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沌描述——民族性與系統性種族歧視】
系統性種族歧視在學術界的實況更像是制度性暴力。第一是藉由簡化跟省略原住民族精神與價值觀獲得既得利益/學術credit的剝奪,再者透過學術研究成果滲透到學術市場去宰制沒有話語權的原住民族人;對天性/樂觀等善意族群歧視去營造兩面評價分化族人,同時在漢語中心/漢族中心影響下排斥原住民族地位。剝奪,滲透,分化,排斥,正是Johan Galtung提及制度性暴力/結構性暴力的四種表現。制度性暴力不一定是積極主動的,在由龐大權力與資源結構起來的學術市場,善意族群歧視成為常態代表這種論述的典範化已經形成,在關鍵字背後其實是眾多大學教授、期刊審查委員、學術補助計劃、升等壓力...等等被默許而不被撼動的結構,進而鞏固了這種歧視的詮釋與發展空間。
典範轉移往往是緩慢而艱難的過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種緩慢推移的潛移默化,一旦善意族群歧視繼續不被重視,那麼它是否將跟著新理論與觀點的發明結合繼續殘害下一個原住民族世代呢?我想用這篇論文來舉例,大家應該也會更明白公開譴責並抵抗學術界系統性種族歧視的重要性:這篇論文是王雅玄在2008年於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提交的〈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論文。我們摘要一下,這篇研究的目的是:
引導基層教師進入社會情境及其成長過程中族群經驗之歷史片段,從中瞭解在社會脈絡下,對多元文化素養內涵的理解與實踐策略。
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認知、情意與技能面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
二、 瞭解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文化、族群與語言面如何實踐多元文化素養。
而它的研究立場是:
本研究從原住民教師及其文化背景來探索其所理解、所實踐的多元文化素養,並挪用人類學研究觀點,認為族群有其共通特性,可以在個別的個人身上找到屬於這族群的共通特性。假設個別的原住民身上有與其社群相類似的族群文化觀(Benedict, 1935),故不蒐集大量樣本進行調查,亦不預設研究對象的代表性,因為在每一個民族許多不盡相同的個人中總可找出所謂的民族性(李亦園,1992),所以應深入個別訪問原住民教師,以掌握教師觀點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與實踐。
全文大家就自己去查詢,我們建議大家去找2005年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National Character Does Not Reflect Mean Personality Trait Levels in 49 Cultures〉,針對49個文化進行調查,發現其文化人群並沒有所謂平均的人格特質。2005年的實證研究。而王雅玄在2008年,引用1935年及1992年的論述來做為立場,結果是甚麼?就是在結論的部分,持續用錯誤描述誤導大家:「但私底下面對不同族群學生則採取積極性差別待遇,例如在生活輔導方面依學生不同『民族性』與之相處」,所以是遇到布農族學生就找其他七個學生來唱「八部合音」嗎,還是遇到阿美族學生問他們今天怎麼不跳舞?這篇論文連同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收錄在TSSCI期刊(科技部補助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資料庫),你沒看錯,這就是一個種族歧視典範化的過程。研究者用過時/錯誤研究作為立場,一路進到國家級期刊的學術殿堂裡。我們閱讀論文好幾次,仍然想不通為何需要用民族性作為立場支撐自己的多元文化素養研究,難道不覺得矛盾嗎,這種充滿渾沌的描述過程,真的可以作為學術界、教育界的參考嗎?
是時候重新檢視學術界的陋習。雖然我們無法及時改變制度性暴力,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現在開始學會辨認它們的面孔:一起關注原住民族相關研究,支持你所在的學術領域去進行尊重族群差異的批判性思考,支持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的研究。
「大學教授 升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學教授 升等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學教授 升等 在 施正鋒的冥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學教授 升等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學教授 升等 在 [心得] 副教授升等教授心得- 看板After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大學教授 升等 在 慈濟大學粉專-Tzu Chi University 的帖子 的評價
- 關於大學教授 升等 在 明道大學女教授升等論文涉抄襲 中視新聞20151122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學教授 升等 在 Re: [問題] 助理教授的升等- 看板PhD 的評價
大學教授 升等 在 施正鋒的冥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教育改革、校園民主的最大諷刺!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表示,近日被學校情商釋出必俢的專業課程,與其他同仁輪流開課,讓他覺得很丟臉。他坦言,在外伸張正義、打抱不平,卻在學校被不講專業資歷搞分贓糟蹋。他痛批,學界非常齷齪,比黑社會還糟糕。
施正鋒在大學任教多年,今在個人臉書突然開砲,提到學界長久以來的亂象。他提到,二十多年前卸下系主任職務後,一天系上派一位年輕同仁知會他,說夜間部同學沒有機會上他的政治學,所以課程委員會決議調他去上課,在大學院校,夜間部通常留給兼任的老師,老師若無犯錯也未被學生抱怨,這樣的作法就是惡搞。
施正鋒後來應邀出任東華大學當院長,在聘足夠的原住民老師、同仁升等、系所整併、課程調整,完成使命後卸下行政職務,面對學分不夠的困擾,只好到通識課開國際關係,倒也如魚得水系,但問題接著來了。
上學期忽有年輕同事說要商量,看是否大家輪流開必修課。施正鋒回應道,開課要看專長、論研究,課拿掉則是教不好、學生反彈。對方又說,這是系上決議的原則,不然,他也可以去教發展研究。說到這裡,施正鋒怒了,「開什麼玩笑,那是研究所的課,而且又不是我的專長,忽然被要求去重新備課,那不僅是羞辱跟處罰,也是相當對不起學生。」
施正鋒說,他覺得自己很丟臉,一輩子在外面打拚,伸張正義、打抱不平,回到家卻被當作糟老頭在糟蹋。這就是所謂教育改革、及校園民主的最大諷刺,只算人頭、打群架,不講專業跟資歷搞分贓,更不用談學生受教的權利。他坦言,原本應該是只為公、不為私,然而,在這個節骨眼如果連他自己都不發聲,就沒有人會為他講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12002052-260405?chdtv
大學教授 升等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私讀推薦~《餐桌上的中世紀冷笑話》】
對於遙遠的歐洲中世紀生活,你會有什麼想像?
藉由蘊含宗教意味的藝術作品,眾多歷史記述以及文學創作,例如但丁《神曲》(Divine Comedy)、騎士文學之作-亞瑟王傳奇《亞瑟之死》(Le Morte Darthur)、英雄史詩《貝奧武夫》(Beowulf)…等等眾多文獻資料,激發出對中世紀的憧憬之後,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再靠近它一點嗎?
老百姓如我們,這把年紀讀歷史已經不為死讀活背應付考試,或者產出學術論文力拼升等和獎項,就是為了發掘過往開拓心智,更加認識古人與自己而已。因此,當然越有趣越好啊~
耶魯大學歷史博士,現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的學者- Elizabeth P. Archibald所著《餐桌上的中世紀冷笑話》,就提供了一個好玩又好笑的方法。她的個人部落格「先人有何妙計?」(Ask the Past),選譯中世紀手稿文本裡,廣布各類範圍,給予當時讀者的〝專業建議〞,等於是中世紀生活小百科的概念,讓我們一秒走進中世紀。
若以原文書名看來:Ask the Past: Pertinent and Impertinent Advice from Yesteryear,這些來自中世紀的〝良心建議〞,中肯或非中肯皆備。有些似乎有點道理,有些只要隨便聽聽哈哈大笑就行,因為要是照做保證崩潰…
=====================
中世紀的人長痘痘怎麼辦?
1665年《保持美麗的秘方》說,用鴿子或小母雞的血敷臉,或者拿牛羊肉片拿牛羊肉片敷在紅腫的地方,或者炭烤肉片面膜也可以→皮膚科醫生應該會大聲說母湯…然後那個生肉片拿來涮火鍋吃不是更好嗎?
---------------------
老是健忘好煩腦?
1563年《皮蒙特亞歷克斯大師的祕方-第二部》有教:獾牙一顆或牠老人家左腿一隻,綁在右手臂內側。要不然每個月一次,使用鷓鴣膽汁按摩太陽穴→吃銀杏會不會比較快?
---------------------
因為是在騎士文化盛行的年代,與敵人決鬥也要保有騎士精神。
約1200年《文明人之書》提到,若是要在野外解放腸胃,記得尋找迎風陰暗處→免得光著PP被看光,還被自己給薰昏。
萬一狹路相逢,遇上宿敵正在就地解決時,不可趁機發動攻擊,此舉實在是太不道德→到底有多少人因此被暗算?
--------------------
不是只有你覺得肚子那一圈肥肉很礙眼,中世紀的人也有身材困擾,增胖、減肥都有專門方法→睡覺時不要蓋被子可以減肥(最好是。依舊默默把被子收起來…
甚至還會教你如何在水中修剪指甲→究竟為何要在水裡做這件事?
---------------------
中世紀的宴會是各地領主用來炫耀財富和權威的好機會,宴席菜色自然得出奇制勝,比方〝會發出啼叫聲的烤雞〞。你看,就連現代餐廳都只見過膀胱雞,還沒有見過會唱歌的烤雞耶。
怎麼做?1450年《中世紀法國食譜精選集》教你把烤雞脖子綁緊,用水銀和硫磺粉將雞的肚子塞個半飽,另一邊再綁起來,加熱時就會發出聲響,無論各類禽鳥或小豬皆可比照辦理→根本是烤雞口味的炸彈…
以中世紀常見烹飪方式看來,成年公雞通常採用烘烤或水煮進行料理,這位死後依舊不得安寧的雞應該是隻閹雞。生前被滅絕雞道,身後還要被一再折騰,真是夠悲慘了。
=====================
是不是很有畫面?
每則秘方敘述簡要,篇幅短短,然而凡此種種,琳瑯滿目五花八門,有的荒謬好笑,有的絕妙可愛。藉由一則又一則的〝中世紀生活小百科〞走進中世紀歐洲,正好適合老百姓不費任何力氣輕鬆讀看熱鬧,順便營造睡前好心情。
然後我們才知道,原來中世紀的人們在乖乖上教堂、煩惱收成和瘟疫之餘,也是有血有肉忙碌得很,莫名其妙的樂趣和煩惱還真多啊~
#餐桌上的中世紀冷笑話
#中世紀生活瞎忙小百科
#記得要躲起來看
#免得忍不住笑翻被發現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Junie Wang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大學教授 升等 在 慈濟大學粉專-Tzu Chi University 的帖子 的推薦與評價
【恭賀本校教師升等通過】 恭喜!恭喜!恭喜! 劉哲文、李志偉、彭士奕及臨床學科蔡昇宗、謝毓錫、王禎麒升等教授吳天元、臨床學科蔡文欽、楊美貞升等 ... ... <看更多>
大學教授 升等 在 明道大學女教授升等論文涉抄襲 中視新聞2015112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部已經要求明道重查,一旦認定抄襲,將撤銷羅文玲的 副教授 資格並追回溢領薪資。 ... 明道 大學 女 教授升等 論文涉抄襲│中視新聞20151122. ... <看更多>
大學教授 升等 在 [心得] 副教授升等教授心得- 看板After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校教評通過了,在本版也潛水一段時間,應該可以來談談升等經驗。
學校:清大
領域:材料系,做的是光電材料物理與元件,計畫從來沒有在材料學門。
學歷:台大
經歷:無博士後經驗,當兵完1年業界經驗,助理教授四年升副教授,副教授三年升教授。
研究室組成:
第一年兩位碩士生,第二年碩一、二總共六位,之後固定維持總研究生人數10~12位,
以自身經驗鼓勵自己的學生念博士班,第二年開始每年有1位左右的博士生,
只有我的博士生在就業前短暫停留的博士後,沒有專業博士後研究員。
或許是領域的關係,我覺得台灣理工學院的學生,只要用心帶,素質是不錯的,
也不輸10年前我當學生時的狀況。
台灣碩博士高等教育也很不錯,其實很多老師都蠻認真的,
實驗室設備也都有國際水準,我自己就是這樣體系出身的,
所以還蠻鼓勵像我一樣對研究有興趣但是由於各式各樣的因素,
不想或不能或不要到國外頂大攻讀博士的同學,
可以在台灣攻讀博士學位。
研究經費:
除了自己的科技部計畫與產學計畫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外,
我大約有一半的經費來自參與大型計劃的Co-PI funding,
也就是大型計劃的經費大約跟個人計畫一樣多。
至於要怎麼參與到大型計劃,
最重要的應該是就是能執行大型計劃的總主持人知道有你這號人物,
方法請見最後心得的部份。
---------------------------------------------------------------------------
教學:
中文教學的話有認真上課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
被系主任要求大學部必修課英文教學,這是比較困難的,
不過也就硬著頭皮上了就是了,
上了兩三年後發現其實對自己也還蠻有幫助的,
到國外開研討會閒聊或演講功力增加是一定有的。
反而是對學生是否有幫助有待商榷。
畢竟大學部必修課用英文上課,
學生理解程度以及能夠教的內容進度會比用中文上還來得少。
服務:
身為系上一份子,該幫忙的就是要幫忙,也沒麼好講的。
至於期刊論文審稿的服務,我個人認為升等會議不見得會看,
但是數量多的話列出來也不錯。畢竟審稿也是佔掉個人很多的時間,
列出來如果有不少該領域Top Journal,對研究部分有加分作用,反而不在服務。
研究:
系上沒有嚴格的升等論文數目與質量的規範,
這樣反而比較難有個標準。只能說,累積的夠多,質量覺得夠好了再提比較保險。
外審跟助升副時一樣,六篇代表作。外審約六位委員,2~3位本國委員,3~4位國外委員。
助升副與副升正代表作策略要有所不同。
助升副時,與不同領域教授合作發表High impact paper,
Co-Corresponding Authors是可以的,畢竟現在趨勢是鼓勵合作,
尤其是專長有互補的合作,能說明或是外審委員能看出不同的貢獻就好。
當然還是需要參有幾篇獨立單一Corresponding顯示有獨立運作的能力,
這時候期刊等級就可以低於上述合作的High ranking journal。
但是副升正所提的代表作結構就要有所不同了,
教學、服務在兩階段不致於有什麼差別,
但是研究在副升正階段就要讓人家看出能獨立做出幾個好研究成果,
所以我當時所有代表作都刻意選擇Single corresponding author的發表,
所有Co-corresponding author的發表全部放到參考著作。
不過我想,應該single corresponding author的paper佔代表作的一半以上就可以了。
心得:
凡事起頭難,個人認為助升副是難關,之後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了,
這些基礎包括實驗所需的設備、學生的傳承、與外界的人脈等等,
副升正就只是時間的問題。
無論哪個階段,我個人感觸最深的就是:『朋友很重要』。
這裡的朋友當然除了系上的同仁外(他們掌握了最重要的投票權),
更重要的就是所處的研究領域的朋友,
尤其是非常Active的年輕與年長的學者,包括國內與國外。
朋友多,研究的消息會靈通很多,朋友多,研究成果投稿出去阻力也會小很多,
畢竟審稿Reviewer就是該領域活動的學者。
投稿順利發表順利後面的事情就都水到渠成。
認識朋友的不二法門就是多參加研討會。
最好是題目比較專注的小型研討會或是大型研討會裡的單一領域子題。
參加研討會真正的目的不是去發表你的研究成果,當然這也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藉由發表你的研究成果或是去聽別人的研究成果,
來認識所處領域的朋友。
參加研討會要多發問、多攀談,多認識同輩及年紀較長的教授,也讓他們認識你。
只要讓同領域的很多學者認識你,可以是深交(這個在年紀相似的情況比較容易),
也可以只是知道你這一號人物(同領域的資深學者可能就是有個印象,
但是遇見個兩、三次後,就會逐漸熟識起來了),
對Career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出外靠朋友這句話不是在說假的。
以上是個人小小的心得與淺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就祝各位版友順利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4.17.1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467184028.A.060.html
三年四年沒差啦,時間的問題而已。累積多一點能量一次搞定也不錯
找教職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領域應該都有些差別,
有些單位某個時期特別要找某個專長的,
那就是時機的問題了。
撇除這些自己沒辦法掌握的因素外,
能掌握的,就論文發表而言,我覺得質比量更重要。
我當初應徵時,只有四篇第一作者論文,
四、五篇第二作者(這四、五篇的第一作者是我其他的同學)
全部論文數大概也11篇左右。
質而言,有兩個重點,一個是High ranking journal,
Nature, Science系列可遇不可求,我個人是沒有,
但是有領域Top 5%的Journal paper。
另一個重點是所發表的paper的被cited次數,
這才顯示發表的論文的重要性。(不過平心而論是Topic的熱門程度)
11篇paper裡面,有兩篇應徵當時被cited約40~50次,其他有三篇被cited 10~20,30次不等。
在三、五年內有被同領域的人重視到,就有威力。
可能比Top 5% journal paper更有說服力,
但是話說回來,發表在Top期刊的能見度跟被cited次數也是正比關係就是了。
(所以少數有Nature, Science系列的強者很容易的就兩者皆備。
沒有的話就只好努力了...)
※ 編輯: Latitude (49.215.50.216), 06/29/2016 20:37:44
※ 編輯: Latitude (124.11.172.102), 07/04/2016 00:12: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