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無法專注,而是不懂自己
--
在職涯輔導過程中,最常聽到的有:
「那個大專案,我也想要好好準備,好好表現,但是一整天的工作,可以讓我專心去完成它的時間太少了...」
「我也想要專注做完老闆交代的任務,但是工作期間,太多干擾,時間好快就過了。」
「工作久了,好多事要同時忙,我都快不知道『專注』的感覺了。」
「我真的很希望,可以更有效率完成工作,這樣我才可以有其他學習或上線上課程。」
專注力是會被消耗的,他是一個固定值,會依照專注強度、時間長短、頻率,進而消耗,
專注力 = 專注強度 X 時間長短 X 頻率
所以當專注強度提高,時間若拉長,例如在學校時,準備期中考,高度專注,讀一整天,但是真的沒辦法連續7天都如此,到最後會發現,自己有看沒有讀進去,
這也為什麼有些人建議反復性學習,每天很專注背單字、閱讀,但是一次不要超過2個小時,每天都可以這樣做,累積下來,也是很大的學習量!
很多人,不是不懂的專注,而是沒有觀察,自己的專注度是在什麼時候、花到哪去了。
而這樣的概念原則,我把它應用到我的生活與工作上:
Step 1.觀察每一天,甚至每一週,可能哪個時段,自己自容易專注
有些人早上專注度特別高,有些人則是下午3:00 開始,每個人因為身體狀況、習慣不同,其實專注的時段是會有所差異的,但你要先找出來,這個時段出現在這邊。
若很難觀察自己的專注度,也可以反過來,觀察自己最容易放空、感覺到累、無法聚精會神,至少可以確定,那是一個比較難專注的時段。
Step 2. 為事情定義專注需求度
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高度專注,所以請把專注留給直得的事項,所以每件事情,甚至是每天的待做事項們,可以為他們標籤「高專注需求」或是「低專注即可」,例如刷牙洗臉、泡咖啡,甚至是報帳、整理發票、整理記錄等,都是相對低專注的事情,但若要分析數據、寫報告那就可能是高度專注的事情了。
Step 3. 把專注需求度高的事情,盡量安排在自己高專注的時段
我們常常不經意的,把自己容易專注的時候,做一些不需要專注的事情,例如吃早餐、吃下午茶、跟同事聊天,不是說這些事情不能做,而是,可以選擇在相對專注度不高的時候做,把高專注的時段留給需要專注的事情。
Step 4. 選擇與安排,本身就是高專注的事情,所以頻率不要高
「要先做A還是做B呢?」「今天閱讀還是明天閱讀呢?明天感覺比較有時間呀。」「今天要不要去運動呢?」當我們在思考這些決定時,就又浪費了我們的經歷與專注了。
所以建議可以把固定的事情,盡量固定,這樣就可以再把專注力,保存在更值得的事情!
大家有什麼其他提高專注的方式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今天分享的示範為 Groww and Gloww 2022日帳本
2022的設計真的很棒!我自己拿到時超喜歡的❤️
裡面的表格和金句都有我平日跟大家分享的影子
是真的很實用也很好用!!
現在預購就有免運喔!購買連結:https://lihi1.cc/MZfsf
今年還會隨機附贈花卡~很漂亮!下次來拍給大家😊
#專注 #恐慌 #焦慮症 #工作的目的 #工作觀 #文字語錄 #心靈雞湯 #自我成長 #迷惘 #勵志語錄 #心態 #未來 #心靈 #成長 #不正常 #正常 #負能量 #故事 #晚安 #晚安詩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80的網紅OP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如何用選擇權的價差策略 來達到長期穩定獲利的方法 1:28 為什麼要做價差 a.已知最大風險,不會因為黑天鵝而被抬出場 期貨有可能會因為跳空,而出現無法預期的虧損 甚至不用談到跳空,有的時候你可能只是去忙一下 回來一看卻發現,怎麼豬羊變色了 但是垂直價差策略在你一開始建...
「數a數b差異」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涵寶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統測] 數B跟高中數學重疊的部分? - 看板V_ScHooL 的評價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數A、數B的差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B如何選擇?張欽展老師用六分鐘讓你快速了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優勝學習- 111學測數學科重點/數甲數乙改成考數A 的評價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問題#問題數A 數B差別- 重考板 的評價
- 關於數a數b差異 在 數a數b內容差異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數a數b差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逢佳節,就會想到好久不見的同學。
所有的聚會都不能參加,所以很久沒見面。
忽然發現同學阿豪換了公司名稱。
我悄悄地問他:換公司了?
其實這個問法很奇怪,我明明知道他是創業者!
他創業的辛酸史可以寫一本書。20多歲,情商很高丶寫程式碼也很厲害的工程師,有一天,發現自己想跟朋友吃飯,熱門餐廳都客滿。靈機一閃,如果有一個App平台能夠讓消費者不用等待,優先預約不是很好嗎⋯突然覺得自己發現的市場的「空檔」創業。
什麼都沒有,錢也不多,必須到所有的城市去說服餐廳老闆用他的App,剛開始也沒辦法讓餐廳付錢給他。
窮鄉僻壤也自己去闖,公司合夥人紛紛退出,只剩下一個堅持的員工「傻妹」跟他兩個人⋯
傻妹說:「這是我從農村出來第一個工作,除非老闆倒閉,我絕不放棄!」(相信傻妹也押對了,不過你放心,並沒有什麼風雨生愛情之類的故事)
有一次跟客戶約,中途發生小車禍,就是傻妹扶著差點斷了腿的他,一柺一柺赴會。客戶還以為他在演苦肉計。
憂鬱、失眠、眾叛親離、各種不諒解⋯都沒在人生中缺席。
「從來沒有想到,原來互聯網燒錢這麼快⋯」但是,頭已經洗下去了!反正單身一個人,沒差⋯
沒有一天睡飽過。沒有一天不愁錢。
七八年過去了,竟然也有驚無險地通過了A輪B輪C輪D輪融資都沒死掉,公司越來越大,在300多個城市攻佔了地盤。這中間通過了無數場的簡報(說真的,你聽過他的簡報會想投資他。感覺自己要支持一個赤手空拳的年輕人)支付寶、阿里巴巴、攜程後來都是他的股東。
我們當同學那年,他算是稍有規模,日子稍微好過一點,所以才有空來唸書。
就跟對話裡面說的一樣,原來他把公司賣掉了,某大集團在2020年收購了它。
為什麼決心賣掉?其實跟教授的一棒打醒有関。某一堂課,一個外籍教授說,以前大家想創業,講的都是流傳百年,子子孫孫,可是互聯網創業只有一條路:大者通吃,隨時要有”Take the money and go ”的打算。
這是幸運嗎?他說:一半一半啦⋯⋯因為遇到了疫情,餐飲業的生意實在不好,連帶影響了他,收購他的阿里就直接把估值殺成半價。
不過也算是幸運。因為⋯後來阿里收購了他之後,就因為一些誰也講不清楚的事情無法再繼續購併。
解決了難關,拿到了錢。
多少錢?我不好意思問他。我查了一下。
該公司本來估值40億。推算五折是20億。主要創業者至少有兩成股權,那就是四億。(人民幣)
我想還是值得恭喜。窮小子夢想兌現(不能叫實現,他本來想獨步武林,並未成功)。
現在的公司換成了某某投資,能夠加這兩個字表示資金充足。然後也健身有成,基本上公司賣掉也不失眠了。
一個現代創業版的仙履奇緣的故事。雖然差異很大,王子只是要把它收來當宮女。公主也是個男人,還有那隻鞋,其實是他本來有的技術,那個把南瓜變成馬車的仙女是他的傻膽。(我到底是哪一根筋不對一定要拿這個故事來比喻?)
看到同學或朋友,能夠實現夢想,雖然被打了些折扣,為他們覺得高興。就算在風口上,也要自己有翅能飛,才不會摔扁。沒有任何幸運是天上掉下來。
PS,四十歲左右,帥,未婚,有六塊肌(這是本文重點哈哈,謝謝你看完)
為了怕大家對號入座,以為我在幫忙他相親,所以局部資料略有更改!
數a數b差異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穩定至上-HOCA好咖啡秤開箱影片】
這台咖啡秤不一般,有別於一般咖啡秤單純提供時間和重量
來自 @Amico Mio 的HOCA好咖啡秤逆向思考,先固定使用者的給水大小
搭配水粉比、悶蒸參數,自動換算成一條沖煮曲線
再利用紅黃藍三種燈號,提醒使用者增減水量
以此穩定每一次的手沖結果
邏輯新穎,對於新手、需要穩定沖煮的店家有其價值
詳情請看影片:https://reurl.cc/82yzbd
內容包括
1.HOCA好咖啡秤的核心概念
2.適合的受眾:初學者、需要穩定沖煮者:例如店家
3.HOCA的沖煮規劃功能:設定悶蒸、每秒給水量、沖煮時燈號意義
4.HOCA適合的沖法:悶蒸後一次給水到底
5.穩定後可調整參數:
A.調整內外圈給水位置
B.換不同的濾杯,利用肋骨的差異變化風味
6.沖煮示範:內外圈給水法
7.結論
目前官網有:【新手也能沖出好咖啡】活動
HOCA好咖啡秤優惠價NT$1980
有興趣者可以點擊以下連結:https://bit.ly/3sW74AR
#AmicoMio #HOCA好咖啡秤 #咖啡電子秤 #智能咖啡秤 #手沖咖啡初學者的隨身教練
數a數b差異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00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如何用選擇權的價差策略
來達到長期穩定獲利的方法
1:28 為什麼要做價差
a.已知最大風險,不會因為黑天鵝而被抬出場
期貨有可能會因為跳空,而出現無法預期的虧損
甚至不用談到跳空,有的時候你可能只是去忙一下
回來一看卻發現,怎麼豬羊變色了
但是垂直價差策略在你一開始建立好的時候
就已經知道最大虧損最大獲利是多少
以及損益兩平點在什麼位置
你可以抱著價差安心上班,安心睡覺
但如果是做期貨,你可能就三不五時會想要打開來看現在指數在哪
b.比起期貨,選擇權價差更能增加你的勝率
撇開技術分析不談(因為要談的話其實對期貨對選擇權都是同樣的影響)
期貨在進場之後,上漲下跌機率其實就50%50%
但是價差可以透過履約價的調整,來增加你的勝率
舉例來說,指數17000
期貨多單進場之後,就是以此為分水嶺,上漲賺錢下跌賠錢
但選擇權價差可以選
例如我作16800-16900看多價差,我會有一百點空間
結算在16900之上我都是獲利的
也就是說即使指數是下跌,但我最後也是獲利的
當然這個不能下跌太多啦,下跌太多跌破我看多價差做的履約價的話也還是會受傷的
當然,有一好沒兩好
選擇權也不是萬能的
如果我們要選擇更高勝率的履約價,最大獲利就會降低
反之,如果我們想要最大獲利高一些,勝率也就會低一些
(例如現在指數在17000,我想做多,
選擇16900這個履約價去做看多價差,我會有比較好的獲利,但勝率低
選擇16800這個履約價去做看多價差,獲利會比較差,但勝率高)
不過我這邊想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
你先求穩,再求多(先求有,再求好)
意思是如果你要做的話我會建議你先做勝率高的組合
雖然他最大獲利低,但你積少成多慢慢累積資金
後面慢慢增加你做的組數,整體獲利也會往上升
c.保證金比期貨低,可有效運用你的資金
小台的保證金要四萬多
但我們選擇權做價差,一組的保證金最低只要2500
因為他的保證金計算方式是用兩個不同的履約價之間的差去乘以50元
也就是說如果我今天做一組16850跟16900的價差
那我的保證金就要(16900-16850)*50=2500
不過通常我建議去做100點價差的組合,所以保證金要5000元
再高一點的150點價差或200點價差也可以,但相對來說保證金就會變貴
如果需要的保證金太高,小資族要去操作的話會比較難受一點
這樣對你後續部位的調整可能會比較沒有彈性空間
7:32 如何做價差
a.他其實就像是替賣方部位加一個保險
舉例來說,今天我認為指數不會跌破16900
那我就會在履約價16900的位置賣出賣權(不認為會下跌)
但畢竟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未來
如果接下來跌破16900,我會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我在16900之下的履約價加買一個賣權
例如我在16800這個履約價買進賣權
那麼當指數下跌的時候
這個16800買進賣權的部位會獲利,也就會幫我cover我原本的虧損
以上的舉例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會變成是一個看多價差
b.看多價差與看空價差的組法
那其實你要組看多價差或看空價差呀,用買權或賣權都是可行的
重點在於你做的履約價
今天如果你想做看多價差,只要你買低履約價賣高履約價
就會成為看多價差
反之,如果你買高履約價賣低履約價,就會變成看空價差
不過今天介紹的這套方法,你做價差的話
我會建議用賣權去組看多價差
用買權去組看空價差
原因是流動性的問題,我們要挑選成交量大的履約價去做
不然理論上買權還是賣權組其實是沒有差異
詳細的細節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關於價差的文章或影片
在我的頻道裡面有一個關於選擇權策略,一系列的影片
其中有詳細介紹關於履約價對於價差策略流動性問題的部分
在這邊我們就不多贅述了
前面有提到,我會建議各位先求穩再求多
所以我會建議這種價差組合你要去做賺賠比低於1的
因為通常賺賠比低,也意味著他的勝率是比較高的
賺賠比就是最大獲利除以最大損失
通常我習慣做賺賠比0.1~0.3的組合
因為通常這樣的勝率其實蠻高的
而獲利嘛,雖然你可能會覺得一組5000元保證金只能賺幾百~一千多,感覺很少
但實際上我們把它換算成年報酬,你會發現這種東西的報酬率是高於其他投資工具的
c.要記得做複式單,或之後合併(保證金優化)
各位要記得,如果你要做這樣的策略
一開始要以複式單的形式進場
因為如果你是一個買方部位跟一個賣方部位分開下單的話
那個賣方部位會需要很多很多保證金
如果這樣的話就沒有我們一開始說的"有效運用你的資金"這個優勢
那如果你本來就是先做一口買方之後因情勢變化才多做一口賣方的話
我會建議你去把這兩口單合併成一組價差
保證金會從好幾萬變成只要幾千元,這樣能夠節省你的保證金
13:51 具體行動
以上大概介紹了一些你在做價差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項
那如果對於價差或者選擇權其他相關知識不瞭解的部分
可以參考我的YouTube頻道或者Blog文章
裡面有很多關於選擇權的知識補充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策略
是你大部分的情況下都可以使用的策略
而且做法並不難,你只需要懂均線,會看支撐壓力表
這樣其實就足夠了
指數走勢長期是多頭,在月選做看多價差
如果你要我去猜下一秒指數是漲是跌,我會跟你說我不知道
我猜中的機率大概跟丟硬幣差不多
可是如果時間拉長一點,我就可以提升我猜對的機率
為甚麼?因為股市有所謂的趨勢
當股市趨勢是處於多頭趨勢的時候,要我猜明天是漲還是跌,我會選擇猜漲
也許不是100%穩贏,但至少也是贏多輸少
反之,在空頭趨勢,要我去猜明天漲跌,那我會猜明天下跌
打開K線圖來看你就會發現,在多頭趨勢看到的是紅多綠少,對吧
因此,我們要跟著趨勢去做,因為這樣的話勝率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發現股市的走勢長期來說是多頭趨勢
那我們的基本目標就出來了:
長期來看我們要做多頭價差
至於選擇權要做周選還是月選,我們要用月選來做多頭價差(周選存續時間太短)
利用均線作為基準,支撐壓力表作為輔助
所以打開K線圖,你會發現我們簡單用大家常看的5、10、20MA就能辨別趨勢
當現在是多頭排列時,股市為呈現多頭走勢
反之,變成空頭排列時,往往都是處於空頭走勢
所以我們在多頭走勢的情況之下
把我們多頭價差的履約價,建立在20MA的位置
也就完成了我們該做的事情
這邊可以看一下這三張圖
上面這張是多頭排列的樣子
下面這張是空頭排列的樣子
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糾結的狀況
像中間下面這張
但有時候也會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指數可能離20MA太遠,這時候做的價差可能最大獲利太低
低到如果算上手續費跟稅,你可能還倒賠
那我們可以做一些修正
去看看當時的支撐壓力表的支撐在哪裡
並且以此作為基準去抓我們可以做的位置
下一張投影片我們來看一下支撐壓力表
支撐壓力表是一項很好用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不會畫線抓支撐壓力的新手
找到現在市場上大家認定的支撐與壓力
解讀支撐壓力表,我們要站在賣方的角度去思考
因為賣方留倉會有壓力,但買方沒有
所以你看買權與賣權變化量最大的地方,搭配賣方角度思考
舉例來說
你看到買權是17650變化量最大,賣權17000變化量最大
搭配賣方角度思考
賣出買權在17650,表示市場上的大眾認為不會漲破17650
賣出賣權在17000,表示市場上的大眾認為不會跌破17000
那這樣我們的月選看多價差,就可以建立一個16900-17000的看多價差
這裡補充一下,雖然我們是去做月選看多價差
但支撐壓力表我們還是觀察該周的支撐壓力表,而不是該月的支撐壓力表
除非到第三個星期三
(當然,偶爾會有特別的例子,例如之前日誌影片中有提到
當兩大法人都在做買進賣權的時候,支撐壓力表的支撐其實就沒有支撐效果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2bwQXrZOPI)
偶爾會有回檔,在周選做看空價差
但股市也是有時晴有時雨
總是會有回檔下跌的時候
這時我們可以利用短均線5MA來作為判斷基準
如果指數跌破五日均線
那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時候做空頭價差
履約價可以抓前面的高點作為參考基準
另外,由於我們是判斷回檔
所以不需要把這個空頭價差做在比較長期的月選
而是做在比較短期的周選
如此一來這個空頭價差就能替我們月選多頭價差沖銷方向上的風險
其實如果你對選擇權已經有接觸過的話
你應該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變形的兀鷹
只是兀鷹策略會做在同個時間的契約裡面
又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是時間價差或者對角價差
但上述兩者會有裸賣部位
但我們這個策略在周選與月選都是價差,風險是有保障的
26:02 總結
這裡我們就給明確定義
a.在均線多頭排列時,做這樣的策略
每個禮拜固定做一組看多價差,我推薦星期五做
而在做這樣策略期間,如果遇到空頭排列,看多價差要停損出場
(空頭排列:5MA,10MA,20MA)
如果均線糾結在一起,則暫停動作(10MA,5MA,20MA,or 20MA,5MA,10MA)
b.做月選多頭價差,位置做20MA
若獲利空間不大(指數位置離20MA太遠),參考支撐壓力表的支撐
(to新手:如果要談技術分析的話,支撐通常會是前面的低點)
c.跌破5MA,在周選做看空價差,位置選在跌破五日均線前的高點
(這裡注意,不是做在5MA喔!是做在前面的高點)
補充:
a.新手的話我建議本金5萬來做這樣的策略
雖然說你其實不需要這麼多資金,但至少你一開始輸的話
比較不會有壓力
b.逆向的月選看空價差,周選看多價差這種做法並不建議
因為空頭走勢又急又兇
這樣做可能討不到甜頭,倒不如直接做買進賣權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加入會員▼
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特別的專屬貼圖
鐵粉會員,除了貼圖,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gB5I0abomQ/hqdefault.jpg)
數a數b差異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00前言
今天則是要來介紹賣出買權與賣出賣權
在選擇權策略中,賣方策略是屬於裸露部位(Naked)
可以理解為如果發生風險,虧損會是無法預期的
也因為風險無法預期,所以交易賣方部位都會需要保證金
●賣出買權(Short Call)
0:26◆賣出買權使用時機:
1.預期指數上漲有壓力,指數將橫向盤整或下跌
2.波動變小,想要賺取時間價值
3.一定程度地替手中持股避險
1:52◆賣出買權優點:
1.勝率高,即使看錯行情指數向上走,只要漲幅不大,且結算時漲的點數少於你收到的權利金,你仍然是屬於勝利的一方
2.相較於期貨與買進賣權,期貨放空要下跌才會賺錢,買進賣權甚至是要"短期內大跌"才會賺錢,但賣出買權只要是盤整(小漲小跌)就可以獲利,當然更不用說如果下跌的話那是一定會獲利的
3.賣出買權之所以可以這麼霸道,主要原因也是來自於時間價值的關係,隨著時間一天天經過,買方的權利金時間價值會流逝,流到誰手中?賣方手中
3:07◆賣出買權缺點:
1.報酬是有限的,最大獲利就是你所收到的權利金。一旦收乾,行情就算再繼續下跌也不會增加你的獲利。
2.風險是不可預期的,雖然指數並不會常常大漲,也很難常常看到一天大漲五百點以上,但如果發生,很有可能一次虧損就能把你之前長年累月所累積的獲利給全部吃掉。
3.因為要動用保證金,所以不會像買方那樣有以小搏大的機會
●賣出賣權(Short Put)
4:11◆賣出賣權使用時機:
1.預期指數下跌有支撐,指數將橫向盤整或上漲
2.波動變小,想要賺取時間價值
5:13◆賣出賣權優點:
(其實就跟賣出買權一樣,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1.勝率高,即使看錯行情指數向下走,只要跌幅不大,且結算時跌的點數少於你收到的權利金,你仍然是屬於勝利的一方
2.相較於期貨與買進買權,期貨做多要上漲才會賺錢,買進買權甚至是要"短期內大漲"才會賺錢,但賣出賣權只要是盤整(小漲小跌)就可以獲利,當然更不用說如果上漲的話那是一定會獲利的
3.賣出賣權之所以可以這麼霸道,主要原因也是來自於時間價值的關係,隨著時間一天天經過,買方的權利金時間價值會流逝,流到誰手中?賣方手中
5:48◆賣出賣權缺點:
1.報酬是有限的,最大獲利就是你所收到的權利金。一旦收乾,行情就算再繼續上漲也不會增加你的獲利。
2.風險是不可預期的,如果發生大跌,很有可能一次虧損就能把你之前長年累月所累積的獲利給全部吃掉。
3.因為要動用保證金,所以不會像買方那樣有以小搏大的機會
6:25●兩者之間的差異
看上面的優缺點分析你可能會覺得我偷懶,我只是複製貼上而已
是的,我的確是複製貼上沒錯,嘿嘿
但兩者還是有一些差別
一般來說,股市的走勢是緩漲急跌
所以這兩者來比較的話
賣出買權所需要承擔的風險較小,賣出賣權所需要承擔的風險較大
說到這就想要吐槽一下我們台灣期交所的營業員考試
有一題題目是問下列何者的風險最大
A.買進買權B.買進賣權C.賣出買權D.賣出賣權
官方答案是"C.賣出買權"
原因是指數下跌有限,但上漲無限
舉例來說,現在指數在17000,所以你的最大損失是17000
但上漲有可能漲到50000、80000,甚至更高,所以損失會是"無限"
對啦,以數學邏輯來講,理論上要這樣說是沒錯
但實務上以及經驗法則告訴我們,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呀
真實會發生的情況是,你可能遇到一根突發性500點的大跌,甚至引發後續的崩盤
但你不太容易遇到一根突發性500點的大漲
更不用說原油還示範給我們看可以是"負結算",所以...天曉得!
因此對我而言,我的答案會是"D.賣出賣權"風險最大
但2020年、2021年,真的是進入一個新的世界
上漲的速度比下跌的速度還快,這是以往很難見到的事情
所以總歸來說,只要是裸賣,就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如果各位想要做賣方,一定要注意資金控管與停損
9:57●總結
搭配上一個介紹買方的單元
各位應該能理解,買方與賣方各自的優缺點是甚麼
其實跟賭場很像,賭客十賭九輸,莊家則是常勝軍
但賭客若發生賭贏的那次,往往是翻倍大贏
而莊家輸的那一次,就有可能會是要賠到脫褲的一次
賣方的勝率很高,原因在於時間是站在你這一方的
只要每一天安安穩穩的過去,不要大漲大跌,最後就能獲利
甚至單純以指數的移動來說
在一開始收到權利金的時候,就已經幫你把勝利條件拓寬
例如賣出買權在17500履約價,收取權利金108點
雖然跟買方對賭是賭在17500,但實際上要結算在17608以上賣方才會開始扣血
所以賣方的勝率是很高沒錯
不過有一好沒兩好,虧損是無法預期的,一旦發生意外都往往會大賠到想哭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專屬貼圖,
也歡迎加入鐵粉會員,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G24sms3Zk/hqdefault.jpg)
數a數b差異 在 邦尼幫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ZenBook Flip S OLED ( UX371 ) 翻轉螢幕筆電 開箱評測實測 華碩筆電螢幕好嗎?評價實際表現 效能 2021 華碩輕薄筆電推薦,適合辦公、文書、娛樂、看影片使用。實測 i7-1165G7 搭配 Intel Iris Xe 的實際性能表現,邦尼帶來性能跑分,並帶來 Premiere Pro 剪輯實測 螢幕色域表現 充電速度 續航測試 發熱散熱表現溫度、評價、推薦、值不值得買。本集也同步帶來 OLED 與 LCD 螢幕的差異比較,包括顯色、亮度、低藍光護眼及反應速度等。
ZenBook Flip S OLED ( UX371 ) 搭載 13.3 吋 4K OLED 16:9 顯示器,實測擁有 97% DCI-P3 , 98% Adobe RGB , 100% sRGB 螢幕亮度可達 400 尼特,效能上採用 i7-1165G7 + 16GB RAM + 1TB SSD,本集也將帶來 65W 充電速度實測 , 續航力測試 電力 電量測試 、跑分測試 PCMARK 10 , CineBench R23 , 3DMark , Premiere Pro 2021 輸出測試,本集為完整評測,將帶來更完整的效能快充續航實機實際測評。
更多 OLED 筆電訊息:https://www.asus.com/tw/content/Laptop-OLED/
立即加入邦尼頻道會員計畫:https://www.youtube.com/c/isbonny/join
(#你的恐龍會隨著你的會員等級一起成長哦!)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
邦尼找重點:
ZenBook Flip S OLED
0:00 邦尼幫你評測 開場
00:31 外觀設計 / A 面 / 軍規認證
01:12 I/O 接孔 / HDMI 1.4 / Thunderbolt 4 USB-C / PD 快充 / USB Type-A
01:52 重量 / 單手開闔 / 可 360 度翻轉
02:25 B 面 / NanoEdge /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
02:39 螢幕規格 / 色域覆蓋 / Pantone 認證 / HDR 串流
03:32 螢幕顯示表現 / 亮度實測
04:00 翻轉模式 / 使用情境
04:35 ZenBook OLED 系列筆電 / 色域實測
05:13 IPS & OLED 對比實測
06:06 低藍光護眼說明
06:51 OLED & LCD 反應速度實測
07:25 MyASUS / ASUS OLED Care
08:14 harman/kardon 喇叭 / 外放實測
08:46 C 面 / 快捷鍵
09:11 鍵盤 / 三段背光 / 薄膜 / ErgoLift 螢幕軸承設計 / 虛擬數字鍵盤
09:46 Evo 認證 / i7-1165G7 / Iris Xe 內顯 / LPDDR4X 4266MHz 16GB / 1TB PCIe SSD
10:09 散熱實測
10:28 i7-1165G7 & i5-1135G7 性能對比
11:06 Cinebench R23 實測
11:11 UL Procyon / Premiere Pro 實測
11:23 Premiere Pro 2020 輸出實測
12:58 續航力實測 / 67Wh 電池
13:26 充電實測 / 65W 充電器 / 支援 Wi-Fi 6
13:50 跑分實測數據
14:09 總結
立即加入邦尼社團挖好康: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評測:超深入 3C 科技使用體驗
#邦尼LOOK:3C 科技產品開箱快速動手玩
#邦尼LIFE:屬於邦尼幫你團隊的私密生活玩樂
#邦尼TALK:有內容的聊聊科技資訊吧!
你訂閱了這麼多頻道,就是少了一個幫你評測幫你了解科技生活的科技頻道,立即訂閱「邦尼幫你」吧!
訂閱邦尼幫你:https://lnk.pics/isbonnyYT
邦尼社團:https://fb.com/groups/isbonny
邦尼幫你 FB:https://www.fb.me/isbonny
邦尼幫你 IG:https://www.instagram.com/isbonny/
邦尼 Telegram:https://t.me/isbonny
邦尼Line官方帳號:@isbonny(http://line.me/ti/p/%40isbonny )
邦尼信箱:service@iwaishin.com
邦尼評測(產品合作):me@iwaishin.com
快來找我們玩!!!!
本期卡濕:
卡司:ASUS ZenBook Flip S OLED ( UX371 )
主謀(製作人):邦尼
內容創造者:威信
影像創造者:驢子
麥聲人:歐登
內容夥伴:IWAISHIN 愛威信 3C 科技生活
特別感謝:ASUS & 每一個看影片的「你」
邦尼老實說:本影片係由 ASUS 有償委託測試,並由邦尼幫你秉持第三方評測的客觀事實,衷心製作消費者體驗報告。
我們是邦尼幫你:
以「邦尼幫你」為出發點,秉持著「科技很簡單,新奇可以好好玩」的初衷,以更多實境使用場景及戲劇內容豐富以往艱澀難懂的科技資訊,回歸消費者角度思考產品價值,並以「幫你玩、幫你測、幫你試」等實測內容給予產品評價,此外更期許能夠成為「更貼近消費者觀點」的內容創作者及具有媒體影響力的科技內容創造團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EztZSTGr4U/hqdefault.jpg)
數a數b差異 在 數A、數B的差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數A、數B 的 差異. 1.5K views · 1 year ago ...more. 中和高中秘書周文萍. 355. Subscribe. 355 subscribers. 22. Share. Save. Report. Comments. ... <看更多>
數a數b差異 在 B如何選擇?張欽展老師用六分鐘讓你快速了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108新課綱上路後,高中生到二年級除了要選擇讀社會組還是自然組,更多了數學進路的選擇, 究竟數學A跟 數學B 有什麼差別?又該怎麼選? ... <看更多>
數a數b差異 在 [統測] 數B跟高中數學重疊的部分? - 看板V_ScHooL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是高中生
剛跟高職的朋友聊天,聽完以後想救她的數學
上網查了數B的範圍,除了微積分和三階行列式是數甲的,其他都跟學測部分重疊
想請問難度大概如何,我目前推薦她一本偏易的學測參考書(她說她想寫的)
還有章節的名稱雖然跟高中一樣,內容深度也相同,難度不同?
還是深度也不同?
舉例來說:直線方程式那章,高中的有考到對稱點、投影點
向量那一章可以考線性規劃、斜座標、還有某個三角形的定律(抱歉我忘了他的名字QQ)
三角函數則可以考中線定理、圓內接四邊形
排組可以考二項式定理
等等的
如果以上提及的,統測沒有考的話,寫高中參考書是否有點吃力@@
補充剛跟她討論的結果,我說高中參考書也許會有比較深廣的東西,沒教到、不會考
寫起來會浪費時間,建議她買比較難的數B
但她意思是坊間數B的難易都差不多,所以才希望買高中的
呃 不過高中參考書都有難易差別吧...怎麼會高職的就沒有
大概是這樣qq
請問有人考數B的,有寫過高中參考書嗎qq
跪求心得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200.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V_ScHooL/M.1485752557.A.BE8.html
國英無範圍我覺得ok,但數學真的不知道難易怎麼拿捏R
比較今年學測的確親切很多QQ
不過裡面有考到第五冊的期望值欸@@
只唸學測範圍B1~4真的不太適合
※ 編輯: chanel92 (1.173.65.184), 01/30/2017 16:41: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