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邀請了來自臺灣、英國、法國、比利時、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的漫畫產業人士、學者、創作者等專家,以線上講座的方式開啟跨域對話,一同探尋多元的漫畫文化。
-
【漫畫題材面面觀】10/1(五) 13:00~17:30
引言人:大人的漫畫社 陳怡靜
講者:
◆ 香港資深動畫人 盧子英
◆ 積木文化主編 李華
◆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Ivan Gros 葛尹風
◆ 馬來西亞藝術家 NOvia Shin冼佩珊
◆ 德國美茵茨大學翻譯、語言與文化學院研究暨教職人員 陳蘊柔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漫畫從取材到內容呈現,各發展出獨到風格與魅力。在多元的漫畫題材中,也常映照出當地的社會及文化面貌,活動講者們分別以研究學者、編輯、創作者等視角,分享來自香港、德國、法國、馬來西亞等不同地區的漫畫創作題材及特色。
-
【漫畫藝術視界】10/2(六) 13:00~17:30
引言人:法文譯者/藝評家陳文瑤
講者:
◆ 插畫家/漫畫創作者 阿尼默
◆ 藝術家/漫畫創作者 周依
◆ 法國安古蘭歐洲高等圖像學院漫畫學程教授 Johanna Schipper
◆ 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播學院/Comic Research Hub教授 Ian Horton
◆ 漫畫評論家 吳平稑
漫畫是藝術嗎?漫畫被視為藝術形式之一,在歐洲也被稱為「第九藝術」。漫畫以涵蓋視覺、美學和文學等表現手法,傳達故事及意念,這次活動講者們分別以研究學者、評論家、創作者等觀點,分享來自法國、英國等不同地區的探討漫畫藝術發展,一同探索漫畫敘事藝術的魅力。
-
【漫畫幕後編輯】10/3(日) 10:00~12:30
講者:
◆ 日本集英社《少年Jump+》副編輯長 林士平
◆ 黑白文化主編 柏雅婷
漫畫出版的背後,總少不了編輯們的幕後參與,除了與漫畫創作者溝通及書籍出版外,在數位時代中,漫畫編輯也面臨閱讀載體、媒體等各種新的改變。本次講座邀請日本和臺灣的漫畫產業編輯,以自身經歷分享其工作和漫畫編輯方法,帶我們一窺漫畫書背後的各種出版秘辛。
-
講者超級豐富!超級厲害!
而且是名額爆滿後再次加開人數~
還沒報名的人趕快手刀搶👉https://reurl.cc/0jAdQ9
#Youtube非公開直播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阿明@l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瑞云 #鄭先安 #吃出健康活出愛 #心能量 #飲食影響你的個性 #倪銘均 #非素不可 #非推不可 #普愛眾生靈 #吃素就是最好的放生 #吃素 #放生 #功德無量 吃出健康活出愛3 / 飲食影響你的個性 主講者: 心能量管理中心 執行長 許瑞云 醫師 心能量管理中心 院長 鄭先安 醫師 ...
吳怡德背景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我的家世(李怡)
我出生在1936年農曆3月22日,次年七七抗戰爆發。8月底,日軍轟炸廣州。那時候,我父親作為一個香港導演,冒險帶領攝影隊到廣州拍攝日軍空襲的悲慘場景,喚起香港人支持抗戰的意識。關於父親及其家族,是我後來從有關資料和親屬記憶中陸續知道的。
中國電影業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萌芽,那時父親到上海的電影公司學藝,後到廣州參加中國啟蒙戲劇家歐陽予倩的廣東戲劇研究所,後到香港從事電影事業。他原名李存棠,從影改名李化。他早期擔任導演的影片,除了上述日軍空襲廣州的紀錄片之外,還有《精忠報國》《民族之光》,和在1939年的抗日經典電影《孤島天堂》中擔任演員。《孤島天堂》是眾多愛國影人不計報酬在香港共同製作的,父親參與了這個義舉,反映他年輕時的愛國救亡熱情。
我祖籍廣東省新會縣蓮塘鄉,祖父李晃雲在鄉下生下一男一女後,就到美國打工,經二三十年積累了些財富,就回到鄉下娶了第二任妻子,生下我父親等六個子女。我大伯的兒子,即我堂兄,原名李秉權,後改名李晨風,也是粵語片時代的知名導演。李晨風的兒子李兆熊,是電影電視界的編導。
父親的妹妹廣東人叫姑姐,姐姐就叫姑媽。我的二姑姐李麗蓮跟爸爸關係最親。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李麗蓮是上海有名的影星和歌星,1937年在上海同江青一起投奔延安。到延安一年後,江青與毛澤東結婚,李麗蓮就同共產國際派駐中共的軍事特派員德國人李德(原名Otto Braun)結婚。李德在1933年曾掌中共蘇區的軍事指揮大權,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後來指稱是李德指揮錯誤所致。但代表共產國際的李德在當時中共的地位仍然崇高。
李德於1939年奉命返蘇,姑姐與他的婚姻關係也告終了。但她在延安仍是紅人。據我後來在上海書局工作的同事、曾在延安生活過的吳藹凡說,當時大家都知道,李麗蓮常在中共領導人家中走動。她自己也告訴過我,當年常跟毛主席打麻將。抗戰爆發後,在姑姐建議下,父親把只有十多歲的一弟一妹輾轉送去延安投靠她。弟弟是我叔叔李剛,原名李存溢,他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學大提琴。他說有一年過年,他整天待在老毛的窰洞裏玩。姑姐後來在延安跟戲劇家歐陽山尊結婚。歐陽山尊是歐陽予倩的兒子。
戰後國共休戰時期,我家在上海,李麗蓮同歐陽山尊從延安來上海做文化統戰工作,他們一起演出了延安小歌劇《兄妹開荒》,每天忙着與文化人來往,晚上回家常有國民黨特務跟蹤。後來我們搬去北平,山尊姑父作為國共和談的共方小組成員有時到北平開會,他和姑姐沒有放過任何機會跟我們家的每一人宣傳共產黨,我雖然只有11歲,也略知道中國還有一個與國民黨對立的紅色政權。
1949年中共建政後,姑姐長期在全國婦聯國際聯絡部任副部長,姑父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後來二人離異。姑姐1965年去世。
同中共高層的密切關係,並不能保護姑姐的妹妹、被送去延安投靠她的我的三姑姐、16歲的李慧蓮。我們一直以為三姑姐在延安是病死的,直到叔叔李剛在回憶錄中透露,在延安時期中共的「搶救運動」(實際上是一次清洗運動)中,三姑姐被懷疑有歷史背景問題被慘烈鬥爭,最後雖過關,但飽受摧殘,終於病死,死時16、7歲。
她姐姐李麗蓮,雖遊走在中共高層,但也未能保護自己的妹妹。中共搞政治運動之風,在延安時期已經開始形成了。
吳怡德背景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交通部長交接、現場洋溢歡樂氣氛,引來各界側目,要下台的、要上台的,難道一點自覺都沒有嗎?然而,當大家習慣了蔡政府的「壞事當好事辦」,將「喪事當喜事辦」又有什麼稀奇呢!持平而言,這一次林佳龍辭職雖然拖了兩個禮拜,為德不卒,但他下台的身段還是比忙著任用網軍的蘇貞昌更勝一籌,只是還是要誠心請那些愛護林佳龍的人不要再歌功頌德了,因為這是對死者的羞辱,喪禮辦得再好,不該也不會變成喜事的!>
和屢敗屢戰的的國民黨比起來,某種程度民進黨和中國共產黨才能算是棋逢對手,其中一個在蔡政府任內登峰造極的就是「將喪事當喜事辦」的政治手段。
毛澤東雖仍要面對同志清議及民怨,但畢竟是極權領袖,人禍天災都可以一手遮天操作;相對的,民進黨要面對選舉,要如此操作就要藝高人膽大了,從陳水扁執政時開始,蔡英文則是青出於藍,將壞事當好事辦!
這一次再套用一下那句名言,歷史的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是鬧劇;持平而言,扁時代的「喪事變喜事」並非刻意而為,第一個案例是八掌溪事件,此事在扁上任才3個月時,4個工人被因溪水暴漲而受困,但搶救不及活活被水沖走,這一幕由於電視直播,引發重大衝擊,時任閣揆唐飛有意辭職,副閣揆游錫堃擔心新政府因此政局不穩,自動請辭負責;八掌溪救援不佳並非游錫堃的責任,他自動請纓因此而獲得好評。游因八掌溪沈潛得並不久,請辭副閣揆後不久就接任總統府祕書長,更於2002年出任閣揆,而且是扁任內任期最久的閣揆,扁重用游錫堃當然和派系政治有關,但八掌溪事件無形中抬高他的政治資本,堪稱是「喪事變喜事」的最佳範本。
扁不敢做的,蔡英文則毫不避諱,2018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大敗,但不到半年這些新敗的民進黨人,從蘇貞昌、林佳龍到陳其邁分居行政院長、副院長及交通部長的高位;這背後透露的是蔡英文「家產愛給誰就給誰」的傲慢心態,換句話說,敗選檢討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檢討,如果不能當做敗選不存在,則將敗選原因推給「假新聞」或是選民,蔡英文不是公開說台中人欠林佳龍一個道歉!
蔡英文為何敢悍然痛打新民意一個大耳光?操作原則其實很簡單,一,只讓好消息出現,二、壓制網路批評的聲音。
因此,政府各部會不是檢討敗選緣由,而是增添小編職缺,如果內部無此人才,則外包給春露這類公關公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家完全可以理解,在太魯閣號頭七時刻、總統小編哀哀求告的竟是臉書觸及率;負責網路操作的成為政府最倚重的人才,例如蔡英文重用林鶴明,而近日暴紅的丁怡銘,蘇貞昌為何非要他不可,就是一梗圖遮九醜的概念,如果沒有梗圖,施政等於是白做了,相反的,即使施政零零落落,梗圖也可以建立奇功,成為最好的化妝師。
另一方面,民進黨人過去曾批評護秩序維護法違反人權,但蔡政府連任前後,社維法成為最方便的利器,民眾在社群針對公共政策的討論,從口罩、疫情、萊豬到故宮,動輒就會被移送到警察局,法院雖多數判無罪,但社維法有如俄羅斯輪盤,以最小的成本就可以讓網路社群鋪上濃濃的寒蟬效應。
換句話說,極權國家藉著嚴密管控、不讓人民知道真相;相反的,蔡政府的巧妙操作則是藉由網路帶風向,讓台灣呈現一片和樂昇平假象,大家沈迷於這樣的歡樂假象中,渾然忘了要檢視再生能源能否趕上蔡政府的2025非核家園、為何只能買效期快滿的疫苗、萊豬為何不能標註,也忘了兩岸敵對最後可能步上戰爭;持平而言,在野黨並未忽視這些問題,然而從蘇揆的幕僚丁怡銘敢打電話去訓斥立院院長游錫堃幕僚,到立委向行政院要丁怡銘職務相關資料、竟以「個資」為由被打槍,見微知著,自恃有國會多數的民進黨政府,早就視監督為無物。
吳典蓉專欄:「喪事當喜事辦」的蔡政府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24911
吳怡德背景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許瑞云 #鄭先安 #吃出健康活出愛 #心能量 #飲食影響你的個性 #倪銘均 #非素不可 #非推不可 #普愛眾生靈 #吃素就是最好的放生 #吃素 #放生 #功德無量
吃出健康活出愛3 / 飲食影響你的個性
主講者:
心能量管理中心 執行長 許瑞云 醫師
心能量管理中心 院長 鄭先安 醫師
採訪:倪銘均。聽打:吳麗娟 陳怡仁。剪輯上字:程靜美
許瑞云醫師:
如果你要學習感受力,你可以走進一個海鮮店或者走進那種屠宰場、或者就是那種賣很多那種像豬肉攤等等,你會去感覺到那個地方的能量很不舒服,很沉重,如果你去跟那個地方的生命連結,就是那些掛在上面的豬肉啊,或等等連結時候,你也可以去感受到牠們的情緒,它是殘留在那個地方,所以,你吃進來,所以他們說吃肉的,你常常吃肉吃動物的人,性子都會比較火爆,會比較、情緒會波動得比較大。一般比較多茹素的人,他情緒是比較穩定、比較平和。在動物界也是,動物界你會看到獅子、老虎、熊,牠們的個性跟馬、牛、羊就是不大一樣。
雖然我說素食者是相對性的平和,但是,素食者裡面當然也有很多情緒不平穩的,那個是跟自己的除了飲食之外的想法,還有跟自己生活的背景、家庭的問題等等都是扣在一起的,人類不是光有飲食上的影響,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在影響我們的情緒。
飲食是有一部分的關聯,但是不是不是絕對性的,就是這樣說好了,其實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心念,就是為什麼我會選擇吃素?我背後的心念如果是帶著一種愛、對眾生的愛、還有對眾生的慈悲,這樣子的、這樣子的心、這樣子的這種起心動念,它會帶給你很平穩、很多療癒的力量,對眾生有愛,對所有生命有一種愛,還有慈悲,它本身就是一個療癒力。
那如果我們人很難一方面去吃著動物的肉,一方面又對牠們生起一個愛和慈悲,因為這兩個是有衝突性的,所以你很難說我一面地在啃在一些動物的肉,一方面又說我對動物好多愛心啊!這個是有衝突的,你是這樣子的話,你很難達到這個身口意能夠和諧、能夠共通。所以我覺得吃素也好、吃肉也好,最重要就是它差別是一種真心的愛,還有慈悲,我對所有的生命都有一種尊重。
鄭先安醫師:
第一個提到這個能量的感受,我們事實上剛剛許醫師有提到在某些場合下,一般都感覺得到,一般假設你看到一隻魚在游,那牠這隻魚、或是螃蟹、或是蝦子,待會就變成你肚子裡面的食物的時候,事實上你去好好看著這個生命的時候,事實上那個生命對我來講,我看到的是牠們會發出一些難過的情緒在,那牠們知道牠們等一下就不見了,像之前的普悠瑪事件,我們經常地來回花蓮、台北,大部分都禮拜天會來回花蓮台北,當然聽到這個消息就真的是滿難過的,但是我們在隔天從台北回花蓮的火車上,就開開開到某個段落的時候,你就突然這裡好不舒服,有一點很沉重的能量在這附近,我們就去Google這輛火車開到哪裡了?那個位置就是在出事的地方。
那像這次太魯閣的事件,我們是最近沒有、剛好都沒有在用火車,我們是大部分是同事開車比較多,所以沒有經過(事故地點),但是一般經過那些特定的場合,一般都感受得到,你只要心比較靜下來,大部分的人應該會感受到某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或者比較沉重的感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JuFmPfvNyM/hqdefault.jpg)
吳怡德背景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余皓然、吳怡霈、黃荻鈞
外國代表:夢多、杜力、法比歐、馬丁、金旼哉、梨梨亞、山姆
電視首播:20161117
臺灣女人的辛苦指數高,但在全球最辛苦女人的排行榜卻搭不上邊?!美國女人多頭燒,打破台灣人刻板常規印象?!戰鬥民族俄羅斯男女人口1比2,一夫難求女人超辛苦?!韓國女人生完孩子婆家都不管,有苦卻說不出?!日本女人生完小孩三天後就下廚做飯,男人當作天經地義?到底各國女人有多辛苦?最命苦女人的國家,到底是哪一個?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11:00《二分之一強》!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JRIIH_ku2rd8Ne6nR4cQ?sub_confirmation=1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lCPyt4y5uGioPwPZvU7m7
★打工換宿遊台灣【請問 今晚住誰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bc11qZgT1-EsK2A-Zxbzk9jlPsvQujN
★女性必看寶典【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VG3f5dwcU&list=PLf4Dzm4zX_nVns1du43OHmjP4XBxU15FL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txyvtfjgOO3q9B8C2dkcad5m0Z89pQD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官方 IG 追起來(@ebchalf_n_half)►► https://pse.is/GE7W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_rvXLY9we8/hqdefault.jpg)
吳怡德背景 在 戴佩妮 Penny Tai Offici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戴佩妮 #你要的愛心動版 #雙吉他重新編曲
《你要的愛(心動版)》吉他譜 ?http://bit.ly/2GrQrW2
在多年的流行音樂相關工作歷練之後,我認為一首值得稱為『經典』的好作品,應該要從詞曲、編曲、製作到演唱,甚至時代背景,每一個環節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讓閱聽人能有歷久彌新的感受,才算得上符合資格。
戴佩妮的『你要的愛』,絕對是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從 2001 年專輯發行時搭配偶像劇『流星花園』至今的十多年,這首乍聽似乎沒有前奏、但招牌的『顫音』(Tremolo) 電吉他和絃一刷下去,立刻能讓人穿越時空,回到記憶起點的神奇魔力,在繁如星海的華語樂壇眾多經典好歌之中,實在是非常別樹一格的獨特範例。
在 2018 年末,因緣際會之下,戴佩妮製作發行了『你要的愛 – 深夜版』,改用鋼琴為主軸樂器,以相較於青澀歲月時更為圓潤、溫柔的聲線,重新詮釋了這一首原本略有猶疑躁動的詞曲情緒,帶來一種領略人世的成熟風貌。2019 年春,又再次製作發行另一個『你要的愛 – 心動版』,以戴佩妮個人最喜愛的木吉他為主要配器,呈現出另外一種年輕清朗的怡然景致。
這個版本的木吉他編曲,是華語流行音樂中極為少見的『雙吉他』編排,邀請到的兩位吉他編曲,除了各人的彈奏功夫都極其出眾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兩人的音樂專擅領域各有不同卻又能相輔相成:其中一位『翁光煒』擅長藍調與融合爵士,另外一位『蔡巽洋』則是扎實的指彈技巧名家,在這首充滿律動感的版本裡,兩人以絕佳的默契,舉重若輕地完成了整個非常豐富而有彈奏挑戰性的音樂內容。
『雙吉他』編曲的特色是:兩把吉他都應該具備可以同時處理旋律、和絃、節奏的能力與條件,而思考、編寫與分配這兩把吉他各自去處理什麼聲部,才能讓任一把吉他都有它的獨立性,又要做到聲部豐富飽滿、旋律起伏有致,卻又不致於干擾了另外一把吉他的線條與發展,這正是難度所在。細數中外流行音樂作品的雙吉他編制,大多是以其中一把為主要結構,另外一把則偏向『插音』、『裝飾奏』或和絃合聲的『非平衡』式發展,真要能做到像是美國民謠大家 Jim Croce 在『Time in a bottle』這一名曲中的『平衡』式編曲,這一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恐怕是極少數足以分庭抗禮的傑作了!
值此流行音樂產業沈滯不前之際,我們還能聽聞臺灣年輕而傑出的樂手們,持續在製作領域中熱情地貢獻所長,為優秀的詞曲原創帶來推陳出新的音樂面貌,實在令人深感欣慰,也更應該支持與珍惜。而這次的全新製作,除了音樂版本之外,製作團隊更同時釋出由兩位編曲親自示範解說的音樂內容彈奏解析影片,這在過往的市場經驗裡,也是絕無僅有的誠意展現。如果你是一位愛樂者,這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絕對能帶來耳目一新的聆聽感受;而如果你也是一位吉他愛好者、彈奏者,這次的音樂內容,更是不可多得、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期待以此為起點,華語流行音樂繼續能展現更多元而有創意的製作,讓『經典』這個名詞,能在每一個世代都找到它的精彩定義。
–黃中岳 20190228 于台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8S1evVO9Y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