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患者落在診所的東西,真的是無所不有,還是希望病友們揮揮衣袖不留下任何紀念品。
有時呢,撿到患者的摩托車鑰匙🔑,回來拿時他說:「我以為我是走路🚶🏻♂️🚶🏼♂️🚶🏽♂️來的」
偶而呢,剛買的飲料🥤放在床邊忘了帶走,回診所拿時,敬業的同仁還說「有幫您冰在冰箱,還是很冰,風味沒有跑掉😅」。
常見的是護腰、護踝等護具,或許是醫師治療效果太好,病友回頭拿時說「覺得神功護體也忘了自己是戴著護具🕺🏼🕺🏽🕺🏾來看診」👍
還有,患者寄放在櫃檯的「新鮮冷凍水餃🥟」,治療後太開心,拿了健保卡後就揚長離去,還好,我們很有經驗,馬上放入冷凍庫內保鮮,隔天病友回診時,她才想起來「啊!我還以為放在家裡的冰箱了🤷♀️🤷♀️🤷♀️」
老花眼鏡👀、溫水瓶🍼、遮陽手套🧤、外套🧥、帽子🧢、雨傘🌂、長褲👖(來針灸時換下的啦!我們是做「純」的啦)這些都是失物招領處的常客。
手機📱,還有在廁所撿到的芒果🥭和假牙(🦷是怎樣啦!)也是會遇的到啦!
But,就是今天,就在今天,「天菜失物招領」出現😱😱😱,您相信嗎?
一隻活跳跳的蟾蜍🐸. 沒錯!!
A REAL George 🐸.That’s right 🤷🏻
下午一開診,助理慌張的跑進診間說「老大,有蟾蜍在治療室😱😱😱,George in the room😆」。
於是乎,我們調出了監視器查看「蟾蜍可能出現的蹤跡」,竟然沒⋯有⋯任⋯何發現😓
到底是命運的安排還是情感的糾結,讓George 跑進診所,我們全員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
是Mary患者您的寵物嗎?
是種菜的阿水姨帶來的?
是養豬的阿珠婆帶來的?
是種稻仔ㄟ阿滿嬸帶的?
阿係躲在阿北ㄟ雨鞋內跳出來的?
昨晚郭醫師失眠了,
到底是誰把George留在診所
沒有帶走回家🤔🤔🤔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超級美食家團團饌」這次推薦我最喜歡也最常去的台灣溫體牛專賣店,新北市「#饗牛二館」的溫體牛肉水餃、牛肉丸與可頌牛肉起司包。 其實就是直接分享台灣溫體牛肉的美味,如此複雜的組合包,是因為王瑞瑤很貪心,想把好東西一次介紹出去,也讓大家認識好吃的台灣牛肉餐廳,以及認真賣牛的店老闆余大明。 專心經營...
「冷凍回頭車」的推薦目錄:
- 關於冷凍回頭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冷凍回頭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冷凍回頭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冷凍回頭車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冷凍回頭車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冷凍回頭車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冷凍回頭車 在 [閒聊] 有冷藏貨運的回頭車或是貨運嗎? - 看板toberich 的評價
- 關於冷凍回頭車 在 南北回頭車大中小都有| 徵冷凍回頭車-每月固定一次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冷凍回頭車 在 新進2010年堅達11呎半負25度冷凍車3呎升降尾門 - YouTube 的評價
冷凍回頭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冷凍回頭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拿到AZ認證年輕人徽章了!
來更新一下我上週超好笑的疫苗紀錄😂
因為我計算一下我的生活作息,沒睡到12點睡不飽,直接跳過早上施打的場次,絕對會把自己搞超累,加上抓12小時候發燒的時間,早上八點打就會是晚上八點發燒,太崩潰了!
所以我選11~12點的場次,就算發燒也是半夜,睡睡還行吧!?
11點左右嚕西來接我,施打站離我家開車三分鐘,所以一下就到了,她放我下車先排隊她去停車(以為要排很久等很久),沒想到青埔活動中心的施打站超級棒!動線很完善~完全不用等不用排隊,我一到量體溫、填寫基本資料卡,核對資料之後馬上就可以打了!(也太快!!)
這時候!有個人突然在我後面貼很近,志工問她是誰?陪同嗎?她說:陪同 我一回頭還想說:誰啊我不認識啊!
真的快笑死!!!!因為帶口罩,剛剛嚕西來接我的時候一上車開沒幾分鐘就要下車(中間他爸爸剛好打電話來,導致我根本沒跟嚕西講到話對到眼,我根本沒看清楚嚕西穿啥衣服今天長怎樣)
近看才發現!是嚕西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的是有夠幽默!搞得我緊張的心都飛了,太好笑了!
緊接著就是問診,但醫生也就問你:有不舒服嗎? 沒有就去打了....
一坐下護理師問我要哪一隻手,想一下左手比較好,不然不能用滑鼠工作(真的要避開慣用手!)正要問:會痛嗎? 護理師超可愛的說:那你(已經打了)不要看」! 我就在一陣矇中😅,結束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走出去坐到嚕西旁邊她還一臉驚恐:你打完了😲😲
等15分鐘沒事,回家有一點點小暈但都還好~
沒想到一路快樂到晚上12點,真的有一點點燒燒的,我就去吃一顆止痛藥,等到大概兩點多我就開始整晚都燒燒退退,抱著stasher冰袋睡.....
一直到第二天、第三天早上都是燒燒退退在床上根本一灘爛泥,中間就是一直喝各種維他命c水、寶礦力兌水一比一一大罐放床邊,但還好沒有激烈頭痛、肌肉酸痛也沒有被卡車碾那麼慘,可能是AZ認證中年人吧哈哈!
但一直到現在打完第四天,頭還是偶爾會抽痛跟眼睛痛、暈暈的,時好時壞,施打處則開始紅腫發炎了~(不影響生活)
整體來說我覺得比起等不到疫苗、新聞各種疫苗優缺點比較互相傷害帶風向的焦慮,這幾天的不舒服都很快就過去了!有疫苗能打我就很開心了!畢竟我當時真的不知道怎選,全勾交給踢公北~提高覆蓋率才是最能安心的呀!
💡施打事前準備
✔️額溫槍!(這次發現好好用!量很快!不然一天要看10幾次沒時間等)
✔️退燒止痛藥(藥局跟醫師說要打疫苗他就會給你了,不用多~不要囤貨!不然大家都買不到!一排正常不可能吃完的啦)
✔️維他命c發泡錠或是新鮮檸檬做檸檬汁
✔️電解水、舒跑/寶礦力加水1:1一天喝3000cc以上(之前有團購買sodastream的可以把它的罐子拿來用!一罐大概裝滿900cc很好用!也很好算飲水量!)
✔️發燒冰敷可使用的冰敷袋!(我真的好推stasher矽膠密封袋,之前有團購的團友可以先裝水冰冷凍預備)
✔️滴雞精 (這幾天早上沒胃口我都喝一包!至少有精神養身體)
冷凍回頭車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超級美食家團團饌」這次推薦我最喜歡也最常去的台灣溫體牛專賣店,新北市「#饗牛二館」的溫體牛肉水餃、牛肉丸與可頌牛肉起司包。
其實就是直接分享台灣溫體牛肉的美味,如此複雜的組合包,是因為王瑞瑤很貪心,想把好東西一次介紹出去,也讓大家認識好吃的台灣牛肉餐廳,以及認真賣牛的店老闆余大明。
專心經營溫體牛肉的余大明,只有一家店仍有專用18度C的冷藏車每周四至五次,固定凌晨五點從台北出發到嘉義肉品市場,載回現宰半頭至一頭指定牧場的不灌水24個月閹公牛。
專車趕在下午1點前必須回頭,三點左右返抵,溫體牛肉立即進入部位分切,鮮涮,後熟,加工同時進行。
「溫體牛得來不易,每個部位都要充分運用,即使是做成冷凍水餃也要搶時間,溫體牛肉經過摔打,簡單調味,混入手切蔬菜,才能呈現鮮甜帶乳香的在地本質。」余大明說
牛肉水餃本就少見,#台灣溫體牛肉水餃,更是絕品,余大明研究水餃一年以上才敢上市,肉汁多不多?蔬菜脆不脆?要不要符合清真規範?全是他在乎的,最後以口味為上,添加了些許豬油做出洋蔥,韭黃和高麗菜三種口味。
饗牛二館的 #牛肉丸,是放在木桶中搥鬆的,除了吃火鍋以外,煮泡麵或粉絲也能加,營養均衡小孩最愛,美味關鍵仍在台灣牛的新鮮度,以及最少的添加來製作。(牛肉丸沒有單賣,只出現在組合包)
還沒上市就先團購的獨家新品 #可頌牛肉起司包,其實不是烤的是蒸的,以外觀像鹽可頌而起名。牛肉醬和起司被捲進發麵皮裡,咬下去一層層的很香又柔軟,好像包夾了牛肉乾的軟饅頭。
團購只有一周,除了我最愛的牛水餃+牛肉丸+牛肉包以外,還有只買水餃和只買牛肉包。(詳情請看訂購連結)
商品折扣很大,大到嚇我一跳,尤其是牛水餃+牛肉丸+牛肉包 #原價1300元,直接零頭不要,#團購價1000元,余大明說難得開團購,又和大姊大合作,沒賺也沒關係。
不過沒賺也不能賠,敲定團購後,宅配條件變嚴格了,紙箱大一點點都不行,所以影片中出現的宅配費有調整喔!
【饗牛二館x超級美食家團團饌】訂購連結 :
https://forms.gle/yvBUhxeB9TEb7DPe9
#自己要吃才能賣給別人吃
#台灣溫體牛肉做的水餃和肉丸
#獨家開賣的牛肉起司包
#牛肉鐵質高營養也高
#冰箱常備美食
冷凍回頭車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關於採買食材,曾經是我的惡夢
自己出門去買,總是漢牛浹背!近乎力竭的扛回家!
回到家坐下後看到那堆該理的菜,
只想把它們連我一起通通都埋了!
而壯丁先生載我去買,因為太悠閒,我總是丟三落四,
經常到結帳區才發現東西沒買到,又要回頭去拿,
既浪費時間又考驗夫妻感情,
更可怕的是,邊逛邊買,
推車裡總是很靈異的多了一堆失心瘋的惡魔食物!
(到底是誰放的!!咦?)
經歷太多次的來不及煮飯搞得神經緊張後,
我學習開始列清單,
其實以前就有列,只是沒有分區列載,
每買一樣就要從清單的第一樣重覆檢視,
後來我換成分區羅列,
針對買場陳列動線依序購買:
其實經常去的不論是市場還是賣場,
對陳列區的動線都很熟悉了,
心裡先走一次,到時進每一區依序完成任務:
肉區_菜區_蛋奶區_乾貨區_其他願望區~
這樣就不會輕易被賣場特價區吸引,
老是淪陷試吃區,然後眼睛變成@@這樣~
因為工作忙碌,我沒法每天上市場,
一個月大約一次美式賣場大採買肉類乾貨之類的,
其它不耐放的青菜,
一週大約也是得去個一次市場或附近的超市
去美式賣場的當天,我回家經常煮的是這道料理,
因為步驟少,等待時間多,清洗工具少,
可以悠閒的整理分裝要冷凍的食材,
並將蒜頭與馬鈴薯處理成快速入菜備料,
搭配一些慰勞自己的小犯規食品,
不會讓自己在廚房顯得太狼狽!
🍖蒜香雞馬大盤烤🥗
👩🍳食材
雞肉
培根
馬鈴薯(小顆的較鬆軟)
蒜頭
洋蔥
一些耐烤的蔬菜
(花椰菜、羽衣甘藍、蘆筍、茄子、番茄、洋蔥、青椒、櫛瓜、四季豆、青椒甜椒、香菇、玉米筍)
迷迭香(選配)
起司(選配)
違禁品(選配)今天是粉紅葡萄酒
🍴作法
前置回家後先烤蒜球,蒸馬鈴薯:
蒜球尖頭處1/3的部位切掉,表皮膜清一下,
不要洗,底部用紙巾擦去灰塵,淋一點點橄欖油,
用錫箔紙包起來,烤箱先預熱後烤20~30分鐘,
可以多烤一點,之後入菜都可以使用。
馬鈴薯切塊過水,外鍋一杯水蒸過,也可以多蒸一點,
分裝後冷凍之後煮咖哩、烤起司薯塊入菜很快速。
這時候可以開始分裝所有要整理的食材!
半小時後大約整理完畢了!
可以開始料理:
培根一兩片與雞肉塊一起炒,油脂出現下洋蔥翻炒,
培根煸油後取出(只需要它的煙燻香氣)
(如果減脂吃雞胸,如果好吃吃雞腿)
雞肉表面轉黃,將蒸好的馬鈴薯都下去翻炒,
加入所有蔬菜翻一翻,讓表面沾油,
烤盤上鋪一層烘焙紙(鋁箔紙也可),
大蒜鋁箔放下層繼續烤(讓它焦糖化),
烤箱轉上火,200度烤20分鐘
這時候就是慰勞自己的時候!喝點酒,吃點違禁品,
如果心情好就燙個花椰菜!
20分鐘後看看烤盤,放上迷迭香鋪上起司
(這邊選配,看心情看良心)
再視情況烤個十分鐘
撒個胡椒粉與岩鹽就可以上桌了!
👩🌾烤大蒜若沒有馬上要吃,可以裝進保鮮盒中密封,
冷藏約 2 週、冷凍兩三個月,
使用前稍微烤一下或炒一下就好吃!
最後:今天影片真的太長,因為有太多想跟妳們分享!
我要跟各位媽媽說:
『對自己好一點,因為那是會陪妳最久的人!』
--------------------------------------------------------------------------
關於更多地方媽媽A力的資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ocal_mom_elli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llielocalmom/?modal=admin_todo_tour
攝影-自拍 or /火野攝影 周琨瑾
配樂-
Song: "Scott Buckley - Growing Up [Piano]" is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C-BY)
Music promoted by BreakingCopyright:
https://youtu.be/kQSoW1VnkH4
Outgoing Hikikomor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Fv-N5NSXE
剪輯-彭佳琳
冷凍回頭車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蘿潔塔的廚房】珍珠丸子。太簡單的年菜,漂亮又好吃喔!
★喜歡我創作的料理影片嗎?不要忘了訂閱我的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9uxCoIgw7RQjQnlgd0Xw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salinakitchen/
過年年菜再添一道:珍珠丸子。無敵簡單,端上桌一定被誇好棒棒。
這輩子 塔塔從來沒有吃過外面的珍珠丸子,但是我覺得我做的珍珠丸子,無敵好吃的~(哈~真敢講)
每次跟持家男到茶樓 看到珍珠丸子我就跳過,心裏老想:真不解?!誰要吃這種禿頭丸子??
感覺吃了就會跟禿頭丸子一樣禿頭XDDD 拒吃。
為了不禿頭,做珍珠丸子的時候,塔塔堅持要把糯米佈滿整個肉丸,絕對不能禿頭。
珍珠丸子做法雖然簡單,但是為了拍這部片也是了試了很多次,被持家男嫌東嫌西,不是嫌棄丸子有玉米跟青豆,就是說肉丸太大像是獅子頭,要不就說米太軟,還有少了荸薺, 等等(機車XD他那張嘴超會挑剔)
前幾天眼看這部片就要殺青,好不容易做了完美的一籠,丸子大小適中,肉餡多汁~外觀飽滿,開心的先去擺設餐桌,準備拍最後一幕裝飾,結果一轉身回頭一看,蒸籠裡面的丸子都不見了!!!!??
只看到持家男將最後一顆珍珠丸子正塞進他嘴裡,想喊已經來不及了!
一籠空掉的珍珠丸子,怎樣拍? 那真是天大的笑話XDDDDD
珍珠丸子作法很簡單,沒有什麼標準版,喜歡玉米,可以加三色豆,買不到荸薺可以用蓮藕。沒有蒸籠可以用電鍋蒸。
★如果沒有食物處理機的人,可以用手直接順時鐘方向攪拌到肉出現黏性即可,可以加一點點的水做打水,但是不要加太多的水,肉丸子會太水喔~
★想要自己做冷凍熟食,要先將珍珠丸子蒸熟了再冷凍,包裝好,下次只要回蒸就可以囉。
準備材料:
長糯米60克左右
梅花絞肉(選擇肥一點的) 150克
(若有五花肉搭配一點會更好吃)
鹽巴 1.5克
糖 3克
紹興酒 一匙(10ml)
白芝麻油 一匙
薑 一小節
蒜頭 一小瓣
白胡椒 一小匙
蓮藕 一小節 (切丁後40克左右)
作法:
1.將糯米用溫開水浸泡一個晚上(睡前移到冰箱)大概浸泡6-8小時
2.隔天將糯米瀝乾水分,薑磨成泥,蒜頭磨成泥。蓮藕去皮後切成碎丁狀。
3.將豬絞肉放入食物處理機中,稍微攪拌20秒左右,打到表面毛毛的,出現黏性即可。
再加入鹽巴、糖、紹興酒、芝麻油、薑泥、蒜泥、白胡椒粉。再攪拌均勻就好,不要打到過度,丸子會失去口感。
4.加入剛剛的蓮藕丁,攪拌均勻。取一小球大約20克左右的份量,捏成球狀,然後沾取糯米,就可以放入蒸籠內。
5.起一鍋滾水,中大火蒸15分鐘左右,就完成了。
6.如果想要裝飾一下珍珠丸子,可以撒上一點芹菜珠跟枸杞,會很漂亮喔!
冷凍回頭車 在 南北回頭車大中小都有| 徵冷凍回頭車-每月固定一次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徵冷凍回頭車-每月固定一次屏東科技產業園區至台北世貿一館每次約6~12箱不等, 總重約60~120KG 請求報價,私訊. ... <看更多>
冷凍回頭車 在 新進2010年堅達11呎半負25度冷凍車3呎升降尾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新進車輛#2010年#FUSO #canter #堅達#4期#三菱#11呎半#長軸#負25度# 冷凍 車#厚廂#阿璋三噸半#貨車#二手車#台中#豐原. ... <看更多>
冷凍回頭車 在 [閒聊] 有冷藏貨運的回頭車或是貨運嗎? - 看板toberich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一般冷藏的貨運運費太貴
而且又有尺吋上的限制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說冷藏運送這部份有沒有回頭車呢
還是說有從北部下去中南部的冷藏貨運車
之前有配合過送花的冷藏貨運車,不過公司倒了
希望能找到相關資訊,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81.2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539479288.A.E3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