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
今天要介紹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算是性質較沈重的心理術語
這個由社會心理學家約翰·達利(John M. Darley)和比伯(BibbLatané)
所提出的理論,主要是指當目擊緊急事態的人們,在思考模式上會因周遭的旁觀者影響
進一步使心理達到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以及多數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的效果。
-
達利對這理論展開實驗過,我們就拿一個可悲魯蛇在路上被人攻擊當例子好了:
假設今天只有你是唯一的旁觀者的話,那你會怎麼做?那如果現場有好幾個人的話時,你又會怎麼做呢?
根據達利的研究顯示,當你是唯一目擊的人士的話,大多數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上前制止這種行為發生。
但如果是多數人的場合中,這個時候人們可能就會袖手旁觀或是會變得退縮,不太會願意向前幫助他們。
原因是因為當其它人在場時,除了我們自身的想法會抑制利他的行為,使自己不清楚到底誰應該採取行動。另一方面以免自己的行為太舉止失措而受到嘲笑或是矚目。
使得在進退兩難的狀況下,幫助人的責任自然就會擴散到每個旁觀者身上
每一個人也會認定其他人應該會承擔更多的責任,好幫助受害者的想法。
當這種抑制行為的現象發生時,就會導致責任分散。
反之,當表面上沒有人對事情有所反應,人們也只默默地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於是不對事情故作出任何反應的狀況發生時,就會導致多數無知。
達利跟拉丹為此還提出了五階段模式,說明人們產生助人行為的過程中會經歷怎樣的歷程:覺察、理解、責任、判斷、行動。
在這五階段中,也使用更加詳細的方式去判斷出會影響助人行為的許多因素。
-
那是什麼原因使約翰要投入在這理論的研究呢?
這一切都要回敘1964年的紐約,一位名為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身上。
凱蒂是居住在皇后區的女酒保,事情發生時的午夜她正要下班返回住處
但正當她要走向公寓大樓時,在黑暗中,她發現有位拿著獵刀的男子正偷偷尾隨著她
驚慌的凱蒂急忙跑向公寓的大門,而男子一路追逐著她,從背後砍她兩刀
她不停的大喊求助,企圖引起周圍住戶的注意。
雖然有人開窗大喊制止讓男子逃跑,不過就在十幾分鐘後
男子又折返回來砍殺奄奄一息的凱蒂,不但搶劫其財物,甚至還性侵了她,最後駕車逃逸。
直到半小時,以後凱蒂才被住戶發現倒在大門口,但已經都太遲了。
凱蒂在最後送醫時便傷重不治。
男子後來也被逮捕,但在兩週以後《紐約時報》頭版刊登凱蒂事件的新聞時
這篇文章內卻宣稱有38位住在附近公寓裡的目擊者在聽到凱蒂慘叫時
不僅沒有出聲阻止報警,在訪問時還說不想介入,因此這38位目擊者就是造成悲劇的無形兇手,更反映紐約已經變成冷漠無情的可悲城市。
但在2007年時,這篇報導才被爆出是過度誇大、杜撰有餘的「假新聞」
雖然凱蒂的悲劇是真的,不過38位目擊者還有訪問時偏激的看法全部都只是記者加油舔醋的。就只是想增加銷售率而已(幹)
-
雖然現在真相大白了,不過在當時的社會風氣卻被此事件影響到。
使得心理學家門便開始著手研究這樣的現象。也行成「旁觀者效應」整套理論形成的背景。
但當然,旁觀者效應也不全然都不存在就是了。
#為什麼文章字數越來越多了啊啊啊
#留言收殺人男子後續與參考文章
旁觀者效應 多數無知 在 冷漠今天要介紹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 Mʀ ... 的推薦與評價
所提出的理論,主要是指當目擊緊急事態的人們,在思考模式上會因周遭的旁觀者影響進一步使心理達到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以及多數無知 ... ... <看更多>
旁觀者效應 多數無知 在 旁观者的心态 - Xu Kuang 的推薦與評價
心理学家达利(John Darley)与拉丹(Bibb Latané)曾对周围旁观者的心态进行 ... 结果:如果能教导人们,使其了解社会暗示作用、人众无知、旁观者效应等 ... ... <看更多>
旁觀者效應 多數無知 在 [閒聊] 社心重點- 看板B99310XXX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第六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
態度的形成
經由認知系統產生
基於情感產生的態度
1.個人的價值觀
2.感官或審美的反應
經由行為產生的態度
「自我知覺理論」、「認知失調理論」
態度改變的理論
1.說服的學習傳播模式
(一) 訊息來源的特色--說服者本身的特性
專業性
可信任度
吸引或喜歡程度
訊息涉入度
睡眠效果:「折扣線索假設」
(二) 訊息本身特色
數量與品質
單面訊息或雙面訊息
恐懼訴求:「保護動機理論」
(三)訊息接受者特色
(四)訊息表達管道
2.經由行為改變態度
認知失調理論
3.深思可能性模式與捷思-系統說服模式
深思可能性模式:如事情與自己利害相關時,會有動機去仔細思考
中樞途徑、邊緣途徑
捷思—系統模式:有動機時會「系統化」思考,沒有時會使用捷思法
拒絕改變態度
免疫理論、阻抗理論、事先告知
第七章 助人行為
助人的基本動機
1. 社會生物學觀點
2. 學習論的觀點
3. 同理心-利他假說
4. 負向狀態解除模式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
(一)助人決策歷程
1. 注意:
2. 對事件的解釋:「多數人的無知」。
3. 承擔責任:「旁觀者效應」
4. 知道如何著手
5. 決定幫助
(二)居住環境:城市與鄉鎮的差異
「城市負荷過度假說」
(三)情境中的模範角色
影響助人行為的個人因素
(一) 個人特質
1. 同理心
2. 道德理解層次
3. 利他性格
(二) 性別差異
非危急情境:女>男
(三)個人情緒狀態
正向情緒
「好心情效果」: 以正向觀點解釋他人行為
「心情維持假說」
負向情緒
「關注的焦點」
受助者的特性
1. 外貌吸引力
2. 與我們相似的他人
3. 值得幫助的他人
「歸因-情緒-行動」理論
助人的方式:「喚起:代價-酬賞模式」
個人、對方代價均高
1間接介入.
2.認知防衛:「重新定義」
個人低、對方低
「知覺的規範」
受助者的反應
公平理論
威脅自尊模式
親近他人、相似他人易引發:「社會比較」
第八章 攻擊
攻擊的理論
本能論
1. 動物行為學派 2.精神分析學派
挫折—攻擊理論(後被修訂)
社會學習理論(EX:暴力循環)
普遍性情感攻擊模式
1.第一個層次:攻擊的誘發環境因素
2.第二個層次:攻擊者的人格特質
3.第三個層次:個體的信念與歸因影響他對情境的認知解釋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環境因素
(一)物理環境因素:溫度與濕度
溫度過高:「逃避負面情緒理論模式」
(二)物理環境因素:武器效果
(三)社會情境因素:挫折與攻擊
修訂版挫折攻擊假說:挫折引發的負面感受是引發攻擊的主要因素。
(四)社會情境因素:挑釁與報復
(五)社會情境因素:觀看媒體暴力的影響
個體內在歷程因素
情緒感受與生理悸動:「悸動轉移理論」
認知與歸因:「敵意歸因偏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11.1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