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共兩黨的存在,才是台灣「治理」困難的主要元凶!(文長慎入)
🙅🏻 倫哥,在本土全面執政五周年的今天,批評小英政府「全面治理失能」。此言差矣!!
當前台灣諸多治理難題,除了是民生、社會與政治問題本身的難度之外,國共兩黨的存在,甚至內外隔海唱和,才是當今台灣「治理困難」的主要原因。由於中國國民黨長期不願意「土斷」(在地化)為本土的政黨,用一個中國落跑來台時候連帶扛過來的不知所謂的「種花冥國」作為框架硬套在台灣身上,再加上,過去數十年的黨國腦殘洗腦教育之下,至今少說還有藍丁腦殘者五百多萬枚。隨著,過去二、三十年的經濟全球化,主要是以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築就為表現,於是,分享大中國天朝意識形態的「國共」也就在中國經濟利益中得到共識,「反共」的姿態搖身一變成為「舔共」的身影。
再加上,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原本有賴於政治改革作為下一階段的鋪墊,但政治改革可能革掉中共一黨專政的命;因此,對外擴張的霸權崛起,把原本物質需求滿足之後的形而上的自由追求,轉挪成「想我中國百年來,受盡列強侵略,積弱就挨打」的大中華民族主義。職是之故,所謂中共一黨專政下的「中國模式」,勢必就被轉譯包裝成「中國可以平視世界」、「太平洋很大足以容納美中」、「中國也要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世界爭霸」或「全球制霸」的路徑。
中共帝國的崛起路徑之中,在徹底掌控香港之後,最重要的一站,便是拿下台灣。可是,由於中共軍事「硬實力」離美國一流軍事水準尚有距離,因此,反正「能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的「超越人類底線」的「超限戰」的不對稱戰爭,並以各種「銳實力」為表現的中國影響力、滲透力、偷矇拐騙無恥力,就開始滲透影響全球各地。馬哀帝邦伯八年任內,就是「門打開,沒顧厝」的讓中國白蟻、中國滲透、中國資本、紅色代理人….長驅直入台灣的年代。
直至2017年,西方才有專家學者理解到過去十幾二十年,所謂「中國影響力」的施為模式,並非傳統大家認知到的「文化軟實力」,而是一種具備中國特殊性的「中國銳實力」(Sharp Power),利益要脅、以商逼政、藍金黃、買收…等等超越人類底線的方式,快速擴增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台灣就是中國各種「銳實力」滲透、穿透、駐紮、寄生、在地代理、在地協力…的重災區。中國銳實力,有一種中國的特色,那就是利用「民主社會的灰色空間來顛覆民主」。例如,民主社會擁有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中共便利用此種自由將中共中宣部麾下管轄指揮的「宣傳機構」佯裝cosplay為「新聞媒體」,進行詆毀世界各地民主,宣傳中國模式好棒棒的機構。又如,網路本來就有其穿透國界的特殊性,中共便利用一手阻絕西方網路媒體、社群媒體穿透中國境內,另一方面利用這些穿透國界的網路與社群自媒體,用網軍、假帳號、旗下網紅直播主、在地協力者、中共代理媒體,詆毀在地民主,宣傳中國好棒棒。
然後,中國政權既然知道,躲藏在民主社會中的灰色空間,以中國銳實力把對方民主利用各種極端的言論、主張、立場,分化、切割、部落化與零碎化,於是,當台灣八月公投議題本是可被討論與多元顧慮的民主決定事項,就變成沒有「大潭藻礁一片不能少」此一極端情形。就這樣,原本意見紛陳的民主社會,大家投票來決定,就在中共銳實力滲透切割之下,變成一種「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二元對立的極端意見狀態。這一切操作,都屬於中共早在多年前即已經提出來的「認知領域」作戰的表現範疇。
🙅🏻 隨手舉個例子,台灣疫情突起,但台灣民眾陷入各種慌張之中,最終效果都是對當前政府產生各種不信任。查其原因,大多數可能跟中共有關的假新聞、假訊息的資訊認知作戰,再加上台灣內部一堆拒絕「土斷」,認同錯亂的藍丁與藍丁政客、白裡透紅政客與白粉與韓粉,這些內部推波助瀾的唱和者與推手,試問,台灣的民生、社會與政治問題,如何「有效治理」呢?!
🙅 當各種討論的背後,充斥著中共藉機擴張矛盾的作用力,滿佈著台灣內部代理政客、協力政客,藍丁腦殘韓白粉的推波助瀾時,台灣的問題,如何能夠有效的治理呢??
💢 說到這裡,問題梗概已清晰:台灣政府若遲遲不願把清除中國各種滲透,利用民主灰色空間進行的破壞,當成主要議程來推動,並以此些清除中國各種滲透的議程,重新打磨與捍衛台灣的各種民主工具與機制,那麼各種原本該是民主討論的機制,都會變成中共銳實力拿來顛覆台灣民主與主權的手段工具啊⁉️
👉🏿 早在四年前,我曾在台教會的極光電子報寫就一篇《Ungovernability: 小英政府面對的『不可治理性』危機?!》,就非常關注台灣不可治理(ungovernable)的問題。但這些年觀察下來,台灣當前眾多紛雜問題的難以治理,其實歸根究柢的根源,就是「國共兩黨」的存在啊⁉️
全球在地化香港例子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oo close for comfort 中美次季GDP乏社交距離
全球社會封鎖近兩個月,所有國家和人都無法再忍耐下去,必須重啟社會。既有經濟需要,人民的耐性已近沸點,早前在美國密歇根州,不少示威民眾都攜有槍械,包括AR-15突擊步槍!
現在正適合作一個對A.C.(After Covid)世界狀况的半場報告。其實只可說希望是半場,亦有可能只勉強完成籃球賽的第一節!分三個息息相關的層面:疫情本身、全球經濟,以及地緣政治的變化。因涵蓋範圍甚廣,所以只可粗略分析,在此致歉。
全球疫情終於出現放緩迹象,每天個案增長率已下降至約1.4%左右。是好消息,但我們要清楚明白這並非一個自然現象,是經過很多人工紓緩政策和巨大社會犧牲的暫時成果。社交隔離和經濟停擺等措施,對壓扁感染曲線,證明有效。但我們見到最粗略,最實在的CFR(case fatality rate),比最初所有專家預期高極多的6.9%!
若從另一角度來看,只計已有結果的病例來分析死亡率更恐怖,近200萬宗案例(其餘250萬仍在治療,未知結果),完全康復的比例只有85%,死亡比例高達15%!最高峰時,死亡比例更高達20%!在本以為較先進的西方更差,美國的完結個案的死亡比例仍高企在22%(最高時30%),比利時和不少西歐國家的死亡比例更曾高達40%!
近3個月前,我已指出處理疫情的措施有不同選擇,果斷的盡力壓制,或採取自由的「疫症派對」政策,亦即「群體免疫」。正確一點來講,政策是一個光譜,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壓制,亦沒有一個國家真的完全放手不理。
歐美起初崇尚群體免疫 死亡率仍高
兩個策略方向似乎有利有弊,強硬的壓制手段,減少感染個案,減低死亡人數,這是任何政府的最基本責任,表面上犧牲短期經濟,但其實長期效果可能更佳。群體免疫策略,想法是既然避不了,暫時又沒有疫苗和藥,不如索性什麼都不做,任由病毒肆虐,愈多人得病愈好,不管死亡人數,只冀求盡快達到所謂群體免疫,亦以為這做法所造成的經濟傷害較小。
理論上最佳應對疫情的方法當然是全球各國政府協調政策,但事實證明不可能做到。選擇採取較強硬政策的主要是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和韓國等東亞地區,而猶豫不決,浪費寶貴時間而導致較遲和選擇較輕鬆紓緩策略的就包括美國、英國和大部分其他歐洲國家。最口硬的國家可說是瑞典,仍堅持群體免疫為最佳方法。但瑞典的CFR高近19%以上,每一百萬人的死亡率高達332,是中國的100倍,只略低於法國的408。如果這是成功,不敢想像失敗的定義!
群體免疫支持者的最大問題是自以為科學化,但諷刺地與事實恰恰相反!最重要的盲點是不同殺傷力的疫症,有不同的最佳政策平衡點。只有在死亡率非常低的疫症,如chicken pox(水痘),加上幾肯定感染一次就有終生免疫力(其實是永遠感染,日後可變為生蛇,shingles),在尚未發明疫苗和藥物治療前,才有人大膽冒險玩疫症派對。
最初所有人都嚴重低估了Covid的殺傷力。初時專家估計R0只有1.4至2.5,美國CDC的最新中位估計已提升至5。專家本以為初時湖北的3% CFR太高,隨着陸續發現大量輕症,將跌至遠低於1%。發夢都想不到現在仍徘徊在7%的恐怖水平。雖然德國、意大利和紐約州等少數地區,已終於開始進行我呼籲的隨機抗體測試,發現當地感染率高達15%至20%,亦即是IFR確比CFR低很多,但仍接近1%,仍比流感的死亡率高出30倍至100倍以上!而且隨着更多的觀察和研究,Covid病毒遠比原先想像複雜,除襲擊呼吸道外,對血液和神經系統的影響也很大,即使年輕病人的住院率也很高,經常出現血塊凝固和中風情况,連本以為完全不受影響的兒童,都出現類似Kawasaki病的徵狀。
客觀結論已很清晰,對付Covid的手段應從嚴,疫症派對策略完全錯誤、殘忍和接近瘋狂!英美和其他大部分西方國家,初時誤走疫症派對之路,到後來三月中Imperial Report發表後,發現此疫症非同小可,才企圖急轉彎改變政策,可惜為時已有點晚,疫症已散播至接近失控地步。
更可悲的是不少西方政府、傳媒和個人,漠視科學,初時固然拒絕戴口罩,歪曲科學事實,反而說為有害,到近日才勉強承認有效,但特朗普和彭斯仍堅拒戴上,可以想像他們的鐵粉,會否乖乖戴口罩?攜槍上街的機會應該較高!他們已有很多陰謀論,除賴中國外,亦有說病毒是Bill Gates發明出來的,更多人相信Fauci是個賣國賊或為錢出賣靈魂,有些根本不相信病毒的存在!
西方拒隔離病人 「民主」表現難接受
另一嚴重失誤是西方採用的所謂家居隔離,不止無效,簡直接近謀殺全家!數周前看過一篇《紐約時報》的詳細報道,描述意大利的很多家庭慘劇,例如一位婆婆,盡力照顧感染了Covid的中年兒子,但不幸病逝,然後同受感染的丈夫亦死了,而自己也得病,非常可憐。本以為《紐約時報》的結論是家居隔離政策是錯誤的,西方所有國家都應馬上矯正,但原來我徹底猜錯了!《紐約時報》有指出中國採取完全隔離每一個測試呈陽性病人,對控制疫情很有幫助,但它的結論竟然是只有「非民主」國家才可這樣做!意大利和美國等民主國家,病人有選擇留在家中的權利,况且意大利家庭觀念重,堅持一家人同住在一起!如西方不承認家居隔離是錯誤的,反而把「謀殺全家」說為民主的體現,我也無話可說了!難道死亡率高達90%的伊波拉或鼠疫,也應容許病人「民主地」留在家中?這想法比中世紀時更落後。但連西方國家亦已禁止老人院探訪多時,為何阻止家人見年長父母就不違反人權,就符合民主?
到了近日,在美國和歐洲,催促盡快重啟經濟的呼聲已震耳欲聾。但科學上,疫情是否真的已到適宜開放的水平呢?按白宮指引,本來全國封閉應維持至五月一日,但多謝特朗普,在四月十六日,已自打嘴巴發出攻擊民主黨州分的推文:"Liberate Minnesota, Liberate Michigan, Liberate Virginia!"毫不意外,不止這三個州分的人馬上上街示威,連多個其他州分的人也開始漠視禁制令,隨意大批人聚集在沙灘、公園和其他地方,大部分州政府亦不遵守白宮要求連續14天個案下跌的重啟指引。
每個地區都面對重開社會將可能帶來第二波疫情的風險。新加坡是個非常嚇人的例子,即使韓國和武漢,最近亦見到一些反彈。香港亦重現個別本地感染個案,但不算嚴重,整體香港處理疫情比絕大部分地區好,實想不通香港人自己給自己27分的道理(積壓150多年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真厲害)。美國以及歐洲重開社會的風險更高,因為從未成功把疫情壓制下去。尤其美國,提早了兩周,混亂地重開極可能將有代價,漏出白宮內部預測,到6月初,每日個案或高達20萬,死亡人數3000! 希望這預測完全落空,如不幸屬實,不敢想像後果!
美重金救股市 無助失業民眾
經濟前景亦必然跟抗疫成敗有密切關係。無疑今次美國的貨幣兼財政救市政策組合拳,反應速度和規模都遠勝2008年金融海嘯,超過3萬億美元,即GDP的15%。在過去,一年一萬億財政赤字已破紀錄,但只4月的財赤已超過7000億,全年將輕易超過3萬億。成效如何?最成功當然是有助股市反彈30%,更重要是給予航空、郵輪公司、波音和其他很多企業,一個融資的窗口,發債近萬億,最少確保金融系統崩潰的概率極低。
實體經濟又如何?不好意思,股市反彈幫的仍是富人為主,對3000多萬失業的美國人幫助不大。失業率已攀升至近15%,肯定仍未見頂。第二季GDP更誇張,或將閃崩30%,近40%都有可能!如經濟成功重開,當然下半年GDP將有明顯反彈,但如疫情大規模復發,即使政府無意再嚴厲停擺經濟,消費者意欲仍必受影響。線上消費肯定受惠,但無法完全彌補線下損失。
中國情况較佳。因為疫情控制得較好,所以重開經濟亦較順利。據報,整體國內交通使用率,已回復到疫前75%水平。國際旅遊仍然近零,但對刺激本地消費反而有幫助。除此,因擔心中美關係將變得更緊張,中國科技尤其半導體,正加速本地化。如無意外,中國第二季GDP將穩定下來,回升1%左右。另一重點是今次中國已宣布的刺激方案,只約等如GDP的3%,遠比歐美各國小,有人擔心不足夠。我也不能下定論,但明顯中國不想重複2008年的大水漫灌經驗,導致債台高築,且有巨大浪費的情形(反而美國可能出現)。今次中國的刺激政策盡量精準,且嘗試採用新的高科技數碼消費券,順帶推動電商人民幣的流行使用。
照道理,誰能用最少的債務來刺激經濟,而又達到最快和最順暢的經濟重開,誰就是最後相對贏家。暫時中國似有優勢。
今次疫情對地緣政治也肯定有極大影響。毫無疑問,美國將企圖推卸處理疫情失當的責任到中國頭上,中美關係亦必變得更緊張。只希望特朗普明白中國核武數量雖遠少於美國,但用於防守和阻嚇,已綽綽有餘。其他方面的鬥爭,包括貿易、科技、金融、公關和意識形態等,在所難免,但所有競爭力都源於經濟。講得坦白一點,「莫財」就甚麼都做不到。
美國是二戰後70多年來的經濟和金融霸主,兩者是手牽手的。因為美國經濟第一,所以美元就是全球最重要儲備貨幣,所以美國就可隨意「印鈔票」來填補任何財政和貿易赤字,法國前總統戴高樂稱之為"exorbitant privilege"(高昂的特權)。有人指出中國人花了40年時間,憑辛勤和血汗儲蓄下來的外滙儲備就是這3萬億美元,美國不消兩個月,聯儲局就憑空印了3萬億出來(對不起,應稱之為QE),不費吹灰之力。傻瓜才真的會開工廠,真幹活!
不錯,如有此昂貴特權,為何不見風駛盡𢃇?全球三分之二儲備是美元,每天90%以上外匯交易,其中一邊是美元。但這一切都是建基在美國能長期保持經濟一哥地位的假設上。
我已多次指出過第二季度,美國和中國的GDP,將會是前所未見地接近。美國去年GDP約21萬億,中國約14.5萬億,只要美國第二季GDP真的下跌30%,兩國GDP已幾乎一樣,如美國跌更多的35%,中國甚至有可能超越!
我較大膽指出此淺而易見的事實。美資大行的經濟師也知道,但不好意思寫,中國仍想盡量低調,避免招風雨,所以更不會講。但這必然是一個超重要的里程碑。
中國已長期不停追上來,但本來以為仍需7至10年時間,但想不到A.C.後,疫情成為了追趕的催化劑,把時間表縮短了很多。如美國下半年能成功重啟經濟,將重新擴大GDP差距,但仍必比B.C.接近不少,超越的時間表可能縮短至5年不到。假如美國下半年第二波疫情嚴重,經濟重啟受阻,那麼GDP境况就更堪虞。所以亦形成更大壓力要重開,即使犧牲更多性命。
近日美國國會建議第五輪,又3萬億的刺激方案。聯儲局主席Powell亦認為美國經濟或再需政府伸出援手。本來如魔術般,只要多做一點QE,或多舉一些超低利率的國債,不是甚麼問題都迎刃而解嗎?但意外地,特朗普這位過去數十年一直認為借錢和賴帳都是輕鬆事的真正「債王」,竟然對再大幅舉債刺激經濟有所猶豫。會否是因為中國GDP追得太近,缺乏「社交距離」,已變得"too close for comfort"?
在可見將來,人民幣或任何貨幣,都不能取代美元地位。但如美國逐漸失去經濟一哥地位,美元的昂貴特權又能否永遠保持?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全球在地化香港例子 在 Roger Chung 鍾一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十年十張專輯】
作為一個音樂人Slash樂迷,我總喜歡把自己聽過後帶給我靈感、啟發、感動、莫大享受的音樂紀錄下來。而可能有別於很多人的是,我很少只聽單曲,通常都會整張專輯由頭到尾聽一遍;而如果我很喜歡的,會聽幾遍。雖然我每天都會聽新的音樂,但我會注意自己不要過份地走馬看花,因為很多時候聽得太急會令我錯過不少值得細聽的細節。
2019年的最後一天,也是二零一零年代的最後一天,我在回想起這十年來最令我回味及對我最有影響的音樂專輯是哪幾張,為我自己這十年的鑑賞經歷作一次總結。當然,在音樂上,這十年也是我在專業創作上的第一個十年,也是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創隊第十一年,所以我會以另一篇文章嘗試為自己的音樂創作歷程作一個小總。但作為一個熱愛音樂的人,我不單是一個音樂創作者,也是一個不節不扣的音樂發燒友;兩者的角色既不同但亦相互影響。作為一個音樂創作者,我是極度主觀,甚至自我的 -- 換句話說,我只會把我自己認為好的、我自己喜歡的、我自己想做的音樂呈獻給大家;但作為一個聆聽者,我會嘗試放開純粹自己的個人喜好,去了解為何某些歌曲那麼多人喜歡,以及去分析其他創作人及音樂人在他們的作品中的元素、提材、概念、靈感、製作等。我認為這兩個角色對於我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來說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以下這十張,我相信是這十年來對自己最重要的專輯,但也不是只有這十張的音樂才打動過我。喜好從來都是很個人的,所以在這裡,我沒有任何要選出甚麼十年來最出色的專輯的意圖,亦不認為有任何人可以有這個絕對權威去選出一個這樣的列表。況且,我亦沒有把所有出版過的專輯聽過,所以也不能說這是經過甚麼客觀評鑑過的列表。在這裡,我也不會把自己的作品選入,因為它們是我自己輸出的創作和幻想,而不是輸入到我的腦部神經與感官情緒的物質。只可以說,平均每天聽一張新碟的我,這十年來都了聽不少專輯,而這些就是那些曾在某一個時空帶給我無比的衝擊與啟發的音樂。
我的2010-2019 十張專輯:
1. Random Access Memories - Daft Punk (2013)
Disco在它的發源地美國自80年代開始因為這種音樂與次文化的聯繫及不夠搖滾的原因變成了樂壇禁忌,就算玩Disco的音樂人也不會說自己的音樂是Disco,而是Soul(如Bruno Mars)。殿堂電子組合Daft Punk這張專輯把Electronica元素加進Disco的框架,還特邀70年代Disco勁旅Chic的靈魂人物Nile Rodgers、Disco歌后Donna Summer的監制Giorgio Moroder等粉墨登場,製作出一張劃時代鉅著,一洗Disco的污名,也令這些被遺忘了的一代巨星被重新發掘。
2. The Journey - Andrae Crouch (2011)
現代福音音樂教父Andrae Crouch去世前的最後一張專輯乃是他登峰造極之作。很多人把《獅子王》的音樂歸功於作曲的Elton John與配樂的Hans Zimmer,但其實那些非洲黑人和聲合唱和吟誦乃出自Andrae Crouch的手筆。基本上,我們現在對黑人福音音樂的認知(包括那些澎湃的合聲、強烈的節奏)都是由Andrae Crouch普及的。筆者有幸在2014年鍾氏兄弟的《One World》一曲中與Andrae Crouch合作,患有長期病的他還特地出院參與來自香港的我們的錄音製作,其對音樂的熱誠與謙虛令我畢生難忘。僅一年後他便與世長辭,而我們的《One World》亦成為了他最後的錄音遺作。
3. Blackstar - David Bowie (2016)
大衛寶兒對多代音樂人的影響不用多講了,但對我來說,他的遺作才是影響我最多的專輯。搖滾與爵士的結合不是新的概念 (70年代的Jazz Fusion便是這融合的代表曲風類型),但以搖滾作框架再加入爵士元素的音樂當中,少有像Bowie這張處理得那麼有型有格,既不失他本人的個性,亦把音樂層次昇華了。以這張專輯為自己一生作結,我想,再沒有更完美的句號了。
4.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Soundtrack - Sixto Rodriguez (2012)
雖然這是一張有關早以隱居多年的美國創作歌手Rodriguez的紀錄片原聲大碟,而且收錄在內的歌曲都是他70年代頭的作品,但對於大部份樂迷來說都是新歌,因為他的作品從來沒有在美國本土流行過,反而在南非卻出乎意料地成為了影響著當地社運的反建制音樂。當我第一次聽他的音樂時,簡直是驚為天人!以民謠風格為本,歌詞更帶有對社會批判、控訴、諷刺及豐富故事性的個人潦倒經歷,筆者認為他當時的作品可以媲美Bob Dylan。這是屬於無權者的音樂。
5. 我庄 - 林生祥 (2013)
台灣客語創作歌手林生祥堅持以自己的母語客家話唱自己的歌,在華語樂壇打出一片新天地。顧名思義,《我庄》就是寫關於他長大的家鄉美濃的故事與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變遷。每次聽生祥的音樂也會帶給我無窮的幻想,也令我想多了關於「家」這回事。受到生祥的啟發,在鍾氏兄弟《One World》一曲中,我們便邀請了生祥本人以客家話唱出歌詞,還特地到他的家鄉進行戶外錄音與拍攝,以音樂把「全球在地化」的概念表達出來。
6. The Imagine Project - Herbie Hancock (2010)
我認為這是一張一是很喜歡一是很不喜歡的專輯。來到千禧年後,爵士變色龍Herbie Hancock 一直探索如何將爵士樂與不同的流行音樂曲風融合;成功的例子包括把民謠創作歌手Joni Mitchell的歌曲爵士化的格林美年道專輯《River: The Joni Letters》,而這張則是延伸那概念的續作,歌曲則選自不同歌手的有關愛與社會變革的作品。加入了爵士、非洲、R&B元素的約翰連儂名曲《Imagine》令我大開眼界,確實有世界無盡的感覺。
7. Spirityouall - Bobby Mcferrin (2013)
歌唱家Bobby Mcferrin來到這個年頭不再需要證明他可以用喉嚨做到無人能夠做到的聲音效果了,而這專輯中卻聽到最自然的他,是令人感動的作品。這是他向他先父致敬的專輯,以自己的風格唱出他父親以前錄製過的福音音樂。而Bobby Mcferrin與天才後輩歌后Esperanza Spalding的互動是天作之合,有承傳的感覺。
8. Day Breaks - Norah Jones (2016)
來到2010年後,Norah Jones志不在製作大熱歌曲,但不代表她的音樂品質比不上以前;相反,她的音樂變得更有深度、更具開創性。Norah Jones雖擁有一把很爵士的磁性聲線,但她的音樂一直更偏向Country風格;把她標籤為爵士樂也只不過是市場策略,而這張專輯才是她最爵士的一次嘗試。在《Day Breaks》除了可以聽到她個人的演進外,還有爵士巨匠Wayne Shorter的推波助瀾,爵士味更濃。
9. Dreams and Daggers - Cecile McLorin Salvant (2017)
新一代的爵士女歌手中,我會說Cecile McLorin Salvant在唱功上尤其突出,就像當代版的Sarah Vaughan。這張專輯收錄了她在錄音室及現場拉闊的一些精彩作品。多得像Cecile Mclorint Salvant這類尊重傳統的歌手,爵士歌唱這門藝術得以承傳。
10. Inside Llewyn Davis Soundtrack - Various Artists (2013)
高安兄弟2013年這套電影嘗試呈現上世紀60年代民謠復興時一些未被發掘但甚具天份的音樂人他們嘗試一舉成名的經歷。音樂則由製作大師T Bone Burnett主理,把一些滄海遺珠以一個根據很多不同人物的真實經歷虛構出來的故事從新介紹給樂迷。
《One World》MV - 鍾氏兄弟 featuring Various Artists:
https://youtu.be/35LrNR7E-jo
全球在地化香港例子 在 以「Hello Kitty與國際關係」為主題 的推薦與評價
研討會所指的「國際關係」,並不限於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角力,而是由文化、社會、經濟、語言等角度出發,以Hello Kitty作為「全球在地化」的例子探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