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政治類期刊重點摘要
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
*911發生20年後 美國在全球的權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脆弱
*美國搞錯了911的本質 這個孤獨的超強大國無意間教會其他國家如何對抗美國並贏得勝利
*「永遠的戰爭」的戰略邏輯 美國應該在阿富汗維持輕度的軍事足跡
*拜登內閣正與塔利班進行”人質談判”現在做出讓步只會助長恐怖主義
*中國不排斥干涉幾內亞內政 北京出於現實理由放棄一貫反對政變的藉口
*印俄關係是否為大國戰略轉移的下個受害者嗎? 喀布爾的淪陷恐擴大了新德里和莫斯科之間的裂痕
*阿富汗的貨幣兌換商可能是經濟最後的希望 銀行被迫關閉的情況下 非正式的換匯網路成為不可或缺的服務
*菅義偉的對手爭先恐後要取代他 日本首相之爭更關注中國議題而非新冠病毒
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務)
*務實主義者拜登 他的外交政策學說一直隱藏在大眾視線之外
*美國長期存在的巴基斯坦問題 華府一直未能贏得伊斯蘭馬巴德的心並阻止塔利班攻城掠地
*美國尚未準備好迎接氣候變遷的新階段 華府需要一個全國性的適應戰略
*後911中東的喧囂 最終多年來的動盪只帶來絕望
Der Spiegel(德國明鏡)
*封面故事:梅克爾完成16年任期
*全球危機塑造了梅克爾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 她為繼任者留下什麼?
*梅克爾領導下的德國發生徹頭徹尾的改變 好處多於壞處
*從施洛德到舒爾茲 梅克爾讓所有男性對手在選舉中或是權力爭奪中都擋不住她
*德國著名女權主義者施瓦澤談梅克爾 “她是一個女孩和一個同志的混合體”
同時也有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後疫情時代,我們要面對的是外在環境已經回不去了」病毒不斷突變,世界變得不可預測,臺北市政府每天的疫情會議上,幕僚們必須報告過去24小時全世界及美國新增幾個案例,從觀察國際的趨勢中找解答。 綜觀近兩年的經濟發展,雖然2021年跌深反彈後大部分國家的GDP都增長,可是窮人也在增加。因此積極振興刺激消...
如何對抗 新冠病毒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防疫必知【維生素D不足易染疫,吃益生菌可抗新冠肺炎?研究告訴你】
從去年開始有研究發現體內維生素D不足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比健康者高,而也有新研究指出,攝取益生菌、維持腸道菌相平衡,與是否罹患機率及嚴重程度有關。
究竟益生菌能對抗新冠肺炎嗎?該如何對抗病毒?一起來了解⬇⬇⬇
-------------------------------------------
🌳免費追蹤《口袋熊醫師》,一起健康過生活>>https://bit.ly/3dzmW4Q
如何對抗 新冠病毒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摘)如今,Delta新冠病毒已擴散到歐美及亞洲各地。即使以色列已普遍施打輝瑞疫苗,但近期確診人數也不斷攀升,在進一步追蹤後也發現Delta占了多數;美國的佛奇博士也宣稱,Delta將會在數個禮拜內成為美國境內的主流病毒株。Delta席捲全球,該如何對抗如此強勢的變異株,我們仍舊得仰賴疫苗。不只成人,如何讓年紀更小的族群也加入群體免疫的防衛陣線,也是格外重要的環節。
由於美國食藥署的批准,成人的施打相對直觀,然而對於12歲以下的兒童來說,情況更為複雜。因為他們還沒有資格接種疫苗,卻夾在已接種的成人和病毒仍在流竄的環境中。隨著Delta變異株的傳播,家長們的焦慮浮現在各種平台,這邊也就現有的訊息和各位分享。
如何對抗 新冠病毒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後疫情時代,我們要面對的是外在環境已經回不去了」病毒不斷突變,世界變得不可預測,臺北市政府每天的疫情會議上,幕僚們必須報告過去24小時全世界及美國新增幾個案例,從觀察國際的趨勢中找解答。
綜觀近兩年的經濟發展,雖然2021年跌深反彈後大部分國家的GDP都增長,可是窮人也在增加。因此積極振興刺激消費外,更重要的是「數位轉型」,從思想、流程到組織都要跟著改變,讓危機變成推進改變的動力。
新常態.新未來
看各界領袖如何驅動城市改變的力量
★2021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1-9/16 12:30準時在線首播
https://futurecity.cw.com.tw/special/taiwancity-covid19
#2021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疫情之下看見城市的韌性與改變
#未來城市
#數位轉型
#智慧醫療
#韌性永續
#臺北市政府
#柯文哲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如何對抗 新冠病毒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面對新冠疫情,我們仍持續抗戰中,不過在COVID-19爆發之初,台灣確實在全球快速蔓延之下安全度過第一波危機,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2003年SARS風暴餘悸猶存,使得台灣人民的防疫意識迅速到位,自動自發,不敢鬆懈。
時間回到2003年,當時SARS冠狀病毒帶來嚴重威脅,從三月發現第一個病例到七月危機解除,其間確診案例有346件,造成73人不幸死亡,包括11名醫護人員殉職,尤其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強制封院的新聞畫面更是怵目驚心。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的是總統府資政、前衛生署長李明亮,從他被總統臨危授命,擔任抗SARS總指揮官,在沒有疫苗的情形之下,醫學、公衛專家組成的抗SARS團隊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解除了整個台灣的SARS危機。李教授談起當時運用的防疫準則,關鍵就在於「no fever, no transmission」,以38.5度作為發燒判定標準取代大規模篩檢,因而能夠提高防疫的工作效率。
而今天我們對抗COVID-19,李教授認為基本原則是相同的,就是資訊、匡列、隔離(information / investigation / isolation)這三個「I」的步驟。他觀察到:「今年我們突然間爆發,達到頂峰下來的時候,我有去注意AZ疫苗打了多少,結果我那時候看到第一針是1.8%,那你知道學理上應該是要60%、70%,甚至有人講要80%,最起碼要20%開始起跳,為什麼我們只有1.8%可以下來?這不是靠疫苗下來的,而是靠3I下來的。」
對抗疫情,當時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了台灣什麼樣的幫助?媒體在疫情之間可能造成什麼影響?中央與地方應該如何合作?從李明亮教授2003年的抗SARS經驗,我們是否能夠以更務實的心態面對現在尚未平息的COVID-19?使我們可以在下一波病毒來襲之前做好超前部署?
主持人:涂豐恩
與談者:總統府資政、前衛生署長、抗SARS總指揮官 李明亮
#SARS #李明亮 #好好說那年 #PODCAST #防疫 #聽天下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如何對抗 新冠病毒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許瑞云 #鄭先安 #吃出健康活出愛 #心能量 #動物也有情緒 #倪銘均 #非素不可 #非推不可 #普愛眾生靈 #吃素就是最好的放生 #吃素 #放生 #功德無量
吃出健康活出愛2 / 吃肉也吃進了情緒
主講者:
心能量管理中心 執行長 許瑞云 醫師
心能量管理中心 院長 鄭先安 醫師
採訪:倪銘均。 聽打:吳麗娟 陳怡仁。 剪輯上字:程靜美
許醫師:
即使我們看不到(能量),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感受力,我常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當你小時候,因為小孩子他的感受力特別地強,當他走進,父母剛吵完架,孩子他放學回來,他會覺得今天家裡的氣氛不大對,或者,他都還沒有看到父母哦,他只是一踏進家門口,他就覺得今天怪怪的,今天很像有一些事情不大對。人,每一個人如果他心是比較清淨,比較沒有那麼多雜念、雜染的,大部分都有這個能力去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周遭氛圍的變化。像有時候災難快來的時候,動物的感知力很明確,就像要有地震,你會看到很多動物開始不安了,就是它那一股能量在變動的時候,感知力強的人都會知道的。
鄭醫師:
你在乎的人事物,你念頭只要起,不管、假設是祝福的、很輕盈的、很快樂的、對方也會感受到,假設你是一種很生氣的、很難過的、很委屈的那種很憤怒的,那種能量也會彼此在互相拉扯,所以這個常常是在我們人跟人之間,事實上,在人跟動物之間更會有這個感覺。
我想很多人養動物的時候都會感受到動物的很多情緒,或動物在你,也會感受到主人的一些情緒,看到你很生氣,牠自動就閃開了。所以很多東西,我們不需要語言表達,但是你的很多內在的情緒的浮動,事實上,人跟人之間也好,人跟各種生命之間也好,也都互相在影響。
那剛剛有提到為什麼會有COVID-19,新冠病毒在崛起,那人類的很多行為,事實上是站在人的立場認為是對我們人類是好的,我們就做了;但是做了做,我們認為的好,事實上對很多微生物,或是對整個生態環境不見得是好,所以我們人類很多行為事實上在破壞整個大自然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
我們也常常在殺很多動物來當作我們的食物來吃,雖然地球上一直存在著食物鏈,大的吃小的,小的吃更小的,但人類常吃很大的生物,或是很多情感的生物,我們都拿來吃,因為我們人類有很多的科技、有很多方法可以去獵捕很多動物來吃。
事實上很多動物的情緒,事實上也在跟我們人類互相在對抗,你為什麼可以殺我們那麼多的生命?假設人類是另外一種生物的食物,你看我們人類的反應會多大?我們人類一定會想辦法去反擊。
所以我們人類很多行為事實上在影響滿多的生命。很多生命他也會反撲回來,所以這個是必然的現象,所以人類應該去思考我如何把我們整個生存的地球的環境讓它更美好,讓很多生命之間更和諧,如何創造共好、共生的一個局面。
事實上,我們人類身體裡面一堆細菌、一堆微生物,體表也一堆微生物,這種微生物的數目,遠超過你身體所有細胞的總數,我們這些平衡它是處於一個平衡狀態,假設這平衡被破壞的時候,你的身體一定會受重傷,所以你的腸道要是完全沒有細菌,你根本活不了。所以,很多的平衡,事實上是我們跟我們周圍很多的生命或是微生物一直在互相的達到一個很和諧平衡的時候,你的心念也越平和的時候,你的身體一定會更處於更健康的狀態。
許醫師:
人家說植物也是生命,是的,植物也是生命,但是它們最大的不同是一種情感上的,就是我們在吃植物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幫助植物去散播它的種子,而且很多植物被砍下來的時候,像蔥啊、韮菜,它們是可以再生的,它們可以長得更好。所以植物我們常常要修修剪剪,要去收割它、要去剪接它;而動物不可能,你不可能砍掉一隻雞的雞腿,然後說我要吃你的腿,然後還讓你長出一根腿,或者我可以協助你去繁殖你的下一代,我可以散播你的生命,這是不可能的。
動物是一種有情感的、有情緒體的,就是說我們能量體,能量體它其實分很多層,就是說我們這個我們看得到的肉身之外,其實還有,延續出去的很多你的肉眼看不到,但是有些人肉眼看得到的,有你的比較外層的Aura這種氣體,但是又有一些是所謂的情緒體,而這個是動物跟植物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