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父母
對自尊而言,父母的作用確實非常大。導致孩子出現自尊問題的最主要原因,的確是父母教育無方。然而在一般情況下,父母在教育上的缺失,對孩子自尊的損害其實是有限的,它們可能帶來痛苦和磨難,但並不一定會對成年之後的心理平衡產生嚴重後果。
不幸的是,確實存在一些真正「有毒」的父母,如數年前的一本美國暢銷書《父母會傷人》(Toxic Parents)便為我們揭露了一系列可怕的父母形象。這些「偷走童年的人」的共同點,就是嚴重地損害了受害者的自尊。以下列出幾類「有毒父母」的典型。
■ 事事控制型父母
這種濫用家長權威的父母,認定只有他們才知道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是好的,不給孩子任何自主權利。如果孩子試圖反抗,他們會令他產生罪惡感,或用情感來要脅:「我是為了你好。」即使長大成人以後,孩子仍舊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對他的日常行為和人生選擇處處橫加干涉。
這種父母對孩子自尊的影響很明顯,孩子直到成年之後,都會認為自己沒有父母就不能做成任何事情,很可能從「依賴父母」變成「依賴配偶」。聽聽四十二歲的繪畫老師弗朗索瓦的講述:
「我花了十八年長大成人,花了四十年才擺脫我母親的影響!還是吃了好幾年的抗憂鬱藥物、進行心理治療才成功的。我心想,我人生最大的悲劇也許是身為獨子,母親全部身心始終都是為了我,這是一種考驗。」
「比如,她幫我買衣服,每天早上,按照天氣預報幫我選好該穿什麼。我想反抗時(我很少這麼做,但到了青春期,我開始對外表打扮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她總是跟我說我完全沒有品味,太容易被人影響。後來,她還限制我出門和朋友往來。不管白天、晚上,隨意進出我的房間,查看我的信件。」
「在感情方面,我一直沒有跟人交往過,一想到要面對母親理所當然的拷問,我便失去了勇氣。我找到工作之後,儘管已經有了工資收入,她仍執意要求我還是住在家裡,我也照她說的做了。這麼多年一直被她灌輸我沒有獨立的能力,我信了。最要命的是,她一面處處鉗制我,一面批評我不夠成熟、猶豫不決、脆弱……當我決定離開家獨立生活,她又用盡一切手段阻止:威嚇、要脅、自殺、住進精神病院、打電話或在街上找我大吵大鬧,但是我不為所動,我一點都不後悔。」
■ 酗酒茫醉的父母
這種父母讓孩子承受他們起伏的情緒,從消沉到充滿敵意的大起大落。因為他們自己患病,沒有能力顧及孩子的需求和心態。他們那種極度脆弱的形象,乃至身體和精神上的衰敗,都使孩子自尊變得很不穩定。
正如一位女病人所說:「看到我母親那個樣子,我怎麼可能覺得自己是個不錯的人?一分鐘也不信。」
父母如果酗酒,孩子有時候會為父母的病態而感到自責:「他發脾氣,也許是因為我的錯。」「他喝酒,可能是因為我讓他不高興。」
如果父母有一方酗酒,家庭情感及教育環境,在孩子眼裡看來往往混亂無序—他們無法預知酗酒的那一方,對於他們的行為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有時做錯一件事可以被容忍,甚至博得父母憐愛;但有的時候,即使默不作聲,仍會惹得酗酒生病的父親或母親大發雷霆。
孩子無奈的心聲是:「我們心裡清楚,有些晚上,不管做什麼,只是露個面也會引發一場爭執。」
父母酗酒的家醜不可外揚,更加增強了他們的羞恥感和對成人世界的不信任感。儘管如此,有一部分孩子仍能夠在這種毀滅性環境中倖存。研究表示:有大約二十%的孩子,能夠建設自己的心理,保護好自尊,透過對環境的超強控制策略,成為早熟而獨立的小大人,不僅學業成績好,還能獨立自主。
但是,這種「超強的自我拯救辦法」引發的問題,可能在他們成年以後才會體現出來,比如這位年輕女人就告訴我們:
「我的公公酗酒。我覺得我丈夫之所以能挺過來,是因為他小時候把自己變成了『小大人』。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照顧父母,因為他母親患有憂鬱症,他經常在放學回家時,看到母親躺在黑暗中,家裡亂得嚇人,父親則在酒館裡喝酒。他一個人照顧妹妹、打掃房間、做作業。等父親一回來,他就得想辦法保護大家,因為會大吵大鬧,有時父親的拳頭會像暴雨一般砸下來。」
「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跟我談過一次這些事情,然後再也不提起了。但我看得出來小時候的這段經歷,給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現在他仍然著了魔似的要讓一切東西井井有條,像是透過『控制一切』來安撫童年留下的焦慮情緒:帳單都付清了嗎?孩子們的作業都做了嗎?家裡有什麼要修的東西?等等。」
「他是個好爸爸、好丈夫,但他缺少幻想,他跟我和孩子在一起時從來不放鬆。我批評他這點的時候,我覺得他完全不理解我的意思。後來,慢慢地,我試著教會他『自然而然、無憂無慮』的感覺。很不容易!」
■ 言語虐待的父母
這類父母擅長貶低孩子,用殘酷的言語批評他們的錯誤、弱點甚至他們的體貌特徵。更具傷害滲透力的是用冷嘲熱諷的方式,評論孩子的各種表現。這些言語上的虐待常針對以下幾種情況:
一、孩子偏離期待時
孩子表現出任何偏離父母期待的態度或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砲轟。
對孩子自尊的影響是:孩子將記住最好遵從別人的期望,他心裡的新想法和個人願望都應該忘掉。
二、威脅到父母的權威
當孩子的態度威脅到父母的權威時,受到的辱罵將升級,變得更惡毒。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時,這種母親會看不得女兒變得嫵媚、漂亮、吸引人;這種父親會覺得兒子高大的身材和體育方面的成績對他是一種威脅,或者嫉妒兒子對女性的吸引力。
三、看不順眼的任何事
這種父母隨時可能對孩子言語虐待,也許直接貶低孩子,或以間接諷刺的方式表現,對孩子提出完美主義的苛求,而且永遠不滿意。這使他們的孩子成年之後自尊極其脆弱,對別人的評語極度敏感。
■ 體罰孩子的父母
這類父母,出於各種原因,一般是因為他們自己缺乏愛,無法控制暴力虐待孩子的衝動。與酗酒者的孩子結果類似,家庭成了一個危險而且難以預測的環境。孩子記住的是:不論他在哪裡,無論他做什麼,永遠都不安全。更嚴重的是,他覺得自己對這種狀況負有部分責任。
一位病人童年時曾經受到暴力虐待,他說:「我那時候覺得我父親打我,是因為我表現得不好;因為他不打我姐姐,所以我覺得是我的錯。我是個沒用的孩子,挨打是活該。」
父母中的另一方不干涉,往往是被動同謀,徹底使孩子認為他沒有任何內在價值,甚至認定自己的存在,引起了別人的攻擊性。我們把這稱為「家庭內部的祭品」。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深深懷疑自己個人價值並自我貶低:「父母沒有保護我在身體上不受虐待,是因為我不值得被保護。」
■ 性虐待的父母
家庭暴力中罪大惡極的就是父母中的一方有亂倫行為,一般是父親侵害女兒或繼女。孩子在最親密的關係中受到了侵害,無處可逃。隱形暴力的氛圍通常很明顯,少女會收到各種令其產生罪惡感的資訊:「如果妳不做,再也沒有人愛妳了!」「如果妳不接受,我會傷心難過。」「我會狠狠揍妳、揍媽媽還有妳弟弟!」「妳要是告訴別人,我會坐牢,那就是妳的錯。」
不舉發也不保護女兒的這種母親,往往是被動或主動的同謀,她會帶給孩子這樣的壓力:「妳要是不肯,我們都會受折磨。」
一位十六歲的病人被繼父性侵,她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我同意,我覺得自己是壞女孩、不正常。如果我拒絕,他說我對他態度差,我拘謹不開放。如果我繼續抵抗,他會對我媽媽和我弟弟很兇作為報復。所以我覺得我媽媽寧願我屈從於他。」
被性侵的孩子的自尊會受到極為嚴重的傷害,往往會罹患各種精神疾病,比如「邊緣型人格」。
.
issue
很遺憾,許多父母並不稱職,但更遺憾的是許多孩子的自尊因此犧牲。
.
《#恰如其分的自尊【暢銷經典版】》
L’ estime de soi
.
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弗朗索瓦‧勒洛爾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3)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之前有朋友希望我討論父母的不成熟行為,我透過這本書的內容,補充在這篇。父母對孩子的自尊影響很大,這我們都知道了。但傳統父母視而不見,這種狀況到現在還會出現。
還好現在社會夠進步了,有自覺的父母越來越多。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其實跟兒童青少年保護相關專業的社工多聊聊,會聽到更多辛酸的故事。
祝願您,能認清我們已經長大了,有了足以脫離有毒父母而獨立的力量了!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每個人 永遠不必為了一段關係 被要求放棄我們的自由和自尊 社會新聞當中常常看到 某個女性或男性 被自己的伴侶毆打 但是... 又離不開對方... 為什麼? 這本書給了我充分的資訊來回答這問題 而且不僅是受虐者的心理狀態 作者也將施暴者或控制者的心理層面解釋得相當到位 從沒想過「控制型伴侶」這主...
「焦慮型人格治療」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雙寶vs治療師阿木育兒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焦慮型依戀治得好嗎-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心曦心理諮商所- 【關於迴避型與焦慮型依附的小觀察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身心科醫師教你「焦慮症自救治療法」!焦慮症罹患心血管疾病 ...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焦慮型依戀型人格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焦慮型依戀型人格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評價
- 關於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焦慮型依戀型人格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評價
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腦中小劇場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站在海岸線觀浪】
.
這是一本關於「正念」的書,只不過,很多人可能把正念的意思搞混了。
.
倘若望文生義,「正念」一詞很容易被擴張為「正向的意念」,甚至還衍生出「記得保持正念喔」之類的心靈喊話。但事實上,正念無法保持,它是用來覺察的,因為正念(Mindfulness)的原意,是「覺察正在流動的意念」。
.
十多年前,我尚在研究所學習「認知行為治療」(CBT),對照心理治療的發展進程,CBT屬於第二波行為療法。第三波行為療法則初露鋒芒,包括適用於邊緣型人格的「辯證行為療法」、處理負面思考的「接納與承諾療法」,以及緩解焦慮症狀的「正念認知療法」。
.
當時Mindfulness一詞尚譯為「內觀」,意為「觀照自己的內在狀態」,然而內觀一詞實為Vipassana,譯名混用,內涵有別(胡君梅,2012)。十多年後,正念一詞已然正名,第三波療法蔚然成風,它們的共同交集,皆為訓練案主「接受自己的狀態」。
.
意思就是,無論是觀照內在,或者是覺察大腦正在進行的意念,目的都是希望你當個「客觀的旁觀者」。
.
先專心覺察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然後「不帶批判」地觀察當下的想法與情緒。接受這件事正在發生,接受事態的演變,接受它在心中的流動。總之,接受就對了。
.
通常講到這裡,坐在我對面的人,差不多就會露出被削錢的表情了。
.
沒道理掏了錢,結果卻要接受自己原本的狀態啊。簡直就像走進貴到爆的沙龍,一副剛宿醉完的的設計師只瞟了一眼,摸了一下頭說,嗯,原本這樣就可以了喲,然後到櫃檯結帳送客。
.
為了證明他沒被當盤子,我會通常「潮浪」來比喻整個過程。若將情緒視為潮浪,面對潮浪,人一般會有以下三層反應:
.
● 第一層,踏浪
.
面對情緒,選擇淺嘗,謹慎地踩著沙灘的浪花。一旦海潮漫上,觸碰到趾尖,我們便加速退防。不感受起伏,不接受溫度,像個懼水的孩子,隨時被浪頭逼回海岸線。
.
● 第二層,捲浪
.
面對情緒,選擇往浪裡游,讓潮浪帶著身體翻湧,肉身試煉,這是我們最常處理情緒的方式。時而纏身,時而脫身,時而摔浪,時而駕浪,但無論姿態如何,我們始終離不開這片汪洋。
.
● 第三層,觀浪
.
面對情緒,選擇掙脫潮浪的引力,站在制高點觀察浪向。和第一層不同的是,它多了「覺察」,少了恐懼。人通常要經過捲浪,才能學會觀浪,必須親身體驗過情緒的暗湧,接受它的無常,才能明白浪潮沒有對錯,起落都只是一種過程。一旦走過一遭,才能做到「不批判」自己的情緒。
.
但這很難。畢竟脫離引力這件事本身就不太科學,海象變幻莫測,暗礁伺機埋伏,浪尖會不斷把我們捲回渦流。即便爬上灘頭,海水也會加重身體的負荷,那時的我們早已氣力放盡,離海岸線終究是一步之遙。
.
因此,要能站在海岸線觀浪,專注地進行正念,就必須掌握某些概念與技巧。
.
嚴格來說,本書並不是一本海岸線觀浪指南。一般制式正念減壓手冊,會有系統化的指引,會教導覺察身體訊息的步驟,會展示各種正念技術練習,並附帶相關指導語。
.
但剛剛說的那些內容,本書通通沒有,因為作者金慧伶(김혜령)本來就無意把它寫成一本教科書。
.
對於這種寫法,我十分贊同。
.
我曾遇過某些想嘗試正念療法的案主,買了書,聽了課程,然後大概讀到第八頁就開始懷疑人生放棄治療。因為對於一般缺乏佛學或禪修背景的讀者而言,正念療法的門檻稍高,概念更加抽象,因此如何「親切地傳達概念」,才是作者的初衷。
.
在本書中,作者大多以日常事件為例,將「事件引發的情緒」與「正念技巧」進行連結,由於事件觸手可及,正念的運用便不再遙不可及。
.
全書共分兩大部分,前三章講如何將正念技巧置入日常生活,後兩章談如何運用正念技巧處理特定議題,包括焦慮狀態、自我價值、人際關係以及消費行為等。
.
任何想接觸正念療法的讀者,在接受教科書的洗禮之前,或許可先將本書當作某種導覽,以較為親切的形式,理解正念的基礎概念後,再來決定學習的深度。
.
從踏浪到捲浪,選擇投入情緒,需要的是勇氣。
.
然而從捲浪到觀浪,脫離情緒的纏繞,需要的是力氣。
.
我想,本書應該能協助你以較不費力的角度,破浪而出。
.
參考文獻:
胡君梅 (2012)。正念與內觀的譯詞及比較。福嚴會訊,36,10-17。
#我要大推書封因為十分療癒
# 謝捲子 封面設計
# 潮浪 Waves 出版
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雙寶vs治療師阿木育兒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x好書閱讀】樊登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面對焦慮時代,與孩子一起學習正向思考,培養終身學習態度,創造樂觀自信人生
當阿木我收到出版社的每一本書時…….
一定是一字一字地讀完,進入內文感受後,才會真心分享給大家的!
😍😍阿木認為人生最無止盡的學習即是「當父母」的學問,阿木即使親職講座上百場,我身為父母仍一直在學習,期待大家也來學習~
👉👉阿木最喜歡樊登書裡的一句話:「你必須成長,才能陪孩子成長」
~~~~~~~~~~~~~~~~~~~~~~~~~~~~~~~~~~~~~~~~~
▍樊登想對每個愛孩子的父母說…
每個父母曾經也都是孩子,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長大。
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犯下的每一個錯誤都應該被視為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
只要拿出成長和改變的勇氣,任何父母為孩子付出的每一分努力當值得尊敬!
~~~~~~~~~~~~~~~~~~~~~~~~~~~~~~~~~~~~~
🤓🤓書中提到父母無用的焦慮與盲點:
1. 在家長眼中,孩子的問題是無窮無盡的!
孩子很乖,但是不愛讀書、學習;愛讀書,可是沒朋友;朋友多,卻不懂得篩選……總之,家長的擔心和焦慮無窮無盡,也不用羡慕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優秀。
2. 大部分家長看不到孩子的行為和自己教養方式之間的關聯!
家長總希望幫孩子找到一個藥方,甚至不惜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去各種補習班、才藝班集中「修理」,也不願意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可不可以改進和彌補。
「我有沒有提醒過你?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
「你再不乖乖聽話,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
「我不是叫你好好讀書,我有叫你做其他事情嗎?」
「我不管你了,你自己想辦法。」
小時候,父母曾經對你說過類似的話,或者是你曾經跟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嗎?父母對孩子所說的話、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動,都對孩子影響深遠,最終會影響他的一生。影響孩子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孩子的思考模式由父母決定!
3.大多數家長都是在看到孩子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時,才會著急、慌張!
教養,不是過度緊盯著孩子,
而是要培養孩子長成行動積極、願意終身學習的正向人格!
~~~~~~~~~~~~~~~~~~~~~~~~~~~~~~~~~~~~~~~~~~
▍樊登三核心:具備無條件的愛、價值感以及終身成長的心態~
🤓無條件的愛:
父母在關鍵時期和關鍵問題上沒有發聲、沒有規範、沒有邊界,孩子就會沒有安全感,所以無條件的愛絕不是溺愛,無條件的愛之中也包含著父母一定要矯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價值感:
我們要學會接受不完美,留心觀察,去看孩子好的地方,發現亮點,才是推動一個孩子成長、進步的方向。只要讓孩子意識到他所做的事真正有價值,讓他意識到他有能力透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改變自己和周圍人的生活狀況,他對自我的評價就會很高。
🤓終身成長的心態:
只要能培養孩子終身成長的心態,就不用擔心他不夠幸福了,因為他無時無刻不從生活中的每一個事件上吸取養分,都在不斷地學習。
培養終身成長的心態,首先要建立無條件的愛和價值感,如果沒有愛和價值感,孩子就會生活在評判之中。因此,父母意識到並讓孩子也意識到過程和動機才是最重要的,如此,孩子才能逐漸養成成長型心態。正確表達對孩子的愛,適當給予欣賞與讚美,孩子才能變得樂觀自信。
~~~~~~~~~~~~~~~~~~~~~~~~~~~~~~~~~~~~~~~~~~
【樊登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面對焦慮時代,與孩子一起學習正向思考,培養終身學習態度,創造樂觀自信人生】
作者: 樊登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1/08/25
博客來購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9368
~~~~~~~~~~~~~~~~~~~~~~~~~~~~~~~~~~~~~~~~~~~~
【贈書活動】~參加辦法! 限台灣地區~1名(9/26抽獎)
1.[雙寶vs治療師阿木育兒戰]粉絲頁按讚或追蹤
2.Tag 4位好友
3分享[你的教養焦慮]或留言[治療師雙寶阿木x樊登給過度努力父母的教養課]
4.公開分享
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每個人
永遠不必為了一段關係
被要求放棄我們的自由和自尊
社會新聞當中常常看到
某個女性或男性
被自己的伴侶毆打
但是...
又離不開對方...
為什麼?
這本書給了我充分的資訊來回答這問題
而且不僅是受虐者的心理狀態
作者也將施暴者或控制者的心理層面解釋得相當到位
從沒想過「控制型伴侶」這主題可以講這麼深入的我
一邊閱讀一邊點頭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焦慮症」吧!也許你所認知的「焦慮症」就是一個人他老是擔心發生各種負面的事情,容易出現害怕緊張的情緒。
對,沒錯的確是這樣!但真正所謂的焦慮症其實包含了不少症狀,也包括了大家熟悉的社交恐懼、強迫症、恐懼症和恐慌症等等。「焦慮症」可以說是所有焦慮疾病的總稱!
社交恐懼:https://youtu.be/lvXIQvecTxo
強迫症:https://youtu.be/jbQaGCCnbfs
PTSD:https://youtu.be/M4YPwpYlFzs
------------------------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bit.ly/2CoCFFD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
【目錄】
00:00 介紹
01:06 什麼是焦慮症
02:35 焦慮症的症狀
03:50 焦慮情緒&焦慮症區別
04:27 焦慮症的類型
07:19 統計
07:51 診斷標準
09:02 焦慮症的原因
09:59 焦慮症有的治療嗎
10:36 總結
11:05 精選留言 + 記得分享喔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我的器材推薦】
? 相機 ‣‣ https://amzn.to/3gSKGRv
? 麥克風 ‣‣ https://amzn.to/3j1dOIb
? 手機轉接 ‣‣ https://amzn.to/2W9l0bB
? 三腳架 ‣‣ https://amzn.to/32dYQso
? 背景布 ‣‣ https://amzn.to/2CwzCKW
? 背景架 ‣‣ https://amzn.to/3iVLxTr
? 筆電【現在$300 OFF】 ‣‣ https://amzn.to/2CyxC5e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適度依賴:懂得示弱,學會從信任出發的勇敢」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疏離】(有敵意、多疑、封閉)←【適度依賴】(安全感、信任、彈性)→【過度依賴】(不安全感、焦慮、依附)
「適度依賴」意味著充分信任別人,
打開心,露出自己的脆弱,
同時有足夠自信,處理關係裡的失落與衝突。
▌在愛情、親情、友情、職場中,安心依賴並保有自己。▌
▌開口求助,反而是自信的表達。▌
●美國心理學會卓越人格研究獎項得主│劃時代傑作!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5星強推!
不想跟人太冷,又怕太親暱的你,
總是照顧別人而難有喘息的你,
被冷待、被排拒,自尊銷蝕的你,
以為求助是錯的,自責不夠好的你……
別再含淚硬撐,用「適度依賴」,讓關係新生!
獨立就只能靠自己?開口求助很沒用?其實,真正的堅強是勇於攤開脆弱,你相信自己,信任別人,有點黏但不太黏,遇上磨擦、衝突或失落時,不會死守過去的經驗不放,讓你與人相處更舒服、自在──這正是「適度依賴」。
作者歷經二十多年研究,針對十大關鍵面向,精闢剖析「適度依賴」的概念及方法。
你是什麼樣的「關係類型」?
●「障礙性疏離型」:獨立,不求助他人,拒人於千里之外。
●「適度依賴型」:自信自主,信任他人,懂得求助。
●「消極的過度依賴型」:依附他人,逃避責任,無助。
從辨別「關係類型」的自我檢測開始,書中有多項心理測驗,讓每個人透過獨有的測驗結果找到人際定位,避開他人設下的「關係陷阱」,並搭配情境故事,針對伴侶、親子、手足、好友、同事、主管……以及重大的人生關卡,提供「適度依賴」的因應策略,一步一步跟著本書的步驟,你將萌發勇氣,更有自信好好地經營每一段關係。
作者介紹:羅勃‧伯恩斯坦博士
【依附領域研究權威】
臨床心理學家,依附領域的研究權威,以人格研究的傑出表現,獲頒美國心理學會(APA)的西奧多‧米隆大獎(Theodore Millon Award)。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臨床心理學博士,任蓋茨堡學院(Gettysburg College)心理學教授,並由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贊助進行多項研究。
在人格動力、診斷與治療領域發表了一百五十多篇文章,參與寫作三十多部相關作品。
作者介紹:瑪麗‧朗古蘭博士
【臨床心理治療專家】
臨床心理學家,臨床心理治療專家。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臨床心理學博士。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心曦心理諮商所- 【關於迴避型與焦慮型依附的小觀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迴避型與焦慮型依附的小觀察--之一】by 關於你的心裡事-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我常常 ... 我常常覺得,迴避型依附很像貓咪,而焦慮型依附有時 ... 什麼是團體治療?】 ... <看更多>
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身心科醫師教你「焦慮症自救治療法」!焦慮症罹患心血管疾病 ... 的推薦與評價
這其實算 焦慮 症的徵兆,是一種社會文明病,幾乎1/3以上的人可能有過 焦慮 症,尤其是個性急躁的A 型人格 ,除了容易有 焦慮 症之外,伴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 ... ... <看更多>
焦慮型人格治療 在 焦慮型依戀治得好嗎-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焦慮型 的個體對伴侶感受到的並不是愛和信任,而是一種「情感饑渴」,他們希望對方能夠拯救自己,或是使他們變得更「完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