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就來這間吃燒肉啦!!!
「Hi燒肉!」在台中漢口路開新分店囉✨✨
與一店居酒屋感不同,二店較適合家庭客或下班聚餐❤️
來Hi燒肉必吃「社長盛合、賀爾蒙派對」🤤
店內招牌社長盛合有厚切牛舌、橫隔膜與牛小排都超級柔嫩多汁~
👉台灣燒肉超少見的這道「賀爾蒙派對」有牛心、牛瘤胃、小牛胸線、牛大腸
從沒吃過的炭烤牛內臟,經過店家細心處理烤起來都超有風味😋😋
另外「香辣牛舌湯、 河豚一夜干」也超推各位饕客嚐鮮!!!
📍Hi 燒肉!漢口店
地雞心 $120
河豚一夜干 $250
社長盛合 $1300
賀爾蒙派對 $550
鱈魚肝佐洋蔥 $120
香辣牛舌湯 $180
鹽蔥玉子飯 $80
🏡:台中市北區漢口路四段33號
⏰:17:00-0:00 (凌晨)
☎️:04-22991947
🖼📷Pictures & Videos : Yummyday 美味日子
更多好吃好玩快搜尋Instragram👉yummyday_tw
Yummyday官方LINE@:@lzr8984c
#yummyday台中
想與我們分享美食請標註 #yummyda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
「牛橫隔膜處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牛橫隔膜處理 在 YummyDay 美味日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牛橫隔膜處理 在 YummyDay 美味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牛橫隔膜處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牛橫隔膜處理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牛橫隔膜處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牛橫隔膜處理 在 [食記][中西] 燒肉同話不錯吃的美國牛橫膈膜- 看板Tainan 的評價
- 關於牛橫隔膜處理 在 這種牛肉要怎麼料理比較試合?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牛橫隔膜處理 在 澳洲頂級冷藏牛肉富可食品- 《空運新鮮到貨》(完售) 橫隔膜 ... 的評價
牛橫隔膜處理 在 YummyDay 美味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秋節就來這間吃燒肉啦!!!
「Hi燒肉!」在台中漢口路開新分店囉✨✨
與一店居酒屋感不同,二店較適合家庭客或下班聚餐❤️
來Hi燒肉必吃「社長盛合、賀爾蒙派對」🤤
店內招牌社長盛合有厚切牛舌、橫隔膜與牛小排都超級柔嫩多汁~
👉台灣燒肉超少見的這道「賀爾蒙派對」有牛心、牛瘤胃、小牛胸線、牛大腸
從沒吃過的炭烤牛內臟,經過店家細心處理烤起來都超有風味😋😋
另外「香辣牛舌湯、 河豚一夜干」也超推各位饕客嚐鮮!!!
📍Hi 燒肉!漢口店
地雞心 $120
河豚一夜干 $250
社長盛合 $1300
賀爾蒙派對 $550
鱈魚肝佐洋蔥 $120
香辣牛舌湯 $180
鹽蔥玉子飯 $80
🏡:台中市北區漢口路四段33號
⏰:17:00-0:00 (凌晨)
☎️:04-22991947
🖼📷Pictures & Videos : Yummyday 美味日子
更多好吃好玩快搜尋Instragram👉yummyday_tw
Yummyday官方LINE@:@lzr8984c
#yummyday台中
想與我們分享美食請標註 #yummyday
牛橫隔膜處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打開電腦,桌面立刻出現照片,告訴我去年今天我和朋友帶著丹丹控肉到三芝放風。我們的行程很簡單,去海邊晃晃,吃越南小棧,不熱的話再找個地方讓兩隻狗跑跑,回套房休息吹冷氣,睡午覺,三點左右打道回府,在下班塞車時間前到家。
今天的提醒也讓我確切的記起,是在這一天,我對著大海吶喊:「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死!」那時父親出院已超過半年,不但褥瘡好了,生命跡象越來越穩定,臥床一年多的他在復健後還能坐輪椅。相對於母親經常出門曬太陽,我們從不讓父親出門。他是老派人,絕不希望鄰居看到他的病容,因此他的旅程通常僅止於到老婆房間約會或到客廳換個風景。
我一直以為前半年是最辛苦的,我是說受傷後的六個月創傷期。當時我每天早上四點起床遛狗,五點回家,六點半到病房讓看護出去透氣吃早餐,七點半醫生查房。那時他說,行醫三十年從沒遇過我這種天天比他早到的家屬,我以為他的意思是正面的。一年後,我為了父親出院事宜跟他吵架,因為社工課課長指控我主導家屬會議,並非所有家屬都同意讓父親脫離呼吸器回家。為了這個指控,我從呼吸照護病房跟他吵到胸腔科病房,一開始溫文儒雅的主任,突然變成防禦性醫療主義醫生,我在所有等著他開會的醫護人員面前跟他大吵,都一年多了,他怎麼可能以為我是那種人。原以為用心良苦建立的醫病信任關係,就這麼毀於一旦。
也許那信任關係根本未曾存在。後來我才知道,所謂的「呼吸照護病房」是人間煉獄,據說只有一個病人坐著出院,因為年輕力壯得已藉由訓練恢復自主呼吸能力,但依舊全身癱瘓。其餘的病人只能老死在那裡。他們不符合「末期」的定義,但無法脫離呼吸器自主呼吸,自然無法下床,更無法由口進食。就算如此,營養師依然為這些人調配一般人所需之熱量,父親每天攝取1500大卡的營養奶,肚子越來越大,原本就有糖尿病的他血糖飆高,醫生的處理方式是打針,如此惡性循環,褥瘡永遠不會好。呼吸照護病房由胸腔內科負責,胸腔內科醫生看的就是肺臟,只要肺臟好好的,就是健康的病人,就要活下去,不論這「活」的品質如何。因為在法律上,呼吸器依賴不算末期,全身癱瘓不算末期,萬一感染一定要打抗生素,除非像我這樣,全家都簽安寧照護同意書,確保將來沒有家屬會告他,這不是安寧緩和,這是無意義的延長生命。
後來我到處打聽,請來安寧科醫生評估,但父親不符合末期條件,自然也找不到兩位醫生簽名。只好用上更極端的方式,我們和院方開家屬會議,然後辦理自動出院。除了所有的直系親屬,包括二哥從新加坡特地飛回來,出席的有醫生,護理長,社工課課長,護理師,呼吸師。醫生向所有家屬解釋出院後會發生的狀況,也分批帶著家屬到病床邊向父親解釋出院的意義:你會停止呼吸,然後死亡。那日父親異常清醒,堅定而清楚的點頭表示了解。我們終於爭取到父親的死亡權。
當時醫生和呼吸師都評估父親脫離呼吸器之後撐不過三十分鐘。不久前大哥才親眼目睹岳父由於肺炎活活喘死,如同溺死般痛苦。為此我們做好必要的準備,包括在安寧病房預留一個床位。
我清楚記得那天是十二月七日星期六,選星期六是因為大家可以不用請假,且那天安寧科醫生有門診,不用擔心有問題找不到人。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是呼吸器在幫父親呼吸,脫離呼吸器他就會停止呼吸。然而,從出院那天開始整整一年多,他的血氧,血壓和心跳完全和使用呼吸器時一樣正常。這位高齡九十的阿公明明脊髓受損,無法自主呼吸,他硬是用橫隔膜繼續呼吸了一年多。
父親回家後,母親的機能也漸漸退化,尤其是吞嚥功能。漸漸的,母親的雙人床換成了病床,床邊多了一台抽痰機。客廳堆滿醫療備品,如果我不說話,我們家彷彿身處印尼。
一個原本應該死去的人該如何活下去?這個問題跟我無關。我要面對的是如何照顧一個原本該死去但死不了的病人,還有一個沒什麼意志力活下去的妻子。其實也沒什麼,就把醫院那套搬回家,其他的慢慢學,剛好遇到疫情,所有的物資都要囤貨。我終於回台南搬了家,不用再付房租,也找人重新整理三芝的房子,考慮出租或當成喘息的空間。領了三人份的三倍券跟朋友去吃高級牛排,一個月一次和朋友相約帶狗到海邊放風,然後呢?然後就是抬頭無語問蒼天,只好對著大海吶喊「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死?」
第一家出版社找我寫書的時候,我們連書名都想好了,就叫「不孝女」。我並不覺得受到冒犯(是我自己提的)或幽默風趣,只覺得深沉的悲哀。他們都出生於不幸的的家庭,自食其力成家立業,同時背負原生家庭的重擔,熬到退休,抱著人生短暫的心情看了幾眼外面的世界,歡欣的迎接五個孫子的到來。他們經歷了人生,有喜有悲的活過了,也坦然準備面對也許老也許病或既老且病的晚年,從未料到老病與死亡的距離是這麼的遙遠,看似很近,其實很遠的難熬。究竟是苟且偷生好,還是灑脫的揮揮衣袖好?
一年後的今天,腦部萎縮的母親發作時總是焦慮躁動需要藥物緩和。原本以為已經可以回答一年前的問題,如今忍不住再問一次殘忍的蒼天:「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死?」
喔對了,龍山寺很準,不過據說對年前不能進廟宇,所以依舊沒有答案。
牛橫隔膜處理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資料,以往疫苗生產的程序依序為:臨床前研究、第一至第三階段臨床研究、監管審核、批准上市至大量生產的程序,各個環節分開進行,單是審批就可用上一年時間,過程冗長。
鑒於今次疫情嚴峻,監管機構很早就為研製武漢肺炎疫苗的藥廠提供科學咨詢,包括如何設計試驗及取得有效數據。研發過程有部分階段重叠,監管機構也採取滾動式審核(rolling review),即藥廠在試驗中途一有數據就開始評審,不必等到完成所有程序,節省時間。另外,藥廠也冒着可能失敗的風險,在第三期臨床研究階段便提前大量生產和簽約銷售,務求疫苗一經通過,可以馬上配送到醫務所,展開大規模接種。
疫苗預防率要打六折?
港府預購的三款疫苗,分別是上海復星醫藥代理、美國輝瑞及德國BioNTech合作的「BNT162b2」,由北京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生產的「CoronaVac」,及英國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共同研發的「AZD1222」。根據第三期臨床研究初步數據,三款疫苗的有效率:
「BNT162b2」95%(兩劑疫苗)
「AZD1222」70.4%(兩劑疫苗,不論劑量);90%(先低劑量;後高劑量);62.1%(兩劑全劑)
「CoronaVac」未有數據,相信超過50%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解釋,疫苗研究的有效率是指預防病發(有病徵的武漢肺炎感染),而不是預防病毒接觸上呼吸道黏膜、在無病徵下複製及釋放病毒。「單純估計打疫苗後是否有機會感染,甚至在沒有病徵下傳播給別人的機會,確實要給有效率打個折扣。」政府專家顧問梁卓偉曾說,將疫苗效用換算做保護身體不受感染的能力要「打個六折」。林醫生指按世衞要求疫苗有效率達50%的標準,「複星疫苗及牛津疫苗就算打個折,保護力相當不錯。」
疫苗的基本原理
武漢肺炎病毒表面有一層包膜,與人類細胞融合便可感染人類。過程中,包膜上伸出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首先會穿透細胞,猶如一把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三款疫苗的主要功能,都是讓身體辨識病毒樣子,產生針對棘突蛋白的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使棘突蛋白失去功能。注射疫苗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針口痛、肌肉痛、疲倦、腹瀉、頭痛、噁心。
科興滅活疫苗技術最成熟
三款疫苗當中,以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平台往績最好,在季節性流感、小兒麻痹、甲型肝炎疫苗都用過,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惟林醫生指,滅活疫苗是將整個病毒透過加熱或化學處理殺死後注入體內,激發的免疫反應比較弱,相較其他技術平台,「抗體速度下降得比較快,保護時間較短,因此須添加其他佐劑成份,和施打加強劑補救,不過打幾多針、是否每個季度打,仍是未知之數。」
有人憂慮指滅活疫苗可能誘使免疫系統產生針對病毒其他蛋白的非中和抗體(non neutralizing antibody),導致免疫反應過量,出現抗體依賴增強反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從未染病人士接種疫苗後自然感染病毒,體內的非針對性抗體反而有利致病,使病徵更嚴重。林醫生解釋,登革熱疫苗曾出現此情況,故只建議曾染病人士接種登革熱疫苗,不過科興疫苗的臨床前研究有提及沒有此現象,待第三期研究數據可再判斷。事實上,此現象也可能於二次感染或遇上疫苗耐藥性病毒時出現。
復星疫苗產生抗體較精準
復星「BNT162b2」已經在英美展開大規模接種計劃。其mRNA技術是將經基因改造的病毒棘突蛋白核酸段(mRNA)注入身體,指導身體製造無害的棘突蛋白,引起免疫反應產生抗體,日後遇上病毒就能抵抗。林醫生解釋,mRNA技術的優點在於產生的抗體比較精準,因此免疫反應也較強。
不過,這項新技術以往未曾有大規模接種計劃使用過。「這是第一隻商業註冊mRNA疫苗,中長期影響未明,始終臨床研究只有數萬人,當提高接種率至幾千萬人,個別體質不同,罕見問題可能在接種兩個月後才出現。」過去一個月,英美報告數宗過敏反應個案,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及紅疹,懷疑與疫苗穩定劑成分聚乙二醇有關,當局建議有過敏史人士接種後留院半個鐘觀察。
牛津疫苗採用實驗階段技術
牛津「AZD1222」採用不可複製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插入病毒棘突蛋白基因,進入體內主導人體細胞製造對付棘突蛋白的抗體,理論上產生的抗體也較精準。此技術曾用於研發伊波拉疫苗,但停留在實驗階段於非洲控制疫情。不過,牛津在11月的第三階段研究,意外發現研究參加者接種比原劑量低的疫苗後更有效,雖然後來重做實驗證實兩劑疫苗注射全劑最有效,但仍未公佈最新的有效率數據。英國政府已批准當地時間1月4日讓國民接種牛津疫苗,標準劑量為兩劑全劑,建議相隔時間為4至12星期。英媒引述未刊登數據,指第一劑及第二劑相隔時間越長越好,可提升整體抗體水平。另有兩名參加者出現橫貫性脊髓炎,一人證實患多發性硬化症,另一宗原因不明。
疫苗可對付變種病毒?
病毒自爆發以來變種上千次,疫苗如何應付?林醫生解釋,病毒不斷複製自身DNA,過程出錯而發生變異屬無可避免。變異不一定對病毒更有利,純粹時間越長,累積越多變異,有機會出現更厲害的病毒株。早前在英國就發現一種新病毒株傳播能力更強,懷疑其棘突蛋白結構更容易結合人類細胞。林醫生指,針對小量且未必在關鍵位置發生的基因變異,疫苗仍然能夠發揮功效。香港對英國封關至1月10日,「疫苗起碼對大部份病毒株有保護能力,即使不幸感染,相信亦能減低病徵嚴重性。」而新變種病毒株雖然傳播力更強,但暫時未有證據顯示會更加致命。
德國BioNTech藥廠稱如有需要,六星期內可調整疫苗成份,對付變種病毒株。林醫生解釋,mRNA利用人工製造的基因片段,要改變基因組成較容易。相比之下,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須利用新病毒株去製造另一批疫苗,理論上過程比較繁複。
打完疫苗等於疫情結束?
群體免疫是防疫重要一環,政府預購的疫苗預計2021年足夠供應全港人口,是否六至八成人有抗體就等於疫情結束?林醫生解釋,理論上最理想為八成人同一時段接種疫苗,社區內的群體免疫力才是最高。目前來說,三款疫苗保護時限、加強劑的劑量及相隔時間有待考證,市民在不同時段接受保護,似乎難以估算群體免疫人口。臨床研究亦未覆蓋16歲以下小童,及沒有足夠研究孕婦注射疫苗反應。「還要視乎外國的疫情控制,或多或少會有輸入個案,相信2021年要戴口罩的機會仍然非常大。」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疫苗 #醫生 #群體免疫 #變種病毒 #口罩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牛橫隔膜處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人頭菌[月展] (Swollen-stalked catathelasma)屬口蘑科,因其外表像光禿的人頭而得名,主要生長在雲南及四川,每年採摘的季節是8至10月,此珍貴野生菌,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他命,補脾益腎,現時正好當造。
老人頭菌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針葉林,獨特的土壤、氣候和地理環境才可生長,無法人工培植。
由於體積比其他菇菌大,菌肉白色,肉質厚實爽脆,富彈性,而味道略為清淡,適宜與肉類一起快炒。相反,乾製後的老人頭菌,味道變得濃厚,燉湯或燜煮最佳。
煮這味菜,重點是,一,替金錢[月展] 去筋,二,新鮮的老人頭菌需在採摘後3、4天內食用,不能用膠袋或保鮮紙包裹,應用廚房紙包好,放入紙袋,放於雪櫃蔬菜格中。要去掉老人頭菌黏着的泥土,處理方法是用小刀修去菌底硬塊,刮去表皮泥土,用濕毛巾抹淨,最後快速地用水沖兩三秒,立刻用毛巾索乾。
材料(3人分量):
1.金錢[月展] 1條(去筋,切去頭尾,淨重180克)
2.老人頭菌 220克(切1公分厚片)
3.葱 8條(斜切成度)
4.薑 3片
5.蒜頭 2粒(切片)
6.油 1杯(留3湯匙,2湯匙炒菇菌,1湯匙爆料頭)
放鬆牛[月展] 材料:
1.水 1½湯匙
2.蛋白 1湯匙
醃牛[月展] 材料:
1.鹽 少許
2.糖 ¼茶匙
3.蠔油 ½湯匙
4.生抽 1茶匙
5.胡椒粉 少許
6.生粉水 1 1/4茶匙生粉加1½茶匙水
7.油 1 1/4湯匙
芡汁:
1.鹽 1/8 茶匙
2.糖 1/8 茶匙
3.蠔油 1湯匙
4.菇菌水 1 1/2湯匙(如不夠,用清雞湯代替)
5.生粉水 1茶匙生粉加1湯匙水
6.麻油 1茶匙
做法:
1.牛[月展] 最好先放入冰箱24小時,有助放鬆牛[月展] 。
2.牛[月展] 洗淨,抹乾,用尖刀挑起牛[月展] 表面的筋膜,切走頭部的瘦肉,及尾端多筋的部分,橫紋切薄片,起雙飛令每片大一點。
3.加水入牛[月展] ,用力攪勻至水全被吸收。
4.加入蛋白,用勁攪至不見蛋白,放入雪櫃冷藏最少4小時或隔夜。
5.用醃牛[月展] 材料撈勻牛[月展] ,加入生粉水,用力撈勻至起膠,最後加入油,撈勻。冷藏於雪櫃中3小時至用前30分鐘拿出。
6.用小刀修去老人頭菌底部硬塊,將菌上的泥土刮去。
7.用略濕的毛巾將老人頭菌抹淨,用水快速沖洗2秒,立即用乾毛巾索乾。
8.斜切成 1公分厚片。
9.中火燒紅鑊,加入油2湯匙,油熱時轉為大火炒菌片2分鐘。
10.菇菌倒進筲箕去水,菌水留作芡汁。
11.以中大火燒紅鑊,加入1杯油,油熱,將牛[月展] 撈勻,放入油中快速走油20秒,倒出牛[月展] 於筲箕去油,洗鑊。
12.中火燒紅鑊,加入1湯匙油及蒜片,加入薑及葱,爆香後灒酒。
13.將火力加強至大火,放入老人頭菌,炒匀15秒。加入牛[月展],灒酒。
14.倒入芡汁,快速炒動20秒至芡汁收乾,兜勻上碟。
新鮮老人頭菌$43/100g
菁雲•上環蘇杭街57號地下•2851 3322
牛橫隔膜處理 在 這種牛肉要怎麼料理比較試合?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商家說是黑牛的臉頰部位那區的肉(懷疑?) 滷起來後吃起來口感類似牛腩的感覺但不耐 ... 這個是牛的橫膈膜未去皮 ... 拔掉當然好處理. 不拔掉也可以. ... <看更多>
牛橫隔膜處理 在 澳洲頂級冷藏牛肉富可食品- 《空運新鮮到貨》(完售) 橫隔膜 ... 的推薦與評價
《空運新鮮到貨》(完售) 橫隔膜一直都是燒烤店常態性菜單之一一般超市或肉舖都很 ... 上都是冷凍居多昨天剛到一批冷藏新鮮黑牛外橫隔今天開放10條冷藏黑牛橫隔膜每包 ... ... <看更多>
牛橫隔膜處理 在 [食記][中西] 燒肉同話不錯吃的美國牛橫膈膜- 看板Tainan 的推薦與評價
餐廳名稱:燒肉同話 Chagether Yakiniku 台南新光店
消費時間:2019年12月
店家地址: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一段658-1號B1F
店家電話:06 214 7711
營業時間:11:00~22:00
餐點價位:1499元的腹愁者聯盟套餐,白飯換成炙燒牛握壽司(+70元)。
可否刷卡:可以
有無包廂:應該沒有
推薦菜色:美國牛橫膈膜,西班牙伊比利豬梅花,炙燒牛握壽司
停車地點:百貨公司地下停車場
鄰近捷運:暫無
圖文網誌:https://lintzuyang79.pixnet.net/blog/post/351583546
----------------------------------
燒肉同話在全省有六家分店,
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各有一間,
這一次來到的是台南新天地B1的分店。
話說燒肉同話所在的這個台南新天地,
光是燒肉店就有三間,一樓有老乾杯,地下二樓還有鐵火牛排,
感覺真的是一個還滿拼的地點,
不過至少在價位上還是有稍微區隔開來,
所以三間燒肉店雖然近,
但是看燒肉同話的人還是滿多的。
燒肉同話的醬料、盤子、器具、菜單都已經預備好在桌上,
看起來還滿不錯吃的,很符合現在人吃飯也要追求氣氛的感覺。
當天是兩個人用餐,
因為都沒有特別愛吃豬肉,但又是第一次吃燒肉同話,
所以就點了中價位1499元的腹愁者聯盟套餐,
其中白飯換成炙燒牛握壽司(+70元),
加完服務費之後是1726元。
燒肉同話的調味料有六種,
桌面上的是韓式辣醬跟椒鹽麻油(很特別的組合),
還有辣椒跟蒜片可以自己配著吃。
蔥鹽的部分有點生跟高雄的牛角差不多,
比起高雄燒肉吃到飽霸主 秘町的讓人喜歡的蔥鹽還有一段落差。
桌上還有玫瑰椒鹽、檸檬汁、水果醬油跟七味粉
玫瑰椒鹽非常的細緻,
建議大家沾的時候要注意,
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沾太多,真的會太鹹。
檸檬汁的部份,
壽司羊有親眼看到服務人員加檸檬原汁進去,
而且還是那種現榨的原汁,不太像是冷凍的,
這樣給人的感覺還棒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
點杯紅茶或是可樂自己加檸檬汁進去好像也可以XDDDD
不過還是不要這樣做比較好啦~~~
至於旁邊的醬油就是比較不鹹,而帶有微微的酸味。
吃燒肉當然不能缺少的就是雞骨高湯,
喝起來不只很溫暖,而且也很解膩。
燒肉同話是用瓦斯爐,
雖然少了點炭香味,
但是至少就不用擔心炭灰跟火力不夠的問題。
不過偷偷說,壽司羊還是比較喜歡炭火爐啦~~~
美國牛橫膈膜
撇開油花的問題,
以肉的口感來說是不錯,而且肉汁也讓人喜歡,
切掉一些油花之後,是會讓人喜歡的一塊肉。
安格斯特選牛板腱、西班牙伊比利豬梅花
板腱雖然是特選級的,不過吃起來的口感還是輸給橫膈膜一些,
肉汁的味道還不錯。
伊比利豬果然不愧是不能吃牛肉的救星,
吃起來的味道還真的跟牛肉很像,
油花雖然不少,但是吃起來並不膩口。
美國牛五花
不過說到油膩,
當天的這個牛五花真的讓人不太能接受,
烤起來油膩度真的太高,
如果不配飯或是生菜葉,
單吃的油膩度不是壽司羊可以接受的,
至於牛肉味道的部分就沒有這麼明顯,
因為大部分都被油脂感給蓋過去了。
綜合時蔬
蔬菜的部份有節瓜、香菇、玉米筍、杏鮑菇,
這個部分比較不是重點,只要看起來不差就可以。
蔥鹽牛舌
吃起來的口感有點脆彈脆彈的,
但是因為蔥鹽的味道不太喜歡,
所以就都只有單吃而已,
不然就是配上一點點麻油椒鹽或是檸檬汁,
這樣的感覺也不錯。
話說,不知道從剛剛看到這邊,大家有沒有發現,
在每一個牌子上頭,都有畫上該種肉品原動物的圖像,
而且不只如此,除了動物圖像之外,還有該肉品是來自於什麼部位,
這一點讓人感覺燒肉同話是一間很貼心也很用心的燒肉店,
也難怪可以開到全省有六間分店。
美國牛肋條
醬漬過的牛肋條吃起來會多一種甜味,
不過還好並沒有蓋掉牛肉本身的味道,
吃起來的油膩感還好,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多。
炙燒牛握壽司(+70元)
這一是碗飯+70元就可換到的,
建議大家一定要換來吃吃看,
因為這個大小真的非常的有誠意。
部位應該也是板腱,上頭有刷醬,
旁邊有芥末可以自行取用,
醋飯的部分就不苛求,畢竟燒肉同話是燒肉店,
但是牛肉處理的生熟度非常的棒,
吃起來還滿有很讓人喜歡的嫩度。
霧峰香米飯
吃起來的顆粒感OK,不會黏在一起,Q度也有,
如果不要跟剛剛的炙燒牛握壽司比,
壽司羊也會覺得這個不錯,
但是一比之後就覺得...真的值得加點啊~~~
法式香草雞
要在火爐的旁邊慢慢烤才不會烤焦,
是心急不來的肉品,而且也很怕中間沒有熟。
外皮雖然酥脆,但是雞肉吃起來的感覺不特別,
是整份套餐中稍微有點冗的肉品,
因為整個套餐的份量對兩個人來說有點太多,
所以吃到最後這個雞肉吃不完有點可惜。
建議大家到燒肉店用餐,除非是食量很大,
不然都建議可以點人數減一的套餐就好,
這樣才不會吃不完要外帶或是丟掉會很浪費。
北海道干貝、草蝦(中)
看到草蝦的時候,其實壽司羊還滿驚訝的,
因為可以看套餐的海鮮之中看到這樣大小的草蝦,
已經讓人覺得很有誠意了。
干貝的部分服務人員是建議要放在鋁箔碗裏頭烤,
但是壽司羊不信邪就拿出烤,
吃起來果然就會比較乾扁一些,
不過吃起來的味道也比較濃郁一些,
不會像是水煮干貝的感覺。
包肉生菜
配著油膩的肉品是很解膩的良藥,吃起來很多汁。
海苔
可以夾著肉跟飯一起吃,
如果厲害的話可以弄成手捲,
不過這就不是壽司羊能辦得到的了~~~
經典沙拉
底下有醬汁,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上頭的蔬菜種類不多,不過做為贖罪用的東西還不錯。
開胃小品(泡菜、地瓜泥、小黃瓜)
泡菜解膩、地瓜泥普普、小黃瓜味道清淡,
以燒肉套餐的份量來說,中間的地瓜泥吃下去會太撐,
但是如果是三個人吃這一份套餐,
就可以當成不同的主食類增加飽足感。
無糖綠茶(後)、紅茶(前)
兩杯都是不特別也不難喝的飲料。
冰紛甜心霜淇淋
吃完鹹食之後,服務人員會整理桌面上的器具再送上甜點,
抹茶霜淇淋還滿好吃的,配上旁邊的小Oreo稍微有點偏甜,
但是在整個燒肉都是鹹食的套餐中當成結尾,
轉換一下嘴巴中的味道也好像就多了些合理性。
白玉紅豆湯
本來以為是熱的紅豆湯,
但是喝起來好像又有點不夠燙。
旁邊的白玉是有芝麻內餡的,
跟想像的小湯圓或是麻糬有點不太一樣,
雖然感覺比較特別,
但是壽司羊還是比較愛那種純粹QQ的白玉。
燒肉同話的座位幾乎都是以這樣當作單位,
兩到四個人做起來都還滿舒服的,
就不知道有沒有更大張的桌子了~~~
感想:
以這樣的份量跟品質來說,
燒肉同話給人的感覺還不錯,
肉品的變化不少,
一個套餐之中可以吃到牛、豬、雞三種七樣不同的肉品,還有兩種海鮮,
雖然牛五花真的有點太油膩,但整理來說已經算是很有誠意了,
不過也可能是壽司羊小鳥胃的關係XDDDD
牛肉的價格比其他肉品還要高,所以很多的燒肉店為了壓低價格,
只好在很多的套餐中加入其他的肉品,
類似雞肉或是比較平價的豬肉(不是伊比利豬這種),
不過以壽司羊個人的喜好來說,
還是希望可以找到有全牛的套餐,價格高一些沒關係,
不過換個方向想,這樣就直接單點就好,
也不會像是吃套餐有吃太飽的問題。
話說,
如果大家在台南有知道更厲害的燒肉店,
也煩請各位台南燒肉通分享一下了,
有機會壽司羊會去試試看的。
不過還是要偷偷抱怨一下,
新光三越的停車場限制真的很硬,
500元能停半個小時,其他很多間百貨都是500元抵一個小時...
而且台南新天地更誇張,有會員卡還不能折抵...
最 後 一 樣 , 謝 謝 大 家 看 完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88.1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595087699.A.01D.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kamgx58 (49.216.188.103 臺灣), 07/19/2020 00:00:16
※ 編輯: kamgx58 (49.216.188.103 臺灣), 07/19/2020 00:06:02
※ 編輯: kamgx58 (49.216.188.103 臺灣), 07/19/2020 00:19:36
... <看更多>