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也許你會認為年紀越大,
越吃越少,
也是有在規律運動,
但怎麼就是越來越胖,
問問自己,
你有吃對食物嗎?有吃對方法嗎?
你的運動量足夠嗎?運動方式恰當嗎?
認識基礎代謝率的重要,
讓自己更有效率的維持青春美麗的肉體吧!
【V師太開講】
---「我很努力為何還變胖?」
今天有個朋友傳了個訊息給我
「老師~為何我從國外回來後胖了好多」
「我作息很正常、沒喝酒也沒多吃」
「但這兩個月胖的速度很可怕」
聊了一下
我才發現許多人對「肥胖」認知錯誤
導致越減越胖、越努力越瘦不下來
剛好~讓在國外進修中的我
抽空來開講一下
胖!不絕對跟「吃」與「動」有關
但代謝率下降
肯定、一定、絕對會「胖」
要減重的人,要做的是跟代謝率做溝通
不是少吃、多動就可以
#迷思一_少吃為何還會胖
我朋友說,回國後怕胖
所以一天只吃早餐跟午餐,卻還是變胖
從圓餅圖你可以看到
#食物的熱效應 也是代謝率的一環
大約佔總代謝率的10-15%
也就是一個食物從眼睛看到、伸手去拿
到放進嘴裡、咀嚼、吞嚥、消化、吸收
最後變成💩的過程,都需要「產熱」
因此~少吃
就會降低消化系統對熱量的消耗
增加進食的複雜度
才能有效的提升熱量釋放
越好吸收、越方便放入嘴裡
越容易「通過」消化道
都會增加熱量吸收卻也減少熱量消耗
要減重~一定不能少吃!
反倒要少量多餐!
增加消化系統「被啟動」的機會
能咬就不要吞、能嚼就不要吸
能用筷子就不要用湯匙
能小塊吃就不要大口咬
此外~少吃的結果
會讓身體「誤以為」你即將發生危機
因此把熱量從立即可用型態
轉換成「儲存」形式
每吃一次就狂存一些
這種「停水儲水」的效應也會導致肥胖
#迷思二_我怕胖不敢吃肉只多吃飯和菜
這是另一個可怕的現象
在國外的主餐是大塊肉配簡單處理的青菜
但台灣的料理多半是小份量的肉片
沾了滿滿的油與醬料
蔬菜也多半用油拌炒
為了化油膩,也會配上滿滿的飯
額外攝取了大量的脂肪與澱粉
而國外大份量的肉
因為大 所以容易有飽足感
蛋白質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也比澱粉長
要咀嚼、腸胃要蠕動
食物的熱效應也比較大
台灣吃肉重「油花」、料理醬料超美味
國外肉大、料理也簡單,胡椒鹽巴就搞定
有時~食材本身熱量並不高
都是「額外料理程序」
導致熱量💥暴增💥
講到這~一定有很多人說
啊!所以要吃「生酮」啊
我!相信均衡飲食,不想要走營養偏方
這種特殊的營養介入,多半發源自疾病端
或是有特殊目的的短速高效需求
我想追求的是長時間的健康
一點都不想去特別追求哪種飲食偏方
只要調配一下飲食比重就好
每種營養素,對人體都是不可或缺的意義
況且!什麼都能吃的人生~多好!
#迷思三_我回來作息都正常為何還胖
我問他~這十幾公斤的體重
是不是在第二個月才發生
對方回答「對誒」
當然!
這意味著你的胖瘦跟「吃」沒啥關係
跟你的作息變異有著極大的相關
過去在國外,地大、又熱
隨時隨地都在走動、到哪都在流汗
每天就算沒運動也要走一堆路
但回到國內,到哪都開車、騎車
天氣冷、不想出門待在家
你的代謝率就會逐漸的下降
他說「那我就是多運動就好了嗎!?」
不!不只有這樣的~
看看圓餅圖中 #身體活動
佔據著總代謝率約30%的比重
別小看這一部分
長時間下來可會影響著
圓餅圖中綠色的「#基礎代謝率」
佔據總代謝中極大部分的比例
隨著生活型態趨向「靜止」
身體的熱能就轉為儲存而不消耗
所以~不僅要增加「運動」時機
還要讓身體能動就不要靜止
我都建議一週至少三次重量訓練
最少兩次高強度心肺訓練
其他時間你要慢跑、做瑜伽、柔軟操都好
注意!如果你只是要「維持現況」
你做哪些活動,只要你爽👌就好
但如果你要「#改變現況」
那麼重量訓練與高強度間歇心肺是一定要
所以~不要在「靜止」了
讓自己從日常生活中「動起來」
總之~#代謝率 決定著你的胖或瘦
運動儘管無法對代謝率起著短效的影響
但他最可怕的點~在於「#複利效應」
心肺與阻力訓練都能提高 #基礎代謝
基礎代謝就是圓餅圖裡最大的那一塊
為何叫「複利📊?」
運動會消耗、運動後身體組成會被改變
淨體重增加、基礎代謝提升也會增加代謝
慢慢的累積、到最後就能大大的收成
只要你把基礎代謝拉上去
總代謝率就會增加!
你「吸空氣也會瘦」
但如果反過來
你因為生病、節食讓代謝率下降
因為不想動,讓心肺下降、讓肌肉流失
你就會減少基礎代謝的數值
甚至少吃,減少消化產熱所需的熱能
因為少動,降低可以消耗的熱量
慢慢的~你會覺得你啥也沒做
而且也吃很少、很忌口
為何「喝水都變胖」
就是因為代謝率下降所累積的肥胖
這也就是我朋友在第二個月才瘋狂胖的原因
因為第一個月是代謝調整跟混亂期
第二個月開始
身體找出「生存」的策略
結果就是胖胖.....
要減重~
第一,不能求速成
第二,要先檢視生活作息與習慣
第三,不能餓
第四,一定要動
第五,要有耐心
第六,多喝水
第七,要有足夠的睡眠
如果你有減重的需求
請務必先重新建立觀念
建了腦~才調身
至於怎麼動,找專家幫你效果會更好
快起身去找教練幫忙吧!
為何?
因為會胖就是對自己太好....
所以需要找人幫忙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紅磡麵包老店】手做老婆餅燒餅真功夫 兄弟班打拼37年:冇嗌交呢回事 https://bit.ly/3m7XR3b 追隨着香氣,越過了一扇門來到了後方的工場,做麵包者正是方才高瘦的男人,黝黑的皮膚上,綻放出爽朗的笑容,邊搓着手上的麵糰,邊打着招呼。他是「梁生」,小店的其中一位老闆,至於他的拍檔兼難...
作息 圓餅圖 在 王麗雅 Liya W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超棒的分享文章 想要體重體脂管理的人必讀💋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62134013852825&id=150159165050324
【V師太開講】
---「我很努力為何還變胖?」
今天有個朋友傳了個訊息給我
「老師~為何我從國外回來後胖了好多」
「我作息很正常、沒喝酒也沒多吃」
「但這兩個月胖的速度很可怕」
聊了一下
我才發現許多人對「肥胖」認知錯誤
導致越減越胖、越努力越瘦不下來
剛好~讓在國外進修中的我
抽空來開講一下
胖!不絕對跟「吃」與「動」有關
但代謝率下降
肯定、一定、絕對會「胖」
要減重的人,要做的是跟代謝率做溝通
不是少吃、多動就可以
#迷思一_少吃為何還會胖
我朋友說,回國後怕胖
所以一天只吃早餐跟午餐,卻還是變胖
從圓餅圖你可以看到
#食物的熱效應 也是代謝率的一環
大約佔總代謝率的10-15%
也就是一個食物從眼睛看到、伸手去拿
到放進嘴裡、咀嚼、吞嚥、消化、吸收
最後變成💩的過程,都需要「產熱」
因此~少吃
就會降低消化系統對熱量的消耗
增加進食的複雜度
才能有效的提升熱量釋放
越好吸收、越方便放入嘴裡
越容易「通過」消化道
都會增加熱量吸收卻也減少熱量消耗
要減重~一定不能少吃!
反倒要少量多餐!
增加消化系統「被啟動」的機會
能咬就不要吞、能嚼就不要吸
能用筷子就不要用湯匙
能小塊吃就不要大口咬
此外~少吃的結果
會讓身體「誤以為」你即將發生危機
因此把熱量從立即可用型態
轉換成「儲存」形式
每吃一次就狂存一些
這種「停水儲水」的效應也會導致肥胖
#迷思二_我怕胖不敢吃肉只多吃飯和菜
這是另一個可怕的現象
在國外的主餐是大塊肉配簡單處理的青菜
但台灣的料理多半是小份量的肉片
沾了滿滿的油與醬料
蔬菜也多半用油拌炒
為了化油膩,也會配上滿滿的飯
額外攝取了大量的脂肪與澱粉
而國外大份量的肉
因為大 所以容易有飽足感
蛋白質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也比澱粉長
要咀嚼、腸胃要蠕動
食物的熱效應也比較大
台灣吃肉重「油花」、料理醬料超美味
國外肉大、料理也簡單,胡椒鹽巴就搞定
有時~食材本身熱量並不高
都是「額外料理程序」
導致熱量💥暴增💥
講到這~一定有很多人說
啊!所以要吃「生酮」啊
我!相信均衡飲食,不想要走營養偏方
這種特殊的營養介入,多半發源自疾病端
或是有特殊目的的短速高效需求
我想追求的是長時間的健康
一點都不想去特別追求哪種飲食偏方
只要調配一下飲食比重就好
每種營養素,對人體都是不可或缺的意義
況且!什麼都能吃的人生~多好!
#迷思三_我回來作息都正常為何還胖
我問他~這十幾公斤的體重
是不是在第二個月才發生
對方回答「對誒」
當然!
這意味著你的胖瘦跟「吃」沒啥關係
跟你的作息變異有著極大的相關
過去在國外,地大、又熱
隨時隨地都在走動、到哪都在流汗
每天就算沒運動也要走一堆路
但回到國內,到哪都開車、騎車
天氣冷、不想出門待在家
你的代謝率就會逐漸的下降
他說「那我就是多運動就好了嗎!?」
不!不只有這樣的~
看看圓餅圖中 #身體活動
佔據著總代謝率約30%的比重
別小看這一部分
長時間下來可會影響著
圓餅圖中綠色的「#基礎代謝率」
佔據總代謝中極大部分的比例
隨著生活型態趨向「靜止」
身體的熱能就轉為儲存而不消耗
所以~不僅要增加「運動」時機
還要讓身體能動就不要靜止
我都建議一週至少三次重量訓練
最少兩次高強度心肺訓練
其他時間你要慢跑、做瑜伽、柔軟操都好
注意!如果你只是要「維持現況」
你做哪些活動,只要你爽👌就好
但如果你要「#改變現況」
那麼重量訓練與高強度間歇心肺是一定要
所以~不要在「靜止」了
讓自己從日常生活中「動起來」
總之~#代謝率 決定著你的胖或瘦
運動儘管無法對代謝率起著短效的影響
但他最可怕的點~在於「#複利效應」
心肺與阻力訓練都能提高 #基礎代謝
基礎代謝就是圓餅圖裡最大的那一塊
為何叫「複利📊?」
運動會消耗、運動後身體組成會被改變
淨體重增加、基礎代謝提升也會增加代謝
慢慢的累積、到最後就能大大的收成
只要你把基礎代謝拉上去
總代謝率就會增加!
你「吸空氣也會瘦」
但如果反過來
你因為生病、節食讓代謝率下降
因為不想動,讓心肺下降、讓肌肉流失
你就會減少基礎代謝的數值
甚至少吃,減少消化產熱所需的熱能
因為少動,降低可以消耗的熱量
慢慢的~你會覺得你啥也沒做
而且也吃很少、很忌口
為何「喝水都變胖」
就是因為代謝率下降所累積的肥胖
這也就是我朋友在第二個月才瘋狂胖的原因
因為第一個月是代謝調整跟混亂期
第二個月開始
身體找出「生存」的策略
結果就是胖胖.....
要減重~
第一,不能求速成
第二,要先檢視生活作息與習慣
第三,不能餓
第四,一定要動
第五,要有耐心
第六,多喝水
第七,要有足夠的睡眠
如果你有減重的需求
請務必先重新建立觀念
建了腦~才調身
至於怎麼動,找專家幫你效果會更好
快起身去找教練幫忙吧!
為何?
因為會胖就是對自己太好....
所以需要找人幫忙盯!😂
作息 圓餅圖 在 Vicky Hung (洪雅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V師太開講】
---「我很努力為何還變胖?」
今天有個朋友傳了個訊息給我
「老師~為何我從國外回來後胖了好多」
「我作息很正常、沒喝酒也沒多吃」
「但這兩個月胖的速度很可怕」
聊了一下
我才發現許多人對「肥胖」認知錯誤
導致越減越胖、越努力越瘦不下來
剛好~讓在國外進修中的我
抽空來開講一下
胖!不絕對跟「吃」與「動」有關
但代謝率下降
肯定、一定、絕對會「胖」
要減重的人,要做的是跟代謝率做溝通
不是少吃、多動就可以
#迷思一_少吃為何還會胖
我朋友說,回國後怕胖
所以一天只吃早餐跟午餐,卻還是變胖
從圓餅圖你可以看到
#食物的熱效應 也是代謝率的一環
大約佔總代謝率的10-15%
也就是一個食物從眼睛看到、伸手去拿
到放進嘴裡、咀嚼、吞嚥、消化、吸收
最後變成💩的過程,都需要「產熱」
因此~少吃
就會降低消化系統對熱量的消耗
增加進食的複雜度
才能有效的提升熱量釋放
越好吸收、越方便放入嘴裡
越容易「通過」消化道
都會增加熱量吸收卻也減少熱量消耗
要減重~一定不能少吃!
反倒要少量多餐!
增加消化系統「被啟動」的機會
能咬就不要吞、能嚼就不要吸
能用筷子就不要用湯匙
能小塊吃就不要大口咬
此外~少吃的結果
會讓身體「誤以為」你即將發生危機
因此把熱量從立即可用型態
轉換成「儲存」形式
每吃一次就狂存一些
這種「停水儲水」的效應也會導致肥胖
#迷思二_我怕胖不敢吃肉只多吃飯和菜
這是另一個可怕的現象
在國外的主餐是大塊肉配簡單處理的青菜
但台灣的料理多半是小份量的肉片
沾了滿滿的油與醬料
蔬菜也多半用油拌炒
為了化油膩,也會配上滿滿的飯
額外攝取了大量的脂肪與澱粉
而國外大份量的肉
因為大 所以容易有飽足感
蛋白質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也比澱粉長
要咀嚼、腸胃要蠕動
食物的熱效應也比較大
台灣吃肉重「油花」、料理醬料超美味
國外肉大、料理也簡單,胡椒鹽巴就搞定
有時~食材本身熱量並不高
都是「額外料理程序」
導致熱量💥暴增💥
講到這~一定有很多人說
啊!所以要吃「生酮」啊
我!相信均衡飲食,不想要走營養偏方
這種特殊的營養介入,多半發源自疾病端
或是有特殊目的的短速高效需求
我想追求的是長時間的健康
一點都不想去特別追求哪種飲食偏方
只要調配一下飲食比重就好
每種營養素,對人體都是不可或缺的意義
況且!什麼都能吃的人生~多好!
#迷思三_我回來作息都正常為何還胖
我問他~這十幾公斤的體重
是不是在第二個月才發生
對方回答「對誒」
當然!
這意味著你的胖瘦跟「吃」沒啥關係
跟你的作息變異有著極大的相關
過去在國外,地大、又熱
隨時隨地都在走動、到哪都在流汗
每天就算沒運動也要走一堆路
但回到國內,到哪都開車、騎車
天氣冷、不想出門待在家
你的代謝率就會逐漸的下降
他說「那我就是多運動就好了嗎!?」
不!不只有這樣的~
看看圓餅圖中 #身體活動
佔據著總代謝率約30%的比重
別小看這一部分
長時間下來可會影響著
圓餅圖中綠色的「#基礎代謝率」
佔據總代謝中極大部分的比例
隨著生活型態趨向「靜止」
身體的熱能就轉為儲存而不消耗
所以~不僅要增加「運動」時機
還要讓身體能動就不要靜止
我都建議一週至少三次重量訓練
最少兩次高強度心肺訓練
其他時間你要慢跑、做瑜伽、柔軟操都好
注意!如果你只是要「維持現況」
你做哪些活動,只要你爽👌就好
但如果你要「#改變現況」
那麼重量訓練與高強度間歇心肺是一定要
所以~不要在「靜止」了
讓自己從日常生活中「動起來」
總之~#代謝率 決定著你的胖或瘦
運動儘管無法對代謝率起著短效的影響
但他最可怕的點~在於「#複利效應」
心肺與阻力訓練都能提高 #基礎代謝
基礎代謝就是圓餅圖裡最大的那一塊
為何叫「複利📊?」
運動會消耗、運動後身體組成會被改變
淨體重增加、基礎代謝提升也會增加代謝
慢慢的累積、到最後就能大大的收成
只要你把基礎代謝拉上去
總代謝率就會增加!
你「吸空氣也會瘦」
但如果反過來
你因為生病、節食讓代謝率下降
因為不想動,讓心肺下降、讓肌肉流失
你就會減少基礎代謝的數值
甚至少吃,減少消化產熱所需的熱能
因為少動,降低可以消耗的熱量
慢慢的~你會覺得你啥也沒做
而且也吃很少、很忌口
為何「喝水都變胖」
就是因為代謝率下降所累積的肥胖
這也就是我朋友在第二個月才瘋狂胖的原因
因為第一個月是代謝調整跟混亂期
第二個月開始
身體找出「生存」的策略
結果就是胖胖.....
要減重~
第一,不能求速成
第二,要先檢視生活作息與習慣
第三,不能餓
第四,一定要動
第五,要有耐心
第六,多喝水
第七,要有足夠的睡眠
如果你有減重的需求
請務必先重新建立觀念
建了腦~才調身
至於怎麼動,找專家幫你效果會更好
快起身去找教練幫忙吧!
為何?
因為會胖就是對自己太好....
所以需要找人幫忙盯!😂
作息 圓餅圖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紅磡麵包老店】手做老婆餅燒餅真功夫 兄弟班打拼37年:冇嗌交呢回事
https://bit.ly/3m7XR3b
追隨着香氣,越過了一扇門來到了後方的工場,做麵包者正是方才高瘦的男人,黝黑的皮膚上,綻放出爽朗的笑容,邊搓着手上的麵糰,邊打着招呼。他是「梁生」,小店的其中一位老闆,至於他的拍檔兼難兄難弟尚未現身,不是偷懶,而是二人幾十年來的作息默契。
新祥益餅店
地址:紅磡民裕街29號地下
電話:2333 2997
營業時間:一至五6am-7pm,星期六6am-3pm,星期日休息
詳情: http://bit.ly/2U7HGtF
【最強雞尾包】日賣250個!西環老店名物$5/個 全港獨有 鬆軟香甜不膩蓮蓉雞尾包是如何煉成的?
https://bit.ly/3gwH8FA
祥香茶餐廳的雞尾包,外形跟平常一樣,同是橢圓狀,但內餡卻完全不同。坊間多賣椰蓉絲餡的,而這裏則如月餅般,以蓮蓉作餡,別有一番滋味,吃過的,人人都讚好。這份美味蘊藏的材料其實簡單,但工序複雜,所花的心機不少。
祥香茶餐廳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卑路乍街107號
電話:2855 7911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5am-6pm
詳情: http://bit.ly/2M7aDNx
元朗59年老餅家賣$7懷舊奶油筒 童年回憶返哂嚟!70歲老師傅:工夫多無人做
https://bit.ly/3kPiy3i
「這是屬於傳統甜包,50年代已出現。不過功夫多,師傅都嫌麻煩,所以不做。」勝發餅家70歲的蔡師傅道。這款懷舊甜包奶油筒($7),是不少中年人的童年回憶,現在已經買少見少,不過最近有網民在元朗這間老餅家購入,放上網後引起熱烈討論,不少人都大嘆童年回憶立刻回來了......
勝發餅家
地址:元朗錦田大馬路215號A
電話:2476 4740
營業時間:6am-8pm
詳情: https://bit.ly/3e9Zmuh
石硤尾餅店|街坊老字號賣足30年 罕見$9菠蘿占 流心始祖日賣40個
https://bit.ly/2VYRhBD
港式麵包林林總總,早在60年代出現的菠蘿包,是最具代表性的麵包之一。然而30年前,石硤尾邨占美餅店的師傅,卻創作出菠蘿包的遠房親戚菠蘿占,當時廣受歡迎,一直賣到今時今日。
占美餅店
地址:石硤尾邨20座124號地下
電話:2779 2185
營業時間:6am-10pm
詳情︰https://bit.ly/3hYgPrf
西環美食|30年老餅店 $6.5軟滑椰絲奶油包 客人:鍾意食又怕肥
https://bit.ly/3m8KjEK
西環生命物開了30年,椰絲奶油包就賣了30年,雖然每天只是賣30個,銷量不高,但負責人Winnie坦言自己很喜歡吃︰「它長得很吸引,我也很喜歡吃,以前上學時我也喜歡吃,兩三天吃一個也可以吧﹖獎賞一下自己。」
生命物
地址: 西環石塘嘴皇后大道西425號永華大廈地下
電話:2547 4826
營業時間:7am-12am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港式麵包 #老婆餅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1pJ8xu4XhU/hqdefault.jpg)
作息 圓餅圖 在 台北大安信義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給孩子的解封收心術】 黃亦菲職能治療師、賴亭諭職能治療師 講座主題: |打造生活圓餅圖,改善孩子的均衡作息! |去去惡習走!打破孩子面對轉變的小劇場~ 職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