,決定再重新整理一篇和大家說明。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所謂「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群症狀的統稱,而非單一疾病,屬於身心症的範圍,患者常合併出現心理與生理的的不適症狀。
常見的情況是身體陸續出現各種不適症狀,例如胸悶心悸、頭痛頭暈、四肢無力、腸胃不適等。看盡各科門診,陸續做了很多檢查也都找不到原因,患者甚至更加沮喪,認為自己是得了「怪病」,擔心到吃不下也睡不好,不但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也浪費很多時間和醫療資源。
■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
人體的神經系統大致包含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以及自律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大腦就像中央電腦,透過自律神經系統來調控各器官系統的運作。
其中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油門」,當面對壓力和挑戰時,可以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升高血壓、抑制消化,使人進入備戰狀態﹔相反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煞車」,當壓力過後,可以放慢心跳、舒緩呼吸、降低血壓、促進消化,使人變得放鬆平靜。正常狀況下,「油門」和「煞車」可以達到完美的協調和平衡,讓身體的緊繃和放鬆能夠收放自如,如同中醫的理論一樣,重視陰陽調和。
日間是交感神經較旺盛的時間,讓人體機能活躍得以面對忙碌;夜間則是副交感神經活動的時間,減緩心跳、血壓、體溫等節律,以休息的步調為睡眠做準備。
但是在現今的社會中,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不管是身體或是心理都缺乏適度的放鬆,就像猛踩身體的「油門」加速,卻忘了要放慢步調踩「剎車」。久而久之形成交感神經過度高亢而副交感神經低下的不平衡狀態,因此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文明病。
■該如何治療?
自律神經失調與持續的壓力有關,可能是情緒上的勞心也可能是身體上的勞力,當一個人承受太多的壓力之後,導致大腦神經內分泌傳導物質的不足,進而影響到全身的內分泌系統、自律神經系統,並影響到全身的內臟器官功能的運作。
當急性壓力下或是個性較屬於容易焦慮、要求完美、或追求高成就者都可能使壓力慢性化,這時就很容易出現身心症與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在治療上可使用口服藥物,調節失衡的神經內分泌傳導物質,有效改善種種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情緒症狀。心理治療則依個人的需要做適當的安排,此外,放鬆技巧訓練、團體心理治療等也有所幫助。藉由醫師完整的評估與診斷,才能找出真正的病因,避免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窘境當中。
交感神經低下症狀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廖祥琳醫師指出,本屬虛寒體質(俗稱冷底)的人,在天氣冷時身體狀況可能會有明顯變化。例如,即使待在室內也總覺得身體冷冰冰,似乎衣服穿再多都不會暖和,晚上常常手腳冷到睡不著……等。
東京有明醫療大學教授川嶋朗指出,依照虛冷體質嚴重程度不同,主要可將其分為以下4種類型:
#末端冷
由於手腳血液循環不佳,因此覺得手、腳等身體的末端特別冷的類型。此外,也有容易折斷指甲,魚、肉攝取不足、過度節食、運動不足等特徵。可能會有突然站起暈眩、長痘痘,月事不順等症狀。
❄改善方式
筑波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部長岡村麻子表示,可以藉由飲食改善,如攝取梅子、紅棗、枸杞,也推薦食用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材。此外,建議每天都進行一些輕度運動(如:健走),並且藉由多泡澡、不要熬夜等方式來改善體質。
#下半身冷
有此體質的人下半身特別冷,是由屁股與小腿肌肉僵硬而血液循環不良所引起。年長者也容易發生此現象。此外,還有腸胃不佳、肌肉少、到了傍晚雙腳水腫、半夜常起身上廁所、劇烈的生理痛……等特徵。
❄改善方式
NHK節目「東洋醫學真正的力量」(暫譯)指出,可以使用滾筒按摩屁股肌肉的穴道「臀中」(屁股的正中央),來改善血液循環。按摩方式為躺在滾筒上以體重按壓,停留30秒即可。
#上熱下寒型
上熱下寒型虛冷體質的患者,會手腳冰冷、臉部泛紅灼熱,有容易焦躁、睡眠很淺、生活不規則、月事不順、便祕……等特徵。
東京有明醫療大學教授川嶋朗指出,這是由於交感神經緊張,造成四肢血管收縮,血液因此流向身體中心與頭部。
❄改善方式
岡村麻子表示,可以藉由改善生活習慣來緩解上熱下寒的症狀,推薦可以多泡足湯、下半身泡澡讓下半身溫暖。
其次,可以多做深蹲強化下半身肌肉,平時不要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並且穿著寬鬆的衣物。再者,控制吃冷的食物與飲料,並管控高脂肪與高糖的食物,推薦多吃青魚、蔬菜和醋。此外,就算覺得口渴與臉很熱,也要注意水分不要過度攝取,並且留意太冷的冷氣房。
❄全身冷型
由於體內產熱的功能低下,新陳代謝也低,也因此造成全身冷的狀況。患者會食慾喪失,並產生疲勞感與倦怠感,除了身體之外,手腳和內臟也會冷。
改善方式
岡村麻子表示,想改善此症狀需要多注意睡眠,並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健走),其次,肚圍、襪套與圍巾是必須的;避免生冷食物、推薦均衡飲食,別忘了攝取雜糧、地瓜、蘑菇、蛋白質(魚、肉等),並且應積極多吃薑、洋蔥等有溫暖身體效果的食物。
—
交感神經低下症狀 在 【心悸、胃痛竟是自律神經失調這7種人最容易有】 58歲的朱媽媽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自律神經失調在身心科稱為焦慮症,黃長治醫師指出,在更早以前焦慮症 ... 亢奮,副交感神經低下,一旦失控時,便會過度刺激,產生許多生理症狀。 ... <看更多>
交感神經低下症狀 在 自律神經失調有什麼症狀?3步驟改善身體狀況!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主要原因是平常生活中得到太多壓力所致,自律 神經 失調的 症狀 有以下:頭暈、頭痛、噁心、焦慮、胸悶、心悸、暈眩、手抖、吸不了氣等,如果 症狀 同時出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