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黃偉民易經講堂
黃耀明被ICAC拘捕了。
因為他在2018年立法會補選時,為候選人區諾軒唱歌。
何韻詩安好嗎?
憑欄一片風雲氣!
郁明哥前,已經下重手,對付教協。
下一步,應該輪到記者協會!
他們痛恨老師,也痛恨記者,各網媒人事都盤算、變動!
文明發展,都是先後有序的。看中國的廿四史,他們記述的歷史發展,都是這樣排列的。
最先是食貨,然後是選舉,也即是教育。
選拔人才,目的是職官,選賢與能。
政府成立後,第一要務,是禮樂。
建立社會的文化價值。
然後才是刑兵、地方、邊防。
這個先後次序,也是中國歷史的發展。
香港之所以是香港,不是大陸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取代,就是禮樂這部份。
香港人追求的價值。
每個人,自然而然的,緊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份。
專制政權,都憎恨菁英,也就是因為他們緊守崗位,做好本份。
不是今次奧運,很多人都意識到,香港的運動員,是多麼的專業!
他們在社會撕裂,制度崩壞,黑白顛倒的亂世;加上疫症的種種不測……他們沒有放鬆,默默努力,為香港爭取最佳成績。
相反,老鼠甲甴就在搞破壞。一個忠誠廢物,為了鬥左搶鋒頭,在奧運時刻,批評我們的運動員的衣服顏色。
不是為代表香港的運動員打氣,而是騷擾他們的比賽情緒;社會嘩然,才暴露出那些所謂運動組織的官僚腐化,他們看不起香港的運動員,根本沒有為他人們找贊助球衣和制服。因為睇死他們不會在奧運拿獎牌。
運動員穿自己的球衣,竟招來批評。
另一些從不運動的老鼠甲甴,卻說,專業運動員不應受外在環境影響,才算專業!
所以,廢柴的指摘合理,反而受影響的運動反而不專業了。
原告又變被告,受害苦主反成壞人了。
此所以我們說,這是黑白顛倒的時代。
專業,都招來不專業的攻訐。
他們痛恨香港的菁英,因為菁英都有獨立思想,專業堅持。
劍橋畢業,任職大律師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仍在還押。
她說:我無法看著錯誤一言不發!
這就是香港人的堅持!
政權只能痛恨這些香港人,醫生、護士、老師、記者、律師、大律師、運動員、文化工作者,堅持黑白的所有香港人……
廢柴建制的人愛說,他們不談政治,只做實事。其實,他們只能將所有專業政治化,因為他們是不專業,沒原則,一個個等候指揮的廢柴。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
不只做特首,做立法會議員,做問責局長才是政治。在公司做一個主管,背負一個家庭,搞一次舊同學食飯,都是政治。
一個人,一個家,一間公司,一個組織,一個城市,一個社會,事事都是政治。
《論語》二十篇,第一篇,學而篇,講做學問的修養;第二篇,為政篇,就是為政的學問,一個政治領袖的道德和修養的要求。是中華文化的領袖之道。
為政篇中,一連收錄了四章「問孝」的內容,孔子回應的,又因各人的背境不同,又應對不一樣。
《論語》的編輯,為什麼認為,孝道,與為政有關?
甚至認為,孝,是為政的根本?
《論語》的為政篇,第五章開始,連續四章問孝。
第五章: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是魯國權臣三家之一。
當時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權力,被這三家分了,魯君權力被架空。
這樣的當代權臣,向孔子問孝,孔子只告訴他,無違,不要違背。
但不要違背是什麼呢?
孔子又沒有引伸說明。
跟著孔子離開出門,由一位學生樊遲駕車。
孔子在後座,自言自語: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這時,車中只有孔子和學生兩人,所以,樊遲很自然的,以為孔子和他說話。
所以,他聽到孔子說無違,就回頭問:
咁即係點呀?無違,不要違背,何謂也?什麼意思呀?
孔子答:生,事以之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在這裡,帶出了一個關鍵字:禮!
禮,一個社會的建立,是運作於「禮」的。
禮,是價值的追求。個人來說,是價值觀;整個社會來說,是核心價值。放之於具體生活,是當時社會,人人認可的規矩。
所以,禮樂,便是一個社會,都有一套人人認可的核心價值。
從孝的角度而言,不能違背這套價值。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這位問孝者為魯國季氏,他們架空了魯君,是從基本上僭越了當時社會的價值標準。
跟著,到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又問另一個問題。孔子說的,又是另一個答案。
第六章:
孟武伯問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因其父的關係,屬於世家公子。
所謂世家,長子有承繼官位的權力。
孔子說:
父母看到自己兒女生病,那種憂慮心情,你要體會。
用對自己兒女生病時那種關切對待父尊,便是孝道了。
父子兩人問孝,父親是權臣,有當世權力,所以只用「無違」兩字。
這種身份權力的人,個人做到無違,在家,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是了不起的大臣。作為魯國三家的權臣,對天下,要負責任,如能視天下人民為父母,便是孝。即《孝經》說的大孝。
無違,對權臣而言,就是不可以違背人心,民眾的心。
他的兒子,孟武伯,是世家公子,不懂民間疾苦,但將來,會繼承父業,掌握權力。
他要掌握人民疾苦,但他不會有任何基層的經歷,所以,告訴他,如父母了解子女疾病一樣,因這位公子也有子女,子女也會有病,這個經驗他有。所以,記住這個感受。他日掌權,要視人民如子女。此所以,中華文化傳統,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掌權的,要懂得民間疾苦,知道基層的苦惱,如父母瞭解子女患病時一樣。
目前掌權的,視人民如父母;未來掌權的,視人民如子女。
忠臣必出孝子之門,因為孝,便懂得感恩。
最大的恩惠,必來自父母。懂得孝,便懂得有恩必報。
天下有恩於你,你必須傾力以報天下。這樣才會明白,為政,權力只是工具,身為政治領袖,對天下如對父母,要負起公道責任。
有權力的人問家孝之後,到一般人,孔子的兩名高弟問孝。
第七章:
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這章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愛,不能算孝。
孝不是形式,不等同養狗養馬,重點在於敬,是內心的。
跟著,另一位學生子夏,也問孝。
第八章:
子夏問孝,子曰: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孝順父母,最難的,是態度。
遇事,代父母操勞;有酒食,先供父母吃。這就算是孝了嗎?色難,態度,才是最難的啊!
第七章說的是敬,屬內心的;第八章說的,是態度,屬外在表現。
在領袖學的為政篇,刻意放進四章說孝,來引伸為政領袖的學問。
前兩章,針對擁有權力的人,在上位的,領導群眾的精神原則。後兩章,說的是一般人,即百姓,在社會配合的態度。
一是施政時,官僚的角色;另一方面,是在社會生活民眾的態度。
一邊是從上對下施政時,應如對父母,子女般的思考模式;一邊是社會上民眾,生活時,對社會規範的內心和態度。
表面上,為政與孝,好像不相關,但一個社會,孝的推行,風氣所及,老有所養,一個社會的老人,無論精神,物質上,能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與政府為政的信念,息息相關。
四章說孝,兩章焦點在上位,做官僚和領導的;兩章焦點在下,做部下,做員工配合別人的。四章放在為政篇,政治領袖的修養學問內,別具深意。
有酒食先生饌意思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峰會】
今天受邀參加聖沛黎洛120週年「食代魅力女性」活動。下午的高峰會,主旨是透過「性別力」,展現不同於傳統由男性主導的視野。三位曾經榮獲世界最佳女主廚頭銜的廚師,包括斯洛維尼亞的Ana Roš、香港的May CHOW周思薇,以及菲律賓的Margarita Forés,透過分享職業生涯經驗,揭示了在地食材對餐飲的意義。
Ana Roš說,因為自己的餐廳位處偏遠,食材供應有限,唯有主動尋訪生產者,並主動建立合作關係,才能取得所需食材。生產者掌握了權力,而不是買方操控市場,有錢,還未必買得到。Margarita Forés的故事,恰恰相反,她前往義大利學習廚藝,回到菲律賓之後,發現要把所學的義大利廚藝,與西班牙風格的菲律賓料理接軌,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周思薇May CHOW的經驗分享,特別有意思。她的分享,就我的解讀,可以濃縮為這樣的陳述:
品味文化的差異,從來就不是誰對誰錯。一個外地人,來到這裡品嘗運用在地食材與烹調手法做出來的料理,這個風味,不論喜歡與否,都不會是錯誤的風味。這樣的文化味蕾衝擊,是彼此認識、建立人與人之間連結,學會尊重彼此差異的媒介,也是分享在地食物的真義。
下半場的講者們,也都各自留下了名言錦句。故宮晶華執行總監楊惠曼Mandy YANG,針對菜色復刻、文化入菜做了分享,還舉了「論語宴」為例——從飲食認識孔子,從孔子認識飲食。我很快地搜尋腦海裡的記憶,大約只記得「有酒食,先生饌」,實在應該參加論語宴,好好見識見識。
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Stephanie HO則強調,真食物,更有好味道。「做菜,從農田開始,而不是廚房。」接著,逐一剖析台灣菜的幾大特質——一上桌就來的山珍海味大拼盤,是台灣人好客的宣示。一道小鹹點在餐中端上桌,形同中場休息,讓大家可以起身走走,談談事情,尤其是在商務餐敘裡。套疊菜,則講究細緻手工,層層包疊——燉菜塞進雞,雞塞進豬肚,豬肚塞進鱉。另外也有講求視覺美感的菜色。這些都是台菜的幾項特色。
COFE創辦人顧瑋,則勾勒台味、風味、品味三者之間的連結契機——如何從台味出發,探尋風味,臻至好品味。脈絡。「風土是答案,卻也是題目。」單講風土,恐怕等於沒有回答關於在地特色的探索問題。不是因為食材來自一個地方,所以它必然好;它好,是因爲它也被怎樣處理,生產者付出了什麼。在每一個環節,都盡力做到最好,保有它的差異與個性,才能夠成就那足以被辨識的地方差異——風土。茶、咖啡、米、可可,顧瑋談起這些台灣農產品,瞭若指掌。然而,有些台灣在地農產品,為何在國際舞台上不受青睞?那是因為尚未取得品味發言權,假以時日( 只要30年),持續耕耘,當見成果。「什麼是一杯好茶?」顧瑋最後這樣總結自己對品味的終極目標:「一杯好茶,就是喝了之後,心裡沒有茶,只有美。」妙哉!
最後,是知名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Yilan YEH,談在地顯學年代裡的台灣滋味。其中有一個觀點,我很認同:「國際化,不應是貶低在地。」愈是在地,愈容易走向國際,否則,在國際市場上,那就只是另一個類似的產品,而缺乏獨特性。葉怡蘭以手搖飲料為例,她認為,手搖飲料是成功商業模式、獨特產品特質,綿密深植人民生活文化肌理,幾項要素共同撐起來的飲食現象——它既是飲料,又是點心,邊喝,還能邊吃,有人一天能喝上三杯。這是珍珠奶茶能夠作為台灣獨創,外銷出去,站上國際餐飲的原因。
今天下午,是個得到不少啟發的下午。
#SanPellegrino120
#聖沛黎洛120週年
#食代魅力女性
#美食的語言
有酒食先生饌意思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政,不可以違背人心》
香港的老人問題令人傷心,香港的官僚質素令人沮喪。
周永新教授說的一位退休教師個案,六十歲退休,拿著二百多萬現金。今年七十二歲,已花掉一半。他終日惶恐,擔心九十歲仍未死,手上僅餘的百萬現金已無法應付了。所以,他極度慳儉,不敢吃喝。
梁振英、林鄭月娥、陳茂波,他們的家人子女全在英國,但自己卻留港為政,在衣食住行教育各方面折磨港人。林鄭卻自認在推行公義,所以她的神,已在天堂為她預留位置!
社會的孝道,與官員的為政,關係在哪裡?
論語為政篇,是講述政治領袖修養的學問,但二十四章當中,放進了四章問孝的,而孔子所對,又各有不同。論語的編者,為什麼認為,孝,是為政的根本?
論語為政篇第五章開始,連續四章問孝。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是魯國三家之一。當時魯國的權力,被這三家分了。魯君身為諸侯,但權力被架空。
這樣的當代權臣,向孔子問孝,孔子只答兩個字:無違。
無違,不要違背。
不要違背什麼?沒有下文。就這樣算了?
跟著孔子出,他的學生樊遲駕車接他離開。
孔子坐在後面,喃喃自語: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學生邊駕車,邊轉頭問:
何謂也?
什麼意思呀,老師?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這時才將「無違」兩字引伸。他帶出了一個關鍵字:禮。
什麼是禮?易經第十卦天澤履。履,本是鞋底,象徵走路,引伸為行事的方式。
履的原意為禮,行為的準則。
東周春秋時期,禮儀有一定的階級,天子、諸侯、大夫、庶人,各有不同。
魯國三家,是大夫,是權臣,但常用了魯君諸侯之禮,有時甚至用了周天子之禮。這是僭越。
禮,在現代生活來說,就是規矩。
權臣問孝,孔子答無違。關鍵是無違規矩。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有一套人人認可的核心價值。從孝來說,不能違背這套價值。
跟著,是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這時,孔子又有另一個答案。
孟武伯因父親的關係,屬於世家公子。所謂世家,長子有承繼官位權力。
父親問完,到兒子問。
孔子說,父母看到兒女生病,那種憂心掛慮,你要體會。用對自己兒女生病時,你那種關切對待父母,便是孝道了。
父子兩人問孝,父親是權臣,所以只用無違兩個字。
這種身份權力的人,個人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大臣。他既是魯國大夫,三家權臣之一,對天下,要負責任。視天下人為父母,才是真孝。
無違,就是不可違反人心。
但他的兒子,是一個不識民間疾苦的世家公子,將來承父業,掌握權力,要知道下層人民的苦況,如父母瞭解子母一樣。由於這位少爺終有一日從政,必須記住這個道理。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傳統,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因為孝,便懂得感恩。最大的恩惠,必來自父母。懂得孝,便懂得有恩必報,天下有恩於你,你必傾力以報天下。這樣才會明白,權力只是工具,身為政治領袖,對天下如對父母一樣,要負起公道責任。
所以,我們的文化,認為孝道是為政的基礎。
從政的人問孝之後,到一般人,孔子的學生問孝。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愛,不能算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馬。重點在於敬,內心的。
再跟著,另一位學生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孝順父母,最難是態度。遇事代父母操勞;有酒食,先供父母喫,這就是孝了嗎?色難,態度最難啊!
上章說敬,是內心;這章態度,是表現。
在為政篇,放進四章說孝,前兩章,是有權力的,領袖的,領導群眾的精神原則;後兩章是一般人的,百姓的,配合的做法。
一個社會,孝道的推行,風氣的推及,老有所養,與為政的信念,息息相關。
我們的政府在做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老人,在擔心長命?
是因為為政者,不知道下層人民的苦況,沒有將天下人當成父母,不懂掌握大權的孝。
我們沒有政治領袖,因為香港老人在徬惶恐懼中。
有酒食先生饌意思 在 論語怎麼說#6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的推薦與評價
論語怎麼說#6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 有酒食先生饌 曾是以為孝乎. 1.4K views · 4 years ago ...more. Vincent. 88. Subscribe. 10. Share. Save. Report ... ... <看更多>
有酒食先生饌意思 在 【論語為政第八】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 意思是說:「今天許多人認為孝順就是能贍養父母,但是如果不尊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狗馬有什麼不同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