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數位轉型失敗經驗】
恩,這次要談的是自己推動數位轉型的失敗經驗(苦笑~
我在公司推動數位轉型的結果是失敗的,並不是在數位的領域沒做出成績。#每個月都有固定的轉單和銷售,#也有突破百萬觀看的影片。
#家不平,何以平天下
而失敗的地方是同事的不接受與理解,每次在跟同事解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他都給我的反應都是「多做這個很麻煩,不要增加我的困擾」。
不願意接受改變的人,光是「架好網站不會有人來,必須要有策略和廣告費」這件事情講了兩年多還不理解。我曾經很認真的花了將近三個小時去跟他解釋這些做法背後的原理和策略,但最後還是回了我一句「我覺得網路行銷是不用花錢的」。
#迎來失敗的結果
當機器的齒輪有一顆運轉不良時,一開始可以勉強啟動,但一直放著不管會讓整台報廢。當你知道怎麼做可以做到80分,但卻一次次只能端出60分的菜色,最後你會連想行銷布局的策略都意興闌珊。
而講這件往事,不是為了吐槽或挖苦,而是讓我帶出這次的主題「#數位轉型的核心」。
#數位轉型的重點絕對不在數位
如果一個公司誇耀自己數位轉型做得多好,甚至列出自己網站的優化結果,那其實是從骨子裏沒有了解數位轉型的意思。
網站優化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那應該是日常的工作,並不是使用數位工具或是會拍個影片,就叫做數位轉型。更重要的是 #從整個組織和工作的流程開始思考如何調整,那才是轉型的開始。
就像是在台灣深耕近二十年的蘋果日報,轉型訂閱制後經營的更加慘淡。
線上付費系統並不難導入,黎老也很努力的求生存,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有其他可以取代的媒體,就不用在乎蘋果日報的存亡。#當消費者無法被你說服的時候,就連10元也不願意拿出來。
#數位轉型的本質
最後還是要回到一個本質性的問題「對於客戶,#你是否無可取代」。
我很喜歡傅月庵老師舉過的一個例子「#金庸的書就算印在衛生紙上面也可以賣錢」,對於讀者來說,他們喜歡的是金庸所描繪的故事和情節,而不是因為它印在高級圖書紙上。
同樣的,數位轉型的重點 #絕對不在導入哪種數位工具,就像讀者不會因為你出了電子書就狂買,重要的還是這本書的內容要夠吸引他。
所以,我們在做數位轉型的時候,還是要 #回到你的思考模式、營運策略以及成本結構的調整,再來才是用怎樣的數位工具。做任何事之前,必須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做這件事情,#能幫助我們更接近讀者嗎? 」。
#數位轉型的困難
轉型的過程中,最容易遇到挫折的地方不是錢,而是人。
因為它不是馬上能看到成效或是能夠賺錢的,但對於公司的同仁卻會帶來諸多困擾,你習慣了十幾二十年的工作模式必須調整,也有可能越改越糟、越改越亂越累。但走同一條路,只會到達一樣的地方。
在轉型期會遇到的困難和心理感受,推薦大家可以去聽<#馬力歐陪你喝一杯>訪問前商周CEO王文靜的Podoast,大概是25:53之後有提到,我會把連結放在下面。
很幸運的是,王文靜小姐克服了這些困難,我們才有這麼好的媒體伴隨成長。
#如何擁有數位思維
我必須坦白講,會想問這個問題的人就沒有數位思維,那是一種近乎直覺的感受。而直覺其實是日積月累的觀察和理解的累積。
如果你連現在Fb和IG在流行什麼都不曉得,那我的建議是「#找到一個理解網路的年輕人,並且全心全意的 #支持他犯錯」。對,沒有一次就成功的策略,只有不斷經過測試而找出的模糊方向。
而如果你有意或是正在推動數位轉型,我的建議是「#不斷嘗試,#不斷優化」。
網路世界是詭譎多變的,唯有跟著改變,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謝謝你看完了這篇文章,覺得內容不錯的話,請幫我 #按讚並分享出去。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出版小技巧,歡迎關注〈出版的內容實驗室〉(https://www.facebook.com/bookanddate)。
#出版共好才會好
p.s. 又要到畢業季,下個禮拜打算寫一些編輯的心法,如果大家有什麼想聽的歡迎私訊〈出版的內容實驗室〉或是在這篇文章下面留言~
同時也有4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50的網紅馬它mata 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轉眼間居然已經回到桃園,沒有每週五晚上收拾著行李,週末到處奔走,平日在正常上班的日常 這兩個月真的挺不容易,卻也覺得收穫比想像中大的太多,收集故事的路程,才讓我明白這世界上有更多風景,也有更多事物、精神可以去學習,最後還是很感謝當初有想用影像的方式記錄,未來可以好好回味這段大冒險!也希望大家喜歡這...
回到你的思考模式 在 馬它mata x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轉眼間居然已經回到桃園,沒有每週五晚上收拾著行李,週末到處奔走,平日在正常上班的日常
這兩個月真的挺不容易,卻也覺得收穫比想像中大的太多,收集故事的路程,才讓我明白這世界上有更多風景,也有更多事物、精神可以去學習,最後還是很感謝當初有想用影像的方式記錄,未來可以好好回味這段大冒險!也希望大家喜歡這支影片跟我們的Podcast節目🌝
★收聽Podcast第三季節目!各大平台搜尋 👉馬它 in the HOUSE
【節目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matainthehouse/platforms
🇹🇼S3EP#5.5|在台東被怪人騷擾:掀開簾子、說慌抓包、住青旅請注意!feat.武陵短褲好夥伴張丁
🇹🇼S3EP#6|獨立書店≠台獨+書店:獨立書店的經營模式、試試海權思考、土地認同到底是什麼? feat. 見書店老闆阿樺
🇹🇼S3EP#7|24小時捍衛海洋!援救擱淺鯨豚、鱟與賣放生、海保員日常、違法捕獵最常見? feat.海保巡察員林文琪小姐🇹🇼S3EP#1|畢業季,一起尋找大台北沒有的臺灣風景
生活了22年,才發現從未好好認識腳下這片土地,但在這個快速的時代,又該如何認識這片土地?
馬它 in the HOUSE 第三季 《 細說臺灣 》由馬它和99聯手製作,真正踏入職場前,兩人決定帶著麥克風走訪臺灣各縣市,專訪那些對本土記憶、臺灣文化深感共鳴、有故事的人們,透過聲音,將這些都市無法觸及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
………………………
觀看我的更多不同影片 :
▌Double實習日記全系列 : https://reurl.cc/7oY3M5
▌社群教室全系列 : https://reurl.cc/6lXDLr
▌穿搭大補帖 : https://reurl.cc/XkxlEe
▌每月愛用品分享 : https://reurl.cc/GrgbAG
▌馬它老師的美妝教室 : https://reurl.cc/R1Rbyg
▌大學生vlog日常 : https://reurl.cc/0OkxZx
★2019回顧影片
20歲是「必須」迷惘的年紀 |馬它mata 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eeSb...
★2020回顧影片
21歲,明白「放棄」有時也是種好選擇 | 馬它mata 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5QV...
………………………
◆ 如果想看更多關於我的食物 / 穿搭 / 旅遊 /日常分享,可以到下方連結
◆ 個人IG : 👉 matamata.chan.92
◆ 食物IG : 👉 Food_map_camel
◆ FB粉絲專頁 :👉 https://reurl.cc/e5v12x
◆ Popdaily創作者計畫👉https://www.popdaily.com.tw/user/28032
………………………
喜歡我這支影片的話,記得按讚和分享給你所有的朋友
也可以去我的IG看看關於我的更多分享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呦d(`・∀・)b
#基隆VLOG#台南VLOG#屏東VLOG
回到你的思考模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茶風味學:焙茶師拆解茶香口感的秘密,深究產地、製茶工序與焙火變化創作」介紹
訪問作者:藍大誠
內容簡介:
不藏私公開焙茶師、司茶師、侍茶師的茶風味學,享受「精緻品飲」!
焙茶師帶你了解茶本質與焙火層疊;司茶師公開「看茶泡茶」萃取手法
從產地風土到製作工序,完整了解茶風味本質,深究茶香和口感的秘密
許多人喝茶、泡茶都追求香氣與喉韻,但你知道茶香和口感從何而來嗎?許多人玩烘豆,你知道焙茶也像烘豆般講究,難度和費時程度並不亞於咖啡豆?不少人愛喝日本清酒,你知道清酒製作理念和職人要求,其實和茶很類似?擁有天生味覺的焙茶師藍大誠,愛喝茶、懂泡茶,更是對烘焙與熟成極致要求,追求創作出乾淨、平衡風味的茶。身兼焙茶師、司茶師、侍茶師三項專業身分同時也是唎酒師的他,希望建構出茶專屬的風味語言,藉此轉譯串接產業鏈中的每個要角,讓茶的製作與萃取最終能呈現出精品級的味覺體驗。
★ 透過本書,了解茶香口感質地、製茶工序、焙火與風味創作、專業萃取、餐搭 ★
|茶湯也有「形狀」?如何像專家一樣品茶?|
只要是運用完整工序製作而成的茶乾,經過合適的沖泡萃取後,所取得的茶湯不只香,入喉之後還能感受到「形狀」,也就是口感質地。讓我們先為口腔內沉睡已久的味覺感知器重新做設定,從成熟度與部位、熟成來看茶湯的質地表現、香氣種類,進一步了解「風味路徑定位」與「口腔拼圖定量」,將味覺打磨得更加敏銳。透過不斷練習、日常飲食經驗的積累,你也漸漸能像專家一樣品飲出茶款的特色與個性。
|茶產業鏈裡的要角,是茶湯基礎結構的要素|
就像每位認真想做好料理的廚師一樣,希望菜式美味動人,一定得親自回到食材源頭了解土地與製程,才能談及創作設計。跟著「茶風味創作者」藍大誠認識茶產業中的每個角色、何謂友善環境且製作到位的工序,進而明白茶湯基礎結構;以及後端的烘焙、司茶、侍茶是如何將茶款風味展現到極致,呈現出「前中後段」的多樣香氣與口感,有如品飲葡萄酒、清酒、咖啡、威士忌等任何飲品一樣,茶滋味的千變萬化足以讓人驚艷不已!
.茶農-設定質地、品種香氣
.製茶者-設定成熟度
.烘焙者/精製者-設定烘焙香氣與走向
.司茶者-設定茶湯風味萃取目標
.侍茶者-想像茶與料理搭配變化並做最後呈現
|剖析莊園紅茶、日本綠茶、台灣烏龍的「風味藍圖」|
紅茶、綠茶、烏龍茶各自有製作工序中不同的要求之處,書中舉例茶款搭上插畫圖表說明,幫助你深度了解茶風味藍圖與路徑。同時,透過日本綠茶的純淨與製作,認識原物料的重要性、職人精神、茶湯質地表現;透過大吉嶺莊園紅茶及台灣特有的「金萱紅茶」,認識茶園養護、發酵藝術、熟成工藝;還有,最能述說在地風土精神的台灣烏龍茶,認識其中的風味創作、焙火與萃取變化。
|焙茶師如何創作精品茶?凸顯茶本質的風味設計思考|
焙茶師的工作內容是虐心的,為創作出一款茶,得從產地種植面開始深究、與製茶者再三溝通,再加上適度焙火,極有耐心地層層疊加,約莫半年或一年才能完成一款茶。書中將分享焙茶師的風味設計思考,包含從零設定茶款的烘焙企劃,思考它的優點和香氣特色,再進行枯燥冗長的焙茶工作做修飾優化,讓茶款突顯出品種與風土氣質,取得質地及風味之間的最佳平衡。
|公開司茶師的萃取技巧,將茶香茶感做出最佳呈現|
除了費心焙茶還不夠,也公開司茶師「看茶泡茶」的萃取技巧,依不同茶乾狀態決定想呈現的味覺體驗,再運用不同壺型器具、注水與溫度調整等做出熱萃冷萃變化,講究程度完全不亞於咖啡使用的萃取方式。你會發現藉由焙茶創作加上專業萃取技巧,喝到的茶不只有回甘而已,而是有如酒體一般,品茶也能有非常完整美麗的Body。
|侍茶師教你茶搭餐,把「茶餐搭美學」帶入日常餐桌|
茶和許多料理都是好朋友,創作與設計茶餐搭配時,通常有三個方向:平衡、創作、洗滌,端看侍茶師的企圖、目的,以及和料理者的溝通共識。像是使用熟成技術的日本料理就和熟成紅茶十分搭配;有著大火鑊氣的台菜料理和果香酸感的茶款彼此相輔相成;此外,茶與清酒、甜點也能迸發出有意思的味覺火花。
作者簡介:藍大誠
出身南投的茶香世家,卻不走既有售茶模式的新一代茶人,現為茶米店創辦人、冉冉茶事茶風味總監;明明是賣茶,大誠詮釋茶的方式卻好像談葡萄酒和咖啡那般優雅。身兼焙茶師、司茶師、侍茶師、唎酒師多重專業身分的他,一直希望把茶風味語言有系統地建構起來,梳理出清楚好理解的脈絡,成為茶產業鏈中「風味轉譯者」的角色。面對茶,藍大誠兼具理性的實驗分析精神,又擅長以感性語彙描述得生動迷人,為傳達茶該有的本質與最真實的姿態。著有(識茶風味:拆解風味環節、建構品飲系統,司茶師帶你享受品飲與萃取)。
現任
茶米店CharmingChoice 品牌 創辦人
冉冉茶事 茶風味總監
KOI 集團/中部五十嵐 茶專業顧問
SSI 國際清酒唎酒師 KIKISAKE-SHI
WSET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 中級認證
作者粉絲頁: 茶米店 Charming Choice
出版社粉絲頁: 境好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回到你的思考模式 在 戀愛診療室lovedo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gO78yn
很多人在做挽回的時候,會選擇放低身段且壓抑自己的情緒,表現出很從容的樣子,
尤其是用朋友挽回法的時候,前期很有效果都可以建立愉快的溝通模式,但不知為何遲遲無法回到情人的感覺,
其實這時候就要去思考是否是你的聊天的話題是否太無聊了?還是說你的展示和改變在前任看來實在是太刻意了?
因此今天我將會分享三個跟前任熱絡聊天的技巧,以及教你避免聊天禁忌,用雙方最舒服的方式相處,進而增加前任對你的好感,最後答應復合的挽回方法!
如果你跟前任的互動越來越冷淡,不知道如何改善的話,那我強烈建議你完整看完這支影片,你將會收穫良多!
以下是問題簡述:
我們交往八年,因為遠距離的關係,
開始出現摩擦及爭吵,後來因未來觀不合提分手,
結果對方答應後我卻後悔了,我們變成朋友關係後,
讓我很沒有安全感,擔心有潛在情敵等因素,
她也表示近期不想談感情,請問下一步我該怎麼做?
如果你的感情也有類似像上面敘述的挽回問題,強烈建議你把這支影片完整看完。
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也請多多分享!
《愛情時光機》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gO78yn
#戀愛診療室 #愛情時光機 #失戀 #挽回 #復合 #冷淡 #聊天技巧 #朋友挽回法 #互動 #前任
回到你的思考模式 在 看透事物本質的方式,只需要9分鐘就能掌握!!| 思維能力 的推薦與評價
Up主是一名深度 思考 的作者,這裡會分享1️⃣ 一系列厲害的 思考 方式,讓你高效解決問題;2️⃣ 並且 ... 讓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帶你 回到 理想的本質! ... <看更多>
回到你的思考模式 在 你改變和突破自己的當兒,得做到「在實際生活中落實」 ... 的推薦與評價
若你不習慣這麼的思考模式的話,那今年就會讓妳有機會這麼學習了。還請你不要感到害怕。请打開心扉,特别是你現在都明白需要改變和突破自己的了。那就#允許自己思維飛躍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