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到大陸_我的工作面試史
親愛的大家晚安啊~感覺最近互聯網很活躍,我最近幫人發了三篇徵才了。
然後呢,我發現大家的反應有默默把CV投來的、也有問「待遇」的~~讓我想起了我求職那會兒的一些事呢,所以今天就來講我八次面試的小經歷!
開始之前先說一下,我這路子非常任性,僅供觀賞啊!
---------------------------------------
嗯~我的就業史是這樣的:
臺灣出版社→上海遊戲→北京遊戲→上海影視→上北上臺資創業x3→北京出版社。
我覺得我找前三份工作時,一直處於「什麽都不懂、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的狀態,一直到後面才會考慮各種事情,包括薪資。(但是我發誓,我真的覺得錢很重要!)
下麵面我的面試過程:
● 第一次:台灣鮮鮮出版社,在臺北西門町面試
剛畢業哪懂什麼啊?
啥都不懂,啥都不會,一臉矇逼就進去了啊哈哈!
104上找的工作,大熱天穿著套裝緊張兮兮寫筆試,結結巴巴地面試。
完了還很白癡打電話問「您好,請問你們要用我嗎?有另一家公司通知我去了,所以我想問問你們。」
看看這傻不拉嘰的情商!
附帶一提另外一家公司是當時淘寶的臺灣代理公司,找我做美工...嘖嘖這個魔幻的世界。
感謝彥子、素慈、元大、柚子、佳蓉,都充滿關愛跟包容地養大了我哈哈哈...那會兒我情商真的低穿地心(捂臉)
●第二次:上海五分鐘遊戲公司,在臺北公館面試、後面兩個電話面試
朋友在噗浪上問「有人要去上海嗎?」
然後我剛好看到,就上趕著去塞履歷了--因為我想去大陸啊!
雖然我其實不知道社交遊戲是幹麻的,
雖然我不知道上海在大陸的那塊地,
雖然我也不知道7000人民幣是少是多能不能活,
雖然很幸運人家CEO來臺灣順便面了我,但是用語完全不通呢...
雖然躲在西門町區臣氏頂樓跟HR說了一通,語無倫次;
雖然製作人略為嫌棄我啥都不懂,
但反正我上了!
回顧一下我都覺得好神奇...感謝小兔還有當時幫我的很多人吧,感歎一下。
●第三次:北京樂元素遊戲公司,在北京面試
當時參加了一個作家的座談會,休息上洗手間的時候在門口碰到了...
我:「請問你覺得北京怎麽樣?」
作家:「我覺得要瞭解真正的中國,一定要去一次北京。」
我:「喔!那我要去北京!」
不久有個緊張的專案終於上了,主管獎賞我北京豪華六日遊;那趟旅行讓我覺得北京非常之好,又冷又廣好棒喔!
於是回來我就找了同事介紹獵頭,隔天一下就接到了來自北京樂元素的電話。面完三個月之後打電話談價錢,談好了通知我去上班,我...我就去了。
更猛的是我辭職的隔天,HR就通知全公司去領遣散費!
於是離開上海前的每一個中午跟晚上,都在吃散夥飯,吃到撐!!
五分鐘的一切都讓人永生難忘...
●第四次:上海1905,在上海面試
我那時候在臺灣找好工作了,想說回大陸say goodbye,結果到上海的時候去拜訪一位前輩告別一下。
然後
前輩
非常有行動力地
讓我連續見了運營主管跟總經理!
當天晚上我就拿到了OFFER!!
我徬徨了一個晚上,諮詢了一位前輩之後,決定為了轉產業跟崗位而留下。
然後我就回臺灣,提著土產去臺北公司道歉,回家把行李收拾起來,跟爸媽說我下周回上海上班。
我爹娘都驚呆了...
老實說我也驚呆了...
感恩前輩們...
●第五~七次:上海北京上海-臺灣創業公司x3,都是朋友介紹沒有正式面試
嘛....
第五次:挺正常的,就普通找工作,雖然還做了牆面設計也是挺神奇;
第六次:
我想跟我的十年老同事思佳一起住,一起體驗創業人生,然後就接了,就這樣從上海挪到北京。
噢這段真的是非常精彩,完全逆轉我的人生觀,讓我覺得職業選擇要慎重,人是需要朋友跟家庭的--如果我哪天結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家庭跟好的結局,一定要感謝這段!
第七次:
裸辭真的是壓力山大,所以情急之下接了一個工作;
經驗告訴我們這不是個好主意,對你對他人都不好。
●第八次:磨鐵文學出版公司,在北京面試
「我想回出版社看看。」
那會兒我就是抱著這個心情去投去面的,然後我居然上了!
神奇吧!
當時我找工作已經是十分的艱難--遊戲業生意不好不招人,互聯網其他品類又沒必要招一個超過30歲,經歷看著如此費解的員工。
然而我居然靠著「我就想回出版產業」這想法,找到了各方面都挺好的工作!
我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運氣爆棚!!
而且我做這工作還有一點別人沒有的福利,那就是「時刻享受劇情感。」
因為北京磨鐵跟臺灣鮮鮮,就像是生於兩地的雙生子,非常有時代與宿命感。
我在這裡做的是津津有味,時常有種「啊!要是當時鮮鮮沒死、或著賣給起點的話,原來後來會是這樣啊!」的感歎。
-----------
以上這就是我的8次工作面試過程。
加上一些面上沒去或沒上的8次,我面試次數估計有16次。
不知道一般來說這個比率是正常嗎?
嘛...我還是在想到底是我奇怪、還是別人奇怪...大概是我比較奇怪吧哈哈哈!
不知道大家是怎麽得到「來大陸的第一份工作」的呢?
---------------------------------
Ps.今年的小書開始預購啦,《我在大陸的日子:住房篇》,寫我在大陸跑跳八年租房史。
要租房的看經驗、不租房的看熱鬧,9/20歡迎下定啦~
https://zeczec.com/projects/chinabook2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灣 真的低 薪 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我在大陸的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幣圖誌Bituz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連勝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新聞] 台灣低薪世代! 6成民眾月薪不到5萬元-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臺灣真的低薪到沒辦法生活嗎-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侯漢廷- 台灣低薪原因...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加薪好難! 台灣薪資原地踏步上班族成窮忙世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Re: [問卦] 台灣低薪的原因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台灣薪水真的很低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領3萬元房貸津貼政策挨批PTT網友轟:政府變相鼓勵單身買套房 的評價
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幣圖誌Bituz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畢德歐夫】由於多年來的寫作,容易遇到各階層朋友,
當然中產階層比例還是最多。
我常會問幾個問題來了解社會的情況,
而不是只看官方發表在新聞上的數據。
你們也知道現在台灣媒體亂成一團,
大家各執一詞,我也就不浪費時間多探討了。
像是我曾遇過50幾歲的科技業高層主管,
他說科技業能熬過40歲基本上都有300萬年收入,
不算太罕見....
(有點吃驚!科技業以前股票分紅應該有,現在還有嗎?)
但也有好朋友在國營事業當主管,
40歲上下,年收入100左右。
好處是可以常常偷睡覺跟看小說...
(為什麼錄取率低,當然是因為人人想要穩定)
但也有30幾歲的銀行從業人員,
每天工時加上通勤時間,
早上七點半出門,晚上七點半到家,
年收入停留在60幾好一段時間了...
(官股行庫不知道會不會好點)
也有近30歲的軟體工程師,
因為台灣的給薪條件不如預期,
而自己的能力也尚在培養之中,
國立大學資工,年收入待遇不到50,
好處是公司都不凹加班,可以準時走人。
(台灣重硬不重軟)
當然這年頭如果單看年收入,
其實沒幾個人可以買台北房子,
這也是為什麼網路文章或者網紅不管怎麼算,
都會算出台北房價應該要崩盤大跌個30%或50%,
因為年收入破百也很難購屋。
偏偏大家都忽略了,房產跟股票有許多類似的地方,
除了股票不能實質拿來居住外,
其實兩者都應該當作是金融商品看待。
有很多富人就是認為都市的房子可以保值,
即使空租也無妨。
當這個觀念無法打破的時候,
那房價就是被他們牢牢控制住。
用年所得去計算買屋實在是錯得離譜的算法,
出社會多年後,
發現能「積極儲蓄」與「家人給不給力」,
這兩項才是能否購屋與成家的關鍵要素。
許多年收入很不錯的人,開銷也同樣拉高,
買進口好車、每年出國旅遊兩三次、
每週吃大餐(有人定義五百以上,有人則定義千元以上)。
如果又結婚生了兩個或三個孩子,
那家人無法給予任何幫忙的情況,別說年收一百,
恐怕一百五都還很吃力。
另外,家人給不給力這個項目就比較好理解,
大多數人可能會立刻回答,
拜託!又不是每個人都有連爺爺那種身價的家人可以靠!
是的,說得非常好,真的沒有。
但你試著去問問身邊的幾位朋友,
家人多少幫忙個50~100萬當頭期款的人多不多?
其實非常多....
甚至幫忙個200~300萬的例子也不少。
你說上一代省吃儉用慣了,夫妻工作打拼了40幾年,
如今幫孩子出個200萬頭期款,很罕見嗎?
其實不難。
這畢竟是華人的特性,能夠幫忙下一代的,
可以幫多少總是會幫忙一下。
也因此台北房價,用所得替代率怎麼算都不會合理的,
而且還有龐大的地下經濟,台灣的夜市、攤販,
沒開發票的店家,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看看股市吧,明明亞馬遜(股票代號:AMZN),
目前本益比80(兩三年前還更高,可以破200本益比)
為什麼股價始終在1500~1900。
一股就要1911美元(截至上周五收盤),
專業投資人就是認為未來會賺更多錢,
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而且過去幾年真的股價漲了好幾倍。
那是不是我們看走眼或者少看了什麼資訊?
倘若都會區的房子,你怎麼算都不合理,
但偏偏就是不大跌,(離開都會區,房價真的低許多)
10年過去了,20年又過去了,甚至30年也過去了,
更甚者40年也過去了。
那要想想,到底自己漏掉了什麼資訊。
股票交易員出手前會預測股價,但毫無意義,
因為拿到單後就是準備下一步的應變措施,
即使是不合理的價位,到了停損點,依舊要出場。
因為肯定是我忽略了什麼事情,只是我還不知道。
看到FB千百則新聞,與電視上的名嘴聲嘶力竭,
有時候就有感想要分享給讀者朋友一些事情。
當然,年收入多少算夠?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跟你家庭背景有關、跟你生幾個小孩有關、
也跟你住在哪裡有關....
人不斷往高處爬,卻也要衡量自己的體力與裝備才行。
祝大家都有美好的一週,
很高興有你們支持我的專欄,希望你們有收穫。
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連勝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到民進黨當權者在黨內初選前,聲嘶力竭的支持香港,不知向來排外與主張鎖國的民進黨當權者,願不願意口惠實至,擴大爭取香港人移民台灣?甚至除了一般香港市民外,特別針對香港三高族群-高階管理人才、高級技術人才及高資產族群,設計一套獎勵移民台灣的辦法呢?還是說初選已經贏了,這個議題基本上已炒作完畢?
很多人會問,香港主流社會是否真的會對移民台灣有興趣?個人就以最近半年,兩個香港朋友的例子,與各位分享,這兩位都是典型香港人才,從小受英國教育,講起英文帶著英國腔,同時也在世界各地做生意。
案例一:N先生是一個香港私募基金的合夥人,日前來台灣做健檢,對台灣的醫療健檢水準讚不絕口,不僅自己跟家人來做,還拉著東南亞的朋友一起來做,說台灣的醫療專業水準高,醫護人員認真且態度良好,同時收費是香港的三分之一!
N先生告訴我「他很喜歡台灣,雖然台北市容『非常老舊』,五年來好像沒什麼變,但是生活步調『緩慢』,適合慢活,感覺上就像陶淵明所講的世外桃源一樣,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外面世界不管發生什麼變化,台灣人好像都沒在管,就是按自己的步調在生活。」
N先生說他們公司有高階主管,因為台灣生活成本真的低香港太多,已經搬來台灣,每周港台通勤都還划算!也有他們旗下投資公司的CEO,打算申請恢復中華民國國籍;而他本人則很認真的思考要在台灣買房子,因為「台灣雖然不是賺錢的地方,但卻是可以生活的地方」。
案例二:K先生是香港上市公司高層,他有嚴重的胃酸逆流問題,遍尋中、港名醫都治不好,最後是由台灣醫生兩次就把他多年的宿疾治癒,因此他對台灣的醫療水準和N先生一樣讚不絕口,說台灣醫護人員視病如親,所以今年也把全家人帶來台灣健檢並治病。
K先生也跟我說「他非常喜歡台灣,而且喜歡台灣人!他全台灣跑了幾遍,發現台灣沒有什麼賺錢的機會,能賺錢的人大多靠出口,但是台灣的物價水準跟香港比真的是低,只有三分之一,到了南部甚至只有五分之一!他不知道這些商品或是服務的提供者要如何賺錢,但是他們的態度還是非常好,對外地人也很友善,所以K先生說,台灣人是『安貧樂道』,非常可愛!」
「安貧樂道」這是台灣人的優勢嗎?還是台灣人的悲哀?恐怕真實的情況是,台灣人很無奈吧!「苦中作樂」可能還更貼近台灣人的心情!
這兩個香港朋友是發自內心真的喜歡台灣,但聽他們對台灣的看法,我卻很難笑得出來,因為聽起來非常類似早年台灣朋友去泰國回來,跟我描述泰國的情形……民進黨執政這幾年,所造成的台灣經濟低成長,以及整體薪資結構停滯不前的現象,居然變成了外地人眼中台灣的優勢,從這個角度講,這大概就是民進黨對台灣的貢獻吧?
與其讓香港三高族群轉移到新加坡,不如請他們來台灣,或許還可以幫台灣創造一些經濟成長的動能,只是不曉得民進黨當權者,是否真的懂得利用機會,還是所謂的支持香港,說到底也只是在幫自己拚選舉、顧選票?
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臺灣真的低薪到沒辦法生活嗎-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領28覺得已經算很夠了耶以我自己個人的狀況來說目前是住在公司宿舍水電基本網路公司出吃喝: 上班日公司給付午晚80塊休息日不給付早餐60×30日=1800 ... ... <看更多>
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侯漢廷- 台灣低薪原因...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都去大陸工作好了,台灣真爛! 5 年 檢舉. 簡竹鋒,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
台灣 真的低 薪 嗎 在 [新聞] 台灣低薪世代! 6成民眾月薪不到5萬元-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peterlin495 (專業果粉O'_'O)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台灣低薪世代! 6成民眾月薪不到5萬元
時間: Wed Sep 2 21:52:52 2020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TVBS
2.記者署名:
※ 若新聞沒有記者名字或編輯名字,請勿張貼,否則會被水桶14天
※ 外電至少要有來源或編輯 如:法新社
劉俐均 鍾德榮
3.完整新聞標題:
※ 標題沒有完整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台灣低薪世代! 6成民眾月薪不到5萬元
4.完整新聞內文: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可詳看版規
台灣普遍薪資低,不少年輕族群都很有感,尤其在在台北租屋、生活費開都很大,依照主
計處統計,台灣薪資中位數只有4萬兩千多元,扣掉食衣住行的花費,每個月能存的錢真
的很少,學者分析,進入職場要選擇專業性、知識性的職業,薪資才可能隨著年資成長。
午餐時間一到,同仁輪流負責領公司的員工午餐,推餐盒到各樓層發放,35歲的李小姐,
每天靠著公司提供的便當,省下一筆生活開銷。
上班族李小姐:「出來工作最大開銷應該就是在吃東西,三餐這上面這樣子,我們現在這
間公司有提供員工餐廳,就是為我省下滿多錢,我其實有算過,假設是以在台北的消費,
午餐你很精簡,你大概花個150元吃一餐,不喝飲料的話,現在有提供員工餐,我一年大
概可以省下五萬元的餐費,中午省下來的錢,然後還有電信費,其實我一個月大概開銷是
一萬元左右。」
工作10多年,薪水將近5萬元,每天吃飯能省就省,從三重到公司上班也都搭捷運,一個
月下來,才能勉強存下一萬元積蓄,開拓財源,就得靠投資,但像她這樣30到39歲的小資
族,薪資中位數只有44000多元,該怎麼分配花費?
記者劉俐均:「一般上班族月薪不到五萬元來算,要扣掉房租,孝親還有生活費,要存錢
真的很困難,以主計處的統計年薪不到60萬元的就有60%以上,只有30%的受僱員工有達到
這樣子的薪資,學者就分析了,想要得到好的薪資就得提升自我的專業能力。」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那我們所看到的,如果30歲五萬元來講,基本上算是不錯的,
基本上他要不然就有專業性的工作,比如說有一些專業的技術,專業的知識從事這樣工作
,或者是他在公司裡面已經當到一個小主管,那些有學習性的工作,包括我剛講的知識性
的、技術性的,那怕是做黑手,因為你的勞務價值、會隨著你的年資的增加而增加,所以
未來你進入職場,去從事這樣的工作,你薪水可以期待的是,你做得越久薪水就越高。」
根據資料,30歲到39歲受雇員工總薪資,年薪中位數為52.9萬元,平均一個月是44083元
,全台不分年齡,受僱員工月薪平均為42132元,統統都不到5萬元,等於能擠進5萬薪資
的前段班人數,真的少之又少。
人力銀行媒體中心總經理何啟聖:「30歲以下的最多的人數,就是薪資的總數,是落在3
萬6千元左右,到底哪一些行業,他的薪資水平是相對比較高的,第一個就是金融保險,
那麼接下來是建築營造。此外,大家所認為的所謂科技新貴的電子資訊,是大概薪資排名
裡面第三高。」
根據調查,第一名的金融保險業,平均薪資為49353元,接下來建築營造48968元,電子資
訊則是48793元排名第三,而一般服務業的平均薪資38452元最落後,另外以全台縣市薪資
分布,擁有新竹科學園區的新竹,奪下收入最高的城市。
人力銀行媒體中心總經理何啟聖:「新竹市是目前全國薪資收入最高的,他的薪資高達平
均數是58萬多,第二名是新竹縣、新竹縣是不及他,也就是說第一名超過第二名10萬以上
,就是在年收入的部分,比如說第一名是58萬,第二名只有到46萬這新竹縣,緊接下來才
到了台北市。」
大多數人都很有感,每個月薪水一進帳,負擔各式費用,荷包就去掉一大半,要存錢,除
了想辦法節流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才能在忙碌的工作中,獲得應
有報酬。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reurl.cc/OqkOQv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電資竟然這麼少,才48793元?
怎麼鄉民天天推讀電資,應該改推讀第一名的保險、建築吧?
一堆人整天都在說電資破百萬 ,可是這個數據算出來連60萬都不到...
到底哪邊說的才是真的o'_'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6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99054775.A.A2E.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jol (119.14.164.92 臺灣), 09/03/2020 06:46: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