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三的心情抒發 #二輪賤民
退去制服,我是個熱愛騎車的肥宅,
趁天氣好,難得輪休遇假日,出門騎一波,
出門前小助理就叮嚀我,欸今天是周末哦,
「猴子」會很多,要格外注意。
果不其然,兩輪的、四輪的、落單成群的,
甚至騎著Honda Monkey的,都很常見,
各種剪線、任意變道、飆車拉轉不計其數,
甚至在山間小路對向轉彎外拋到你面前,
緊急煞車後還好意思對你揮手點頭的那種。
扣掉技術太爛造成的,剩下的是惡意為之,
每次出門騎車遇到大大小小的交通違規,
心裡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是三字經的國罵,
第二個念頭是,幹他為什麼敢這樣開/騎啊?
該不會是因為警察都不開單吧?
一瞬間,我認同了仇警粉絲專頁的宗旨─
「台灣交通這麼爛,因為警察都不取締。」
還好,理性是個好東西,希望大家都,
要弄懂台灣的交通這麼爛,首先要先搞懂,
那些違規成癮、不違規不舒服的用路人,
違規當下,心裡想的到底是什麼?
「一下下而已,又不會怎麼樣。」
自私心態,把自身便利建立在他人不便上。
「沒差啦,有這麼嚴重嗎?」
法學素養低落,漠視遵守規則帶來的安全。
「反正這裡又沒警察,沒這麼倒楣啦!」
僥倖心態,認為沒這麼衰,相信自身運氣。
突然覺得有股滿滿的既視感,
這些臨停、跨雙黃線、惡意逼車的違規,
心理狀態跟那些酒後駕車、的嫌疑人,
好像沒什麼兩樣。
主因是─沒差啦、沒事啦、警察不會抓啦。
我撞到人了嗎?沒有嘛!那你在靠杯什麼?
不 爽 就 去 檢 舉 我 啊 !
交通違規的氾濫,仇警人士說警察不開單,
認為只會勸導慣壞了這些違規魔人的行為;
酒駕肇事的主因,民眾覺得是罰則太輕了,
鮮少有人認為「酒駕是因為警察沒在抓」。
都是僥倖心態,這帽子可不太一樣啊。
你想,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唱著歌,
突然就被一隻小R魯的猴子貼超近還刷卡,
把出遊的興致一下消磨殆盡,還逼出氣來,
猴子繼續拉轉,一邊跨雙黃線逆向超車,
而這些違規態樣都被行車紀錄器盡收眼底。
回家後你花了自己的時間把檔案拉出來,
簡單編輯後,上傳到交大的網頁提出檢舉,
結果一星期後收到承辦人的回覆:不舉發。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六七八次,
每次被侵犯,每次費時檢舉,每次不舉發,
騎在市區看到巡邏員警縱放汽車違規駕駛、
下個路口卻蹲了兩個警察在抓機車未待轉,
不把矛頭指向警察才難吧!
平行時空中,你的檢舉成功舉發了,
違規人收到罰單的第一個念頭是:
啊,我違規了,影響到其他人真是抱歉,
我一定深刻反省,修正自己的開/騎車習慣,
成為更好的人,為台灣的交通盡一份心力。
檢舉達人的馬桶爆炸!生兒子沒屁眼!
我的母親從小教育我,若有天我開始開車,
記得要多禮讓機車騎士,原因不為別的,
既然有能力開車,享受冷氣鐵包肉的待遇,
機車騎士不只得風吹日曬雨淋,還很危險。
這些話等我成為警察後一一驗證,
不過驗證的部分是「機車很危險」這句話,
體諒啊互相啊禮讓什麼的,幾乎不存在,
更常見的就是「林北四輪大爺啦!」
「二輪賤民閃邊,我要剪線就剪線!」
然後再補一句經典的:
「我有打方向燈啊,不爽去檢舉我。」
政府在交通區塊的規劃,對機車很不友善,
無論是待轉區的存廢,乃至驗車、罰則等,
儼然就是變相鼓勵社會大眾別騎乘重機吧。
要加油啦,不管是警察,交通部或政府,
我知道各派出所分局承辦人真的很辛苦,
但對於民眾檢舉的舉發率真的有進步空間;
政府再拒絕溝通會造成更嚴重的警民對立,
舉「行為違法」牌子站在待轉大富翁現場,
我心裡吶喊,我也支持廢除待轉區啊!
但,也只能吶喊而已,沒有人聽的到,
上頭要求件數,下周還是乖乖去蹲路口。
說了這麼多,滿腹的委屈跟牢騷無處宣洩,
比起坐在鐵箱子用龐大體型逼迫二輪讓路,
我還是咖尬藝和煦陽光暖風吹拂的感覺啦。
題外話,我是支持合法改裝的,
任何不影響其他用路人的合法改裝,
但我更支持警方合法取締,無論汽車機車,
刁難握把的、刁難拉柄的、刁難有的沒的,
套一句我們主管最愛找我約談時說的話:
「你有這麼缺這張單嗎?」
PS. 老玩童礦坑咖啡真的挺讚,
牛肉超厚超大塊,還可以順便賞車,
喜歡騎106縣道的車友別錯過囉。
#不知所云的一篇
#夜班剛下班還是乖乖睡覺比較好
#輕檔車幹譙俱樂部
#一線三的日常
Photo by GoPro Hero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機車待轉方向燈怎麼打 在 NOWnews 今日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打方向燈,後面的車不知道你要待轉
打了方向燈,反而會讓別人會錯意@@ 你們都怎麼打?
#二段式左轉 #機車族 #騎士 #待轉區
機車待轉方向燈怎麼打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下午,是機車路權團體包圍公路總局的行動,雖然高雄行程也很滿,我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要到場聲援。邱顯智立法委員、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 劉崇顯 科技思維x在地青年 也到場。
台灣的道路規劃,一直以來,都是以"汽車為本"的思維。也因此,不論是機車族,或是行人,在道路規劃上,都是次要的考慮。
#台灣獨步全球的 #兩段式左轉
而台灣有一個獨步全球的道路設計:機車強制兩段式左轉。我從高中開始,就開始騎機車 (呵呵,誰沒有過去),也很習慣兩段式左轉。但是到了日本之後,我才發現,為何日本的機車,不需要兩段式右轉?(日本是靠左行駛)
日本的機車,就是跟著汽車一樣,右轉靠右,然後在道路中線等待右轉。但是台灣的道路規劃,就是機車在外側車道,當汽車要右轉時,就會跟外側車道的直行機車,在行車方向上卡住(EX:澄清路右轉三多路)。
所以,比較好的交通規劃,應該是"右轉靠右、左轉靠左",這樣的交通規劃也相對簡單。但是,以目前的駕駛人習慣而言,機車駕駛會說:「我習慣兩段式左轉,要怎麼直接左轉?」
的確,因為長期的道路交通規劃及考照方式,導致台灣機車騎士不見得"會"直接左轉,所以我上任議員之後,跟團隊夥伴花了不少心力跟高雄市交通局溝通,可不可以,試辦"取消強制兩段式左轉",讓會直接左轉的騎士,直接左轉;讓不會直接左轉的騎士,還是兩段式左轉。
ps. 上任後,高雄市已取消超過40個強制兩段式左轉、廢除13個內側禁行機車
#就是多一個選擇而已。
我記得去年蘇貞昌院長拍了一部讓登山者振奮的短片"山在那裏,所以我們走去",整部片的重點就是,未來台灣的山林解禁,不再以政府強制管理手段,限制山友的親山。過去以危險當作理由,但現在,交由人民自己選擇,如果你選擇了親山,那麼就必須做足準備,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開放機車直接左轉、#開放機車上橋、#開放機車行駛內側車道,這其實也是同樣的概念。如果駕駛人有良好的駕駛觀念,其實這些開放,一點都不危險。
👉危險的是:駕駛人沒有良好的駕駛觀念。
而這些危險的造成,早在駕照考照的制度中,就已經發生。所以,去年我跟團隊夥伴,有協助時代力量智庫擬定一份 #道路安全 的政策,內容洋洋灑灑提到十幾項具體建議(詳細政策我放在留言),其中我認為很重要的幾點,就是考照跟回訓機制的改革。
台灣車輛多,但我們在機車考照的程序上,是非常簡單的,並且駕照考過之後,幾乎就用一輩子,也導致很多應該遵循的交通概念,被當作"高標準",#汽車逼車、#機車上人行道、#跨越雙黃線、#變換車道未打方向燈... 變成習慣成自然。
👉馬路三寶,不是一天造成!
所以治根的方法:養成好的駕駛習慣,才是道路安全,去限制"不能直接左轉不能行駛內側車道",這就跟過去限制人民親山一樣,都是政府保姆化、人民媽寶化的一種舊疾。
如何提升正確的駕駛觀念,我認為交通主管單位,應該會同新聞單位,一同來推動,這才是讓台灣交通導向良好方向的蘿蔔。所以我在去年預算審查時,就要求高雄市新聞局,今年要拍攝一部教導機車騎士正確"直接左轉"的影片,希望下半年能看到。
#山在那裡,所以我們走去;#路在那裡,所以我們騎去。
換個思維,作法就會很不同。要改變習慣,當然不是簡單的事,但是願意改變,才會有進步的可能。
{有關駕照考照及駕駛教育}
■ 比照日本等國加嚴駕照考取難度,提升用路能力與駕駛道德倫理
■ 避免駕訓班放水,引進第三方認證機制或逕由監理所指派考驗員
■ 機車考照除了兩段式左轉外,亦應納入一般左轉等車種混流情境
■ 完整了解車體功能構造及操作,減少不立中柱的狀況
■ 安駕訓練制度化,職業駕駛納義務,自用駕駛提供稅費減免誘因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 Leo, that Taiwanese. 理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