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豆知識 :日本國歌〈#君が代〉簡史與現況 // 鄭雋立 🌿
.
〈君之代〉(君が代)是全球公認最短、歌詞最古老的國歌。日本在海內外重要競賽、會議都會請來歌手領唱,近日東京奧運由享譽國際的靈魂歌姬MISIA演唱日本國歌,過去幾年GACKT、秋川雅史、平原綾香…這些實力唱將的參與,在網路上都有很高的評價。
.
■ #大和古典美學體現
.
君之代的歌詞據信已流傳千年以上,最早收錄的文獻為平安時代歌人 #紀貫之 等人編纂的《#古今和歌集》(西元941年成書),卷七「賀歌」第一首,在不同的文獻中內容略有出入,國歌採用版本為:「君が代は/千代に八千代に/さざれ石の/巌となりて/苔のむすまで」,旨在表示尊敬與祝賀長壽,文字精鍊。
.
華語圈常見的譯文為楊烈(1983)的版本:「祝君千萬壽/福祿日崔嵬/細石成岩石/山岩長綠苔」,近年王向遠、郭爾雅(2018)的版本為:「國祚千秋復萬代/願如碎石成崔嵬/石上覆青苔」,譯者強調翻譯難以兼顧信達雅,部分改寫成華人慣用的詞語,希望讀者與原文對照加以「意會」。
.
「君」常被翻譯成君主、天皇,「代」則是年華、時代的意思,さざれ石(細石,成分為石灰岩)因為長時間加壓會凝聚成一整塊,被視為女神磐長姬的象徵(長壽),各地都有神社供奉。美學家大西克禮著作《#仛寂》曾借用這種細石匯聚成岩、生苔的意象,解釋為「#美的自我破壞與重建」。
.
◆圖1-圖3:岐阜縣揖斐川町「さざれ石公園」,被視為君之代的發祥地。現場環境清幽宜人。
.
■ #舊時代殖民教材
.
明治時期,〈君之代〉經過編曲、多次修改而成為國歌,目前採用的版本為雅樂奏者林廣守譜曲、德國音樂家Franz Eckert編寫和聲,1893年由文部省(相當於我國教育部)收錄於《祝日大祭日歌詞竝樂譜》、1914年大日本帝國海軍施行《海軍禮式令》後,君之代成為正式國歌。由於兩次大戰與殖民歷史,被賦予濃厚的 #軍國主義 色彩。
.
日治時期的台灣有著「#國歌少年」的傳聞,1935年一名在地震中身負重傷的少年在臨終時詠唱君之代。這則故事在後來 #皇民化運動 中,被總督府納為愛國教材,但真實性明顯存疑(周婉窈,2002)。此外,香港在日本佔領期間(1941-1945),也制定了第一個官方中文譯本:〈國祚〉,概略意思與原文相近。在軍國主義、殖民政策下,原無政治色彩的詩歌成為殖民主義鞏固政權的工具。
.
■ #戰後轉型正義的困境
.
戰後日本因美國占領、宣布戰前政府公告全面失效,太陽旗、君之代僅事實上作為國旗與國歌運用,並無明文法制系統,同時,日本學界也因為人道精神與對戰爭的羞愧,普遍質疑軍國主義。1999年參議院制定《#國旗國歌法》,在戰後首次將國旗國歌法制化,引起許多教師拒絕起立合唱、拒絕演奏以抗議這種「強迫愛國」的法令。據統計,該法實施後10年間已超過1200名教師因此遭到校方懲處(輕則警告,重則不續聘),其中尤以京都人數最多,高達25%(魏培軒,2013)。
.
2009年,約有250名教師組成自救會、約50名遭解聘的教師分別提出訴訟,要求損害賠償、370名教師提出確認起立合唱義務不存在的確認訴訟。這些案件大多在2011年為止敗訴收場。法律界至今尚有許多聲援教師、檢討國旗法的聲浪,相反立場者則提出「愛國無罪」的口號。由於最高法院認定國旗國歌法「不違憲」,至今仍然難解。
.
■ #當代對古文的重新解讀
.
近年有許多網路文章舉證《古事紀》及《日本書記》的人稱,解釋「君」所指應該是「你/妳」(きみ,き=男性、み=女性)而不是君主,原始意義其實更接近「#希望對方成長或成熟」,以及男女情愛的表現。近代史研究者辻田真佐憲(2016)部分贊同前述觀點,但也表示因為近代史的沿革,國歌無法完全脫離天皇史觀,但也呼籲國旗國歌法的「愛國無罪」的理念,確實會對他人形成壓迫,應謹慎以對。
.
行文至此,忽想起本次東京奧運「#情同與共」的口號(英:United by Emotion,日:感動で、私たちはひとつになる),願全球各國都能發揮這種精神、向真正的和平共榮邁進。
.
◆照片引自旅遊資訊網「素晴らしき日本の景色たち」:
https://www.narisuba.com/entry/2019/06/27/220928
.
◆靈魂歌姬「Misia」演唱片段:
https://youtu.be/kgseD9nY4Ow
.
◆藍調歌姬「平原綾香」演唱片段:
https://youtu.be/AY3SpGTMiIk
.
◆男高音歌唱家「秋川雅史」演唱片段:
https://youtu.be/5YlpNgT5T9A
.
|
■ #參考文獻
.
01.紀貫之等編著,王向遠、郭爾雅譯.(2018).《古今和歌集》.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
02.大西克禮著,王向遠譯.(2019).《日本美學3:侘寂──素朴日常》.新北市:不二家出版。
.
03.周婉窈.(1990).〈日治末期「國歌少年」的統治神話及其時代背景〉.《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頁1-12。
.
04.魏培軒.(2013).〈不唱國歌的老師們-日本「太陽旗.君之代」訴訟〉.《司法改革雜誌》;95期 (2013.04.30),P52 – 53
.
05. 辻田真佐憲.(2016).〈日本人にとって「君が代」とは何か? ネットにあふれるトンデモ解釈〉.講談社「現代ビジネス」網路專欄),網址:https://gendai.ismedia.jp/articles/-/48225?imp=0
「周婉窈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看板NTUcourse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台大教授周婉窈用全台語上課,而且得到學校「優良教學」肯定。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NTUcourse -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评价】 108-1 周婉窈台湾原住民史- NTUcourse板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Re: [新聞] 台大對「國家暴力」有意見周婉窈:陳文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岡山退傭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岡山退傭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周婉窈老師談二二八之一:我怎麼知道二二八事件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NTUcourse - [通識] 109-2 A2通識周婉窈近代台灣的歷程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通識] 108-2 A2 周婉窈近代台灣的歷程- NTUcourse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評價] 101-2 周婉窈台灣史經典名著- NTUcours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周婉窈評價 在 [通識] 100-1 A3 周婉窈近代台灣的歷程- 看板NTUcourse 的評價
周婉窈評價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很難!】
By 周婉窈老師:
昨晚就寢前,突然看到蘋果刊登〈管中閔明接任台大校長 北市警動員200人防滋事〉(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107/1496572/),相當「錯愕」(2018聖誕節夯語)。一個校長要就任,必須動員200員警予以「保護」,這應該是台北帝大.台大創校九十年來第一次盛況,值得校史大書特書──只是台大校史慣例上不寫真正發生的重大事情。
這則新聞讓人覺得有「四六事件」維安配置的那麼一點點感覺。當然這只是感覺而已。這種感覺也只有對「四六事件」稍有認識的人,才會有的。絕大部分的人,最能琅琅上口的應該是,霸氣的傅斯年校長不讓軍警進入校園,對當局拍桌嗆聲:「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
真的是這樣嗎?2017年我在臉書「歷史很難!」的主題下,有兩則貼文,要點是:1、1949年4月5日晚上,傅斯年同意軍警進到台大校園抓學生。2、「四六事件」發生的清晨,他和陳誠、彭孟緝在陳誠辦公室一同「守候」抓人結果。3、歷史現場的當事人,認為傅校長有提供名單給鎮壓單位。4、傅校長確實有援助一些涉案的台大師生,但讓軍警進入台大抓老師和學生,也是事實。
歷史真的很難。人事物一旦「神話化」,要破解實在很難,何況多數人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也無遑知道,如何解構?
1950年白色恐怖腥風血雨,台大首當其衝,當時教務處的牆壁上貼滿被槍決和判刑的學生名單(引自顏一秀,2012),這保證你到台大校史館是看不到的。傅斯年校長於該年12月20日過世,他過世前一個月,馬場町有兩批大處決,11月28日是許強等14人,第二天29日是葉盛吉等11人。不少涉案的人(含被槍斃和判刑者)是在台大校園被帶走的。
傅斯年或許是戰後評價最高的校長,但校園自由實在無法靠傅斯年神話啊。歷史很難,看見歷史也很難,唉。
顏一秀,〈秋蟬的悲鳴:白色恐怖一九五〇年──政治犯家屬的所見,所聽,所思〉,《秋蟬的悲鳴》(白色恐怖受難文集 第一輯),頁145。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2。
歷史很難!(續)2017/4/6
https://www.facebook.com/chou.wanyao/posts/10207349253364373
歷史很難!(續.補)2017/4/9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7376645049148&set=a.10200456276124250&type=3&theater
https://www.facebook.com/1677205205/posts/10211591435296270/
「歷史很難!」(續)
今天是「四六事件」六十八週年紀念日。
這是台大和師院(現台師大)學生受到軍警整肅的事件,起因於1949年3月20日臺灣省師範學院兩位學生「單車雙載」遭警察拘捕而引發學生不滿。事件經過就不多說,在這裡想說的是,歷史很難,到現在只要校園自由遭到威脅,大家都會搬出台大校長傅斯年來,說他當年警告當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記得三一八時,台大傅鐘掛有這樣的橫幅,好像還有傅校長的照片。
事情果真如此?或許他曾在不同的情境中講過這句話,但四六事件發生的當天清晨,他可是和和彭孟緝(警備司令部副司令)一起在陳誠的辦公室守候消息喔,當時軍警進到校園抓人,也是經過他同意的。
這是白紙黑字,就寫在陳誠回憶錄中(見圖檔1、2),是要紀錄傅斯年校長在肅清兩校匪諜上的合作和貢獻,是正面陳述,格外可信。
1949年1月15日,陳誠接任臺灣省主席兼臺灣省警備司令。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為防範共產黨的活動,社會統制越趨嚴格。「單車雙載」拘捕事件激發學生抗議活動,4月初陳誠決定強力肅清校園「匪諜」,事先他取得臺大校長傅斯年的同意。陳誠如是回憶:
……我記得我們談話的那一天是四月五日。我問他(按傅斯年):「南京完了,台灣怎麼辦?」他毫不遲疑地說:「先求安定。」接著說到安定的辦法,他說:「要求安定,先要肅清匪諜。」我老實告訴他:「匪諜的大本營,就在你的台大和師範學院。是不是先從這兩處清除?」他當即表示贊成說:「你做,我有三個條件:一、要快做;二、要澈底做;三、不能流血。」
……當天晚上就開始布置,第二天四月六日就開始行動。
(《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臺灣(上)》,頁448-449。)
四六事件確實沒在校園(和校外)流血,但這是白色恐怖的濫觴。翌月5/20實施戒嚴令,其後陸續有學生涉案被處決,血流在校外。
傅斯年校長於1950年12月20日突然過世。1950年是白色恐怖非常肅殺的年份,該年5月13日許強和三位同事胡鑫麟、蘇友鵬、胡寶珍在台大開會和上班時,被帶走。當時許強是台大醫學院副教授兼台大醫院內科主任。請注意:他們是在醫學院被抓走,請問:這不算軍警進到校園?11月28日許強和同案共十四人遭處決。
血確實沒流在校園。
近年來,傅斯年被神化為大學自由的守護神。傅校長作為校長,對於涉案的師生,和受難者家屬,在可能的範圍內也會盡量給予幫助(口述資料顯示是有讓受害人和家屬感念之處),但是,他反共有名,對打擊「共匪」不手軟。四六清晨,他和陳誠、高雄屠夫彭孟緝在陳誠辦公室「一同守候消息」──逮捕學生的情況;許強等教授也是被從校園帶走的。
請看看維基這段寫法,這就是近年來的版本,但沒有註釋,不知根據何在?
1949年4月6日台灣大學和師大發生「四六事件」,爆發軍隊闖入校園,傅斯年對當局不經法律程序逕行進入台大校園內逮捕師生高度不滿,親自找國民政府官員交涉,要求逮捕台灣大學師生必須經過校長批准。他甚至向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司令彭孟緝警告:「若有證據該抓就抓,若無證據就不能隨便進學校抓學生!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
這也未必和陳誠所寫的有衝突,很可能是四六抓人之後的事;他有去保不在名單上的同學。關於傅校長和四六事件的關係,歐素瑛老師有一篇論文可參考:〈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之衝擊〉,《臺灣學研究》第12期(2011年12月)。網路上可以下載pdf。
所以呢?歷史真的很難,這麼近的事情,我們都弄不清楚呢。
傅斯年校長在四六事件的角色,並非隱晦之事,但這樣的真相,敵不過滔滔眾人口中的神話。
周婉窈評價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過評估,我認為《臺灣歷史圖說》是個不錯的家長入門,這本書有以下優點。
- 真正以「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做為核心,去書寫全部的歷史。包括史前時代、南島語族、漢人移墾、原住民、改朝換代、殖民地化、大東亞戰爭、二二八、白色恐怖、黨國體制的深層問題等,都有談到。
- 作者周婉窈教授,是專治臺灣史的專家,曾任職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現於臺大歷史系任教。書末並附大量參考文獻索引。專業度沒有問題。
- 全書寫作相當白話,並附珍貴圖片,很適合「有圖有真相」的網路時代。即使沒空看書中文字,光是把全部的圖片看過,配合圖說,都能學到很多。
- 有些內文提到但卻沒附的圖片,是因為對讀者情緒衝擊可能太大,選擇不印在書上,例如:霧社事件上吊自殺的原住民婦女,陳澄波二二八事件遺體照。顯示周教授有考慮到讀者年齡層。而這些照片 Google 都可以找到,很容易做延伸補充。也就是說,本書很適合根據孩子的年紀狀況作親子共讀。
- 周教授並不避諱對事情作評價,而且史料不足的,會明確說「我們並不清楚」,但依然針對既有史料與「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的立場,指出思考的方向,我蠻喜歡這部分。尤其對噍吧哖事件、霧社事件、辜顯榮三個部分的評價,最能看出周老師作為臺灣史學者的社會使命感,非常值得一看。
- 如果需要更入門教材,也有同作者的《少年臺灣史》可搭配。
有圖有真相、有學術研究支持、有專業學者融會貫通後的態度、有一致的歷史角度。對於我這種受黨國教育的一代,以及新一代我們自己的孩子們,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周婉窈評價 在 台大教授周婉窈用全台語上課,而且得到學校「優良教學」肯定。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教授周婉窈用全台語上課,而且得到學校「優良教學」肯定。 ... 我想會獲獎,最主要的原因大約有三:1、學生給的課程評價分數算是很高。2、學生填寫「教學意見調查 ... ... <看更多>
周婉窈評價 在 NTUcourse -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作者: aquariuschi(原文連結). 2年.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 ... <看更多>
周婉窈評價 在 [評價] 108-1 周婉窈台灣原住民史- 看板NTUcours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8-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周婉窈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歷史系 台灣史群組
δ 課程大概內容
臺灣原住民概說、研究與分類
原住民的神話、傳說與歷史(一)
原住民的神話、傳說與歷史(二)
原住民的社會組織和宗教觀
觀賞紀錄片《Lmuhuw言的記憶》+導演鄭光博老師講解&討論
日治時期阿美族與賽德克族(紗績族)調查報告書選讀
國家vs. 部落:從封鎖到「歸順」之路
霧社事件:前因後果、歷史詮釋,以及餘生後裔的觀點
觀看紀錄片《餘生》
霧社事件、《餘生》紀錄片:課堂討論
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集體遷徙及其當代分布狀況
演講與問答
講者:Yupas Watan老師;題目:蕃人襲擊隊
口述材料與歷史研究:馬太安大頭目/末代 Sapalengaw Unak Tafong 的話
排灣群諸族的藝術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大推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指定論文與學術文章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有時三小時搭配投影片講演 有時第三節會是討論 要先準備問題
老師上課可以感受到對原住民歷史的關懷 風格很溫和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期中考35% 期末考35% 上課討論表現20% 出席10%
扎實分 不太甜 但負擔不重又可以學到東西
A+比率16.6%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全為申論題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不須基礎
前半學期為族群分類、人類學家調查以及神話探討
後半學期進入日本統治後有了文獻跟紀錄,就會變得較為複雜
但因為族群很多,被挑出來講述的主要族群是阿美族 賽德克族 泰雅族 鄒族跟排灣族
當中又以跟日本衝突最多的賽德克還有泰雅族為主
Ψ 總結
過往高中可能只會介紹霧社事件,但這堂課會介紹更多其他原住民族的歷史
雖然沒辦法達到全面,但可以還原這段以往通常不被重視的歷史
加上還會觀看兩部紀錄片跟請校外講者,可以從更多面向跟不同群體的視角來觀看
對原住民歷史有興趣,很適合作為初級入門
但三堂課對老師負擔很大,已經改成兩堂課
整體而言 可以學到不少
--
推 godtomanne:alt+f4沒有用? 9/10 00:18
→ alt:去你媽的 9/10 00:24
噓 F4:你才沒用 9/10 00: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618994203.A.DAF.html
※ 編輯: aquariuschi (140.112.25.29 臺灣), 04/21/2021 16:39: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