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哇~快來不及了! 來不及了! 哇~~~」
週二上課前,唯可坐在地板上哭鬧嘶吼著
預定出門的時間已過5分鐘
包包和各樣物品還散落在一旁
而我想起昨晚的對話
👩🏻:「明天要上步道課,我們來整理包包吧」
🧒🏻:「我想明天早上再整理」
👧🏻:「我也是」
👩🏻:「明天早上才整理來得及嗎?」
🧒🏻👧🏻:「可以!」
孩子們自信滿滿,並且異口同聲地回應我
我也就選擇放手相信他們
但心中默默做好無法準時出門的心理準備
當天早上,喬伊早早起床
換衣服、吃早餐、整理包包
👩🏻:「我們該起床準備囉!」
👧🏻:「媽媽再跟我躺一下啦」
唯可一邊撒嬌一邊發出賴床的邀請
👩🏻:「這樣來的及嗎?」
👧🏻:「來得及!」
我繼續和他躺著抱抱一會兒
沒多久他主動爬起來換衣服
我也起身做準備,過陣子聽到他生氣的聲音
👧🏻:「衣服沒有平平的! 媽媽幫我折!」
原來是秩序感發作,為著不平整的睡衣在生氣
👩🏻:「有需要跟你一起折嗎?」
👧🏻:「不要! 媽媽幫我折!」
👩🏻:「折睡衣是你可以做到的事情,媽媽可以跟你一起想辦法,但需要你跟我一起合作喔!」
👧🏻:「不要不要! 媽媽折!」
我抬頭瞄了一眼時鐘,距離出們時間剩15分鐘
👩🏻:「等你準備好要跟我一起折的時候再跟我說,再15分鐘要出門了,我要先準備自己出門的東西喔」
說完,我走向浴室繼續做準備
唯可則是繼續留在原地大哭
同時他的情緒更激動了
不斷的吼著:「幫我折! 要來不及了啦」
我一邊準備的同時一邊檢視內在,是平靜的
過往可能會因為孩子哭泣而感覺內疚
或是因為出門時間一步步逼近而感覺焦慮
也可能因著孩子無法說到做到而感覺失望
各種情緒擠在一起變成一團黑色毛線球
最後爆炸的經驗次數,過去不在話下
不過這幾年持續不斷的練習覺察與課題分離
也透過培育正念,讓自己和風暴保持一點距離
#站在遠處看_能看得更加清楚
透過學習取得更多資源和選擇
也為內在觀點建立堅強的後盾
👉🏻面對放下哭泣的孩子
孩子的情緒與出門前的準備是孩子的課題
孩子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原地哭泣或是有其他動作
而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陪伴孩子
所以我選擇先去準備,但如果我準備好了
我也會選擇留在孩子旁邊陪伴他調整情緒
許多時候選擇沒有對錯,沒有正確答案
只能依照當下的情境去做出適合當下的選擇
👉🏻面對無法準時出門的狀況
最壞的結果就是上課遲到
或是孩子忘記帶該帶的東西出門
這些結果都是我能承擔與接受的
雖然過程會不太舒服,但都是寶貴的經驗
能幫助孩子在下一次做出更適當的選擇
👉🏻面對孩子說了卻做不到的結果
孩子時常對自己過於自信
因為想的總是比較容易呀
就當作孩子在正常發揮
如同儀婷老師在《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中》所說
孩子說到做到是父母的小確幸
說了做不到才是常態
孩子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累積大量的經驗
才能夠更認識自己
才有辦法學會評估與負責的能力
一路上我都是陪喬伊這樣練習過來的
所以他具備這樣的能力
也清楚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而唯可還在練習的階段
我願意陪他承擔失敗的結果
累積屬於他的人生經驗
當我透過與內在的核對找到安定的力量
就能沒有猶豫的帶著覺察去行動
並明白行動當中帶有愛,愛自己也愛孩子
我梳洗準備好之後
孩子還是沒有進度的繼續在原地哭鬧著
距離出門時間剩5分鐘
👩🏻:「親愛的,我們還有5分鐘要出門」
👧🏻:「不要! 我還沒準備好,等我!」
👩🏻:「還沒準備好該怎麼辦呢?」
👧🏻:「我不知道!」
👩🏻:「有需要聽聽我的想法嗎?」
👧🏻:「不要不要!」
孩子還沒回到身心容納之窗中
情緒還沒過去,也就無法溝通
我也不說話,安靜坐在一旁等待
這時吃完早餐的喬伊,背起包包往門口移動
唯可一看到,原本逐漸平緩的情緒海洋
再度激起狂風大浪
👧🏻:「不要出門! 我還沒準備好啦! 喬伊等我!」
👩🏻:「唯可」
我喊了他的名字,停頓了一下
👩🏻:「你很緊張,是嗎? 」
👧🏻:「嗯~嗚嗚嗚」
👩🏻:「你擔心被丟下嗎?」
👧🏻:「嗯~嗚嗚嗚」
👩🏻:「唯可,我們會一起出門,不會丟下你的,這樣能讓你安心點嗎?」
她點點頭
👩🏻:「出門時間到了,我們得出門才趕得上課程,不過我知道你還沒有準備好,請問你還需要多久的時間準備呢?」
他比出5根手指頭
👩🏻:「5分鐘是嗎?」
👧🏻:「恩恩」
👩🏻:「那再給你5分鐘準備,時間到無論準備好了沒,我們都得要出門囉!」
雖然這樣說,但我知道就算多了5分鐘
也還是無法讓他完成所有他想做的事
但至少我們彼此心裡都有個明確的底線
(我自己心裡則是可以接受10分鐘的緩衝)
我尊重他的意見和需求
同時他也得學習尊重其他人的意見和需求
這5分鐘,孩子都在發脾氣中度過
繼續的抱怨衣服不平整
抱怨太趕了他來不及準備
抱怨要整理的東西太多了
我在一旁靜靜的聽,沒說什麼
想著要是以前,應該就會按耐不住開始說教
「你看來不及吧! 昨天叫你整理你就不聽,來不及怪誰」
「早上還不早點起床準備,自己愛賴床還敢說」
以上的話,當下說出來會很爽
但卻對事情沒有幫助,只是更加刺激孩子的情緒
是該討論、該反省,但不是現在
時常帶著覺察問自己:「現在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而我當下的答案是👉🏻先順利出門再說
手機計時器響起,5分鐘時間到了
👩🏻:「我先到門口穿鞋等你喔」
語畢,我也背起包包往門口移動
孩子則是繼續在原地崩潰
一邊拿著未整理好的包包衝出來
一邊大哭說他還沒吃早餐
穿鞋時也繼續生氣,說他不會穿
雖然我的原則是:「不幫孩子做他自己做得到的事」
不過當下趕時間,如果再等他調整又會僵持一陣子
所以我選擇先協力幫忙孩子將鞋子套好
一波三折,總算是出門了
就這樣,宏爸載我們到捷運站搭車
唯可也一路崩潰到捷運站
而我也做好心理準備
可能需要在月台等他哭一陣子
沒想到一到捷運站他就不哭了
就這樣,我們順利地搭上捷運
我看他平靜下來,想說可以聊聊剛才發生的事情
👩🏻:「唯可你好多了嗎? 可以聊一下剛剛出門前的事情嗎?」
他點點頭
👩🏻:「剛剛感覺你有好多情緒,你想要衣服平平的,也想要整理包包跟吃早餐,好多事想要做,卻沒時間去完成,我感覺到你很緊張、挫折,是嗎?」
👧🏻:「恩,很難過」
👩🏻:「沒辦法完成所有的事讓你很難過是嗎? 那媽媽在想,下次要怎麼樣才能在出門前完成所有想做的事呢? 你有什麼想法嗎?」
👧🏻:「我不知道」
👩🏻:「要聽聽我的想法嗎?」
他點點頭
👩🏻:「我在想如果前一天晚上先整理好包包跟選好衣服,早上起床只要換衣服跟吃早餐就能出門了,或許就能在出門前完成所有的事,你覺得呢?」
他不講話
👩🏻:「還是你想一下晚點再討論呢?」
👧🏻:「我晚點再跟你說」
於是,我們就停止這話題
一直到回家幫孩子們洗澡時,唯可突然主動開口
👧🏻:「我喜歡上步道課,不過今天早上好忙好趕喔!」
👩🏻:「對呀,你有想到什麼辦法早上才不會好忙好趕呢?」
👧🏻:「我可以前一晚整理包包,這樣就不會來不及了」
我向他微笑
👩🏻:「你下次可以試試看」
每一次的經驗都很珍貴
尤其是失敗的經驗,能化成養分與燃料
推進著成人與孩子不斷的向前邁進
#不要怕失敗 #永遠有下一次的機會
#成人跟孩子都是如此
#正念育兒 #正向教養 #意識父母
💡通常只要是跟孩子出門
在時間上一定不能抓太緊
假設路程需要30分鐘
我會再多抓個20-30分鐘的緩衝,盡量提前出門
以防緊繃的時間導致情緒也跟著緊繃
因為跟孩子出門就是要有心理準備
可能會發生各種意外和狀況阿
(孩子本身就是狀況製造機,有人同意嗎?)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常教小孩教到很無力?你常覺得跟孩子無法溝通?你常困在自己的負向情緒?我請到心靈導師吳若權老師來幫助大家,快來聽一下~ - - -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pros.is/vw5r4 按讚我的Facebook專頁:http://facebook.com/OTR.HC.Wang...
「無法溝通 父母」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冏冏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問題] 沒辦法溝通的父母- 看板FamilyCir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無法溝通的父母-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你是否覺得…… 好想從父母口中得到肯定或 ... 的評價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父母無法溝通dcard的推薦與評價 - 便利商店優惠好康推薦指南 的評價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無法和父母溝通你有多絕望?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心情] 跟父母的溝通有很大的問題... 的評價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不滿] 跟父母無話可說無法溝通- familycircl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两年不和爸妈吵架的秘密!如何和父母无痛沟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無法溝通 父母 在 [閒聊] 有人沒辦法跟父母居住嗎?-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無法溝通 父母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隨即到醫院帶回謝男偵訊。警方調查,謝男與其同住女友在醫院時情緒相當鎮定,一語不發。警訊時謝男供稱,兩天前因為女兒不聽話、說謊等行為加以管教,並強調「僅動手1、2次而已,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被列為關係人的謝男女友,認為只是「正常管教」,所以沒有勸阻[1]。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林春燕簡任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
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林春燕簡任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教」是溫和堅定的溝通;「教訓」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林奕萱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2]。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修復心中的創傷[3]。
■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
▸「管教」指的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子女其應有之行為。
▸「虐待」則是以憤怒、負向的方式對待孩子。
▸「管教」是父母與子女均知道管教的原因及其行為的結果為何。
▸「虐待」則是父母單向、強制的壓迫,子女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遭受不當之對待。
▸「管教」是出於協助子女學習自我負責需要、有合理管教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並給予具體說明。
▸「虐待」則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情緒需要、以不當的方式(如恐嚇威脅)、缺乏一致或合理的管教原則、未加說明。
▸「管教」是允許子女去練習父母所期望的行為,錯誤仍有更正的機會,所以子女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虐待」則是當子女有錯誤即會受到嚴苛的處罰,而讓子女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人",子女無法內化紀律,反與父母關係更為不信任與仇恨。
◉例如◉
▸(管教)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爸爸選擇帶著小明前往洗手間洗手並再次提醒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過當管教/虐待)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剛好爸媽又因家用衝突,爸爸隨即拿棍子責打小明的手腳,並不准小明吃飯,因為他沒洗手[4]。
■親權與懲戒權的行使界線
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根據媒體日前報導,一名「虎爸」因為不滿女兒表現不佳,接連以電蚊拍、皮帶或腳踹體罰,導致女兒受傷,最後被高雄地方法院以傷害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
民法第1084條第2項和1085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的權利義務,甚至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然而,上述的報導為民法規定帶來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和教養權是否有界限?」
基於父母的親權和懲戒權,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處罰未成年子女,只要處罰的原因和手段是在必要限度內,就算處罰造成子女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父母也可以阻卻違法。
但關鍵就在於「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標準,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探究。首先是懲戒的目的,懲戒必須是為了矯正、改善子女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出於矯正目的的處罰行為,就不能認為是必要的懲戒。例如為了發洩情緒而痛罵或痛打子女,就不是必要限度的懲戒。
其次,手段的強度也必須斟酌,一方面當然是處罰手段本身不能太過激烈,例如用水果刀割傷子女、把子女倒吊起來抽打,無論如何都是太超過了,當然不屬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手段的強度也必須與懲戒原因相結合,懲戒原因愈瑣細,允許的手段就愈輕微。講白了,就是殺雞不能用牛刀,孩子上課睡過頭以及在學校犯錯被記過,這兩種情況所允許的懲戒手段當然有所不同。
■逾越界線懲戒的法律效果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父母確實有逾越必要限度的懲戒行為,會帶來什麼法律效果?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過當懲戒已經達到刑法可以處罰的程度,父母就不能免於刑事處罰。包括傷害、強制、妨害自由等罪,都可能是伴隨著過當懲戒而來的罪名。甚至除了體罰之外,若父母對子女的辱罵和威脅過當,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安罪,而不能拿「管教小孩」為擋箭牌。
當然,對於子女的肉體或精神上處罰,也可能構成家暴。法院可以依聲請核發保護令,禁止父母繼續接近子女,或是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別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兒少福利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當管教情節嚴重,依據兒少福利法第56條規定,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以緊急保護或安置小孩。
甚至如果經過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在原來的家庭裡生活,可以依據兒少福利法第71條,請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的親權,如此一來,父母對子女就完全沒有保護教養或懲戒的權利[5]。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罵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例如:近幾年「兒福聯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
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時新聞網)「狠父不求人怒毆 打死3歲女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07000405-260106?chdtv
[2](TVBS 新聞)「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1124374
[3]「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3011.pdf
[4](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區分管教與虐待」:https://www.dvp.ntpc.gov.tw/home.jsp?id=4fae2e3470ce3aca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783
[6](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https://orange.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123
➤➤照片
(關鍵評論)「《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33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兒虐 #兒童虐待 #不當教養 #不當管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無法溝通 父母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猶太父母有時也會體罰,但猶太人認為「緘默」是最嚴厲的處罰】#精選書摘
猶太父母的體罰,會先訂好原則,首先是不能使用手以外的體罰道具,因為手是養育孩子的工具。再來,絕對不可以打孩子的頭,因為頭部是「智慧的倉庫」。
最後,父母不能帶有情緒進行體罰。猶太人相信,只有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才可以體罰孩子。然而,比起體罰,猶太孩童更害怕的另有其物,那就是「緘默」。
---
► 支持關鍵,同時體驗優質無廣告服務:https://bit.ly/3fKivGr
#猶太爸媽這樣教 #親子關係 #體罰 #緘默 #猶太人
無法溝通 父母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常教小孩教到很無力?你常覺得跟孩子無法溝通?你常困在自己的負向情緒?我請到心靈導師吳若權老師來幫助大家,快來聽一下~
- - -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pros.is/vw5r4
按讚我的Facebook專頁:http://facebook.com/OTR.HC.Wang
追蹤我的IG專頁:http://instagram.com/wanghungche
- - -
天才領袖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pros.is/vvsc7
按讚Facebook專頁:http://facebook.com/leaderkidwa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xSFIZyM7VU/hqdefault.jpg)
無法溝通 父母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父母總是不了解你,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溝通,和某些家人相處總是叫人挫折、換得遍體鱗傷...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延伸閱讀📚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作者: 琳賽‧吉普森
原文作者: Lindsay C. Gibson
譯者: 范瑞玟
出版社:小樹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14
博客來:https://easymall.co/2iJ1e
#假性孤兒 #原生家庭 #父母 #情感缺失 #情緒勒索 #琳賽吉普森
📚目錄📚
00:00 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
02:29 情感缺失者面對親密關係
03:02 【情緒缺失的父母或孩子】
03:04 情況1:前後不一,自相矛盾
04:01 情況2:強烈的防衛心取代了自我
04:46 我自己的情況:我的爸爸
06:29 【假性孤兒成長史】
08:52 【事情會有轉機嗎?】
10:30 總結:別害怕太陽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3LF4A2i6mY/hqdefault.jpg)
無法溝通 父母 在 冏冏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可以直接時間跳到 → 3:40 被父母發現同志身份無法溝通怎麼辦?
字幕打到手快斷掉的2017年底囧星Q&A:不包含太私人問題和重複問題~
問題列表
0:10 集資訂閱結束後,是否開放無回饋的贊助?
2:32 出國後發現自己不適合國外生活如何解決?
3:40 同志身份被父母發現,無法溝通怎麼辦?
7:21 影片BGM使用有什麼注意事項?
8:15 厭世的高三生想問生活的動力是什麼?
9:56 囧星人有沒有考慮做講師?
10:26 多了好多家人,可以分享喜悅和憂愁嗎?
14:55 對中階幹部的管理有何意見?
17:03 如何改善過目即忘和提高對文字的理解度?
18:53 2018年的計劃是什麼?還能聽到你的PODCAST嗎?
19:50 對家人只有不耐煩和壞脾氣,如何改進?
加入「冏說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yonbook/
👉 只發佈跟「書」有關的內容
支持我的頻道運作,你可以:
贊助支持囧說書
若覺得內容不錯,願意支持冏說書這個沒有任何業配盈利的節目,點下面連結小額打賞一下,敝人深感榮幸
■ 綠界 EcPay → https://p.ecpay.com.tw/83yhc
■ 歐付寶 Opay (信用卡可) → https://goo.gl/bsJ2su
■ PayPal → https://goo.gl/qEdZU7
__
更多的囧說書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y59GO9
更多的囧知識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Fmuvvb
__
關於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法條聲明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美國法律】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中華民國法律】
民國十七年(1928年)首次制訂。現行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四條至第六十五條規定了著作財產權的限制,除了第六十五條規定合理使用的判斷標準外,第六十五條前各條規定需在合理範圍內得使用,而著作財產權人之權利受限制的各種狀況,是屬於廣義範圍中的合理使用概念。
第52條
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DkrORQmhpg/hqdefault.jpg)
無法溝通 父母 在 無法溝通的父母-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小孩壓力都非常無敵大,童年也長期活在語言暴力之下,沒有自信又自卑,從小我媽都跟我說她在別人父母面前都抬不了頭,因為他的小孩就是很爛又長的很醜 ... ... <看更多>
無法溝通 父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你是否覺得…… 好想從父母口中得到肯定或 ... 的推薦與評價
父母 總是不了解你,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溝通。 ◎ 父母跟我不親, ... 孩子一旦發現無法與父母感情互動,常會扮演他們認為父母所希望的角色,強化與父母的連結。 ... <看更多>
無法溝通 父母 在 [問題] 沒辦法溝通的父母- 看板FamilyCir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簡述我家背景:
爸媽都是退休老師,家裡沒有其他家人同住,附近有一個身心障礙的單身姑姑。
三個小孩裡面我已婚在外縣市工作,弟弟最近半年在國外長期旅遊充電,
妹妹在美國求學後定居、嫁給爸媽反對的對象。
姑姑因身體因素無法生育,離婚後就回娘家跟我們同住三十多年,但常跟爺爺
奶奶爸爸媽媽起衝突,甚至大打出手過,她自己有工作,卻堅持要住娘家,又
不願跟大家好好相處,她退休後到爺爺奶奶過世前幾年,家裡每天都烏煙瘴氣
。後來兩個老人家都過世了,我爸才找來另兩個各自成家的姑姑,好說歹說把
這位姑姑請出去,幫她在附近買了一層公寓自住。但我媽說,她搬出去後,常
常跑回我家偷東西,或每天清晨猛打家中電話擾人清夢。
爸媽是古板權威型的,跟小孩講話像跟學生講話,從來沒辦法好好聊天,總會
因為雞毛蒜皮小事就大小聲起來。爸爸在我大學時期外遇被發現,後來又陸續
發生幾次,他們感情從那時就破裂,大吵多年,但又因為家醜不可外揚(???)、
怕被學校知道會影響工作、離婚會影響小孩什麼的,沒離婚,而且到現在家裡
只剩兩個人了還住在一起(我也是黑人問號)。
大家都知道距離會產生美感,我在外縣市工作多年,逢年過節準備個伴手禮,
陪他們吃飯,聽爸爸抱怨媽媽,聽媽媽抱怨爸爸,然後任務完成。偶爾當面吵
起來,或誰不滿誰講話的語氣,我還要勸架,雖然真心覺得累,還是比以前住
家裡好多了,所以,儘管覺得他們很難溝通,我還是一年會回去個四五趟。
問題:
這次的引爆點是,上次(過年前)帶老公婚後第一次回家吃飯,我爸在去餐廳的
路上先"分享"了他買廉航機票被擺了一道的事情。我說買廉航是有風險的,他
就不高興了,非常堅持網頁上標價多少就應該要賣多少,怎麼可以說沒機位要
換別家航空的票(下略兩三千字吧)。因為是有理說不清,我已開始感到厭煩,
就不再想搭理他。
然後吃飯時,他又繼續剛剛機票的事情,接著話題一轉,說住我家附近的姑姑
因為診斷出失智症徵召,要請看護來。
到這裡我就跟他說:爸拔,我不想聽她的事情。
我爸就生氣說,怎麼可以不聽,這個事情妳如何如何
我再一次盡力溫和地說道:我不想聽。然後氣氛就完了。我爸氣得丟下筷子說
妳那什麼態度,然後氣噗噗地就走出餐廳去了。
我討厭那個姑姑,是因為她讓當時重症的爺爺奶奶生氣,還用話筒丟過我媽,
欺負當時照料老人家的外籍看護、跟我爸扭打等等不勝枚舉的事情。基本上,
我對她連一丁點的尊重都沒有,她並非無行為能力者,也不是沒有錢,卻硬要
待在我家搞得每個人都不開心,我記恨這點,從來沒想要原諒她,她的事情我
完全不想知道,也不想聽。
我爸擺出那副態度,我就說我要回家了,我媽碎念說他那個脾氣就是這樣如何
如何,一邊又說我對我爸也太兇,草草結束飯局。
然後到了最近,我在家庭群組上說某日要回去過母親節(工作關係延後過節),
我爸沒吭聲,我媽突然打來說,我爸很在意我從那時之後都沒打電話回家跟他
道歉,她希望我可以打電話跟爸爸道歉。
我說,為什麼要道歉?
我媽說,妳爸就是那個臭脾氣,我也知道,可是媽媽都忍他這麼多年了,妳不
能忍一下,跟他撒嬌道個歉嗎?我朋友都說唉呀妳老公就那樣,沒辦法啦,叫
妳女兒忍耐一下。
我說,我為什麼要道歉?
我媽說,妳不要這麼倔強,讓媽媽夾在中間很難為,妳不聽媽媽的話了嗎?娘
家是妳的後盾,妳不能這樣。
這個時候,我感覺心裡有某個蓄積已久的火山噴發了。
我說我是不會道歉的,好好講話不行嗎?我都說我不想聽了為什麼他要逼我聽
我不想聽的話?他覺得不滿他自己來找我說,為什麼妳要幫他講話,我媽就莫
名其妙哭了然後掛我電話。
老公昨天問我這樣某日的預定回娘家行程還要回去嗎?因為本來是昨天要去買
給他們的伴手禮的,但是我們沒出門。
我媽掛了我電話之後幾天沒動沒靜,今天又一大早傳LINE,叫我不要吝嗇發一
句生日快樂的訊息給爸爸(我爸今天生日),我被LINE吵醒看到這句話,真的是
心頭火起,到現在都沒有辦法吞下去。
我每年都要提醒他們我的工作型態跟老師不同,七八點還在睡是正常的,她永
遠不會記得。一大早沒接到母親節快樂父親節快樂好像是什麼天大的事,今年
母親節那天,中午不到,她就傳訊說:孩子們沒有母親節快樂、沒有紅包、沒
有花,我這個做媽媽的真是失敗!彼時我弟在沒有網路的南美洲自助,我妹在
美國有時差,我下午三點多才有空拿手機正要發訊,就看到這個小劇場。
要如何跟我爸媽溝通?
我已經不知道了,而且現在開始有了完全不想再跟他們來往的念頭。
我爸那邊,我是無論如何不會跟他道歉,我不覺得我哪裡有錯,他要那麼在意
他那個姊妹,他可以請安養機構處理,另兩個姑姑三十幾年來都裝死不想幫忙
,我也不覺得我有任何義務要做任何事。
我厭煩了多年來總是要聽他用對學生的語氣講話,命令式的、不可違抗式的、
千錯萬錯妳爸絕不會錯的,這種態度。
我媽那邊,近年她的小劇場噴發太厲害,而且老是喜歡用聳動的形容詞強調,
我已經失去好好跟她解釋的動力了。她始終覺得我老公不可靠,我一定會吃苦
,妹妹選的老公更不可靠,妹妹一定會吃苦,我們怎麼都不聽話,以下省略七
八千字;弟弟年初在南美洲旅館掉了錢,她說了句當事人覺得是風涼話的話,
就把弟弟氣到退群組,到現在還不打算回來,而如今我看到她說"不要吝嗇",
也有相同的感覺。
我沒有辦法轉念,沒有辦法當作事情沒發生過,請給我一點建議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201.194.1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amilyCircle/M.1527754964.A.A3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