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3] 細說分鏡 Vol.10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37
🖍「對焦呢? 放在哪裡才是對的?
🖍上次是對左邊,這次換右邊好了
對於「構圖」,我的想法也許跟大多數的人並不相同,一般人對於構圖的想法,就是想辦法讓照片變的好看,更具故事性的價值,所以會去學習、參考許多構圖的規則,確實照著一些構圖的建議,可以讓你的照片更加的出色,追求好的構圖,可說是每一張照片最重要的重點之一。
🟥構圖的過程
當然,我也覺得構圖確實是有這個重要性,「為了讓照片更好看」以及「追求照片背後的故事」,雖然我認為構圖還有更多的意義,但這裡,我們先就這二點就分享一個想法 – 該如何進行「構圖」
相信有些人認為,構圖就是拿起相機,透過觀景窗,搭配著鏡頭,透過構圖等相關原則,找尋最好的畫面組成、結構,並且操作曝光最後按下快門來完成。
而我認為,早在拿起相機拍照之前,當你一邊在走路的同時,心中就已經在觀察適合的角度,或是引起興趣的「點」,此時我在心中已經進行「構圖」的念頭,決定了點,當然拿起相機,調整鏡頭焦距,在有限的視角下做取捨,最後完成曝光選擇,按下快門。
🟥構圖的元素
很多人在討論構圖的原素,比如說「光線、色彩、對比、明暗、質感、方向性、互補色…」等等,這些都是填滿一張照片所需要的「元素」之一,解構一張照片的結果,最後讓讀者了解原來這一張照片是如此完成。
我覺得這過程,跟料理食譜節目一樣,先是告訴你一道菜完成後風味,再逐漸帶出每一樣所需的食材,一個個擺攤在桌面上,接著就是料理的過程,包含「先後順序、比例多少、組合味覺平衡」等等,再重複一下完成後的作品分鏡,看完節目的觀眾就知道 – 哦,原來這道菜是這樣子完成的。
🟥照片故事的故事
我曾看過不少人分享一張照片如何完成,背後的故事與方法等等,大多都不是專業的分享,聽到的多是「事件的描述」「背後的感想」,而不是「構圖的方法」,少數聽見真的專業的分享,會清楚說明一張照片背後許多看不到的故事,反而這才是佔了最大部分,至於拍照等過程,倒是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如果是我來分享一張照片,我會怎麼分享? 大多情況下,我會先說說「照片故事的故事」,也就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分享完後再來來談談「照片的故事」,這兩個是不一樣的事情,而這裡指的「照片故事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聽起來有點繞口令的感覺,但卻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情。
🟥動機與歷程
用一句話解釋,其實就是「動機與歷程」。
不知從何開始,我開始關心、好奇的不是「照片本身故事」,而是「為何要拍這張照片的動機」,照片的故事精采,並不會吸引所有人想去拍攝,而被故事所吸引前往拍攝的人們,他們的動機我覺得更有趣,而這個「動機」一定與照片故事有所互應,也就是「動機 &故事」交界處,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動機講完了,接著就是「歷程」,這就有點像是遊記一樣,比如說你是如何走到這一步,從相機器材的準備、行程的規畫、中途的經過與體驗,如同遊記般書寫表達一段體驗,有的十分精彩、高潮起伏,有的則是平鋪直敘無法引人投入,即使是同一群人,同一時間踏著相同的路徑,依每個人的身形、體力條件不同,同樣的一段路,體會也截然不同,這段的「歷程」就會成為每個人心中各自的體驗。
一個故事本身就存在在那裡,每個人接受後解讀不同,因此才能吸引不同人前往故事的本身,即使相同一群人,同時地前往拍攝,對故事動機也許接近,但絕不完全相同,在途中歷程,每個人的體會也因個人差別,心中產生的歷程也更加多元。
我覺得「動機與歷程」與「照片的故事」是有很大的交集,交集中產生了共鳴,這個共嗚會進一步的影響你是如何「構圖」,也就是成就一張「照片故事的故事」。
🟥動機、歷程與照片故事
最後抵達了故事的核心,也就是旅途的終點,感受到在當下的五感剌激,再加上先前對故事的「解讀動機不同」以及「相異歷程感受」,使得拿起相機構圖,就成為每個人對故事的 “各別詮釋”,就算是相同的構圖,近似的曝光,每張照片給自己的價值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
「相同的故事,不同的詮釋」,我想這就是我好奇的地方,比起照片本身背後的故事,我更在意的就是這個,若能傳神的結合「動機、歷程、照片故事三者的溶合」,那真的是很精彩的故事,讓眾多近似構圖的照片,透過傳神的表達,使得「就那一張照片」擁有獨一無二的光環與特質。
🟥再加入「對焦」
簡單、直白的說,對焦就是讓相機瞄準物體,得以清楚的「過程」,我認為對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更是「取捨的過程」,為何對在這裡而不是那裡,你總有個說法,無論是就「景深的計算原則」還是「故事的主角」角度切入,不管是選擇那一個,你總有個思考的過程,這就是我常對學生說的「對焦,是一個過程」。
喜歡吃飯還是麵,咖啡是冰的還是熱的,我們會說是看心情、看胃口,這就是選擇的過程,由於是主觀的喜好,我們不會用「好決定、壞決定」,對焦的取捨當然也是個決定,同時了解「對焦的過程」沒有對錯,但有道理,背後的道理,就是你按下快門前面所有的「動機、歷程、照片故事」總總的溶合下,最後的精華一刻,直到快門按下響起了快門聲,深深的吐出一口氣,呼吸的節奏因而緩慢下來。
這決定看似非常的複雜,事實上卻也是非常的單純,拍照,不只是按下快門的動作,也不只是拿出相機準備的流程,而是自一開始的起心動念的動機開始,中間經過的歷程,以及對照片背後故事的差異解讀吸引,你就已經開始在「構圖」,當到了開始操作相機的動作,取景、決定曝光變數,最後對焦,為你心中的故事選定主角,為這一連串的複雜過程,畫下句點。
任何一張照片背後故事,有好人壞人、好事壞事,究終從「主角」開始,故事因而展開,而「對焦」就是當你準備好一切後,告訴自己,以及將來觀看照片的人們 – 所有的故事都從這裡開始 – 照片的主角,故事最後也將從這裡結束。
從這樣子解度解讀「對焦」,你將發現你過去認識相機操作的「對焦」竟然如此的重要,當你有如此的體悟,「對焦」這過程,將成為所有事件一開始追求的重點,到了按下快門前一刻,你還會猶豫不決嗎?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神力女超人1984》評價非常兩極,有些人說很感動,但是有些人說過度說教,所以,到底該如何評斷這部電影。 其實這是一個有關於「說故事」的故事,快來看看WW84如何湊巧地成為2020最需要的電影吧! 團購企業家486先生當年以寫部落格起家,透過實際的使用、評測及分享,累積了大量的粉絲。從早期的開團銷...
故事的故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快問,慢答;創作,教學|說故事的故事
編者按:創作由自己出發;教授創作卻是從他人出發。兩種不同的視覺,是否可以連結?
兩年前,導演麥曦茵開始在本地不同院校任教劇本和故事創作。編劇班上與學生的問與答;學期中間彼此往復的討論,除了創作方法,還有很多價值觀和心情上的交換。
每一次對學生的分享或鼓勵,都帶出不同的ways of seeing;每一次去解說如何說故事,當中已有著一個又一個故事......
-----------------------------------
「在這個嘲笑夢想、鄙視熱血的時代,我們應該堅持還是妥協?
創作是一場實驗,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做至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成功;過程中甚至會有人叫我們放棄(當中也包括我們自己);但堅持下去吧,因為你知道,放棄,才是最大代價。」
常說堅持,可能先要理解「堅持」和「放棄」的意思,要知道字面的意思,和套用在實際情況,意義也會有所不同。
堅持不是愚忠,不是固執,不是任性或自我中心;
轉換題目,並不是放棄,不需要停在自責的情緒,可以承諾以同樣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新的題目,堅持寫出自己相信的作品。
課堂上的知識,如果只是閱讀,缺乏分析和研究,缺乏對實例的比較,缺乏對生活和人性的理解,一切理論都是徒然,是沒法應用在寫作當中的。但同時,當知道了基礎,在面對創作時,這些知識和定義能協助我們了解自己想寫作的東西,到底需要以一個怎樣的模式呈現,應用哪些要訣,更為有效。
問:「擔心出來跟付出不成正比,甚至反比⋯⋯」
「目前正在寫的故事感覺很複雜,因為Research範圍很大,所以工作量大增,正在想要不要轉寫一個篇幅較完整、自己一直有在寫的故事。」
答:創作的好壞沒有一個準確的單位去計算和衡量,的確投放多少時間和作品本身的優劣並不一定成正比;但「害怕付出」「害怕不似預期」是兩回事,人可以一邊付出,一邊擔心不似預期,懷著恐懼前進,但一旦不付出就此打住,就連期盼的基礎,也失去了。
不要太憂慮,我們的人生不會只寫一個故事 (如果還會繼續寫);
在沒有任何商業考量綑綁時,先寫自己相信的東西吧(然後我們再討論如何令別人都相信)。
Btw, 我很喜歡的一個漫畫中,有一句話:「人是無法在幻想自己失敗時,獲得成功的。」很久前,岑珈其 @kakisham 曾經需要進行一個難度頗高的試鏡,在第二次試鏡的路上,他突然動搖,說他覺得自己不會被選擇;於是去試鏡前,我跟他這麼說了:「多想想成功的話會發生什麼吧,失敗的生活不需要想像,我們看看現在的自己,也知道是怎麼樣了;如果失敗了最多打回原形,但想著失敗的話就只會失敗啊。」後來接連奮戰至最後一回的 Casting,他試鏡成功了,箇中的原因,當然是他的努力準備,可喜可賀。
-----------------------------------
以上,是兩年前在課堂期間與同學們的電郵交流,因為在課上提問時大家都不容易坦白說出為什麼糾結,我們開設了匿名問答信箱。偶然地, @beinghongkong 的編輯給了這個契機(謝謝🙌🏼),將這些零散的QA、話語和段落編輯刊登。
教學的起點是,偶然洪榮杰導演「召喚」我去代一個學期的課(Thanks @kithung),然後就一直繼續,「隨波逐流」是貶義詞,但最近才發現我個人的人生,有大部分時間都是隨著別人牽引,怎麼來就怎麼去。
Just go with the flow
小野先生 @siuyea_lo 在我隨意拋出:Go with the flow 後,加了一個美麗的詞:「乘風破浪」。
無論面對什麼境遇,在捲進或自製風暴弄得焦頭爛額的時候,要學會,坐在風眼中吃花生。
(下回待續)
故事的故事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京奧運會上,無論輸贏,每位運動員表現出來的堅毅精神,為近日每天都在下大雨的香港補充不少正能量。要為理想堅持,從來都不是一條平坦的路。
剛剛完成全新MV《無可救藥的浪漫》(主唱張進翹 Manson 張進翹)的導演麥曦茵 Heiward Mak 麥曦茵,兩年前開始在本地不同院校任教劇本和故事創作。身為創作人,可以由自己出發; 但換了一種身份去「教授創作」,面對著懷抱滿胸創作熱情但對前路充滿不肯定的年輕學生,應該怎樣導引他們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堅守?
曾在 2007年時僅以23歲的年紀便編導首部長片《烈日當空》,並入圍電影金像獎最佳新導演,後來又以《志明與春嬌》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由曾經是別人的學生,由創作到傳授創作,麥曦茵很珍惜與學生相處的日子,編劇班上與學生的問與答;學期中間彼此往復的討論,除了創作方法,還有很多價值觀和心情上的交換。每一次對學生的分享或鼓勵,都帶出不同的ways of seeing;每一次去解說如何說故事,當中已有著一個又一個故事......
夏季號《就係香港》,將教育當作一場人生修煉的麥導撰文分享了她在學期結束時,對於「教育工作」的種種思考。
「創作是 Self Discovery,也是 Self Recovery的過程;
是其中一個正視滿目瘡痍的自己、尋求療癒修復的機會;
也是與世界接軌的方法,也是與人溝通共鳴的方法。」
(圖: Rain Yip @rain126_ )
歡迎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products/%E5%B0%B1%E4%BF%82%E9%A6%99%E6%B8%AF%E3%80%8C2021%E5%B9%B4%E5%A4%8F%E3%80%8D
#2021就係香港夏季號 #Refraction說故事的故事
故事的故事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神力女超人1984》評價非常兩極,有些人說很感動,但是有些人說過度說教,所以,到底該如何評斷這部電影。 其實這是一個有關於「說故事」的故事,快來看看WW84如何湊巧地成為2020最需要的電影吧!
團購企業家486先生當年以寫部落格起家,透過實際的使用、評測及分享,累積了大量的粉絲。從早期的開團銷售模式,成功轉型為電子商務平台。如今,486團購為台灣家電類網購平台領導品牌。
點進下面連結,陪我拜訪大哥吧!
「486先生」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K486/
「486好物與開箱」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R486Community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故事的故事 在 die die toward mone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该剧讲述了男主角保护女主角等人和深入古墓拿药帮助朋友的故事的故事。
希望您喜歡這個視頻!謝謝你的觀看!
訂閱頻道觀看更多精彩有趣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on1-DeuMiho4yHjSCFWKA
*请不要忘记赞,评论和分享我的视频。
*请不要忘记订阅我的频道。?
#神速完劇
#呆呆向钱冲
#diedietowardmoney
几分钟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77i66Hq_eY&list=PLch2Hh0hxUI4_KfigsMX0vWleazGvvT90
Syok waya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tfcWZfG4Nc&list=PLch2Hh0hxUI5kPhpAIpwx9WvwWQdhJYuL
华语影评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TUkRmCz_-g&list=PLch2Hh0hxUI7J7b_m7Bfj7evD7ObrSQZT
粤语影评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O_aZU25aR0&list=PLch2Hh0hxUI62hTQPHzZ8vVnJGX5zcjN4
呆头呆脑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J-WBDGbO2I&list=PLch2Hh0hxUI7lG5HV7ODmD9oS7Ce0G-Ni
呆动人生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UJwTrzEgc&list=PLch2Hh0hxUI6Hxv06tItVbsYTFlWUyoTh
神速完剧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bcpzMTqAQU&list=PLch2Hh0hxUI5TRX7NrBIp1KZ9d3EJYHo_
Fast Mov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g1r-a3j1c&list=PLch2Hh0hxUI7JGTSQ4WMSSvDA1uM3tvPa
故事的故事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麻豆碗粿的百年老店,推出新產品,第二代把碗粿作成了粥。而這一碗粥,是為了紀念癌症離世的哥哥。那個時候,哥哥做化療,吞嚥困難,完全吃不進食物,身體越來越消瘦,做妹妹的就把家裡的碗粿,加入米漿,熬煮成營養粥給哥哥吃,希望多少補點元氣。去年哥哥走了,妹妹因為思念,也開始在店裡賣起來這一碗充滿兄妹之情的溫暖粥品。她的哥哥李永祥也曾經是台灣1001個故事的故事主角,當年他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返鄉接下家業,現在這份對家庭的愛和責任,將由妹妹繼續為他完成。
【思念水粄粥】
台南阿喬師(碗粿&水粄粥)
電話:06-2157079
地址:台南市西門路一段704號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故事的故事 在 故事StoryStudio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故事 StoryStudio. 293114 likes · 13355 talking about this · 67 were here. 歷史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歷史。 投稿請洽:[email protected] 授權、合作等事宜聯繫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