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的文章有提到,好多粉絲問我怎麼走過這段抗痛風路程,再次分享,希望能幫助到需要的病友或受到影響的親友
常在節目跟粉專上分享痛風的糗事,事實也真是如此,我從2005年在香港大吃大喝加上一直逛街走路,爆發第一次痛風後,這病痛就再也離不開我了,狀況時好時壞,到後期連手掌的大拇指都有痛風石了
最壞的事情發生在2013年(當年錄金頭腦),那年左腳痛完右腳痛,手肘痛完膝蓋痛,然後在兩腳一起發作,沒有不發作的一天
最長連續兩個月不能出門,痛到用爬的上廁所,爬到馬桶上完了,卻痛到離不開廁所,待在裡面一小時,是後來咪咪把我扛出來這個牢籠,也曾經跟玉琳哥看完電影要走了,卻發作站不起來,直接坐到下一場電影開演
人生再沒用也不過這樣,這段一直亂吃藥卻沒效的過程中,當時一度很想拋下一切,人生怎麼可以這麼痛苦呢?
這黑暗期,我什麼偏方都試過,腳趾腳掌放血、每天喝椰子水、裝鹼性離子水機、看密醫吃草藥、吃純素、喝檸檬水、同時每天喝水2000cc,但是都無法根治痛風,直到有天我痛下決心,決定要正面用科學的方法迎擊這個問題,我的痛風才開始有了轉機
我先買了尿酸儀每天測量,(我解決肥胖第一件事也是,每天開始記錄體重)畢竟高尿酸是痛風的基本成因,發現我開始測試時的尿酸值高達13!
我每天規律的記錄這項數值,另外我也知道最基本的公式「體內尿酸=增加的普林值-排出體外的尿酸」而且(重點來了)體內80%的尿酸是自體製造,因為這是看每個種族跟個人基因,有些南島種族基因就是排除尿酸功率過低,就算的再怎麼控制飲食,也是在降低那20%的尿酸,所以重點在排出!
排出尿酸的藥物最主流的是allopurinol,也是健保給付最大宗的的慢性痛風排出藥,(治療急性痛風發作期的疼痛腫脹,如秋水仙素跟止痛藥另計)一顆100mg,一天服用2-3次,吃的劑量越多,尿酸也降低的越多,我的目標是從13降到5,但實驗沒完成,我剛好就換藥了
這次剛好被換了另一種降尿酸的藥叫febuxostat(福必痛)一顆80mg,我聽從醫生指示,從半顆40mg開始吃,測試我自己尿酸下降的幅度
本以為好日子要來了,但這卻是黎明前的黑暗,當你處在高尿酸的狀態,所有累積在你各關節裡痛風結晶,因為外部尿酸開始降低,進而開始崩解,患者都知道,痛風的急性發作就是結晶跟關節內的神經摩擦而產生的極度疼痛,當時連續發生十幾次,我一度想放棄,但發覺除了前幾次的痛不欲生,慢慢地,發作的強度變小了,慢慢地可以容忍了,直到半年後不再發作,可以再進行第二段治療
服用40mg穩定後,開始嘗試80mg,果然結晶崩解來的急性發作狠又猛,還好有之前的經驗,直到忍過就會越來越好,陸陸續續發過5、6次後,至今就再也沒發作過了,尿酸值也穩定的維持在6以下,這些年來再也沒發作過,更神奇的是,左右腳大姆指旁約一公分、右手拇指旁約半公分的痛風石也都消了
更慶幸的是,現在我幾乎不太忌口,想吃什麼喝什麼都沒關係,每天只要遵照醫囑一顆藥加上每天2000cc的水跟運動,就能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希望我自己這篇血淚痛風抗戰史,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最後還是要提醒一定要聽從醫生指示,別聽信偏方延誤治療時機,中間的結晶崩解黑暗期也會越短
祝大家一切平安健康!
「左腳大拇指關節痛」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洪千惠心理師-生活紀錄x工作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問題] 慢跑時左腳大拇指關節會痛- 看板Road_Running 的評價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痛風年輕化!15歲少年腳大拇指腫痛到難下床 中視新聞20180325 的評價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普林累積變尿酸女腳趾腫痛數天"夜夜難眠"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脚趾囊炎》你知多少?- 赖以强,足科医生(Dr Michael Lai ... 的評價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腳大拇指痛看什麼科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腳大拇指痛看什麼科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請教關於足部大拇趾關節受傷問題!! - Mobile01 的評價
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洪千惠心理師-生活紀錄x工作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正念安頓疫情期間的身心反應]
很開心被 #睡眠管理職人 點名參與【疫情期間,心理師教你的心理照顧秘訣・文章串連】活動,剛好近期在防疫期間帶完四週的線上正念靜心活動,也整理分享一些方法與心得,這段居家防疫期間,正是時候學習與練習正念。:)
居家防疫期間,不能出門感覺無聊、煩悶?生活事務突然間都被迫暫停,感到不知所措?跟人相處的機會大減,感到孤單寂寞;和同住者相處時間增加,又感到諸多摩擦與不快?面對疫情變化的不確定升起強烈的焦躁不安?在疫情影響下,我們 #意識到生活諸多的不確定與無常,感受身心變動。這何嘗不是個機會,讓我們更認識與了解自我呢?或許我們會認為是疫情造成改變,才引發諸多身心反應,然而,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目前遇到的困擾是現在才發生的嗎?那些關於自我、關係、生命的困難。或許它們早已存在,但在過去自動導航般的生活模式下,可以暫時迴避這些議題?
讓我們練習以正念的態度,試著覺察、關照自己的身心經驗,在接納、允許與跳脫慣性框架、重新選擇的過程中,逐步的安頓自我。
#正念是什麼?
正念 (mindfulness) 定義為:「刻意的」將注意力放於當下,對一刻接著一刻的經驗「覺察」而「不給予評價」。經過科學研究證實對身心有益,已發展成提升身心健康的方案,及對焦慮、憂鬱、慢性疼痛等的心理治療方式,除了用於醫療領域之外,目前也被運用於教育、企業、政治界。
#練習正念有什麼好處?
透過正念覺察,能幫助我們在習慣的身心反應中,稍稍暫停下來,以好奇、接納、允許的態度面對當下經驗,並重新選擇合適的回應方式。研究顯示正念練習能改變大腦結構,提升認知功能表現,更有效決策與執行;強化調節情緒反應的大腦網絡,穩定情緒,減緩壓力的負面影響;強化感受悲憫能力的神經網絡,改善人際關係,提升幸福感與工作滿意度。
#怎麼開始練習?
讓我們 #帶著正念的態度自我覺察,意即帶著 #專注、#好奇、#接納、#不評價(或不被自動化評價帶走)的方式,#探索與覺察自己時時刻刻的經驗,#包含當下的身體感受、#情緒、#想法、#行為衝動或行動。看似很簡單,要執行起來卻不容易。好在透過一遍遍的練習,我們會漸漸熟悉正念覺察本身的意涵,就像為心智進行重訓一樣,會越來越強壯。就如重訓一般,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就舉過重的重量,會從較輕的重量開始舉起,再慢慢加量,不貪心、不求速效,一點一點來。以下提供三種練習培養正念的方式,也呈現一些願意分享者的練習體驗,一起來認識正念。
1️⃣#正念飲食練習
挑選一餐的一口飯菜、一口飲料,在自動化的進食之前,先打開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的感官觀察一下食物,練習跳脫習慣反應。看一看食物的外型、顏色、質地、光影變化,聞一聞食物的味道,聽一聽觸碰或咀嚼發出的細微聲音,感受手指、嘴唇或身體部位接觸食物的感受,觀察食物在口腔、舌頭、齒縫間的移動,以及品嚐到的味道。注意力很可能被其他的想法、畫面帶走,就溫柔的把注意力帶回到感官經驗上。
🙋#成員心得分享:
「『活在當下』這件事情對我而言並不容易,雖然平常知道吃飯要專心,偶爾還是會不自覺拿出手機回一下訊息,而沒有一心一意地用完一餐;又儘管沒有拿出手機,腦中的千頭萬緒還是會淹沒大腦,思考著剛剛老師上課的內容、等會的行程等等,鮮少能真正地感受當下的食物。」
「很幸運地正念活動給予我機會,專注地去面對眼前的這一份食物,其實每一份食物,或大或小、或濃或淡、或平價或高昂,都是值得人們用心看待它,完食的時候我感到幸福、覺得感謝,平常儘管也知道要抱著感恩的心對待任何食物,而我又何曾真正地發自內心去感謝、尊重眼前那一份同為生命的植物呢?這是今天結束後,我想放在心上的事情,每一天的每一餐,每一餐的每一份食物,『真的謝謝你們:)!』」
2️⃣#靜態正念練習
以溫柔、好奇的態度覺察、關照呼吸、身體,讓注意力定位於每一次的呼吸、每一個當下的身體感受。每一次覺察分心,都是一個機會再次選擇回到當下。
#正念呼吸
呼吸是練習正念最基礎入門方式,每次呼吸都發生在當下。自在的呼吸,觀察呼吸的細微感受,可以觀察鼻腔、胸腔、腹部隨著呼吸的起伏變化,如果注意力飄走了,就再一次溫柔的帶回來。讓呼吸成為回到當下的定錨,把注意力帶回此時此刻。試著從1分鐘、5分鐘到10分鐘做做看。
🙋#成員心得分享:
「透過靜坐、呼吸練習,我感覺到自己和自己是貼近一些的,是同在的;也發現自己的思緒飄忽的軌跡(能夠一下子就跳到好遠的地方)。很喜歡老師說的概念:不要小看每一個小小的觀察、小小的開始,所有的累積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
「過去可能會以為正念靜心是在教人如何往好的方面想,然而經過這次的活動後,發現更重要的是覺察,像自己在做一件事時,有時候可能因為慣性而沒發現自己做事情時會有一些冗餘的動作,導致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完成一件事情,覺察練習讓我能夠對於自己平常的習慣再重新去做審視。」
#正念身體掃描
可以坐著或躺著,讓注意力先聚焦在呼吸,安穩後再讓注意力跟著呼吸自由的在身體移動。吸氣時,想像把空氣吸到左腳大拇指,吐氣時,注意力跟著空氣從鼻子離開,來回幾次。
再次吸氣讓注意力聚焦左腳大拇指觀察一下感受,慢慢擴展到旁邊的腳趾、左腳掌、腳踝、小腿、膝蓋、大腿,觀察一下內外的細微感受。接著換到右腳大拇指開始,逐步往上覺察右腿的感受,讓注意力就像掃描機一樣,繼續一段一段的觀察臀部、後背、肩膀、雙手臂、手心、手背、手指頭、胸部、腹部、頸部、頭部、臉部。注意力可能會飄散開來,沒有關係,溫和的在將注意力帶回來身體感受。
以溫柔、好奇的態度覺察、關照身體,讓注意力回到身體感受的當下。
🙋#成員心得分享:
「原本覺得心情滿雜亂、滿焦慮的,但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過程中,這種感覺神奇地慢慢消失了,現在覺得很平靜很舒服。」「靜下來做身體掃描時,能夠細微地發現身體肌肉的狀態。掃描完成後,緊繃和痠痛似乎也減輕放鬆。」
「正念作為觀察自身變化的一種方式,提供我一個機會審視身體想傳達的訊息,過程中能夠回想到底是生活中的哪件事影響了我,哪怕這件事情無法立刻解決,我認為對於自身狀態擁有清楚的意識,也能夠多少減少身心狀態混亂時的壓力」
3️⃣#動態正念練習
讓注意力定位於身體移動時的呼吸與身體感受,觀察時時刻刻的體驗。
#正念行走
在一段移動的路線上觀察一下身體行走的感受,例如從房間走到客廳時,觀察站立時雙腳腳掌踩踏地板的感覺,行走時先踏出哪一隻腳?踩好一隻腳、再移動另一隻腳,當一腳抬起時,腳掌、腳踝、腿部肌肉、關節、上半身的肌肉等身體感受是否有變化?怎麼變化?一開始可以速度稍慢的行走,方便觀察這些變化,比較敏銳後,在自由速度的過程中觀察行走歷程。
沒有趕著要去哪,每一步都是目的地,每一步都在當下。踩穩這一步,再踏出下一步。
🙋#成員心得分享:
「正念練習很有幫助,像是在重新審視自己身體既有的習慣跟動作。接受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去譴責。我有一點點長短腳,之前走路時會很責備自己走路狀態,但正念讓我有新的觀點看待自己。」
#正念伸展/運動
在家伸展四肢、活動筋骨,或居家運動時,可以讓注意力觀察身體移動時的動作與感覺。像是皮膚的觸感、溫度、濕度,肌肉、關節的緊繃或放鬆,血液的流動、脈搏的跳動、重量感受的變化...等等。過程中保持對呼吸與身心反應的觀察,尊重身體的限制。
🙋#成員心得分享:
「大學後偶爾會聽到『正念』,但一直不知道是什麼,今天體驗過後發現原來平常睡不著或是思緒太混亂時,會用類似的方法讓自己專心回到當下,冷靜下來。今天的體驗算是讓自己步調更緩慢,除了注意力回到當下以及注重一吸一吐外,更多覺察肢體的擺位、重量等等的,是相當特別的經驗!」
讓我們開始帶著正念覺察自己的身心經驗,沒有「正確」的經驗,只是去感受自己的感受,從今天就開始試試看,以正念練習安頓自己,也 #歡迎留言分享自己練習的身心經驗,讓更多人一起來學習體驗喔!
下一棒,想點名邀請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繼續接力跟我們分享防疫期間的心理照顧秘訣喔!
其他串聯文章請見留言區!都非常推薦閱讀喔!
文、圖/洪千惠心理師
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關於身體資訊的心得(中)---肋骨與氣喘
身體就像是一個很大型的工廠聚落,每個產業鏈運作非常精細,由腦部統整各個單位,時而獨立運作,時而調度支援,就算有時錯誤產生了,也都有獨自的機制去修補、排除甚至代償的機制,讓整體運作不會停止,但是如果錯誤同時出現太多或是累積太多沒有處理好的話,緩衝代償空間不夠的時候病痛就會出現了,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惡性循環,這時候往往就需要外力介入了。
之前提到的硬皮就是某種的惡性循環,只是外觀不好看,不太會影響生活品質,而最近遇到則是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狀況。
兩個很類似案例,都是先有結構上的問題,尤其是肋骨結構不對,一個是照顧小孩嚴重的媽媽手,一個是會計長期手指用力不當導致手指關節處有很多厚繭死皮,剛好都因為太累感冒,進而誘發氣喘,都有做西醫檢查與呼吸測試,診斷為氣喘,並且有在使用口服藥物與吸入劑做控制。
先說媽媽手的狀況,起先是左手腕痛,不能彎不能負重,之後慢慢變成右手腕也開始痛,痛到兩隻手都不能張開跟握拳,更不用提抱小孩了,甚至幫頭髮、從口袋掏出鑰匙來都有問題,只能隨時帶著護腕避免動作太大,不小心碰到任何一根手指都會痛不欲生,這樣的狀況已經半年了。
第一次遇到的時候兩手摸起來都是熱的像是處在發炎狀態,調理後溫度回復正常,而且兩手都能夠握拳,小幅度的上下彎曲,也比較能夠碰觸了,再幾次的調理後兩手張開、握拳、腕部活動、拿鑰匙等都不太會痛了,只是手腕還是不能負重,而且張開或是腕部活動會覺得被綁住無法到達極限,這樣的狀況是末端筋膜處理得差不多,要開始處理軀幹端肋骨的問題。
就這麼剛好,調理前兩天小朋友感冒,整夜哭鬧睡不好,媽媽就跟著重感冒,跟著就誘發氣喘,以前也有發作過,咳不停,吃藥用吸入劑效果都沒有很好,還是很咳,而且呼吸很短淺。肋骨歪斜可能因為氣喘一直咳嗽也歪得更明顯,把肋骨的排列調順之後,當下呼吸就可以深一點,同時兩手掌能張到極限,轉動也是,只是左手大拇指還是有張不太開的感覺。
下一次來的時候說氣喘狀況好很多,醫生說又可以回到不用吃藥的狀態了。右手幾乎好了,只差拿重物會有一點心理陰影需要復健一下,也可以兩手抱小孩,只是左手還是差一點大拇指還是張不開,而且會痛像是被卡住一樣。找張力發現已經不在橫軸上,就循著張力一路往上往下找,源頭居然是左腳年輕時十字韌帶斷裂造成小腿內側、大腿內側張力很大,拉住腹部一路往上拉到大拇指還有左邊的咀嚼肌,說也奇怪,只要把大腿內側的肌肉轉一下,大拇指就可以張開不會痛了,之後調理就到一個段落。
第二個的狀況其實比較複雜,是豆花處理兩年多的老朋友了,最源頭的成因已經不太可考,比較確定的是二十多歲時因為婦科病前前後後做了三次腹腔鏡手術導致腹部嚴重沾黏(西醫認定),上下蔓延導致腳與手的筋膜都很硬,花了快兩年的時間才把腹部沾黏與腳的張力處理好,詳細狀況會在抽空寫,先進入今天的主題肋骨的部分。
在剛好要開始處理肋骨時豆花換診所,中間隔一段時間才又來找豆花調理,而在前一次結束調理後變天感冒,咳嗽咳不停,早晚都咳,而且晚上更嚴重,已經咳了整整3個月,再加上鼻子過敏、鼻涕倒流就更咳,都睡不好,看中醫一段時間都沒好,只好去看西醫,西醫懷疑是過敏誘發氣喘,不過吹氣檢查在邊緣,就先開藥控制,之後再檢查。
第一次調主要是先把皮層放鬆,因為很久沒有睡好加上一直用力咳嗽導致身體都很緊繃,尤其是鼻翼兩側的張力很明顯,張力源頭除了腳上來的之外,手上的張力也是很明顯,先把整體筋膜層放鬆之後她覺得吃藥的效果有變得比較有效,晚上睡覺時鼻涕倒流跟痰明顯改善,所以咳的狀況有減輕很多,不過還是很喘。
第二次來的時候檢查發現張力最大的來源是下段肋骨卡的很死,尤其是右半邊,剛好對應到右手小拇指沒辦法伸直而且每個關節都有很硬的厚皮,為了配合這個肋骨張力上半身被明顯的扭歪一邊,腰胯骨盆也是被動的歪掉,就問她這邊是不是很不舒服。她說前面的敘述跟西醫檢查結果很像,上次調理後幾天剛好是西醫複診,拍X光之後被認定是氣喘,而且下支氣管很糟糕,有很多白色的點點也就是痰液積在那邊,所以在做氣喘呼吸檢查時吸氣正常,吐氣不正常,再加上已經咳很久了,就被西醫認定是氣喘,要吃藥跟使用吸入劑,但是咳的狀況感善有限。
前前後後調理了好幾次才把右邊肋骨調開,因為要讓肋骨能動的前置作業很多,再加上她本身很卡,要先處理縱軸再處理橫軸,橫軸要先從末端手指開始,先把硬皮轉鬆,再一路從手腕、尺橈骨、肱骨再對到肩胛肋骨,最後讓肋骨跟骨盆對上才算到達一個里程碑,讓肋骨活動度大一點,她也說經過這樣調理吃藥跟使用吸入劑的控制效果都有漸漸變好,也比較不喘了,最近控制狀況好到不用使用吸入劑了。
只是卡的太久了,指節上與肋骨上都有很多細小的沾黏與硬皮要慢慢處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發現縱橫軸有趣的連線方式,當要搖動尺橈骨的時候右腳膝蓋就會酸痛,痛的強度還很高,更有趣的事情是這樣的狀況發生了好幾次,要把骨盆、浮肋、下肋三個區塊的連線對上之後痠痛感才會消失。摸了幾次確認張力的來源是這樣的,因為腹腔的沾黏導致骨盆與肋骨間的張力很緊繃,當在搖動尺橈骨時尺骨的動態會牽拉到下肋,但是浮肋跟骨盆被卡住不太能動,導致張力太大,拉扯到膝蓋(膝蓋有一條肌肉連接到脊椎上面),所以膝蓋會整個很痛,要把骨盆浮肋下肋對上,張力消失才不會痛。
然後豆花要強調一下,這兩個案例是剛好有肋骨結構上的問題,豆花幫助調理結構,讓肋間筋膜放鬆,使藥物控制效果增加,並不是豆花能夠治療氣喘喔,身為一個藥師,還是要強調一下,如果真的是氣喘藥物的控制是必須的,不然一發作很可能會致命,記得一定要去看醫生,讓醫生診斷狀況是否可以停藥,自行停藥是有很大的風險的。
#肋骨與手指
#身體結構很奇妙
#有病還是要吃藥
2019.10.21 豆花藥傷科
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痛風年輕化!15歲少年腳大拇指腫痛到難下床 中視新聞20180325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一般人的印象中,痛風是中年人才會罹患的疾病,但近年來,卻有年輕化的趨勢,一名15歲少年,因為 腳大拇指關節 ,在大半夜劇烈腫痛,到早上還是痛到無法 ... ... <看更多>
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普林累積變尿酸女腳趾腫痛數天"夜夜難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氣溫突然驟降,很多民眾會想吃「火鍋」暖暖身,但豐原一位27歲的潘姓女子,一連吃了好幾天的生日火鍋,沒想到 左腳大拇指 紅腫、熱痛,讓她連續好幾天, ... ... <看更多>
左腳大拇指關節痛 在 [問題] 慢跑時左腳大拇指關節會痛- 看板Road_Running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算是慢跑新手
從開始有慢跑習慣到現在也才4個月左右
但是最近慢跑時越跑到後段(平常都跑1個小時左右)大概在40~50分鐘的時候
我的左腳大拇指關節的地方會疼痛
另外同個部位(左腳大拇指關節後面靠中間的位子算是足旋最高的地方吧)
感覺是微血管會刺痛
這些症狀都是在時間久了才出現的
順帶一提小弟都是在公園跑
平均一次8-9k一週2-3次
不知道是姿勢問題還是暖身不夠(跑步時有感覺左腳大拇指有在出力)
最近有換過慢跑鞋
那時候我剛買就直接穿去跑了
結果就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腳痛後我有休息兩到三天)
(我覺得應該是鞋子的問題)所以我就換回原本穿習慣的那雙慢跑鞋
剛開始還都沒事可是最近又開始痛
明明鞋子都換了,慢跑前後的暖身也都有10分鐘
但這樣的情況一直出現讓我不得不中斷其他天慢跑的計劃
肯請各位高人相助,給小弟一個答案。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0.8.2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