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時間就是命運,此刻多麼值得放棄
/林達陽、陳雋弘
達陽:
記得我們剛認識時我才大三,一下子也漸漸來到被介紹為「新生代」作家會有些尷尬的年紀了。近日一次和友人在書店巧遇,聊到生活與創作,同感說到,有些時刻覺得「好像沒什麼好玩的東西了」。說完自覺蠻震撼的,不知道自己的觸角什麼時候折斷,或鈍了,或為什麼習慣收起來不再輕易展示、接收感知。又或者並不是這樣,習於無聊反而是一種「敏銳」且「成熟」的表徵?
學會不輕易為外物所動,好像總被形容成「易感之人要再有進境」的必經之路。但我一點準備也沒有。記得以前看大學長吳奇叡的詩集《成為雪》序裡寫「我一點也不想長大,不想被社會馴化。但我知道,再也回不到從前了。遺憾莫甚於此。詩是我唯一能夠抵抗的方式。」那時還不很懂,對這種人生蒼茫很著迷,現在再看才感覺傷心。
當然這也未必。說不定我仍沒長大,無感無趣,只是暫時有點累了而已。上次這樣衝擊,是你多年前突然刪光了blog上的詩,說要去好好過接下來的人生(並寫起了白爛的食記和遊記……)。這對當時視你為詩學上精神導師的我來說,真是非常巨大的震盪,好像入了一個祕教,修行越深,有一天師父突然說欸沒有啦我是跟大家開開玩笑的,以後不修行囉大家掰掰這樣。當時真不明白。多年以後的現在,好像才後知後覺能同理當時你的心情。
幾年來勸說多次,其實我也不太了解,這次怎麼就能說動你再寫詩、重新出書了?新書《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序裡寫得清楚,「在天文學和占星術之間,最好要保持某種張力。」但這樣的領悟從何而來,或說是什麼情感積累讓你領悟,並未著墨太多。
從突然出現在文壇席捲各大文學獎,到突然退出不寫,再到突然又復出並出書,這當中顯然有一些詩以外的故事吧?從我的角度看是如此,那從你的角度,你看見什麼呢?
雋弘:
這十幾年來我幾乎忘記了詩,卻經常想起當時一起寫詩的朋友們。這次出版新詩集《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我特別選擇唐詩作為題贈,為這些朋友們一一仔細挑選,裡頭有一句「艱難愧深情」,自己非常喜歡。不寫詩了,其實有許多朋友覺得可惜,每隔一段時日就詢問我鼓勵我,試著再寫寫看吧?對於這些深情厚意,我常覺得虧欠。我自覺是個非常悲觀的人,對這世界並沒有什麼眷戀,唯一覺得無法捨棄的,也許便是辜負了許多人的一片好意。
十多年前我不再寫詩,除了創作力明顯降低之外,其實是刻意選擇放棄的。我是水瓶座,對「真實」有種執著,那時我覺得詩是虛假無用的,是青春期的浪漫想像,我們應該更勇敢走入生活之中;十年過去,我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真實,每個人每件事都帶著各自的意識型態主觀立場堅不可摧地讓人窒息。對此我完全不想爭辯,只想要安靜。於是我又重新想起了詩,也許「真實」是在現實與想像的縫合之處,有或無都只是繫於一心。現在我仍然可以隨時放棄寫詩,只是這次無須選擇,寫也很好、不寫也很好,生命中唯有非要怎樣不可,才不好。
我們已相識近二十年,各自都在變化之中。翻讀你的《蜂蜜花火》,覺得很不一樣。這本集子裡出現的每一種動物最後都會消失,並且只有你自己能夠看見。你自己說這是一本「告別」之書,我很好奇,你是打算把這些動物封藏心中仍然敬畏信仰、或者真正認清了這一切其實都只是幻想?我往回走的時候,你已經要出發到另一個地方了。你常戲稱我是師父,其實沒有狀元老師,只有狀元學生,也許我們每每在適當的時候陪彼此說了些話,而讓你變得更加強大的,只能是自己啊。
達陽:
《蜂蜜花火》是意外漫長的計畫,透過動物寫自己從青春到後青春的天真和憂傷。開始寫時剛從台北回到南方,自以為準備好了(南方成長經驗對我是高於一切的那個「什麼」,早先真是忍著不敢寫,怕碰壞了),想為這裡難以言述的情感與觸動,各自找到形狀──透過雷龍去寫遼闊的港灣,以貓寫年少的迷路與執念,羊是寫溫柔,小猴子寫親子記憶,藉著麒麟和鳳凰去寫對更好時代的想望。諸如此類。
後來證明還是想簡單了。回到熟悉的青春場景,以為回到當初好眠的地方,可以進入一樣的夢境,但一切努力好像都是刻舟求劍。越寫越確定,真是「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啊,如你談書名時所說,除了字面上的厭棄,也能解讀成「有一個更好更高的瞬間,讓其餘一切都不再重要」。我喜歡《蜂蜜花火》的原因,已與初衷不同。當初想回頭擁抱、透過寓言般的氛圍重現這些,但後來更重要的是確認了:打造夢想樂園完成,就是可以離開的時候。成為告別之書是意料之外,雖然感傷,但是很好的收穫。
你停筆這些年,看不開的我持續抱著得失心努力寫。敬畏信仰、認清一切都是幻想,好像同時都成立──承認了有些事永遠不可能達成,但也敢相信有些事永遠不會改變。在那之外,變動的一切仍讓我著迷。你《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裡收了一些未發表的舊作,並修改了許多曾出版的詩,編輯時我比對過一些,很有感觸,更好奇,你怎麼看待這些詩裡詩外的變動?
雋弘:
回頭閱讀這些「少作」,當然是不滿意的,但裡頭又有種乾淨與純粹,連我自己都被吸引著。其實我改動的地方不多,多數只是句子的調整,或改換詩題,讓這些詩更加地連貫一致,有點「定稿」的意味。現在我不會這樣寫詩了,然而也因為舊作有這些缺點,更給人直覺的感動吧。
時間是一切。即使在完全不寫詩的十年,大概也累積了很多自己都莫名所以的東西。我喜歡你說的「承認了有些事永遠不可能達成,但也敢相信有些事永遠不會改變」,我覺得我們都來到了更廣闊之處,像小孩長高了重回兒時的天地,那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孔子說「四十不惑」,正是因為知道了什麼是可以堅持的,什麼又是百般不願也得學會放棄的。
謝謝你曾為了這些詩真正感動真正在乎,我又開始寫詩了。所謂文學,只要曾經感動過一顆心,也許就是有重量的吧。
達陽:
無論你怎麼看待、改寫,真心感謝你那些神一樣的所謂少作,向我示範了詩的可能,並直到現在仍帶來的啟示。
前些天剛寫的詩裡有一句,「時間就是命運」。這好像是詩到目前為止教會我最重要的事情。
雋弘:
想了好久好久,才決定寫給你的句子是「大雪滿弓刀」。做為一個將軍,即使面對再惡劣的環境,仍然無畏亦無懼,提著覆滿大雪的刀弓,衝鋒陷陣,凱旋而歸。這裡頭有一種孤單與蒼茫,更有一種自信與豪氣。願你我記得所有這一切,往事並不如煙。
§ 《文訊》雜誌/詩的對談專欄
-
《蜂蜜花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4584
《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4626
刻舟求劍 寓言故事 在 林達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談】時間就是命運,此刻多麼值得放棄
/林達陽、陳雋弘
達陽:
記得我們剛認識時我才大三,一下子也漸漸來到被介紹為「新生代」作家會有些尷尬的年紀了。近日一次和友人在書店巧遇,聊到生活與創作,同感說到,有些時刻覺得「好像沒什麼好玩的東西了」。說完自覺蠻震撼的,不知道自己的觸角什麼時候折斷,或鈍了,或為什麼習慣收起來不再輕易展示、接收感知。又或者並不是這樣,習於無聊反而是一種「敏銳」且「成熟」的表徵?
學會不輕易為外物所動,好像總被形容成「易感之人要再有進境」的必經之路。但我一點準備也沒有。記得以前看大學長吳奇叡的詩集《成為雪》序裡寫「我一點也不想長大,不想被社會馴化。但我知道,再也回不到從前了。遺憾莫甚於此。詩是我唯一能夠抵抗的方式。」那時還不很懂,對這種人生蒼茫很著迷,現在再看才感覺傷心。
當然這也未必。說不定我仍沒長大,無感無趣,只是暫時有點累了而已。上次這樣衝擊,是你多年前突然刪光了blog上的詩,說要去好好過接下來的人生(並寫起了白爛的食記和遊記……)。這對當時視你為詩學上精神導師的我來說,真是非常巨大的震盪,好像入了一個祕教,修行越深,有一天師父突然說欸沒有啦我是跟大家開開玩笑的,以後不修行囉大家掰掰這樣。當時真不明白。多年以後的現在,好像才後知後覺能同理當時你的心情。
幾年來勸說多次,其實我也不太了解,這次怎麼就能說動你再寫詩、重新出書了?新書《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序裡寫得清楚,「在天文學和占星術之間,最好要保持某種張力。」但這樣的領悟從何而來,或說是什麼情感積累讓你領悟,並未著墨太多。
從突然出現在文壇席捲各大文學獎,到突然退出不寫,再到突然又復出並出書,這當中顯然有一些詩以外的故事吧?從我的角度看是如此,那從你的角度,你看見什麼呢?
雋弘:
這十幾年來我幾乎忘記了詩,卻經常想起當時一起寫詩的朋友們。這次出版新詩集《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我特別選擇唐詩作為題贈,為這些朋友們一一仔細挑選,裡頭有一句「艱難愧深情」,自己非常喜歡。不寫詩了,其實有許多朋友覺得可惜,每隔一段時日就詢問我鼓勵我,試著再寫寫看吧?對於這些深情厚意,我常覺得虧欠。我自覺是個非常悲觀的人,對這世界並沒有什麼眷戀,唯一覺得無法捨棄的,也許便是辜負了許多人的一片好意。
十多年前我不再寫詩,除了創作力明顯降低之外,其實是刻意選擇放棄的。我是水瓶座,對「真實」有種執著,那時我覺得詩是虛假無用的,是青春期的浪漫想像,我們應該更勇敢走入生活之中;十年過去,我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真實,每個人每件事都帶著各自的意識型態主觀立場堅不可摧地讓人窒息。對此我完全不想爭辯,只想要安靜。於是我又重新想起了詩,也許「真實」是在現實與想像的縫合之處,有或無都只是繫於一心。現在我仍然可以隨時放棄寫詩,只是這次無須選擇,寫也很好、不寫也很好,生命中唯有非要怎樣不可,才不好。
我們已相識近二十年,各自都在變化之中。翻讀你的《蜂蜜花火》,覺得很不一樣。這本集子裡出現的每一種動物最後都會消失,並且只有你自己能夠看見。你自己說這是一本「告別」之書,我很好奇,你是打算把這些動物封藏心中仍然敬畏信仰、或者真正認清了這一切其實都只是幻想?我往回走的時候,你已經要出發到另一個地方了。你常戲稱我是師父,其實沒有狀元老師,只有狀元學生,也許我們每每在適當的時候陪彼此說了些話,而讓你變得更加強大的,只能是自己啊。
達陽:
《蜂蜜花火》是意外漫長的計畫,透過動物寫自己從青春到後青春的天真和憂傷。開始寫時剛從台北回到南方,自以為準備好了(南方成長經驗對我是高於一切的那個「什麼」,早先真是忍著不敢寫,怕碰壞了),想為這裡難以言述的情感與觸動,各自找到形狀──透過雷龍去寫遼闊的港灣,以貓寫年少的迷路與執念,羊是寫溫柔,小猴子寫親子記憶,藉著麒麟和鳳凰去寫對更好時代的想望。諸如此類。
後來證明還是想簡單了。回到熟悉的青春場景,以為回到當初好眠的地方,可以進入一樣的夢境,但一切努力好像都是刻舟求劍。越寫越確定,真是「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啊,如你談書名時所說,除了字面上的厭棄,也能解讀成「有一個更好更高的瞬間,讓其餘一切都不再重要」。我喜歡《蜂蜜花火》的原因,已與初衷不同。當初想回頭擁抱、透過寓言般的氛圍重現這些,但後來更重要的是確認了:打造夢想樂園完成,就是可以離開的時候。成為告別之書是意料之外,雖然感傷,但是很好的收穫。
你停筆這些年,看不開的我持續抱著得失心努力寫。敬畏信仰、認清一切都是幻想,好像同時都成立──承認了有些事永遠不可能達成,但也敢相信有些事永遠不會改變。在那之外,變動的一切仍讓我著迷。你《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裡收了一些未發表的舊作,並修改了許多曾出版的詩,編輯時我比對過一些,很有感觸,更好奇,你怎麼看待這些詩裡詩外的變動?
雋弘:
回頭閱讀這些「少作」,當然是不滿意的,但裡頭又有種乾淨與純粹,連我自己都被吸引著。其實我改動的地方不多,多數只是句子的調整,或改換詩題,讓這些詩更加地連貫一致,有點「定稿」的意味。現在我不會這樣寫詩了,然而也因為舊作有這些缺點,更給人直覺的感動吧。
時間是一切。即使在完全不寫詩的十年,大概也累積了很多自己都莫名所以的東西。我喜歡你說的「承認了有些事永遠不可能達成,但也敢相信有些事永遠不會改變」,我覺得我們都來到了更廣闊之處,像小孩長高了重回兒時的天地,那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孔子說「四十不惑」,正是因為知道了什麼是可以堅持的,什麼又是百般不願也得學會放棄的。
謝謝你曾為了這些詩真正感動真正在乎,我又開始寫詩了。所謂文學,只要曾經感動過一顆心,也許就是有重量的吧。
達陽:
無論你怎麼看待、改寫,真心感謝你那些神一樣的所謂少作,向我示範了詩的可能,並直到現在仍帶來的啟示。
前些天剛寫的詩裡有一句,「時間就是命運」。這好像是詩到目前為止教會我最重要的事情。
雋弘:
想了好久好久,才決定寫給你的句子是「大雪滿弓刀」。做為一個將軍,即使面對再惡劣的環境,仍然無畏亦無懼,提著覆滿大雪的刀弓,衝鋒陷陣,凱旋而歸。這裡頭有一種孤單與蒼茫,更有一種自信與豪氣。願你我記得所有這一切,往事並不如煙。
§ 《文訊》雜誌/詩的對談專欄
-
《蜂蜜花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4584
《此刻是多麼值得放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4626
刻舟求劍 寓言故事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小書房也出了年度百大名單!(http://blog.roodo.com/smallidea/archives/62446106.html)
.
小小的粉絲專頁可以說每一篇都在推坑(無誤),店主的介紹都寫得有感情又用心。榜單裡除了文學、詩歌、人文社科、藝術攝影類之外,也包括以下幾個類別:經典&本土漫畫、妖怪誌異類、環境、動物、生態類、心理學、性別類,其實多少也跟書市(獨立出版或本土自製書)的某種趨向相合。一邊觀察書單,一邊也是提醒自己,#記得去小小拿馴字的人!以及,之後有河Book應該也會公布自己的年度書榜,到時再關注。
.
以下是小小的百大名單(100本裡中了24本)(簽書樂透嗎):
.
1 #做工的人
2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3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
4 自己的房間【出版90週年全新譯註版】
5 銀翼殺手【經典重譯本‧吳明益專文導讀】
6 春眠:簡莉穎劇本集1
7 #惡童當街全三冊套書(首刷限量贈品版)
8 第一人
9 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
10 與脆弱同行
11 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第一堂課
12 天河撩亂(20週年復刻版)
13 海錯圖筆記
14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15 #乒乓全五冊套書(首刷限量贈品版)
16 符號之書:幾何、宗教、天文、私徽,歐洲經典符號造型圖解
17 #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妖鬼神遊卷
18 森林裡的陌生人:獨居山林二十七年的最後隱士
19 #行過地獄之路
20 獨居日記
21 #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
22 榮格論心理類型
23 樹
24 伊藤潤二的貓日記(全)
25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26 屈服(龔固爾文學獎得主韋勒貝克震撼全法之作)
27 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
28 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
29 兩年八個月又二十八夜(《午夜之子》作者魯西迪魔幻史詩長篇巨獻)
30 用九柑仔店2:聽見發芽的聲音
31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32 #雕刻時光:時間.記憶.夢境──塔可夫斯基談創作美學
33 社會學
34 幻之光
35 文學理論
36 緬甸歲月(英國殖民文學三大經典之二,喬治‧歐威爾重要自傳小說,全新中譯)
37 我等待
38 固執的小吃們,以及島嶼偏食
39 沒有神也沒有佛:佐野洋子的老後宣言
40 全思考:吧台旁說人生
41 山海經圖鑑
42 哲學
43 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自傳
44 用九柑仔店1:守護暖心的所在
45 #長日將盡
46 #童年
47 恐懼的原型︰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里人格深度探索
48 動物的內心生活
49 我居住在可能裏:艾蜜莉.狄金生詩選Ⅱ
50 解碼臺灣史1550-1720
51 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
52 海
53 我袂放你一個人:律師,永遠的反抗者
54 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偏鄉醫師余尚儒的翻轉病房提案
55 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
56 阿鼻劍:第二部〈覺醒〉
57 阿鼻劍:第一部〈尋覓〉
58 重游我庄:踢著影子去旅行
59 福柯
60 發條橘子
61 綿長的訣別
62 河畔小城三部曲套書
63 正義與差異政治
64 神奇奧義貓塔羅
65 #刺客列傳
66 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我經歷的瘋狂歲月,以及時代如何安置我們的瘋狂
67 魔幻年代
68 故事的秘密:寫在劇本之前的關鍵練習
69 歷史學
70 1993
71 後殖民主義
72 #東周英雄傳 1
73 貓咪易經:不知道怎喵辦時,讓貓咪陪你一起占卜吧!
74 #東周英雄傳 3
75 鏡子之家:《豐饒之海》四部曲原型,三島由紀夫「現代地獄」巡遊之作
76 帝國與料理
77 貓咪真厲害:小小獵人的動物行為學X療癒文化,貓島科學家的貓咪學
78 探索樸門:超越永續的原則與道路
79 #東周英雄傳 2
80 陰刻
81 #背離親緣(上):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
82 #文藝春秋
83 字母LETTER:駱以軍專輯
84 台灣鬼仔古
85 成材的木,成器的人:台灣木職人的記憶與技藝
86 童話的魅力:我們為什麼愛上童話?從〈小紅帽〉到〈美女與野獸〉,第一本以精
87 #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
88 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
89 #我們為何成為貓奴?這群食肉動物不僅佔領沙發,更要接管世界
90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
91 論道德的系譜:一本論戰著作【詳注精裝本】
92 東京本屋紀事Tokyo’s Constant Booksellers
93 #背離親緣(下):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
94 彩色糖果的約定(10周年紀念版)
95 四百歲的睡鯊與深藍色的節奏:在四季的海洋上,從小艇捕捉鯊魚的大冒險
96 歲月定格.張照堂
97 真實的幻獸:從神話寓言中現身的二十七種非虛構生物
98 看見李火增: 薰風中的漫遊者.臺灣1935~1945
99 神學
100 收藏沙子的人 (卡爾維諾燙金簽名書盒限量典藏版)
沉舟記:消逝的字典
我等就來唱山歌
別人
不安之書:《惶然錄》全譯本,葡萄牙國寶級作家佩索亞經典代表作(精裝)
#漫畫原來要這樣看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薛西弗斯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