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 140 天【亞美尼亞】
日記 133「英文不好怎麼辦?」
「妳想去哪裡?」前幾天,我們經過一輛停在路邊的旅行社廣告車,上面掛滿亞美尼亞各個景點的照片,Scott 問我。
「我要去這個!」我指著 Stepanakert,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只看到照片裡有一高一矮兩個雕像,感覺好像有點特別。
(看多了教堂、清真寺、各種風景,偶爾還是會膩的)
於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從 Yerevvan 到 Stepanakert,
網路上的資料是每天七點到十點,每小時都有一班車。
我們一早來到巴士站,跟著人潮等啊等的卻遲遲沒等到車,
問了旁邊的路人也跟我們說十點會有車,但我們等啊等的就是等不到,
等得有點不對勁了,跟售票處一陣雞同鴨講之後才發現:今天沒有車!
今天沒有車!今天沒有車!今天沒有車!
今天竟然沒有車?!沒有車?!沒有車?!
(真希望 Facebook 有字體加大加粗的功能)
簡直晴天霹靂!Stepanakert 距離 Yerevan 超過三百公里,不是我們隨隨便便就能抵達的距離。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搭明天早上七點的巴士,一個人 5000 Dram(大約是臺幣 350 元),二是選擇搭共乘計程車,隨時可以走,不過一個人的車資要 8000 Dram。
你們猜我們選哪一個?
我們已經住在 Yerevan 三晚,不太想又浪費一天,
可是計程車的價錢對我們來說又有點太貴,是公車的 1.5 倍耶。
「不然我們來搭便車啊,要嗎?」
「好啊。」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們哪來的勇氣,這一次一搭就要搭三百公里,
到底有沒有車、能不能到,我們都不知道,也沒把握。
「挑戰看看吧。」亞美尼亞的搭便車初體驗正式開始!
依據我們的經驗,在巴士站最難攔便車了,
一來是因為這裡有很多計程車司機會過來攬客,
二來是因為在交通樞紐上,太多要去不同方向的車在這裡交會,我們反而很難攔到跟我們同一個方向的便車。
但是我們很幸運!舉著大拇指很快就等到第一輛車停下。
”Goris?” 車主搖下車窗,我們問。
Goris 是 Yerevan 和 Stepanakert 之間的一個城市,
距離 Yerevan 大約有 240 公里,是我們的第一個中繼站。
車主完全不會說英文,一個單字都不會。
很多人常會問我們:英文不好怎麼辦?當地人會說英文嗎?
我們的答案是:完全沒有問題!
好啦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都是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可能想像起來很困難,但當你已經處在當下,你會用盡任何辦法來溝通。可以是畫圖、可以是比手畫腳、可以是演戲、不過最方便的當然還是 Google 翻譯。
我們不知道我們的車主要去哪裡,
但確認了是同一個方向,他也欣然同意載我們一程。
一路上我們就用 Google 翻譯聊天,他是維修工程師,正要去工作。
「對不起因為我要工作,不然我想跟你們一起去 Gori。」
透過 Google 翻譯,車主說。
車主還從副駕駛座前的置物箱拿出一排子彈,意思好像是他會去打獵。
「我們現在坐在有子彈的人車上耶,妳會害怕嗎?」
「不會啊,如果他要怎樣幹麻給我們看?」
「叫妳乖一點啊。」
第一個車主讓我們在高速公路旁的一家商店下車,
我們進商店裡晃了一圈出來,很快又攔到第二輛便車。
第二個車主是一個老爺爺,他說可以載我們到 Khor Virap。
Khor Virap 是靠近土耳其邊境的一座修道院,
是亞美尼亞最重要、也最受歡迎的朝聖地之一。
我們本來沒有計畫要去 Khor Virap 的,但既然都到了就剛好順便去看一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喜歡搭便車,一路上總是有各種意想不到的驚喜。
Khor Virap 的意思是「地窖」,
這裡曾經是皇家監獄,也是囚禁 Saint Gregory 地方。
Saint Gregory 是把基督教帶到亞美尼亞的第一個人。
當時宣揚基督教的 Gregory 其實原本是國王的顧問,但是國王並不信基督教,因此一直對 Gregory 很不滿,念在和 Gregory 的私交並沒有直接處死 Gregory,而是把他關進 Khor Virap 6.5 公尺深的地窖裡,不給他食物和水,讓他自生自滅。
13 年後國王生了一場重病無法痊癒,國王的姊姊夢到有人托夢給她,告訴她只有 Gregory 能治好國王的病。雖然國王覺得很奇怪,13 年了,Gregory 怎麼可能還活著呢?但還是派人將 Gregory 找過來,Gregory 也真的治癒國王的病,國王從此信仰基督教,也使亞美尼亞成為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
所以為什麼 Gregory 能在地窖中活 13 年呢?
據說這 13 年間有一位婦人會偷偷提供食物和水給 Gregory,
而這位婦女其實就是國王的姊姊。
Khor Virap 保留著當時的兩個地窖,地窖的通道真的很深很窄,
不只一次只能通過一個人,甚至連背著包包都沒辦法穿過。
天氣好的時候還能在這裡清楚地看到 Ararat 山,諾亞方舟停靠的地點。
第三段便車,廂型車的車主把我們載回主幹道上,
下車時還送給我們兩顆石榴,是亞美尼亞著名的國家水果。
我們接著又順利地搭上第四段、第五段便車。
「我喜歡我的國家,我喜歡亞美尼亞。我喜歡遊客,希望幫助你們更瞭解亞美尼亞文化。」第五個車主透過 Google 翻譯,這麼跟我們說。
高速公路旁堆起一排高高的草堆,
車主說那是為了不讓亞塞拜然直接看到亞美尼亞。
關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領土爭議,我們就下一次再跟大家說吧。
這一個車主載我們走了很長一段,他告訴我們附近有一個在山中的教堂,問我們要不要過去看看。雖然這一段並不順路,但他仍然很熱情地把車開進山裡,帶我們來到了 Noravank Monastery。
Noravank Monastery 的意思是「新的修道院」,這座修道院建於 13 世紀,因為建在峽谷之中,沒有受到帖木兒王朝的襲擊。
主教堂有一座陡峭、沒有扶手的階梯通上二樓,
我們看著其他遊客手腳並用爬下來,也自己體驗了一次,
不到 20 階的臺階我們大概走了十分鐘才好不容易爬下來。
教堂前有一個井,車主給了我們一枚硬幣,
讓我們把硬幣丟進裡面,許了一個願。
離開修道院,我們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小鎮上,
車主住在這個小鎮,於是我們也下了車,結束第五段便車。
在市中心也很難搭便車,因為多數的車輛都是開到這裡要回家的。
我們站在路邊等了很久,一度覺得今晚大概就要住在這裡了。
這時候旁邊有兩個人可能覺得我們很有趣,把車停著一直在附近看我們。我們嘗試要問他們能不能載我們一程,不過 Google 離線翻譯只能翻譯俄文,而他們似乎看不懂俄文,只會說亞美尼亞語。
我們背著大背包、舉著大拇指,
看著車輛來來去去,天色也漸漸要暗了。
我們依然嘗試著和路邊那兩個人溝通,
雖然我們彼此應該都不懂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們最後還是把我們叫上車,把我們往前載了一小段,
來到了像是巴士站的地方,讓我們在這裡等公車。
我們沒等到公車,卻等到一對姊弟。
他們都在 Yerevan 工作,正要開車回老家 Sisian 過年,距離我們想去的 Goris 還有 40 公里,他們兩人都很會說英文,熱情地邀請我們上車。
姊弟兩人教我們說了幾句亞美尼亞語,
包括一句最重要的 "p’vogh ch’ka",是「不用錢」的意思,
他們笑著說我們要搭便車一定要學會說這一句。
「你們不要去 Goris 啦,Goris 不好玩,跟我們一起去 Sisian!」
「嗯……」我們猶豫了五秒。「好啊!走吧!」
姊弟兩人可能也沒想到我們這麼爽快就答應了。
山谷間的積雪愈來愈厚,隔著車窗都能感受到窗外的寒冷。
在傍晚天黑以前到了 Sisian,因為是我們完全沒想過會來的地方,
姊弟兩人幫我們打電話問了幾間民宿,還因為我們有預算考量,載著我們繞了幾圈好不容易找到我們今晚的住宿,在門口拍了照後才揮揮手道別。
今天花費八小時,換乘七輛便車,前進 240 公里,
去了兩個不在計畫中的景點,在我們沒想過要來的地方過夜。
距離我們最終的目的地 Stepanakert 還有 130 公里,
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到得了呢?
不管了,搭便車搭了整天沒吃什麼東西,
晚餐值得吃一隻烤全雞犒賞自己,才 3000 Dram,
不到臺幣 200 元,不吃對不起自己。
吃飽才有力氣!明天繼續努力!
2019.12.28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旅行紀錄在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EO5zg
訂閱我們,一起探險!
#亞美尼亞 #葉里溫 #鍚西安 #armenia #yerevan #sisian
#豬豬隊友 #PiggyTeammates #ScottandWendy
交通中繼站英文 在 BusyBees 瑞士小屋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提問箱】關於在瑞士旅行/健行
從讀者們的問題看起來,現在越來越多人嘗試自己規劃旅行,也喜歡帶著小孩一起出遊累積回憶,這對同為父母又喜歡帶著孩子出遊的我們,真是感到好開心啊!這邊就回答讀者們提問關於瑞士(親子)旅行和健行方面的相關問題。
#有推薦的瑞士親子旅行方式嗎
#自由行或跟團哪一種比較好呢
#自駕容易嗎
自由行和跟團相信大家都知道各有利弊,這邊就不做贅述,以我們的經驗來說,在瑞士旅行真的很輕鬆簡單,我們很享受自由行帶給我們的感受,所以親子旅遊當然還是推薦自由行,除非真的沒有時間做規劃,才是跟團。
不過在考量親子旅遊不可忽略的是一家子的花費預算、旅行成員的年紀、喜好(大自然、都市建築、博物館)、成員的體能狀況(孩子耐不耐走、是否有午睡習慣、是否使用嬰兒推車),以及孩子的年齡等等才會是決定哪一種旅行的關鍵。
我們會建議挑幾個適合家庭的地區做深度旅遊,不用心想一定要把所有著名景點都跑遍,這在有限的時間和預算很難達成的!至於地點的選擇,有些區域的飯店入住一晚或兩晚以上就會免費附送所有上山的纜車票。就我們所知,有這個優惠的區域有 St. Moritz、Arosa、Adelboden、Lenk等等,這些地點都非常美,非常適合家庭旅遊,絕對不輸當紅的幾個景點,在每個地方待上兩三天好好享受親子或是家庭的時光,對整個旅行是非常加分的!以下是有瑞士官方認證,適合家庭旅遊的地點,https://www.stv-fst.ch/en/labels/family-destination/certified-destinations,從這邊做景點的規劃也是不錯的選擇。
以自由行方便性來說,當然自駕還是最方便的,原因是在瑞士其實開車還是比搭車快很多的時間,而且出發時間非常彈性,不用趕火車,不用推著嬰兒車徘徊月台間轉車等等,這邊舉個簡單的例子是從 Luzern 到 Grindelwald,搭火車最快2小時41分鐘,開車只要一個半小時,而且一小時才一班火車。在瑞士開車,交通規則跟台灣是一樣的,而且因為路上幾乎沒有機車加上瑞士的車本來就比台灣少很多,所以開起來很舒服,遇到美麗的風景還可以停車拍照。油價大概是開100公里10瑞郎左右,可是租車費用是真的非常貴(尤其是需要租嬰兒汽座的話),所以如果有一併玩鄰近國家的時候 (德法義奧) 就租了車,再開進瑞士,或許能省下不少的錢!另外,如果是自己租車,到了目的地後還要搭上山纜車,如果沒有半價卡(Halbtax Card )或旅遊通票(Swiss Travel Pass),就得負擔原價,除非到了上述一些住宿有送纜車票卷的地點。
而如果選擇大眾運輸,利用搭車時間欣賞風景也不錯,畢竟這也是旅行的一部分,但費用那就必須依照行程,然後上 SBB官網查詢費用慢慢做計算,再決定是要買Halbtax Card 加上每趟火車的車票或者是直接買Swiss Travel Pass。通常上山纜車費用如果有上述交通票,都可以打折,所以建議最好還是要有其中一種。如果時間較彈性的遊客(沒有小小孩同行),當然大眾運輸是很不錯的,畢竟可選擇早出晚歸的班次,也能把瑞士通票用的淋漓盡致。
住宿費用上,這必須自行評估了,以一家四口 (兩大兩小) 來說,一晚住宿費可能要近200瑞郎,正常的午餐或晚餐可能要60-100瑞郎 (一個大人吃個披薩加飲料,最少也要25-30瑞郎),再加上機票、交通費、纜車票等等。這些要全部加起來後再和跟團的費用做比較囉!
#推薦的旅遊健行裝備
一般來說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一定要帶薄外套 (夏天不一定會穿到,但以防山上起風或是天氣突然轉涼) 。如果是山路健行,建議一定要穿登山鞋,一般運動鞋的底部通常不夠防滑,在下坡或碎石子較多的路段會比較難走,但如果只是上山欣賞風景、拍拍照、走走路,一般運動鞋當然就沒什麼問題囉!至於衣服和褲子就以舒適為主。如果艷陽高照,最好是防曬要做好。一般還會帶的東西就是水、零食、相機、傘吧!
#健行的路線選擇
我們喜歡山和水,所以我們通常優先找有湖的地方,再來看是否可以推娃娃車,如果不行,可能就不會從事山區健行,就到那邊較平坦的區域或是小鎮走走,欣賞風景。不過瑞士也是有蠻多健行的地方是可以推娃娃車,風景也很優美的。
這邊推薦兩個我們最常用的網站,應該已經包含所有瑞士的旅遊資訊了
https://www.myswitzerland.com/en-ch/home.html 這是瑞士官方的旅遊網站,還有中文版,可是不確定中文版是否跟英文版資料一樣齊全。
https://www.schweizmobil.ch/en/summer.html 這也是個官方網站,內含大大小小的山區健行和其他戶外活動資訊。
如果要得知更詳細的訊息,可從這兩個網站連結到當地的官方網站,或是直接Google查當地地名。許多較短或較簡單的健行路線都只列在當地的官方網站喔!
#一定要搭登山纜車嗎?
許多景點都是在山區,為了節省時間,搭纜車上山再健行是最方便的,當然許多地方也可以自行健行上山,但往往都是需要至少三四個小時以上,建議還是直接上官網查詢,就可以看到詳細的健行和纜車路線。
#如何買便宜的纜車票或交通票
在瑞士沒有便宜的東西,如果有Halbtax Card 或是 Swiss Travel Pass,纜車票通常可以打折,但不是全部的纜車都有,這要看纜車業者跟SBB有沒有合作關係。交通票我想必須依照行程,然後上 SBB官網查詢費用慢慢做計算,再決定是要買Halbtax Card 加上每趟火車的車票或者是直接買Swiss Travel Pass。有時候瑞士郵局、SBB或是Coop也會有很便宜的通票,但能否買到這麼超值的票,只能是可遇不可求了。
#可以一併列上我們的旅行費用嗎
每個景點的纜車和火車費用,都依照實際的目的地不同。就像是纜車搭到中繼站和山頂的費用絕對不同,而通常一個景點有時也有不同的纜車路線。我們當然可以另外附在分享中,但實際費用當然還是請需要的讀者依照需求上官網查詢囉!
#照片為也是入選FamilyDestination之一的Locarno
交通中繼站英文 在 張耀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感動,我們再一次聚在一起,將創造歷史!從「希望的台中」,變成「進步的台中」,我們不能走向回頭路,我們要大步迎向下個四年,迎接一個令人「驕傲的台中」。
我們都是台中隊,加油!
林佳龍
#2018進步台中
【總統為佳龍授旗誓師,佳龍演說全文】
很感動,我們再一次聚在一起,將創造歷史!從「希望的台中」,變成「進步的台中」,我們不能走向回頭路,我們要大步迎向下個四年,迎接一個令人「驕傲的台中」。我們都是台中隊,加油!
-
佳龍演說全文:
蔡總統,和台中一起打拼的議員候選人,還有各位好朋友,以及這座城市的主人們,大家好!
今天,因為懷抱共同的理想,我們又聚集在一起。我相信,當我們聚在一起時,我們將再一次創造歷史!從,希望的台中,變成,進步的台中,一個令人,驕傲的台中!
「台中的改變,會帶領台灣的改變。」這是四年前,2014年11月29日開票那晚,我所說的一段話,台中作為台灣的中心,從過去是南來北往的中繼站,到現在,台中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中都」,牽動台灣的整體脈動發展。
去年,台中市成為了台灣的第二大城市。要讓這個驕傲不只是曇花一現,我們一定要延續台中的進步,將台中帶往下個階段。四年前,我感謝身邊的大家陪我走過在台中耕耘的十年,今天,我邀請大家,繼續和我們一起為在台中的下個四年大步邁進,為大台中的發展盡一份力。
四年前,蔡英文主席也是在授旗的時候,向台中市民承諾,民進黨取得中央執政後,會全力支持台中建設。感謝蔡總統兌現承諾,打破過去中央政府「重北輕南忘台中」的施政,感謝中央成為台中的助力,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預算的支持,與5+2產業創新計畫的推動,讓台中多年來停滯的建設全面動起來。佳龍也從來沒有忘記,我給市民的承諾,和我們一起許下的希望。台中團隊積極行動,把希望變成進行式,實現真正的宜居。讓大家安居樂業,讓青年也願意回家鄉耕耘打拼,這才是真正的進步。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前幾天父親節時,我在南屯遇到一位爸爸,跟我分享他和他兒子的Line對話。因為這位爸爸的兒子在台北就讀大學,即將畢業,讓他一度很擔心,兒子對未來的規劃在哪裡?結果,他反而收到一封來自兒子的訊息,回說「爸,等畢業了我要回台中工作」。當下這位爸爸,開心得不得了,又一時不知道如何回應才好,於是竟然回了他一張不知所以然的小鴨貼圖。這是個可愛又溫馨的故事,既顯示我們台中人的樸實,也代表,因為我們抱有希望,所以進步真的發生了,台中的年輕人,不再只能選擇留在台北。
這個故事也讓我想到音樂人林強老師。將近30年前,他離開台中,寫下《向前走》這首歌,歌詞「阮欲來去台北打拼」因為「聽人講啥咪好康的攏在那」,充滿了對台北的期待。30年過去,現在,他回到故鄉台中紀錄綠川流水的聲音,譜出了「川游不息」這首作品,這一次,填滿旋律的,是他對故鄉的感情。在一個場合中,林強老師說,其實對當年寫下憧憬台北的向前行,讓很多年輕人離開故鄉,跑到大都市,他認為「這首歌不圓滿」,因為他覺得年輕人能在故鄉打拼,是多麽幸福的事情。我很認同這句話,因為,台中是希望會實現的地方,是能夠築夢的城市。
進步的台中,四年來,我們一起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我們承擔起過去可以做,卻不願意做、不敢做的事情。
台中的河川水域治理更進步了,曾經日益惡化卻被任其骯髒發臭的綠川、柳川,現在重現了小京都的迷人風華,全國不分藍、綠、白,都前來觀摩取經;過去政府揚言「百億救中區」最後卻被宣告放棄的中區,隨著我們的「舊城新生三支箭」——綠柳川整治,文化復興,以及大車站計畫,也重新燃起希望與活力。
台中的產業環境更進步了,台中一直擁有良好體質與無限活力,還有我們打拼與創新的黑手精神精密機械產業也已在台中形成產業聚落。聞名世界的大肚山下,綿延60公里的黃金縱谷,孕育了無數個智慧機械產業的隱形冠軍,帶動台中產業進入下個階段,鏈結在地,鏈結國際,鏈結未來。過去四年,我們已經成立中台灣產官學研智慧製造合作策略聯盟,加強人才培育,厚植研發能量,協助解決產業五缺問題,我們也放入更多心思,規劃以推動水湳經貿園區,成為創新、低碳、智慧城市的最佳示範區,讓台中成為真正的智慧機械之都。
台中對孩子、對青年、對長輩們的照顧與支持都更進步了,托育一條龍上路後,第一年就服務5萬多人,到今年已經成長到7.6萬人,帶動托育及就業,創造了家長、孩子與幼托產業的三贏,現在也成為行政院推行全國準公共化政策學習的典範。在長照2.0政策及預算的支持下,台中市的托老一條龍有了更充實的內涵,也讓台中市民老得有尊嚴,老得健康,更減輕年輕人負擔。台中的摘星青年計畫,已經支持數百位青年在創業起步時,跨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台中的青年加農計畫,更將「年輕人投入農業,農業才有希望」的精神具體落實,年輕人務農不再是空談。八年一萬戶社會住宅已經規劃及興建了4年5千戶,第一處的豐原安康段已經完工並入厝,實現共好社宅的理念,讓剛出社會的青年與勞工能以平價住進優質住宅。
台中的生活環境更進步了,過去大家對台中的印象就是治安不好,但在這幾年的努力之下,在治安的指標,像是每十萬人口犯罪率、以及刑案破獲率,我們已經連續3年有六都最佳的表現。我們也承擔過去從來不願承認的空氣污染。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三十年來,我們是第一個真正管制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地方政府。從今年開始,我們史上首次砍了中火的生煤許可量500萬公噸,也因此杜絕了中火火力全開的可能性。我們也全國首創,推出工廠汰換重油鍋爐的補助政策,減少每間工廠百分之99的PM2.5排放。這幾年空氣品質終於開始進步,PM2.5濃度年均值,也由佳龍上任前2014年均值27微克,下降到去年的20.2微克。但我們還不滿意,反空汙不是口號,實踐才是真正的解方。
台中的交通路網更進步了,我們不必再羨慕北高的捷運系統,因為台中捷運綠線就快要完工了,今年年底就要試運轉;我們也不用再屈就於BRT的半成品,因為捷運藍線終於獲得中央支持,台灣大道上將可擁有真正的捷運。未來捷運能繼續延伸到彰化和南投,我們堅信,中部好不是只有台中好,而是整個大台中生活圈的人民,要一起共好。
這個「一起進步」的精神,也正體現在我們對「大台中123」的實踐之中。這個1,是一條大台中山手線,以環狀鐵路和捷運串起台中的山海屯城。2005年我提出這個政策的時候,被我當時的對手訕笑我「迷路」、說我應該去選台中縣不是台中市。現在,不僅已經動工,接通成功車站及追分車站的下環微笑線,就要在明年完工。大台中123的2,則是兩大國際海空港,讓我們「貨從雙港出,客從雙港入」,這些年來,台中國際機場總共拓增了18個國際航點,旅客躍升至近240萬人次,甚至,今年6月開始,台中清泉岡機場直飛東京成田機場,天天都有飛機對飛;停滯40年的台中港,在我們市港合作的政策下,促成三井outlet在此投資,加上離岸風力發電的綠能產業,必將帶動海線地區的地方發展與就業機會,這都是過去很難想像的。大台中123的3,則是豐原山城、海線雙港、烏日高鐵三個副都心,帶動山海屯的繁榮發展,隨著大台中合併升格,我們前所未有地推動通過了台中市區域計畫,我們不僅翻轉、翻新原市區,也讓大台中山海屯均衡發展,實現進步的台中。
進步,代表要去除沉痾,代表要堅定改革。萬事起頭難,但怕的不是困難,而是不願踏出第一步。在堅持理念的路上,每一個決定,都會遇到無數挑戰。河川整治、弭平城鄉差距、大規模推動路平、全面提升自來水接管、及汙水雨水下水道的建置、面對歷代政府從不敢面對的空氣汙染,這些都不簡單,也不容易獲得掌聲。這是我們對這個時代的共同宣言,我們受夠了煙火式的建設,台中唯有面對問題,才能真正進步,而現在,這個進步已經發生,我們不能停下腳步,更不能走回頭路。
在實現希望、邁向進步的這條路上,我們曾經收到許多批評指教,幫助台中可以更穩健地進步。但很遺憾的,也遭遇許多謠言中傷,越接近選舉,越是如此。當綠川經歷前所未有的掀蓋整治、帶動中區生機的時候,他們說綠川流的都是自來水。當大台中山手線逐步實現、明年下環線即將完工的時後,他們說山手線還在天上飛。當梨山的水果正值盛產季節、農民歡喜收成的時候,他們說水果有被酸雨汙染。當市府承擔過去留下的空汙,面對存在30年的火力發電廠,台中的空氣品質終於開始逐漸進步的時候,他們說空汙是現在才有,將過去興建火力發電廠的責任撇得一乾二凈。他們以為,只要訴諸這種毫不講理的抹黑,讓我們為澄清謠言奔波不停,就能拉抬他們的選情。
但是,我要在這裡告訴造謠者,你們錯了。被這些謠言傷害最深的,是每一個因為台中的改變而重新懷抱希望的台中人,你們的一字一句,不僅在醜化台中,也低估了台中人的智慧。我們絕不相信,那些謠言、抹黑和謾罵,是台中人要的政治。我們一路走來,即使對方訴諸負面選舉,我們一向堅持,也仍將堅持,用正向方式爭取人民支持,引領城市進步。
這四年來,我們上山下海,走遍台中625里,走到過去無人聞問的海線偏鄉,深入人口不多的和平山區,我們真誠地傾聽人民的聲音,認真地看待這片土地。我們很開心,我們是因此獲得了尊敬。這才是我們要的政治。我曾說「市民的市長,行動的市府」是我對自己和團隊的期許,這個目標就是要以行動,讓人民感受到,我們與人民站在一起,實現希望,讓台中更美好。因為這份堅持,所以台中總能歷經風霜,挺過風雨。越是面臨挑戰,台中就越會洗鍊成為更堅強的城市。這就是台中這座城市偉大的地方。如果,到現在還有人不懂台中的好,那就讓我們來教會他們。
四年前,我說「台中的改變,會帶領台灣的改變」,今天,我更要說「台中的進步,會帶來台灣的進步」我要跟所有在場的夥伴說聲,大家辛苦了,今天我們站在這裡,是團結在「進步台中」的理想之下。因為,不分藍隊綠隊,我們,都是台中隊。
從「希望台中」到「進步台中」,台中的進步已經看得見,美好的事正在發生。過去,台中絕佳的地理位置與環境,是成為宜居城市的條件,但台中值得更好,這是個令人驕傲的城市;拜託大家,再給我們四年,引以為傲的柳川綠川,將完成全流域的治理,在台中,沒有任何一條河川會被放棄;再給我們四年,台中的捷運會正式駛進大家的生活之中,台中會更加便利宜居;再給我們四年,大台中123的希望會完整實現,台中將不分中心、邊陲,都能均衡發展;再給我們四年,台中的產業環境將能全面升級,從人才培養、會展行銷、技術研發到國際合作,打造台中成為名符其實的智慧機械之都。再給我們四年,台中的空氣品質將徹底改善,符合國際標準,讓市民每天出門前,不用再確認今天的空氣品質。
展望未來,我們看見的台中是國際的台中,是不斷創新、不斷前進的台中,是人本、永續、活力的台中,也是希望和夢想能在此萌芽與茁壯、和實現的所在,因為,台中,令人驕傲。
這是一個歷史的時刻,這場選戰,不是誰跟誰的選舉,而是一個選擇,大家是要選擇「進步的未來」,還是「退步的過去」?我要告訴大家,台中不會憑空進步,也絕對不能走回頭路。我們要讓台中迎向持續進步的下一個四年。
請大家和佳龍作伙來打拼,今年底,讓台中贏得勝利。認真的市長,進步的台中,我們以台中為榮,因為,我們都是台中隊!台中加油,謝謝大家!
交通中繼站英文 在 #南門中繼市場【台味英文大挑戰!用英文形容台灣美食】 的推薦與評價
有一天,Youtuber Logan D Beck 小貝來到#南門 中繼 市場進行 英文 大挑戰!這些充滿台灣味的食物,該怎麼翻成 英文 ?! 一起來看看小貝能不能完成挑戰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