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自己,也貢獻社會:橫跨八個不同維度的產業分析課程
36年前,我從最基層的研究實習生做起,這麼多年來在最好的位置,見證了台灣最美好的歲月。就像武俠小說裡,不時可以吃到天山雪蓮的武俠人物一樣,一年一年跟著時間的歷練而精進自己的獨門功夫。
在好友楊光磊與逢甲李秉乾校長的激勵下,我決定橫跨八個維度,分析未來十年台灣電子業最可能面對的問題,並嘗試與參與的教授、學生一起找出我們的答案。
我從中美貿易大戰講起,背後有網路競合、國家資本主義的挑戰等議題。第二場是「供應鏈的變革與挑戰」,談的是從個人電腦、行動通信到萬物聯網時代的供應鏈經營模式差異。第三場談的是「區域化生產體系」,我相信過去集中於中國的生產基地將會多元化,東協、南亞的角色更值得重視,但台灣人對東協南亞所知有限,也沒有系統化的整理。
在大家對產業有了基本認識之後,第四場我選擇跟大家分享產業觀察與基本的研究方法。第五場談半導體,台積電已經是全球市值前十大的企業,他們的經營經驗是世界級的教材,台灣人責無旁貸,也應有自己的論述,不能一直談股價。
第六講、第七講,談的是最熱門的5G與電動車,然後是新創事業與數據經濟。以上八個題目相互牽扯,各個章節要融會貫通,掌握核心觀點之外,還要考慮不同領域中,教授、學生的接受程度。逢甲聽課的人,1/3是教授,2/3是學生,學生中40%來自商學院,60%來自工學院,有大四生,也有碩士班、博士班的學生。以每次2.5小時計算,總共20小時的課,那麼,這個課該怎麼上,如何讓大家到最後一堂時還會「意猶未盡」,甚至能為產業界所用?
做產業研究工作36年了,不需要跟任何人對比。該用心的是不讓自己在「傾囊相授」的過程中「阮囊羞澀」。週末在家,整理課程內容,希望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天山雪蓮怎麼吃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停雲」「榮木」之思:楊牧散文分享※
楊牧〈六朝之後酒中仙〉(節錄)
我對波旁存有戒心,誰知一九六六年轉學加大以後,又和它結緣,原因是陳世驤先生偏愛波旁威士忌。第一次到陳先生家,剛剛坐下,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能喝酒嗎?」此後四年,到他家一定喝波旁。但陳先生規定下午五點以前不可喝酒──這條誡律我到今天還都大致奉行。陳先生除了波旁威士忌,只喝少許白蘭地,偶爾也喝啤酒,可是啤酒當中非日本啤酒不喝;有時他也願意溫一壺日本清酒吃菜。第二年冬天,他不知道透過甚麼特殊關係,買了數十箱臺灣紹興酒,喊我去幫忙卸貨,囤積在地下室的酒窖裡,從此就不碰日本清酒了。他飲酒十分講究,而且極有節制。飯前喝加了冰塊波旁威士忌數杯,吃飯時喝溫熱的紹興,飯後喝白蘭地。至於野餐戶外,則以啤酒為優先,偶爾來點波旁。他最不喜歡的就是普通的葡萄酒,無論紅色白色,一概不沾。這些是我多年觀察的心得,但有人說並不一定如此。也許陳先生在學生面前特別節制,在其他場合又不同了,則不得而知。我晚間若上他家問學,時常是一邊飲酒一邊談論,小飲竟能促進思考之敏銳,這不是我從前所能想像。而且我過去對波旁所懷的恐懼,也因為這份溫淳的經驗一掃而空。陳先生去世後,我再度棄絕波旁威士忌,十年來不知其味,今後也不可能再喝它。一滴酒香,足可勾回許多求學時代溫暖的記憶。但先生墓木已拱,我自己也已進入中年,當年那種縱酒雄辯的日子,恐怕不易再得。
柏克萊朋輩頭角崢嶸,惟能飲者並不多,大概只有鄭清茂解此酒趣,其他諸子都不行。清茂為人溫柔敦厚,但出身早期的台大中文系,觀自體驗了幾位國學大師的杜康豪情,酒量雖非第一流,情趣也確實老到。我看他斟酌自如,面無難色,而從來不醉,大事小事侃侃談之,確有古君子風。清茂學識文章不同凡響,詩書超人一等,古律新體莫不在行,甚至能以日文作「徘句」。年前普林士頓重逢,雪夜無事,相與對飲,酒後濡筆為我寫一中堂:「酒能養性,仙家飲之;酒能亂性,佛家戒之。飲酒學仙,戒酒學佛」,真性情中人也。在柏克萊時,因清茂的關係,認識史坦佛的莊因,也是台大中文系的詩酒才子。前此我已經和莊家老三莊喆相知多年,且去過霧峰洞天山堂,瞻仰過莊老太爺慕陵先生的法書。但莊以抽象畫知名,屬於「新派人物」,不太飲酒,老二莊因則以詩書知名,嗜杯中物,風流蘊藉,最肖乃父。我時常看莊因在清茂家飲酒寫字,西裝革履,打扮入時,不知道此公奈何如此講究衣著,後來才聽說他正在追求夏家大小姐,奔波於金山灣之兩岸,週末渡海自史坦佛來,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獨我不知。
一九七七年在舊金山,又逢莊因於已涼天氣未寒時,海水依舊,人事已非,只有他和夏美麗夫婦二人整潔安寧如曩昔,師友中有的離開了,有的亡故了,風雲消散,令人不勝唏噓。我們對飲於酒蟹居椒木蔭鬱之窗前,談起前塵往事,恍若隔世。當晚狂飲啤酒,連寫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過子夜。現在想想,這種心情,無非「停雲」「榮木」的思念。人生在世,動若參商,如果不將思念訴之陶公的「今日天氣佳」以忘形,又怎麼能夠自保?我時常覺得我輩中人,真能賞識人生情趣,洞知是非真假,則寓莊嚴於詼諧,寄憂患於幽默中的,實在不多。莊因齋名「酒蟹」,我為他撰製一聯:「君子飲酒愛其令德,達士啖蟹厭他橫行」,自以為略窺其廟堂深奧矣。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六朝之後酒中仙〉收錄於《搜索者》(集中前一篇是〈三代以前農家子〉,兩篇散文之題,為楊牧自撰的對聯),全文以飲酒的種類,生平的趣事、糗事來串聯,實則更是藉此記述作者與師長、友朋之交遊,時而讓人會心一笑,時而令人感到溫馨。此處所節錄的,是緬懷甚或傷悼師友、感嘆時光流易的段落,情感較為濃厚。
並推薦讀者閱讀全文,不僅可接觸到文壇的一些軼事,感受當代文人的言行風采,對於長篇散文的謀篇,段與段接續的技巧,亦可從中領略一二。
#楊牧 創作,#六朝之後酒中仙
#賴柏年 手寫,Instagram:lai.po.nien
#李蕪 簡述
※本篇收錄於楊牧散文集《#搜索者》(#洪範書店,1982年5月)。編按:前文曾提到至愛荷華大學留學時,飲了半瓶安格爾教授所贈的波旁,而宿醉嚴重之事,故「對波旁存有戒心」;又,陶淵明〈停雲〉序云「思親友也」,〈榮木〉序云「念將老也」。
※楊牧(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
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人,知名詩人、散文家、學者、評論家、翻譯家。花蓮中學、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親炙徐復觀、陳世驤兩位學人。曾執教於多所大學,如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亦曾擔任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並參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
楊牧自中學時期便開始新詩創作,並獲當時師長胡楚卿之鼓勵。早年筆名「葉珊」,發表詩與散文,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溢於筆端;1966年赴柏克萊攻讀博士學位,見證六零年代學生運動,三十二歲(1972年)而改筆名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1976年時,他與中學同學葉步榮、詩人瘂弦、生化學家沈燕士共同創辦洪範書店。
詩文曾譯為多國語文。曾獲時報文學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紐曼華語文學獎蟬獎等。
#波旁威士忌 #陳世驤 #柏克萊 #鄭清茂 #莊因 #陶淵明 #停雲 #榮木 #散文 #創作 #手寫
天山雪蓮怎麼吃 在 Wenn 生活白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養顏湯再添一枚!!✨】
聽說大家都想要喝漂亮的湯,對吧?! 已經紅很久的《桃膠湯》,是許多女明星的保養秘方,佑媽被網友不斷的尋問跟敲碗一年多,終於找到我們滿意的原料跟配方,可以與大家分享了❤
當初聽到桃膠是"桃樹的樹脂"後,難免小恐懼,心中OS: 樹脂有什麼好吃的啊?!😅😅(這也是佑媽一再拖延的原因之一XD) 後來一煮才發現,天啊!!!😱😱 我完全低估他的美味度了,怎麼那~模好吃,真的會一口接一口,也難怪紅透半片天👍~~~因為我家桃膠只選頂級的,很乾淨雜質少煮起來很方便、吃起來超軟Q化口,煮成甜湯口感像果凍一樣,再搭配高級的天山雪蓮子(又名皂角米),吃起來像珍珠,卻是高纖低卡的好物,健康100倍阿!!! 煮成一鍋滿滿的膠質,夏天冰冰箱備好備滿,大推!!~~~❤ 蜜桃說: 『媽媽,這是果凍QQ湯~~😂』
【煮法】
1. 養顏湯食材洗淨,加水煮滾6分鐘後關火,悶到水冷(或將食材泡水隔夜替代)
2. 桃膠膨脹後,將雜質稍微挑出
3. 內鍋加1300~1500ml水, 外鍋一杯水以電鍋燉煮
4. 電鍋跳起,加冰糖調味即完成!!
【桃膠】富含植物膠質,主要成分為半乳糖、α-葡萄糖醛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物資組成,養顏、潤腸道。
【皂角米】富含植物膠質,放水加熱膨脹,香糯潤口,是養顏美膚、高纖潤腸,調和人體的珍貴滋補食品。
#要補貨烏梅湯青草茶四神湯桃膠湯的通通來
#粉絲團開團中
💟💟消暑祕方搶購表單--> https://bit.ly/2KvHh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