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2016 年 10 月 7 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在邀請學者專家研商平埔族群民族身分及權利相關事宜,獲致初步結論:
為回應平埔族正名訴求,落實歷史正義,以修正原住民身分法的方式,認定為「平埔原住民」。
此一決議,讓多年來的平埔正名運動看見遲來的曙光。
然而,平埔原住民此稱謂就字面意義推想,應該是來自二十世紀初,殖民者族群分類中的「平埔族」。
一般認為平埔族是承繼清代番人分類中的「熟番」而來。現今平埔運動者,也主張在日治時期的戶籍登記被登記為「熟」者,應該恢復其族群身分。
那麼,什麼是「熟」?熟番的分類如何轉變成為平埔族並延續至今?
談到清帝國對臺灣的原住民分類,大略可分為「生」、「熟」番。身分的認定,過往都以服膺帝國文明化程度與繳納賦稅為辨別的基準。
也就是說,一般人大概不會反對作為「熟」番群體,一定比「生」番更符合帝國的「文明」。
實際上,回到番人分類的歷史發展過程,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從康熙朝以來,帝國所認知的番社分類系統「野番」、「土番」是延續荷蘭時期以來「贌社」制度下在賦稅原額而展開的認知,並不具文明化概念的投射。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康熙年間甫歸化的岸裡社群生活慣習,在方志中的描繪並不符合帝國「文明」的樣態。
直至康熙末年,官方對番人的分類稱謂才從「野番」、「土番」轉變至「生番」、「熟番」,後來也因界碑、番界的成立,才出現「界內熟番」與「界外生番」的對應。
此一轉變開始排除原本繳納賦稅、卻生活在番界外的番社,例如阿里山社(今鄒族)就從原本的「土番」分類中,被劃歸為界外的「歸化生番」。
然而,熟番族群類屬的確立,則是要遲至乾隆朝才完成。
當時地方官員們為了執行中央朝廷主張的族群政治,因而必須穩定清帝國在雍乾年間形成「生」、「熟」番的分類體系,所以開始制定一系列的熟番政策,用以作為區別不同人群的邊界。
伴隨政策的執行,熟番身分逐漸被固定下來。至此,今日大部分被歸為平埔族的番社,正式定著在「熟番」的範疇。地方社會也開始出現壁壘分明的「熟番」、「漢人」族群邊界。
簡單的來說,「熟番」一詞從清初開始,就不是「自然」或「科學」的族群分類,而是在賦稅架構下,被清帝國逐步以行政規範所產生的群體。
不過,也因為熟番身分具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在十八至十九世紀開始出現不少漢人藉由轉變族群身分進入番社,以享利益的情況。
例如:屬於巴宰族的岸裡社通事家族潘士萬一系原本是粵人,但經過抱養的方式成為「熟番」。
清帝國由於沒有具備現代國家精確的戶籍制度作為參考,因此官員們識別熟番的辦法,是以具備十八世紀以來帝國規範「熟番特徵」與否為準則(這類特徵最為顯著,是因為居住在番社、進入編屯等符合官方制度規定),而無關乎本身是否具有血緣、外在體徵等生物性特質。
也就是說,一個漢人如果具備「熟番」特徵,很可能就能被視為熟番。
也因如此,到了十九世紀,這些因制度而形塑的「熟番」族群類屬,恐怕早就與清初甫進入帝國版圖的番社人員組成大相逕庭。
如果說清代熟番是帝國對番人分類下的產物,那麼平埔番則是十九世紀地方社會區別族群邊界的稱謂。
平埔番一詞,並不全然是「熟番」類屬的代稱,而是指來自平原地帶的番人。甚至,居住在平原的阿美族也曾被稱為平埔番。
在此舉噶瑪蘭為例,傳教士馬偕在北臺灣的調查,將番人已被清帝國征服與否劃分為「生番」與「非生番」,在非生番中又分為「平埔番」、「熟番」與「南勢番」。
平埔番是指十九世紀初剛歸化的噶瑪蘭三十六社,他們穿著漢服、剃髮留辮,甚至是建立廟宇祭祀偶像、神主牌。
熟番是指西海岸已經非常漢化的原住民部落;南勢番則是居住在奇萊平原,被漢人征服而未開化的部落。
清帝國所遺留的「熟番」、「漢人」人群分類在朝代易幟後,出現不同的變化,並影響日治初期,伊能嘉矩進行臺灣原住民族群的分類工作,且延續至今。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臺灣日後的發展。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鎖定故事的FB和IG,我們會隨著劇情發展,分享相關歷史知識。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段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歡迎一起邊看邊討論!
感謝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提供劇照
#斯卡羅 #羅妹號事件 #瑯嶠 #瑯嶠十八社 #原住民 #排灣族 #馬卡道族 #生番 #熟番 #分類 #帝國
📖歡迎至網站閱讀【#鄭螢憶:熟番、平埔番與平埔族:帝國對「番人」分類的歷史】完整文章:https://bit.ly/2WO32yq
伊能嘉矩八族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在審查美濃 「黑川校長紀念碑景觀建置工程(周邊環境改善)」的墊付款案,國民黨議員劉德林突然出現一番激動的言論,說黑川老師象徵日本人統治台灣,日本奴役台灣,不該做什麼紀念碑,然後就 ... 提出擱置這個案子。
每個年代,都有掌權的人,對基層人民不好的作為,不過,我覺得用一些 #日本奴役台灣、#提醒台灣曾是亡國奴 之類的用語,則大可不必。
因為,黑川老師紀念碑不是政府設立的,而是美濃當地人民,因為感念這位老師,主動幫他設立的。
我查了一下,黑川龜吉老師1899年來到台灣,美濃是他的第三站;他先後任職澎湖媽宮公學校、東港公學校,才來到瀰濃公學校,在美濃的時候,他讓在地人承襲客語教學,跟國民黨時代不准說台客方言的政策天壤之別,
在他任期內,並且考量美濃幅員遼闊,設置北側的崁頂分校(現杉林區上平國小)、南方的手巾寮分校(現美濃區吉洋國小)、以及東側龍肚分校(現美濃區龍肚國小),讓美濃在地學生免去舟車勞頓之苦。
1920年11月,黑川老師病故前,留下遺囑大意:
「我的病已不能痊癒了,我死之後,就請把我埋在月光山最高處、能看見學校的地方吧!」
再再都顯示,為何美濃人會感念這位老師,是因為黑川老師真的對在地的教育很用心,所以在地人自發性替他立碑。就這麼簡單。
意識形態超過,就會只問立場不問是非,我今天在會場上,想提出發言,無奈主席終止討論,我的看法是:這種議題,應該尊重在地人的感受,日人治理台灣過程,確實有部分軍官對於台灣人民的奴役,
但也有像是 #八田與一、#鳥居信平 等為台灣留下重要水利技法、以及對於台灣早期民族學及人類學研究貢獻卓著的 #鹿野忠雄、 #鳥居龍藏、 #森丑之助、#伊能嘉矩 等人,用一種全盤標籤化的主觀意識,去凌駕在地人長遠的追念,我認為真的非常不妥!
參考資料: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2630/
尋找甜蜜巷—黑川校長紀念碑與手作小步道 (林吉洋)
伊能嘉矩八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楊南郡〈台灣調查時代〉典藏紀念版即將上市啦!🌟
喜歡公視熱映中的台灣大河劇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那這一套更是不可錯過的,台灣原住民與山岳領域傳奇經典書,關於三位頂尖日本人類學研究者,伊能嘉矩、鳥居龍藏與森丑之助,在台灣踏查的知識寶藏。
---
自五月疫情以來,因為不能爬山、也無法上課,想遠離螢幕讓眼睛休息的唯一方法,就是看書;所以就一直看、一直買,還寫了一篇破三萬五千字的研究報告,然後論文沒個影… 我真是個不務正業的壞碩士,壞QQ
行事曆與收入雙雙歸零的情況下,這段日子以來卻是我近年看最多書的時光,獲得了關於山、關於台灣的豐厚涵養,心靈的豐滿就像久未運動的肚子一樣圓潤。如同我先前在聯合報500輯裡說的,我體悟到了在這個時代,「書」之於史料與真實的精確性、以及針對單一主題精心策展的呈現,正是讓知識與經驗得以傳承、累積、再進化的沈穩礎石。
領悟了書的重要性與視力保健性後,我因為疫情而變得更愛買書。雖說我很認同要支持獨立書店,但因為疫情影響,我終究還是不爭氣的敗給了博客來的各種折扣,三本四本的買,不知不覺間,下下個月竟然就要升等最高等級的鑽石會員了,我的媽… 我從沒想過這種事…
以前都覺得到底是誰會在博客來買書買破萬,沒想到94偶…
---
而在這買書看書的過程中,我發現8年前一本我曾在誠品翻過的經典山岳文學,居然已經找不到了,二手書更是被炒到三倍天價之譜,讓我氣得牙癢癢的,甚至還一度打算捏下去買了… 幸好最後被古道專家伍元走古道老師一語點醒——這些書都還有再版,這價錢太離譜了,等看看會不會出就好。
然後我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甚至還有在想要不要寫信給遠流粉絲團,問他們願不願意再版,或我來推坑揪個團購什麼的…
結果!!!就在這個moment,我收到了遠流的邀請信!!!
邀請我推薦不止這本書,還有同系列其他四本人類學的經典鉅著,是〈台灣調查時代〉全套啊!!這冥冥之中,到底是怎麼樣的緣分在牽動一切?想要卻買不到的書居然自己來找我,真是太神啦~只好發奮讀書,還有推坑大家來還願了。也感謝伍元和老師拉著小弟,沒有讓我衝動做傻事…
而且,我的名字和推薦文,還可以跟徐如林老師,以及《斯卡羅》原著《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的文字擺在一起,真的是高下立判,被虐得好榮幸啊~~~ 此生足矣(?
---
沒錯,這本書,就是由楊南郡老師彙整翻譯,搭配自己踏查所見,森丑之助原作文章集合的《生蕃行腳》。
它述說著在那個各族原住民都還居住在舊社、尚未出現「越嶺道」的年代裡,最原始、最美的台灣山林與文明的樣貌。這是個真正把中央山脈當後院、鹿野忠雄看到也得喊一聲大大、台灣幾乎所有以「森氏」命名的物種都是在致敬的,辣個男人的故事。
更別提他和他的前輩鳥居龍藏夥同鄒族布農族,浩浩蕩蕩一票人在1900年以文字史頭一遭的姿態,從特富野古道經塔塔加登上了玉山主峰的山頂,然後從八通關古道出東埔,真的是太熱血啦!
書裡承載的事,完全無法吸引連影片內容都越看越短的當代速食大眾,也造就了現代出版業的悲歌。但這些經過凝練的知識與記憶,會以恆久不變的樸素真實,如同沈睡在紙張地層之中的鑽石般,等待願意挖掘、精煉、研磨的每一位礦工;用它們的光點亮我們的短暫生命,讓我們得以用更明亮的眼神,重新看待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
知識,就是價值;
實體書,就是家裡最有價值的裝潢。
───
這是一套,如果原本對原住民、對山沒那麼熟,買了大概很快就因為知識量太大而看不懂、暫時合起來,變成裝潢的書;跟當年在誠品翻幾頁後,就默默把它放回書架,多年後極端懊悔沒買的我一樣。
但有朝一日,當你的基礎知識累積到足以輕鬆翻閱這百年前台灣記憶的時候,將會無比感謝自己,當年有買這麼樣一套經典的知識資產,讓自己得以更了解那個最初被學術文字所記錄的原住民文化,以及那個年代的台灣山林。當然,帝國主義下的人類學家,看待事情多少有那個時代優越感的影子,就連鹿野忠雄身上都找得到;然而,就像太魯那斯社的頭目和森丑之助成為好朋友,招待他四次更救了他一命那般,我們也可以包容那些缺點,並從字裡行間中,擷取所要的真實,去推敲那些屬於台灣民族的真誠樣貌。
如果一直都搞不懂看不懂呢?沒關係,這套書在原住民文化、山岳領域是傳家寶等級的,等孩子長大來看,培養成為下一位森丑之助就好啦~
二手書價被炒翻天,不要理他們了!!
🆕全新典藏版現正預購中🔥
一套五本只要1,770元(72折):
https://www.best100club.com/projects/Taiwan_investigation
賣光後就會開始漲價的書,好香,不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