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麵爸不專業下廚的-豬排蓋飯」(內文已更新)
說到豬排蓋飯,應該是前十名我喜歡吃的食物
所以你說要做豬排蓋飯,我想這是你的感性表示。
上一次吃豬排飯,是五年前,還不是你女朋友的時候。自告奮勇的帶著食材說要來我家做飯給我吃。
因為我常常在忙工作,用餐時間不固定,記得那天將近晚上11點到家,和你說了我還沒吃晚餐,應該等等出去買個永和豆漿之類。
結果你就到府下廚,看著你忙東忙西,認真的做飯,內心深處默默油然而生「這個男人可以娶!(誤)」
偶發的感動是真的大誤啊,後來各自在忙工作,小孩陸續出生,再也沒看過爸爸下廚房了。
就這樣過了五年。
爸爸昨天早上在那裡看烹飪影片,我問他要做什麼,他說「你身體不舒服,晚上還是我來做晚餐好了!這幾天你太累了。感冒不是還沒好。」
雖然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是喜歡吐槽來吐槽去。
但老實說大部分時候,他鮮少會生我的氣。
即使他總覺得我理智又刻板活生生是個士官長般,要求效率又要眼明手快。
憨慢如溫火燉燒的個性,常常被我如牧羊人在後面趕著走,又要走在路線上。
婚後某一天我們大吵起來,我印象深刻是他生氣的指明「就是因為大家都認為妳聰明,做事俐落讓人稱讚!你就認為我也要跟妳一樣,否則妳就會認為事情不達妳標準!但妳有沒有想過,妳連給我嘗試去做的機會都沒有。」
對,我承認稱讚讓我落入俗套,認為自己比較有資格去(管)另一半。
但他也比我大個幾歲,人生資歷確實是比我久,誰能忍受娶妻如從軍,一天到晚都被規定東規定西。
這也是我第一次低頭願意承認自己有錯。
那一天我們都成長了不少(大笑)
就是看起來柔弱的老爸終於挺身反抗
如魔鬼士官長強硬的老媽暗自反省後
對他道歉。
「好吧,你就嘗試吧。」
後來我才明白個性是兩個極端的人,面對的課題就是學習兩個人各自的優點。
我要學著的就是如何柔軟,去磨掉個性的尖尖角角,而他不再是看了就想鞭策的對象,有時候拉掉情緒,反而在某些情況下,能給我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就像我爸的雞絲麵一般,也是他在沒有我媽在的時候,挑戰一打三,急勇生智的產物啊!
無論結果如何,至少我們都嘗試過了。
🐷吃麵爸爸的豬排飯
豬肉(喜歡瘦肉可用里肌,這裏用梅花肉)兩塊
地瓜粉 (代替麵包粉沾在肉片上增加口感)少許
蔥段:青蔥 (切細絲,最後鋪在蓋飯上)
蔥段:白蔥(跟著洋蔥一起燉煮)
洋蔥:(高湯滾沸時下去燉煮,喜歡口感脆,可以在下豬排後再加入)
高湯:(可以使用柴魚湯包,很省時省力)80ml
味霖:20ml
醬油:20ml
高湯與調味的比例是:4/ 1 / 1
詳細內容:請看吃麵爸爸的影片。
如果有日式單柄小鍋,倒蓋飯會更得心應手喔。
#日後還有許多小故事
#你我的生活寫照
#切洋蔥要戴蛙鏡我也忍住了
#放下小孩之前先放下老伴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雀雀看電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台灣影評人協會獎 頒獎典禮現場|陳淑芳自稱兩歲⁉️(國家影視聽中心 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 【第一屆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得獎名單總覽】 ▶楊士琪紀念獎 得獎者:鍾孟宏導演 ▶中華電影製片協會 第一屆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得獎者:郭南宏導演 ▶電影導演協會 2020最佳新導演獎 ...
你我的生活寫照 在 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前流汗,人後流淚,才是精彩的人生!】
距離上—次參加舞臺劇,應該是2000年,「屏風表演班」李國修老師邀我重披戲衫,事隔16年!
經歷過「國修老師」的專班集訓,我學到演員要做到,出場前内心,肢體,都必須醞釀好暗場戲,再「帶戲上場」;更親身體驗到,舞臺劇演員魅力天成,用心不懈,養成不易,但是角色本身,要適得其所的發揮,更是-份可遇不可求的機運!
這次,有幸受到我進修中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師長們的輕睞,邀我接演這位從國小退休的校長,再投身高中,義務指導身障學生,與-般生打擊樂的~李樹林老師。
讓我想起,有如2008年左右,為
「大愛劇場」飛到土耳其去拍攝,全程用英語對白來挑戰,土耳其宰羊祭天習俗的慈濟阿貴師兄。難得接戲,處處是新挑戰!
這次教師節前夕演出的音樂舞臺劇《老師,謝謝您!》別具意義。
最有挑戰的,除了要唱熟背熟全新創作的歌曲,還有這是個「超齡老師」的角色,聲調,語氣,狀態必須在70~80歲,完全挑戰平日我在主持舞臺上,力求朝氣活力的形象,相當大的反差!新鮮,又掙扎!
導演時而提醒我,肢體語言,不能像我的這張「看似不老的臉」,太過年輕…時而提點我,演得不能太過「病危狀態」的語氣…
哈哈哈!
謝謝導演,分寸的拿捏,著實考驗!
我發現,融入這個角色,讓自己的生活突然緩下了脚步…。
都是全新學習,挑戰!家人看到我們剛拍好的「定妝照」,嚇了一大跳:
「你是演文青時代的戲?真的那麼愛演戲?要不…」
這是天賜的機會,我没那麼愛演戲!只是惜緣!
大前題是,此刻,學校需要我的相挺,我的心情似乎又要扮演「救火隊」的角色,巧的是,正式演出的那兩天,竟然「撞場」不同性質的「頒獎典禮」,「記者會」,「義賣募款活動」不約而同,都選在這一天找上了我!
可見,9月24,25是個黃道吉日!
處理婉拒的過程,真是煞費苦心,有如洗了3温暖,也不知,是否會得罪了那-家?這就是藝術工作與做生意的行業,最難的取捨!沒有「分身」可以替代的。
總之,2個月密集的排練期已走過了-半,很慶幸,我們的劇組單純、好相處,唯一掛心的,是我的「老造型」,與「熟背台詞與歌詞」!
我是個無法-心兩用的人,不軋期,不熬夜,全心投入準備與自己角色相關的大小瑣事…是我一貫的堅持。
隨著即將開學,演出倒數計時的日子,壓力逐步上升,如今,新學期的課業,都没有這齣戲的排練來得重要!
後記:這個週末,劇組難得取消排練,下午,與-位至少10多年,没見面的好友相聚,久别重逢交情依舊,分享了這些日子以來,人生高低起伏的歷練,讓我們彼此更加惺惺相惜。
我更佩服他的生命韌性,能在人生地不熟的大陸演藝界,熬過黑夜,走過10年重見曙光,眉宇之間,更見成熟穩重,言談舉止間,更讓我看好他,即將在兩岸戲劇界,大放光芒
後勢看漲!
他不經意說了一句人生經典的話: 「人前流汗,人後流淚!」
「辛苦的過程雖在落後,但終點的成績,超越自己獲得第一,人生才是精彩!」
活生生的肺腑之言,不也是反應在你我的生活寫照?謝謝你~趙公子!
很多當時看似阻力,挫折全成了今天助力!
你我的生活寫照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台灣影評人協會獎 頒獎典禮現場|陳淑芳自稱兩歲⁉️(國家影視聽中心 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
【第一屆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得獎名單總覽】
▶楊士琪紀念獎
得獎者:鍾孟宏導演
▶中華電影製片協會 第一屆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得獎者:郭南宏導演
▶電影導演協會 2020最佳新導演獎
得獎者:廖明毅導演
▶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 終身貢獻獎
得獎者:林贊庭攝影師
▶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 年度影視傑出工作者獎
得獎者:楊志龍動作導演
▶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理由如文末)
➤最佳影片:《阿紫》
➤最佳導演: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最佳劇本:黃怡玫、許承傑《孤味》
➤最佳男演員: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最佳女演員:陳淑芳《孤味》
➤特別表揚:黃泰維、李紹朋《逃出立法院》(動作設計)
《阿紫》電影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影視聽遺產保存貢獻獎
得獎者:井迎瑞教授
【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理由】
➤最佳影片:《阿紫》
樸實的鏡頭描繪出一個異常堅忍的台灣新住民,她隻身遠嫁異鄉,勇敢為自己打造新家,也為故鄉的家人蓋新屋,她面對全新且充滿歧視的文化和語言並不退縮,為人妻與人媳的心酸只能往肚裡吞。《阿紫》的平凡與勇敢讓人理解台灣新住民的悲喜苦樂,影片同時也捕捉到台灣經濟轉變的樣貌,北漂族面對產業外移只能返鄉種田,經濟弱勢的台灣男性在國際婚姻市場也能迅速變身為條件好的婚配對象,《阿紫》呈現的不僅是一個台灣農村的平凡外配家庭,還是這個世代許多國家跨國婚姻的寫照。
➤最佳導演: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少數很成功的可愛的喜劇片,笑鬧之餘,也兼顧了角色性格深度,喜劇難度高,讓人又哭又笑更困難。陳玉勳對小人物的觀察細膩,就連對於故事裡的渣男都能拍出極其可愛又可狠的一面,男主角的古意古錐,純情傻氣,某種程度上也與變態只有一線之隔。但陳玉勳的角色建立就是有趣,凝結時間的魔幻時刻,創意十足。
➤最佳劇本:黃怡玫、許承傑《孤味》
台灣女性女性在婚姻、家庭與自身命題中的矛盾迷惘,最後上演一場能否與自己的過去和解的習題考驗。看似一場不可置信的荒謬情節,戲外確實導演的自身親自經歷。在描繪眾多女性身影都有細膩之處,三姊妹身上的命題,既是故事裡的設定,也是你我在傳統社會不可避免的壓力。劇本多處都有神來一筆的幽默台詞,不管是變身蟑螂或是喪禮Battle,都能見出劇本的調理神采。
➤最佳男演員: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精準內斂的演技令人動容,悲苦與犧牲,為了愛人付出,更要照顧愛人的家人。與小童星白潤音合作默契十足,展現生活日常的各種細節,讓人佩服。身為劇中的靈魂人物,莫子儀詮釋這角色需要付出的苦難與罪惡感,最後爆發力十足,絕對是男演員們的年度表演之最。
➤最佳女演員:陳淑芳《孤味》
能收能放還能唱歌的好演技,一甲子的功力全在這個角色身上展露無遺。既是一肩扛起家計,表面上的強人,她所飾演的女主角,在觸動內心多年的怨懟之後,結局甘願與丈夫情人小三和解,也圓滿了自己數十年來的糾結,成就自己真正海闊天空的心境。每一場戲都有細節,陳淑芳把握了這場近乎量身打造的角色,成就了自己表演的新里程碑。
➤特別表揚:黃泰維、李紹朋《逃出立法院》(動作設計)
全片的動作設計生猛和開創性,這對台灣製作的作品來說十分珍貴,而且面對活屍可以打出想像力與趣味,還帶了點電玩對打的歡樂。這部片最讓人看到血脈賁張的主因,就在於女主角賴雅妍居然變成摔角選手,與她平常的形象反差很大,全片拳拳到肉,摔得荒謬,打得痛快,這讓台灣本土新一代的動作設計更加值得鼓勵。
你我的生活寫照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件襯衫」與「經濟部工業局」共同創作了科技新貴放棄高薪,為了孩子回鄉創業的影片。許多離鄉背井的年輕人,懷抱著理想來到都市打拼,就算日日夜夜地加班,也想要證明自己,即便下班走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倒也能享受其中奮鬥的浪漫。逐漸習慣都市生活的漂流青年們,回家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遙遠,這是許多離鄉背景的人們的生活寫照。
回家,是一生做過最笨的決定?
「奇步應用」創辦人謝宜伶和老公,年輕時來到陌生的大城市,在科技園區擔任工程師,有個穩定、高薪的工作,雖然工作辛苦但是很有成就。
身在異鄉的兩人互相扶持陪伴,當鄉情醞釀成愛情,兩個離鄉背井的人一起攜手同行,準備迎接充滿未知與可能性的人生旅程。只是,當新生命降生在家裡時,兩人也勢必重新審視這段旅程的規劃,是否應該帶著孩子回到故鄉?是個艱難的問題。
為了孩子,放棄穩定高薪,回家創業、放手一搏。
謝宜伶童年最快樂的回憶,就是在彰化老家陪著阿嬤一起做雨傘代工,那種與家人相處的幸福畫面,是她童年最難忘的記憶。歲月如梭,她現在也成為孩子們的媽媽,對於夫妻倆忙於工作疏於小孩的成長、陪伴,開始思考創造幸福的家庭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不讓嚮往的日常,變成懷念的過往。
回到彰化的他們利用科技專業創立了「彰化旅行+」,推廣彰化在地景點,也讓孩子認識孕育爸媽的土地。他們也獲得了經濟部工業局「創業歸故里」競賽的冠軍,與全台各地200多個「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推動的成果一樣,以智慧科技默默地推動我們日常生活的改變。
期望更多遊客到彰化時,不只是吃個肉圓就走,還能更深入地體驗當地文化和歷史。透過這個平台,也串連更多彰化在地店家,讓這群為在地付出的同鄉人被看見。
對他們來說,比起追求一個人的成就,他們更希望的,是一群人一起變好。
他們身體力行地讓孩子知道,回家,是一件勇敢又驕傲的事
離開科技園區在外人眼裡,就像與成功背道而馳,回到被稱為科技沙漠的家鄉,做一件看不到結果的傻事,只為了讓旅人對彰化多一份理解,讓孩子擁有多一刻陪伴。智慧城鄉,給你我回鄉築巢的勇氣,科技讓城鄉沒有距離,給那些嚮往回家卻又躊躇的異鄉人們一點力量,讓回家的路途不再遙遠。家鄉,一樣可以是你發光的地方。
影片授權: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437111553914369&extid=ghLdbBfWJ6gQnHTL)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你我的生活寫照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舌尖上的人生廚房:43道料理、43則故事,以味蕾交織情感記憶,調理人間悲歡」介紹
訪問作者:凌煙 (方凌煙)
內容簡介:
自立報系百萬小說獎、打狗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得主──凌煙,最新飲食散文作品!
以食物乘載記憶、用文字擺盤呈現。原來,料理的滋味就是人生的滋味,酸甜苦澀盡在心頭!
‧收錄43道家傳台味食譜,是最值得珍藏品味的廚房筆記。
‧知名插畫家手繪水彩圖,以溫暖色彩重現料理的原貌。
‧每一道上桌的料理,都是人生的寫照!每一口吃下的食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對凌煙來說,人生中很多重要時刻都和食物有關,從讀書時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文藝少女,到飽嚐人間冷暖的初老阿嬤,隨著時間流逝,餐桌上的每道菜色都是情感的紀錄,不論是友情、愛情亦或是親情。藉著替媳婦做月子餐的飲食筆記,延伸為結合人生經歷的飲食手札,驀然回首,料理的滋味就是人生的滋味,酸甜苦澀盡在心頭。
本書記錄了凌煙一路走來的生命歷程,有窮困但溫馨的童年、離家出走學歌仔戲的叛逆青少年、與先生「方博土」艱辛創業的壯年,及對家人的書寫。透過她的文字,我們彷彿看到早期台灣社會的縮影,那些在大時代下生活的小人物故事。
‧翻開43道菜譜,凌煙以溫暖筆觸回憶過往,娓娓道出料理中的動人故事!
【鹹清鯽仔魚】
我那愚癡的父親,在人生的盡頭依然故我,不知惜福,就像阿嬤一樣,即使兒子再不成材,她還是記著做他愛吃的鹹凊鯽仔魚,鹹味正是阿嬤流不盡的眼淚啊!
【小米香腸】
人生無常,從市場買回現成的糯米及花生灌大腸,用平底鍋油煎一下使皮赤黃,再煎些小米香腸,配上蒜片沾辣椒醬與醬油膏吃,只差沒在珠仔台與老闆賭輸贏,而人生的輸贏在於智慧的抉擇,何須賭?
【潤餅】
小時候吃潤餅總愛撒上很多花生糖粉,母親並未特別教我做潤餅菜,但我自然就會張羅料理,準備過程雖然耗時費力,但包入的愛心與互相交流的人情,就像那花生糖粉一樣,又香又甜的從味蕾深植在記憶中。
本書不僅是作者的半生回憶錄,也是一本透過「飲食」記錄舊時代故事的散文集,
讓這些逐漸從現代社會中消失的老味道,能被保留下來,不被遺忘。
作者簡介:凌煙 (方凌煙)
從小生長於嘉義縣東石鄉,偏鄉孩子最大的娛樂就是在廟口看戲,所以立志長大後要成為歌仔戲班的小生。不料遭父母反對,遂於20歲離家出走,跟隨戲班到處流浪,才半年便戲子夢碎。26歲時以自身在戲班的經歷,寫成十萬字長篇小說《失聲畫眉》,並獲得自立報系百萬小說獎,卻也在此時選擇走入婚姻,隱居於荒野當起農婦,直到2007年,睽違17年後,以《竹雞與阿秋》宣告復出文壇,並獲得高雄市打狗文學獎長小說首獎。
本著對料理的喜愛,藉由為媳婦做月子餐的飲食筆記,透過料理開始回憶過往,進而寫下本書,希望透過文字與食物的連結,喚起每個人心中的食光記憶,串起屬於你我的情感故事。
〔作品介紹〕
長篇小說集:《失聲畫眉》、《扮裝畫眉》、《竹雞與阿秋》
短篇小說集:《泡沫情人》、《蓮花化身》、《養蘭女子》、《情定夏威夷》
散文集:《幸福田園》
作者粉絲頁: 凌煙的文學廚房
出版社粉絲頁: 聯經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