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般的戀愛》:以喜劇開場的愛情
.
「不知為何,我一直感受到時光的一去不返......」
.
2015 年,小絹(八谷絹)認識了阿麥(山音麥),兩人的想法相近、興趣雷同,在約會幾次後,決定交往。他們談論著彼此的喜好、看相同的漫畫、因為找到好吃的炒麵麵包而感動、為著同一部電影裡的動人情節落淚;小絹和阿麥珍惜著這份得之不易的幸福,阿麥在心中立下誓言,要永遠守護他和小絹的關係,要永遠不變地生活下去...
.
#土井裕泰 導演、#坂元裕二 編劇的《花束般的戀愛》,令我想起《愛在黎明破曉時》系列,戀人們的愛情曲線圖,其實都有點大同小異。愛情正熱絡時,總會在「異」中求「同」:原來你也喜歡這首歌、你的書櫃跟我的好像、「剪刀石頭布的布哪可能包得住石頭,哇,真開心你也在意相同的事情」。愛情熱度逐漸散去時,變成「同」中見「異」:你還想維持學生般的心情多久?為什麼不成熟一點?我們已經好久沒有做愛了,為何你還想要跟我結婚?喜歡的麵包店關門了,心情好糟、關了一家麵包店有什麼大不了,換一家買就是了。
.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
《花束般的戀愛》開場,小絹和阿麥不約而同批評一對年輕戀人用同一副耳機分享音樂,由於混音的關係,左耳跟右耳聽到的歌曲會有落差,「他們一定不是真心喜歡著音樂」兩人下了這番結論。然而,對熱戀的人來說,就算聽的不是完整歌曲也不介意,你與我在一起,就是完整。相反的,失去熱情的戀人們,即便聽著相同曲目,也無法達成心靈的溝通。
.
1995 年的《愛在黎明破曉時》,年輕傑西和席琳因著一對吵架的德國夫婦而相識,他們不懂那對德國夫妻在吵什麼,對年輕的傑西和席琳來說,愛情是刺激、浪漫、冒險的代名詞,距離失落、怨懟和悲傷非常遙遠。2013 年的《愛在午夜希臘時》,中年傑西與席琳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各有犧牲與妥協,他們不再年輕、愛情不再純粹,生活裡的大小事有著小小的埋怨與不滿。十八年的時間,讓傑西和席琳從享受一段戀曲的年輕人,變成用尖銳的話語攻擊彼此的怨偶,一如兩人相識時在火車上遇見的德國夫婦。
.
愛情大約都是如此吧?《花束般的戀愛》用小絹和阿麥常去的餐館,見證他倆的改變:遇到能陪著聽同一首歌的人,或是只想各聽各的歌曲,不再分享感動的人、攜手走在同一條路上看著相同風景的人,或是走上不同岔路,看著不同風景的人、時時刻刻將對方放在心裡的人,或是沒有多餘的空間去思考對方的感受,只想著該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好的人。
.
《花束般的戀愛》片中,阿麥曾向小絹求婚,對阿麥來說,結婚或許能讓兩人關係變得穩定(邁入婚姻或許就有機會長相廝守),對小絹來說,阿麥的求婚像是「降低標準」,為了在一起而委屈求全,真的值得嗎?看著《花束般的戀愛》結局,不免有些感慨與惆悵,卻也明白小絹和阿麥的抉擇沒有誰對誰錯,只有愛情的走向跟兩人一開始預期的模樣不盡相同罷了。
.
小絹在片中多次提及的世界杯足球賽,巴西隊以 1:7 慘敗給德國,世人認定的悲慘結果,巴西隊領隊卻在接受訪問時說:「我們一路走來的風景很美,可惜最後只差了一步」,是啊,結果不如預期當然令人遺憾,然而夥伴們一路上相互扶持,同甘共苦的情誼,卻會永遠留存在每個人的心中。巴西領隊的一番話,像極了阿麥和小絹的關係起落,嗯...像極了愛情(什麼老套結語!!)。
.
《花束般的戀愛》找來 #菅田將暉 和 #有村架純 合作演出,不久前才看過倆人主演的日劇《#喜劇開場》,想想,《花束般的戀愛》和《喜劇開場》的情調有些相似,主角一開始都是充滿熱情與衝勁,追求著自己想望的人生,卻在經歷社會化的挫敗與打擊後,認清了現實,走上了跟最初設想不同的道路。喜歡菅田將暉和有村架純在《花束般的戀愛》的演出,完美演繹了戀人們初識時的興奮與激情,以及熱情消退後漸生的不耐和感傷。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溫《#父親》。
.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喔
.
.
.
片中,安東尼一直懷疑女看護意圖偷走他值錢的手錶,所以老想著要把手錶給藏起來。然而,安東尼或許不是害怕女看護偷走手錶這個「物件」,而是潛意識裡對無力掌控「時間」這件事感到焦慮與無助,不管安東尼多麼地小心翼翼與四處躲藏,老化(生病)的腦袋,依然將他困在時間與記憶共構的巨大迷宮裡。
.
《父親》的好看,在於導演對「無力感」的精準描述。記得自己曾經有過起床時,突然想不起今天是星期幾的茫然感,越是努力想要理出頭緒,越是感到迷惘。試想,當這樣的茫然感充斥在生活裡的每分每秒,該有多恐怖啊!
.
《父親》是恐怖片,它的恐怖不在記憶與時間的錯亂。而是你無力與疾病對抗,只能任憑疾病一點一滴摧毀(剝奪)你對生活的掌控權。一如《父親》封閉的空間設計,用以呼應安東尼現下的處境,他在片中多次看向窗外,其實是對過往自由(廣闊)生活的思念與哀悼。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你自由了...
.
「你偷車為什麼要弄一個假警徽而不是一把槍?」
「因為警徽比槍更可怕。每個黑人都很容易弄到槍,但警徽背後有一整支的軍隊。」
.
六〇年代末,胡佛主導的聯邦調查局(FBI)要消滅有「黑色彌賽亞」之稱的新崛起黑豹黨領袖佛瑞德漢普敦,他們安插偷車賊比爾歐尼爾在佛瑞德身邊,要求比爾監視與回報佛瑞德和黑豹黨的一舉一動,否則就要依偷竊與偽造文書罪逮捕比爾入獄。比爾化身成彌賽亞身邊的猶大,以獲得財富報酬與逃避牢獄之災...
.
「只要有群眾的地方,就有力量!」
.
Shaka King 導演的《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節奏明快,劇情極具煽動力,相當精彩好看。電影讓人想起《黑色黨徒》,差異是《黑色黨徒》是白人與黑人警察臥底於白人三K黨的過程,《猶大與黑色彌賽亞》則是白人主導的聯邦調查局派遣黑人臥底於黑豹黨的故事。《猶大與黑色彌賽亞》也讓我想起《無間道》,關於想要當好人的比爾,礙於現實情況以及內心的膽怯,不斷地違背良心,做出符合自身利益(但未必符合自我理想)的行為。
.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還讓我想起《為愛朗讀》,歷史上的惡人,不該只討論「個人」惡的行為,而要用更宏觀的視角,去追溯(理解)其背後的源頭(成因)。直觀來看,比爾(以及片中多位與聯邦調查局合作的黑人)是本片的猶大,背叛自己的族群以獲取財富與權力。但進一步來看,透過不斷地打壓黑人群體以維繫至高權力的聯邦調查局和美國政府,才是真正的猶大,背叛了美國憲法對於人權的尊重與保護的信條。
.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
.
.
「我也只是歷史鬥爭的一部分...」
.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前半場看得人熱血沸騰,中後段則叫人心情沉重,六〇年代無法化解的種族問題,2021 年的今天,依然是一道解不開的難題。《猶大與黑色彌賽亞》尾聲,佛瑞德等黑豹黨成員慘遭殺害(白人的勝利),FBI 探員羅伊與比爾見面,羅伊給了比爾一間加油站,他跟比爾說:「你自由了。」這是《猶大與黑色彌賽亞》最最諷刺也最最哀傷的台詞。
.
自由原來只是權力者「施捨」的利益。比爾的自由,是不再需要擔任臥底,得以回歸「日常」生活,但他得要一輩子面對自我良心的譴責(無數枉死的同袍),囚禁在甩脫不掉的罪惡感牢籠中,無法從中離開(自由已死)。在一個充滿歧視而公平正義時常失能的社會,自由,只是一種假象,一種想像的美好,未曾真實地存在過。
.
《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的成功,一是敘事快狠準,二是劇本通俗好看,三是本片兩位主要演員的表現出色,飾演佛瑞德的 #Daniel_Kaluuya ,在群眾面前慷慨激昂的演說,魄力十足,震撼人心,面對愛人時又是柔情似水,也能溫暖觀眾心房。 Daniel Kaluuya 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得獎呼聲極高,應該有機會抱獎回家。
.
飾演比爾的 #LaKeith_Stanfield ,精準演繹比爾內心天人交戰的兩難與矛盾情緒,讓這個形同反派的角色,有著說服人心的厚度。 LaKeith Stanfield 同樣獲得奧斯卡男配角提名肯定,等等,男配角?他應該提名男主角吧?明明戲份篇幅夠重,而且表現不遜於本屆奧斯卡幾位男主角提名者哩!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 在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15 年,小絹(八谷絹)認識了阿麥(山音麥),兩人的想法相近、興趣雷同,在約會幾次後,決定交往。他們談論著彼此的喜好、看相同的漫畫、因為找到好吃的炒麵麵包而感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