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小小的成就感,讓人生習慣「勝利」
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一個小挑戰:
壺鈴一萬下Swing計畫。
在研究體能訓練,翻閱資料時,
看到自已非常敬佩的兩位大神Dan John跟Pavel Tsatsouline不約而同提過這個訓練計劃,
也都對計畫的成果抱持正面評價,
(體態更精實、肌肉量增多、瘦體組織增加、
握力進步、核心訓練動作進步、腹肌更明顯、
臀部肌力大幅提升…等)
而且因為幾個月疫情居家期間,
重新燃起對壺鈴訓練的喜愛,
(在自已身上確實看到看到顯著的改變和進步)
所以決定完成這個一萬下盪壺挑戰。
我用32公斤跟24公斤的壺鈴搭配,
做兩天休一天,每天500下,
分成五個循環,每個循環100下再切成四組,
每個組中間搭配一個動作,
然後連續把五個循環做完,
每個循環中間安排30-60秒休息。
我自已平均完成五個循環的時間是29-33分鐘。
(詳細菜單會分享在文章最後)
決定開始這個計畫前,
評估了一下自已的身體狀況,
覺得一天「區區」500下,應該輕鬆愜意,
但是,開始之後,發現自已太低估這個訓練…
前兩個循環(1~6天)
每天500下身體雖有輕微的疲勞感,
心裡的想法:「500下真的還好,可以負擔」,
沒想到,不過從第三個循環(7~9天)開始,
就像溪水無預警暴漲一般,心裡壓力大幅上升,
因為為了在三十天內完成十個循環,
所以不論身心狀況如何,訓練都要進行,
雖然做二休一,
但是前四個訓練日一共2000下累積的疲勞
開始疊加在持續進行的數量上,
做完第三個循環的時候心底浮現了小小的懷疑,
覺得一萬下還很遠,會不會做不完中途放棄…
第四到第七個循環(10~21天),
真的每次都是咬著牙做,
每天要開始之前,會盯著壺鈴發呆5-10分鐘,
「要不要晚一點再做?」
「累累的,要不然今天多休一天?」
「重量要不要換輕一點?」
諸如此類的聲音一直從腦子裡冒出來。
雖然每天乖乖完成進度,
不過對於自已的意志力這麼薄弱有點不敢置信,
剛開始時信誓旦旦滿腔熱血,
但居然在第十天就動搖…
不過最後三個循環(第22~30天)
反而身心感覺都輕鬆了起來,
雖然疲勞累積的程度比前面七個循環更多,
不過因為精神上意識到
挑戰剩下最後30%就能完成,
(也可能是身體適應了這個訓練節奏)
狀態明顯反彈,
反而可以用比之前更短的時間完成每天的份量,
(每天500下加上組間動作,
大概都能在30分鐘內完成)
最後一天甩完的時候,神清氣爽,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挑戰,
完成之後心底仍然浮現濃濃的成就感與滿足,
這個時刻,
其實我發現這個訓練除了有形的成果之外,
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勝利感」,
雖然微小,但不容忽視。
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出現那種希望自已能夠有所突破的時刻,
或是某一天醒來,希望自已可以變得跟昨天不一樣,更強壯、更有智慧、更勇敢、更有信心…等等,但是我們常常也就是想想而已,
我們會為沒有採取行動找到千百種原因解釋,
但透過這次的經驗,我突然想到,
會不會是我們在面對這樣的期待的時候,
往往給自已太大的壓力或是抱著太高的期望?
從一個不愛運動的人,
變成每天不運動身體就感覺不對勁;
從一個把書本當成安眠藥的人,
變成手不釋卷的書痴;
從一個害羞內向的人,
變成表演大師溝通專家;
這些改變對我們大部份的人來說,
都不是短時間能達到的,
會不會其實不是因為我們懶散,
而是其實我們都對自已太嚴厲,
給自已太少的時間去完成太大的轉變,
所以才沒辦法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到我們想要的那個地方?
其實我們不必祈求有瞬間移動的能力,
可以彈指之間從A點飛到B點;
其實我們不必希望自已一覺醒來就變成超人;
其實我們不必苛求自已在很短的時間就要達到心中的理想目標。
改變需要時間,成長需要堆疊,勝利需要累積,
我們是不是能從一些小小的挑戰跟計劃開始,
讓自已一點一點的品嘗勝利的美味,
即使只是小小的一口也好,
然後一次一口,但每次份量多一些,
讓勝利的美好成為生活中的常態,
讓追求勝利(不論大小)成為人生中的習慣,
就像這次的經驗,
其實只是完成了一個小小的挑戰,
雖然途中對自已產生懷疑,
但是在合理範圍內要求自已堅持下去,
然後在完成的時候,
我對自已一樣多了一些認同跟肯定,
然後我可以運用這份勝利感,
去面對下一個目標,
讓成果可以一個疊著一個,
如果一次沒成功,沒關係,
告訴自已,下一個小目標我可以扳回來,
接受自已會有失敗的時候,
不需要否定自已的努力,
就像對待孩子們一樣,
帶著有期許但不揠苗助長的態度餵養自已,
是不是就可以慢慢的看見自已的轉變跟成長?
要求自已要一次瘦15公斤,
或是一公斤一公斤慢慢減;
要求自已可以一擊必殺,
或是一拳一拳打好慢慢進步;
要求自已一個月看完十本書,
或是一次挑一本自已有興趣的慢慢看;
要求自已很快可以舉起自已體重兩倍的槓片,
或是一片一片慢慢加;
一步登天V.S.按部就班,
以自已的經驗,我覺得好好的跨出第一步,
然後鼓勵自已可以一步接著一步堅持下去,
對自已的人生是比較良善,也比較溫暖的要求,
而良善溫暖不代表胸無大志或是放任,
而是選擇用更有感情的方式,
去愛你自已跟提升自已,
也許,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心態,
走得更久,走得更遠的,
甚至走到自已沒有想像能到達的地方。
人生很短,但不代表急躁苛刻會改變結果,
就像我最近聽到一句感覺很深刻的話:
「Slow is smooth, smooth is fast」
我們可以一點一滴的累積成就感,
讓我們的人生習慣「勝利」的滋味。
完整一萬下盪壺訓練的菜單:
選擇適合自已重量的壺鈴
(實際做看看,你會知道哪個重量最適合自己)
一個循環的份量
第一組:10下
組間動作
第二組:15
組間動作
第三組:25下
組間動作
第四組:50下
休息30-60秒,
進行下一循環,共五個循環
組間執行的肌力訓練動作建議:肩推(槓鈴肩推或單手肩推)、雙槓下推、酒杯式深蹲、反手引體向上、前蹲舉、倒立肩推、寬握引體向上等,多數動作建議使用1-2-3的次數。
舉例:10下盪壺,1下肩推,15下盪壺,2下肩推,25下盪壺,3下肩推,50下盪壺,休息30-60秒,開始下一循環
想挑戰的話值得試試看哦!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90的網紅Miya夏米雅【官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瑜得水-寫真文集」→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zzVVjQ 「四核心瑜珈-工具書」→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E2eDEa 什麼是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 說到核心,大家一定立刻想到的只有腹部核心而已 是的,腹部核心十分重要 但是身體需要加強...
「手倒立肌肉」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Miya夏米雅【官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workout_ku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Re: [問題] 倒立動作的入門種類- 看板yog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瑜珈之王!手倒立教學|Scottie老師|YogaAsia 亞洲瑜伽 的評價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EP.2【倒立新手必練】5個誰都能做的肩臂核心訓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繼後彎練習之後,一直努力的,就是手倒立的穩定。 曾經為了 ... 的評價
- 關於手倒立肌肉 在 Jun 瑜伽仁- 【手倒立到底要不要聳肩?】 今天跟教練上手 ... 的評價
手倒立肌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健身的習慣
其實我常常被問
一週上健身房幾次?
答案是… 零!
我練得東西比較偏向徒手健身
利用自身的體重與地心引力的結合
你大概可以想像
瑜珈+體操跟Breaking
基本上我很注重柔軟度 爆發力
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
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
我喜歡空翻 喜歡倒立
喜歡攀岩 喜歡跑酷
所以我才選擇現在的訓練模式!
目標只有一個!
隨心所欲的駕馭自己的身體!
重點是要舒服!
希望哪天可以吧所有的疼痛都鍊掉
筋夠軟 肌肉夠強能夠支撐我的興趣就夠了
以上 報告完畢!
你們一週上健身房幾次?
健身的目的又是什麼?
手倒立肌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解剖學書單 2021更新版】
之前有很多朋友在問解剖學相關的書單,整理了一下發現也不少。
大概分了四大類如下,我個人覺得看久了就都差不多,但一開始選擇的重點就是先翻一下,看看書的內容,排版,甚至圖看起來舒不舒服,確定是自己喜歡的而且也看的懂再入手。
如果是瑜伽老師,選擇一本跟瑜伽有關的是好的開始,再來如果要鑽研更深的解剖學,像是第二類的書,肌動學,生物力學等等的知識就要慢慢建立起來,接著再進入到筋膜可能會比較好消化(看得懂中文跟了解意思,到真的應用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對其他的運動領域有興趣,也是可以同時看看不同的書(像第四類),也會有所收穫。
最後這些都還是像工具書,我也沒有全部看完,通常是翻特別有興趣的對一下答案,特別是瑜伽解剖學,其實每個作者的觀點不會完全一致,如果初學者一次看太多,大概也會被自己搞得很亂(不過不要說看書,練習也是XD),所以我最常回看的還是基礎知識,肌動學,生物力學加筋膜,有了中心思想再去看其他的就比較能夠通透。
當然,如果看書還是看不懂,去上課也是一個很快的方法,畢竟有人帶跟順邏輯後,建立了看書的能力,自己再看就會比較好上手摟。
#瑜伽解剖學
瑜伽3D解剖書:24組關鍵肌肉群+46式正宗瑜伽體位
瑜伽最適體位3D解剖書:5個步驟,量身定做最適合你的瑜伽體位
瑜伽墊上解剖書:流瑜伽和站姿體位解剖書
身體後彎與扭轉瑜伽:保護脊椎、淨化臟腑、深化冥想的精準瑜伽解剖書
身體前彎及髖關節伸展瑜伽:矯正骨盆、強化肌群、遠離疼痛的身體解剖書
上肢平衡與倒立瑜伽:激發腦內啡、活化心肺、調節神經系統的精準瑜伽解剖書
--以上也許比較難買到了--
瑜伽解剖書-解開瑜伽與人體的奧秘
療癒瑜伽解剖書
Anatomy of Hatha Yoga
Functional Anatomy of Yoga (雖然是英文的,但個人內容大推)
#通用解剖學
人體運動解剖全書
人體解剖全書
基礎肌動學 (經典必看)
肌肉骨骼系統肌動學 (要深入了解最好這本也一起看,但比較難)
骨骼肌肉系統基礎生物力學
骨關節解剖全書 上肢/下肢/脊柱 (新出的,也滿推的)
#筋膜
解剖列車 (聖經等級,但一開始看不懂可以先看底下簡單版的)
筋膜運動學
肌筋膜健身全書
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
筋膜線-身體地圖
#其他
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 (大推,有很多好觀念)
運動傷害完全復健指南 (大推,內容含金量超高)
運動生理學
皮拉提斯解剖學
靈活如豹 (單純瑜伽練習者也可以了解不同領域的知識)
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 (同上)
靈活如豹 讀書會整理 from 好朋友工坊
https://www.facebook.com/gfdstudio/posts/3650465691698265
當然還有很多好書,礙於篇幅跟主題無法完全都列上。
#anatomy #kinesiology
#kensyoga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手倒立肌肉 在 Miya夏米雅【官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瑜得水-寫真文集」→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zzVVjQ
「四核心瑜珈-工具書」→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E2eDEa
什麼是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
說到核心,大家一定立刻想到的只有腹部核心而已
是的,腹部核心十分重要
但是身體需要加強的,不僅僅只有腹部核心而已
在Miya的「四核心瑜伽」工具書中
腹部核心只是 #肌力核心 中的一個部分而已
光是肌力核心的訓練,除了腹部訓練之外,就還包含了:
腿部、肩膀、手臂、胸部、臀部以及背部
光訓練 #肌力核心,也是不夠的
常常有健身教練會來讓我的伸展課
每次我請肌肉大塊、超級帥氣的健身教練雙臂伸直去天空
試著把手肘送到耳朵後方,或者伸展髖關節
大家的表情都會五味雜陳、充滿各種情緒
所以說,光是狂練肌肉,欠缺了活動度,這是不夠的
「4 Core Yoga」的第二大核心訓練就是
#伸展核心,這和我們身體的的活動度息息相關
當肌肉做了收縮的訓練,你需要讓它伸展開來,恢復本該有的彈性與活動度
#伸展核心,在「四核心瑜伽」訓練中,分為:
肩頸手臂、後彎、前彎、扭轉、側伸展、髖關節與下肢
當然,很多柔軟度比較好的女生,則是剛好相反:
熱愛伸展而排斥肌力訓練,因為覺得很辛苦
但一定要知道,身體是需要平衡的
沒有控制力的身體,柔軟度再好也是軟趴趴的
甚至更加容易受傷
第三大核心:非常重要的 #平衡核心
在「四核心瑜伽」訓練中,分為:
單腳平衡訓練和手平衡訓練
平衡核心的訓練可以強化我們身體的平衡感、協調性和穩定度,都是全身性的動作。都需要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啟動、配合穩定的呼吸,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投入,找到凝視點,十分專注,才有辦法穩定的完成動作。所以對專注力,也會有非常好的訓練。
最後,第四大核心,是 : #心肺核心
在這些年的教學當中,我發現一件事情,學員當中似乎有著兩大極端(當然也不是100%)
很多熱愛瑜伽的學員,很討厭心肺、排斥跑步
而很多熱愛跳舞、喜歡有氧的學員,討厭伸展、排斥重訓
而熱衷重訓、喜歡雕塑肌肉線條的學員,則是硬邦邦、排斥伸展
我曾遇到,可以手倒立,用手掌走路的人,被揪去參加一場路跑,跑15分鐘臉色發白
也曾遇到,籃球隊員,和緩伸展課哀哀大叫
這些,都是不全面、不平衡的身體狀態
心肺核心的訓練,對於瑜伽練習者來說,十分重要
從最最基礎的,呼吸模式的訓練
到真的跑起來跳起來的心肺訓練
都會讓你的身體、瑜伽練習獲得更好的狀態
以上,就是Miya獨創的4 Core Yoga四核心瑜伽的訓練
訓練的內容包涵:
瑜伽、皮拉提斯、重訓徒手動作
全面強化身體的四大核心機能,包含:
肌力核心、伸展核心、平衡核心、心肺核心
缺一不可,才會是健康、全面、平衡的身體
#練習是可以很有效率、很全面的
就像這支 健康2.0里的動作,簡單基礎,但很有效
今天的文比較長,但這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概念
在課堂上,我常常反覆跟大家分享、強調這些觀念
但在YT,這是第一次分享
謝謝大家看到這裡
更多細節內容,可以參考Miya的工具書: 「四核心瑜伽」
Miya的YouTube在這裡→ https://reurl.cc/dG7Elq(請訂閱並開啟🔔觀看影片更加方便)
Miya的IG在這裡→ https://pse.is/QRF26(欣賞照片更加方便)
合作洽詢→ miya4coreyoga@gmail.com
手倒立肌肉 在 workout_ku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倒立俯臥撐的差異性
母畫面:前鋸肌從離心至向心保持肩胛前引的張力。
子畫面:前三角從離心至向心都為主要肌群,前鋸肌在向心時才有少量參與,因為肘屈角度小肱三頭參與度也高。
練俄挺的人常常在講的前鋸肌,影片所呈現的就是在講述,前鋸肌發力與前三角發力的差異性。
母畫面呈現的就是前鋸肌發力為主的倒立俯臥撐,我自己感覺推一下大概可以抵3下正手倒立肩推,因為大家常常看我一口氣可以推10幾下那種的倒立俯臥撐,是比較偏向正握的槓鈴肩推感覺,因為雙臂幾乎在額狀面運作,能夠參與的肌群較多,個人感覺因為肱骨外展+一點點內旋,所以中三角的參與也較多,力矩也比較接近垂直,還帶有些許胸腰椎的前凸以及骨盆前傾所以也可以讓更多上胸參與其中,操作所以會比較簡單,這種類型的倒立俯臥撐從正背面錄製起來就會比較有肌肉發力的張力,也會讓看得人覺得哇靠倒立在做肩推很屌的感覺,但是從側面看就好看起來比較醜一點。
而這種保持肩胛前引加上骨盆後傾的倒立俯臥撐就會困難許多,因為肱骨幾乎在矢狀面上運作+一些些外旋,所以中三角幾乎很難參與,再加上只要肩胛前引上胸肌的參與也少很多很多,而且在離心到底的階段還會因為肘屈角度變大增加力矩,所以整體難度變高,這種類型倒立俯臥撐從正背面看比較會讓人覺得很沒難度,但是如果從側面看這種倒立俯臥撐就可以發現他的動作美感以及視覺效果!有在練的人也會知道這種推法的難處。
小結:
動作上沒有對錯
我想拼次數時就用正手推,想練動作美感以及加強俄挺時就用前鋸發力為主的推法。
個人心得:練習這種倒立俯臥撐對於併腿俄挺的核心控制以及操作併腿俄挺時的軀幹骨盆位置絕對會有有大大的提升幫助!
街頭健身&徒手訓練:線上課程招生ing
如果覺得影片對你有幫助請幫我+分享
謝謝大家🙏
#倒立
#俯臥撐
#伏地挺身
#倒立俯臥撐
#倒立伏地挺身
#俄挺
#分腿俄挺
#前鋸肌
#三角肌
#前三角
#骨盆前傾
#骨盆後傾
#街頭健身
#競技體操
#體操
#雙槓
#bboy
#街舞
#瑜伽
#火箭瑜伽
#上水平
#handstand
#handstandpushup
#hspu
#calistenics
#bardancer
#槓上舞者
#小郭
#健身教練
#科學街健
手倒立肌肉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BD怪獸Podcast #何立安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本集節目由【好菌家|晚安益生菌】贊助播出👍
📍傳送門:https://lihi1.com/f9yBL
📍折扣碼:【CHIOUGRR】優惠折抵150元,還有多件任意配折扣優惠~❤️
首購無感退費!SGS食品安全檢驗合格~~
【多種好菌+色胺酸+GABA+芝麻素+玄米萃取物+維生素E】
GABA (γ氨基丁酸 Gamma - Aminobutyric Acid) 是天然存在人體裡的一種胺基酸,能幫助入睡。
國內首支助眠益生菌,幫助入睡,讚的!👍
【各位健友們,你有睡好嗎?】『吃飽,睡好,多喝水』睡眠非常重要~
本集SBD怪獸Podcast,要來聊聊居家健身的12個方針。不能疫情三級,身材也三級警報。睡得好才能事半功倍,訓練效果更需要睡眠來收割。😎
使用折扣碼【CHIOUGRR】購買晚安益生菌,折價NT150元,首購第⼀袋還可無感退費。睡前1~2小時食用一包,持續使用效果讚!請多多支持我們的乾爹!讓我們一起給他買~下~去~~~❤️
#42 沒有大重量訓練怎麼辦?居家健身的12個方針|Part 1.【SBD怪獸Podcast】
➤ SBD台灣大力士比賽第零屆(試辦賽)延期?
➤ 健身房停業,全國停業狀況T_T.....
➤ 重量訓練時的呼吸喘氣,揮汗狀況是疫情破口?
➤ 心肺訓練/有氧訓練,與大重量訓練的差異,戴口罩也可以練?
➤ Mike Boyle在美國麻州,健身業復甦復業的評估狀況?防疫破口?
➤ 飛輪腳踏車/風扇腳踏車 - 居家推薦。
➤ 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居家推薦。
➤ 肢體接觸?護槓不護人?保護槓。
➤ 建立高功能的心智,是為了面對不可測的世界與未來。
➤ 準備好?是不是不存在的?運動員從來沒有準備好的一天。
➤ 何博士當兵,準備英文單字,永遠有東西可以練。
➤ 啞鈴,壺鈴,彈力繩,居家阻力需求。
➤ 沒有Home Gym怎麼辦?沒有大重量怎麼辦?
➤ 最大肌力水準,約有一個月左右的保鮮期。
1.【找出你的弱點,鍛鍊你的弱點】肌力的弱點
➤ 大重量訓練,你的PR都受限於你最弱的局部,而不是你的整體。
➤ 硬舉動作限制舉例,不同階段限制,不同部分的弱點。
➤ 做輔助訓練來強化局部弱點,專找弱點來練。
➤ 提高核心穩定訓練:壺鈴單側(外側)擺盪/核心抗動訓練 (類單邊負重行走)。
➤ 局部強化,可以用肌肉生長的方法來練 (多組數/高反覆)|力竭 or 不力竭。
➤ 核心訓練:腹肌滾輪|抹布。
➤ 大量的補強弱點,可以用高反覆/高總量的訓練。
➤ 沒有大重量,其實你還有很多很多可以練!~
➤ 跳繩推薦,彈力繩推薦。
➤ 光是這點就可以練三個月了.......
2.【動作控制:Motor Control】控制力的弱點
➤ 沒有人的動作控制是完美的,好還可以更好~
➤ 動作控制考慮『控制力』,並不特別針對高阻力,大部分是徒手訓練。
➤ 側蹲:很多人側蹲不過水平線 (低不下去)
➤ 後腳抬高蹲:很多人蹲不過水平線 (低不下去)
➤ 很多人手高舉過頭,無法超過耳後。
➤ 很多人不會爬行動作 (蜥蜴爬行)。
➤ 動作控制兩大條件:活動度 & 穩定性,兩者交互影響。
➤ 關節活動度:用進廢退,Use It or Lose It.
➤ 跨步蹲,深度不足?
自我檢查:
能不能做一個完美的跨步蹲?夠深夠長,大腿壓過水平線。
能不能完成夠穩定的側蹲?
能不能做行程夠深夠長的伏地挺身?
能不能輕易的手臂抬高超過耳後?
能不能膝蓋打直抬高,是否高舉過腰?
➤ 大重量不能忽略活動度。
➤ 追求大重量,是為了能回饋給身體運動能力,不應丟失其他東西。
➤ 動作控制力越好,降低運動傷害風險。
➤ 動作控制熱身操推薦:
連續前跨步蹲,側跨步蹲,來回側蹲(水平移動),夠深的伏地挺身,倒立訓練。
P.S. SBD大甲媽祖遶境紀錄片|邱個約個 ft.李沛旭 🔥
上集:https://youtu.be/hQc91a-b6GU
下集:https://youtu.be/39Xlz7cJv_o
#好菌家 #晚安益生菌
#邱個 #何立安 #何博士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手倒立肌肉 在 瑜珈之王!手倒立教學|Scottie老師|YogaAsia 亞洲瑜伽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由Scottie老師跟大家分享,如何進入 手倒立 以及進入前的訓練唷! ... 0:42 倒立外觀及位置說明1:00 啟動 肌肉 的方式3:00 肩膀用力的方式5:00 臀部 ... ... <看更多>
手倒立肌肉 在 EP.2【倒立新手必練】5個誰都能做的肩臂核心訓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倒立#教學#handstand 這部 手倒立 教學影片是針對完全沒有任何相關倒立經驗的⭐超級初學者⭐而製作的,都可以參考這部影片,一個人在家裡找到一面牆就 ... ... <看更多>
手倒立肌肉 在 Re: [問題] 倒立動作的入門種類- 看板yog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ipapa ()》之銘言:
: 小弟自宅健身員,最近想練倒立
: 最最簡單的應該是肩倒立吧?
: 小學就玩過,重拾這個動作也一下就上手
: 感覺和倒立搭不上邊,只是一個把腳和背翹起來的動作罷了
: 然後是頭倒立或三點倒立
: 這兩種難度對我來說幾無分別,因為從下犬式根本就無法進到倒立姿式
: 不知道是身體不夠軟還是怎樣...
: 卡在2,進不了3
:
: 再是烏鴉式
: 這個倒還有練頭,運氣好能撐個4、5秒,就是姿勢不怎麼標準漂亮
: 所以,倒立動作的難易度劃分應該是這樣
: 肩倒立 ----> 烏鴉式 ----> 頭or三點倒立 ----> 肘倒立 ----> 手倒立
: 因此想請教一下
: 在頭倒立與肩倒立中間,還有沒有什麼動作比較適合我這種渣手練習的
我之前在練習烏鴉式及手倒立時曾經傷到手腕
這兩個動作都需要用手腕撐起全身的重量
把烏鴉式放在練習初階其實有點危險
就算放在後面如果練習進度太快還是有點危險
我之前的練習過程大致如下
頭倒立(靠牆)-->頭倒立(離牆)-->三點倒立-->烏鴉式-->手倒立
從開始練習頭倒立到烏鴉式大約一個月
練到烏鴉式後開始輕微手腕痛但還在能忍受的程度
可是練習手倒立後手腕疼痛越來越嚴重而且肩膀也怪怪的
雖然手臂肌肉撐得住自身體重但手腕和肩膀關節受不了
停止練習手倒立大約兩三個月才恢復
恢復後我改成比較溫和的練習方式
用手肘倒立練平衡與用肩膀往上推的感覺
派克肩推鍛鍊肌力與關節
https://youtu.be/1Jjjyp4uhks?t=57
(youtube上的派克肩推影片)
與用雙手負擔全身體重還需要維持平衡的烏鴉式或手倒立相比
派克只需要推起上半身的體重算是相對溫和的鍛鍊方式
練習時30-40下一組做3-4組
大約練習到覺得派克肩推簡單後
我用彈力繩扣在門擋和腰帶上減輕自身體重靠著門做倒立伏地挺身
先是用粗的彈力繩減輕約20公斤的體重做倒立伏地挺身
習慣後換成細的彈力繩減輕10公斤左右的體重
然後不用彈力繩靠牆倒立伏地挺身
這樣漸進地練手腕和肩膀雖然很練習後很痠但沒有受傷
倘若現在砍掉重練由入門練起
我的練法可能如下
海豚式與派克肩推-->頭倒立-->肘倒立-->彈力帶輔助倒立肩推-->無彈力帶靠牆倒立肩推
-->自由手倒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2.27.239 (澳大利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yoga/M.1634265984.A.595.html
※ 編輯: narwhale (115.42.27.239 澳大利亞), 10/15/2021 10:50:46
※ 編輯: narwhale (115.42.27.239 澳大利亞), 10/15/2021 11:04:28
能夠一開始就不靠牆練真的很厲害
我開始練習頭倒立時曾試著不靠牆但都一直摔
能穩定的練習是進入倒立後背靠牆然後輕踢牆讓腳短暫懸空
手肘用力腳就往後方倒,腹部用力則是把腳往前方移
練習手肘和腹部對抗保持平衡
逐漸習慣那種施力方向彼此對抗平衡前後才不靠牆
頭倒立能不靠牆維持兩分鐘後才開始練習烏鴉式和手倒立
但練一陣子後手腕和肩膀就受不了
那時注意到我的力氣不夠
我只能撐直手臂再翻身手倒立
這部分和核心或平衡的關係不大,主要是手臂和肩膀的力氣不夠
如果在手倒立的狀況下彎曲手臂讓頭落地
我沒有力氣再撐直手臂把頭抬離地面,就算靠牆還是不行
所以當時的肌肉力氣不夠用向心收縮推起自身體重
雖然伸直手臂的等張收縮能撐住,但太勉強了
我的體重約65公斤
而我測試的結果是我的倒立肩推只能推起約40公斤的體重
測試方式是把健身房裡面的滑輪下拉機器掛勾身上測試不同重量
(用滑輪機的鉛塊減輕體重)
當時減少25公斤左右才能伏地挺身
所以65公斤的原體重是我當時能硬撐的重量,但直接用這個重量練習會受傷
40公斤大約是我能應付自如的範圍
我得用輕重量練習讓手腕、手臂和肩膀適應
等身體變壯後再逐漸增加重量
後來覺得彈力繩比滑輪機更好用
因為滑輪機能輔助的力量是固定的
但彈力繩的隨著拉長和放鬆而變動的
彈力繩輔助的力道在頭落地時最大(繩子拉到最長),手臂撐直時較少
剛好符合我的需求
我用彈力繩輔助練習了兩個月左右才能不用彈力繩推起自身體重
※ 編輯: narwhale (115.42.27.239 澳大利亞), 10/19/2021 08:40: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