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怕麻煩別人嗎》
「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這是富蘭克林所說過的話
後來也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
不論是給予幫助或受到幫助的人
都無形中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離🤝
而被請求幫忙的一方
還會有被認同和尊重的感覺
記得大三時
陰錯陽差的把自己朋友推上了系學會會長
身為親信的我當然也擔任了幹部來輔佐會長
(不才小我當總務)
當時會選他為會長
就是看上了他負責的態度
但在他真的當上會長後
才發現這想法扎扎實實的害慘了他
不論會議、活動大小事
他覺得自己可以做的就一個人埋頭苦幹
而他自己則不斷嘆著氣說自己好累
我跟其他系學會同伴
當然不忍看老大自己身陷火海
但時常問需不需要幫忙時
他依舊耍帥著的說不用
於是每當他又想逞強時
我們總是會在他身邊唱著
「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
來幫他加油打氣🙆♂️ (?
我自己的話主要是工作後
經歷了現場經理及專案經理的職務內容
有很大一部份就是要「分配工作」
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
像在設備架設時的現場勘查、管路設計、施工執行、現場監工、缺失改善調整、完工報告等等
到現在專案經理從服務建議書、需求訪談、專案執行、系統建置、客服處理、溝通協調、危機處理、各類簡報報告等等
許多的事情環環相扣
也都不是一個人能處理好的事
所以依據不同項目去麻煩別人、請求協助
讓大家能在自己擅長領域有效率的去執行
不僅能加速事情處理的過程
也加強了團隊間的默契及信任(真官方耶哈哈哈)
雖然最近因為客服比較多
工程師看到我往他位子走
就會把手摀住耳朵
沒事
我照樣會麻煩他 讚👍
以上是以職場例子做說明啦
但可能因在職場上多了點不好拒絕的理由(笑)
在友情、愛情及家人間就會多了更多顧慮的層面
但只要「麻煩」是合理且對方可以幫忙的
試著請求支援也可以是對雙方有好處的喔!
記住
關係是麻煩出來的
我:「欸幫我看一下這個有沒有...」
工程師:「不要」
你們會怕麻煩別人嗎?
又怎麼說出來的呢~
快Tag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的朋友吧🤣
<參考資料>
Naomi I Eisenberger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大學糖 “你為什麼怕麻煩別人?過於獨立可能是一種病”
青檸姑娘的異想 “心理學:不愛麻煩別人,是一種很「危險」的人格”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IG看更多分享~
https://www.instagram.com/ken.psychology/
#富蘭克林效應 #麻煩你 #靠自己 #麻煩 #心太軟 #拒絕 #關係 #說出來 #幫助 #被認同 #肯定 #合作 #信任 #團隊 #團隊合作 #啃心理學54
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 在 轉運達人依玲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依玲語錄548
與人為善、以和為貴、
從善如流、心甘情願
但是,也別委屈自己
從小到大,阿嬤告訴我要當個體貼、懂得為他人著想的人。
這樣的觀念雖然沒有錯,大家也都喜歡和善解人意的人相處。
但是,活到半百,才體會到過度體貼的人,往往忽略自己真實的感受。
外表看起來,很快樂,很體貼。
實際上,內心世界是難過的,是委屈的。忽略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默許他人忽略你的感受。
每時每刻都在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樣的人,心太軟,就像任賢齊唱的歌一樣:「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
這種人,其實活的很累,很累,活的累,是因為,把所有的壓力,統統留給了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去承擔,去扛。
壓抑住自己的情緒與內心世界。
但誰能理解他們,他們的善良和疲憊,有幾個能懂。
所以說,對於在乎我們的人,我們可以義無反顧的去付出,去體諒,去包容。
但對於那些不在乎我們的人,我們要學會拒絕,適當的底線,才不會讓自己痛苦。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有些人,總是為別人著想,卻從來不為自己著想,總是為別人付出,忘記了自己。
但別忘了,你自己也需要呵護,需要疼,需要體諒,需要包容。
願世間所有善良體貼的人,不要委屈自己。惜惜自己
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 在 王建復 Jeff Wang - 瘋建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起唱~❤️
你總是心太軟 心太軟
獨自一個人流淚到天亮
你無怨無悔的愛著那個人
我知道你根本沒那麼堅強
你總是心太軟 心太軟
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
相愛總是簡單 相處太難
不是你的 就別再勉強
夜深了你還不想睡
你還在想著他嗎
你這樣癡情到底累不累
明知他不會回來安慰
只不過想好好愛一個人
可惜他無法給你滿分
多餘的犧牲他不懂心疼
你應該不會只想做個好人
喔 算了吧
就這樣忘了吧
該放就放 再想也沒有用
傻傻等待 他也不會回來
你總該為自己想想未來
#經典歌曲
#好聽
#好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