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英國】#閱讀實測
如果你答不出大英國協的會員國數目,或是克里米亞戰爭時期誰是英國的仇人,又或者你不知道錫克教、伊斯蘭教、印度教與基督教分別於英國所占的人口比例,或說不出大笨鐘的本名(伊麗莎白塔),你就可能無法取得英國公民權。
為了準備成為英國公民必考的「英國生活知識測驗」,作者買了整套的教科書,並發現《官方版學習指南》的撰寫者大概是足不出戶的宅宅⋯⋯
▍春季刊《世界人才在台灣》>> bit.ly/3pQtPE7
▍2021 全年份季刊一次訂 >> bit.ly/3bfZJE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農曆新年剛結束,忙碌步伐中能與家人吃頓團圓飯,是難得且幸福的事, 許多人家中,有位努力幫忙籌辦過年,卻常常被忽略的重要角色, 他們到底是誰呢?來了解一下吧! 【💭 家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台移工人口總數達71萬人,其中約有25萬人,...
台灣 伊斯蘭教 比例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的,每週一次用地圖刷存在感的時間又來啦!這次是哈薩克的地圖。
(順便透露一下,圖上的配色是有特別意義的,留言區開放大家搶答~)
如同圖上所顯示的,哈薩克這個國家很有趣,雖然幅員廣闊,多數人口卻都聚集在南端接近天山山脈的旁邊。位在天山旁的舊都阿拉木圖雖然是個綠意盎然、周遭自然資源豐富的城市,但由於發展空間有限加上太過靠近中國,1997年便將首都遷移至北邊接近俄羅斯平原上的阿斯塔納,建造出具有哈薩克特色的計畫城市;到了2019年,為了紀念擔任了29年總統、甫卸任的Nursultan Nazarbayev而改名為努爾蘇丹,造就了哈薩克前後有兩個不同首都、三個首都名稱的歷史。
(附帶一提,Nursultan Nazarbayev是蘇聯晚期開始「培養在地精英」擔任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出頭的代表性人物,蘇聯解體後也持續擔任哈薩克,某個程度上有點類似李登輝是在威權體制下被培育的本土菁英那樣;差別是後來Nursultan Nazarbayev基本上變成終身總統,在位長達29年之久。)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哈薩克是目前中亞五國裡唯一仍有高比例俄羅斯裔人口的國家(大量出走之後目前仍有20%,比起其他幾國都已經降到百分之個位數),而首都努爾蘇丹座落的北部正好是俄羅斯裔比例相對較高的區域。在哈薩克努力「去俄羅斯化」、同時又將政治重心北移的此時,俄羅斯出走的情況是否會持續,值得繼續觀察。
當然,在此還是要再廣告一次ep.41,還沒聽的趕快去聽,珮岑跟導遊的對話真的超有趣有超長知識啊~
【EP41 [哈薩克] 什麼,你說阿拉就是騰格里!?——在突厥斯坦,發現中亞伊斯蘭教的多元面貌 ft. 遊牧過渡帶 廖珮岑】
Spotify open.spotify.com/show/4ax4pKjk6P2GvPgXvJ3n85
Apple Podcasts 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518914711?i=1000511632325
官網 ltsoj.com 或者直接搜尋「旅行熱炒店」
FB: facebook.com/lifetimesojourner
IG: instagram.com/travel.wok
Show note: ltsoj.com/podcast-ep041
訂閱電子報 forms.gle/AbaseALd4BrxBLka9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中亞 #內亞 #草原 #歐亞大陸 #遊牧民族 #蘇聯 #汗國 #阿爾泰山 #穆斯林 #伊斯蘭 #騰格里 #薩滿 #帖木兒 #阿斯塔納 #阿拉木圖 #努爾蘇丹 #天山 #國家公園 #俄羅斯浴 #絲路 #錫爾河 #突厥 #哈薩克
台灣 伊斯蘭教 比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老師您的用心與分享
分享給需要的學生、老師、家長
粉絲投稿,歷史科補教:馮敬之老師
110年學測歷史科重點整理與考猜
請高三生一定要看喔!
明天(1/22)就是高三學測了,今年是101課綱的最後一屆,許多學生都以為考題會比較困難,其實只要掌握住幾個大方向和基本觀念,歷史24題全部拿到分數絕不是難事。
一、對每年的考生而言,前一屆的學測一定是具有指標性的考題,今年亦不例外,尤其是最近這兩三年,教育部推動108課綱不遺餘力,學測的考題也向108課綱靠攏,題組題的增加,文章字數的增加,都在在顯示素養題影響學測頗深。所以練習前三年的歷屆考題,瞭解題意題幹以及選項的意義,是面對今年學測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環節。
二、去年(109年學測)學測歷史考科,題目分布比例正常:臺灣史6題、中國史8題、世界史10題,算是頗為平均的題目分配,與前兩年題目分配差距不大,也就是說在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的題目分配比例上,應該是不致於差太多的。但是特別要注意的是,題組題的增加。從106年學測開始,只有13題是題組題,到去年(109年學測)已經有36題(整整一半)是題組題,題組題的增加量之大,若是沒有時常練習並熟悉歷屆試題,可能會使學生在當下現對考題時,會稍微地不知所措。加上題組題大致上都是混合題,且圖表眾多,一題題組中同時包含史、地、公的觀念,考驗學生對於觀念統合的能力,與圖表的判讀能力。但同學其實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只要能掌握基本觀念與解題技巧,面對難題也是游刃有餘、迎刃而解。
三、#臺灣史:
就臺灣史而言,109年學測出了6題,與往年相差不大,6題中拿原住民考鄭氏家族1題、清領前期1題、日治3題、戰後臺灣1題,由此可知,#日治時期 一直都是學測的大考點,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範圍。108課綱非常重視原住民與外人和漢人的互動,今年很有可能出與原住民有關的考題,另外考生們可以注意國際競爭時期荷蘭人在台的國際貿易,以及鄭氏治台時的建設;清領前期的對口貿易與行郊,以及宗族和宗教的發展、清領後期開港通商後的經濟建設也很重要,尤重沈丁劉三人治台時的措施;日治時期依然不能忽略內地延長主義時的社會運動,皇民化運動雖然是老對手,亦不能輕忽;#中華民國在臺灣 最重要的就是經濟發展,請考生一定不能忽略。
四、#中國史:
中國史去年出了8題,依據課綱「略古詳今」的精神,秦漢以前只考1題,而且是考道家儒家的淵源問題,屬於題意解讀的判斷題,符合108課綱的命題精神,史前到三代完全沒出題,108年出了1題,107年則完全沒有出秦漢以前的題目(包括秦漢),由此可知,針對學測考題,秦漢以前的部分同學們可以大致上看過即可;魏晉到隋唐在去年也未出題,前年則出了唐宋之間的考題1題,因為對於中國中古史的部份(也就是魏晉到隋唐),只需注意大方向與大觀念就好,例如魏晉時期的世族政治、唐代的安史之亂等。特別注意,因為108課綱中對於人口的移動有特別的章節來介紹,所以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以及三次人口的大移動,都是有可能出題的範圍。宋代以後就符合「#略古詳今」的精神,故宋、明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與社會變遷,都是需注意的方向。盛清的政治考題傳統上出題較少,清末的戰爭條約與改革和革命運動,就是比較需要注重的考題。明中葉和清代的國際貿易、外籍傳教士的訪華,符合108課綱的重點,請特別注意。中華民國建國後的政治、經濟,以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立後的外交關係與內政,更是出題的大重點,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文革與改革開放,都是學測考題熱愛出題的範圍。
五、#世界史:
109年學測的世界史共10題,也是遵循著「略古詳今」的路線,並且以108課綱中人群的交流與移動為主軸,所以西洋上古史的部份完全沒有出題,中古歐洲與拜占庭帝國也未出題,但是伊斯蘭文化卻考了2題,禁止崇拜偶像與阿拉伯統治東南亞,因此今年有可能將重點放在十字軍東征與蒙古西征。進入到西洋近代史之後,大部分的考題皆與人群的移動與交流有關,#地理大發現與貿易大三角、印刷術的傳入與和宗教改革,最後20世紀考了1題戰間期。綜合而論,109年學測的世界史考題部分,已經非常偏向108課綱的出題模式,所以考生們在最後一天準備時,一定要著重在西洋近代史與世界現代史的部份,尤其以宗教信仰的比較,例如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舊帝國和新帝國主義的比較:地理大發現和列強瓜分非洲、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流傳等,皆是符合新課綱的考題。傳統上從文藝復興開始到19世紀的歐洲局勢,都是考題會出的大重點,同學們還是要多加留意,文化和政治都應該依照年代熟記,每個文化和時代背後的意義知道即可。世界現代史的部份,一戰二戰的起因、戰間期的歐洲社會,以及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和1960年代以後出現的 #民權運動與學運,都是出題的大方向,一定要注意。
六、#時事題:
臺灣史可討論 #前總統李登輝過世、蔣經國日記出爐,兩人與台灣民主化發展有極大關係,題目可以運用日記內容,考台灣民主化發展的觀念。香港問題跟威權統治也可能入題。世界史則可能從疫情時事入手,包含黑死病怎麼傳入、傳出;地理大發現歐洲人帶病毒去美洲,#病毒傳播路徑跟地理歷史結合,也可能涉及國際缺工,過去黑人的移民問題。「文字要練強、閱讀量增加、圖表題絕對不會少」,考生可運用刪去法,圈出關鍵字,從答案看題目等考試技巧,自然無往而不利。
七、考試技巧
1.年代判斷:基本上只要把年代圈出來,答案已經出來一半了,所以看題目一定先找年代。
2.圈關鍵字、句:關鍵字句一定要圈,不但可以幫助自己判斷題目,在寫完後減扎也可以馬上知道自己哪裡判斷錯誤。
3.刪去法:學測考題4個選項通常是可以先刪掉2個選項的,所以刪去法可以有效的幫助考生選出正確答案。
4.從答案看題目:因為學測考題題組眾多,題幹敘述較長,動輒8行10行,因此對於分秒必爭的考生而言,閱讀大量文字或史料但是抓不重點是大忌,所以我們可以倒過來閱讀,先看問題與答案,再回過頭去看題目敘述,瞭解問題要問什麼,再去圈關鍵字來答題,必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請同學千萬不要忘記。
5.理性的邏輯判斷:很多同學會說就算刪掉剩兩個答案還是會選到錯的那一個,這是侯你就需要邏輯的判斷能力了,當你在選擇答案時,必須要判斷這兩個答案哪一個較不合理,就一定是錯的,所以理性的邏輯思考是很重要的事。
結語:大家努力了整整兩年半,就是為了明後兩天考試,希望大家的社會科都能考到15級分,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加油加油加油!
#這一篇打了我整整兩個晚上
#熬夜到眼睛都紅了
#高三再努力兩天
#就自由了
#加油加油加油
台灣 伊斯蘭教 比例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農曆新年剛結束,忙碌步伐中能與家人吃頓團圓飯,是難得且幸福的事,
許多人家中,有位努力幫忙籌辦過年,卻常常被忽略的重要角色,
他們到底是誰呢?來了解一下吧!
【💭 家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台移工人口總數達71萬人,其中約有25萬人,
是離你我生活最親近,在家提供家務、長照服務的幫傭與看護的「 #社福移工 」,
來源國以印尼最多(19萬人)、越南與菲律賓次之(約各3萬人),
性別比例以女性為主,占比高達99%,年齡大多分布在34-44歲。
👉 由於本國籍工作者費用高昂,台灣在看護與幫傭的勞力需求,絕大多數都是 #外籍移工 來負擔
大家的家中是否也有位社福移工呢?另外一大類則是從事漁業與營建業為主的產業移工。
【😫 在台工作的困境】
離鄉背井到台灣打拼,除了語言與文化差異,社福移工還會遇到哪些普遍的難題呢?
💰 → 隨時待命卻領不到最低工資
社福移工又可分為 #家庭幫傭 #家庭看護 及 #機構看護,
目前,只有「機構看護」受《勞基法》保障最低薪資,
「家庭幫傭/看護」歸在《就業服務法》規範中,薪資由勞雇雙方協商,
多數家庭移工的月薪約在2萬元上下,但工時往往都是一天10小時起跳,
擔任看護的移工,更容易因受看護者的作息調整、日夜不分地執行照護工作。
🙅♀️ → 超出職責的工作內容
家庭內移工分成幫傭與看護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幫傭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家務、準備伙食等與家事服務有關的工作
看護則是負責照顧生病的受看護人
但由於都是在雇主家中服務,許多人容易混淆兩者,
讓移工從事其實是超出職責 的工作,像是請看護照料其他家人吃飯起居、讓幫傭陪失能者就醫等等。
🌧 → 不友善的社會風氣
台灣雖開放移工來台30年,但由於移工從事產業特定、平均薪資低,許多人對移工抱有刻板印象,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移工入境確診時有案例,社會對移工的偏見加深,
甚至有不少人希望政府禁止移工入境,讓移工處境變得比以往更加艱難。
【🧧 歡度農曆新年,也別忘了家中的移工!】
以社福移工主要的來源國印尼為例,印尼人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並不慶祝台灣的農曆新年。
但是在新年期間,他們仍在我們家中持續勞動、協助雇主籌辦各式各樣的年節活動,
這些移工們人在異鄉,不但工作辛勞,下班後也沒辦法像我們一樣與自己的家人團聚,
在喜氣洋洋的農曆新年,也許年夜飯多付碗筷、包個小紅包、邀請移工一起出門走春,
讓溫暖的年節氣息,感染到家庭中的每一個人 吧!
-
圖文不符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希望大家在愛與關懷下,度過平安的新年,
並請時時刻刻保持健康,一起加油吧~!
--
製作團隊
Creative & Script:(企劃腳本)呂貽雯 Wendy Lu
Director:(導演)呂貽雯 Wendy Lu
Storyboard:(分鏡)曾敏雅 Mia Zeng
Design:(設計)曾敏雅 Mia Zeng
Animation:(動畫)周柏彤 Ichiten Chou
Sound Design & Mixing:(音效)洪立 Jimmy Hung
Produced by 簡訊設計 SimpleInfo Design
Presented by 張志祺 Chih-Chyi Cha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sWI6KR0Dio/hqdefault.jpg)
台灣 伊斯蘭教 比例 在 曾柏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地表最狂,印尼超級大選
🍎柏瑜吃果子 ep.08 🌍
(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也可以看內文喲)
【地表最複雜的單日選舉】
投票後過了2週,印尼還沒統計出總統誰當選,甚至在過程中有270名計票員因計票過勞死。對比台灣的當天投當天開,印尼的選舉可說非常嚇人。
這次是印尼首次舉辦「五合一選舉」,包含總統、立委,還有地方首長跟議員(通通一起來我在趕時間?),總計有24萬5千名後選人,競爭2萬多個公職名額,有投票權的選民就高達1億9千多萬人。
再加上印尼幅員超級大,有1萬8千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據說選務人員需要的交通方式橫跨了海陸空,有飛機、遊艇、快艇、騎馬的,甚至划獨木舟的方式來把選票送到不同島上(FedEx 4ni?)
印尼的人口結構相當年輕,選民中有高達四成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了爭取青年選票,候選人無所不用其極,廣泛地使用臉書、IG、推特等社群網絡,試圖拉近選民關係,但相較於世代問題,印尼選舉最大的因素一直都是宗教。
【全球最多伊斯蘭信仰國】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伊斯蘭主要宗教國,信徒比例超過80%,兩組總統候選人也都信仰伊斯蘭教。
非常多的候選人都試圖要與伊斯蘭各教派拉近關係,但伊斯蘭教相對來說是比較保守的群體,對於LGBTQ的權益,甚至是瑜伽都強烈的反對。
現任總統佐科威,在上次選舉時是以進步、清新的形象出名。原本是爪哇島中部小城市市長的他,常常不穿西裝,親切地跟選民自拍、直播。
佐科威強調經濟建設,以及對各種人權的提升,包含同志群體和少數民族(印尼有非常多樣的族群,尤其是爪哇島以外的眾多小島)
而挑戰他的對手普拉伯沃(同時也是上次的對手),是個非常傳統激進的伊斯蘭教徒,也是印尼前任獨裁者蘇哈托的女婿。所以他在選戰中就強調要恢復更傳統、激進、保守的統治。
【一手搞建設一手背叛選民】
大家或許很難想像,區域發展不均的印尼,有些偏遠地區可能沒有自來水、晚上沒有電,甚至一輩子沒看過柏油路。因此佐科威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引進國外資金來投資基礎建設。
他確實做到了,偏遠地區對佐科威的執政也有很高的評價。但是四年來他透過一帶一路引進中國資金,累積了大量外債,被批評佐科威是把印尼賣給了中國。
同時,中國在維吾爾地區以非常殘忍、不人道的方式對待伊斯蘭教徒,這讓以伊斯蘭為主的印尼不能接受。
甚至國際上問起佐科威怎麼看待中國對待教徒時,居然說道「維吾爾族不是伊斯蘭」、「維吾爾族的問題是極端主義」。甚至對中國表示印尼有對付極端主義的經驗,可以互相交流,這讓非常多的選民對佐科威相當失望。
【兩個都投不下去那就自己創一個唄】
為了拉攏保守選民,佐科威選擇了一位七十多歲,非常具爭議的虔誠教徒做為副手。過去清新進步的佐科威四年下來一去不復返。
雖然投票結果還在統計中,要到5/22才會正式確認。但依據目前票數,佐科威領先約7.5-10%。可是不論哪組候選人當選,對於年輕選民來說,都是進步力量的妥協、保守勢力的崛起。
看不下去的印尼年輕人,就在社群平台上創造了一個虛擬的總統候選人,透過合成照與各種有趣的方式來談進步議題。像是LGBTQ的人權、大麻合法化等等敏感議題。
這個假候選人帳號,吸引了超過80萬人追蹤,顯示了印尼年輕選民對於兩組候選人的不滿。
關於印尼大選的事實在太多太多,之後我們再來討論印尼大選面臨的「假新聞」問題,以及們如何打擊假新聞。
#印尼大選 #國際 #假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U0zHO0Syn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