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住民的文化保存議題當中,如何有效保存「土地」成為今日重要的挑戰。這不僅是傳統文化傳統必須要有土地,生活在這之上的人才能活出文化來。更是因為土地在今天的國家制度之下,更是重要的經濟工具,且很容易就被資本家索吸掠。如何讓原住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發展有充分效益的經濟活動,並以此涵養文化,是亟須被解決的挑戰。
這篇來自【報導者】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新竹尖石鄉田埔部落的案例,當中有效利用土地發展適合在地條件又有市場競爭力的經濟,成為保存在地土地與文化的有效策略。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這樣的模式是否可以延續擴張到其他區域?在其他區域又會碰到哪些更實際的挑戰?
————————————
芭翁強調,當讓族人藉由農耕穩定生活,部落內的耕地就變得搶手,族人消息都很靈通,一旦有人想賣,通常都會被族人自己買下,一來可以栽種更多番茄增加產量,另一方面也避免族人土地落入外人之手大興土木。這些都是黑柿番茄與生產合作社改善族人經濟狀況後的效果。
她舉例,有一次是部落族人早就下山當臨時工,但生活長期不穩定,把腦筋動到田埔耕地,釋放準備出售土地訊息時,有穩定工作的族人就在家族內籌錢搶先買下,準備讓下一代可以繼承,讓青年成家後能留在部落不用出外打工。還有一例是族人因發生交通事故,必須急著用錢,但又不想把土地隨意賣給外地人,就來找芭翁一家人,將這塊部落耕地賣給芭翁,今年芭翁則是首度拿來復育小米。
從2012年成立至今,田埔合作社即將邁入第10個年頭,並已成長至40幾戶農家。芭翁建立制度後,也把工作交給農家們輪流負責;每年5月到11月,農家們分批栽種番茄,逐批出貨,拉長產季。合作社負責先幫農家購買資材,收成後再慢慢償還,避免農家們因缺乏資金而無法栽種。
然而,田埔合作社制度也持續遭遇各項挑戰,有些問題更成為運作上的缺陷。
.林益仁觀察,田埔合作社是從教會冒出綠芽,好處是無私分享,而壞處是從一開始就沒有設立專職人員,更沒有能夠承擔所有責任的總幹事職務。農家小孩們輪流負責庶務工作,雖然可以讓合作社運作順暢,但長期而言,卻會讓合作社停滯不前,無法由專職人員規劃更長遠的計畫,例如冬天栽種不同作物、增加販售市場避免價格遭一市壓低等。
也就是說,田埔生產合作社仍在持續實驗及學習中,各種優缺點與好壞經驗,都必須由族人共同承擔,並且共商未來可長可久的經營之道。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a/aboriginal-reserve-dispute-solution-1
同時也有5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屏東枋寮正在進行光電場開發,因現場部分是二戰遺址石頭營,引發居民和文化團體反彈,最近在地居民還發現,業者怪手進場施工後,原本翠綠的山頭成了光禿禿一片,黃土裸露,質疑若遇上大雨,恐怕釀成土石流。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37...
文化保存議題 在 鹿港鎮長許志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真是都太有才華了🔥
😃鹿港公會堂推出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從主題「你要一份有古蹟,還是一份去古蹟?」就顯示出年輕世代的創意KUSO,原來這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的105級畢業聯展,畢業生們展出其四年於古蹟系學習不同的建築傳統工藝的成果,包括木雕、彩繪、交趾陶、剪黏等四大工藝,特殊的主題吸引了鹿江國際中小學校長黃俊偉、鹿港國中校長李錦仁都搶在第一時間來參觀,希望推薦給學生們來觀摩。
今年成立將滿20年的臺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是全台唯一以古蹟修護為主的大學科系,同學們有別於以往單純靜態展覽工藝品的模式,增添更多的互動性,展覽名稱「你要一份有古蹟,還是一份去古蹟?」,音同「要一份有骨雞,還是一份去骨雞?」「古蹟」,音同「骨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次展覽也為喜愛傳統工藝、文化保存議題的朋友們,準備了入門基礎的傳統工藝體驗工作坊
✅沙龍講座:6/7(日)14:00-16:00,講師:李乾朗老師〈採報名制,目前已額滿,請繼續關注 你要一份有古蹟,還是一份去古蹟?—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105級畢業展 的粉絲專頁〉
✅剪黏工作坊:6/13(六)、6/14(日)上午10:30及下午14:30各一場,一天兩場,總計四場
✅交趾工作坊:6/20(六)、6/21(日)上午10:30及下午14:30各一場,一天兩場,總計四場〈兩場工作坊皆需至台藝大畢業展粉專報名,因疫情及維護教學品質,每場工作坊僅限5人,授課者皆為參展同學〉
文化保存議題 在 鹿港鎮長許志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真是都太有才華了🔥
😃鹿港公會堂推出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從主題「你要一份有古蹟,還是一份去古蹟?」就顯示出年輕世代的創意KUSO,原來這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的105級畢業聯展,畢業生們展出其四年於古蹟系學習不同的建築傳統工藝的成果,包括木雕、彩繪、交趾陶、剪黏等四大工藝,特殊的主題吸引了鹿江國際中小學校長黃俊偉、鹿港國中校長李錦仁都搶在第一時間來參觀,希望推薦給學生們來觀摩。
今年成立將滿20年的臺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是全台唯一以古蹟修護為主的大學科系,同學們有別於以往單純靜態展覽工藝品的模式,增添更多的互動性,展覽名稱「你要一份有古蹟,還是一份去古蹟?」,音同「要一份有骨雞,還是一份去骨雞?」「古蹟」,音同「骨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次展覽也為喜愛傳統工藝、文化保存議題的朋友們,準備了入門基礎的傳統工藝體驗工作坊
✅沙龍講座:6/7(日)14:00-16:00,講師:李乾朗老師〈採報名制,目前已額滿,請繼續關注 你要一份有古蹟,還是一份去古蹟?—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105級畢業展 的粉絲專頁〉
✅剪黏工作坊:6/13(六)、6/14(日)上午10:30及下午14:30各一場,一天兩場,總計四場
✅交趾工作坊:6/20(六)、6/21(日)上午10:30及下午14:30各一場,一天兩場,總計四場〈兩場工作坊皆需至台藝大畢業展粉專報名,因疫情及維護教學品質,每場工作坊僅限5人,授課者皆為參展同學〉
文化保存議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屏東枋寮正在進行光電場開發,因現場部分是二戰遺址石頭營,引發居民和文化團體反彈,最近在地居民還發現,業者怪手進場施工後,原本翠綠的山頭成了光禿禿一片,黃土裸露,質疑若遇上大雨,恐怕釀成土石流。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372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文化保存議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壢火車站旁鐵道倉庫是日治時期興建,擁有80多年歷史的老建物,其中第四、第五號倉庫保存完整,佔地面積也最大。原本因為鐵路地下化面臨被拆除危機,但經過藝文團體提案,今天也進行第三次文化資產會勘,倉庫保存露出曙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46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文化保存議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義大利美食史:在神話與刻板印象之外」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瑪格麗特披薩、義式寬麵、帕瑪森起司、瑞可塔起司……我們真的要感謝義大利提供了這些令人大快朵頤的美食。
義大利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起司、麵包、蔬菜、薩拉米香腸等等,不論是披薩店、冰淇淋店、家庭式餐館,或米其林餐廳,對美食家來說,義大利已經成為聖地。本書主要就在探討大眾對義大利美食的痴迷,以及義大利美食如何演變成為今日的形式。
幾個世紀以來,義大利等地中海國家常常必須對抗糧食短缺,戰爭,入侵和不利的農業環境。由於缺少肉類和奶製品,因此發展出依賴穀物、豆類和蔬菜的美食之路,直到一九五○年代後期,經濟發展才使得大多數義大利人能夠負擔得起更多樣化的飲食。作者爬梳了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新的包裝、保存技術、大量生產以及更複雜的運輸和分配系統,使該國人口對食物的看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飲食的歷史不能只簡化成外在的層次,生活物質文化中的科技與科學、日常的儀式與必須品、品味的形式都緊扣飲食的歷史。本書將同時檢視美食學的歷史,也就是食物在歷史上如何被看待、談論、呈現。討論的內容包括:最早出現在希臘城邦時期的西西里島的幾篇食評,如何誕生;中古世紀與文藝復興的作家如何將不同類型的食物化為概念,探討食物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在義大利統一之後,出身羅馬涅(Romagna)地區的商人佩雷格利諾.奧圖西(Pellegrino Artusi),如何塑造出新的語言來談論烹飪。不過,要了解義大利複雜的食物史,還必須討論在文化層面上,製造、分配、消費的經濟議題。
作者簡介:法比歐.帕拉薩索利(Fabio Parasecoli)
羅馬人,曾為專門介紹義大利紅酒與美食的暢銷雜誌《紅蝦》(Gambero Rosso)工作。目前是紐約市新公眾參與學校食品研究計劃的副教授兼協調員。他的研究主題是探索飲食與文化政治之間的交互影響,特別是傳統、媒體與設計,,著作包括《咬我:飲食和大眾文化》(Bite Me!Food and Popular Culture)、《盛宴:美國的食品,電影和文化公民》(Feasting Our Eyes: Food, Film,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the US,與勞拉.林登菲爾德合著)》以及《歐洲烹飪文化概論》(Introduction to Culinary Cultures in Europe)。
出版社粉絲頁: 天培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文化保存議題 在 文化保存議題與民眾的關係是什麼呢?是離生活很近的 的推薦與評價
文化保存議題 與民眾的關係是什麼呢?是離生活很近的、還是遙遠的?這周日下午,來聽聽空軍三重一村的保存行動11年的經驗,思考彰化的未來,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文化、什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