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騰騰的快訊 📍 恭喜 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雄激素剝奪治療與失智風險之研究,獲 Cancers 刊登!
⠀⠀
👉 第一眼很重要,要讓 editor不排斥。
⠀⠀
決定文章會不會被接受的最重要兩位角色,就是 editor 與 reviewer。如何讓 editor 一看到自己投稿的文章就覺得驚艷,進而提高讓文章獲得 revision 的機率,首重是文章要有好的 pattern,相關內容可以參考昭慶醫師的上課內容。
⠀⠀
吳昭慶醫師是神經外科期刊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之 editor,他在臨床研究寫作的心法跟寫法,再三強調文章 pattern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很仔細的著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查詢,或是直接報名《#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大幅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如何與 reviewer 進行攻防
⠀⠀
第一,要看懂 reviewer 所提出的問題,並且切中要領的回答。偶爾會遇到猛一看,完全看不懂 reviewer 的問題,此時建議與研究團隊的成員共同來閱讀,一起解析 reviewer 的提問,集思廣益正確解答題目,可以獲得很大的效果。在這部分,切記不要答非所問,牛頭不對馬嘴,會讓 reviewer 留下不好的印象,加重追問我們同一個問題。
⠀⠀
第二,有禮貌且不卑不亢地回答,有禮地一一回答 reviewer 提問,讓 reviewer 感受到我們表達出的誠意與態度,建立起基本互信的基礎。接著仔細地回答各項提問,讓 reviewer 知道我們很了解自己的研究長處與短處,能夠通盤來解答相關問題。
⠀⠀
第三,誠實以報,總有些時候會遇到 reviewer 的提問窒礙難行,無法達到的情況。此時,切忌不要任何建議都不採納,直接用文字跟 reviewer 吵架,這樣可能會導致文章 reject 的命運。可以試著以溝通的方式。
⠀⠀
第四,response to reviewer 的文字檔案排版力求清晰、工整、易讀,讓 reviewer 能將整個頁面容易閱讀,看得輕鬆,reviewer 也越容易滿意我們的回覆,給予我們 accept。⠀⠀
⠀⠀
⠀⠀
👍 從寫作到投稿,專為初學者設計的課程!
⠀⠀
#這堂課將與你分享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SCI 天天有,學術起步要趁早,錯過再等明年!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ฅ'ω'ฅ飛天德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純備份廣傳 以下內容維基百科 2020年1月14日,據路透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新型冠狀病毒「已經」有限度人傳人,之後修改報道為「可能」有限度人傳人,世衛隨後對發電郵查詢的傳媒澄清並無證據顯示病毒人傳人,並在社交網站上表示中國政府初步調查找不到清晰人傳人的證據[68][69]。 1月19日,世...
期刊接受率查詢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增加自己文章被接受的機會
☑ 增加在國際社群被看到的機會
☑ 減少文章在外流浪的時間
⠀
🤔 投稿三大技能都想得到,該做哪些努力和功課?
⠀
🚩 【立即報名】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陳一銘醫師從怎麼樣查詢自己領域的 impact factor 雜誌排序開始(還好有來上課,我還真的不知道怎麼查怎麼找),分享了不同型式雜誌的特性,從專科雜誌到 open access 的選擇,針對升等以及品牌不同的需求作分析,對於日後投稿被拒絕後,也能馬上修改後再出發,朝向發表之路。」
⠀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投稿策略
⠀
「你就照 impact factor 投下來,就好啦!」
⠀
但如果你真的試過,會發現其實不太可行,高分期刊一一退稿,有些在準備投稿的時候,甚至連這本期刊的名字都沒見過,更別說有些一審就是三個月,連續四本,一年就過去,連個影子都還沒看見,研究題材都老了。
⠀
▌真正多產的人,投稿策略是什麼?
⠀
所以,真正多產的人是怎麼做的?為什麼他們好像都知道自己的「被接受率」大概是多少?而且對學術社群與期刊喜好總能侃侃而談?
你該做哪些功課,才能更增加自己被接受的機會、在國際社群被看到的機會、以及減少文章在外流浪的時間?
⠀
▪ 要選擇傳統期刊還是 open access?
▪ 傳統期刊要怎麼挑?
▪ 要選擇跨領域雜誌、專科雜誌,還是次專科雜誌?
▪ Open access 有哪些可以選,哪些名聲不錯,哪些其實快爛掉了?
⠀
這堂課一次告訴你,課後讓你問,問到滿意為止!
⠀
🔥 眾多校友突破困境:
⠀
「最高單月 96 篇,單月 11 位跨越從 0 到 1,解開生涯第一篇成就,甚至登上 45.54 分的 JAMA!」
⠀
與其將寶貴時間浪費在摸索試誤上,不如透過高效系統化的學習,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克服學術起步的障礙,讓您寫作功力大增,跑統計不再求人!
⠀
年中幫自己許一個有論文的未來,現在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
🔥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疫情會過去,論文技能會留下。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才是自己的。
期刊接受率查詢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進入 PGY 訓練前,我很高興能參與新思惟的課程,接受一天高效率的研究能力訓練,上完《#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我更有信心面對研究上的挑戰了。」
⠀
▌ 那些研究新手常犯的錯,講師都知道!
⠀
利用上午兩個小時,陳一銘及吳爵宏醫師精確點出研究新手常犯的錯誤:哪些是廢話、什麼樣的語句會太模糊、圖片為什麼長很醜等等。講師不只要避免學員踩雷,也提供標準化的寫法,讓學員能快速寫出符合邏輯的文章。
⠀
另外,在圖表編修的課程中,講師更點出許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有時也許是無心的格式缺點,卻可能讓編審者將論文丟進垃圾桶,浪費自己幾個月以來的努力,實在不可不慎。
⠀
上完這堂課,我瞭解不只研究數據要漂亮,如何簡明扼要的呈現研究結果,更是一門學問。
⠀
▌ 製圖不再土法煉鋼,成品更有質感。
⠀
統計課程的手把手教學,讓我們可以在最快速的時間內學會,課堂上完全不用擔心問蠢問題被笑,而且助教數量非常足夠,只求大家不要把問題帶回家。
⠀
時間雖然緊湊,但課程設計一點也不馬虎,老師及助教利用中午的時間,一步步由淺至深,帶著大家從 independent t test 做到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並做出圖表。
⠀
別擔心不熟悉統計術語,或是生統曾經被當,因為課程只給你最實用的,熟悉後多次練習即可上手。雖然製圖競賽沒得獎,但看到自己利用課堂所學做出來的圖表,還是非常有成就感,跟自己土法煉鋼的圖表比起來,就是不同檔次。
⠀
下午的最後時段,講師分享許多研究計畫撰寫的重點,不只為初學者提供最佳的計畫申請策略,也提醒諸多申請過程的細節。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當避免掉容易被拒絕的缺點,#距離拿到研究經費也不遠了。
⠀⠀
⠀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 PubMed 查詢頁與 Google 查詢頁,展示出我們的深度與廣度。
⠀
⠀
▌ 問:這個課程適合初學者嗎?
⠀
答:適合。新思惟的研究課程,特別加強「從 0 到 1」的研究新手部分,但依然保留新思惟課程的「雅俗共賞」特色,許多內容,即使已經有 5 篇 SCI 經驗的人,都會覺得有趣。我們過去的課程,初學者來都非常滿意;即使傑出學者如 #登過外科第一名期刊的、#超過100篇的、#登過Science的學者們 來上,也都有所收穫。
⠀
⠀
🚩疫情會過去,論文技能會留下。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才是自己的。
期刊接受率查詢 在 ฅ'ω'ฅ飛天德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純備份廣傳 以下內容維基百科
2020年1月14日,據路透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新型冠狀病毒「已經」有限度人傳人,之後修改報道為「可能」有限度人傳人,世衛隨後對發電郵查詢的傳媒澄清並無證據顯示病毒人傳人,並在社交網站上表示中國政府初步調查找不到清晰人傳人的證據[68][69]。
1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亞沙雷維奇回覆台灣中央通訊社的電郵查詢,指根據最新資訊及分析,已有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有限度人傳人,同時補充指尚無明確證據顯示人際間有持續傳播,無法評估整體的人傳人範圍[70]。英國廣播公司(BBC)亦於1月20日獲世衛回覆密切接觸者間發生了有限的人傳人,同時指多個消息源透露武漢同濟醫院有醫護人員懷疑感染[34]。武漢官方的說法則是不能排除人傳人可能,但持續人傳人風險較低,認為疫情是可防可控[71];中國國家衛健委同時指病毒源頭及傳播途徑尚未查明,仍需嚴密監控可能的病毒變異[34]。
1月20日晚間,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專家鍾南山在接受央視新聞直播採訪時表示,根據目前的資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傳人:「在廣東有2個病例,沒去過武漢,但家人去了武漢後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現在可以說,肯定的,有人傳人現象」。[72]他又透露圍繞一名病人,已有14名醫護人員出現醫療照顧相關感染(隨後證實是進行神經手術時感染),指是非常重要標誌,又表示95%病例與武漢有關,呼籲民眾可戴口罩預防及如非必要勿前往武漢[73][74]。
1月21日,早前只說存在有限度人傳人的世界衛生組織在Twitter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能存在持續人傳人情形[75]。同日,曾到訪武漢實地考察的中國國家衛健委武漢肺炎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王廣發向香港有線新聞確認他已感染[76]。王廣發表示自己從武漢回到北京後,左下眼先出現結膜炎,然後發燒,他推測自己是經眼部結膜感染,認為當時沒有戴防護鏡是防護盲點[77]。曾去武漢視察情況的香港大學醫學院講座教授袁國勇相信疫情可能已經進入第三波傳播(家庭及醫院傳播),若在社區大爆發有機會重演2003年SARS事件[78]。中國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認為武漢1名患者感染十多名醫護人員是醫院防控不足,此患者可被認定為超級傳播者,表示此新型肺炎暫無特效藥[79][80]。德國權威病毒專家德羅斯登則在2020年1月22日做出表示,武漢不明肺炎是新型的病毒,但嚴重程度不如SARS,然而疫情正好在農曆春節交通高峰期前夕爆發,對防堵相當不利[81]。
1月22日,中國國家衛健委承認已經出現人傳人及醫務人員感染,病例主要與武漢相關,並存在一定範圍社區傳播,主要是呼吸道傳播,病毒存在變異的可能,病毒有機會變異及進一步擴散[82],並指出未發現有超級傳播者[83][84]。當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方案提到,武漢肺炎的潛伏期最長約為14天,病例存在人傳人情況,潛伏期可能無傳染性[85]。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認知,新型冠狀病毒對於兒童等年紀小的人不易感[23][86]。但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則認為,兒童不易感新型冠狀病毒的說法論據不充分[29]。此外,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稱,新型冠狀病毒可用75%酒精殺滅,且不耐高溫,目前致死率比H7N9低[87]。
1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試行第三版)》[28]。與第二版診療方案相比,新方案新增表述「出現無武漢旅行史的確診病例」。試行第三版方案提到,截至目前搜集到的病例,顯示無華南市場暴露史病例在增加,並出現了聚集性病例和無武漢旅行史的確診病例,而且在境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來自於武漢的無明確市場暴露史的確診病例[88]。
1月24日,武漢金銀潭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團隊在著名醫學期刊《刺針》刊發研究,分析了首41位病人之後,指出病毒可以有效人傳人,且初期未必出現發燒等症狀[21]。研究又指出其中27人去過華南海鮮市場,12月1日發病的首位患者,以及隨後發病的3位中2位患者未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並有一個家庭集體感染[20]。研究還發現,在這41位病人當中,死亡率已達到15%,與SARS相若[89]。而《刺針》上另一篇由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多名傳染病專家發表的研究分析了一個深圳家庭,6人去過武漢後5人染病,另一人未去過武漢亦隨之感染,攻擊率達到83%,而其中一兒童患者染病後未有病徵,顯示病毒可能在患者不知道的情況下於社區散播[89][90]。
1月26日,中國國家衛健委在記者會上表示透過分析臨床資料,顯示病毒傳播力似乎有所增強,傳播速度較快,認為疫情進入嚴重及複雜時期,相信仍將持續一段時間[91][22]。又指病毒潛伏期介乎1至14日,大約為10日,與SARS不同的是,潛伏期亦具備傳染性[2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cawXfapAzw/hqdefault.jpg)
期刊接受率查詢 在 期刊接受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推薦與評價
筆好幾萬元的文章處理... Factor 與你https://www.cc.ncku.edu.tw/rule/content.php?sn=937 ...[PDF] 期刊投稿知多少善用工具選擇投稿期刊2017年4月25日· 查詢期刊接受率與 ... ... <看更多>
期刊接受率查詢 在 新思惟國際- 這次在選擇投稿期刊時,也花了一些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利用「期刊選擇神器」搜尋投稿標的時,發現《Nutrients》剛好有針對維生素D 影響運動表現的special issue ... 為什麼他們好像都知道自己的「被接受率」大概是多少? ... <看更多>
期刊接受率查詢 在 期刊接受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推薦與評價
筆好幾萬元的文章處理... Factor 與你https://www.cc.ncku.edu.tw/rule/content.php?sn=937 ...[PDF] 期刊投稿知多少善用工具選擇投稿期刊2017年4月25日· 查詢期刊接受率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