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真相的台灣史
清大 彭明輝
在國民黨的遮掩與扭曲下,我那一個世代的「台灣人」很難了解真正的台灣史;後來,在綠營各路人馬的遮掩與扭曲下,野百合和太陽花世代很難了解另一面的台灣史。
當我看到年輕一代對日據時期的瘋狂愛好時,心裡很悲哀:台灣人似乎永遠脫離不了「認賊作父」的史觀,永遠被愚弄,永遠感謝、崇拜剝削我們的「賊」。
當媒體與大學教授紛紛成為政黨的爪牙時,台灣人永遠只有知的權利,而沒有知的機會。
"別把日據時期浪漫化"
年輕一代紛紛想要了解被國民黨遮掩掉的歷史,而瘋狂地迷戀跟日據時代有關的故事。在海角七號等一系列「懷日」電影裡,台灣人跟日本人只剩浪漫或淒美的情感,而徹底忘記慰安婦的故事,也忘記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
但是,容我跟你講幾個很簡短的小故事。我媽在日據時代拿到新竹州(桃竹苗)國小畢業考第一名,而成為新竹州畢業生領證代表,日本人群起抗議——台灣人不是「二等國民」,而是「被殖民者」,所以不可以當日本國小畢業生的「領證代表」。
日治時代台灣的治安很好,是的。但是這故事沒講另一半。我爸在日據時代當學徒,因送貨而返店時間較晚,在街上被日本警察毫無理由地懷疑是賊,就被逮進警察局,毒打一頓到皮綻肉開,然後才開始問話,並打電話到店裡求證——台灣人是沒有基本人權的「被殖民者」。
請你記得這些事實,然後再去看看近年流行的「瘋日據」電影,看看他們多麼歪曲史實,多麼地認賊作父。我沒有要鼓勵仇日,我只希望台灣人可以客觀而完整地面對台灣的歷史。
"被浪漫化的日據史"
我很早以前就聽過社會學界與人類學界的說法:日本人比國民黨更認真地建設台灣,日據時代的台灣遠比中國更進步,日據時代的台灣有很多項目甚至比日本本國更進步。我不否認這些事件,但是很難認同這個「史觀」。
日據時代的台灣是全球熱帶流行病學最出色的地方,或許是事實,但是動機呢?我相信是因為日本處心積慮地要進犯中南半島,因此他需要研究熱帶流行病學,而「熱帶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當然不適合設在酷冷或溫帶的北海道與東京。
日據時代台灣有好幾個城市的都計規劃水準遠超過日本本土(譬如台中市)。或許這也是事實,但是原因呢?盡管日本政府從明治維新就開始積極引進西方的學術、技術與制度,但是日本民間的既得勢力一直都排斥自行流洋的學生(政府派出國考察者例外),因此很多留歐的建築師與都市規劃專家在日本本國被排擠或找不到發揮機會,只好到台灣來發揮,不是因為「愛台灣」。
"日本積極地建設台灣的農業、礦業與經濟"
是的,但是你聽說過這個俗諺嗎:「第一憨(傻),種甘蔗去給會社(株式會社)磅。」——國民黨以「肥料換穀」、「青果合作社」等手段剝削農村應得的經濟回報,其手段與日本如出一轍,甚至可以說是「以日為師」。
日本建設台灣,是把台灣當標準的殖民地去建設,目的不是「平等對待台灣人」,而是把台灣當作「香蕉共和國」一樣地供養日本,支持日本去侵略中國與東南亞——台灣是日本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我爸媽都對「外省人」心結甚深,也都常講日語,但是他們從來不曾說「日據時代我很幸福」,更從沒跟我說過「我是日本人」。我媽倒是跟我講過:她跟日據時代的老師通信(用日文),老師很得意地拿給他身邊的日本人看,並說:「你看,這是我在台灣教出來的學生。」
上面這一句話什麼意思?在日本人的心裡,台灣人就不是日本人!
「日本人李登輝」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念頭。台灣人是不可能跟日本人平起平坐的,所以不可能有「日本人李登輝」,「日本人李登輝」只存在於幻想或妄想的世界,而不可能存在於現實世界,所以光復之初才會有全省同胞歡天喜地地到碼頭迎接國軍這樣的事。
" 誰在殘害當今的年輕人?"
我爸討厭外省人,因為他在法院工作的數十年內老是受到外省同事的欺負。不過,他一輩子銘記在心並每年去探候的恩人也是外省人。我外祖父原本富甲一方,卻因三七五減租而家道中落,所以我媽討厭外省人,但她也沒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外省人中有好人,新竹中學校長辛志平就是全新竹人敬重至今的外省人。反過來說,本省人中有漢奸與台奸,他們危害台灣之慘烈,猶遠遠超過外省人。
我爸媽曾告訴我們,今天台灣最著名的十大本省家族有哪些人是日據時代當漢奸,而得到日本政府經商的特許權,從而發跡致富;又有哪些家族在蔣氏王朝裡利用特許權來擴張財富。
外省權貴令人不恥與厭惡,「本省」權貴又好到哪裡?解嚴之後「專業退位」與「黑金政治」傳聞甚囂塵上,使得黑道勢力大舉進入農會、漁會、地方議會與國會,其危害台灣政治與經濟發展之深,至今猶深入骨髓而難以治療。
陳水扁當權期間,各種綠營的新舊權貴以「小蝦米吃大鯨魚」之姿侵佔公股銀行,趁著WTO逼迫台灣,「公營事業私有化」的過程「賤賣國產」,以及通過「股票分紅費用化」和「內線交易」的模式,進一步癱瘓台灣產業界「優勝劣敗,多元競爭」的市場機制。這些作為不但是貪污,甚至更扭曲了台灣的產業發展路徑,毒害台灣的產業體質,導致今天台灣經濟疲軟無力,全台灣人看不到未來。其為害,遠遠超過蔣氏王朝。
自從解嚴以來,綠營奸商、權貴與政治人物相互勾搭成一個權勢龐大的集團,集媒體、金融、房地產、新興科技產業於一爐,以媒體的扭曲報導、名嘴的巧辯歪曲和網軍的力量愚弄選民和無知的大學教授(包括很多形象良好的綠營教授),以便從房地產、金融、行政院國發基金的補助、扭曲的產業政策等各種手段,侵佔國產,榨乾政府的錢,更無法無天地炒作房地產。
平心而論,蔣氏王朝對台灣人的傷害是一時的,隨著他們的逝去而煙消雲散;解嚴以後綠營政治人物、教授、奸商、權貴對台灣的傷害,卻是與時俱增,禍害無窮。
今天台灣的非典就業已經高居就業者的7%,幾乎都集中在年輕人;此外,全台灣除極少數人之外都深受高房價之害。這兩條大罪,完全跟蔣氏王朝無關,全部是解嚴以後綠營政治人物與教授縱容(甚至勾結)奸商、權貴的結果。
可悲的是,許多年輕人卻誤把這些奸商、權貴、爛政治人物當作偶像,誤把殘害自己的賊人當恩人,這不也是另一種「認賊作父」?
"坦然面對自己的歷史"
柏林有猶太博物館,因為德國人願意面對醜陋的歷史;波蘭把最血腥的Auschwitz集中營改建成博物館,因為他們願意面對自己曾經既被納粹蹂躪又曾協助迫害猶太人的歷史。
人必須坦然面對自己過去所有的歷史,不被仇恨蒙蔽地面對過去所有的歷史。
然而,蔣氏王朝遮掩了一部分台灣的歷史,解嚴以後的綠營教授和媒體則以另一種手段扭曲、遮掩了台灣的另一部分歷史。
先是為了「去中國化」,而故意美化日據來醜化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接著,年輕一代因為「去中國化」,竟然把一切「非中國」的東西都當作台灣史的珍貴過去,肆意美化而歪曲日據時代的事實。綠營老是把政治、文化與血統三個問題混為一談,搞到最後,年輕人根本就不認識真正的台灣和自己的血脈、文化。
絕大部分「閩南人」和「客家人」都是漢人和平埔族(原住民)的後代,我們不該否認自己血液中的漢人成分。「撿骨」的風俗反應的是(國民黨治台以前)台灣人都自認為故鄉在中國的事實(鍾理和就曾把大陸當「原鄉」),我們也無法否認我們使用漢文,深受漢文化影響的事實(而且漢文化確實是值得我們珍惜與傳承的可貴人類文化)。
我們不該美化國民黨治台史,我們可以在政治上主張台灣獨立,卻不該因而否認我們血液中和文化中的漢元素。
我們是不該否認日本建設台灣的事實,但同樣地也不該忘記我們是被當作殖民地的事實。
一味排中、反中與去中的結果,年輕人搞不清楚自己血液與文化中的漢元素,甚至還把日據時代美化、浪漫化。這真的是我們所要的「台灣史觀」?
"被埋葬掉的「後解嚴台灣史」"
綠營為了激勵年輕一代的仇中意識,來滿足自己對外省人的仇恨,或者作為選戰中廉價地賺取選票的噁心手段,不但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許多大學教授都被愚弄而不自知,甚至甘為犬馬供人役使。
解嚴後,綠營媒體變成「本土」政治人物鞏固政治勢力的關鍵工具,他們用扭曲的報導來跟本土政治人物交換炒地皮等牟取暴利的手段;當綠營官商勾結以侵吞公營銀行、賤買國產時,他們也以扭曲的報導、以偏概全的攻擊等手段,為本土政治人物的貪污腐敗遮掩,至於換取到的是什麼利益,一般人更加難以耳聞。
當年輕世代把綠營政治人物不分賢愚不肖地當英雄崇拜時,我很心痛;當綠營大學教授跟我說:「民進黨沒有黨產,所以不會貪污」時,我更為他們的幼稚感到痛心。
一位年輕人看完我寫的「了解時事與政治人物的幾個要領:一個教案」後,義憤填膺地寫信來譴責學術界沒有盡責協助台灣大眾釐清真實的台灣史,並且欣慰地寫下幾位「有良心」的「學者」,而我卻發現這份名單裡至少有一半是「深綠教授」——這些人觀點偏頗, 只會挖藍營的瘡疤,而不願意客觀地看見綠營的醜陋,因此只能阿為「教授」,而沒被稱為「學者」。
當媒體與大學教授偏頗到這種程度時,要期待綠營粉絲的年輕世代去了解台灣史,恐怕永不可能。而在綠營教授不顧一切地去中與排中之下,年輕世代難道真的要學「日本人李登輝」一樣地去歌頌日據時代?
'結語'
國民黨開始走入歷史,這是咎由自取。但是,如果台灣人不去認識解嚴以來綠營政治人物、媒體、名嘴、教授、奸商、權貴如何相互勾結魚肉台灣人,則台灣將永遠走不出經濟與政治的黑暗期。
清大 彭明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乾脆把國文課廢掉,如何?多元多元,既然這麼愛多元,幹嘛還要訂課綱?我看也通通免了!以後大家多元學習,不願接受 民主進步黨 「台獨課綱」 的,就集中自主學習,由 #新黨 找優秀的「文史老師」來教學,怎麼樣? 許多捍衛中華文化的老師們,可能會覺得很訝異,王炳忠不是最捍衛中華文化的嗎?怎麼會說廢掉國文...
「去中國化日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新聞] 社會科去中國化延伸至小學?國教院:讓歷-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觀察》第31期雜誌(2016年3月號) 【人文思想】「親日」是 ... 的評價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我建議要去中國化就徹底一點-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新聞] 新課綱去中國化藍委批:日本變你我的祖先-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去中國化? 台語列國高中必修南台灣大部分學生家長叫好 的評價
- 關於去中國化日文 在 [問卦] 台灣算是經歷過兩次中國化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去中國化日文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柯文哲搞文革
柯文哲說要在
路名 店名 公家機關的名稱
全面去中國化
柯文哲真的很有毛澤東的fu
老毛搞文革改了一大堆路名 店名
現在還剩多少只有天曉得
柯文哲大概覺得
民進黨去中國化不夠道地
要證明柯黨比民進黨更墨綠
干脆主張學文革搞去中化
徹底改路名 地名 店名
在柯文哲眼中
以後沒有中山北路 敦化南路
更不可以有中正區 大同區
也不可以有四川菜館
黃珊珊也不是來自湖南湘潭
台北市的街道名稱
最好改成
明治北路 天皇南路 東京街
湖南湘菜館要改成沙西米餐館
柯文哲也改名叫「木可文析口」
其實柯文哲不要這麼費力
應該釜底抽薪
要去中國化
不如去中文化
把台灣再度皇民化
不准講寫中文
全面講寫日文
不就徹底去中化了嗎?
去中國化日文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lubhouse使用感想
我一向不是很愛聽不認識的人閒話家常,所以很多閒聊風格的Podcast我都沒聽,這幾天Clubhouse爆紅後我花了一點時間去聽了各種內容,先說結論,如果對國外的資訊有興趣,能力又許可的話我很推薦直接聽英文或是日文的房間,第一手資訊,又不用聽半調子晶晶體,前幾天我誤闖蜷川實花的聊天室,聽她講了好多創作心得,覺得好滿足。
如果能聽英文原文的房間,又想獲取一些內容的話,推薦追蹤 @markovich ,他每天都會訪問一個人,昨天訪問的是科技業的資深獵人頭,開放所有人發問,有好多想轉行、在找工作的人發問,甚至還有大學的院長在裡面幫學生發問,我想了好久,鼓起勇氣舉手問:「沒有美國身分的人現在在美國非常難找工作,即使過去贊助簽證的公司現在也都停止了,請問有甚麼建議?」他嘆了一口氣:「我做這行25年,從第一天就對外國人不友善,外國人在美國找工作從來沒有簡單過,建議你從小公司開始嘗試,這類公司比較沒有簽證限制。」
又聽了一個交流的聊天室,裡面有中港台的朋友們,大家聊得好好的,有個對岸的人發言:「我覺得有這樣一個平台能交流滿好的,不用甚麼都談到政治,有這樣的交流,在未來,我們同胞們才能團結一起,不分你我。」
秒退房,交流就交流不要學only you偷吃豆腐。
這時候就該提到很多人說Clubhouse的音訊服務商是中國的聲網,會不會有資安或是資訊洩漏疑慮,寶貝,你只要打開手機無論是打字還是說話就不會有隱私,即使Clubhouse禁止用戶錄音,我拿支錄音筆在旁邊錄比去買個滷肉飯簡單,更何況臉書、估狗真的有比較安全嗎?在這樣無法去中國化的時代,我們要學習的只有兩件事,第一個是識讀能力,不要人家講甚麼你就全盤相信,要自己獨立思考,第二個就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能負責的話不說,不被允許透漏的資訊也不要多嘴。
目前Clubhouse不能搜尋房間,能顯示出來的房間只有你追蹤的人在裡面的房間,所以想要聽到好內容,就要追蹤那些有趣的人,另外一個好玩的地方是,進入房間之後被分成三種,第一個是主持人,第二種是主持人追蹤的人,第三種是一般聽眾。我發現如果我是以主持人的朋友的身分進入,就會引來不少追蹤者,這像是在突顯身分地位的象徵,「這個人跟主持人是有關連的唷!」自我感覺馬上良好起來。
現在Clubhouse還是維持只有邀請碼才能加入,一個人只能邀兩個人進來,也因為這種「限量」造成很多人的優越感,讓這軟體變成某些人炫耀的工具,我很喜歡看人家分享在Clubhouse聽來的知識分享或是心得,但我今天看到有人說:「其實我早就有帳號了只是今天才開始用」,點進去一看帳號就是2/2建立的啊,到底何必呢,有帳號真的沒有比較厲害,各位安卓系統的朋友們也大可安心,你們沒有錯過太多😂
#Clubhouse照妖鏡
#週五台灣時間早上8點一起開房間喔
去中國化日文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乾脆把國文課廢掉,如何?多元多元,既然這麼愛多元,幹嘛還要訂課綱?我看也通通免了!以後大家多元學習,不願接受 民主進步黨 「台獨課綱」 的,就集中自主學習,由 #新黨 找優秀的「文史老師」來教學,怎麼樣?
許多捍衛中華文化的老師們,可能會覺得很訝異,王炳忠不是最捍衛中華文化的嗎?怎麼會說廢掉國文課?但我必須說真話,就像新黨說 #中華民國名存實亡 一樣,民進黨硬要以意識型態修國文課綱,你擋得了嗎?就算課綱不改,現在中學裡許多第一線教國文、歷史、公民的年輕老師,根本也已經是被製造出來的「人工獨」,你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們洗腦嗎?
媒體要我談「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其實這根本是 #假議題,現在他們在吵的,真的是文言文的比例問題嗎?說唐宋八大家是造神,國文課要多上「台灣人」而非「唐朝人」、「宋朝人」的作品,這不明擺著就是要去中國化嗎?何必還遮遮掩掩地搞一堆藉口包裝呢?
以前這些人吵歷史課綱,還要找找各門各派的歷史老師來演戲,爭論所謂「史觀」的問題。如今要修國文課綱,竟然由一個宣稱「慰安婦就是性工作者,不能說她們是被迫」的小屁孩在課審會提案,就可以推翻學者制訂的課綱!民進黨全面執政了,現在連戲都懶得演,做戲做得這麼粗糙,那乾脆大家也都別演了,直接把戲台子拆了,國文課也不必上了,以後都不用再訂課綱了!
我說這話,完全是順著你們獨派的邏輯。既然多元,「國文」一定要是中文嗎?不是說台灣人又是荷蘭又是西班牙又是日本人嗎?你們那麼想塞日本人的文到課本裡,還大費周章找來一個殖民台灣的日本人寫的「漢文」作品,又何必TMD這麼辛苦呢?乾脆就讀純日文,你們不是更爽嗎?
至於我們這些傳承中華文化的中華兒女,就不陪你們玩了!既然說多元,憑什麼非讀你們的課綱不可?台灣教育已經爛到根,救也救不回了,孩子們讀歷史愈讀愈亂,這間學校跟那間學校用的版本不同,對一件事給的解讀就可以都不一樣,到如今連國文也要大亂了,我看孩子們乾脆都別讀,腦子還清楚些!不如大家自主學習,新黨開班授課,還能給下一代打好中華文化文史教育的基礎。
有人可能擔心,不讀民進黨政府訂的課綱,將來怎麼考大學?那天底下只有台灣有大學嗎?像現在零分都能上大學,有用嗎?何不我們自己集體教育好後,由 #新黨推薦學生到大陸讀大學,還能爭取 #學費減免優惠,讓孩子 #到大陸開開眼界更有競爭力,你說好不好呢?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iky48jScD8/hqdefault.jpg)
去中國化日文 在 《觀察》第31期雜誌(2016年3月號) 【人文思想】「親日」是 ... 的推薦與評價
從李登輝執政時期開始,台灣出現了「去中國化」現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但卻很少人察知,其實,在「去中國化」的背面,尚有另一與之並行的「親日」現象, ... ... <看更多>
去中國化日文 在 我建議要去中國化就徹底一點-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改日文或台語、原住民語之一為官方語言,放棄中文、國語。並且禁用漢字,甚至假名,全部用拉丁字母或西里爾字母寫。 所有地名去中國化,以原始地名或日治 ... ... <看更多>
去中國化日文 在 [新聞] 社會科去中國化延伸至小學?國教院:讓歷-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