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分享)
Hey~你們知道今天是 #國際不打小孩日 嗎?😁
今天一早在飛碟 #生活同樂會 節目中跟聽眾分享
大家一陣驚呼~果然都不知道!🤣
來!身為熱愛小孩的媽媽(🙄)
彤雯主播來幫大家科普一下: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最早是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發起的。它的英文名稱中spank一詞俗稱「打屁股」,所以也有將中文譯為「無巴掌日」或「拒絕體罰日」。
1998年,美國反體罰民間組織「有效管教中心」選定每年四月三十日為「不打小孩日」,藉由各種活動,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
這個活動後來得到各國響應,擴展為「國際不打小孩日」,台灣2007年第二次舉辦,包括美、加、英、紐、澳、肯亞、喀麥隆、印度、斯里蘭卡、香港等,都同時舉辦終止體罰的活動,不只希望家長四月三十日這天不體罰,更希望他們學到正面管教方法,永遠不體罰。
✅這個節日的口號是:
🔜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一早很多爸媽聽到我的呼籲都吶喊~
好難啊!一早催起床上課又一把🔥
真想給他巴落去~🤣
我懂我懂我懂🙄 但打小孩真的不好
只能在當下嚇阻 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更可能會對孩子留下負面影響!
#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句話真的不是恐嚇🥺
⚠️但不體罰 絕對不等於 不教養
⚠️也絕對不等於縱容或「放養」
怎麼做?如何拿捏?需要不斷學習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生活同樂會節目
🔔每週二10-11點 #親親我的寶貝 單元真的很有用啊!
讓我們跟著不同教養專家學習
#做個更快樂更有效率更穩定的父母
🥳最近我很認真在讀的有:
Henry羅寶鴻 老師 的安定教養學
黑幼龍 老師的慢養哲學
跟大家分享~😍
#瓜瓜請各位爸爸媽媽至少今天不要打小孩喔
#他說我媽這一年只揍過我一次因為我打姐姐
#但媽媽事後非常後悔偷偷哭了還寫千字文反省自己
#媽媽說她會更努力做個更棒的媽媽
#但媽媽也希望有人能創一個⋯
#國際不惹爸媽生氣日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愛的練習簿:寫給爸媽們的5堂親子溝通課」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趙雅麗 教授 本書特色: 為什麼我如此愛我的孩子,他卻感受不到? 為什麼我越是愛他,他越是不想靠近? 為什麼我們曾經那麼要好,但轉瞬間他卻想離我而去? "這是一本,讓爸媽學會當個爸媽的書" 愛不是一種本...
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愛的練習簿:寫給爸媽們的5堂親子溝通課」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趙雅麗 教授
本書特色:
為什麼我如此愛我的孩子,他卻感受不到?
為什麼我越是愛他,他越是不想靠近?
為什麼我們曾經那麼要好,但轉瞬間他卻想離我而去?
"這是一本,讓爸媽學會當個爸媽的書"
愛不是一種本能,它需要練習,
練習抓住你和孩子間適當的距離,
練習透過溝通來減少誤解,
了解孩子心裡所想、心裡所要,
用正確的方式去愛他們,才是平等且有意義的愛!
錯誤的愛給人壓力、痛苦、不悅,讓人想盡快逃離?
跟著書中的5堂課及各種愛的練習題,讓你的愛更有意義!
第一課:為人父母要先釐清「我是誰?」
在教養過程中,比起孩子,爸媽得要先教育自己才行!第一課就讓趙雅麗教授幫助各位爸媽們從了解自己做起,釐清自我觀感,透過對自己的深入認識,爸媽們才能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父母」,並以正確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一起成長!
第二課:你怎麼看待孩子,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你為什麼老是……」,「你就是一個……的人」,這些父母常掛在嘴邊抱怨的話,其實都是過去灌輸給孩子所咎由自取的結果!舉凡貼標籤,規畫身份腳本,都會影響孩子的養成,所以請聽聽趙雅麗教授的第二堂課,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啦!
第三課:一廂情願的愛,只會讓孩子更痛苦
有太多太多爸媽習慣假愛之名行控制之實,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是為孩子好,或者是無條件討好,殊不知實際上卻是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他。趙雅麗教授的第三堂課,就是想提醒各位爸媽別再犯自以為是的錯誤,來達到親子雙贏的結果!
第四課:在溝通之前,得先解開親子溝通的迷思
傾聽是溝通當中不可或缺,甚至可說是最重要的環節,然而在學習傾聽之前,趙雅麗教授將在第四堂課當中先釐清各位爸媽可能有的迷思,分析「同情心vs同理心」、「阻礙親子傾聽的原因」,才有辦法以正確態度去傾聽孩子所說的話!
第五課:溝通,從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開始做起
在最後一堂課中,趙雅麗教授將列舉出優秀的傾聽者特質,以不斷練習加強爸媽們在溝通時的技巧及注意事項,確保這些過程都屬於「有效溝通」,而非敷衍了事,如此一來,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會對你永遠敞開,維持緊密又穩定的親子關係!
作者簡介:趙雅麗 教授
資深的傳播學者、溝通專家與心靈成長教師。是台灣第一位赴美修讀「口語溝通」的學者,並連續20年獲政府補助專研「意義科學」,除此之外,她也積極參與視障服務等社會工作,創設「口述影像發展協會」,長年擔任政府機構、企業的傳播與溝通講師及諮詢,同時更是中國廣播公司「Iren藹玲幸福相談所」節目的固定受訪溝通專家。
趙雅麗教授出生於物質匱乏的年代、精神豐足的家庭,一生「沐愛而行」,身上總帶著光與愛,是學生口中永遠的「雅麗媽媽」。在學校,她有著三十多年的教學經歷,桃李芬芳,收穫了不少快樂與忘年的情誼;在家庭,她是兩個孩子的超高齡母親,也自許是孩子心中的「普通媽媽」,自認和孩子在人間結緣是最美好的生命際遇與成長經歷。一生堅持「溝通」的價值、信仰「溫暖與擁抱」的力量,有一顆永遠年輕熱情的心,和永不灰心放棄的勇氣。目前從「意義科學」的研究成果出發,講授溝通與心靈成長系列課程,擅長「意義療癒」與「話語分析」的溝通諮商。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傳播學博士
曾任: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系主任
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
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
臺灣中華電視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ag3YxGZQpo/hqdefault.jpg)
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 屏東縣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的推薦與評價
父母的教養態度 與管教方式都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的價值觀,也會影響孩子日. 後的人格發展。 ... 依據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Erikson將人一生的發展從出生到年老區. ... <看更多>
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 5種父母教養方式及其對人生的影響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幾年,出現了一些過度參與的 父母 ,在 孩子 生活的每個方面他們都無孔不入,經常被稱為第五種 父母教養 方式。這些 父母 也被稱為"鏟雪機 父母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